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14章

作者:豪圣勇贤

连城诀插话道:“哈哈,就现在看来,现在的我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还真不好说,毕竟我们此次军事行动就消灭了上万日军吧,虽然有偷袭的成分,但是对比沙俄,我们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但是,这样下去,我们面临的压力不知道是变大还是缩小啊?“

“这话怎么说?”

“如果日本人恼羞成怒,放下沙俄,倾全国之力来打我们的话,我们的压力就变大”

“主席不是说日军没钱就打不下去了吗?”

“主席是说过,但是主席也说过还有一种最坏的可能,那就是美英法这些列强出钱出军火,日本出人,这样的话,这场战争就必然会异常惨烈,必然会长期化,旷日持久。虽然这样的概率很小,但是也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难道美英不可能亲自上场和我们打仗吗?这样才是最坏的情况吧?“

“不,这是很好的情况了,我们没有海军,像支持日军的美国我们还愁打不到他们呢,如果他们派出军队过来,这不正是自寻死路吗?”

“那如果日本人缩卵了的话,那么我们压力是小了,但是如果日军全力防守,变成了乌龟壳,也不好打啊。"

“在深入东北地区,他们是变不成乌龟缩起来的,也不想想这里是什么地方,白山黑水可是我们地盘,日军又不是神仙,也是要吃要喝的,我们把他们的铁路一断,他们就不可能龟缩起来吃土....….”

第四百九十四章:

就在同志们放松谈论的时候,一封加急电报送到了刘文秀的手里,刘文秀看完,眉头一皱,拍了拍桌子说道:“各位,出现了最新情况,日军从铁岭派出了两个师团的部队,此时正乘坐火车南下,看来日军必然是想重新夺回沈阳了。”

“现在日军到底知不知道我们已经解放了沈阳呢?”“不管日军知道不知道具体情况,我们拿下了沈阳,北面的日军现在都已经是孤军深入了。那么多的军队云集一处,我们又切断了铁路运输,后勤压力是非常大的,肯定持续不了多长时间,需要立即找到出路。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越有利,所以只要接下来打好这一战就差不多会出结果了。不过,现在的日军应该还不知道沈阳的具体消息,否则他们就不可能乘坐火车南下了,至少日军此时应该还不知道我们的具体情况。”

“是的,我赞同,现在我们的情况日本人应该还摸不准,但是日本人的情况,我们还是很清楚的。用《孙子兵法》上面的话就是我们现在是知己知彼,日军是知己不知彼。”

“司令,按照火车的速度,到达沈阳也不会需要多长的时间,你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是呀,还有就是沈阳的问题,日军囤积在那里的物资和武器弹药,用堆积如山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吧!就算是现在我们全部人过去,运走也需要不短的时间,对于沈阳和里面的物资,我们现在总要拿要出一个章程出来。”

“代表你怎么看?“

“我觉得是不是按照主席的原定计划,立即派出部队阻击日军,拖延日军的到达时间,我们现在立即去沈阳搬运日军囤积的物资,优先搬运武器弹药,能搬走多少是多少,运不走的,就立即炸掉。日军到来后,我们就放弃沈阳,留一座空城给他们,然后带着日本人打游击战,运动战,时间久了,日军最终会被我们赶出东北。”

这就是张英豪最开始的计划了,张英豪毕竟不是能够未卜先知的神仙,当初张英豪也不能具体预计刘文秀他们在东北发展的如此迅速,所以给刘文秀他们的计划就是按照原来的历史,围绕着把战争长期化的方向来准备的。当然,其实也是最常规的办法,按照原先的推演,这样持续的进行战斗,发动人民,最后胜利的一定是前进党和野战军。

这场日俄战争一直在辽东等地进行。战火一直在旅大、营口、鞍山、辽阳地区蔓延,特别是辽阳会战,这是继旅顺口攻坚战之后的又一次重要战役,就是在鞍辽交界地区进行的,日俄在鞍山地区大战。

先交战于上石桥子、下石桥子、汤岗子和今海城市的四方台一线,后日本西起刘二堡、南沙河、判甲炉、石灰窑、响山子、四方台、小岭子、栗子园、石嘴子至英守堡一线。

这场历时19天的大战,给鞍山和辽阳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凡是日俄侵略军经过的地方,这帮强盗野兽见房就烧,见人就杀,见物就抢,见钱就劫,见女就奸,无恶不作,日俄双方对抓来的俘虏,优厚款待,及时释放,而把中国人抓去之后,却严刑拷打杀害。

在日俄辽阳会战中,有几百个富饶村屯被摧毁,树木被砍光,猪、鸡牛、羊全部抢光,尽杀辽阳鞍山不下三万余人的难民,无家可归,恐惶不安地逃往四处逃亡,侵略者犯下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面对这种国仇家恨,刘文秀他们的部队就像吹气球一样膨胀起来。

但是,面对这种国家级别的力量,根基浅薄的刘文秀他们在鞍山这些地方都呆不下去了,才被迫转移到满清管理的辽中等地方干仗的。每每想到自己带着部队从吴家堡子不得不狼狈而逃,刘文秀的心里总是十分的不舒服,他辜负了当地乡亲们的信任啊,所以,在离开吴家堡子的时候他就发过誓,这样的事情不能再经历第二遍。

所以,为了抓住一切机会发展自己的力量,刘文秀他们今天穿着日军的军服攻打俄国人,或者偷袭日本人。明天就穿着俄军的军服攻击日本人,或者偷袭俄国人,或者又劫掠日俄双方的小型运输队。虽然自己这么多的武器都是捡洋落儿得到的,但是刘文秀他们几乎都是不留活口,一击得手就立即远遁。就是至今,有无数的日俄凶杀案成为了历史的迷局,真相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不知道是谁做的。

刘文秀想到那个时候日子,也确实是非常的不容易了,真正是在钢丝上跳舞。只是日俄双方大战期间,顾不上刘文秀他们这些游击的小蚂蚁而已,而刘文秀他们就是一边捡洋落,一边攻伐满清地盘,夯实农村基础,积极发展生产,同时抢夺矿山机器,解救矿工,不然野战军又哪里来的那么多大炮炮弹和子弹?

现在解放区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小型兵工厂,致使野战军可以和敌人勉强战斗下去而不会出现完全没有子弹炮弹用的情况。此时的部队同志亲身经历了日俄战争,又经过整编集训,此次更是一战歼灭日军上万人,也就是野战军已经有了一定的战斗力了。这些可都是自己以前说没有的条件,攻守易势了。

现在野战军又在沈阳缴获了这么多的物资,不低调的说,第五野战军现在就是整个中国武器最富有的军队了,还怕个鸟啊,直接就硬杠了,想到这里,刘文秀突然就有点意气风发了起来。

现在既然什么都准备好了,胜利的条件也已经具备了,何必完全按照张英豪主席两年前写的计划来办事呢?那不就是主席说的教条主义吗?主席一直就说实事求是,现在就到了实事求是的时候了,至于运动战的想法,刘文秀想了一下就丢到了爪哇国了,因为没有必要了。不过擅自更改计划需要承担战败的责任,不过,刘文秀觉得问题也不大,退一万步来说,就算是被打败了,最多也就回到以前的计划上来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古代还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刘文秀可不认为张英豪主席还比不过古代的那些皇帝。

思考了一阵以后,刘文秀来到地图前面又看了一阵。“只要现在干掉这些日军的主力师团,那么东北的战乱平息的时间就会大大加快。主席的计划里面干完日本还要干俄国佬呢,没有必要磨磨唧唧的了。”

想到这里,刘文秀开口说道:“现在不是走的时候,不能—仗不打就夹着尾巴跑路,现在的情况看,这一次我们完全有能力和日本打一场。好不容易拿下了沈阳,就这么轻松的还给日军,甚至还要炸掉一些,这多可惜,这样对我们士气影响太大。”

听到刘文秀这么说,不少同志都不住的点头,他们都亲眼目睹曰俄双方的罪行,更是在诉苦听到了战士们无数的悲剧。同志们都早就对日俄双方的所作所为满腔怒火了,早就想好好的日俄干一场了。

看到同志们点头,刘文秀继续说道:“所以,咱们就来好好守守这沈阳城,我们也要好好学学堑壕战的内容了。以前只听过主席讲解,看了日俄双方的战斗,如果没有具体实践,将来我们是要吃大亏的,现在有了沈阳城外现成的阵地,正是我们实践的好机会。”

“总司令,这两个师团的日军可是装备了两个炮兵联队,近百门大炮呢,这里面都是日军用来对付俄军的重炮,这么暴露在日军的炮火下,守城?那不是送死吗?“

“哈哈,参谋长,所以说实践出真知啊,谁说我们一定要守城墙的?守城墙自然是送死,但是,沈阳城外是一个防御体系,我们就给他来个纵深梯次防御,以正合,让日军再来啃啃我们这个硬骨头,看看日军有没有勇气再打一次奉天会战。不过,现在日军坐着火车南下,我们还是看看有没有机会打伏击吧,打伏击缴获多,伤亡少。”

听到这话,大家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第四百九十五章:

统一了意见,下定了决心,但是,刘文秀自是不会盲干。虽然现在赢面很大,但是并不是完全没有失败的可能。刘文秀讲清楚道理以后,同志们虽然都同意要去拼一拼的,特别是东北的同志,更是早就想报仇了,只能说东北百姓苦日俄久已。

对于刘文秀的决定,连城诀也是给予了支持,但他这个政委也不是白当的,他可是看过多次张英豪主席写的军事行动计划书,里面对前期的发展预测基本没有错误,所以,刘文秀相信,只要主席知道了现在东北的具体情况,一定会给出具体的处理办法。

在他的提醒下,刘文秀也顿时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这一仗规模可能会很大,影响可能也会很深远,而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获得以后的支持,更需要做通盘的考虑。

而且,如果没有请示中央就擅自做主,一旦打得不好,那么这责任就太大了,即便打得好,也有目无组织纪律之嫌,而且以张英豪主席的高瞻远瞩的眼光和天才的军事布局指挥能力,或许可以指出一些同志们都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也说不定。

时间紧迫,刘文秀他们当即以第五野战军军委的名义发出了电报,在电报中详细的说明了东三省的最新情况和局势,还有此次行动的大获成功以及缴获的物资。同时,刘文秀指出了此战野战军的六大优势:一,我军兵力局部远多于日军,是以众以击寡;二,我军的火力强于日军,日军此时军火物资严重不足;三,我军的战略战术优于日军;四,我军官兵的士气高昂,国仇家恨,敢于死战;五,日军是外线作战,我军是内线作战;六,沈阳以北的日军孤军深入,后勤匮乏,不耐久战,优势在我军这边。

讲完优势,刘文秀又补充道:劣势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我军单兵的军事素质,如射击技术等等不如日军,特别是参加了日俄对战的老兵尤为明显;二,我军的基层军事指挥员素质不如日军......

综合两方面来看,第五野战军对此战的胜算要明显高于日军一方,能够极大的提前把日军从东北赶出去。而且攻防战与游击战,运动战相比,不但可以更多地消灭敌人,还能更好的锻炼自己,为以后消灭沙俄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此时日军对我方情况还不了解,此次战机稍纵即逝,放过不打的话就太可惜了。

本来张英豪就在想着东北局势发展的时候就刚好收到了刘文秀等人联名发来的电报,当张英豪看到电报里面说刘文秀轻松拿下沈阳和辽阳的时候,自然是满心欢喜。当看到他们打算和日军在沈阳硬打一场,心里确实是吃了一惊,但是当他看完刘文秀讲述的内容,结合以前发来的电报内容,张英豪对着地图反复研究以后,觉得刘文秀的打算确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想了想现在这个时候的日本的钢铁产量只有几万吨而已,顿时觉得这个时候的日军还真的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张英豪沉吟片刻,又迅速找到自己之前作的计划书,迅速翻开其中布局的一页看了起来。张英豪看完以后,又对着地图用尺子量了几下,顿时觉得大有可为,突然觉得刘文秀他们的胆子是不是小了,而且,在沈阳以北和日军打一场其实没什么大用,就算是消灭了日军又如何?还要直面沙俄的兵锋呢?最多也就打个半生不熟,野战军占据沈阳,隔开了日俄双方,作为主要矛盾的日俄矛盾没有了,矛盾转化转化以后,那么野战军甚至就要面对南北日俄的联手进攻了。

张英豪又翻开看了一遍刘文秀他们之前发来的军事布局图,和自己之前的行动计划两厢对比起来,确认问题不大后,当即提笔写道:“同意你部守卫沈阳之作战计划,全力防备南下日军。另,原命令攻克海城,大石桥然后防守阻敌北上的第七兵团,骑兵五纵队即刻南下,出其不意,攻其无备,南下倾力攻击大连旅顺,如不顺利,则退而拿下瓦房店地区,封锁大连旅顺地区,阻挡日军势力北上。另命令第六兵团李虎部沿安奉铁路方向迅速进击,目标直达安东,如遇阻又不可敌,退而可占据凤城地区,防御朝鲜或安东登录之日军,阻敌深入我东北地区。如此两个战略目标完成,此战全胜已。”

写道这里,张英豪顿了顿,当即继续写道:“自从甲午中日战争以来,辽东半岛相继沦为日俄殖民者之手已经十年了,辽东半岛的人民无不期盼中国军队赶走殖民者,光复故土,返回家园。此次我英勇的野战军如能成功,必将极大的震动日俄两国,极大的振奋我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

党中央,中央军委预祝同志们旗开得胜。希望我第五野战军的同志们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奋勇作战,解放辽东半岛,解放全东北,并且建立起牢不可破的解放区,根据地,放手发动群众,消灭一切侵略者,胜利必将属于我英勇善战的第五野战军全体战士......"

张英豪写完又看了一遍,满意非常大连旅顺这神来之笔,这真是天马行空的天才想法啊。想到这里,张英豪脸上是止不住的微笑,但心里却是对日本冷笑连连。

哈哈哈哈,日本鬼子肯定做梦也没有想过,肯定打死都不敢相信,现在有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想夺走他们牺牲万千士兵,刚刚拿到手里的旅顺港,这是不可原谅的事情。

如果第五野战军此战能够冒险成功,那么日本不惜筹借巨款,花费巨大的战争最终将—无所获,收获一地鸡毛。

张英豪仅仅想想这样的结果就高兴的不行,对此憧憬不已。如果冒险成功了,以日本现在的情况,也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或者可以说是满口血水都要往肚里咽了吧!这—闷棍足够让日本瘫痪到一战才能回过气来,而到了那个时候,日本还有机会吗?张英豪对此表示深刻地怀疑了!

其实,张英豪自然也是想东北速战速决的,张英豪知道原来的计划也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保证必胜才用的。但是用运动战这些方法消耗日军,时间太长,效率太低,变数太多,要是小日本再和老毛子联合起来对付野战军的话,必然会损失惨重,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可能。看到第五野战军的指战员们干劲十足,张英豪哪里有不支持的道理呢?

把电报交给机要员发送出去以后,张英豪突然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懊恼的拍了拍额头,自己真是傻了,忙晕头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给忘了,当即叫来了禁烟局的白光亮和掌管银行的包世林说道:“两位同志,我们在东北开战了,现在开局还不错,我们也有信心能够获得胜利,你们现在就想办法去做空日俄的债市,做空日元和卢布,反正就是做空日俄一切能够有利于战争的东西,最好能够让日俄的信用破产,这样日俄这两个穷国就根本没有办法再战了...…”"

这就是张英豪之前忽视的东西,战争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金融市场更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甚至可以说金融战争远比真刀真枪来得更加地凶险,稍有不慎就能够把一个国家辛辛苦苦积累的财富给掏空了。多少国家因为一场金融危机而从此一蹶不振,前世的满清也是因为一场经济危机掏空了全部家底,从而大大加速了满清的灭亡的。

不过,张英豪也不知道现在这个时代具体有什么金融工具,但是做空日元卢布是没有丝毫问题的,是大有可为的,必然能够大赚—笔。要知道罗斯柴尔德家族真正发家就是靠提前知道了滑铁卢战局,在金融市场疯狂收割成为英国债权人,从此才有了用之不尽的财富。战争和财富又哪里分的开呢?如果自己的同志行动迅速,那么日俄跌倒,自己绝对能够吃饱。

至于为什么要叫白光亮和包世林同志,因为解放区现在海外资产最多的部门就应该是偷偷卖海洛因的禁烟局了,当然,现在解放区被封锁,银行也有了不少的金银储备了,这部分钱也可以调动用于此次金融行动。而解放区金融人才最多的,或许就是银行系统了,所以才把这两人都叫过来合作干好这次金融收割行动。

白光亮听了,眼前一亮,当即说道:“主席,我这就联系美国那边,自从我们被封锁以后,钱没地方花,所以我们那边的同志聘请了不少美国经济人才给我们炒股理财,收到电报他们就能够立即行动起来。”

包世林也当即说道:“我们这边也马上抽调人才专门负责,做空日俄两国,保证完成任务。”

“好,要的就是行动力,越快越好,一旦战败的消息曝光以后就机会就少了。”

第四百九十六章:

刘文秀他们接到张英豪的电报,看完以后大家心里都知道张英豪主席的计划比刘文秀单纯的防御肯定要好得多,可操作性也很强。既然战略目标已经确定,接下来就是具体的行动问题了。

现在大家都心里有数了,总体来说就是北守南攻,总体计划变化其实很小,但是效果却已经截然不同了。刘文秀他们对张英豪主席的敢想敢干也是佩服不已,这么短的时间就想到了这么多,当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战能够成功的话,第五野战军就直接解放半个东北了,有了这半个东北为基地,在东北也就有了抗衡沙俄的本钱了。

刘文秀当即也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把电报转发给了具体负责此次军事行动的前线第六和第七兵团司令员。李虎和杜立三接到电报就当即开始研究起来,在极短的时间内,两人几乎立即就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决定此战胜负的关键不在于其他,就在于一个速度。

野战军战前必然会想办法切断敌人的通讯系统,此时,利用这个时代信息传递不畅的时间差,在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或者反应过来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这是成本最小的办法。当敌人想要做什么的时候,一切就都已经成了定局。

李虎和杜立三都没有丝毫的停留,更没有丝毫浪费时间的打算,此时他们都知道,时间比黄金还珍贵,每多浪费一分钟就多一分任务任失败风险,或者不能彻底地完成任务。他们两人都是心高气傲的人,自然不会想着占据凤城和瓦房店来阻挡日军,这样对他们来说,任务就算是失败了,好好的佳肴做成了夹生饭。

有了中央军委和第五野战军军委的命令在手,再加上部队原本就是在行军或作战的途中,行动自然非常的迅速,当即转变前进路线,派出前锋部队开路,向着目的地快速行军而去。

.a…a….

发完电报的刘文秀此时也想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使拿下了旅顺和安东,己方完全没有制海权的话,打起仗来是非常吃亏的,军舰上的大炮动辄三四百毫米的口径,岸防部队是非常吃亏的,一旦暴露在敌人的军舰大炮之下,受到的威胁实在是太大了。

想了一下,刘文秀亲自询问清楚了沈阳缴获的日军大炮具体情况以后,知道里面甚至还有两门日军千辛万苦弄来的攻城臼炮,当即找来了第五野战军的炮兵总指挥于德海同志询问情况。

于德海可是从野战军缴获俄军大炮开始就一直在操弄大炮了,对大炮自然熟悉无比。野战军也都知道大炮是战争之神,又见识过百炮齐发的威力,自然对炮兵的培养无比重视,此时更是已经培训出了一大批合格的炮兵人才。

刘文秀此时知道,这次战争可能最重要的就是这些缴获的重炮到底能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力量了,如果有了缴获而不能够消化,那就是暴殄天物了。

“于德海同志,你也是老革命了,咱们野战军的炮兵就是你带起来的,同志们是什么情况你应该最清楚,我们在沈阳缴获了这么多的大炮,以现在炮兵的人手和实力,你觉得能不能和日军一对一展开炮战?”

“暂时还不行,炮兵是技术兵种,而日军都是老兵了,我们如果不采取手段,仅仅炮对炮可不是他们的对手,如果要和日军炮对炮干仗,至少还需要再训练半年时间以上,熟悉这些大炮的各项参数为止。”

刘文秀听了也没有失望的表情,不行就是不行,没有什么好说的,不行强行说行才会出现大问题。所以他当即又问道:“哦,如果知道日军炮队的位置,再用这些火炮偷袭,你有没有把握在短时间内就摧毁敌人炮兵阵地,让他们失去战斗力呢?“

于德海想了一下才说道:“总司令,如果所有的炮队都由我指挥,而且是近距离对着日军开炮的话,我们的命中率就高,战果自然不错。如果是从后面进攻的话,敌人转换炮位也需要不短的时间,那么在这时间段内,我们对日军进行覆盖性炮击,就算是日军算出了我们的位置,短时间内,他们也无法做到还击。那么,我们就有充足的时间发射炮弹,就算命中率低一点,但是我们的所有大炮也至少发射出了有两千发炮弹。这么多的炮弹在一片地区爆炸,就算不能对日军的炮兵阵地进行毁灭性的打击,他们的力量也所剩无几了,基本算是失去了战斗力,剩余的实力也威胁不到我们了。“

刘文秀一听,当即就笑了。一两门大炮发射感觉确实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量变就会引发质变。四五百门大炮一起轰击的时候,那绝对是惊天动地的。

“你要的火炮现在都在沈阳,甚至还有两门攻城臼炮,也就是重型榴弹炮,咱们去看看,顺便确定一下炮兵的具体规模和编制。我的要求很简单,现在我们这边没有能力组建大规模地炮兵部队,但是各团连的炮兵在必要的时候必须能够集中起来对着一个目标一起开炮,平时又可以分散在各部队作战攻坚打配合。”

“这个没有问题。”

“那就立即集合现在能够集合的所有炮兵,我们立即进沈阳,争取用最短的把我们缴获给消化完毕,提高我们的战斗力。”

于德海也听说了沈阳缴获大量物资的消息,其实不用刘文秀说,他都已经准备去接收里面的大炮了。此时有了命令,自然带着早就集合好的炮兵同志们就进城了。

一行人来到沈阳的大炮存放点,看到一排排摆在一起的几百门火炮,特别是里面的几十门重炮和两门超级大炮以后,于德海带来的一干炮兵就好像看到了一堆金元宝,顿时两眼放光。

炮兵部队一直秉持的理念就是宁愿炮兵等炮,绝对不能够让炮等炮兵,此时不少炮兵空有理论知识,实践太少,平时最多也就是去部队轮换而已,此时自然是如同见到了朝思暮想的恋人般兴奋。

负责接待的同志也是见怪不怪了,自己当初看到的时候也是差不多的表情。于德海可不是这接待人员这样的白脖,他看到这些大炮就大致知道这些大炮的性能和威力,他立即就问起刘文秀,也许是太激动的原因,说话都有点不利索了。

“总司令,这些火炮,包括那两门280mm的攻城臼炮,现在都给我们装备了?”

“哈哈,你就是给我,我也还是要把她们交给你们用啊。”

“呵呵,我不是这个意思。总司令,我们之前就缴获过日俄双方的大炮,基本都研究清楚了,参数也都有了。这些大炮交给我们绝对没有任何问题,我们一定用好。而且,这玩意就是要用,还要好好保养,不用就要生锈的。”

于德海也就激动一会,然后说道:“总司令,这些大炮都没有问题,但是这两门攻城炮,每一门都几千斤,炮弹就五百多斤,日本构筑海岸要塞的时候,在要害部位部署的就是这款重型榴弹炮。我虽然不知道日本人是怎么运到沈阳的,但是这玩意我们现在也用不起啊,因为我们用这大炮,根本就机动不起来,也只能当要塞炮或者岸防炮来使用。“

接待人员突然接口问道:“没有办法吗?这么大口径的大炮,威力那么的大,不能用的话就可惜了。”

一听这么大的炮不能使用,那就要躺在仓库里面吃灰了,这怎么可以?这个时代的人几乎每一个都是巨舰大炮的爱好者,男人对大口径巨炮更是有着更为深刻地爱,这么大口径的重炮,以前他们根本就没有见识过,那威力肯定是大的惊人。而现在居然有人告诉自己这大炮用不起,这不是开玩笑吗?他是越看这大炮就越是喜欢,根本就不能接受这残酷的事实,就像拥有世界上最美的女人,却只能亲密到负三厘米的距离还痛苦事情。

于德海也是满脸无奈的说道:“这种炮的威力确实是大的吓人,一枚炮弹爆炸,一个小操场那么大的范围里面,所有活物都会被震死。它爆炸的炮坑,至少是一个方圆六米,深两米的巨坑。要是队列比较密集的话,一炮下去,一个连队就这么消失了。但是这种炮实在是太重了,在国外,这种炮要么就装在火车上,要么就装在军舰上或者就是充当要塞炮来使用。这种炮用马拉的话,非常不方便,稍微泥泞就根本就拖不动了,哪怕是一点坡地,也根本就难以过去。所以这两门炮,虽然能提高部队的攻城能力,但是我们现在用不起啊,用起来非常的麻烦,绝对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这时,刘文秀突然问道:“这种炮能够和军舰对轰?”“当然可以,不过海上的军舰是运动的,这个炮是相对固定的,一般情况下,这种炮对轰不过军舰,不过应该也没有军舰会愿意和这大炮对轰吧?这不是相互找死的行为吗?我们得到的消息就是日军用这种炮在进攻旅顺的时候就击沉了多艘沙俄军舰。”

“这种炮要用火车来运载没有问题,中东铁路不就在旁边吗?”

李山转头看向其他大炮说道:"老于,其他一百毫米左右口径的大炮立即装备部队没有问题吧?“

“这个没有任何的问题。”

接着他又忍不住说道:“和我们现在装备的最大口径105毫米的榴弹炮比起来,这些大炮虽然口径只增大了三分之一,但是不管是火炮的重量还是威力,都增加了不止一倍啊,可惜我们自己还做不出这么大的火炮....”

“哈,你这就孤陋寡闻了吧,四川那边已经能够做出来,不过这种炮至少要六匹马才好行动,也是不容易啊。”

“哈哈,那两门大炮确实是太困难,但是其它的嘛!我就是累死也心甘情愿。”

“好,现在我们呢不管什么编制的问题,你自己编好了,我们要的是马上就拉出去开战。所以,你立即把这些炮兵同志开始整编。然后把炮兵拉到城外集合,城外有人接应你们,你们立即到预定地点埋伏起来。时间紧迫,千万不要在你们炮兵这里掉了链子,否则我们的伤亡就要大增。如果战况顺利,干完这一仗,还有更加重要的任务等着你们。”

“是。”

第四百九十七章:

于德海带领刚接收大炮的炮兵部队浩浩荡荡的开出了沈阳,而此时的沈阳城里面,“啡里啪啦"的鞭炮在铁桶里面爆炸的声音不绝于耳,希望给敌人穿出错误的信息。

此外,为了更好地封锁消息,整个城市除了军队外,暂时是许进不许出。城外更是往来如风的骑兵四处巡查逮捕所有可能的漏网之鱼,如果抓到是逃亡的日军,那么他们就会神秘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

野战军第五兵团此时已经往沈阳以北快速进军了,他们走出原来的沈阳防御圈以后,只能隐隐听到鞭炮声了,就在一个铁路稍微拐弯处埋伏在了铁路的两侧,派出工兵在铁轨上做了点手脚以后,就静静的等待着日军乘坐火车过来送死了。

于德海带着炮兵部队到来以后,立即就对着预设战场开始布置炮兵阵地。这一次炮兵相当于是打固定靶,可以说这是最好的实地熟悉大炮参数,最好的练兵机会了,所有的炮兵当即就兴奋布置起来。

铁岭到沈阳的距离只有短短的六十公里,日军又是乘坐火车,野战军又需要行军到这里埋伏,其实留给于德海的时间并不是很多,更不用说寻找利于布置炮兵阵地地方了,只能随便选了一个较为开阔的地点布置起来。

此时对于日军来说,突然出现的情况让他们琢磨不透,到现在为止,日军依旧没有没收到奉天方面具体而准确的消息,所以也难免让两个增援的师团长心里起疑和不安。不过说害怕那是不可能的,有两个师团精锐的士兵,在这南满地区有需要害怕的敌人吗?

“安倍君,你说奉天是不是被围困了?怎么到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呢?我心里着实不安。”

安倍听到这话,脸色就不好看了,郑重的说道:“秋田君,我有不好的预感,感觉这次我们的麻烦挺大。现在,和露国的战争还没有结束,这..…....后路居然出了问题,而奉天那么多的物资......."

“是啊,这露国不甘心失败,现在又发动了进攻,虽然前线挡住了露国的攻势,但是如果奉天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啊,这是不是露国搞的阴谋?”

安倍中将猛的打了个激灵,直接开口道:“八嘎呀路,不可能是清国人搞的鬼,嗯,一定是露西亚不甘心失败联系了清国人,八嘎呀路,奉天的军队怎么回事?为什么一点消息都没有,他们都是参加过日露战争的勇士,绝对不可能被清国人打败,难道他们真的从奉天出不来?被清国军队包围了,如果是这样,那真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耻辱。”

小日本用惯了阴谋,想他人的时候自然是阴谋先行,日俄战争期间,日俄双方都拼命拉拢东北本地的武装,对此,日本尤甚。现在他们自然有理由以为是俄国拉拢了一批中国本地的武装在他们的大后方捣乱。

日本自古以来就没有出什么战略家,大格局的人,以他们那一米五的个子只能看到眼前半米,自然一切都只顾眼前,看不到其他的。

”安倍君,现在我们怎么办?“

”秋田君,我们现在必须加快增援奉天,否则前线就危险了,我们必须保证后勤物资源源不断运到前线,否则我们就要输掉这场战争了。我也不相信清国军队能够打嬴奉天这么多的帝国勇士,我们这次就要给这些捣乱的清国人一个大大的教训。让他们永远不敢对大日本帝国举枪,否则死啦死啦的。”

“哟西,但是我们现在也不能确定奉天的情况,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安全起见,我们就在柳条湖下车吧,然后派出侦查部队,一路搜索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