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15章

作者:豪圣勇贤

“安倍君,就按你说的办。”

虽然两个老鬼子说的忧心忡忡,但是他们此时心里其实并不是特别的重视,不然也不会说到了柳条湖才下火车了,要知道柳条湖就在沈阳的北郊,可以说走两步就进沈阳城了。

下面的日军士兵此时也是完全不当回事,清国军队?听起来是多么遥远的事情了?他们都是听着军队里面那些前辈的英勇故事长大的,这些日军是多么憧憬日清战争里面前辈的辉煌啊,恨不能早生里面!当初像赶鸭子一样赶着跑的军队敢摸大日本帝国的虎须?那不是老寿星上吊――嫌命长吗?

作为第五兵团的司令员,赵勇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在白天进行埋伏作战,因为白天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外,稍微不慎就有可能暴露。而且,埋伏的时间越长,部队暴露的危险就越大,打埋伏的风险就会急剧上升,伤亡也会急剧增大,甚至还会有被敌人反包围的风险。

但是现在没办法,谁叫小鬼子急吼吼地坐着火车来送死呢?不收他们都对不起阎王老爷。

他知道如果让日军两个师团摆开架势,其主力有了防备进入沈阳城的攻击范围,即使有了防御体系为依托,一旦日军有所准备进行攻坚战的话,野战军同样伤亡也会很大。而且,两个师团的日军,万一他们看出势头不对,逃跑后去到处祸害百姓的话,那才是后悔不及呢!

由于日军是乘坐火车,侦查兵的同志们没有办法及时传递敌人的消息,只能让一些经验丰富的同志卧在铁轨上聆听,看看能不能判断日军的位置。不过,铁路沿途都已经布置了骑兵,如果日军停下了火车,坐在临时指挥部里面的赵勇也能够很快的知道日军主力的位置。

此时的现场,除了偶尔在很远的地方传来"枪炮响"以外,整个埋伏地区都处于大战前的可怕的静默之中。

时间在野战军焦急的等待中一分一秒的流失,感觉时间特别的漫长。但是,实际上等待的时间并不是特别漫长,仅仅过了半个小时,日军乘坐的火车就冒着浓烟,在一声声吭哧吭哧的响声中到了。

就在这时,沈阳方向传来了一阵剧烈的爆炸声,即使是在火车上的日军都听得清清楚楚。所有的的日军此时都竖起了耳朵听了起来,接着就又听见了为数不少子弹射击时的爆炸声。

听着这些声音,秋田的眉头舒展了,愉快的说道:“奉天城确实还有战斗,现在听到了交火的声音了,帝国的勇士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

安倍也是说道:“哟西,奉天城果然应该是在包围之中,看来现在确实还没有陷落,我们到了,这场闹剧就该结束了。”

“是呀,我们到了,奉天就不可能陷落了,只是我现在很疑惑,为什么清国军队现在还围着奉天,知道攻打不下来,为什么不马上撤退呢?“

“哼哼,愚昧的清国人,谁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我们直接把部队开过去,难道他们还敢和我们对阵不成?“

也就这么一会的时间,原本还小心谨慎的安倍和秋田立即又恢复到了不可一世的模样,要知道俄国佬现在都不是他们的对手,何况是清国军队。所以他直接命令道:“命令部队做好战斗准备,遇到任何的敌人,全部格杀勿论。”

听到这命令的日军心里顿时一阵欢喜,格杀勿论就是纵容大家自由行动,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啊,毕竟谁知道哪个是敌人,哪个不是?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海。”

听到命令的日军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第四百九十八章:

这个时代的火车只有二三十公里每小时,也就普通人百米冲刺的速度,比乘坐马匹狂奔的速度可是慢多了,所以铁道游击队骑着自行车都能够追赶火车真不是开玩笑的。

这个时代的火车就算是火车脱轨了,也很难给乘车人员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赵勇和于德海他们自始至终都没有想过仅仅利用火车脱轨给车上的日军造成什么伤害,没有想过凭此杀伤多少日军,他们此时都仅仅是端着望远镜,静静的眺望着由远及近的火车。

此战最先说话的就是炮兵,于德海也不管这火车什么时候脱轨或者停下来。当他看到火车完全进入了炮兵的攻击位置以后,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就下达了开炮的命令。

此时的大炮早就已经上好了炮弹时刻准备着发射,听到命令,炮手当即拉响了炮栓开火,随着“轰"的一声巨响,炮弹直直的向着行驶的火车飞去。

炮弹飞出炮管,除了记录的同志外,其他炮兵已经开始按步骤退出炮弹壳,重新开始装填炮弹了,然后就会按照记录的数据快速地调整参数。

秋田还在和安倍聊着当前的形势,突然他就看到远处一大片火光连闪,又一阵烟雾冒起。作为在日俄战争期间经历了多次会战的师团长,他脑子里下意识的就知道那些闪光的是什么东西,他的身体下意识的动作超过了他脑子的反应速度,当即就侧身想身要趴下,嘴里还凄厉的喊了一声:“炮击,快趴下..."

然而,不管秋田发现的多早,喊的声音多大,此时,一切都已经迟了。

炮群一开火,成群的炮弹掠过天空落了下来,在铁路上、周围的空地上爆炸,当然,也有不少的炮弹直直击中了火车而爆炸,“轰隆隆"的巨响不绝于耳。也就在这时,火车头方向也发生了一声巨响,整列火车如同蛇一般突然扭曲了起来,车厢登时横七竖八的停了下来。

车厢里面的日军登时就炸了,小鬼子们此时都忙着躲避炮击,他们是日军精锐,但是,在这封闭的车厢里面,他们又能躲到哪里去呢?此时日军没有丝毫的反抗能力,他们现在就成了靶子,而且重武器还在其它的车厢上面,在如此强大的炮火打击下,战术素质再高都没有丝毫用处了。

安倍此时也反应了过来,惊得眼珠子都要掉了,也是声嘶力竭地大喊:“快快地疏散,快快地疏散!”

安倍喊的晚了,这个时候那些手下的军官们已经没有人注意安倍在吼什么了,因为所有的日军都知道,刚刚仅仅是第一轮炮击,后面肯定还有多轮炮击。

秋田此时也喊了起来:“快快的下火车隐蔽,立即反击....…"

不管日军这边伤亡和反应如何,于德海当即就下达了第二轮开炮的命令。这一轮的战果成绩斐然,其中一发炮弹直直的飞进了一节日军储藏军火的车厢里面,随着一声巨响过后,这节车厢随即在炮弹殉爆中被炸成了一堆废铁。

看到一朵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赵勇当即一拍大腿说道:“这样的战果多来两次,这仗只需要交给炮兵就可以了。”

“司令,再炸下去就没有多少战利品了,要不停炮冲锋吧。”

赵勇自然不许,现在才两轮炮击呢,日军又躲在火车车厢里面,有着车厢的保护,里面的日军死伤应该还不会有多严重,所以赵勇当即说道:“没有战利品就算了,这些车厢里面可都是参加了日俄战争的精锐士兵,战斗力强悍,现在不用着急,全部车厢被炸过一遍再说,我们现在能够自产武器弹药,我们战士的性命现在比这些战利品可是值钱多了....…”

赵勇的打算不可谓不狠,车厢全部炸过一遍,还能有多少活口呢?这仗打的真是不要太轻松。但是事情的发展真能如他的愿吗?

而秋田和安倍也听到了后面剧烈的爆炸声,他们也意识到了那是己方军火的殉爆,当即如泄了气的皮球一般,嘴里喃喃:“完了,一切都完了。”

他们自然知道弹药殉爆了的后果,没有了车厢里面的炮弹和子弹,凭借着手里的武器,面对着敌人如此凶猛的炮火,他们就是没有了牙齿的老虎,不,可以说是待宰羔羊了。怎么办?这是摆在他们面前最紧急的问题。

“马上下火车突围,否则我们都要战死在这里,我们就是帝国的罪人。”

“没错,就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

下火车又谈何容易呢?火车固然是靶子,但是至少有层铁皮防护,如果下了火车,无遮无拦的,难道就比火车里面安全多少吗?不过,即使下了火车再不安全,这也是这些日军的唯一选择了。

有人欢喜有人愁,此时的于德海可是意气风发,敌人任凭自己炮击,这辈子能打一次这样的仗就是无比幸运的事情了,当真是值得吹嘘一辈子的事情。此时,随着火车车厢的减少,野战军的炮火就能够更加地密集。于德海当即命令炮兵不再炮击那些已经被炸毁的车厢,而是集中炮火开始按照车厢一路炮击过去,直到所有的车厢被炸毁为止。

此战炮兵从一开始就占尽了优势,虽然野战军的炮兵很多都是新手,但是火车车厢依旧被野战军的炮群给笼罩了,被打得支离破碎,日军也损失惨重。

不过,这毕竟是两个师团的军队啊,还有车厢的保护,野战军的炮火再猛烈,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所有的日军彻底打残消灭,那得需要时间,需要不间断的连续炮击。

秋田此时就从火车车门处探出身子,然后一个滚动就到了火车底下。而此时的安倍已经被弹片射中了身体,眼看就是出气多,进气少了。

秋田在获得了一个稍微安全的地点以后,他立即往左右看去,发现火车底下已经躲满了日军。他的心里—阵欣慰,这就是帝国的精锐士兵啊!

不过,这也难怪,此时日军唯一能够想到的最安全的地方或许就是车厢底下了。

秋田立即挥舞着一面小膏药旗,不停地朝四面挥舞,然后开始传话,那意思很明白,奉天不安全,不能逃跑,东面,西面也不能去,肯定埋伏了大量地敌军,现在只有往北面突围,回铁岭,去和前线地主力部队汇合才可能有活路......

此时的秋田已经看的很清楚明白了,敌军的主力就在这里,也肯定会从四面八方围了上来,现在只有趁着敌军炮火没有停下,马上向北突围才有可能杀出一条活路。

秋田是比较幸运的,还有机会钻进火车底下试图领着残部向北逃跑,安倍就没有他那么幸运了,已经不甘的失去了呼吸。而此时停放在铁路上火车,目标那么明显,一上来就遭到了炮群的攻击,一整列火车被炸得不知道断成了多少节,倾倒在路基一边,真正变成了死蛇!

炮群依旧在怒吼,炮声在回荡,古老的大地被震动了!秋田在面临全军覆没的关键时候,竟然选择率领残部沿着铁路向北方向逃窜。说实话,就眼前的战场局势来说,这是最正确的选择。

因为一旦炮击结束,野战军杀出来的话,日军必然遭到两面夹击,灭亡的时间就不长了。此时的日军也都知道必须逃出去,只有与其他的日军汇合才有活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日军残部借助着车厢的掩护,借着两边草木树林掩护,冒着从天而降的炮弹拼命往北逃跑,野战军炮群在延伸炮击,战场上炮声隆隆、地动山摇。日军精锐在野战军炮群的密集打击下,已经彻底被打乱了建制,只是疯狂的向北逃窜。

此时负责掐头断尾的守卫北面的部队已经进入了阵地,但是,由于时间仓促,还不能让经过的日军起疑,所以阵地布置的相当粗糙。此时面临着这些日军殊死的冲锋,战士们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所有的重火力拼命开火。远处都是逃窜的日军,他们唯一的信念的向北逃出去,谁挡就杀谁。

此时大炮还在轰鸣,其他方向的野战军战士们暂时还不能增援北面。此时日军却像疯了一样,死命的往北面突围。

疯狂的日军此时也终于发挥出了他们应有的战术水准,生死间果然有大恐怖,是生是死就看能不能冲出去,这是唯一的选择。此时,所有的日军都在边冲锋,边射击,他们的精神高度集中,射击的精度更是绝对超出了平时的训练水平,不少野战军战士刚刚一露头就被射中了脑袋,红的白的脑浆撒了一地。而野战军的重火力更是日军重点照顾的目标,一条火蛇还没有喷吐一会,射手就会被击中倒在地上。重火力只要稍微停了那么一会,日军就已经到了跟前了....

日军很快就接近了第一道防线,此时日军才看清楚,这些战壕一边堆上了柴草,让人在火车上看不到壕沟里面藏着的敌军,同时,这样还可以隐藏刚刚挖出来的泥土,不过也可以看得出这条战壕挖的特别仓促。

当然,此时的日军也顾不得这些,挺着刺刀就往上冲。甚至有的日军看到有野战军士兵就要开重机枪了,立即扑到重机枪上面,子弹噗噗噗的全部打进了这日军的身体里面。这扑向重机枪的日军就像—块破布一样,不长的时间就烂的不成样子了。但是,这样一来也给其他日军争取了不少的时间,悍不畏死的日军也终于眼看就要冲进了野战军的阵地里面。

前线班排长们这个时候也知道是个什么情况了,只能是开始了最拼命的肉搏战了。

“同志们,上刺刀,杀啊!。”

事情的发展往往就是这么出人意料,一场经典的伏击战,最后戏剧性的演变成防突围的刺刀战了。

赵勇在望远镜里面看到前线已经短兵相接之后,他也不得不佩服这个下决断的日军军官。赵勇当即命令炮兵继续延伸炮击,同时命令步兵开始四面合围,坚决彻底的歼灭这股日军,同时命令骑兵立即到外围巡逻,遇到逃脱的日军,立即斩杀。

第四百九十九章:

论起拼刺刀,日军可是真正的老手。在日俄战争期间,日军和俄军就进行了无数次的刺刀战,其中辽阳会战期间更是进行过几千人的刺刀战,场面恢宏,而且,最终日军还获得了胜利,可以说此时的日军对自己的刺刀术那是自信的。

当然,日俄双方之所以出现大规模地拼刺刀,也是因为碍于双方都后勤严重不足,枪里都没有子弹了,只能选择拼刺刀这种原始的战争手段。而在此时,又一次刺刀战来临了。

当然此时不是全线都是刺刀战,只是在出现了突破口的地方才进行刺刀战,其他的地方依旧是用子弹说话,激战最为严重的就是在火车轨道上,这里不是最好的防守位置,甚至都没有挖掘战壕,只是用重机枪封锁了起来。但是,这里却是日军试图突破的重点攻击位置。一旦日军解决了重机枪,日军将能够快速从这里突破,甚至逃出生天。

野战军的战士们面对日军冲上来发起的刺刀战,也迅速组成了一个个的战斗小组,互相掩护,准备杀敌。

此时,所有的战士都是肾上腺素迅速分泌,浑身充满了力量,心神合一,几乎忘记了疲惫,忘记了伤痛,也忘记了恐惧,完全变成了暴力机器,杀戮的工具。战士们现在唯—的想法就是挡住日军,不让他们从自己这里突围而出。

日军本来就是服从性强,作战勇猛,悍不畏死的军队。此时更是一心突围而出,是困兽之斗,此时更是完全不畏生死了。他们拼死战斗,意志顽强,爆发的战斗战力可想而知。

中日两军在东北大地上展开了殊死的搏斗,两军胶着到了一起的地方,枪炮暂时已经失去了作用,只能靠刺刀战决定胜负了。

野战军的战士们大多都对日军有着不小的仇恨,而且他们也经过了前进党的思想教育,多次进行了诉苦运动等,此时又有党员干部带头,战斗意志也是十分顽强,往往也能够不畏生死地去战斗。

不过战士们也有自己的弱点,那就是实战经验不足,即使是训练再拼命刻苦也不足以立即就弥补这一点,而且,野战军之中还有大量的新兵,军队膨胀过快,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战士们远没有日军配合的紧密,但是日军此时也不敢恋战,只想突围而出,所以,两方一交手,势均力敌,场面显得十分血腥。

一个野战军战士用手中的步枪挡住了日军的刺刀,旁边一名战士看准机会,一个突刺把刺刀扎进了日军的小腹,这名战士刚抽出刺刀,旁边的一个日军也用刺刀刺进了这名战士的胸膛,鲜血瞬间就迸射而出,不过这个日军似乎是因为跑了一段路的原因,体力有些不支,根本没有刺进去多深就被肋骨卡住了。

这名战士瞬间眼睛都瞪圆了,此刻真是万分凶险,不是你死就是我亡,他哪里敢让日军搅动刺刀或者把刺刀拔出去,当即紧咬牙关一把抓住刺刀,猛地将手里的刺刀丢了过去,刺刀正中这个日军的心口,接着,两人同时跪倒在地失去了力气。旁边的一名战士反应了过来,当即飞起一脚把中刀的日军踢飞,接着就又和其他日军战作一团。此时也没有人有时间去救助这名受伤的战士,不过他自己知道,眼前的情况或许就是自己现在最好的情况,拔出刺刀如果得不到及时止血救治才是最致命的。这名战士很快因为失血过多而昏迷了过去。

此刻战场的日军越来越疯狂,甚至有日军选择了引爆身上的手榴弹与野战军的战士们同归于尽。

此时,一场偷袭战变成了肉搏战实在是一种莫大的讽刺。不过对于野战军也是没有办法,军队生产能力还不足,还是四面围攻日军,根本没有办法只用火力就压倒日军,必要的时候只能和日军血拼。

赵勇自然不愿意原本酣畅淋漓的盛宴做成夹生饭,当即下达了总攻的命令。

作为刚刚加入野战军不久的战士,吴天喜除了训练和帮助地方做土改等工作外,也参加过一些伏击战斗。在以前,吴天喜原来是清军中的一员,是日俄战争让他家破人亡,他对满清失望透顶离开了军队,在看到民团自救以后,他也加入了民团,成了里面的一员。

他加入民团不久就接受到了整编命令,虽然他不知道哪里来的命令整编部队,但是对他来说,只要打日俄就无所谓,最终他被分到了第五野战兵团,他现在虽然也在不停的上课、训练,但是什么是野战兵团,他依旧是迷迷糊糊,不清不楚,他知道这是为了更好的打日本人和俄国人的军队就可以了。

他训练刻苦,学习也认真,所以他自认为自己的进步还是非常的大的。现在,他就在第二道防御线上,他的心里是十分安稳的,毕竟就在早上,自己还没有出动,进攻沈阳的战斗就已经结束了,野战军的晓勇善战令吴天喜一阵骇然,沈阳这么大的城市,这么容易就打下来了!自己只是上去打扫了一下战场而已。

但是,就在火车通过,他们进入阵地的不长的时间,惊天动地的炮声响起,他认为这些日军是完了,所以还和自己身边的战友聊起了天。但是不长时间,激烈的射击声就在前面的第一道防线上传来,接着就是听到了双方刺刀相互碰撞的声音。

就在他伸头张望的时候,突然,第一道防线上传来了震天动地"板载”、“板载"的喊声,那声音就像海啸一般。吴天喜心里一紧,因为他看到了不少地方都出现了向自己跑来的日军。

“第一道防线就这么被突破了?“

吴天喜虽然觉的不可能,但是日军出现的事实就摆在眼前,不过,很快他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野战军这边的子弹就没有停止过,但是东北大地上繁盛的草木给了日军隐蔽的便利,日军凭借着熟练的战术动作死命向前,凭借着精准的射击给野战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实际上,日军此时也已经是急的不行了,炮弹没有停下,四面八方就已经都是敌军了,这些敌军眼见就要包围上来了,再不突围出去就被包饺子了。

实际上吴天喜看到的日军就是从一个个突破口逃出来的,第一道防线上的战士们依旧在做着抵抗,日军只是撕开了一些个口子而已。

此时,面对四面八方的包围上来的敌军,这时日军要么就是投降,要么就是不要命了。

秋田用指挥刀向着吴天喜这个方向一指,喊了—句:“杀叽叽。”

日军选择不要命也很正常,日军得到了命令,立即朝着吴天喜的方向猛扑了过来。

很快,吴天喜就真正见识到了日军的悍勇。他看到日军的时候虽然心里充满了愤怒,但是却不由得又想起了日军的凶残,又看到日军此时狰狞的面目,心里的愤怒不由得悄悄就被恐惧所代替。他不由得紧了紧手里的步枪,看到旁边的战士都瞄准了日军,他也不再想其他,当即也瞄准了一个小日本鬼子。

这时听到班长喊道:“射击。”

吴天喜连忙扣动了扳机,枪声响起,他知道自己没有打中鬼子,因为他看到那小日本突然卧倒在地并且在地上拼命匍匐前进,仅仅也只匍匐了几下以后,又立即站起向自己这边冲了过来。

此时吴天喜也已经上好了子弹,再次瞄准射击。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手在抖,枪口不住的晃动,他扣动了扳机,这一发子弹还是没中,他心里顿时慌乱起来,眼里甚至已经出现了日本人那狰狞的面孔。

这时,军队的几发炮火延伸了过来,他一直瞄准的日军直接被炸上了天。慌了神的吴天喜也醒悟过来:“啊,那日军就这么死了?就这么死了。”

吴天喜心里感慨了一句,顿时心里也不慌了,端起枪立即瞄准射击,终于击中了一个。

这时,炮声停止了,最后的围剿战斗打响了。吴天喜的耳朵里面面传来了一阵阵喊杀的声音,还有日本人那“板载”的叫喊声,乱战,大乱战。

吴天喜不管其他,继续射击,他眼角余光已经看到几名重机枪手都被射倒在地了,吴天喜知道自己这个位置的机枪手几乎已经全部被日军特殊关照,都牺牲了。

缺口出现,附近的日军好像全部都开始往这个突破口灌了进来。此时,指战员又高喊一声:“手榴弹。”

吴天喜当即把准备好的手榴弹拉弦以后对着日军丢了出去,趁着丢手榴弹的时候,他远远的看了一眼,此时穿着草绿色军服的野战军与穿着黑色军服的日军已经在自己这道防线前面大规模的混战在了一起。随着急促的奔跑声响起,不一会的时间,就又有日军冲进了战壕里面和野战军纠缠在了一起。

刺刀相互碰撞的声音再次响起在吴天喜的耳朵里面,刺刀入肉以后战士们的惨叫声,肉搏的怒吼声响成一片。

吴天喜突然听到一声:“上刺刀,冲锋。”

他下意识的就抽出刺刀装在了步枪前面,不仅仅是吴天喜他们这里。附近的战士都已经冲出了战壕和日军混战在了一起,此时继续射击已经不再合适,只能近距离的拼刺刀了。所以附近的班排长们也都这么喊了起来。

“冲啊!”

听到这两个字,吴天喜突然打了一个寒战,这两个字让他想起了呆在清军里面的时候,那是看到日本人就需要点头哈腰,曾几何时,现在自己居然对着日军主动进攻了。

他在军队里面确实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训练,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真实的刺刀战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的,而且对方现在是一群被逼的完全不要命的,强悍非常的日军,他觉得这一切是那么的不真实,感觉自己就像在做梦一样。

此时,其他三面的战士也已经全部出击,不少重机枪手更是推着枪向着日军杀了过来,他们可没有和日军混在一起,子弹肆无忌惮的射杀那些落单的日军。骑兵这个时候也冲了过来,向着日军就是一阵左劈右砍。

日军在快速的被消灭,但是,和野战军混战在一起的这一波日军只能依靠手枪或者刺刀解决了。

野战军对于日军能够突破阵地明显准备不足,野战军在日军突破阵地后更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谁也不会想到,日军居然如此果断,集中所有的火力,从一个位置快速的突围。由于野战军埋伏的仓促,战壕也根本没有挖的有多深,挖的有多好。由于野战军的计划不够变通,而且战前,部队也没有想到日军会这么彻底的实施近战,居然不长的时间,第一道防线就让日军给找到了突破点。

日军的这次冲击力度之大,决心之强,守卫在北线的团长根本就没有想到。由于这些鬼子都是刚刚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老鬼子,自己的重火力居然被这些人短短时间就给打的哑火了,这让团长心里憋着一把强烈的怒火。

团长是东北本地人,进队伍的时间已经一年多了,他虽然听过日俄战争期间团级以上规模的刺刀战,但是他还没有亲眼见过。在拥有重火力的野战军,也认为自己团绝对不可能进行大规模地刺刀战,但是,今天居然硬生生被逼自己的部队与日军展开刺刀战,这不得不说是自己的耻辱。

此时日军依旧源源不断的从突破口冲了过来,他们不顾生死的冲锋的确是达到了一定的目的。正面阻击的部队自然不能放这些鬼子突围出去,现在就只能迎战了。团长此时也不能眼看着前线在拼刺刀,自己还在指挥部指挥,所以他把指挥权交给政委以后,带着预备战士和警卫战士们就冲上了战场。

此时的吴天喜战战兢兢的举起了步枪,向着日军猛的冲了过去,此时的他已经忘了之前训练时教的所有拼刺动作了。仅仅只是抱着步枪就对着日军冲了过去,对面的日军用力一个格挡,吴天喜居然脚下一个翅趄摔倒在了地上。

日军想趁势补刀,但是野战军是三人一组,另一个战士一个突刺,也被这个日军给格挡开了。日军只能放弃补刀,全力解决眼前站着的两个野战军。

拼刺战斗完全没有电视上演的像骑士对决那么浪漫,也没有那么长的时间。如果只是两个人单独在拼刺刀,或许还会相互试探很长时间,但是此时大混战,生死就在一瞬间的事情。你在和眼前的人拼刺的同时,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注意其它地方捅过来的刺刀。

所以每一个真正掌握了刺刀技术的人,都是一心只想着干倒对方,把刺刀刺进敌人身体就是胜利,哪里还会有比试的心思呢。

此时,吴天喜再次站了起来,他现在眼睛充血,心里没有害怕,或者说已经到了无思无想的地步,眼里只有那个端着刺刀的日本人。

虽然日军此时已经冲进了防线,但是野战军的子弹已经把绝大多数的日本人给消灭了,剩下不多的人差不多已经达到了两人对付—人的程度。这个日军根本没有和野战军对峙的心思,只想快点突围出去,但是吴天喜已经直接挺着刺刀又冲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