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4章

作者:豪圣勇贤

“周先生,喝口水润润嗓子。”

张英豪刚办公回来,确实是口渴的厉害,拿起水杯就一饮而尽。周为仁笑了笑,也拿起水杯喝了一口。

“张团长的官话是哪里学来的?”

“家父从洋人那里得到了一本学习官话的书,我这也是自学,肯定有很多说不好的地方,来,请喝茶。”

张英豪睁着眼睛说瞎话,突然想起眼前这个人或许才是真的会说现在的官话,赶忙请喝茶掩饰一下。

“原来如此。”

两人都端起茶杯喝了一口。

第三十一章:地主要来忙安排

3678字

一鼓作气,然后就要不停的打气。——张英豪语录

“周先生赶了几十里路过来,可是找我有什么事情?”

“我在家里面都听说了张团长这里弄出了好大的阵仗,特地过来看看。”

“哈哈,哪里是什么阵仗,胡作非为而已。”

“张团长取用团长的称呼,这是来自洋人的军队里面的称呼吧?”

“对,就是洋人军队的团级称呼。我在这里建了一个保安团,保卫一方平安,防止强盗土匪,觉得洋人这称呼还不错,就直接借用了。”

“原来如此,听说你们还编了一部字典?”

“哈哈,让周先生见笑了,编了一部简易字典而已,这是给我们村里面的村民扫盲用的。”

“看来张团长所图非小啊!”

“没有什么图谋,保家乡父老平安就是我最大愿望。”

......

既然是闲扯,那么张英豪就跟周为仁闲扯,看谁先耐不住,也好让自己了解一下这个时代地主阶级的准确想法。

……

“听说你们现在还在给村民分地?”

“总算到正题了。”张英豪想着,这才是你来的的目的啊!

“唉,没办法啊。我们村里的大户被土匪灭门了,我在村里还有点威望,但是我自己不想种地,干脆就把他家的地给分给村民算了。”

“那你可知道你这么做是全天下的公敌?你们在外面杀戮地主,抢了他们的土地,难道也要分给那些村民?”

张英豪感叹这位可是一点都不像是地主啊,什么都敢问?既然你都敢问,那么我有什么不敢回答的?张英豪又转念一想,看来这周为仁对自己调查的很清楚了,知道自己杀的都是那些罪大恶极的地主,其他的人都没有杀而是在进行劳动改造而已。

“周先生,你可是读过书的人,我这可是在践行儒家的理想啊。天下大同,耕者有其田,这不是孔子的理想吗?”

“那你们也不该杀戮抢夺地主的土地分给那些农民吧?地主家的地也是他们幸幸苦苦,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你们这样直接抢过去,这不是强盗行为吗?”

张英豪笑了一声说道:“唉,我这也是没办法啊,这么多灾民跑到我这里来。我就给他们弄了点吃点。你说那些地主藏了那么多的粮食,就是不拿出来接济百姓,囤积居奇。我不去抢这些灾民就要饿死了,周先生,你说我还有什么办法?”

“张团长,你这是携民自重?”

“呵呵,严重了,最多也就是吊民伐罪而已。”

“你的意思是那些地主有罪?”

“我可没说,是周先生你说的。”

“你们这是要造反?”

“哈哈哈哈......”

张英豪听到这句话,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你笑什么?”

“周先生,我要是造反,满清官府就会来剿灭我们。如果我们是反贼,那你现在是在干什么?来和反贼聊天吗?”

“你就不怕那些地主民团团结起来围攻你们吗?”

“嗯?周先生是有什么消息吗?”

周为仁还没有说话,张英豪就看见袁克声急匆匆的跑了进来:“团长,出事了。出事了,团长......”

突然他看到了坐在旁边的周为仁,当即闭上了嘴巴,把手里的纸张递给张英豪,他自己则立即站在一边。

“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着急,天塌不下来。”

张英豪边说,边接过纸张看了起来。看了一下他就知道了有一群地主去知府衙门告状的事情,上面还有出来后这些地主又在一个大地主家里齐聚的事情。结合刚刚周为仁的话,不用去打听也知道这是要对付自己了,就是不知道这些地主会出什么招数。

“呵呵,周先生,你说的地主组织起来围攻我的事情可能马上就要发生了。为了你的安全,需要麻烦你在我们这里住一段时间。需要给你家里带个信或者有什么要求吗?”

“你这是准备关押我?”

“没办法,事情太巧合了,只能是委屈你了。”

“张团长,我想只要你放弃分田分地的主张,官府士绅也不会为难你,我可以做保,给你一个正规的编制。”

“呵呵,我会考虑一下的。”

“行吧,你们给我找个人给家里带个信就可以了。”

张英豪转头看向袁克声说道:“找个人到周为仁地主家里带个信,就说周为仁在这里做客,同时照顾好周先生。”

说完又转头指着袁克声对周为仁说道:“你还有什么话要传达给家里人,就跟这位同志说,写封信叫这位同志交给你的家人也可以。”

“同志?”周为仁低声呢喃了一句。

张英豪听到之后大笑一声的往门外走,边走边说:“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同心而同德,同德而同志。”

张英豪走出门外,对警卫员说道:“你觉得这周为仁来我们这里干什吗?”

“报告团长,我猜不出来。团长,你知道他来干什么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个周为仁,厉害。”

中国的这些大家族有的传承了几百上千年,他们的生存智慧就是到处投资。他们投资的不仅是钱财,还有他们家族的人才。甚至一个家族里面形成一个闭环,后手准备多个,除非是抄家灭族,否则肯定能够让家族继续传承下来。

张英豪想了一会:“通讯员,立即通知张峰同志,欧阳军同志,包世林同志到作战室开会。”

张英豪在作战会议室把这件事同志们作了说明,大家也不觉得意外,毕竟之前张英豪已经吹了很多次风,地主阶级绝对不会放任张英豪他们分田分地的。这时袁克声从门外进来,张英豪就说:“怎么样?周为仁还老实吧?”

“还老实,团长,我这里还有情况要给你汇报。刚刚有外人在,我就没说。”

“哦,说说。”

“是,根据我们现在调查的情况,已经有满清派出的密探在我们这里展开调查了,还接触了我们这里不少人。”

“哦,这是好事啊,说明我们已经被官府给注意了。”

张英豪听到这个消息并不着急,满清朝廷作为现在的正统,分化瓦解招安那一套怎么可能会不用呢?这些都是常规操作而已,毕竟不管是谁,一旦被招安,那是肯定有官做的,那就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团长,那些密探和他们接触的人怎么解决?”

“还能怎么解决?确定是密探就把他抓起来看能不能转化成为我们自己人,不能就先看押起来。至于那些被密探接触的人,让他们说清楚,如果发现被收买,那么立即对他抓捕,然后劳动改造。如果没有被收买,那就继续让他工作。”

“是。”

“袁克声同志,现在才刚开始呢,你们反间谍的工作很重要啊,你们不光要反间谍,还要学会给派出收集情报的人员啊。”

“啊,好。”

听到这个“啊”字,张英豪就知道袁克声并不适合做这个情报部门的总负责了。

张英豪又和大家商量了一阵,最后总结说:“那就这样,欧阳军同志负责监视州城里面的动静,特别是那些八旗兵的动向。张峰同志负责监视那群地主士绅以及那些民团,罗泽林同志负责打听土匪恶霸的情况。一定要弄清楚都是谁来袭击我们,从哪里来袭击我们。我在这里训练战士,厉兵秣马,准备战斗。“

确实也只能这样以不变应万变,张英豪又想了一下就说:“大家派出去的人一定要小心,不要暴露了。这次如果有人来攻打我们,我们再来一次半路伏击,来个一锅端。张峰同志,那山寨里面的同志现在枪练的怎么样了?”

张峰回答说:“团长放心,新招募的同志现在都在练习,有些跟你打过几次地主的老同志已经能够很好的理解战术了,随时都可以拉出来战斗。”

张英豪接着说说:“那就好,不过那些新同志在山寨里面再训练一段时间吧,毕竟他们是以后扩军的基础,可能要做军官的人,毕竟他们年纪不大学习能力更强,学的更快。这次事情完了以后我就打算办个军校了,虽然还不成熟,但是只能赶鸭子上架了。你们也把自己参加过的战斗都总结一下,都是怎么打的,好的地方,不好的地方都要自己弄明白,以后要讲课。我不可能再手把手的这么带你们了,希望你们也尽快成长起来,我可是很看好你们的,大家加油。”

张英豪表面是给张峰他们加油,实际上也有给自己加油的成分居多。张英豪已经打算好了,过完这一关,自己要好好的休息一下整理一下思路,这么连轴转,忙了那么久,这几天他已经感觉哪里出了问题。还有就是分了两个村子的地应该也差不多能够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开始往外扩一扩革命根据地了。

张英豪和包世林说的可不是开玩笑,而是他确实就是这么打算的,这土地革命开始以后张英豪是不打算停下来了。张英豪现在想的清楚,自己难,是没错,但是既然自己这样大的行动广安知县屁都没放一个,那就说明敌人更难。

张英豪现在有理由相信自己受到了穿越者的妄想症,囿于前世的历史其实就是束缚了自己,没有实事求是的看待现在的满清。而且张英豪经过这段时间也渐渐的明白了,现在自己在广安根本就不可能弄出个工业中心来,现在这样的建设已经是自己的极限了。

再怎么努力在这么点地方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说出花来也没用,低调发展不是这么个发展法。地盘大点,人就会多,人多人才就会更多。至于自己培养人才的想法,张英豪现在想想自己有点幼稚了。

难道自己要困在这广安几年时间吗?培养一个小学生要6年,短的也要4年,初中生就是3年,初中生在能堪大用吗?作为劳动力或许可以,但是想要成为科学家就差远了。

现在想想以前的自己真的是觉得有点天真搞笑了。想单独靠自己培养起来的人支持起工业建设,而且还是在这么一个小山村里面。现在张英豪想想都觉得自己很可笑。而且还是自己这样一个半吊子前世的失败者当老师,哪里可能培养出像样的人才?知道自己的无能和弱小后,张英豪也就认清了现实,同时又开始为了人才而发愁了。

后世的时候什么最宝贵?当然是人才。那么现在对于张英豪来说什么最宝贵?答案还是人才。现在张英豪的办法就是要在工作中发现人才,并且对于发现的人才大力提拔使用,同时强化培训教育。

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挖到篮子里就是菜,工作做的好不好那是能力问题。但是必须要有给同志们试错的机会,张英豪相信人们总是希望把事情办好而不会都是想着办坏事的混蛋,自己必须相信他们。

第三十二章:战术讲解敌人聚

3867字

人在现实中,却活在想象当中,想要活的精彩,只有为理想而活,没有理想,那就创造一个目标。——张英豪语录

张英豪结束会议就来到了训练场上,在张英豪看来,军事训练的目的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能够随时准备和展开战斗。所以张英豪利用地形和砍伐过来的树木,拼成了大量训练体力和技巧的训练场。

张英豪在培训的时候就和战士们说过了,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我们枪不多,炮不够的情况下,偷袭与刺刀战就会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战斗,是现在的常规战术。

今天过来,张英豪就是要看看自己的队伍到底能不能拉出去战斗,只要正式开始往外面扩张,保安团这个名字就不合适了。现在这些人张英豪那可都是当做未来的军官培养,但是张英豪自己也没当过兵,也不知道前世军队里面具体的建制如何,政委,指导员这些知识还是从《亮剑》《我是特种兵》等电视剧里面学到的。至于说军队作战,张英豪仅仅知道什么三三制,步兵班排战术,集中火力等等,刺刀就只知道三人一组,其它的就靠战士们自己去实践,去总结了。

在军营看了一圈,张英豪还是比较满意的。同志们训练的很不错,神情专注,态度认真。感觉就像一群嗷嗷叫的小老虎,张英豪知道只有经历过血火考验的军队才能算得上精锐,现在也就虚有其表而已。但是张英豪也没有太多的办法,很快这些人都会离开这训练营,划拨到下面的部队去,到底是龙还是虫很快就知道了,不过该教的还是要教的。

张英豪集合了现在能够集合的班长以上的官兵,就开始了今天的讲课:“同志们,我们大家都没有怎么打过大仗,这个大家都同意吧?但是虽然我以前没有打过仗,我指挥的几次战斗却是伤亡极少的。为什么我指挥了几场战斗都是伤亡极少呢?我这里就总结了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就是我们队伍人数和火力具有压倒性优势,那些地主武装人数没有我们多。虽然他们也有枪,但是枪支也不多,而且还有不少落后的鸟枪和火绳枪。他们开一枪的时间我们就可以开几枪,有了几枪的机会,还有敌人开枪的机会吗?这几枪就可以打死他们了。

第二,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我们几次战斗都是要么偷袭,要么兵分两路甚至三路,一路佯攻,一路或者两路就从后面或者旁边突然杀出,那些敌人看到我们从旁边或者后面出现,他们立即就崩溃了,大家说是不是?”

“是。”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提炼出几个作战原则:

第一,那就是必须要有预备兵力防备意外的发生。

第二,那就是必须想尽一切办法绕到敌人的后面,敌人的侧面发动进攻。这就又回到了第一点,那就是到了后面或者侧面突然发动攻击。”

张英豪又说道:“当我们打出去的时候......"

张英豪讲到这里想到了一个问题,停了一下然后接着说:“当敌人来打我们的时候,敌人的人数又很多的时候,也就是敌人枪多炮多,我们不是对手的时候。我们人少力弱就要采用灵活的战略战术了,总结起来就十六个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张英豪转身把这四个词语写在了黑板上,转过头来才说道:“简单的解释就是敌人来了,风头正盛,气焰嚣张的时候,我们就避其锋芒,我们先退下来一些阻击敌人,或者到敌人的两边去。敌人驻扎下来我们就不停的骚扰他们,让他们吃不好,睡不好。敌人被我们搞的要累死了,我们就集中力量突然袭击,打死他们,没打死的也肯定要退走。敌人要退走,我们就追着他打,就是这么个道理,大家说是不是?”

“是。”

很多同志听张英豪说的那么轻松都笑出声来。但是张英豪自己知道自己说的简单,其实实际干起来哪里有这么简单的事情,但是张英豪也只能这么教着,能不能学到其中的精髓,就靠他们自己的悟性了,毕竟很快就会有实践的时候了。

张英豪接着说道:“这里面也是有策略的,不是说退,我们就能够退的,比方说我们退走的时候要把粮食这些东西都藏起来或者搬走,水井也全部埋起来。也就是要坚壁清野,让敌人来了找不到吃的,找不到喝的,要是他们从其他地方送过来,我们就打他的补给,那敌人不就给我们送吃送喝吗?大家说对不对?”

同志们都齐声喊道:“对”。

“当然了如果打下来的给养我们暂时搬不完,那么就藏起来,如果还是不行那就一把火烧掉,大家可千万不要舍不得,咱们烧的越多,敌人送的就越勤快。”

“哈哈!”

张英豪又接着说:“打仗的时候一定要集中优势的火力和兵力,形成突击的力量突破敌人的防线。单纯的防御是不可能赢得战争的胜利,必须要防御之中又进攻,进攻之中有防御。打个比方就是你们用同样的力量打你身边的人,一次用拳头打,一次用手指戳,哪样更加痛啊?肯定是手指戳更痛嘛!

我们打仗也的道理也是一样,你把兵力分散或者把火力分散了,你打敌人的时候就打不动,必须集中火力和兵力进攻。大家可能会疑惑,这集中火力不就是集中兵力,或者集中兵力不就是集中了火力吗?

不是的,我要说现在对我们来说是这样,但是现在已经有了一种叫机枪的东西,每一分钟可以打六百发子弹。一分钟六百发子弹什么概念?咱们这种步枪,枪匣里面是五发子弹,一个好的射手打五发就要填一次子弹,我们算一分钟打十发,也就是一挺机枪相当于我们六十个人的射击速度。也就是你们六十个人不停的射击,可能还没有别人一挺机枪射击的快,射出的子弹多。大家想想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那子弹就像泼水一样打过来,形成一场弹幕,这是毫不夸张的形容......”

讲到这里的时候,张英豪看到有人举手表示要发言。张英豪示意了一下,这战士就站起来问道:“团长,这机枪这么厉害,我们要怎么对付呢?”

“呵呵,有矛就必定有盾。对付机枪最好的办法自然是大炮,一炮打过去什么机枪都要散架。还有就是机枪对射,就看谁家的子弹多,射击精度高。你要是神枪手,也可以一枪把机枪手给撂倒。咱们可以绕道他的旁边,一个炸弹丢过去,他也完蛋了。方法很多,这就需要大家根据当时的情况自己选择具体的方法。

这个问题就过了,刚刚讲我们打仗就必须集中优势的力量,一举就要打死敌人不给他翻身的机会。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大家想想我们自己十个手指头受伤了养养就好了,但是手指头断了一个还接的上去吗?接上去还有用吗?接不上了嘛,就算接上去也没有用了。所以同样的道理,攻打敌人就是要杀伤他们的有生力量,要勇要猛,不让敌人轻易恢复。如果打一次,敌人没几天就又卷土重来,敌人就会一次比一次有经验,最后形成拉锯战,那么我们的损失就会越来越大。太平天国最后如何失败的?就是这样失败的。所以最好的情况就是要么不打,要么就一次性打死......”

讲完课以后,张英豪回到休息室。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回想起今天讲课的时候差点就讲不下去了,因为要带着部队打出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张英豪突然想到这个问题,就想明白了一个自己必须要先解决的一个问题:自己让这些人去作战,到底是为了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