作者:老老王
——
“哈瓦那港卸下了至少200辆T-54坦克、100门122毫米野战炮和400门57毫米无后坐力炮?还有数以百计的「喀秋莎」火箭炮?圣地亚哥港出现了苏联的「蚊子」级导弹艇?装备「冥河」导弹?
见鬼,古巴的那点儿糖,能换得到那么多坦克吗?
俄国的北极熊们难道是疯了?竟然在一个他们不可能取胜的战场上,投下那么大的筹码?”
看着关于近期苏联突然援助古巴海量武器装备的情报文件,埃斯特莱恩一时间百思不得其解。
他当然知道,从1960年开始,古巴和美国就在战争的边缘,美国随时可能武装入侵古巴。因此卡斯特罗兄弟感到很紧张,拼命扩军备战,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埃斯特莱恩对此并不感到意外。
同理,冷战开始后,依靠在西欧盟国的大批军事基地,美国的核弹已经顶到了苏联的眼皮子底下,早就让克里姆林宫极度不爽了。现在西半球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离美国本土还这么近,以赫鲁晓夫那个「莽夫」的暴脾气,想要拿古巴怼美国一下,也是非常顺理成章的。
但问题是,赫鲁晓夫这一回也玩得太大了吧?
不仅慷慨援助给古巴这么多的武器装备,甚至还直接派苏联军队进驻古巴?
难道是真的想要在地球另一端的古巴,美国本土的家门口,跟美军真刀明枪地打一场必败之战?
当然,作为美国的情报高管,埃斯特莱恩对于在古巴战胜苏联人,还是很有信心的。
——以美利坚合众国的强大实力,想要在西欧平原上挡住苏联人的钢铁洪流,或许还略有难度。但换成在加勒比海的岛屿上瓮中捉鳖,对付一帮热晕中暑的北极熊,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嘎嘎乱杀吗?
可问题是,如果美国政府选择走正规的宣战途径,让五角大楼全权统筹策划这场战争……
中情局岂不是就得靠边站?而他这个古巴特别任务小组的组长,原本预定的主帅,又该往哪儿摆?
他为了组建和供养第2506旅的古巴雇佣兵,发动一场古巴之战,已经把小金库都掏出来了啊。
——古罗马共和国末期的「三巨头」之一,富可敌国的克拉苏(另外两位是凯撒和庞培)。在夸耀自家财势的时候,曾经说过「能够以家族的力量供养起一个军团,那样才称得上是巨富」!
由此可见,要供养一支军队,是怎样的日费斗金,是何等的耗资巨大!
虽然中情局借助今年春天的「十字军行动」,成功吞下了「祖国恩人」特鲁希略在多米尼加竭泽而渔数十年积攒的财产,又从多米尼加共和国刮了不少地皮,还在白宫争取到了一笔颇为可观的特别拨款。
但是,想要以一个
情报机关的财力,长期供养一支军队,依然是异常吃力,捉襟见肘。
要知道,第2506旅虽然按编制只是一个旅。可是在经过一番扩编之后,已经达到八千人,相当于美军编制里大半个师的规模——就算是整个美国陆军,在和平年代也才有十个师的常备野战部队啊!
如果这支军队最终没能派上用场,那么,它消耗的军费,就能让中情局在多米尼加赚到的外快归零了。
如果因为苏联大力援助古巴,而让白宫迟迟下不了开战的决心,拖到雨季都还没有授权中情局出兵古巴的话。那么,估计中情局的古巴特别任务小组,根本维持不到一年之后,就要被这支军队给吃垮破产了。
上述两者,无论出现哪一种情况,都是雅各布·埃斯特莱恩这个「战争投资操盘人」万万不能接受的。
然而,看着伴随苏联军火援助的大批运抵古巴,纸面实力每一天都在迅速膨胀的古巴革命军,还有不断远渡重洋登上古巴岛的苏联人,埃斯特莱恩又对单独战胜古巴的卡斯特罗,越来越缺乏信心。
但是,就算是再怎么信心动摇,入侵古巴、讨伐卡斯特罗的作战,还是不能放弃的——对于埃斯特莱恩来说,放弃这场耗资巨大、筹备许久的入侵古巴行动,后果可不是认输赔一半,而是全赔光呐!
反正该花的钱都已经花了,还是把他们送上战场吧!即使打输了,死的也不过是外国雇佣兵而已!
与其坐拥大军却畏惧避战,还不如把第2506旅打得全军覆没,那样好歹是「为自由事业而牺牲」!
这样一来,埃斯特莱恩就发现,如果他还想继续只靠中情局的力量,就发动对古巴的入侵的话……
那么,他就必须抓紧时间了!
“圣罗曼旅长,我知道第2506旅目前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磨合到最好的状态。但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敌我力量对比再次变得悬殊,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了!
我们必须抢在卡斯特罗的军队,能够熟练使用他们刚到手的苏联军火之前,就发动古巴攻略!”
下定了决心之后,埃斯特莱恩就先飞回华盛顿,跟中情局的杜勒斯局长和比斯尔副局长商量了一番,随后又回到多米尼加,召来雇佣兵的指挥官圣罗曼,如此吩咐说。
“如果必须要在一个月内入侵古巴的话,圣罗曼旅长,你能派出多少军队参战?什么?只有3000人?好吧,如果只是夺取一座港口城市的话,3000人应该也够用了…… ”
然而,作出上述冒险决断的埃斯特莱恩,并不知道的是,卡斯特罗用古巴糖从克里姆林宫换来的,并不仅仅是T-54坦克、蚊子级导弹艇和米格-21战斗机,而是还有某些更劲爆的东西!
——血色的夕阳下,一艘挂着红旗的苏联运输舰,在古巴岛的特立尼达港悄悄靠岸,然后卸下了几个覆盖着油毡布的巨大金属箱,用吊车装到了早已等候在码头的卡车上。
当金属箱的吊运途中,被海风偶然掀开油毡布一角时,竟露出了一个宛如螺旋桨的核标志图案……
请假条
有人请客喝酒吃饭还请看电影,结果多喝了几杯,头脑晕乎乎的,实在写不完一章了,故而请假。
电影看的是《惊奇队长2》,虽然网上都说是一部烂片,剧情逻辑确实也挺白痴的。但特效分数真是拉满,尤其是那个养着一大群猫的太空站,还有猫猫吃人和吃人猫乘坐登陆舱空降纽约的镜头,真是令人赞叹啊。
第94章、非同寻常的圣诞礼物(上)
美国首都华盛顿,1961年12月24日,平安夜
呼啸的风雪中,白宫圣诞晚宴的热闹和喧嚣,伴随着各路宾客们的散去,而重新归于沉寂。
在送走了最后一个客人——他的弟弟罗伯特·肯尼迪之后,约翰·肯尼迪总统终于疲惫地叹了口气。
派对上的干练和激昂,无法掩饰内心的惆怅与不安。唯有独处之时,真实才逐渐回到这位总统的身上。
拢了下茂密的头发,他不经意地照了照墙上挂着的镜子,却发现自己那张以英俊帅气而闻名的面容,已经肉眼可见地变得憔悴了许多,头发上添了不少花白,而一抹淡淡的的黑眼圈,早已包围了整个眼眶。
哎,才当了一年总统,就已是如此。若是当完两个任期、八年总统,自己得老态龙钟到什么样儿啊?
想到这里,约翰·肯尼迪总统忍不住自嘲地咧嘴笑了起来。
——在公众和媒体面前,他永远都是一位勇敢的战士,礼貌的绅士,激情洋溢的演说家,每时每刻都是那么的精力充沛、活力旺盛,宛如行走于人间的太阳神阿波罗,向四周散发着无尽的光和热。
但在私下里,总统却很清楚,自己不过是一个从小体弱多病,数次因病休学的留级生,一个在征兵时要靠作弊才能通过的病秧子,一个需要靠隐藏
支架才能长时间站立演讲的伤残病夫……
以及一个时常会陷入迷茫,不知道前路何在的进步主义者。
无论是他的身体,还是他的精神,都远没有外表上那么坚韧,全靠化妆和修饰来抵御岁月的侵蚀。
即使是现在,他依然觉得自己这副满身是病,屡次住院的破身子,恐怕会活不长。
甚至未必能够活着做完总统任期。
但是,既然时代和理想已经推动他走到了这一步,约翰·肯尼迪也决心要恪尽职守,努力到最后一刻。
要在有限的短暂人生里,燃烧出最璀璨的光和热!
(肯尼迪总统其实有点像是《银河英雄传说》里的杨威利,又像是叙利亚的小阿萨德总统,原本家族里从政的应该是他大哥,他只是想当个大学历史教授。但他哥在二战里死了,于是只好让他顶上了。)
踩着散落地面的彩色纸屑、假花和松针,避开挂在天花板下面的塑料太空飞船、宇航员和外星人模型,肯尼迪总统穿过了白宫的古老走廊——今年的白宫圣诞装饰,是以「宇宙时代」为主题。
正好应对了如今美苏展开太空竞赛,欧美西方世界全民「太空热」的时代旋律。
当他经过卧室的时候,肯尼迪总统看了一眼正在哼着儿歌晃动摇篮的第一夫人杰奎琳,还有摇篮里的婴儿,跟自己同名的小约翰·肯尼迪,内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温暖。
——由于之前入主白宫的历代总统,大多年事已高,儿女早已成年,或者至少也是十多岁的年纪。所以在白宫里躺摇篮的总统公子,在人们的印象中,还真是难得一见,甚至闻所未闻。
尤其是像小肯尼迪这样,在爸爸当选总统之后的1960年11月25日才出生,只差一点点就能「生于白宫」的婴儿,更是百年以来绝无仅有的孤例——甚至之后的七十年里也不会有。
所以,去年的约翰·肯尼迪,是当选总统的同时又得了儿子,双喜临门,当真是乐得合不拢嘴。
对于这个时常在椭圆办公室里爬来爬去的孩子,肯尼迪总统也是发自内心地万般宠爱。
但是,对于他的妻子杰奎琳,肯尼迪总统的感受,就非常复杂了。
尽管在公众面前,两人都伪装成恩爱无比的夫妇楷模。但实际上,经历了八年的婚姻之后,他的爱意与激情早已消耗殆尽,只剩下平淡和乏味,以及被家庭赋予的责任感。
为了给生活增添一点新鲜感,从好几年之前开始,肯尼迪总统就时不时地搞外遇偷情,找情妇泡女明星。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他才刚刚跟一位白宫实习生来了一发——那种禁忌的快感,实在令他欲罢不能。
虽然每次回过神来,他总会对杰奎琳感到一丝愧疚。但当诱惑再次降临时,他还是控制不住自己。
——呃,虽然肯尼迪的情妇很多,光是有名有姓的就有一打。但奈何这位总统体弱多病,持久能力太差,有位女明星就说「总统先生给了我人生中最美妙的二十秒」。
当然,比起坐着轮椅玩群啪的罗斯福总统,肯尼迪总统的表现已经算不错了,至少不用别人推屁股。
总之,重新走进熟悉的椭圆办公室,坐到那张著名的「坚毅桌」后面,打开桌上的台灯,看着桌上层层叠叠的文件,还有四周环绕的历代总统画像,肯尼迪总统才觉得又回到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位置上。
那种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举手投足之间改变世界的感觉,是多么的令人迷醉!
但想到最近遇到的一系列烦心事,肯尼迪的心情又不禁变得纠结起来。
——国事艰难啊!
在执政一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按照舆论的广泛看法,肯尼迪总统的「新边疆」政策,确实可圈可点。
本届政府对内振兴经济、保障民生,增加对失业人口的救济食品配额,打击种族主义,推动宏伟的太空探索项目,启动一旦成功必将名垂青史的「阿波罗」登月工程,与苏联争夺人类社会的文明高地。
对外以「世界领袖」自居,建立「和平队」,输出美国价值观(肯尼迪版本),并且用一场干净利落的多米尼加之战来初试牛刀,彰显他这位二战时的海军英雄,依旧宝刀未老,能带领美国从胜利走向胜利!
但肯尼迪总统自己却很清楚,凡是容易推进的事情,现在已经差不多都搞完了,剩下的都是硬骨头!
——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稍有不慎就有倾覆之危!
从表面上看,当艾森豪威尔总统离开白宫时,似乎给肯尼迪留下了一个相当有希望的世界帝国。
二战的胜利让美国成为了地球的新霸主,苏伊士战争又让旧霸主大英帝国结束了徒劳的挣扎。
虽然法国的戴高乐,这个「法兰西最后的男人」,依然在负隅顽抗,甚至不惜叫嚣要退出北约,来维护自身的独立大国地位。但随着越南和阿尔及利亚的两场败退,高卢公鸡的荣光已经注定将要
黯淡。
即使是现在,各种辱法段子也已经在美国人的推波助澜之下,被吹得满天飞了。
当人们都对法兰西失去了敬畏,只知道嘲笑他们的怯懦和软弱时,法兰西的世界帝国也将随风而逝。
名义上的冷战对手苏联,在二战中被打得满目疮痍,莫斯科以西尽是废墟。即使在战争结束十多年后有所恢复。但计算国力的话,如今的苏联还是远远不能跟美国相提并论。
哪怕苏联目前在太空竞赛上抢了先手,赢得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和「第一个宇航员」的桂冠。但凭借雄厚的综合实力,在回过神来,排除了麦卡锡主义对科研的干扰之后,美国依然有信心迎头赶上。
更何况,赫鲁晓夫之前鲁莽地贸然否定斯大林主义,让整个东欧的华约阵营一片骚动,看起来仿佛摇摇欲坠。而同样在他手里被搞崩的中苏关系,又让红色阵营在东方的基石也出现了垮塌。
乍一看之下,五十年代末的红色帝国,似乎还未凝固成型,就有了土崩瓦解的迹象。
再接下来,凭借庞大版图和巨量人口,在理论上似乎很有潜力的中国和印度。如今依然贫弱而动荡,内部和外部都危机四伏。即使它们能够稳定下来,也需要很久才能拥有世界级的影响力。
在这个时代,美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领袖,以及照亮了整个地球的文明灯塔!
即使遭遇了五十年代末期的滞胀危机,绝大部分的美国人民依然在为他们的国家感到自豪。
他们经历了大萧条的艰难岁月,亲眼看到了「美国世纪」在二战的烽火硝烟中轰然降临,坚定地相信着自己的祖国正处于最美好最强大的阶段,并且以后还会在「昭昭天命」之中,变得更加美好和强大。
他们期盼着年轻帅气的肯尼迪总统,能够为美国带来一个更加夺目璀璨的黄金时代!
然而,在这些荣耀与辉煌的水面之下,各种汹涌的暗流也在冲突和激荡。
作为一名民主党总统,力图推行黑人民权运动,坚持要让有色人种获得公民权利的约翰·肯尼迪。毫无疑问地严重得罪了南方白人新教徒保守派集团,而南方各州偏偏一直都是民主党的铁票仓。
如今的肯尼迪政府,几乎是全靠约翰逊副总统在美国南方的深厚人脉关系,才勉强拉住了从南北战争以来,就一直坚定支持着民主党的南方各州上层人士,这些最顽固的保守派白人种族主义者。
但这种差不多是依靠惯性在延续的支持度,究竟还能维持多久,肯尼迪总统本人也是心中没底——某条时间线上,在几年之后,民主党和共和党就互相交换了阵地,南方各州变成了铁杆支持共和党的深红州。
可是,就算会搞得南方州跳反,但想要让肯尼迪在民权问题上让步退缩,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就像林肯总统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支持奴隶制,哪怕必须打内战都在所不惜一样。
因为,肯尼迪总统在成为民主党人之前,首先是一名爱尔兰人天主教徒,这是从投胎就注定了的事。
如果肯尼迪总统为了迎合南方各州的新教徒保守派,同意他们垄断美国公民权的野心,那么不仅打了自己身边那些进步派同党的脸,还等于是否定了自己和整个肯尼迪家族跻身上流的权力。
所以,有色人种的民权运动是一刻也不能停的。哪怕搞垮了民主党这家百年老店也在所不惜!
——未来的美国是属于所有美国人的美国,绝不能仅仅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美国!
更何况,这可不是仅仅为了肯尼迪家族的一家私利,也不仅仅是爱尔兰人对盎撒民族的神圣复仇,还是美国从民族国家走向普世帝国的必由之路——如果罗马没有一次次扩大公民权的范围,甚至推举出异族皇帝的话,罗马帝国又怎么可能长期独霸地中海,连续几百年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唯一象征呢?
当然,肯尼迪也知道,像他这样大刀阔斧地推动全民平权,简直是在拿刺刀去插保守派的屁股。
因此而激起的保守派反弹和社会大撕裂,也肯定会空前激烈,几乎不亚于当年林肯总统上台时的局面。
今年的「自由乘客」运动,为了让黑人能走进白人专用的厕所,就已经搞得美国差点再次爆发内战,明年想要让黑人进入白人学校,应聘原本只招白人的工作岗位……估计届时的武力冲突只会更加火爆。
为了镇压国内保守势力的反扑,震慑国外的屑小不许乱动,统治者就得拥有凯撒一样崇高的威望。
八个月前打赢多米尼加之战的胜利者荣光,在经历了「自由乘客」运动之后,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现在,他需要一场新的海外战争的胜利,来提振本届政府的威望,给下一步更激进的改革行动铺路。
肯尼迪一边如此想着,一边伸手转动桌上的地球仪,把目光投向了加勒比海中央的那座狭长岛屿上。
那就是被
卡斯特罗赤色政权控制的古巴岛,一个在他去年竞选总统之际,就承诺要尽快解决的麻烦。
——如果不是察觉到了中情局的满口胡说八道,又被多米尼加那个自绝于世界的「祖国恩人」特鲁希略,抢了需要被干掉的优先位置,那么早在今年春天的时候,他就应该启动对古巴的入侵和颠覆活动了。
当然,推迟一年入侵古巴,似乎也很不错,这样每年都有仗打,可以把战功分到两年来刷。
而他也可以连续两年成为赢得凯旋的胜利统帅,享受人民的欢呼,还有荣耀和威望……
作者的话: PS:如今加拿大的华人互相警告,说是当地医院和养老院有一票政府的人在活动,他们假装慰问老人,调查老人的生活状态,其实是诱骗老人说自己活得不开心,愿意安乐死,以节省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假如老人警惕性不高,没能识破他们的话术,那么等到家属知道时,人就已经无了。
上一篇:无聊,我要看到血流成河!(通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