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一夜之间,解放军就遭到了清军十几次的偷袭,虽然每次都被提前发现,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反而是射杀了二十多名清军。但是同志们也休息不好,百姓们也人心惶惶,进军的速度再次缓慢了下来。
第三百三十五章:
张建平拿着总结报告,脸色很是严峻,这锡良果真有两下子,利用云南的地利,这是想要拖死自己啊,张建平很清楚自己现在的主要任务,张英豪又给他发了电报,就是要乘着曰俄战争期间解决云贵问题,否则列强一旦回过神来,必定全力武装满清。
当然对于张英豪来说,统一西南三省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目标,自己统一西南是为了更好的进行工业布局,而且云南自古就产铜,现在张英豪急需这些资源,所以必须拿下这些地方。
锡良来到云南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他对于应对赤匪也进行了反复的思考。他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即使打不嬴解放军,但是却可以拖死解放军。
直到第二天中午,张建平依旧没有想到很好的解决办法,只能发现清军偷袭以后对他们展开穷追猛打的进攻,尽可能的消灭这些小股的清军。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又传来一阵枪响,张建平也没有在意,以为又是清军的偷袭。前面的解放军同志立即端着枪向着枪响的地方赶去,就看到十几个衣衫褴褛的人在不停的往后放枪,后面还跟着—队清军。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解放军立即就对着清军开枪。这些衣衫槛褛的人看到解放军以后也不害怕,也跟着解放军对着清军反冲了过去。这些清军明显对出现的解放军很是意外,立即就被杀的哭爹喊娘,不长的时间,这些清军就被全部消灭。
“哈哈,总指挥,好消息,这次我们找到帮手了。”“怎么回事?“
“哈哈,之前不是早就安排了同志进入云南发展嘛!现在他们也早就成了气候了,只是一直没有接到解放云南的命令,所以一直没有行动。现在我们进军云南,他们自然要开始行动了,这些就是来找我们的同志。”
说完,门外就外进来了两个衣衫褴褛的同志,政委说道:“你们说说情况吧。”
进来的人马上通报了自己的情况,也确实证明了他就是之前被派遣回来发展的同志以后才说道:“总指挥,这锡良知道四川要解放云南以后,立即就打算坚壁清野,其他地方他都放弃了,现在还在昭通布防。而这沿途的百姓都已经被他们驱逐了不少,但是因为你们快速的攻破了金沙江防线,所以现在锡良的布局只能算是完成了一小半。”
这些张建平其实并不怎关心,所以他急切的问道:“你们知道偷袭我们的清军藏在哪里吗?”
“知道,这些清军是很早之前就被锡良派到这里来了。我对这地方比较熟悉,他们的隐蔽藏兵地点也早就被我们发现了。锡良给他们的任务就是如果金沙江防线万―被破,他们找机会偷袭我们解放军,我们之所以今天才过来,就是去查找他们的落脚点了,现在我还侦查到不少土司和地主也派人准备袭击我们解放军。这些人现在我都清楚他们的去向,我现在就能够指引同志们将这些清军悉数剿灭!我们就是来找咱们队伍的时候一不小心被那些坚壁清野的清军给发现的。那些坚壁清野的清军此时依旧不知道咱们解放军已经进军云南了,这正是我们歼灭他们的时候。”
张建平听完,心里很高兴,看来以前撒的种子再次发挥出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同志靠得住。现在解放军正在头疼,这些同志就能帮助解放军解决这些小股清军的袭扰,真是好事,他很清楚这种时候这些云南的地头蛇能够起到很多军队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些地方的同志熟悉本地的一草一木,所以,有他们什么的帮助,可以说是事半功倍了。
张建平连忙对着这位同志说道:“如果真的能够歼灭这股清军,你们就帮了我们大忙了,这解放云南的功劳少不得诸位同志的!“
张建平许诺了一个功劳,这位同志也不在意,只是说道:“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现在时间紧急,张建平也没有时间耽搁,于是立即让他出发帮助解放军引路,派出了一个营和一个迫击炮中队一起前去消灭清军。
“没有这些地头蛇,在这云南真是太难了,如果那些土司头人也袭击我们,那麻烦就大了。”
政委点了点头说道:“是呀,他们是地头蛇,我们想清剿他们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而且这云南地区,穷山恶水,还是要依靠土改和发展工业等政策才能慢慢解决这个问题。”
知道了那些清军偷袭解放军战士的老巢,也就已经知道了这些清军的结局。
林成泽带着解放军战士翻过两道山梁,就见一条小溪从一个山谷里面流出。林成泽带着同志们来到一个山谷口说道:“山谷里面就是清军的隐藏之地,这条溪水就是他们饮用水。”
营长观察了一下说道:“这山谷后面有通道吗?““应该有。”
营长想了一下,就想到四周观察一下再进攻,但是就在这个时候,突然听到一句:“什么人?”
营长知道自己暴露了就已经没有观察必要的。他当即回了一句:“口令!”
“什么口令?“
营长立即就知道了这人的位置,抬手一枪就把这人射倒在地,接着当机立断说道:“强行进攻。”
这里的清军骚扰了解放军一个晚上,此时正是休息的时候,哪里会料到解放军居然来到了他们的营地外面呢?直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很多清军还双眼迷糊就被子弹射倒或者是被炮弹破片杀死了。
见清军如此不堪一击,营长当即命令道:“迫击炮往最远的地方的炮击,阻止清军逃窜。”
其实即使这些清军想要撤离,也已经晚了。他们穿的是草鞋,解放军穿的是解放鞋,运动能力简直就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除了一个躲在隐蔽的没被解放军发现,其他的清军全部投降乖乖变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清除了这股偷袭解放军的清军,部队行军的速度再次加快了起来。
此时的李老虎也已经率军进入了云南,在曲靖和锡良展开了野战。张英豪此次三路大军会攻云南,锡良也很清楚,川滇两省的这种地形,能选择的战略并不多。从丽江那边进军的部队与其说是牵制清军,还不如说为了战后做准备的。
锡良知道其中具有威胁的就是东路和中路,但是当锡良得知解放军进军贵州的时候,起初他并不以为意,他有自己的打算和布局,所以才会去修筑金沙江防线。但是他实在是没有想到形势的变化是如此之快,快到了远远超乎了他的想象。遵义居然连半天都没有坚守就被攻破,贵阳居然也是一天都没有坚守住到就被解放,最出乎他的意料的还是解放军的行军速度。以他在清军中试验来看,是绝对不可能的。
遵义被极短时间攻破,让锡良不得不考虑改变战略,面对贵阳被攻破,面对云贵之间广大的空虚之地,锡良不得不全盘变换布局,把主力重新抽调出来用于阻挡从贵州进军的解放军。在滇北仅用偏师阻挡张建平带领的主力大军,企图依靠云南天然的地形负隅顽抗。从贵州出兵距离昆明更近,他必须先集中兵力消灭这股解放军,这样的选择也成了他的必然的选择。
锡良从清军之中抽调一万五千清军,加上骑兵部队,再加上一些土司,头人,地主的武装,一共是两万五千人多人,准备先将李老虎的部队歼灭,这就是锡良目前所能集中的全部兵力了,他来云贵地区两年多的时间里面,给整出了一万五千他认为的精锐部队。
当锡良调集好清军想要前去阻击解放军的时候,他才猛然发现,解放军的进军太快,此时已经到了盘州,随时准备进入云南了。不得已,锡良只能让清军在曲靖―带大修工事,企图在此阻挡住解放军进攻的脚步。
锡良很清楚,曲靖距昆明只有短短的一百三十多公里,他必须在曲靖战胜解放军。明朝时期就是明军在曲靖战胜元行省丞相司徒平章达里麻统领,夺取了素有"滇黔锁钥”、“入滇门户”、“云南咽喉"之称的战略重地――曲靖,为攻克昆明,统—云南开辟了通道,扫除了障碍,短时间内就顺利平定统一了云南全境。
而在云南的英国佬和法国佬此时也是人心惶惶,他们不停的出入各自的领事馆,询问解决办法,是否需要撤离。四川方面如何对待他们这些殖民主义者的手段是有目共睹的,此时还有一千多英军在XZ修路就可想而知。
云南是个神奇的地方,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自古以来便与东南亚、南亚诸国联络、通商的重要通道。但由于古时候各国均处于农耕文明,甚至是半原始社会,所以商业交流并不十分发达。
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早已经通过工业革命,走上了疯狂扩张的侵略道路。它们为了摆取丰富的廉价资源,在获得了美洲、非洲等大量殖民地后,它们又把目光聚集于亚洲大陆,印度、越南、缅甸等在英法等国的枪炮下,纷纷成为了英、法的殖民地。
英法为何要盯着云南这个穷地方,出钱出力要修滇越铁路,就是因为云南与东南亚国家的巨大贸易量、广阔的市场和云南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些早已吸引了英法两国目光。云南的锡矿、铜矿还有部分金、银、铁矿和煤矿等都是大肥肉,锡矿更是军备物资,后来的滇军也一度是靠这个发展起来的。
因此他们试图通过入侵云南,以掠夺矿产、撷取财富,并以此为跳板,进而向中国内地渗透,然后达到将中国市场与其殖民地连通,继续侵略和瓜分中国的目的。
这期间,它们开展了以传教、探险、派驻领事等表面上看似无害,实则为它们日后进行侵略而做准备的刺探情报、勘察地形、试探底线等活动。在面对西方列强的全面渗透,晚清政府国力极端孱弱,无能为力,只有步步妥协,毫无作为。
法国通过《辛丑条约》获得了云南的开矿权。英国也想分—杯羹,于是和清政府外务部签订了《云南矿务章程》,规定可以在云南府、澄江、临安、开化、楚雄府、元江州和永北厅的七处开采矿产。还附加了条件,如果这七处开得矿不好,地势不佳,可以换其他地方,而且隆兴公司有权力转让。由此,清政府彻底失去了云南的开矿权。英法为了开采云南的矿产,商人大量涌入云南。
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解放军吞并了云南之后,那么英法将要面对的就是解放军的刺刀,以前进党一贯的尿性,那就是一块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英法也知道前进党的对于矿产都是要收归国有的政策,如果这政策是列强国家,那自然可以说是政治正确,但是在贫穷落后的东方,这政策就是列强不能容忍的了。
在清末还有一个怪现象:满清官府怕洋人,洋人怕百姓,百姓又怕官府,所以洋人也很懂得以华制华的原理,特别是英国佬,他们吃够了布尔人那游击战的亏,在中国混的更是如鱼得水。面对满清,英法是想怎么欺负就怎么欺负,但是因为前进党和解放军并不怕列强,英法想想面对前进党和解放军,面对四川的问题都觉得头痛。
现在面对解放军进军云南,英法要么就直接出兵和解放军干上一场,战而胜之,自然能够保住他们在云南的利益。要么就是给满清官府提供帮助,加强清军的力量,让清军抵抗解放军了。当然,他们也是能够联合满清一起对付四川军队,但是现在列强依旧没有拿定主意自己要不要亲自下场。一方面是云南远离海岸线,他们现在也没有完全准备好,另一方面就是他们现在也不知道解放军的真实战斗力,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他们暂时只能选择静观其变。
法英两国驻昆明总领事奥古斯特·费朗索瓦和英国领事列敦两人向各自的全权公使请示,又相互商量了以后,最后还是决定派出四千大军帮助清军围攻解放军。他们的考虑很简单,如果清军失败,云南满清政府被推翻,那么他们将不得不直接面对解放军,那样就凭他们那几千人,根本就不是拥有远远不断军队进入云南的解放军的对手。
但是如果协助满清战胜解放军,那么他们不仅仅可以保住现在获得特权,更是可以获得更多的特权,扩大更多的利益,趁机再勒索满清一把,还能让满清感恩戴德。即使最后失败了,他们也能从其他地方割满清的肉。
下定决心以后,不等锡良找到英法殖民者,他们就主动找到锡良,表示愿意给他提供军火,帮助他战胜解放军,甚至愿意派遣四千军队和清军一起抵抗解放军,派出炮兵帮助清军放炮。对此,锡良自然是求之不得。当然,其中的卖国条约自然是少不了的,不仅又增加了几个允许列强矿产开采的地方,甚至还承诺战胜解放军以后,可以再开放几个口岸,可以让英国把铁路修入云南,“共同"建设这条滇缅铁路。
对于锡良来说,英法联军的加入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对于满清来说,此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保住满清在云南的统治,至于铁路,矿产这些东西。江山都丢了,要这些东西干什么?战胜了解放军,丢失了这些东西有算的了什么呢?
得到锡良的许诺以后,英法立即派遣进队进入曲靖—带设防,炮兵也进入清军炮兵队伍,帮助满清放炮,共同抵御解放军的进攻。
不只是英法在关注着四川,试图阻止解放军解放云南。两广总督岑春煊也非常忌惮四川的革命党,他对于解放军出川也是十分的忌惮。他在广东这地方任职,自然知道革命者都是些什么人。他对四川的形势也有研究,所以为了防止四川革命党出川,他也早早的就开始帮助锡良。
只要四川解放了云南,那么他的两广就危险了,要不是现在广西会党起义如火如荼,他甚至会直接派兵进入云南和贵州,和锡良一起抵御解放军,但是他此时也是有心无力。即使如此,岑春煊也一直在帮助云贵,在自己也很困难的情况下,向云南提供了不少的军火和粮食,云土也经过广西向外界贩卖,为的就是让锡良支撑的久一些,尽可能的消耗解放军的力量。
锡良为了歼灭李老虎这支先遣部队也下了大本钱,此时他已经调集了七十五门大炮,这些大炮一部分是云南原有的,还有一些是从法国人那里购买的,加上英法列强支援给他的大炮,而且还有重机枪十五挺,总体看起来锡良的武器是很不错。
但是锡良也是有苦自知,云南不能自制炮弹,滇越铁路又才开工不久,列强也没有能力及时给他提供大量的炮弹,炮弹打完了,这大炮还不如一根烧火棍。而且云南的子弹储备和产量也十分有限,之前为了镇压广西会党起义还调走了一大批人枪,可谓是雪上加霜。
前锋团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到达曲靖以后,才见到大量的清军此时已经严正以待了,他们仅仅象征性的攻击了一下,就知道清军此时也已经有了充足准备,立即退了下来。李老虎率着大军开进云南,得到前锋的汇报之后,也立即停止了前进,指挥着部队迅速构筑防线,配置火力,摆出一副固守的姿态。
第三百三十六章:
从贵州进军的这路解放军此时也不急了,对面的清军此时准备充分,如果自己不能短时间内歼灭他们,那么自己就会处于危险的境地。所以必须等到张建平他们也深入云南以后,两路大军齐头并进,互相呼应才好,如果只是自己这一路军队的话,很容易就孤军深入,从而陷入危险当中。所以此时解放军立即就开始安营扎寨,挖掘战壕。
李老虎一脸轻松的看着地图笑着说道:“参谋长,锡良这是想让我们主动进攻啊!”
参谋长也是点头回答道:“我们不急,现在急的应该是锡良才对。现在三路大军已经进入了云南,云南的清军兵力此时也是捉襟见肘,自顾不暇。锡良现在肯定特别想消灭我们好腾出兵力专心对付总指挥率领的主力部队,所以只要我们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锡良必定进攻。”
政委也接口说道:“没错,总指挥他们应该很快就会解放昭通。满清的进攻也只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我们只需要坚守几天,避过清军这两天的锋芒,就是我们和清军的决战时刻!”
李老虎其实是很想立即就和清军展开决战的,然后就立即进军昆明,这样就能够获得解放云南第一功。但是既然参谋长和政委都坚持守两天,而且他们这一路的主要任务就是诱敌,考虑到防守在时间和空间上虽然被动,但是自己的后勤也很困难,防守天生就强于进攻,所以李老虎也同意暂时防守。
而且李老虎此时已经发现整支部队此时都有点急躁了,立功心切,这可不是好现象,必须要熬一熬同志们的性子,反正时间也站在自己这边,不着急。所以李老虎说道:“那我们就先挡住程咬金的三板斧,先当一个诱饵把锡良的目光目全部吸引过来,相信总指挥那边很快就会解放昭通,到时候锡良肯定会自顾不暇的,那个时候就是我们发起总攻和云南清军决一胜负的时候!“
李老虎他们此时还有心思拖延时间,一脸轻松的讨论局势。但是此时锡良已经着急上火了,只见他此时满嘴的燎泡,很显然此时他已经压力山大了。本来他确实是希望解放军主动进攻他们消耗解放军的士兵和物资的,但是一见对方现在摆出一副坚守的态势,锡良自然是耗不起时间,立即就转守为攻,开始从正面猛攻解放军,同时派出所有骑兵从侧翼酉回,截断解放军的后勤通道,想要将李老虎等人一举围歼在曲靖。
清军的炮兵在洋人的指挥下是甩开了膀子,猛攻解放军的阵地。清军的战术依旧老套的不行,大炮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大炮轰,如此反反复复而已。
话分两头,张建平还在带着大部队往昭通行军的时候,偏师就可以克服了重重困难走出了彝良,直扑昭通而去。昭通的清军此时哪里能够想到解放军居然能够这么快速的通过彝良地区,直接出现昭通呢?他们此时还在遵照锡良的命令在昭通城墙外面挖着战壕呢。
一样的配方,一样的味道,解放军战士伪装成清军立即就往昭通城里面走去。此时昭通城外依旧是人来人往,大量的百姓被清军组织起来挖战壕,抬木头、石头,一副非常忙碌的样子,以至于伪装成清军的解放军直接跨过几道战壕来到了城门处。
或许真是觉得解放军没有那么快进攻到昭通的原因,此时城门口也是异常的松懈。那些守城的清军见到百姓进城还会稍微关注一下,但是看到清军居然直接就放行了。解放军战士就要进到城门洞里面的时候,对面居然走出一个清军军官模样的人。
对面的清军军官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他一看解放军战士就不同于清军,又看到解放军没有站定向他行礼,虽然他没有多想,但是还是习惯性的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进城干什么?”
解放军也不认识这个人,没有想到这个清军军官居然会突然问他们,场面顿时安静了下来,只有解放军依旧在前进的脚步声。此时,是人都知道情况不对了,这军官和他身边的警卫当场就要拔枪射击,但是走在前面的连长直接甩出两把飞刀。一把正中一个警卫的胸口,一把射中这个军官的手臂。
其他解放军也是毫不犹豫,直接就亮出了武器。“不许动,解放军优待俘虏。”
解放军嘴里喊着话,前进的脚步和身上的动作却是丝毫没有停,直接把这个军官给劫持了起来,将城门内外和城门楼子也控制了起来。
解放军直接控制了城门,清军在外面辛辛苦苦挖的战壕也全部变成了摆设。这些解放军此时还不知道,他们劫持的人就是锡良留在昭通的最高军事长官纳兰雄。清军这样的封建军队,纳兰雄这个最高指挥官都直接成了俘虏,其他的清军也就没有丝毫战斗的欲望了,也就意味着昭通直接被解放军这么轻轻松松就拿下了,现实就是这么戏剧,往往比小说还要离奇。
“砰。"
枪声就是命令,埋伏在远处的解放军当即如同猛虎下山一样冲向昭通,跃过战壕,直接冲进了昭通城里。城里面的清军得知纳兰雄已经被俘虏以后,果然不出所料,绝大部分清军都选择直接投降,只有少数满族监军试图负隅顽抗也都被解放军射杀,昭通直接易手。
解放军接管昭通以后,立即带着一批清军从大路往四川方向赶,通过喊话的方式让那些试图阻击解放军的清军投降。昭通已经被解放,纳兰雄已经成了俘虏,这些清军也没有了负隅顽抗的理由,沿途遇到的清军也都非常识时务的投降,即使是能够阻挡的解放军进军速度,给解放军制造麻烦的像大关这样的关隘也都直接投降了。
就这样,张建平他们一路再次没有了战斗,直接变成了—次武装长途行军,着实是匪夷所思一次经历。张建平到了昭通以后,当即发了电报给中央,与此同时,中央也接到了李老虎他们发来的电报:清军里面有超过四千洋人军队。
中央得到消息以后,当即开始分析战局,同志们也是真的没有想到列强居然真的亲自赤胳膊下场了,大家也是一时不知道怎么办了。
张英豪想了一说道:“英法联军最大的错误就是和满清的军队一起进攻我们,这对我们来说反而是个绝佳的机会。现在云南群众有着反帝的爱国传统,这是我们最广泛动员人民群众,积极开展和学习人民战争的最好机会,对人民的动员,也有利于和着利于提高人民群众的觉悟,而且广西的清军能够哗变,就说明清军的利益和满清的利益并不一致,我们要施行以战养战的策略,加大改造俘虏的力度,收编俘虏和起义军队。只要做好这几点,英法那几千联军还不够我们塞牙缝,英法两国就是派再多的军队来也是无济于事。”
张建平接到张英豪发的电报以后,立即留下少数人员组建地方政权以后,立即向昆明进发。以昭通地区的有利地势,清军居然半天都没有守住就被解放军解放了,别的地方还能阻挡的住解放军吗?由于解放军进军迅速,接下来的很多地方根本就不知道解放军已经解放昭通了。解放军一路上势如破竹,会泽,东川,寻甸在面对忽如而来的解放军的时候,人心衰败,士气低落,毫无战心,这些地方直接不战而降。
还在和李老虎进行拉锯战的锡良直到解放军解放会泽以后他才知道昭通被破的消息,险些晕倒在地。他知道大事不妙,顿时慌了手脚,现在只能舍弃曲靖,快速撤回昆明,企图依靠昆明坚城固守了,同时也向满清朝廷发去求援电报。
李老虎接到电报以后就一直耐心的关注着对面的清军,特别关注的就是那支英法联军。张英豪主席发过来的电报意思他给总结出了两条,第一就是动员云贵地区的群众,提高群众的觉悟,让他们支持解放军。第二就是以战养战,适当的改造俘虏。李老虎自然知道以前解放军是不轻易接受清军俘虏的,但是现在解放军壮大了,吞吐能力变强了,吸纳一些改造的俘虏已经没有多大问题了,这些俘虏改变不了解放军的性质了。
“师长,清军要撤,刚刚我发现英法联军有撤退迹象。”李老虎此时已经凭借解放遵义和贵阳的功绩,在整编了一些贵州武装以后直接晋升为代理师长了。战争时期就是这样,晋升速度快,如果你不行,也很快就会通过战争筛选出来。
“让前线的同志注意,小心清军的进攻迷惑我们。”果然,在半个小时以后,清军突然对解放军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李老虎就已经确定了自己的判断,清军这是要退了。
李老虎当即兴奋的说道:“两军对垒,可以攻强,也可以攻弱。如果我们现在拼命进攻英法联军,锡良肯定要拼命救他们的太上皇。但是现在清军已经接到了撤退的命令,我们进攻清军,击溃清军,那么英法联军就会自乱阵脚。”
主意一定,李老虎集中了全部的大炮立即对着清军的左翼猛轰,大炮轰隆隆的响。这里的清军的被那震耳欲聋,惊天动地的爆炸声瞬间就被打懵了,被那炮弹巨大的杀伤力给吓蒙了,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事情,不是说撤退吗?怎么自己这里遭到了对面如此猛烈的炮击呢?
清军瞬间就不会打仗了,顿时慌作一团。解放军战士趁势杀出,之前还和解放军进行拉锯战的清军瞬间就崩溃了。锡良作为一个旧时官员,根本就没有纵深防御和部队相互保护的概念,他们作战总是喜欢把精兵放在中间位置,老弱却放在旁边,战术呆板,只要被一点突破,清军的整个防线就会立即全线崩溃。
锡良知道阵地被破的严重性,如果是平时,他自然会派人拼命夺回阵地,或者抽调精兵阻拦解放军,这样也能给他争取不少时间。但是此时锡良因为昭通被破而乱了心神,部下也是毫无战心,只想快点退入昆明坚城里面保护自己,在惊慌失措之间立即就怪招频出了。
“骑兵,骑兵给我进攻。”
在锡良想来,现在能够最快支援过去无疑就是速度最快的骑兵了,这样的命令其实在旧时代自然是不能算错的,但是在火力越来越厉害的现在,骑兵其实就一个个活靶子而已。
很快黑压压的骑兵部队就向着解放军冲了过来,气势非常惊人,马踏地面有种惊天动地的感觉,如同海潮一样势不可挡的向着解放军冲来。不少没有见识过骑兵冲锋场面的解放军战士看到骑兵那气势,顿时就有点脸色发白,手上的枪都不由自主的握紧了一些,手指都有点发白了。
云南虽然盛产滇马,但是这种矮小的马匹非常适用于在云南这样的地形,滇马用来托运货物是很不错的选择,但是让滇马冲锋打仗就太过勉强了。锡良是蒙古镶蓝旗人,自然很重视骑兵,但是也仅仅弄出了一千五百的骑兵,就这一千五百骑兵人吃马嚼,也已经让锡良有些吃不消了。
但是参与进攻的骑兵足足有四千骑兵,除了锡良的那一千五百骑兵外,剩下的两千五百骑兵其实根本不是军队,而是云南地方的豪强,土司,头人手下的武装,杂七杂八,零零碎碎拼凑出来的。锡良担心自己在前面和赤匪作战,这些人在后面跳出来作乱,干脆就把他们的队伍都征召起来,临时拼凑出了这样一支庞大无比的骑兵,看起来很唬人,不过一交手就暴露出来缺乏组织训练的致命弱点。
按照锡良的计划是一旦阵线出了问题,清军立即就要用这些地方的豪强,土司,头人手下的武装部队冲锋在前,形成铺天盖地之势,靠着他们消耗解放军的火力,一举夺回阵地,嫡系骑兵在后面督战、压阵和助威,趁机也消耗掉这些地方的豪强,土司,头人手下的武装。
果然入锡良所料,前面是被安排打头阵送死的云南地方骑兵,他们进攻的确是气势如虹,有着排山倒海之势,感受着这股气氛,骑兵们更是快马加鞭的向着解放军这里冲了过来。
不过他们很快就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解放军的步枪立即被调成连发模式,动用排队枪毙的战术,密集的子弹攒射过来,瞬息之间,冲在最前面的骑兵连人带马全部被射杀在地,顿时就让后面的骑兵吃惊不小。
这些地方武装平时也就是欺负一下老百姓,哪里见过真正的战场。他们的马匹也没有经过严格的训练,一听到枪炮的声音就开始骚动起来。有些人试图往后退,有些马试图调头,有人还要继续向前冲,一阵纷乱之间,就有几十个骑兵跌落马下,发出疹人的惨叫,场面混乱不堪。
解放军射完子弹,立即更换弹夹或者给弹夹上子弹。清军的指挥官利用这间歇的机会,好不容易才将队伍稳定住。
“冲啊,杀一个赤匪赏银一两。”
重赏是让封建军队进攻的不二法门,这些地方的豪强,土司,头人手下的武装听了进攻的命令,又听到了赏格,不得不鼓起余勇,再次吆喝着向前冲锋了起来。
距离近了,同志们才看清了这些所谓的骑兵。这是一群脏兮兮的尘土满面、泥浆满身的人,他们穿着宽大的齐膝棉裤,脚蹬草鞋,头戴帽子,不过绝大部分帽子都像被捅破了底的盖子,矮小的滇马托着他们身体简直就是不伦不类。
经过了刚才的射击,同志们此时也已经知道眼前的骑兵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虚有其表而已。肉浪终究是是肉浪,不是势不可挡的海浪,肉浪永远敌不过钢铁风暴。眼看这骑兵距离战壕的距离越来越近,前线指挥官一声令下:“射击。”
战士们再次举起步枪,纷纷开始射击。骑兵们再次纷纷倒地,死伤无数,哀声震天。此时冲锋的阵地已经开阔了不少,锡良训练的骑兵终于要开始冲锋了。不过就在他们要冲锋的时候,前线指挥官立即就喊道:“重机枪射击。”
这种骑兵冲击战术,是云南清军制胜的法宝,以前依靠密集冲锋击退了很多侵略者。可惜,时代不同了。在解放军四挺重机枪的扫射下,短短时间射出的子弹就超过了解放军之前攒射射出子弹的总和还要多,疾风骤雨一般的子弹将暴露在火力之下的人和马全部打成了筛子。
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和马的尸体已经躺了一地,血水把土地都染成了红色,看起来恐怖无比,但是最终尘归尘土归土,他们最终肥沃着曲靖这片土地。空气中弥散着浓烈的血腥气,这些骑兵眼看着身边一个个的骑兵被射倒在了地上,被子弹击毙,被马蹄踏成肉饼,他们再也受不了了,他们根本不顾什么命令,掉头就向后跑。
由于人数众多,后方还有一些真正的清军骑兵反倒一时不知所措,被这些地方的豪强,土司,头人手下的武装给冲乱了队形。这些清军此时还试图阻止地方的豪强,土司,头人手下的武装逃离现场,两队互不统属的骑兵在混乱之中就有人失去了理智,特别是见识了重机枪威力的人,他们此时只想用最快的速度逃离这死亡的地狱,忍不住对着清军就开枪了,挥舞马刀就自相残杀起来,就是希望能够早一秒逃离这屠杀现场。解放军哪里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军官立即命令战士们加强射击,让场面更加混乱起来。
锡良看到这种场面,立即知道自己大势已去,顿时就失去了战心,心灰意冷之下,居然立即就带着一众军官骑上马一口气逃了几十里。
跑出几十里地以后,锡良这才回过神来,看着身边这点残兵败将,顿时欲哭无泪,此时,锡良睿智的一面终于展现了出来,他知道昆明此时是一个死地,去了也是白白送死,念头—转,他直接带着一众残兵败将往广西方向逃了。
解放军此时所有的部队已经展开了全线的进攻,原本还能打的有模有样的清军此时已经土崩瓦解了,纷纷丢下武器四处逃窜,隐入山林当中企图躲过做俘虏的命运。一些见逃不过的清军立即就选择了跪地投降。
但是此时,李老虎的心思已经不在这些清军俘虏身上了,这里还有几千英法联军,这些人才是真正的一块大肥肉,解决了决这几千英法联军,此次进军云南就已经没有丝毫的悬念了,一切目的都达到了。
如果英法联军的军官像锡良一样甩下部下逃走,解放军自然对这些军官毫无办法。但是英法联军的军官没有选择逃走,那么英法联军也就失去了逃走的机会了。在云南这内陆地区,曲靖距离边境四百多公里,解放军有无数的办法歼灭他们,几千外国人在云南就是黑夜里的一团火,他们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此时的英法联军和之前的解放军面临着一样的问题,那就是四周被包围,现在双方都在对峙,英法联军的军官此时也在想着办法如何解决现在面临的局势。此时的英法联军可不是和来到曲靖的解放军一样,主动被清军包围,而且为了应对清军的进攻还布置了纵深防御体系,英法联军是被迫退上了一个山头,解放军此时已经对他们四面合围了。
如果张英豪在此,立即就会想起《亮剑》里面八路军合围山崎大队一样。不过不同的是山崎大队长是有恃无恐,看不起八路军,他觉得自己只需要坚守两日就可以来个中心开花了,但是英法联军此时却是人心惶惶,不知道要怎么办。
李老虎依旧秉持着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开始让人喊话劝降,炮兵趁此机会也马上布置到位,包括解放军刚刚缴获的清军大炮,也都纷纷拉上了阵地,随时准备对英法联军阵地展开炮击。《亮剑》中独立团最后要展开坑道作业接近山头,是因为八路军没有大炮。但是解放军可是没有那么麻烦,挖战壕不是为了进攻,而是防止英法联军逃跑和保护自己。
喊完话以后,见山头依旧没有动静,李老虎当即命令道:“开炮。”
命令一下,数百炮弹直接射向了英法联军的阵地。虽然大部分都是迫击炮和掷弹筒这样威力小的大炮,但是也比八路军那些用黑火药做成的炸成两半的手榴弹强多了。英法联军占据的山头立即就被炸的烟尘四起,甚至能够看到被炸起来的残肢碎体。战士们在战壕里面也被这数百门大炮齐射的壮观景色惊呆了,接着纷纷都露出笑容。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