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这里的五千多藏军和民兵,浴血奋战,以土枪土炮和冷兵器甚至石块,击退了英军长达七次的攻击。
期间,藏军甚至用清朝乾隆1791年大将军福康安曾使用过的"黄色兄弟"大炮抗击英军。坚守江孜宗山的藏军经过三日苦战,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少量奋力突围。
到7月7日英军攻入江孜宗山时,数百藏军坚持肉搏。在伤亡殆尽后,一些藏军从宗山北侧悬崖纵身跳下,拒绝当俘虏。
在此期间,江孜的拉锯战持续了很久,藏军不断反攻。据英国侵略军官华达尔的记载,“我们突然被xizang人的奇怪的战斗喊声所惊醒,几百个xizang人粗暴而尖锐的声音,‘基、呼、呼、呜、呜!基、呼、呼、鸣、呜里',这样的喊叫,就在几码的距离,在我们的矮墙外面,接着就是几百枝火枪的爆裂声,子弹从四面八方呼呼飞来,他们的枪炮喷出长条的火舌。”
1904年4月到7月,江孜保卫战持续约一百天,藏族人也算用尽了全力。
江孜战败以后,藏军主力已经所剩无几。当时xizang的人口非常少,还分散在极为辽阔的地区,很多都是地方土司和宗教领袖控制。
在同英军几次交手中,藏军损失约一万多人,已经无力再战。
7月开始英军长驱直入,从江孜出发直逼拉萨的时候,十三世达赖逃到青海,又逃到外蒙古的乌拉巴托去了。
占领拉萨以后,抢走了大量的xizang珍贵文物,很多有千年历史上的寺庙,被掠夺一空,藏族文明遭到极大的打击。所谓的藏学家劳伦斯·沃德尔,用区区一万印度卢比购买了高达近三千件xizang珍贵文物,相当于每件才五卢比。
而这些文物很多被认为是无价之宝,目前主要收藏在大
英博物馆、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剑桥大字图书馆等机构。
不过英军虽然占领了拉萨,但是却也感到头疼无比。藏
族人骁勇善战,民族性强悍,根本不会服从侵略者的统治,四处袭击英军。英军只要有人落单,就很容易被愤怒的藏族
人杀死,哪怕是在拉萨这座城市内。
而英军从印度长驱攻入拉萨,虽有七八千民夫给予支持,后勤补给早已匮乏,无法持久战斗下去。这种情况下,还不如见好就收,英军捞到好处后走人。
而十三世达赖逃到外蒙古,开始同俄罗斯帝国接触,也让英国人感到威胁。英国人并没有把满清放在眼里,对于渗透进入新疆的沙俄颇为忌惮。沙俄也对xizang有领土野心,英国不希望十三世达赖和俄国人合作。
9月7日,荣赫鹏与xizang代表签订的《拉萨条约》。条约主要是继续开放xizang江孜等地为商埠,向英军战争赔款,取消防御英军的工事,以及英国在xizang的特权、不允许其他列强染染指xizang。不过,xizang是中国的一部分,而清政府没有签字,该条约实际上是无效的。
到了1905年,清政府派出唐绍仪和英国谈判《拉萨条约》。最终,双方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英国承认xizang是中国领土,不侵占藏境且不干涉xizang一切政治。清政府则保证英国,在xizang有一定排他的特权。
英印政府对于参与荣赫鹏远征的人员授与xizang勋章。作战人员授与银质勋章,后勤人员授与铜质勋章。参加江孜宗山战役的另加战役勋扣。
第二百九十四章:
这时,张伟强同志带着几个同志进来办公室,张英豪也不再废话,直接摊开自己那张大大的科技树,然后说道:“怎么样,伟强同志,现在来要钱的同志多不多?”
张伟强听了无奈摇了摇头说道:“太多了,这里要建工厂,那里要建矿场,还要拨钱修建水库,修沟渠。我啊,都要被这些报告给烦死了,被这些同志给逼疯了。”
张英豪听了,哈哈一笑说道:“你也知道我当初的感受了吧,那些同志看找省长没用,就来找我,现在这事归那么政务院管理了,自然是拼命找你们了。现在各地都想要投资,都在向中央要钱,我们不可能给全部都批准,他们汇报上来的东西不科学不说,还有大量重复建设的问题,如果按照他们汇报的建设,最后必然要完蛋。但是我们的投资建设也不能停。以后中央扩大投资,里面的资金涉及不少,所以我想成立一个新部门管理这些这些资产。”
听了张英豪的话,包世林与赵二妮对视一眼,又马上转头看向张英豪。张伟强现在是政务院的总理,他想了一下说道:“主席,以前投资有财政部做规划,他们也有预算,这应该是财政部的事情吧?“
包世林就是财政部长,经验越来越丰富,他点点头说道:“对,特别是三定以后,各地建设都归财政部负责拨款,需要财政部拨款的要提前做申请,财政部就作出规划,有钱就按照轻重缓急拨款给他们。”
“我们现在讨论的不是下面同志报上来计划或者是原本就有的计划,而是我们主动的投资。简单来说投资是要赚钱的,财政部其实是负责怎么花钱的。如果让财政部又负责赚钱,又负责花钱的话,迟早会出问题。财政部现在给下面的同志就是一种扣扣索索的印象,这就很好,勤俭持家嘛!财政部管理好我们的钱怎么用出去就很好了,当然,国有资产管理局还是由财政部负责。”
“这个部门归哪个部门管理?“
“这个就是一个正部级单位,是政务院下属的一个部委。各地要的建设投资我们自然是不能全部答应的,但是我们也是要投资的,我们需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以我们由国家层面进行建设国家级别的建设投资,这个就由这个新部门负责。”
张伟强想了一下,就说道:“确实有这个必要,就像―颗大树一样,主干必须要茁壮,建设主干的事情交给国家来做,地方现在必须服从中央。用主席主的话说,我们就是做事的,我们做事的时候,其他所有的地方就会围着我们转,要是让地方建设那些细枝末节,分散了力量,反而不美。主席,这这个单位叫什么?”
“国资委。”
张英豪答道,说完之后张英豪干脆在纸上写下“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的全称给同志们看。
“国有资产....…"同志们看完之后若有所思,大家都不是笨蛋,看一下标题就知道大概回事什么东西了。
张英豪解释道:“对,国有资产。以后我们发展电力,铁路,石油,电信等都是国有资产,国资委负责管理。当然国资委还要负责其他投资和资金保值、增值。与国有资产相对应的就是民间私营资产。你们眉山市现在不就有很多私营的资产么,现在也有不少的私人作坊也是私营企业。我们起家的地方,张家沟现在也在搞饲养业,也算是私有资产吧。”
“主席是打算让包世林同志和赵二妮同志负责吗?”“暂时只有赵二妮同志,包世林同志有新的认命,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成立中央人民银行,现在条件成熟了,也是时候组建中央银行负责货币相关的事宜了..."
“主席,我行吗?
“中央银行?”
听到这两声话语,张英豪直接说道:“二妮同志,你不行谁行?要对自己有信心。当然,既然是委员会,就不会只有你一个人,肯定会给你再配些人,放心就是。”
看到赵二妮沉默的点头,张英豪继续说道:“嗯~中央人民银行是国有央行,是国家干预和调控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在政务院领导下负责制定并执行国家货币信用政策,独具货币发行权,实行金融监管。保持币值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强化宏观调控职能。与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商业银行从央行借钱来进行各种商业性投资,人民银行理论上不存在任何商业性经营,央行只管货币的发行。毕竟一直以来,我们的纸币上印的可是中国人民银行,难道你们没有发现?“
“哈哈,主席你这么我还真是,我以前还以为是中国人民很行呢。”
“中国人民当然很行。”
“主席,我们现在商业银行好像就只有农村信用社和进出口银行两个吧,。”
“对,所以我们接下来要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体系。”
与赵二妮与包世林他们谈完之后,张英豪第二天就宣布了两项人事调动。赵二妮将出任新成立的国有资产委员会主任,负责对近期工业的投资。同时组建中央人民银行,包世林调去人民银行担任党委书记。
两个部门的成立,一转眼就增加了不知道多少个就业机会,空出了不少的位置,可是依旧是人才难寻。而这一次的人事调动也让同志们颇为震撼,要知道一个市长,一个财政部长。说调动就调动,而且赵二妮与包世林都是张英豪比较器重的干将,这么一道命令就能让两人乖乖交出手上最令人羡慕的职务,当真是应了那句话,我是革命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
而在这之后,由中央直接成立和管辖的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邮政银行和交通银行,外汇管理银行也都相继成立。之后,他们就代表着中国最雄厚的金融资本力量冲出了中国,走向世界。
此时,刘文秀他们带领着乡情们在拼命的挖地道,建壕沟。小日本又再次派人到了吴家堡子,商讨吴家堡子再次攻打老毛子的事情。当然了,让人干活没有钱是不可能的,小日本又送过来上千两的银子。刘文秀豪不客气的收下了,并且承诺,近期就会去攻打老毛子。刘文秀看到日本人的态度就已经知道,距离日俄战争开战已经不远了。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东北很快就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雪花覆盖了地面,所有人都开始猫冬了。转眼间,就要慢慢准备过年了,然而就在众人打算过年的时候,有消息传来,日俄开战了。为此,刘文秀和连城觉在心里不得不感慨一句:主席真乃神人也。
这个时候的东北人民对于小日本还是没有多少恶感的,甚至还有不少的好感。因为现在老毛子欺压过甚,小日本和老毛子打仗,不少人都相信了日本人的宣传,还心存感激曰本人为自己这边赶走沙俄。人民美好的幻想也不会存在太久的时间,他们很快就就看到小日本比沙俄更加的贪婪和残暴,日俄都是一丘之貉。刘文秀他们依旧不理外事,军队营地里面训练和学习却到了高峰时期,做着最后的备战工作。
张英豪在准备过年的时候,终于是听到了日俄战争爆发的消息。张英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日俄战争这个蝴蝶效应没有变化,将来的压力就要小许多,然后就命令后勤部门加快往巴塘以及康定运输物资的速度。
张英豪看到满清发表"局外中立"以后,立即发表了一篇《日俄开战,满清诡谲局外中立》的文章,指出在中国土地上发生的日俄战争,清政府选择的立场竟是"局外中立"。如同两个强盗在争夺你的财产,你说我不掺和你们的争夺,我保持中立?世界上还有比这更加荒诞的事情吗?
满清的"局外中立",等于放弃关外人民,让东三省的人民将被侵略者如杀鸡宰羊般无情的杀戮,这无疑是满清背叛人民最好的例证。
要说东北是满清的所谓“龙兴之地”,把"龙兴之地"割让给日本,本来就太丢人了,有三个“友邦""鼎力相助”,收回东北,清政府自然求之不得。把这3000万两白银算上,日本从甲午海战获得战争赔款多达2.3亿,这战争赔款是当时清政府3年财政收入的总和,是当时日本7年的财政收入总和。
日本朝野对此欢欣鼓舞,外相陆奥宗光高兴地说:“在这笔赔款之前,根本没有料到会有几亿日元,本国全部收入只有8千万日元,—想到现在会有3亿5千万日元滚滚而来,无论政府和私人都觉得无比的富裕! “
三国干涉还辽,满清朝廷获得的是面子,日本从战争获得了甜头,俄、德、法均获得了好处,吃亏的只有我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民。
话再说回来,1895年底,清政府一方面筹集赔款,一方面陆续收回东北。后来发现俄国人帮助清政府还辽,目的不纯,俄国人找借口先占领旅顺和大连湾。
1900年又以镇压义和拳运动,出兵占领了东北三省,此刻俄侵略者的面目暴露无遗,当然清政府不能答应,整个一个“龙兴之地”,能说给谁就给谁吗?可是俄国人任你怎么交涉,就是赖着不走,满清居然也没有丝毫的办法。
东北本是日本的势力范围,你沙俄干涉我"还辽",可自己为什么独吞呢?日本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于是战争爆发了。满清朝廷软弱无能,赶走一个强盗又来了一个强盗,局外中立,谁都不得罪。
我要问一下满清,你局外中立问过东北三省的人民吗?你问过我中国四万万五千万人吗?你凭什么选择局外中立?日俄开战,战场主要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美英法德在1904年2月12日俄日宣战后,迅速做第一反应,宣布中立。满清朝廷你也随后宣布"局外中立",你有脸不?你还好意思还划辽河以东地区为日俄两军“交战区"。
满清朝廷如此软弱无能,贪生怕死,丧权辱国,如此弃人民于不顾的朝廷,不打倒不足以平民愤。我四川人民与陕西人民羞与此等内残外忍的卖国朝廷为伍,我们瞧不起你等卖国之辈。
张英豪这篇嬉笑怒骂的文章一出,瞬间就引起了轰动,一时居然洛阳纸贵。那些所谓的文人不仅觉得这白话文粗鄙不堪,更是为里面大逆不道的话吓得面无人色。普通百姓也是议论纷纷,有说满清不会放过四川和陕西的,有说四川和陕西也太大胆了的,有说满清将亡的,不过这么说的人立即就会被人捂住嘴巴。
第二百九十五章:
满清也因为这篇文章惊慌失措,不知如何应对。只能拼命反驳,指责赤匪不思报国,却到处扯后腿,满清就是担心赤匪作乱,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又指责赤匪抢人土地,挖人祖坟,共产共妻云云。不过之后四川也就不理满清了,让他们自导自演去了。
而远在海外的孙仲山,黄兴等人看到以后,也是兴奋非常,觉得起义的机会来了,又再一次做出了冒险的行动,这些就按下不表了。其实这些革命党也不是没有来找过张英豪,可是张英豪见到一个革命党以后,居然提出和张英豪共商大事,张英豪直接就恶心坏了,以后就见都懒得见他们这些人了。
愿意留下来的,就给个工作给他们干,还给他们学习机会,不愿意寄人篱下,不愿意做这些艰苦工作的人,几天或者听到干活以后,觉得四川革命党怠慢了他们,就都离开了。在他们看来,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你四川能够革命成功,我们也能够革命成功。
不过张英豪知道这里面不少人的历史已经改变了,有人现在应该是在海外,但是现在却在四川来了。甚至有人原本历史已经死了,现在依旧活的好好的。在张英豪看来,整个国家的人都是自己的前辈,所以没必要给这些人特殊的照顾。
马上就要过年了,而在过年前,研究部门为了给新年献礼,加班加点,终于把敲出来运行成功以后的柴油机组装了一辆小货车。
张英豪由于担心英国人的行动,所以没有外出,一直呆在成都。等他收到消息以后,立马就决定今年就去这些研究部门搞慰问了。这辆车的零件虽然不少的东西需要从外国买回来,但是现在张英豪已经有了不少的储备,组装几百辆还是没有问题的。
张英豪坐上这小货车以后,跑了几圈就知道,这车不是一般人能够坐的。没有减震器,高低颠簸屁股都受不了,速度开不快,刹车片磨的却是很快,看到司机踩刹车就像搏命一样,张英豪就知道这车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不过张英豪下了车依旧是非常的高兴。在张英豪看来,只要能开就行了,那么自己的后勤保障就能够轻松不少,改进的事情那就慢慢来。只要将来四川有了出海口,还怕没有机器设备吗?
“很好啊,同志们辛苦了。同志们再接再厉,我就一个要求,今晚大家要多吃两个饺子。明年争取造出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车!“
这次包饺子,张英豪还特意请了自己的母亲和雪儿一起过来。毕竟这里的同志很多都是老师傅,不少已经结婚了,不像在军队里面,单身狗一大堆,狗粮撒多了可不是好事情。情
而张英豪也是连续两年没有和家人一起过年了,这次也算是和家人团聚,一起过年了吧。这次的包饺子活动定在了下午,所有人都百思不得其解。张英豪也不解释,下午到集合时间了,张英豪就见到不少的同志都带着自己的老婆孩子过来了,张英豪自己也带着老婆,老娘。见到那些一个人的,这些人要么是离家远,要么就是自己单身一个人。
众人见到这些单身狗以后,也纷纷打趣,并且表示要给这些单身狗介绍对象。弄的不少单身狗面红耳赤,说不出话来,众人更是欢笑一堂。接下来就是点名了,工人就是工人,最有纪律的团体,排队这些简单的事情一点都不含糊。点完名人到齐以后,张英豪宣布包饺子开始。
一会时间,食堂里面就坐满了人,和面的和面,饺子的馅很简单。猪肉,玉米,白萝卜,大白菜,胡萝卜,主要还是大白菜猪肉饺。
当天快黑的时候,张英豪突然把灯打开,瞬间,整个食堂就都明亮了起来。众人一时忘了手里的动作,不少人饺子皮掉地上都不知道。
这是张英豪叫电工们紧急安装的电灯,在张英豪看来,最先用电的场所必然是研究部门以及军事部门和工业部门。而车辆的研究是现在的重中之重,所以这里第一时间拉上了电线。对于工人们来说,拉上电灯其实不见得就是好事,因为这意味着夜班从此就要开始提上日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安静了一会之后,食堂瞬间就炸开了锅,众人议论纷纷,有人知道这叫灯泡,有人什么都不知道,纯粹的一个好奇宝宝,问这问那。小孩子更是开心的跑来跑去,丝毫没有休息的迹象.......
就这样,一餐简单的饺子聚餐就这样在幸福之中结束了。张英豪和母亲,雪儿一起平静的走在回去的路上。雪儿挽着母亲的手,两人说着一些聚会的琐事,不时发出淡淡的笑声。张英豪就只能乖乖的走在旁边,不做打扰。
这时雪儿突然说道:“英豪,是要打仗了吗?”“嗯?你听谁说的?”
“是不是啊?“
“不是,打不打仗不是看我们,而是看我们的敌人。他们来打我们,我们当然要还击啊,他们不打咱们,咱们急什么?每过一天,我们就强上一分,时间在我们这边。”
“哦。”
张英豪自己都觉得奇怪了,为什么英国人一点反应都没有?这么长时间了,要说英国人还不知道四川知道他们入侵xizang的事情已经在做着准备了,那就是低估别人的智商了或者把自己当傻子了。但是英国人始终没有任何的行动,一切都照旧。
既然英国人装傻,张英豪也乐的和他们一起装傻,正好把需要的东西通过水路运进四川。张英豪打定主意,只要英国人不截断长江,那就继续和他装傻,直到确定xizang那边的情况为止。到目前为止,川藏边境至今没有一个准确的消息,甚至有传言英国人退走了,战争结束了。
连张英豪都不知道这些消息该如何去判断,而且现在守卫川藏边境的藏兵并没有撤退,依旧还阻拦在路上。所以张英豪已经联系了广州和香港的同志,让那边打探消息。
而事实上,英国人现在也不知道四川到底卖的是什么药呢?他们早就得到了消息,四川修通了成康公路。而且四川也早就得到了消息,英国人入侵了xizang。问题是四川这边除了传出一些传言外,没有任何的动作,让英国人也摸不着头脑。
倒是有些英国人猜测可能是长江水道的问题,当然也有人认为四川也和满清―样的政府,看到外国人就腿软。反正
这事就这么给耗着了,英国人或许是担心把四川逼急了,米个破罐子破摔。反正现在结果就是双方都没有动作,静等对
方出招,都认为时间在自己这一方。
而此时日俄开战,各种物资海量消耗,日本现在是只买不卖,张英豪卖产品卖的就更加的欢实了。一条条英美的货船进进出出,都是载满了货物。而四川经过两年多的整顿和发展,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单单盐这一项,就收获颇丰。当初看到四川可能被封堵的事情没有发生以后,商人更是络绎不绝来到重庆做买卖。
而在年后,武汉,上海,南京等地连续发生游行示威,抗议满清政府的局外中立政策。现在满清也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找各种理由搪塞,或者是直接归咎于赤匪。整个远东地区,局势更加的动荡不安,犹如隐藏着一个个即将喷发的火山一样。
而张英豪此时却是不管外面局势如何动荡,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因种田忙。此时,张英豪就带着―众党员干部在观看拖拉机耕地。这台拖拉机安装的是一台柴油发动机,这拖拉机张英豪更加愿意称呼它为铁牛。
这设计图还是张英豪当初画的,就是前世自己家里用的那种款式。工厂人员介绍这是柴油机版铁牛,标准工作是6马力,整机90公斤,启动方式是手摇。耕地深度大概是10到25厘米,可以更换不同的耕地配件进行耕地。
对于这些具体的数字,张英豪一点都不关心。前世在张英豪第一次看到这种机器的时候,觉得也不比牛快多少,不比牛好多少。而且田里面有石头,磕着碰着容易坏,还需要用钱修理,自己家里养一头牛就足够了。这个想法—致持续到自己读大学。
在自己读大学期间,家里的牛被盗了,父亲才买了一头铁牛。然后张英豪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才知道自己漏算什么。第一就是放牛的问题,每天早上和晚上,都需要一个人不是放牛就是割草侍候它,如果有这人工用来干点其他的事情,那点修理费和油费随便就赚回来了。所以那时候自己放牛是不算人工在里面的。
第二就是牛也会生病,动物生病不同于人类生病,动物生病以后它不会说话,所以动物生病比人更加的麻烦,难以治疗,一旦生病,花费也是不少。
第三就是水牛的力气就那么大,你只能同一把铁梨跟在牛屁股后面转圈,但是铁牛有好几种耕地工具,不同的需求用不同的工具,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
而且这还是手把梨耙,如果是那种履带式拖拉机的话,一走一过,几亩地就耕完了。那才是在大平原上该用的工具。
当然张英豪真正来看的不是还不是这个铁牛,而是那台发动机的性能。实验证明,这台发动机在耕田的时候,持续耕地一个小时都没有出现熄火的情况,张英豪这才露出会心的微笑,弯道超车从此时正式开始了。
众人看的也是心满意足,带着不错的心情回到了办公室。
直到春耕完毕,张英豪就要松一口气的时候,康定终于传来了张英豪想要的两个消息。第一就是川藏边界藏兵撤退了,不知道到了哪里。接到这个消息,张英豪已经知道xizang与英国人的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
第二个消息就是英军在曲米辛进行了大屠杀,而现在,英军已经再次逼近了江孜地区,并且在这里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张英豪知道这场战争已经到了胜负的关键时刻了,大家都要开始放胜负手了。
不过张英豪现在也不想再等了,要是英国人真的进了拉萨,那么拉萨将面临一场浩劫。所以张英豪立即发动宣传攻势,宣传英军入侵xizang,并且在xizang进行了大屠杀。
后世说有图片,就有真相。而在现在这个年代,张英豪的报道一登出来,那么大家就都相信了英国人进行了大屠杀。因为这事在这个年代里大家好像习以为常了,神经特别的大条。这个消息瞬息之间通过电报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以及沿海地区,京师也算是"终于"收到消息了。
不管满清那边如何的去和英国人交涉,张英豪在四川已经开足了宣传的马力。张英豪在报纸上指出:东北日俄为了中国的土地大打出手,激战正酣,xizang又迎来了英军的侵略。此时已到了我中华民族存亡之秋也,不想祖国被瓜分,不想做奴隶的人民起来战斗吧。
在此,正告英国政府,立即命令英军退出xizang,否则,迎来的将是我人民革命军的刺刀,勿谓言之不预也。
第二百九十六章:加更!
这则消息一出,举世哗然,对着大英帝国说勿谓言之不预也,简直就是小母牛倒立了。文人们看到这则消息,也是面露复杂之色,半信半疑之间疑惑居多,不过这并没有人表示不高兴,那些学生看到这则消息,自然是欢欣鼓舞,毕竟终于有中国人敢于同列强顶牛了。
法国佬看到了以后,面露讥笑,法国佬可是非常清楚大英帝国的强大,他们只能感叹四川的黄皮猴子在大英帝国面前挑衅,简直是不知死活。美国人看到以后,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日本人看到以后为日俄战争带来的惨重伤亡她牙花的同时也不免叫一声好,一脸的幸灾乐祸的表情。
英国人看到以后,就有点恼羞成怒了,英国特命全权公使萨道义早就看不惯四川赤匪的行径了。不过英国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四川出兵Xz的事情,但是印度的英国佬高傲惯了,他们哪里会理会一个清国的军阀势力呢?依旧出兵如故。
所以在中国的英国佬为了给入侵XZ的英军争取时间,经过他们的分析,认为现在四川出口那么大,如果切断四川的贸易的话,必然会使四川经济崩溃而迅速屈服。
如果英国不能出兵战胜四川,其他的其实他们也做不了什么,不过让他们咬牙忍下来是不可能的。于是立即向满清发出抗议,四川赤匪和他们英国人没有外交关系,所以抗议都没地去抗议,只能欺负欺负满清了。其实要切断贸易还不是英国一句话的事情?但是切断贸易势必会得罪其他列强,就这事,英国佬都要满清去做。所以他们立即知会满清朝廷,立即切断四川的长江口,不准四川再进行对外贸易。
满清现在恨的是直咬牙,他们早就想切断四川的贸易了,还不是你英国鬼子阻扰,可是毫无办法,只能遵从英国这位太上皇的命令了。
不过满清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们也发起了宣传攻势,指出满清的困难,自己进藏的路都被占领了,能不困难吗?指出四川赤匪坐视XZ沦陷而不作为。反正意思就一个,不是我不想干,而是被四川挡住了,啥也干不了啊。丢失领土的责任,你们要指责也不要指责我,要指责也是指责赤匪,我们可是尽力了,剩下的就是四川赤匪的选择了。
张英豪发动那么大的舆论攻势,不惜在长江沿岸组织示
或游行来逼迫满清,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满清要甩锅,张英豪本来就准备要承担责任了。满清也是有意让四川同英同国人碰撞,所以锅甩的又快又准,张英豪接的也是又快又好,
简直做到了神配合。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