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3778字
这世上确实有天眷之人,必然和偶然或者运气都无法解释清楚。——张英豪语录
就是从这天开始,张英豪就准备开始一系列的军事行动。行动之前,自然是要把情况给摸清楚。
张英豪当即叫来袁克声同志,再次向他详细了解当地的情况。张英豪对于当地的情况并不十分了解,必须要了解清楚以后,才能做出下一步行动。
“团长,咱们广安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广安人民为了自保,多次依山就水建造了大量的城寨碉楼。最近的一次大规模建造城寨是在咸丰九年(1859年),云南昭通李永和、蓝大顺农民军所属的何国梁所部十余万众,他们从川南向川北而来,围定远,攻岳池,烧杀劫掠不绝于途,广安境内受祸尤为惨烈,各地再次采用坚壁清野之法,由此广安境内再次大规模修城建寨。
那个时候的广安知州王兆僖重修安居城、新修保安寨,武尚仁筑嘉禾寨,其他如猊峰寨、乐山寨、双河寨、泰山寨、蒲莲寨、小城寨应运而生,岳池县保城寨、城寨、禹山寨、中寨、安乐寨、三合寨等得到修建加固,这些城寨成为抵御匪乱、避难安民的重要堡垒......”
袁克声把自己以前调查的资料通通说了一遍,然后说道:“这些城寨里面绝大多数都是地主和百姓混居在一起。不过绝大多数好的地方也都被地主给侵占完了。不过这些城寨现在也过去几十年了,防备的不严密。而且这些城寨在那个时候防备的土匪没有后堂枪,很多都不能用于现在的防守作战。”
“这些地主掌握的武装如何?”
“有好有坏,有的购买了步枪,编练了团练,甚至城寨里面还有几十年前的大炮。不过这些武装吓唬百姓还可以,对付我们可就不行了。”
“你这思想要不得,我们战略上确实是可以藐视他们,但是在战术却是要无比的重视他们。我们稍微的一个疏忽,可能就要付出我们同志的生命,二柱同志可是被敌人用锄头给打死的,务必引以为戒。”
“好的,团长。”
“那么,这附近的地主,哪些是民愤特别大的?不择手段强取豪夺的?我们直接找几个开刀。”
“团长......”
在张英豪看来,这些山寨碉楼不仅不是张英豪攻打地主的障碍,恰恰相反,这些碉楼完全是张英豪天然的练兵场所。张英豪的部队是新成立的,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战斗的考验,部队之间的配合,队友之间的磨合,都需要大量的实践。而这些地主碉楼恰恰是给了张英豪的部队实践的机会。
在训练场上练十次,也没有在战场上经历一次更为印象深刻。只有一次次实战,一次次总结,张英豪相信自己的部队很快就能够正式成军。
选定了目标,部队在情报人员的带领下,悄然的来到碉楼外面。偷袭,还是偷袭。部队进攻地主,还要封锁相关的消息,防止不必要的麻烦发生。部队把附近的地主在封锁消息以后都给悄悄的解决了,获得的物资全部运回张家沟,同时派出工作小队在村里面组织村民进行水利建设。
军事行动的顺利完全组长了张英豪的野心,部队开始扫除地主以后,吃到甜头的张英豪就再也没有收兵回营的打算了。张英豪甚至投奔过来的灾民当中调查那些恶霸地主,然后张英豪带着队伍开始了在当地人配合下打地主的行动。
张英豪越是攻打这些地主,就确实自己觉得有点欲罢不能了。在这个年代里面,或许那些买办和少数资本家确实积累了不少的财富,但是真正的巨富还是这些传承百年的地主家族,这些家族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是几百年来积累的财富是一个无比恐怖的数字,但是这些财富却在一天之内就让自己获得了,这样下去张英豪觉得自己真的是会走火入魔的。
这个时候的广安还没有银行这一说,就是有钱庄,这个年代把钱放钱庄不但没有利息,还要自己给钱庄保管费。所以一般情况下地主都是把钱放家里,埋在地窖里活或者用来买地。张英豪还知道有一种说法叫做大秤分金,说的就是这些豪富的地主。意思就是他们聚累的金,银,铜钱多的数不过来,只能用两个人抬起的那种大秤,把钱用箩筐装起来,用大秤来分钱,这也可以反映出某些大地主的豪富。
这也难怪地主们要拼命,要是让那群泥腿子知道了自己家里的情况,哪里还有地主的活路。虽然地主阶级可能暂时没有阶级觉悟,但是地主自觉都会维持对当地的统治,维护当地的秩序,否则这满清的天下早就烽火遍地了 。
在张英豪外出打地主的时候,胡松辉去上海也带人回来了,现在劳动力数量多了起来,工人数量也慢慢多了起来,很多工作就好做多了。
在这一路上,胡松辉再次感受到了中国的辽阔,大地的壮阔,也已经有点明白了自己的排长,现在是团长张英豪说的外国人吃不下我们国家,只能想办法分裂我们国家的意思了。 这么辽阔的土地,谁有能力轻轻松松的把它完全吞下呢?
胡松辉开始在重庆上船的时候觉得那客船很大,后来当他看到外国军舰的时候,又觉得自己坐的船就是小孩子的玩具。不过就是那军舰和辽阔的中国大地一比,那也什么都不算了。怪不得排长说这军舰开不上岸,我们完全不用担心。不过胡松辉还是看到那粗大的炮管内心里感到了一阵颤栗。
张英豪接到报告说外出的人全都回来了,就知道自己的下一步工作也要进行了,所以立即回到张家沟,通知所有的骨干人员,马上开会。
现在有资格参与开会的人也多了起来,有张英豪,还有张英豪最初带的十三人,张英豪母亲,自己的女朋友陈雪儿,进步学生代表,陈一伟,还有士兵代表,一批劳动积极分子。兵工厂、炼铁厂、造纸厂、印刷厂、煤矿、铁矿、盐井等地的优秀工人。好家伙,一眼看下去,粗略估计有一百多人了。
“哈哈,老梁啊,好久不见,你现在在分到哪里工作了?培训以后就没见你了?”
“哈,我被分到重庆去了,在店铺里学习呢。”
“唉,你们这些有文化底子的人就是好,不像我,就只有一把子力气。”
“这次突然通知我们回来开会,是有什么事情吗?你有什么消息?”
“没有,我在那造纸厂工作,也是突然被叫回来的。”
“你看,张峰他们那些人也都来了,看来应该是有大事发生。”
......
这些人很多都相互认识,甚至都在一起共事过,见面了自然有聊不完的话题。也有不少人已经许久没见了,相互打听着对方的近况。大家相互都打着招呼,介绍着自己的工作,谈论着遇到的问题,也有人纷纷猜测这次开会的目的。
张英豪接到签到人员的通知,与会人员全都到了,可以开会了。张英豪收拾了一下自己的仪容仪表,往会场走去,进入会场的时候,原来闹哄哄的会场瞬间安静了下来。张英豪快步走上讲台,看着这黑压压的人群,心里面突然充满了豪情。
下面的人看到张英豪走上讲台都热烈的鼓起掌来,张英豪上到讲台也不废话直奔主题,就听他说道:“我们中国人民为什么感觉日子会这么苦?一年四季吃不了几餐干饭,一年闻不到肉味,穿不上好的衣服,受冻挨饿是经常的时候。咱们都不努力干活吗?我看不是,我们建水库,挖沟渠,做衣服,炼铁,挖矿,造纸,哪样都不差?”
听到张英豪说大家哪样都不差,大家再次热烈的鼓掌。是啊,谁还干不了这活吗?怎么会差呢?等到大家掌声平息,张英豪接着说道:“为什么还是吃不饱,穿不暖,以前上过课的人我也给你们算过账了,是剥削阶级把我们的劳动成果给拿走了。现在,我以前的讲的话,讲课的内容也已经印刷出来了,都放在我们的图书馆里面,你们有时间都可以去看看为什么。
有些同志以前大字不识一箩筐,但是现在能够在我讲话的时候记笔记了,这在以前谁能想过?我们自己有靠外人吗?没有吧!不靠任何外人我们就有了现在这样子,有衣穿,有饭吃,而且现在还养活着外面那么多灾民,他们只要劳动,就有饭吃。其实道理很简单,那就是我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同时还把我们头上的地主老爷给打掉了!大家说是不是?”
“是!”
大家听完,热烈响应的同时还热烈的鼓掌。
张英豪接着说:“这次我又去了不少的村子逛了逛,帮助了不少人。“
懂得意思的人听说张英豪去村子里逛了逛,都笑出声来。那是逛吗?那是去抄家好不好。
“那些村民现在比我们以前见到的时候还更惨了,大家应该都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天继续干旱下去,日子只会越来越难过。现在他们那些没有来我们这里找口饭吃的,都已经是没事就躺床上了,为什么?饿的不想动了呗。
这天要是再这么干旱下去,这河流小溪都要断流了。大家也可以看看现在我们的水库,里面已经有水了。大家再想想我们这里几十年来,有人建过水库,修过水渠吗?如果有人建过水库,修过水渠,大家的日子或许就不会这么难了。不过大家想想,那些地主老爷会修吗?他们是不会修的,他们巴不得大家都没饭吃,饿死了,大家饿死了,你家的地就变成了地主家的。找地主借钱那是利滚利,驴打滚最终就是卖儿卖女......”
张英豪意气风发的在讲台上面讲着,但对于陈一伟来说,他觉得一切是那么的奇怪,在这个山沟沟里面出了这么一号人物,这几个村子的人就像生活在了世外桃源,精神面貌和自己以前见过的所有人都天差地别。
陈一伟有时候真的想不明白这个少年到底有什么魔力,把这些人都团结到他的身边。仔细想想自己看到的情况,好像根本就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人还是那些人,什么都没有变啊!他实在是想不明白。
陈一伟回过神来之后已经错过了张英豪不少讲话,此时就听到张英豪说:“明天我们的水库、挖沟工作就要全面完工了。”
听到这里,大家又是一阵鼓掌,是啊,辛苦的劳动终于有了结果了,也不枉大家这么辛苦的工作。
听到大家热烈的掌声,张英豪笑着说道:“不要激动,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后天,我们就开始组织分田分地,这可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以后我们村子那就是人人有地种,没有了地主和官吏的盘剥,以后啊,那就人人有饭吃,大家高兴的就鼓掌!”
虽然张英豪早就承诺过要分田分地,但是现在听到张英豪亲口承诺,所有人都轰动了起来,这时响起了开会以来最热烈的掌声。
第二十七章开会商议分田地
3895字
世界上哪里有绝对的公平?找到请通知我!——张英豪语录
张英豪等到掌声平息接着说道:“后天是张家沟分田分地,以后我们就这么一路分下去,我们的战士打到哪里,我们分田分地的政策就执行到哪里。我们的目标就是全天下的人都要做到耕者有其田。”
就听张英豪接着说:“我先说一下几个咱们分地原则:
第一:所有的土地全部都变成国有土地,分给大家的地不是变成某个人私有的土地,而是相当于承包给这个人耕种。
第二,男女老少都要分地,而且男的多少地女的就分多少。
第三,分地凭自愿,如果有人明确说不要我们的天地,那我们就不分,只要没有明确说的,那些支支吾吾的,我们都要分。
第四,以后村民的土地都不准买卖了,只能你们相互之间进行交换,就是说你家一亩地可以和别人家以自愿为原则进行交换,但是以后都不能再买卖土地了,任何人私下里买卖土地,到了我这里就是不作数的。
第五,所有的土地都要有明确的归属,村民个人的,村集体的还是国家的,必须记录在册,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这时大家就有点懵了,他们自然不明白张英豪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现在他们都感觉这生活有点不现实,因为这段日子以来大家过的日子很正常,但就是这个正常反而是非常的不正常的。外面的天灾大家也都知道有多严重,大家当然不想回到过去忍饥挨饿的日子,不过大家对于现在这样的日子能够过多久心里都没底。
男女分地还有点理解,毕竟家里面大家都有男有女,不能买卖那也就是自己不能再买地了,不能买地在这人人都想当地主的年代里面有点难理解,别人不能买自家的地,但是自己能大量买别人的地才是应该的吧?不过这点小心思现在自然也不敢说出来。
沉默,大家都不知道怎么办,谁知道应该怎么分?开天辟地头一回啊。最后还是一个劳动代表说道:“张团长,你说这土地国有,又说要明确所有土地的归属,还说集体的地是个什么意思?”
张英豪回答说:“土地国有就是所有的土地都是国家的,没有私人的土地,我张英豪也没有土地,这些土地都是承包给大家的。明确所有土地的归属,像一些村子里面的族田,学田这些都是要取消的,都要重新承包给个人。
至于说集体的就是村子里的人都有份,但是都不能算是谁家的,比方说我们建的这个水库,大家觉得应该分给谁?总不能把水库分成一块一块不准那些水流动吧?只能是咱们村里的人包括需要灌溉的其他村民都有份,怎么管理那就是相关的村民商量着来。再比方这条村口的路,那肯定算是集体的嘛,你家门前屋后的路也不是你家的,只能是集体的,谁都可以走,不会因为你和谁有矛盾就不让别人走这路了,因为我们谁都没有能力买路走,或者飞起来不走路,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这时一个村民站起来说:“张团长,你是个人物,我服你,但是你分的地算数吗?”
张英豪说:“算不算数不是我说了算,只要大家分了地以后好好种地那就可以了。再说了,是谁不让大家安心种地的?以前的地被谁给夺走了?不是我张英豪吧?不管是谁说咱们的分地不算数,那就是不让咱们安心种地,想强夺咱们的土地啊,那就是咱们的敌人,对于敌人我张英豪向来只用刀枪来说话。大家听明白了吗?”
大家听完都鼓起掌来。
这时又有一位村民站起来说:“......”
张英豪......
......
“好了,分地的事就先讨论到这里,因为明天干完活还要开全村大会,商量具体怎么分地,今天开会也是给大家吹一下风,你们回去都和其他人商量怎么个分法。分好了咱们张家沟的地咱们就去分刘家寨的地。
下面要说的就是纳税的问题,只要是我们的队伍到了的地方,就要进行土改,土改以后大家种地就只收三成税,除了这三成税以外,没有任何其它的杂税。如果家里有人当咱们保安队的队员的,在保安团的时间里,土地依旧给家里人耕种,而且家里有一人进咱们保安团就减免三成,家里两人进就减免费六成,有三人进就完全减免,直到这些人回家为止。”
这下下面的人就轰动了,免税,退税这个大杀器在现代都是经常用,在这个时代,底层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时代,家里少一人那就能够节约上百斤粮食,而且多种几亩地就多几百斤粮食,这些账人民那是算的很清楚的。
“咱们保安团的家属如果要来咱们厂子里做工,同等条件下都优先录取。如果没有劳动能力的妇女同志,我们也给安排一个力所能及的工作。我们保安队下乡干活优先从队员那里开始干。而且,我们保安团在训练后都会对他们进行一定的教育,工厂,小学老师这些职位,只要咱们保安团的同志回来后都可以做。”
听到张英豪这么说,与会人员已经被这么好的条件给惊呆了。减免税收,提供工作机会,这不是天方夜谭是什么?但是现在居然活生生的出现在了众人的面前。这如何能够让人相信?
“张团长,你......你这说的都是真的?”
“当然是真的,这么多人在这里听着呢,比珍珠还真。”
“张团长,减免三成税是不是只要交两成税啊?”
这个问题不用张英豪回答,旁边就有人回答了。
“对,家里一人在保安团就叫两成税,两人在保安团就交一成税,家里有三人在保安团就不用交税了。”
张英豪听了,笑着说道:“好了,我今天要说就到这里了,接下来叫我们九个去了大城市的同志来给大家讲讲他们的见闻,给大家开开眼界,先请胡松辉同志来讲,大家鼓掌!”
“大家好,我是胡松辉......那城市里也是很多人没有房子住,我在上海经常看到有死人出现在那条江黄埔江上面。那些工厂里面的人每天天刚刚亮就开始干活,干到天黑看不到为止,除了吃饭时间都在干活。那些工厂里面的小孩子很多都手指残缺,每天拿到一点钱都被那些管理他们的人拿走了。我去打听了一下,很多孩子都是从其他地方买来的。所以说上海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都很多。好了我要说的都在这里了。”
胡松辉说完后大家也都默不作声。
张英豪说:“让我们这些同志给大家讲这些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事情,那就是到处都有和我们一样受欺负、一样受穷的人,和我们一样的吃不上饭,穿不上衣服的穷人。我现在分田分地就是要告诉大家,只要我们团结起来,大家就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服穿,人人有田种,不受气,不收穷,谁不让我们吃饱饭,谁不让我们穿好衣,谁不让我们有地种。我张英豪就要和谁拼命。而且大家要时刻提高警惕,那些地主老爷,贪官污吏是不会希望我们过好日子的,大家睡觉都要睁开一只眼睛。”
听到大城市里面残酷的事实,张英豪又讲到了死亡,拼命这么沉重的话题,很多人马上就反应过来了,是啊,自己这里分田分地过好日子,有些人是不允许自己这些泥腿子过这样的日子的。想想以前的日子,再憧憬一下以后的日子,如果以后过不上好日子,这日子就没法过了。
张英豪知道人只要有了希望,而且是看的见的希望,那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张英豪突然想起自己爷爷说过的一句话:“什么都没有锄头那么实在。“
是啊,以前只能在地里刨食,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他们都是只相信土地还有就是锄头了。有了这两样东西,他们就有了希望。现代有句:有恒产者有恒心。其实是一个道理,只是把土地转成了别的东西,仅此而已。既然人们会为了一点小事就拼命,那这些分了土地的人张英豪相信他们也会为了保卫自己来之不易的土地而起来战斗。
想到这些,张英豪大声说:“这地分给了大家,除非是你不想种了,否则那就永远给大家种,大家有了地才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大家放心,只要我们保安团还在咱们这里,这地就没有人能够抢走。当然如果有人害怕想离开保安团的,可以向你们班长或者指导员打报告,如果不报告就走那就是逃兵,对待逃兵我是绝不会手软的。或者有人不敢要我们分的地,也要及时说出来,我张英豪绝不为难,那地就分给别人,绝不能让地荒了。各位一定要把这些话传给每一个人。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要问的吗?有的话就马上说出来。”
这时一个劳动代表说:“团长,那些当官的会来阻止咱们分地吗?”
张英豪说:“我知道大家的担心,不过只要有咱们保安团在,那就不会,还有人要问的吗?”
张英豪看了一会没人想说话,就说道:“有问题可以私下来找我,现在来听听罗泽林同志在武汉的见闻。”
“大家好,我是罗泽林,这次我招聘人员的地点是武汉......”
......
这些与会的同志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也是明白人,知道这分田分地意味着什么,现在可不是解放战争时期,没有一个中央正斧。现在满清对于小老百姓积威还在,但是你要说他们不要他们分的地,那也是不可能,到嘴的肥肉不吃那不是人的选择,所以好些人还是患得患失,看不清未来,不知道怎么办。
张英豪当然不会责怪他们,只是会感慨还是自己的力量太小了。当力量变大了,形成了洪流,还有什么可以阻挡的呢?现在在张家沟这小池塘里,跳的再欢也没用,张英豪现在也只是通过分田分地积累经验而已。毕竟自己前世今生都没有经历过这个事情,自己出生以后,全国也早就已经完成了土改,所以这张家沟仅仅是自己实验田而已。
会议结束,张英豪带着与会人员参观养殖场,张英豪想大规模的养殖鸡、鸭、猪,派出了几帮人去农村各地和城里面买鸡、鸭、猪来养殖。但是由于灾年的缘故,卖这鸡蛋,鸭蛋,母鸡、小猪的很少,所以现在 这养殖的规模依旧没有多大。
张英豪是知道怎么电孵小鸡的,知道孵化小鸡的温度,但是张英豪暂时没有温度计,也没有电,也没有钨丝电灯,没有控温设备,暂时只能放弃,现在只能靠母鸡孵小鸡。
张英豪还分了两批鸡、鸭、猪进行对比养殖,大家很容易就发现了,这蚯蚓养殖就是和普通的不一样,养出来的猪,那层膏油就特别的厚。养出来的鸡、鸭也是特别的肥美。由于张家沟吃食堂的人多,那些洗碗水什么的都用来喂猪了,鸡粪也可以用来喂猪,猪现在不缺食物,长的特别的快。
张英豪现在恨不得那猪像吹气球一样的长大,这样就可以敞开吃肉了。但是张英豪现在做不到,母猪都要留下来下崽,还要留下一头种猪。张英豪现在吃肉依旧需要打猎,这样才能够经常能吃到肉。
第二十八章:老天开眼种植忙
3796字
当幸运笼罩着你的时候,往往意外伴随而生。——张英豪语录
张英豪带着这些同志来参观养殖场可不是闲的,而是希望这些同志将来主政一方的时候也能够建立养殖场,大规模的养殖,这样,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能够提高不少。
张英豪是打算建造好水库以后怎么着也和大家聚聚餐,张英豪现在看到一切发展的井井有条,还是比较满意的。想想最开始这村里人越来越多,吃个饭都没地方。还好是天气干旱,把所有人家的桌椅都借出来摆上就可以了。以前每个人也是吃不饱,菜也总是不够吃,大家只能凭票排队打饭,肉是想都不要想,不过也就热汤管够而已。
后来还是蚯蚓这个小玩意才让每个人每天都有点肉味。张英豪通过自己后世传来的吃货精神,愣是把蚯蚓玩出花来了。也不知道将来生活好了以后会不会让这些现在吃蚯蚓吃的津津有味的人感到胃里一阵翻腾。
现在张英豪感觉自己很兴奋,因为土改在什么时候都是个大杀器,太平天国之所以能够说是农民起义的巅峰,就在于他有一套比较完整的土地纲领。只是洪秀全和杨秀清内斗,高层的奢靡日盛和曾国藩这些人也越战越强,才算是平息下了这场农民起义。
如果太平天国的真的能够完全按照【【天朝田亩制度】】实行的话,说不定还真能够搞出一个金家王朝来。一句“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话,不知道要吓倒多少地主。他们的政治理想还要求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的理想社会。同时还规定了分配土地的办法:把土地好坏分为九等,不论男女,满16岁你都可以分一份,不满就减半。好地和坏地平均搭配。这些规定都反应了农民迫切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也是历代农民战争提出的均贫富和均田地的思想。
在张英豪看来,洪杨二人出的土地改革文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有问题的是没有能够执行下去。有人说这么做就是矫枉过正,张英豪当然知道这点,但是一根木头弯了,想要掰直就必须反方向掰过去一些,否则这木头永远不可能掰直。所以矫枉就必须过正,不过不足以矫枉。只要后期政策调整过来,那就一点都没事,对比一下新中国就知道了,改革开放就是一次矫枉过正后的调整而已。
真正了解太平天国历史的人都知道,洪秀全没有这个能力调整,因为洪秀全就是一个精神领袖而已。杨秀清可能有能力但是在内斗之中被内部的自相残杀给杀害了。当然历史不依靠假设而改变,但是张英豪希望通过自己的分田试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子,再下猛药。
事有凑巧,当天白天几乎一整天都是晴朗的天气,但是当村民们完工回来准备吃饭的时候,突然就刮起风来了,不一会,居然下起了暴雨。很多村民都是兴奋的高声喊叫:“老天爷长眼了。”村里的小孩子在泥水里高兴的打滚。张英豪看到下雨也是特别的高兴,他这个不怎么迷信的人,也不得不在心里默念一句,老天保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急忙扒了几口饭就去找包世林。
张英豪知道这是天眷之雨,现在才十月多,只要能够马上翻地,就可以马上种上一茬土豆。不管怎么说,都是会有收成。几百亩土豆种下去,就算土豆少收一些,土豆在灾年那也是可以救命的粮食,还可以喂鸡喂猪呢。分地什么时候分都可以,也不能把村民的热情提起来以后又不分地,但是种地是不能误太多时节的,错过了就要饿肚子了。张英豪不知道四川这地方土豆就是这个时候播种的,还以为自己误了一个月时间呢。
包世林一听也反应了过来,是啊,只要现在趁着下雨,种上一茬土豆的话,那么明年开春的吃食问题就有着落了。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