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哈哈。天立同志,你们的这个认识就很正确,很端正,不要去阻止别人的好奇心。”
张英豪自己前世对此可是深受其害的,小的时候张英豪自己便宜购买村村民的一些辣椒拿到集市去贩卖。虽然赚钱的不多,但是自己的零花钱还是有了。但是这个事情却被自己的父亲给扼杀了,他不允许张英豪去卖东西说什么学习为主。张英豪长大以后一直都在想,自己的父亲那个时候可能就生生扼杀了一个商业天才啊。那个时候那么困难,张英豪直到长大都不知道自己父亲为什么阻止自己去卖东西,不知道父亲说的以学习为重是不是真心话。
张英豪看了一会同志们热闹的推火车,转头说道:“推火车有报酬吗?“
林天立很干脆的答道:“这个情况没有办法给报酬,咱们工程兵是有津贴的,不可能再给补偿,其他百姓也没有办法计算,只有别出事,凑热闹就让他们自己凑吧。”
“理是这么个理,但是大家新鲜感过去了以后,个个都不推了怎么办?”
“那就只能轮流来推了。”
“浪费时间,你呀,咱们有没有更多的蒸汽机?车头车尾各加一个或者两个车头相连接,我想动力就应该够了。”
“主席,你这主意好,回去我们就试试这个方法行不行。”
“你作为联络员,怎么看这个工程?“张英豪可没有轻易放过林天立的打算,接着问道。
“主席,这次工程和以往的工程不一样。工程设计书里明确写到要以机械设备最大程度提高运输与工作效率。现在的关键就是就是这运输机械能够正常运行,同时保证打隧道装卸的速度,只是现在隧道里面快不过来。”
这是在基建工程兵教材上讲的一段话,在稳定的传输情况下,加强输入和输出的管理,就能过提高效率,流水线作业几乎都是这种情况,减少整条线的空转情况就能提高效率。而这隧道就能够清楚的看到,环形铁路上的小火车就是传送带,从隧道里面把石头,泥土运到隧道口,再运走,就形成了一个循环,所有劳动都围绕这小火车展开的。
“尽量缩短每个劳动者所需要的时间,就能够有效的提高效率,这是对的。总工程师詹天佑先生和工程兵总指挥王大牛同志现在在哪里?”
“詹天佑先生在指挥部里,王大牛同志在其它工地视察,通知已经送出去了,接到通知应该会马上回来。”
“走,带我过去看看。”
柏树坳指挥部就设在柏树坳的另一边,总工程师詹天
佑一见到张英豪,也没感到惊讶。他指着设计图说道:“张主席,你这个环形小火车设计的非常的不错,大大加快了我们的进度啊。”
“哈哈,没什么,就是一条简单的流水线而已。”"流水线?名字确实贴切。”
“现在感觉怎么样?”
“主席,咱们这基建工程兵还真是厉害,很多东西一学就会,有困难大家一商量就能解决。”
“他们进步确实非常大,不过还没有达到我的要求呢。你这里现在有什么困难吗?“
“困难,有啊。成渝铁路高山多,在没有大型机械化设备的情况下,施工条件极端艰苦啊。路料运力极为匮乏,现在我们只能逢山挖隧道、遇水架大桥咯。”
“呵呵,这我也没办法。”
“主席,柏树坳隧道工程开工时,没啥新式工具,设备也不齐全。我只能让战士们先在隧道东头打个洞,叫导坑。你不知道黑黝黝的洞里,只点了盏柏油灯,灯光很暗。战士们摸着用手锤打炮眼,一不小心就撞着额头、碰着手臂。他们只用口水抹抹伤处,从不叫苦。
隧道砌拱石开始后,最初战士们不晓得拌水泥具体情况,添水不是多就是少。他们在党员的带动下钻研技术,工作效率提高很多,后来一天至少能砌到100块石头。
而两头洞口的工人,为支援洞内石工安边墙,发起了劳动竞赛。抬石渣的工人们见状,也提出"抬得快、卸得快、去得快"的口号,原先一天只运110车石渣,后来一天运到了160车。铺底的时候,东口工人每昼夜由2.5米提高到4米,西口由4米提高到6米。”
张英豪听了,点了点头说道:“同志们确实是辛苦了。”
“主席,这座622米的柏树坳隧道将整条铁路线路缩短了23.8公里。"林天立接过话介绍说:“成渝铁路线路原定出成都后向东北行,经姚家渡、赵家渡,沿沱江经淮州镇对岸至乱石滩。此段线路虽较平坦,但酉回曲折,而且还有一处大塌方地段。”
詹天佑又接过话头说道:“是呀,成渝线上打隧道,地质大部分都是风化砂石,砂石与页岩相间,挖凿过程中地下水大量渗透,岩层极易融解风化下塌。不过我们最终还是对最初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改线方案,开挖柏树坳隧道,不仅避开了不良地质地段,缩短了线路,节约投资约至少上百万元,通车后铁路运营费、维修费也将大为降低。”
“不过主席,开挖隧道也是很危险。隧道施工要经过洞外明挖、导坑、扩大、拱部衬砌、挖底、衬砌边墙、挖掘水沟、砌筑洞门及洞顶防水层等9道工序,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伤亡事故。仅仅就咱们这柏树坳,现在为止就牺牲了两名战士,五人受伤啊。”
“所以啊,我说过,安全最重要,不过咱们现在就这情况,这些都是必要的代价和学费,我们只能忍痛而已。”
“是呀,边干边学,我们现在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开个会议。在施工中发现不足,在整改中解决问题。善于总结,精益求精,科学务实,千方百计消灭工程上的缺点,排除万难克服施工中的困难。让我们的同志飞速成长,将来就不会出现这些事故了。”群号:七七五一一一八三八
冬天白天短,到了晚上五点多,工地上就已经亮起了一盏盏的煤油灯。挑灯夜战这种小说里面才会出现的场景在工地上变成了现实。
马上就要过年了,工程兵部队的评功也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大家也都牟足了尽,在最后几天拼上一把,看看能不能评上功劳和先进。
现在几个工程队一起施工,最后看工程的完成进度以及工程量进行评选。然后工程队内部再评选劳动积极分子,发明创造奖等等。虽然奖品就是解放鞋、搪瓷缸,罐头这些简单的小东西,但是在战士们的心里,这些东西已经很难得了。
张英豪很清楚里面存在的问题,现在可不是后世拿钱干活的时代,而是干活拿津贴的时代。这个津贴不是工资,实际上就津贴的数量来说,在张英豪看来,也比农村种地强多了。工程进行两班倒,八小时是正常的工作时间,另外的时间有加工补贴,晚上干活的也有一点夜工补贴。
现在是冬天,正是干活的好时候。在夏天的时候,白天干活的还好,到晚上干活的同志,白天太热又睡不着,整个人都疲劳无比。张英豪看着同志们在大冬天依旧热火朝天的干活,心里说不出的滋味涌上心头。
而最近同志们也都在讨论评功的问题,大家都想拿先进,但是大家至今也没有讨论出一个最佳的评功标准。主要的就是工程队不在一个地方工作,有的地方干活比较轻松,有的地方干活就非常困难。像那些有隧道的,架桥的,工程量就大,要求也高,不少还出现了安全事故。
有些路段是一马平川,速度就非常的快。所以怎么个评功法,大家也都争论不休。张英豪分析了一下,大家也都不知道谁拿第一,但是绝对没有人会希望是倒数。
其实也是现在物资就那么多,你多拿了,别人就要少拿。大家也都是为自己手底下的工程兵们争取最大的利
益,如果不争取的话玄定狡Bl指挥部里面,张英豪
和詹天佑也觉得麻烦,这种东西难以完全量化。要说谁干
的活多,那是谁也不能服谁,不然就不是偷懒了吗?
詹天佑以前可没有经历过这H的以比Ez做,功劳工作的时候都是上官拿主意,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功劳
都是长官的,百姓哪里有什么功劳?根本就没有四川这里搞出来的评功这么一说。所以他是津津有味的看着这副闹剧,想看看张英豪怎么收场。
“要不就平分吧?这么点东西分下去也没有多少,还不如去多干点活。”
大概是吵的烦了,有同志直接就这么说话了。
听到这话,张英豪不动声色。看了眼这个同志,年纪比较小,火气比较旺,大概是觉得为了点利益这么吵没意思。
第二百二十七章:感谢催更打赏加更
众人一听,有人同意,有人就不干了,毕竟有的地方施工困难,出事故的情况比较多。
“不行,我们挖隧道的时候意外发生塌方事故,当场就牺牲了一名战士,三人受伤,这个功我们就应该评上,不然我对不起那些伤亡的战士。”
“是呀,我们在架桥的时候,发明了新式的架桥方法,要不然,不少工程队的桥现在还没架好呢,这个功劳可不能磨灭啊!”
众人说着的时候,马上就又向小贩争吵起来。不过或许是突然意识到这里是什么地方表了一会功以后,马上就闭上了嘴巴,众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张英豪。
张英豪笑了笑说道:“劳动以后获得报酬,这是应该的,不然就是劳改了。劳改队就是不给报酬,只要那些人劳动,剥夺了他们的报酬,大家说自己是不是在劳改呢?”
“我们不是。”“对,不是。”
“有功就要给奖励,劳动了就要给报酬,这是应该的。眷城先生,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如果说是做的最好,谁做的最坏,我这里说大家都做的很好。既然主席说劳动了就应该拿到报酬,那么就先解决这个问题。按照平均工作量先平分部分奖品,只要达到了标准,就可以拿到那份报酬。剩余的部分就各自把自己的认为的功劳写出来,大家一起评定。”
“嗯,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后汉书》记载汉光武帝给每一个博士赐了一只羊,大家都知道羊肯定有大小肥瘦,如果你们要给这群博士分羊,应该怎么分?”
“抓阉!”
“杀了平分!”
“哈哈,我觉得你们也和那群博士一样聪明了。书上也是这么记载的,有人说把羊都杀了,平均分配谁都不吃亏。也有人说杀羊太麻烦,提议是抓阎,谁都没有怨言。大家说有争论是不是很正常?“
“正常。”
“太正常了。”
“但是这个时候就有人出幺蛾子了,这个人就是我今天讲的主角甄宇,他不屑于和其他博士博为了这么一只羊争论,觉得这样争论实在是太羞耻,然后他拉着一只最瘦
的羊就头也不回的走了,其他人看到主角甄宇这么做,于是纷纷效仿他主动吃亏的行为。汉光武帝还对主角甄宇高
尚的品行赞不绝口,给他起了一个《瘦羊博士》的绰号,提拔了他的官职。大家说他这么做对吗?”
众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评论。
张英豪见状也不勉强,直接说道:“觉得不好评论是不是?大家觉得这《瘦羊博士》这么做是不是谦虚礼让呢,品德高尚呢?”
“主动牵走最瘦的那只羊,确实是礼让了。”“额,好像是吧,但是总觉的怪怪的!”
张英豪听完"嘿嘿"━笑的笑道:“大家知道古代的皇帝最怕下面的大臣干什么吗?他们最怕的就是下面那群大臣结党营私,联合起来欺骗或者对抗皇帝。在封建时代,皇帝赏赐下来既然没有讲怎么分配,大臣们能够自己商量怎么分配吗?如果大臣们商量怎么分配也可以,那么还要皇帝干什么?汉光武帝为什么提拔《瘦羊博士》,就是因为《瘦羊博士》牵走最瘦的那只羊的时候就已经和其他的博士划清了界限,表达了自己站在皇帝一边的态度。为什么呢?
大家想想,我们在这里争论奖励品的分配,那是我们觉得大家都是自己人,尽量做到谁也不吃亏,对不对?所以你们说平分也好,或者其他的分配方式更加公平我都能够接受。你们没有人说:我们不要,你们去分吧!或者哪个人觉得哪样奖品最差的就说自己要那个,其它好的奖品你们去分的话,或者直接说我都无所谓,不要也行。大家想想这是什么行为?这就是典型的脱离群体的行为,这就是不把其他人当做自己人,觉得其他人都不配和你争论,就你一个人懂得谦让。很庆幸啊!我们这里没有这样的人啊。
我们的《瘦羊博士》就是这样的人,他就没有把其他的博士当做自己人。我就问咱们这《瘦羊博士》牵走最瘦小的羊,他是解决了问题啊还是解决了矛盾呢?其实《瘦羊博士》这么做什么问题和矛盾都没有解决,这本来就不是解决问题的态度。但是他直接把其他的博士打成了都不如他的人,而他却站在了道德制高点上,其他人瞬间在他面前就矮了一头,他就可以俯视其他的人,大家想想以后这《瘦羊博士》还能在那群博士里面混吗?没得混了,他混到头了,其他所有的博士都会不自觉的离开和疏远他。
我们能够拿出来分配的东西多吗?其实一点都不多。我们现在商量讨论分配问题,其实就是要建立起一个相对公平的分配制度而已。我们不需要像《瘦羊博士》那样觉得分配的权力只掌握在皇帝或者最高长官手里,而是每个人都能参与讨论。我说按劳分配,是因为我觉得这样分配咱们的同志都不吃亏。如果你们也有自己的分配的方法,也可以拿出来讨论,最后大家都觉得都说的过去不怎么吃亏就行了。只要不出《瘦羊博士》这样的人,我都可以接受。
而且这次分配也不会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有问题我们解决问题就可以了。这是第一次,大家都没有经验,既然这次的评功争议那么大,就是因为以前大家也都没有经验,那么就先求同存异。我们先细分一下奖项,有发明创造的提高我们劳动效率的,我们给他一个发明创造奖。有特殊贡献的,我们给他一个特殊贡献奖等等。然后再按人头,只要完成了工程量任务的部队,就算过关,就有基本的奖励。如果没有完成得了的,只要理由能够说的过去,毕竟有大家以前没有经验,碰到了意外,有很多突发情况,所以只要大家表决同意,也可以拿到。然后再按具体的功劳吧,有没意见?”
“没有。”
“可以。”
“主席,那么那些班长,排长怎么办?”
“班长也好,排长也好,咱们也一样。都是官兵平等,这个同意吧?”
“同意。”
“同意”
“那么还有什么疑问呢?班长的津贴本来就比战士多一点,大家的津贴也比其他人高一些。这就说明你的能力比别人强,不然你为啥能在这里?那些班长,排长,要是没有特殊的贡献,你凭啥比别人拿的多?就凭他是班长还是排长?还是你在这个指挥的位置上?
我们说按劳分配,大家能做到这个位置,那么说明大家的劳动能力比别人强,所以你平时拿的津贴就多些。但是劳动面前人人平等,我不干这个活,我就不拿这个津贴,就是这个意思。要是你们这些指挥官要拿多点,那么
我这个主持大家建立工程兵的人是不是先拿一份,变首子的最多呢?那么在其它两位的领导定个定也过术刀什美呢?干活是干活,功劳是功劳,不是一码事。
比如说刚刚不是有同志说自己发明了新的架桥的办法吗?就是有特殊贡献啊,这就是功劳啊,其他同志这次用了他的办法,加快了进度,那么他这一份功劳就是他该拿的吧。至于你们单个工程兵内部怎么分配,我这里就不说了,大家比我更有发言权。好了大家也看到我们的奖品了,说说用多少来奖励有功劳的人吧?”
“拿出百分之二十来奖励那些有功之人吧?”
“我不参与你们的分配,所以这个就你们去商量统一
一下就行了,只要抓住劳动与平等,那么就能够得到大家想要的答案。你们回去也可以听听战士们的意见嘛,氏王一下,再集中一下嘛。但是谁也不能给我嫌林烦揭—力切,搞平均分配就还不如不分配,那是非常严事挫伤另动积极性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干。谁要定想《瘦干傅士》,那么你也可以离开我们的队伍。
我们必须秉持有功就奖,有过就罚的态度。调动战士们的积极性,主动去解决困难,争取立更大的功劳。还有
什么问题吗?”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也没人说话了。张英豪也不再耽搁,把几份文件拿出来说道:“既然如此,来,看看你们工程队的人数对不对?还有这里是这次的过年慰问
品。然后大家把自己的功劳都说一说,讨论讨论。尽快分下去,过年前部分同志可是会有意见的。大家记住,额外的功劳就是那些做出特殊贡献的同志.....”
张英豪停了一下继续说道:“这个“劳"不只是功劳,还有劳动量的意思。你们好好讨论一下。把最后的分配方案要些个报告,供咱们的同志学习。”
张英豪本来想说一个一直在用锄头挖土的同志,慰问品是要给的,但是功劳他就不算有,毕竟部队是有津贴的,已经为他的劳动付了报酬。但是张英豪觉得这样说不好,所以立即收住了嘴巴。然后就和詹天佑出去了,留下—众讨论的指挥官。
“主席,这样的分配方式挺新鲜的,以前我也没有遇到这种问题。”
“按劳分配嘛,说的容易,其实做起来可就千难万难啊。“
张英豪不由的想起后世公社化运动时候传言,官僚们为了公平一刀切,那就是强劳动力搭配弱劳动力一起干活的事情,分配的时候一刀切,结果两边都觉得不公平。强劳动力觉得自己自己干的多,分的少吃亏了,弱劳动力觉得自己应该被照顾,和强劳动力分配一样多也吃亏了。
“确实不容易,那么多人,肯定照顾不到所有的人。”“现实就是这样,干活的时候是人多力量大,分配的时候是人少好吃饭。现在就这么点东西,分配就是个零和的游戏,说的不好听的,就跟斗地主差不多了。只是大家都是同志,不会你死我活,还能够内部商量妥协,共同解决而已。”
詹天佑虽然不反对土改,但也不支持土改。毕竟这样的革命太激烈了,并不符合他的想法。他也算是看着美国强盛起来的,知道工业的威力。所以他说道:“还是得搞工业,富裕起来就没那么多事了。你看美国,也没有土改,现在照样强盛起来了。”
张英豪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笑了一会说道:“眷城先生,你莫不是不知道美国佬的感恩节哪里来的?”
“当然知道,这是,额....”
嘿嘿,反应过来了?没有几千万印第安人的尸骨铺路,美国想像现在这样肆无忌雏的搞工业,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呢。他们不是没有搞土改,他们的西进运动,其实就相当于把土改给完成了而已。美国现在依旧是地广人稀,土地矛盾还没有爆发而已,而且他们可是杀了几千万印第安人"“地主"。”
“这..…"
张英豪看到詹天佑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张英豪也不
想詹天佑难堪,更不想和詹天佑辩论什么,于是说道:“不说这个了,眷城先生,现在能够预估大概需要多
长时间把铁路修好吗?”
“三年左右吧。”“我再加人手呢?”
“那就不好说了,不过,绝大部分的工作都靠人工,很多事情也不是人多就能够快速完成的。”
“好,我知道了。”
第二百二十八章:
评功的规则最终还是确定了下来,这些指挥人员把评功规则交给张英豪之后,张英豪拿到评功规则以后打开看
了前面的一部分,就会心的笑了一下,也不再看,把规则递给詹天佑,示意他也看看。
詹天佑觉得有点意外说道:“张主席,是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问题,我觉得很好啊!只要紧扣劳动和平等,铭主与科学,就不会有大问题。”
“哦,那你为什么不看下去?”
“我都没有参与这里的工作,更是没有与他们一起工作,看了也是白看。同志们没有评出来的时候我说几句没问题。如果同志们评出来我再指手画脚的话,纯粹就是添乱了。这世上哪里有完美的东西,他们这种具体的管理内容,要一次次的修改,需要很长时间的完善。这次制定的只是面对这次的事情,下次还有新问题,还要更改的。”
詹天佑说道:“主席你倒是看得开。”
说完就翻开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点头说道:“确实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总体来说已经很不错了。而且许多的细节,我这个总工程师也不知道。”
“这么说来,这次就这么评功了,以后的评功也是可以这么做了?”
“是呀,你看前面的分析。劳动技能是科学技术方面,而组织工作却是铭主方面。同一类型的东西放在一起评功,这样才有统一的标准,你拿一只强壮的蚂蚁去和一头牛犊比试力气,这不是扯淡吗?”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