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37章

作者:豪圣勇贤

在这片亘古荒原及高寒冻土上,沼泽、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随时发生。雪山、高寒、饥饿、负重、疲乏等关键词,构成了进藏革命军和工程兵战士们的共同记忆,每个人都能不费力地讲出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在大雪纷飞、寒风凛冽的野外,筑路大军和工人,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工程兵部队磨秃了千万根钢钎和铁锹,手上常常裂开一道道血口、裂口在打钎炸石中出血、愈合又裂开,疼痛难忍。

工程兵战士们用绳索拴着身子在悬崖峭壁上凿石开路、瞠冰河架桥。有一个排在石崖上用绳子吊起来打炮眼,“咣当"一声,绳子断了,整个排都掉到江水里被冲走了,无一人生还。悬空打炮眼。在峰峦险峻的雀儿山开凿石方,全靠人工用钢针打眼、放炮。战士们忍着悲痛,处理完战友的后事后,提出震撼人心的口号“"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

革命军走过了二郎山、雀儿山、折多山、色季拉山、冷拉山等大山,跨过了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山河壮阔却也冷峻无情,这些地方留下了战士们的脚印、汗水甚至生命。据后来测算,此次全部入藏部队,平均每前进一公里都有一名战士倒下。

革命军后方司令部工程处,每前进十到二十公里,就修建一个道班房,就像古时的驿站。每修好一个道班房,两到三名战友作为道班房的联络人留下来。这些战士可能一辈子留在了当地,结婚生子养老。而分到这些战士手上的除了武器,还有人手—辆的独轮木板车。以后经过的衣物粮食,施工用具,枪支弹药全靠木板车来驮运。同时,这些战士还要负担起守卫道路,保护电报线等任务。

第三百章:

总体来说进藏部队其实根本没有什么战斗,这些藏军军官多由本地贵族担任,他们略通军事理论,实战经验少,指挥能力差,因此实际作战力量并不算强。而且现在轻壮士兵都被抽走去抵御大英帝国的入侵了,此时底层士兵又多年迈,藏区各地零散的喇嘛和奴隶主的武装在现代化武器面前,根本就没有多少战斗力可言。

先遣部队首先出发,几乎都是会说藏语的同志。每过一个关卡,都要先喊话,表明自己这些人是去打英国佬,迅速让路。这是必要的政治策略,如果不让路,再进行攻击就不是内部矛盾了,而是试图阻拦入藏部队消灭侵略者的正义行为,这种情况下,真的是打死也就打死了。

幸好现在藏英激战正酣,兵力都抽了不少,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在革命军先遣部队的说服下,绝大部分的地方都直接通过。而少数地方也在革命军的进攻下迅速土崩瓦解。

先遣部队进入藏区后,通过喊话等方式,向藏族上层人士宣传了革命军进军XZ是为了抵抗大英帝国侵略的事实。革命军此时更是尊重藏胞风俗习惯,不进寺庙、不动经幡,尽力消除历史遗留的藏汉民族隔阂,全力促进民族团结

自从上次被张英豪训斥以后,川西的驻防革命军就仔细研究藏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并且要求干部战士理解和尊重藏族同胞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进入藏族聚居区后,战士干部们坚决不打飞禽走兽,也不抓河里的鱼,对藏族群众秋毫无犯。遇到佛塔、玛尼堆,干部战士们都会尊重藏族同胞的宗教信仰,顺时针左转。

战士们还要学习进藏政策,每个同志对中央颁发的政策、命令,人人都要记得住,背得会,并要会做。还动员全军学藏语,不说能够说的流利,但是打招呼沟通必须学会。而且为了对付对帝国主义的军事抵抗,战士们在军事上的准备也要时刻准备打仗,以战斗的姿态做准备。更是加紧训练,每人平均背五六十斤进行负重训练,天天练爬山。战士们开始两只脚都不听指挥,几天后才习惯这样的训练量。全军从上至下每个人都一样爬山、演练等。因为经过计算,所有的战士都要负重进藏,背上十天的粮食,否则连吃的都没有。

大部队进藏命令下达,李勇师长兵分两路,李勇自己带两个团走北线,而闫冰政委与叶晨参谋长走南线。哪只部队先到昌都不用等候,先行向拉萨进发,后到的部队进行查漏补缺,然后再往拉萨进发。

大部队为了不扰民,不会住在藏族群众家里,也不会住在佛寺里,都是在野外搭帐篷。战士们甚至还要给藏族群众当"长工",一路上帮助他们干农活、修房屋,让他们与群众在劳动中相互了解。有时难免在群众家中借宿,部队就开展了一项“满缸运动”,即帮群众挑水,保证群众家的水缸是满的。

李勇带着部队抵达道坞,此地当真是景色如画,水草丰美。林外有一条小溪,里面的鱼非常的多而且个头还挺大。战士们打算抓鱼来吃,但是有没有工具,只好到附近村子里面去寻找打鱼之物。

问了以后才知道,XZ风俗,火葬自然是最好的,是喇嘛们才能享受的。天葬就是次一等,是平民用的。水葬就是罪人和贫苦民众用的,这里的藏人死后就投尸喂鱼,所以这里的鱼儿长的如此肥美。同志们听了,自然也就没有再想捕鱼吃,也想起了当初的规定,入藏部队坚决不打飞禽走兽,也不抓河里的鱼,原来道理是在这里。

同志们还打听到XZ习俗忌讳杀小动物。因为喇嘛们说凡生命皆不可杀,但是藏地缺乏粮食,所以不得不杀,所以僧侣们也可以吃肉。而且屠杀牲畜是XZ最卑贱的人,死后是必然要下地狱的。而且也只能杀牛羊这些大型的牲畜。因为杀一牛、羊可以维持很多人的生命,杀鸡鸭鱼是牺牲多数而奉养少数,罪过很大。至于说猎杀野兽,捕食鱼类,那是比杀牛更大的罪恶。所以藏人不渔不猎,任由鱼鸟繁殖,并不是吃了尸体的原因。

当然这些都是谎言,真实的原因就是Xz生态太过于脆弱。如果任由人们肆意捕杀砍伐,飞离走兽自然很快被吃光,树木被砍光。那么XZ的生存环境将更加的恶劣,水土流失将更加的严重。

这个时候,很多同志才算彻底理解了中央的命令,进藏部队,不吃地方,不再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了,也知道必须尊重藏俗的原因了。如果那些藏人看到革命军肆意射杀小动物,捕鱼捕猎,他们自然就会厌恶前进党以及革命军。

到了甘孜、曾科、麦宿、岗拖一带,地势开始陡峭,满世界峰峦横亘、高山上冰雪弥漫。部队每次从山的腹腰处经过,融化的雪水在地面上汇集成宽度达十数丈的冰原。人马通过时,必须先派人用铁镐凿地敷土,才能较好的通行,不至踩在冰面上滑倒。山谷底下,远远看过去,冰雪融化形成了奔腾不息的溪流。

革命军一路免费为藏族同胞治病,深受群众欢迎。过去,藏族同胞看病很难。穷人生病大多耗着,没钱买药,也请不来医生,有时会请喇嘛念经。部队卫生队免费治病的消息传开后,藏族同胞就络绎不绝地上门求医问药。卫生队的战士还编了句顺口溜:“头疼脑热,阿司匹林。心痛胸闷,丹参滴丸。”

李勇带着部队一路走到德格,驻守德格的同志立即前来迎接,并且介绍道:“师长,这德格的德格土司当初和我们进行了两场小规模战斗以后就立即投降了,面对我们革命军,德格土司多吉僧格态度很诚恳的表示自己只是奉命驻守此地,现在没有了和我们战斗的能力,也没有了和我们战斗的念头,来商量和解。多吉僧格知道我们现在率大军入藏,他从成都也亲自传话表示支持,现在,大量的百姓帮助我们运输。”

“不管多吉僧格支持不支持,我们都要把人民给组织起来,尽可能的降低这里的百姓对德格家族的影响。”

“师长,这个事情没有足够的时间可是不容易。”“不容易也要做。”

这个事情李勇自然是知道不容易,这德格家族在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和西藏昌都地区是权势较大、辖地较宽、统治较久、影响较深的土司家族。经历53代,1300多年。德格土司统治德格六百多年,从元朝开始,德格等地就归他们这个家族统治,可谓是源远流长。辖地达德格、邓柯、白玉、石渠、同普等5个县,8万多人口。最盛时曾管辖7万户、20多万人口。

德格土司就是他管理辖区内的主人,对人民有收缴赋税、强派差徭,生杀予夺之权,政府无法干预,平民不敢违抗。加之实行政教合一,土司再加上法王(法王是对崇信佛教的高级官吏的敬称)头衔,散布种种关于其家族的神话传说,群众对他们的畏惧和尊崇,较之封建社会平民之对于皇帝,实有过之而无不及。

现任德格土司多吉僧格是第十九代德格土司切麦打比多吉的儿子,同治年间,切麦打比多吉与众头人不睦,又因立嗣与其妻反目,大头人夏克·扎西朗加联合其它头人将切麦打比多吉土司和其母亲逼往成都。

土司和母亲双双病死成都后,多吉僧格与兄弟昂翁降白仁青被迎回德格,兄弟俩为土司职位展开了十分激烈的争夺。最终多吉僧格袭职第二十代土司,但其后与其弟昂翁降白仁青的连年械斗,引发了土司内部延续了几十年的内乱。

革命军进军德格,两战皆胜的轻松。德格土司多吉僧格自知不敌,直接宣布愿意投诚起义,接着多吉僧格更是配合革命军把德格给解放了。革命军也乘势剿灭了昂翁降白仁青武装力量,同时接管了德格土司管理的广大地区。而多吉僧格的要求就是保证其下属官兵的人身安全,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关照他的后代,让他们到成都学习。允许自己做一个普通百姓。

鉴于多吉僧格在德格的巨大影响力,而且面对如此识时务的土司,前进党自然把他送到了成都,张英豪更是亲自接见了他,最终决定让他在宗教民族政策委员会里面工作。

也正是从这个时候,革命军才真正的开始的研究对待土司的问题,德格土司多吉僧格的选择,也给了前进党很多的启发。

李勇带着部队继续前行,前锋部队进展迅速,一路上攻城拔寨,简直到了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地步。当李勇到达江达的时候,前锋部队已经抵达了昌都。昌都是康定到拉萨的中心位置,大大小小的喇嘛寺庙很多。这里居住的不止有藏人,还有汉人也不少。

前锋部队的到来令守卫昌都的藏兵首领大惊失色。革命军的速度太快了,如果昌都一丢,革命军就直接占据了藏东这个重镇了!有了这个前进基地,拉萨自然是指日可待。

第三百零一章:

让守卫更加头疼的是,革命军所到之地,藏民都对其敬畏有加。该喊话就喊话,绝不少一句,该进攻就进攻,下手也没有丝毫的留情。革命军杀这些抵抗的人来从不手软,可是对待藏民态度,却还是相当客气的。

前进党和革命军经营整个川藏边境地区时间也已经不短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川藏边界上的藏民也早就知道革命军不是什么魔鬼,而是些大大的好人。他们亲切的称呼前进党和革命军为红汉人。做买卖绝不亏欠藏民,而且革命军所到之处,都要土改,川藏边界的不少藏民都已经知道了。他们巴不得革命军早点打过来呢,而且这一年来,藏区逃跑的奴隶已经不在少数了。

当然,越是深入藏地,前进党和革命军的影响就越小,里面荒谬的传言就越多。守卫昌都的头领也知道革命军所到之地,并不摧毁当地寺庙。只是不少喇嘛僧侣要自食其力而已。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革命军并不是不敢,也不是不能,只是张英豪来自后世,知道随着时代的变化,这些东西终将会消亡。

宗教这个东西,属于政治思想的范畴,是人们需要它才会得以存在的,外力越是压迫它,它的生命力反而是越强,越容易进化,越容易转化为极端宗教主义,那样的破坏将是非常巨大的。宗教就要对它宽一点,坚持宗教政策,将来慢慢的用科学的道理取而代之,当人民自己主动抛弃宗教,转而主动拥抱科学的时候,宗教自己就会慢慢的消失在历史长河里面。

现在李勇的师被命名为读力混成师,他以二个团的兵力一路深入,如果得不到当地藏民的支持,甚至是反对的话,两千多公里的运输线,革命军的后勤将会陷入到极端危险的境地之中。

事实证明,前进党的统一战线政策是正确的。就在李勇距离昌都不到半曰路程的时候,昌都守军一个小头目刘贡布派人前来商议投效可能。

“投效?“这一次李勇倒没有想到。

“是,那个,那个刘贡布派来的人说,现在英军都快打到打拉萨了,哪里还有什么需要他守卫的,他也想跟着革命军去打英国佬。现在我军所到之处,藏民无不惊动,而革命军又善待藏民,他家土地也不多,土改就土改了。因此他不愿战,还请革命军能够接纳投效。”

李勇站在那想了一会,不知道这个人是想投效呢?还是怕死。他回头看看自己的战士,从四川一路行军到这里,已经翻越了卓达拉山,翻越了川西第一险的雀儿山等山脉,在悬崖绝壁间行进,当真是惊心动魄。尽管此时士气依旧高昂,但疲惫的神态还是显露了出来:“可以接受!让刘贡布带着他的军队,到昌都外十里的地方,放下武器!投效的人留下不投效的先看管起来再行商议,李成的第五营先行进城!”

“是!”

有了刘贡布的投效,李勇带着大部队还没有到昌都,昌都就已经被前锋部队拿下。

李勇到达昌都,已是下午时分。一心想要保住姓命的刘贡布,没有食言,带着全部军队到达指定地点,并交出了武器。

如此简单就夺取了昌都这个藏东重镇,这倒是李勇之前没有想到的,看来×Z内部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啊,而且此时Xz也已经虚弱到了极点。

李勇看着这个叫刘贡布的年轻汉子,身形彪悍,皮肤黝黑,双颊还有明显的高原红,一看到骑马过来的李勇,纳头就拜:“小民刘贡布拜见李师长!”

也不知他是从哪里打听到了“李师长"这三个字,刘贡布杰居然也像模像样的叫道。

“赶紧起来,我们革命军不兴跪拜这一套。你既然愿意投效,那就不是革命军的敌人,你带着这么多人一起投效,功劳少不了你的,所以不必担心。”

虽然看到有人跪自己心里暗爽,但是骑在马上的李勇还是赶紧下马,扶起刘贡布立即点了点头说道。

“多谢李师长。”

李勇突然一怔:“你是汉人?”“是!“

刘贡布站了起来说道:“本人正是汉人。在二十九族地区,纵横千余里,其中的汉人不在少数。相传在唐朝是文成和金成两位公主下嫁时留下的苗裔,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祖上是随同年羹饶出征×Z时遗留在此的。祖辈也都娶汉家女子为妻,一直以汉人自居,家中皆用汉俗。”

李勇听了点了点头,没有对此进行评价。而是说道:“我们进城吧。”

刘贡布听后赶紧说道:“对,请李师长入城休息,我在前面为李师长带路。”

说完,刘贡布接着又必恭必敬地道。“革命军之名,此时已经威动藏地,我们都很佩服!“

“或许察木多以东的地方是如此吧,至于拉萨那些地方,我看就未必了。”

听到李勇说的话,刘贡布只能讪讪笑了一声。他们又不是没有和革命军打过仗,实在是干不过革命军啊。而且后来在川藏边界互市,藏民们也都赶着大量的牲畜前去交易。开始的时候还去阻止一下,后来他们自己也需要交易生活用品,自然也参与了进去。

在进城的时候,李勇忽然问道:“刘贡布,你有多少兵力?”

刘贡布吃了一惊:“我手下还有四百人。”“哦,都是什么兵?”

“呵呵,不怕李师长笑话,都是些老弱病残了,青壮都抽走去对付英国佬了。”

李勇点了点头说道:“你是骑兵?”“李师长怎么知道?”

"“呵呵,看你腿型就知道了。你们这里都有什么马种?”“基本都是藏马,还有索克藏马、青毛马等等,不知李师长有何指教?”

李勇看了刘贡布一眼说道:“刘贡布,我想带着你进藏,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啊?”

“这~李师长,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还有家人,这....…”

放革命军进藏是一回事,可让自己跟着革命军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进藏只是暂时的,将来如果可能,我们还想让你给我们训练骑兵呢。至于你的家人嘛,也不用担心,我们都可以帮你接过去。我们有安置军属的地方,自然不会让你和家人长期的分离。”

看到刘贡布还是一脸犹豫样子,李勇停住脚步转头说道:“军人就当纵横疆场,英勇果决,你这样思前想后干什么?放心吧,到了我们革命军,你的家人也会为你自豪的!”

“是,李师长!”

刘贡布心一横:“我刘贡布既然已经选择了投效李师长,从此后便一心跟着李师长,便再无二心,决不反复! ”

“不、不、不。不是跟着我,而是跟着前进党,跟着革命军,要记住了!"李勇赶紧纠正道。

其实直接招收刘贡布是有违组织纪律的,但是现在是特殊情况,所以李勇直接把刘贡布招进队伍,自己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师军委还要开个会把情况说明,大家也都同意才行。

成了革命军,成了正规军,刘贡布大是感激,朝前走了几步介绍道:“李师长,这察木多历来都是藏省的军事交通要地,是进藏的必经之地,军事、交通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便顺理成章地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李师长这次平定察木多,功比曰月,察木多人必然子子孙孙不能忘记。既然如此,贡布有一想法,何不将察木多改名,取李师长之“勇”字,改察木多为"勇城"?”

“什么?勇城?“

李勇怔了一下,根本没有想到刘贡布给自己弄了这么一出。

“对呀,勇城。”本书群号:775111838

刘贡布很肯定的点了点头说道。

李勇挥挥手说道:“你没有经过革命军培训就算了,我不追究。我们前进党、革命军不能用名字来命名城市,街道,道路等等,以后这些话就不要说了。”

“叫啊阿......是。”

就在李勇到达昌都的时候,闫冰带着部队也快到察雅县了,再往上走就到了昌都。

部队在道路上艰难的行军,突然前面猛然传来一阵哭喊之声,循声看去,只见几十个破烂不堪的民众向这边跌跌撞撞的跑了过来,其中有不少老幼,一面走一面哭泣。

闫冰眉头紧皱,急忙让警卫前去探问,不多时警卫就跑了回来,说这些民众是从波密逃过来的普通XZ地区的居民,有藏民,也有汉民,现在整个XZ混乱无比,英军击败藏军以后,不少乱兵就四散了。这些人在乡野之间,抢夺财物,玷污妇女,无恶不作,这些人都是侥幸从乱军的魔掌之中逃出来的。

闫冰急忙让让同志们给他们提供一些事物和饮用水,另外还有不少人身上都有伤口,军医也迅速赶了过来,给他们处理伤口,这些死中得活的难民纷纷给闫冰拜倒,不住的叩头。

第三百零二章:

闫冰看到以后,急忙就去扶这些百姓,想把大家一一扶起,可是他扶起这个,那个又跪下了。额头上都出现了细汗,战士们也纷纷上前想把人扶起。

就在此时一个黑瘦黑瘦的小姑娘突然跪在了闫冰面前,眼中不住的流出热泪,一个劲的磕头,显得十分激动!这个小姑娘看起来只有十岁左右的样子,瘦弱不堪,身上只有一块分不出颜色的布包裹着全身,不用仔细看都能够在她的身上看出无数的伤痕,显得无比的可怜与无助。

她说的是藏语,说的又急又不清晰,闫冰根本听不明白,旁边有几个熟悉情况的人主动给闫冰介绍了情况,这个小姑娘名叫米玛,是一个叫昆.贡觉杰布贵族家中的奴隶,她已经十四岁了,不过因为长时间的营养不良看起来只有十岁左右的样子。

半个月之前他的父亲和哥哥因为实在忍受不住饥饿,趁主人家不注意,偷出了一些喂马的草料,拿回家里一家人分吃,很不幸,他们的偷盗行为被发现了。

奴隶主将米玛全家抓了起来,杀了剁碎以后都喂了藏奖,轮到了米玛的时候,主人家的一个同龄女儿心生怜悯,要求饶过她,因此逃得性命,可是小丫头还是挨了十几鞭子。

随着XZ局势的动荡,那家主人家的武装力量被抽走了不少,就放松了对奴隶的看管,米玛借机和几个其他的奴隶逃了出来,有人听说了四川的事情,想往四川这边逃命。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革命军,米玛发现闫冰是个大官之后,不住的拜求他给她报仇,将杀害她家人的凶手杀掉。

小姑娘更是纯洁无瑕的解开包裹在身上的布料,给闫冰他们展示着身上触目惊心的伤口,同志们看到小姑娘身上狰狞的伤口,眼角之上都有一丝泪光闪动,心里深感同情的同时也深感愤怒,实在是太过凄惨了。闫冰心中心虽然也很同情这小姑娘,也早就知道Xz农奴制的黑暗,但是此时绝对不是给小姑娘报仇的时候。现在这土司头人还派人抵御英国佬呢,自己抄了他的家,那算什么事?

而且,之前革命军占领巴塘等地的时候,土司头人家里几乎都有这种情况,那时他还不是混成师的政委,土改差不多完成的时候,他才调到康定。现在亲眼见到之后,真是觉得百闻不如一面。

参谋长叶晨走过来说道:“主席以前就说过,像眼前这个小姑娘只是那上百万奴隶的一个缩影,他们心中积累了太多的怒火,只要能够解除他的身上的枷锁,让他们活的有尊严,他们绝对会拼命支持革命军。而现在XZ是个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的社会,是最腐朽没落的一种社会形式。

XZ几乎全部土地和其他主要生产资料都被奴隶主霸占,占全区人口90%以上的广大农奴和牧奴,不仅没有生产资料,连人身也完全被农奴主所占有。奴隶主们可以任意处置奴隶。只要他们愿意,像断肢刑、割鼻、抽筋、扒皮,剜眼睛,或用凹形之煨铁,置于眼内,或用滚油,或开水,倒于眼内,均足使其眼球失去视力,然后将其眼球用铁钩攫出,当真是骇人听闻。

在XZ城市的大街上随便就能看到没有双腿的奴隶。不用问肯定是多次逃跑,被奴隶主给剁掉的。因为偷吃寺庙贡果或偷吃奴隶主家东西的被割掉舌头成为哑巴的奴隶也比比皆是。

奴隶们受着极其残酷的剥削和压榨,广大农奴和奴隶在人间地狱中生活,在死亡线上挣扎。农奴主们把从农奴和奴隶那里掠夺去的财富,完全用于满足他们荒淫糜烂的生活上。这真是个人吃人的社会,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真的很难相信之前主席说的话是真的。”

闫冰听了参谋长的话,也知道参谋长的意思,就见他捡起那块布把小女孩重新包起来,叹了一口气说道:“军医同志,你把这个小姑娘带到后面去治疗一下吧,免得感染了! ”

这个军医点了点头,拉着小姑娘就去后面的医疗队处理伤口了。

看着小姑娘的背影,闫冰张口说道:“参谋长,残酷的法律反映了残酷的制度,残酷的制度催生残酷的法律。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像什么人皮唐卡、阿姐鼓、头盖骨嘎巴拉碗、人骨笛、明妃、腿骨号、腿骨法螺,人骨念珠我也知道。我更加知道XZ的当权喇嘛为了作法,会使用大量的人骨,像人头、头盖骨、人腿骨还有像整张人皮、人尸、人肠、人肉、人血。

这些奴隶主的确是坏事做绝,但是这是制度的错误,这里千百年来就是这样。这里面没有是非对错,这只是落后野蛮的一中制度而已。这些奴隶和奴隶主只是生活在这个制度当中而已。我们不推翻这个制度,仅仅杀几个奴隶主是没有丝毫用处的。

这个地方实行的是奴隶制度,喇嘛们就是一切的主人,农民是他们的奴隶。但是我们必须记住的是,每家每户至少要送一人去当喇嘛。因为XZ人虔信他们那种形式的佛教,强大的僧侣势力掌管一切。即使是那些所谓的佛陀,活佛,没有僧侣也无能为力,他们都是制度里面的一员。而且绝大多数的穷人和那些小佃农毫无怨言地为他们的精神上的主人干活,对这些人他们怀有盲目的崇拜。虽然他们要将自己微薄的收入的十分之一强的那部分交给寺院,但他们并没有不满情绪。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真正要砸碎这个制度不是我们,而是这些农奴。这个毒瘤迟早要拿掉,但是现在却是不能动,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当绝大多数的奴隶还是沉默的大多数的时候,在他们没有认识到这是制度问题的时候,就不是我们进行革命的时候。而且自从我们四川革命以后,不少藏区的汉族同胞都被他们残忍屠杀,我们入藏的其中一个任务确实是要保护这些民众,绝对不能让愿意跟着我们走的人再受到伤害了。但是现在,我们的主要敌人就是英国侵略者,所以我们必须遵守党的决议和政策。”

叶晨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闫冰看了叶晨一眼说道:“立即把米玛他们往我们的大后方送过去,让那些奴隶主看到我们救援这些奴隶,又是一大堆的麻烦。”

“好,我马上安排。”

说完,叶晨就往后面走去,让后勤返回的部队带着米玛她们到四川去安置。

部队休整完毕,立即就要出发的时候,就在这时,又有一群人过来了,他们手里还拿着武器。很显然,这些人就是追刚刚那群逃命奴隶的人。战士们立即把这群人拦下,就听见有一个十几岁的衣着华贵的女孩在那里大喊,这下闫冰是听明白了。喊话的意思是:“米玛,你个忘恩负义的贱婢,要不是我求情,你早就和你家人一起喂狗了,你不感恩为什么还要逃跑?还有你们这些汉人,为什么要包庇米玛他们?赶紧把他们交出来....…"

在这些奴隶主看来,奴隶就是他们的私人财产,他们没有人身自由,农奴主可以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赠送、抵债和交换。就像家里的牛马一样,要回来自然是理直气壮的。杀了偷东西的奴隶,就像杀一头牲口一样,实在是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奴隶主对奴隶就是有生杀予夺的大权。

听得懂藏语的同志立即就紧了紧手里的钢枪,只要一声令下,他们就能够射杀眼前这些人。

闫冰仔细的看了两眼来人,见那些拿着刀枪棍棒等武器的人就─副战战兢兢的模样,但是这个奴隶主女儿却是没有丝毫的畏惧。XZ有着非常明显的阶级制度,贵族和僧侣可以穿上绫罗绸缎,坐最高贵的马车,而奴隶只能穿着破烂,遇到贵族必须要主动退让,如果得罪了贵族,就会有生命危险。

闫冰看到那个女孩一副理直气壮的模样,只觉得分外的滑稽可笑。闫冰此时算是彻底了解了这些贵族上层究竟是什么心态了。你家人杀了人家家人,你救了其中的一个就要人家感恩戴德,世界上还有这样的道理吗?

闫冰能忍住,但是刚刚那个医生就忍不住的说道:“明明是你们家杀了她的亲人,为什么还要感恩于你呢?”

那个小姑娘听了这话,反倒更加理直气壮了:“他们那些人又懒又笨,不好好干活,挨饿就是活该。偷我家的东西,受到惩罚是理所当然的,是咎由自取,我好心好意救下了她,她就应该感恩戴德!你们赶紧把她们交出来。”

这些话都是这小姑娘从家族里面的人嘴里听来的,她从小就听着父亲,叔叔,哥哥们用轻蔑的语气评价着这些奴隶。如果不是看米玛和自己年纪差不多,她是绝对不会出言相救的。

“就算是他们又懒又笨,但是他们就偷了一点牲口的饲料,难道就应该死么?这是死罪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