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24章

作者:豪圣勇贤

前进党和解放军要在一个地方站稳脚跟,在当地发展同志是必须要做的事情。最好发展同志的方法不是其他,就是解放区一直最常用的方法――征兵。只要把当地的青年征走一部分,少了这些吃饭大户,不仅当地的人民生活水平会立马好转,而且,这部分当兵的家属也自然而然的会拥护前进党和解放军。而只要这些当兵的人将来回到当地,那么,前进党和解放军也就相当于在当地完全扎下根了,血肉完全和当地融合在一起了,不分彼此了。

这个方法现在已经是屡试不爽了,不管在云南边境的少数民族地区,还是江心坡这种刚被解放区纳入管理的地区或者是xz地区,都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而且,刘贡布知道解放蒙古就是为了打仗,为了让蒙古人民全心全意的支持解放军和前进党,所以就必须要立即土改。至于现在征兵征多少,自然是多多益善。外蒙古总共就只有六七十万人,扣除老少,扣除身体素质差的和不会来当兵的人,男女加在一起能征到十万人就算顶天了,外蒙古都抽空了。

而解放军现在需要大量的骑兵,蒙古又有足够的马匹,蒙古人也是最佳的骑兵候选,几乎人人都会骑马,就算真的不会骑马,训练起来也比内地那些马匹都没有见过的人强吧?解放军要的是骑兵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在这个还不是重火力称力雄的时代,只要稍微训练一下,这些骑兵就可以提着马刀上战场了,毕竟最了解同类的还是同类,同类相残是最容易学的东西。

很快,右左未旗的牧民们就先后到了旗主贝勒的营帐这

里。聚集的牧民越来越多,这些人都是从各处赶过来的。有的是骑马,有的是骑驴,没马没驴的也徒步赶来,有的牧民

甚至连鞋子都没有,脚都被冻的通红,被春草石子割的鲜血淋漓。当解放军的同志拿出一双双自己的鞋子送到他们手里的时候,这些朴实的牧民立即感动的哭了起来,甚至也不嫌脏,对着鞋子就亲吻了一下。

刘贡布现在也经历多了,各种情况都看多了,特别是在听了主席那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课以后,也学会看人了。他现在看着这些牧民的神态和脸色,再看看他们的衣着和体态,就知道都是一些常年辛苦劳作但是却食不饱腹的牧民,不少牧民更是骨瘦如柴,皮肤黝黑,胸骨高挺,皮肤干瘪如老树皮,神情麻木,一副行将就木的样子。

刘贡布是从XZ出来的人,他对此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因为xz还有一大群比这些人更苦的人。广大的人民群众都是这样活了几百上千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他们并不知道还有其他的活法,他们只能这样一直惯性的活下去,他们想要的也只是拼命的活下去,将自己的生命和后代延续下去而已。

也是这样的一群人,只要给他们一点希望,他们就能够立即焕发新生,爆发出他们自己都无法想象的能量,这能量直接能够炸毁一个旧世界,还能用来建设一个新世界。刘贡布每每想到以前自己浑浑噩噩的日子,每每想到张英豪主席给他们展示的未来,点燃的希望,就如同开窍了一般。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什么主席能想到这些东西,他也实在是想不出主席脑袋里面到底在想些什么,到底要把他们带到哪里去,但是刘贡布知道,自己只要跟着主席,跟着前进党走就对了。

就在刘贡布暂时分神思考的时候,负责讲解前进党政策

的榆林蒙古族阿古拉同志上台了,此次进军蒙古,蒙古族的同志自然是全部都要加入军事行动。解放军入蒙,语言是最

大的问题,学习一门语言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不过这毕竟是在一个国家内,蒙汉双方有着大量的交流,懂得蒙汉双语的人自然也不在少数,这些会蒙汉双语的同志经过了政治处的专门培训,现在就是他们真正派上用场的内恢感会这些同志是非常幸运的,因为他们只要工作出色,很快就会

飞速地提拔,他们肯定就是蒙古的第一批干部,担任各地区要职,可以说一步登天了。

阿古拉经过培训,成绩非常优异,他此时自然知道现在这些牧民的心几乎是完全封闭的,所以首先必须和这些牧民互动一下,让他们“开心",否则自己的讲话就会事倍功半。俗话说十指连心,要让下面的牧民放开心扉,就要让他们的手动起来,刺激他们的双手,刺激他们的神经,方法也非常的简单,那就是必须要让这些牧民学会鼓掌。让这些牧民学会了鼓掌,才能更好的互动,才能更好的交流。

就见阿古拉挥手让下面的牧民安静下来以后,当即说道:“我看你们现在各个都没有精神,是不是没有好好的给我们贝勒爷放牧啊?“

这句吓唬的话一出,所有的牧民顿时都强打起了精神,身体自然—挺,立即就站直了不少,看起来整个人都高了不少,所有人都立即就精神了不少。

“你们都学我一样举起双手,对,就这样起来,然后拍掌。对,就这样拍掌......谁拍的最大声,等下就送他一只羊。来,用力鼓掌......"

听到鼓掌就能奖励一只羊,下面所有的牧民顿时兴奋起来,脸上也露出了难得笑容,终于是全部人拼命开始鼓掌了。

阿古拉知道,到了此时,所有牧民的注意力都已经全部集中到自己身上了,现在自己讲什么这些牧民应该都能够完全听得进入了。阿古拉这才微微一笑,挥了挥手才继续大声说道:“刚刚所有努力拍手的牧民,离开的时候都能够得到一只羊。”

听到这话,全部牧民立即就拍起掌来。终于,所有的牧民是学会鼓掌这个神奇的技能了。

这羊自然不是阿古拉出,而是分了贝勒的牧场以后还要给这些牧民分贝勒的牲畜,不然这些穷苦的牧民哪里来的钱买牲畜喂养呢?所以现在提前说分一只羊,完全是惠而不费的事情。

做完了准备工作,阿古拉才继续用蒙语说道:“各位贫苦的蒙古同胞兄弟,我以前也和你们一样是给贝勒放牧的牧民,和你们一样辛苦辛苦的干活却天天吃不饱,穿不暖,有的时候还要遭到毒打。我们牧民就算是剥下一层皮也不够王府买一次烟食,我们辛苦劳累一年的收成也不够王爷贝勒那些福晋点一盏烟灯,我们辛苦劳作却过不上安心日子就是由于有王爷贝勒这些吃人肉喝不血的魔鬼...…”

听到这些话,下面的牧民顿时就是一阵骚动,有的牧民脸上现出茫然,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的牧民面带不安,想要离开这个是非之地,有的牧民面带恐惧,好像预感到要发生什么对他不好的事情,有的牧民则面带兴奋,明显是消息灵通之辈,更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阿古拉说的这些现状其实牧民们哪里不知道呢?牧民也不是傻子,所有人都知道主子家的穷奢极欲,但是谁会说出来呢?看破不说破,把眼睛一闭,日子还能继续过下去。看清楚了现实,自己又没有能力改变,这日子就痛苦非常,也没法过了。

阿古拉也知道下面牧民是什么情况,如果不是旁边站着荷枪实弹的解放军同志,这里的不少牧民肯定就立即离开了,这是人人趋利避害,让身体远离危险的本能,无可厚非。这也是这些旗主们能够凭借少数人统治大片牧场的根本,只要下面的牧民团结不起来,旗主手下的一些个征税人员就是人多势众,要欺负这些牧民就轻而易举了。

阿古拉看着下面牧民的骚动,记住了几个眼睛有光的牧民,等到所有人再次安静下来以后,阿古拉继续说道:“我阿古拉这次就是来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的。给我们这些贫苦牧民救苦救难的红太阳终于从出来了,我们贫苦百姓的伟大领袖张英豪主席,他比长生天还要伟大,他知道了我们正在受苦受难,就派了救苦救难,能够救我们脱离苦海的解放军来了。伟大领袖张主席命令解放军把王公贵族的牧场分给贫苦的牧民,把王公贵族家里养的牲口也分给贫苦的牧民。从此以后,我们这些贫苦的牧民再也不用受到那些王公贵族的压迫了,不用再缴纳沉重的赋税了,我们的劳动所得全部归我们自己所有了,我们以后终于能慢慢地过上好日子了,以后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找新政府了,再也不用听王爷贝勒家的话了....…”

阿古拉的这段话讲的很慢,他直接用"贫苦"这样的开场白吸引牧民的注意力,又用大量的宗教术语加深这些牧民的理解和认识。语言就是用来表达的,说话就是要对对方有利才能被对方轻松接受,这些牧民理解不了革命,让他们知道有人来救苦救难就行了,告诉他们分牧场,分牲畜,有困难找新政府就可以了。

大会动员很成功,白得的牧场和牲口,没人会不要,不要白不要嘛。对这些牧民来说,再怎么样也不会比现在更惨了,反正都是继续放牧,如果将来主子爷回来了,最多把牧场和牲畜还回去而已,反正也没有什么损失。不过,当他们拿到了盖了红印章的文书以后,不少牧民都是喜极而泣了,心态都不由自主发生了变化。

刘贡布可不会管这些牧民的心态变化,打破旧秩序,把这些牧民纳入到新秩序当中就对了。不管这些牧民是主动还是被动,只要他们进来了,那么他们就是旧秩序的埋葬者和新秩序的建设维护者。大势所趋之下,就算是以后那些王公贵族回来,也不可能把这个大势给挽回了。

很快,刘贡布他们就骑着马带着牧民开始到处给这些牧民分牧场了,这种分牧场的事情也没有绝对的公平,更不好东一块,西一块的分配。原来每个人家大概就在哪一块放牧,那么这一块就直接分给他家了。那些没有牧场的,就带到王旗的各处牧场进行分配....

如果此时有一副超高清卫星图的话,就可以看到不只是右左末旗在分配牧场,整个外蒙那些大的牧民聚集区都在分配牧场。土改这种情况,只要有一个地方土改成功,人民就会主动加入其中,就会像推倒了一块多米诺骨牌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从土谢图汗部驻地,中旗,中次旗、中左旗、中左翼末旗、中右旗、中右末旗.…....左翼中旗等一共二十旗,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大的阻扰就土改成功了。

不过,每个地方的情况不同,具体分配的牧场数量也不同,不一而足,如三音诺颜部,也在进行着土改,三音诺颜部原本就是从土谢图汗部分离出去的,不过这里人更少,相比每户能分到的牧场更多,但是分的牲口却少多了。

第五百三十一章:二更!

刘贡布把牧场分配完毕以后,又主持分了贝勒家里的部分财产和粮食,又把牛羊马匹也给分了下去,然后和这些牧民签订了一份简单的收购合同。

原来就是这些牧民照看的牲畜,刘贡布他们也基本没有动他们的,仅仅是挑选了一些好的马匹充做军马。他们之前能够照看这些牲畜,也就是他们有能力养那么多牛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

当然解放军自己也留了绝大部分金银等钱财准备拉回库伦,刘贡布看到这些金银珠宝和马匹,就知道值了此次进军外蒙古的军费了。如果算上行商所得,真是大赚特赚,完全算是血赚了。

没有贝勒这个反对土改的主心骨,所以土改实际遇到的阻力不是特别的大,这次分地一切都很顺利。分配土地的事情就是这样,和在四川贵州等地没有什么区别。只要把土地分配下去了,也就有了广大牧民的拥护了,那些个王公贵族也就翻不起什么大浪了。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抄了这些王公贵族的家,就是从根本上清除这些人造反的机会。没有人比造反起家的前进党更加了解这个时代有钱就会有人有枪的道理,如果这些人没钱了,又没有了群众号召力,自然放屁都不响了。

最后同志们还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把当地贵族的罪状全都给记录了下来,如果这些鸟人鸟以后老老实实或许就算了,毕竟以前是制度性地罪恶,但是,如果他们敢再兴风作浪,那么有的是时间和他们秋后算账。

战士们分配牧场、牲畜和钱财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牧民都对战士们感恩戴德,如同对待活佛菩萨—样虔诚,脸上也尽是笑容。战士们分配完财产以后宣布第二天征兵,男女不限的时候,场面却立即就安静了下来。

如果解放军到了这里就开始征兵,然后再分配牧场,那么解放军征集的就是一些家里养不活的人或者亡命之徒。而那些不想让家人当兵的牧民会觉得这些土地是全部统一分配的,他们能够分到牧场是理所当然。

如果是先分配牧场再来招兵,牧民们现在有了这么多土地,或许有些不想把家里的劳动力送去给别人当兵了。这先后征兵的方法各有利弊,就看军委开会的选择了。

如果是想要捞━把就走,最好的选择自然是先征兵,这样简单快速。但是如果想要长久的扎根蒙古,自然最好就是分配完土地再征兵,欲要取之,必先与之。只有先给与好处,牧民们开始或许觉得这是一场交易,但是日久见人心,很快这些牧民就会明白新政府代表的是什么,解放军代表的是什么。分配好土地再征兵,也更好做政治工作,也会有很多更好的兵源可供解放军选择。

所以,对于牧民们突然的安静,阿古拉自然知道牧民们在想什么,这是对前进党和解放军不了解的缘故,如果了解了前进党和解放军,这些牧民肯定就争着把最优秀的子女送到征兵点了。解放区哪里会缺兵源?哪次开始征兵不是爆满,优秀的孩子随便挑选呢?

这些牧民也确实如之前猜测的一样,几乎所有的牧民都会想到这是一笔买卖,一个交易,是拿到牧场的代价。每个人都知道当兵是要打仗的,打仗是要死人的。就算是阿古拉解释这是为了保卫他们分配的土地需要拿起刀枪,也不是每个牧民都能够理解的。

其实这些牧民如果送家人来当兵,他们就从来没有打算这些人还能回家。这个时代就是这么残酷,用一个人的命,换取一家人更好的生存,这是任何家庭都能够做出的选择,只是有些感到不爽罢了。

宣布完征兵的消息,讲清楚了革命道理,设立好了征兵点,也就让这些牧民全都回去了。刘贡布也丝毫不担心这些牧民不把家里的孩子送来当兵,中国人是最讲究报恩,讲究因果的民族,拿了这么多土地不出一个孩子,邻居都会对此指指点点,如果这家人不在乎,刘贡布更不在乎,解放军不缺兵源,能把孩子送进解放军是他们的福分,这是给予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革命从来就不强人所难。

果然不出刘贡布所料,第二天一大早,征兵点就聚满了人,排在最前面的居然是刘仁和他的儿子,这倒是有点出乎了刘贡布预料。不过,刘贡布脑子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如果将来这旗主贝勒回来,他也只能是来个法不责众,如果前进党和野战军得势了,他儿子在军营也能保住他,这是两面下注,两面还不得罪,这就是所谓的“智慧"了吧。

刘贡布也懒得猜刘仁是个什么心思,这刘仁没有罪恶,才能留到现在,论迹不论心,愿意亲近前进党和解放军自然是要欢迎的。

当然,解放军也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进的,来当兵的人

也是需要经过严格筛选的,无论男女,都是要全身脱光光检查的,像那些有脏病的,都是第一时间就淘汰的。刘贡布简单地看了一眼,来的人中有些是只有十岁左右的小毛孩,还有是白发苍苍的老头.......

那些牧民现在大部分还不明白革命道理,就是觉得拿了那些土地,家里必须送一个人来当兵,甚至是来送死,仅此而已。其实就是相当于把这些人卖了,换取牧场而已。所以不少牧民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家里最废的那个人给送来了,当然,也有牧民觉得送最废的没有良心,选了中间一个送来,至于最好的那个,绝大部分家庭自然是留在了家里。

刘贡布对此也心知肚明,强求不得,也无所谓。年纪小的人,刘贡布自然都会收下,这些年纪小的可以直接送他们到学校去学习就好了。年纪越小,培养起来其实就越是简单。用不用他们打仗是无所谓的,将来建设国家,也需要他们这些人。

至于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孩子,人口却上不去,自然是大家都没有生育常识,晚上都可劲的造啊,孩子生得多,死的多。养不起的孩子要么直接送给长生天了,也就是丢野外让狼吃了,要么送到寺庙里了,人口自然就长不上去了。

刘贡布看着吵嚷的人群,也不着急,让同志们吃了早餐才开始出来登记。

“你叫什么名字?”“巴图。”

“几岁?”

“十八。”

“下一个!你叫什么名字?”“阿木古楞!”

“几岁?”

“四,不,三,啊不,我二十五岁。”

阿古拉用力一拍桌子,盯着这白发苍苍的老头,恶狠狠的说道:“我看你有五十岁了吧?还怎么当兵?说,你到底几岁?”

“呃,我四十八岁,骑马没有问题。”“年纪太大,我们不要,你回去吧?“

听到这话,这牧民顿时傻眼,当即就跪下说道:“大人,你就收下我吧,不然家里就没法活了?”

“不是刚刚分配了土地和牛马吗,怎么没法活了?““啊,不是没人当兵就收回这些东西吗?“

“不会收回,你放心,你回家好好放牧就行了。牛马到时候卖给新政府就行了。”

“啊?好好好,我一定努力放牧,一定努力放牧!”阿古拉把阿木古楞扶起来接着喊道:“下一个!”

征兵完毕就是更为复杂的选举了,蒙古的这些旗按照行政单位来算的话,基本是县级甚至是市级单位。前进党现在干部严重不足,对于怎么管理蒙古这些地方也有一点麻爪,也还没有摸索出足够的经验,所以必须要和当地的那些懂得这里实际情况的人合作。

对于草原上这些王公贵族的管家们就是最合适的人员,所以解放军很是照顾他们,只要这些管家没有查到明显的作恶证据,都没有遭到清算。因为同志们都知道,虽然蒙古的王公贵族是旗主,但这些管家其实比那些王公贵族更加了解当地的情况,因为王公贵族基本是不具体管事的,实际管理牧民的就是这些管家,他们才是真正有一些管理能力的人。

对于没有做恶还支持自己的管家们,也适合在一起合作的,前进党和解放军也投桃报李,允许这些管家参加选举。听说参加选举就可以直接就当旗主了,哪里还有管家是不积极的?至于原来的旗主,谁还管他们去死呢?

就当“官"的热情来说,其实世界上哪个民族和国家都是一样的。没有说只是中国人爱当"官",爱考公务员的,实际上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缺想当官的人。

允许原来的管家选举就导致了蒙古的地方选举,如果有原来的管家参加选举的地方,这些管家在当地有威望,人面广,旗长的位置一般就在这些管家里面选出来。对此,前进党也不是太在意。民族自治区都在云南那些地方搞出来了,让这些管家当旗主自然都算是屁大的小事了。妇联,财政,教育,宣传等部门还控制在党的手里就行了。

……

解决完右左末旗的事情,刘贡布就拉着车,带着新征集的士兵准备回库伦交差了。

远远看到库伦,刘贡布就看到库伦现在已经完全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工地,到处都竖着军事禁区的牌子,差点就让他以为来错地方了。刚进入军营,他又听说了解放军现在已经开始四处行动起来,配合当地的牧民开始四处剿匪了。沿主路进入库伦,他就发现此时的库伦更是显得繁荣无比,买卖之声不绝于耳。解放军此次入蒙带着那么多人到来,后续做生意的人也陆续到来。人多了起来,大大小小的商铺也都开着门做生意,人来人往,确实显出了异常繁荣的景象。

第五百三十二章:第一更!

刘责布把自己带来的新兵和物资分别与各个部门负责人交接完毕,正在处理新兵训练营的一些事情的时候,就接到了张峰请他到办公室的通知。刘贡布也没有耽搁,当即拿起军帽戴在头上,正了正帽檐和衣领,径直就往张峰办公室走去。

刘贡布还没走近张峰的办公室,远远的就听见了从办公室里面传来的带有腔调的咆哮声,刘贡布走近一看,就认出了发声的这俄国人是沙俄驻库伦总领事施什玛勒福。刘贡布听着这老毛子的咆哮,看着他那气急败坏的表情和脸红脖子粗的样子就想笑。

“这些外国人果然就会大言恫吓,威逼利诱。”

听过张英豪主席的课,看了张英豪主席的书,刘贡布现

在也算是看清了这些帝国主义的真面目了,就是一群欺软怕硬之辈,仗着武器代差欺负人而已,真要真刀真枪的开干,还真不知道谁怕谁。而且,解放军从成立之日起就一直在不

停的打仗,威胁解放军?那不是开玩笑吗?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最后的手段打仗都不怕了,还怕什么威胁呢?

刘贡布完全可以想象张峰此时肯定侧着耳朵,稳如老狗的坐在座位上手指轻击椅子扶手,像看戏—样看着这老毛子咆哮。至于这老毛子具体咆哮些什么,刘贡布知道,张峰其实是一点都不都在乎。

也确实如刘贡布想的一样,张峰不止不在乎,甚至此时已经非常不耐烦了。他张峰也是日理万机的人,现在整个外蒙虽然施行军管,但他作为总负责人,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多如牛毛,文件堆积如山,忙的要死。也幸好解放区有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行政体系可以移植,各部门各安其职,修公路,开银行,办报纸,建学校,推广高产农作物和蔬菜种植......否则,他张峰就算是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哪里可能那么多的空闲时间听这老毛子的咆哮呢?

当初解放军大部队突进蒙古,骑兵更是以极快的速度到达库伦。沙俄原本在1900年乘出兵中国东北之机,首次派兵驻兵了库伦。但是日俄战争的爆发,驻库伦的俄军已经全部抽走参战了。而日俄双方也还在鏖战,沙俄那个时候完全没有能力干涉解放军进军外蒙,自己也没有丝毫的能力阻止解放军进入库伦。

但是,因为是和平解放库伦,现在也没有和沙俄翻脸,所以,沙俄驻库伦总领事馆,以及在科布多和乌里雅苏台的领事馆,现在还都得以保留,保持现状。

张峰知道自己此次进军外蒙的使命,几乎把关于蒙古和沙俄的资料几乎全部都捋了一遍,对沙俄的贪婪厌恶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他也彻底明白了张英豪主席说中国陆地上最大的敌人就是沙俄是什么意思了。

中俄外蒙边界本来早经1728年的《恰克图界约》划定,但沙俄始终将外蒙古视为远东军事战略中的重要区域。之后,俄国强迫清廷签订了中俄《暧晖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伊宁条约》《陆路通商章程》《伊犁改订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东北,西北超150万平方公里土地,使外蒙古陷入俄国夹攻之下。同时俄国取得和中国合办由恰克图经蒙古至北京的邮政,在蒙古地区通商,在外蒙古完全免税贸易和外蒙古库伦,科布多,乌里雅苏台设立领事馆等特权。

沙俄在打开了从科布多经归化城到北京,通州,天津;从伊犁,塔尔巴哈台经蒙古深入中国内地的几条通商路线之后,大批俄国商队进入蒙古地区,使得俄蒙贸易迅速发展。

就张峰此时拿到的不完全统计,1861年“俄蒙贸易"总额不到22万卢布,1900年则猛增到1700万卢布。1891年至1904年间,由沙俄输出到蒙古的货物总值只增加20%,而同期由蒙古输入俄罗斯的货物总值却增加了69%。特别是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以后,俄蒙贸易进出口逆差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八千万卢布,相当于每个俄罗斯人失血了0.6卢布,要知道现在还是金银等硬通货称雄的时代,不是顺便印刷的信用纸币时代。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使俄国必须想方设法的控制蒙古,从蒙古获取利益,掠夺资源,以减轻财政压力。

对于贸易逆差的后果,张峰虽然此时还不是很了解,但是他也听过了主席的课,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俄蒙贸易如此之大的逆差,张峰也知道老毛子肯定是受不住的。另外,蒙古丰富的矿产,畜牧资源也为俄国垂涎,从中赚取巨额财富。

所以,伴随商队而来,还有俄国所谓"探险队""考察队""旅行团""考古队",实际上这些人就是俄国刺探中国蒙古地区地形,绘制地图,搜集情报,从事政治,军事阴谋活动的特务人员。

如果说这些张峰还能忍受的话,那么沙俄策划外蒙古“独立"就完全不能忍受了。你从鸡窝里面偷点鸡蛋没有关系,甚至就是摸走一两只鸡都能咬牙忍了,但是,你连鸡窝都要搬走,这特么谁能忍呀?

张峰也已经查到,沙俄渗透分裂蒙古所采取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利用各种机会拉拢和收买蒙古王公,以及恶意挑拨蒙古王公上层同清廷的关系,最为可恶的是沙俄极力煽动民族分裂情绪,培植亲俄势力。

如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是外蒙古政教最高首领。他四岁成为第八世活佛,于1882年由西蒙到库伦,12岁就开始受到沙俄侵略势力的影响。当时,眼前这个施什玛勒夫利用活佛年幼的机会,“赠送"欧式玩具、绘画和几十种稀有动物。而在1900年沙俄驻军库伦,为了获得支持,也是施什玛勒福这个老毛子代表沙俄政府向哲布尊丹巴赠送了金椅、大象等珍物。同年,俄国人柯乐德由于攫取库伦附近的金矿开采权,引起土谢图汗部蒙古王公的反对,也是这施什玛勒福为调节蒙古王公的不满情绪,又以“赔偿"为名,当场拿出10万卢布贿赂蒙古王公。并在蒙古王公会议上,公然散布汉族要在经济上、政治上灭亡蒙古。接下来就是送钱送枪送女人了,彻底开始拉拢分化蒙古上层王公贵族,最终分裂中国了......

传到耳朵里面的咆哮声真是太讨厌了,张峰看着这个一心为俄国利益服务的老毛子,虽然心里佩服,但是他此时已经忍耐到了极点,不过,气急败坏的面对这老毛子为没用,所以张峰却还是看着咆哮的脸红脖子粗的施什玛勒福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牙齿。发出了两声“呵呵"这意图结束谈话的笑声。

第五百三十三章:二更!

看到张峰的这个带有轻蔑的笑容,施什玛勒福当即就愣了一下,心里是直骂娘。见鬼了,他担任驻库伦领事已经有二三十年了,从来没有这么被无视过。自诩为中国通的他一直认为自己看透了中国人,对中国人已经非常了解了。

因为一直以来,中国人给他的全部印象都是胆小如鼠,在他的记忆当中,中国人都是懦弱非常,在外国人面前,根本就不敢嚣张放肆,生怕会得罪了外国人。面对外国人的责难,中国人只有奴颜屈膝,小心赔笑,最多就是偶尔忍无可忍爆发一下而已,最多送点钱财收买一下,从其他地方他们得到更多,爆发根本没有什么卵用。列强每次外交稍不如意或者利益受损,只要气势汹汹的咆哮一番,基本就能够得到想要的结果。

但是,此次进军蒙古的这些军队却完全不一样,纪律严明,循规蹈矩,好像不是中国人一般。从这些军队到库伦,他就开始接触对方了。他也知道现在俄国抽不出丝毫的兵力来库伦耀武扬威,他们俄国在蒙古的力量已经降到了冰点。

所以他开始是想说服哲布尊丹巴八世和库伦的一干王公贵族共同反对这些军队进入库伦,即使武力对抗也在所不惜。结果自然是反对无效,在解放军强大的军力面前乖乖开城。接着是他亲自拜访张峰,讲明了解放军进军外蒙和进行大规模地贸易严重危害了俄罗斯帝国的国利益,让解放军识趣立即退出库伦,退出外蒙。但是不管怎么威胁恐吓,不管他怎么吹嘘俄罗斯帝国军队的厉害,他的要求都被赤裸裸的给直接被无视了。

现在,施什玛勒福是彻底坐不住了。眼前的军队已经彻底伤害到俄罗斯帝国的利益了,同这些军队一起来的商队就抢走了大量的原材料,让俄罗斯商人们损失惨重了。现在更是不仅变相的软禁了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拉拢的蒙古上层的王公贵族,还抢掠了蒙古大量的金银硬通货。最为重要的是这些军队在蒙古底层发动土改革命,没收所有的矿产工厂,还和分了牧场的牧民签订了收购合同,进行了基层选举,还在修路联通内地,建设银行等,军队还借着剿匪名义的四处抓捕俄罗斯人,不少俄罗斯人现在已经神秘消失了,至于去了哪里,施什玛勒福知道这些被抓的人大概率应该是去见上帝了。

如果这些都被这些军队搞成功了,他们俄罗斯在蒙古的特殊利益将全部丢失,那样的话,他们还怎么从蒙古攫取巨额的利益呢?没有了这个类似殖民地的蒙古,俄罗斯帝国的财政压力就更大了。

俄罗斯帝国现在在蒙古的利益太大了,俄罗斯是断不能放弃的,国内也给了他很大的压力,施什玛勒福此时不得不着急上火,气急败坏。

现在,更让他绝对忍无可忍的是现在库伦变成了一个超级大工地,到处都是军事禁区。他很容易就弄清楚知道了,眼前的军队是要把库伦打造成一个大型战争堡垒。在这里准备防御作战,防备的是谁的进攻还用说吗?除了俄罗斯帝国已经没有其他国家了吧?

面对这样一个仇视帝国,还在准备战争的敌对势力,他施什玛勒福怎么能够坐的住呢?只能是为了俄罗斯的利益天天跑来抗议,但是,平时根本就见不到眼前的年轻人,现在好不容易见到了,哪里有不好好发泄—通的道理。

看到施什玛勒福终于停下了嘴巴,张峰慢条斯理的说道:“领事先生,你说的我们都已经知道,我们会尽快开会研究研究,争取尽快给你答复的。”

“拖字决,又是拖字决,这个该死黄皮猴子每次都这样说。”

施什玛勒福咬牙切齿想着,嘴上却是说道:“司令阁下,蒙古有着俄罗斯帝国的巨大利益,你们现在的所作所为已经严重危害了俄罗斯帝国的利益,你们必须立即停止错误的行动,停止在库伦挖掘工事。并且还要把软禁的蒙古王公放出来,把没收的我俄罗斯帝国的工厂矿山交还给俄罗斯帝国的商人,停止抓捕迷路的俄罗斯人,即使抓到有也应该交给我们领事馆,而且,你们的军队必须退出蒙古,恢复蒙古的和平。否则,我俄罗斯帝国将保留进一步行动的权力,所造成的后果也全部由你们负责。”

“呵呵,请问领事阁下,哪些俄罗斯人失踪了呢?麻烦把他们的入境信息或者个人信息找来,我们会帮着你们寻找的。至于贵国的正规商人,我们都是秋毫不犯的。还有,领事阁下说的退出蒙古这样的话就不用说了,这里是我们中国的土地,我们的军队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是绝对不会退出去的。至于你说的矿山问题,都是非法采矿,没有文书,没有经过我们新政府的同意,自然不能再开采了..…”

“我们俄罗斯帝国是有领事裁判权的,就算是你们抓到的某些迷路的俄罗斯人,也应该交给我们处理。至于我们获得的矿产开采也是蒙古政府之前同意的,我的上帝啊,他们都是合法商人,他们都遵纪守法,你们这样对他们,上帝会降下惩罚给你们的,俄罗斯帝国也决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峰听了,笑着说道:“领事阁下,我们就是要打倒满清政府和蒙古旧政府的,所以他们的文书已经无效了。而且,我现在杀了那么多人,也在等着上帝给我降下惩罚,我觉得你还是最好离我远点,最好是远离库伦这座城市,永远不要回头,更不要被上帝降下惩罚的时候波及,而且,上帝降下惩罚的时候你也是不能回头看,否则就会变成盐柱。”

“该死的异教徒,该死的渎神者。。”

施什玛勒福听到张峰如此调侃上帝,实在是忍不住在心里狠狠的骂着张峰,他越来越讨厌这些黄皮猴子异教徒了,看张峰更是不爽到了极点。

不过当他听张峰活用到盐柱的典故的时候,就立即目瞪口呆,他根本不知道眼前的人居然还看过圣经,了解里面的故事,顿时让施什玛勒福都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是放下狠话说道:“你们会后悔的,你们迟早会为今天做的决定后悔的。”

“施什玛勒福阁下,麻烦你见到上帝告诉他一声,给我降下惩罚能不能留我一命啊!我如果受到了他们的惩罚,以后一定改邪归正,虔诚的信仰上帝耶和华和他的乖儿子耶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