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81章

作者:豪圣勇贤

在劝降无果之后,解放军开炮的命令就下达到了炮兵那里。旗帜开始挥动,大炮开始轰鸣。第一轮试射,大多数大炮都打在了城墙上,这些炮弹对于坚固的城墙并没有多少威胁。第二轮炮击很快就开始了,这次超过一半的炮弹准确的落到了城墙上。

由于看到赣州城的守军不懂的现代化战争的厉害,所以第一轮和第二轮炮弹用的都是实心弹。杀伤力确实不大,赣州城中的守军一片骚动,不少守军甚至还能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

解放军再次劝降无果以后,看到顽固的清军士兵端着枪枝躲在城垛处,等待着解放军将梯子架过来,然后将燃烧的油脂从对方头顶上泼下去,烧毁梯子,用子弹一个接一个的将解放军射杀。

只是让这些守城清兵没能想到的是外面的战争已经发展到了他们难以想象的程度,现代化的战争并不需要面对敌人一边射击一边爬梯攻城了。

既然赣州的清军敬酒不吃吃罚酒,是满清忠实的走狗,那就不要怪解放军不客气了。所以到了第三轮炮击的时候,解放军的炮兵不只炮击更加的精准了,而且还换上了开花弹。炮弹落到城墙上爆炸开来,瞬息之间,爆炸点被清空一大片。城墙上立即就鬼哭狼嚎了起来,残破的尸体被抛上空中,被抛下城墙......

“开炮!“随着炮兵指挥官一声声令下,“咻咻咻。”

大群的炮弹穿过数百上千米的距离,砸在赣州城头处。

“轰轰……"”

剧烈的爆炸,山摇地动一般的震撼,让整个赣州城都被笼罩在充满着死亡气息的爆炸声之下,远处腾起的火光与士兵的惨叫让准备白天再亲自巡视一次的满清官员们手足一片冰凉,这是与传统战争完全不一样的进攻方式。也是与他们传下来抵抗太平天国的守城方式完全不同的战斗模式。

天差地别的气势,大段的城墙在爆炸中泥沙飞溅,城头上原本准备用来对付解放军的火油和金汁在爆炸的火光中纷纷被推倒,使得城头发出凄厉的惨叫,接着就燃起了一片熊熊大火。

便是在城墙下,也能感受到那股让人窒息一般的灼热,更遑论此时火势已经疯狂漫延的城头。大炮在继续轰鸣,爆炸中大量的沙石,被炸开的细碎火点飞溅在各处,那些被军官驱赶迅速增援过来的士兵看到这世界末日一般的景象都胆战心惊,心生退意。

或许此时,某些满清军官才想起八国联军其实没有多少人,但是却能抵御几十万军民的袭击。或许他们现在才相信之前从其他地方传来的消息,解放军野战无敌,善于攻城是什么意思。

这天塌地崩的场景,想生存那是一种奢望,更何况爆炸声—阵接过一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那些赣州城里实际的鼓动反抗的官员们都忍不住脖子一缩,等等看这座城新来的主人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德性再说吧。

“通通......."

解放军之所以大肆炮击,也是为了打掉清军的士气和抵抗意志,减少之后进入城区可能遇到的抵抗。

终于,在大炮的轰击之下,城墙处终于炸出了一段缺口。接下来便是迫击炮,有了之前的战斗经验,对付这些落后的满清军队,解放军现在可谓驾轻就熟。城墙上燃烧的火焰,遍地的尸体彰显了此战的残酷。迫击炮炮弹再次洗礼了两次之后,城头处再难找到几个完好无损的人了。

殷朝宗看着已经涌进赣州的一个连,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赣州城的归属在军队进城的时候就算是尘埃落定了。有其他部队在周围清扫战场,追击逃敌,赣州城里面的所有清军和官员这次就算是想逃也是十分困难的事。相对于击败这些清军,后面稳定局面,以及扫清残余的任务要更重一些,不过这些活自然需要慢慢去干。

殷朝宗甩了甩头,把赣州清军搞笑的一幕试图甩出脑袋,嘴里则是喊道:“加快行军速度,否则广州都被解放了,我们还在路上跑呢!”

在殷朝宗越过南雄继续往南进军的时候,原本在韶关的军队已经兴高采烈地往南快速突进,快要到达佛冈了。能够解放广州,可以说是大功一件,为了这件大功,所有战士都都像打了鸡血一样。而进攻广州城,就是要讲究一个快字,这里靠近香港,列强实力庞大,利益巨大,迟则容易生变。

广州的清军比赣州的清军好得不是一星半点,这些清军没有在城墙上烧火油,布置滚木擂石。但是也仅仅如此了,这些清军根本没有纵深防御的理念,也没有在城墙外面挖战壕的打算。仅仅是在城墙上布置了一些沙袋,士兵们组成一条单薄的防线而已。广州城如此之大,就是满清士兵全部手拉手,也不足以围住广州城。清军又没有多少重火力,不会科学布置兵力,他们哪里能够守住一个偌大的城市呢?

从梧州进军的部队和韶关进军的部队在广州城外汇合以后,组建临时指挥部就开始布置准备攻城了。不过此次进攻广州的兵力有点不足,所以没有采用围三缺一或者是四周包围的办法。解放军采取的就是一面进攻,多点突破,快速穿插,直捣黄龙的战术。毕竟广州是解放军重点关注的城市,城市里面也早就有了前进党的组织。广州城里面清军是个怎样的布置,解放军指挥部是清清楚楚。

不过即使解放军有把握快速攻占广州城,但是为了让清军更加的集中,好让解放军聚而歼之。解放军特意在城外驻扎了一个晚上,准备第二天早上才开始进攻广州。不过解放军晚上也没有闲着,而是派出了不少的小分队,守住广州城外的各个路口,特别是通往香港的那些路段,防止广州城里面的满清官员携款溜走。

解放军也知道广州的清军有一定的战斗力,如果正面对攻对射,解放军必定需要付出不小的代价。但是,清军都有一个毛病,就算是北洋军也是如此,那就是害怕被侧击,害怕被包围,严重依靠后勤,需要稳定可靠的粮饷供应。清军又不是真的活腻了,如果足额军饷没了着落,没有战前发卖命钱,他们甚至就连温饱都成了问题,自然都不愿意再继续卖命了。

城内清军现在要和解放军拼命,自然是牢骚满腹,就听见一个清军抱怨道:“打仗,打个屁,拼命,拼个毛。官爷给老子多少钱,老子就给他们打多少钱的仗,这叫买卖公平,童叟无欺。”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去当红军....…"

第二天天亮,解放军经过一夜的休整,吃过早饭以后,立即就开始准备攻城了。此时,在解放军进攻的城墙上,确实已经聚集了更多的清军,不过这些清军可没有解放军那么讲究科学,后勤也没有足够保障,在解放军进攻的时候,清军依旧还没有早餐吃。而且由于不知道解放军什么时候攻城,许多清军晚上整整熬了一夜,此时清军士兵不是眼泪直流就是哈欠连天。

大炮作为战争之神,自然是第一时间就要把它给放出来搞破坏啦。

在轰隆隆的爆炸声中,解放军轻轻松松的从另一个方向攻占了城墙。部队在城内同志的接应下快速的推进。同时广州城里面的总工会也行动起来,或着给进来的解放军带路,去攻占有价值的地点,或者带领工友行动起来,保护工厂。

在解放军快速的进攻面前,城内的清军在极短时间内就崩溃了,解放军就像赶鸭子—样跟着溃散的清军往广州城内快速挺进,而面对解放军猛烈的攻势,岑春煊根本来不及作出重新的部署,接战部队就和他失去了联系。

密集的枪声,猛烈的炮弹爆炸声,使整个广州城仿佛进入了春节般热闹,到处都是爆鸣声,四处充斥着硝烟的味道,到处都是人类的呐喊声。

岑春煊一直认为解放军就是一群不怕死的暴民组成,直到现在败退的消息不断的传来,现在他才知道自己大错特错了。现在的清军哪里有能力去验证解放军到底是悍不畏死还是训练有素,在军队的冲击下,清军完全崩溃了。

很快两广总督衙门口就传来了爆炸声,岑春煊此时已经是万念俱灰了。他已经多次尝试组织兵力突围,但是突围的士兵很快就变成了冰冷的尸体。外面的枪炮声越来越响了,越来越密集,越来越近了。负责防卫的清军军官已经开始带着哭腔给他汇报情况了。

"大人,反贼攻破xx了。”“大人,xx失守了。”

很快,岑春煊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汇报的清军军官了。直到此时,岑春煊依旧期待着逆转乾坤的局面发生。甚至在这个时候,他也期望列强能够介入进来.......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不以岑春煊的个人意志为转移了,很快他就听到了几句话,看到了一个个黑洞洞枪口。

“举起手来,投降不杀。”

“活捉岑春煊。”

第六百九十二章:第一更!

解放军占据两广总督衙门,活捉岑春煊以后,没有任何的停歇,立即转头开始清除满街的残兵,恢复正常秩序。这个时候,乱世当用重点,雷霆手段方显菩萨心肠。那些趁乱抢劫者,不管是乱兵还是地痞流氓,全都杀无赦,很快墙头就挂起了几十颗血淋淋的人头,人头旁边还写着这个人的罪行。而部队也随之展开了巡逻,城内的秩序在极短时间就恢复了过来。

张英豪接到部队发来的报捷电报以后,略微思考了一下,当即对着在记录员说道:“记录,命令解放广州的部队立即开展救灾行动,同时趁机解放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其他还在行军的部队就地展开,清除满清残余势力,解散民团,打击土匪恶霸。”

珠江三角洲,简称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5.6万平方公里。它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海陆交通便利,被称为中国的"南大门"。

两宋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已初具规模,到了明代,是当时岭南著名的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基地,顺德、南海、中山、番禺等地基塘农业驰名于世。两广地区多山少平原,解放军必须牢固的掌握这片能够供养十数万军队的产粮地。想和英国人做生意,基塘农业的产桑产能力也是解放区必须牢固握在手中的产业之一。

接着张英豪又说道:“命令殷朝宗等部转道解放潮汕地区,卡死福建清军南下支援之路,切断福建和广东的联系。同时还要抓典型进行公审,此时必须迅速震慑住地方,让那些对满清心存幻想的地主士绅阶级知道,清军再也回不来。”

“主席,广州湾和香港九龙怎么办?”

张英豪抖了抖眉毛说道:“让对外办公室去和英法说说,我们现在依旧维持现状,时间在我们这一边。”

参谋长刘琦说道:“主席,我们能不能趁机拿下广州湾和香港九龙呢?这样至少可以把英国佬赶出南海,甚至赶出西太平洋。”

张英豪摇了摇头说道:“英国丢了香港又能如何?英国在中南半岛上还有港口,他们还有马六甲海峡,还有印度当作前出基地。一个香港不可能让英国人真的丧失什么。最重要的是,对于南海,我们和英国的看法不一样,因为双方的利益和立场完全不同。我们觉得拿下香港之后英国人就没有了落脚点,英国人就不可以随便进入南海了。但是,英国人的看法是,中国人不可以自由进出印度洋了。印度和印度洋被英国人看成是自己家的后院,任何的威胁都是英国难以容忍的,这也是为什么英国现在拼命拉拢XZ上层奴隶主贵族的原因。因为Xz让英国觉得印度没有什么安全感,感觉受到了威胁。”

“不过,拿下香港九龙对我们还是有不少好处吧!英国没有了香港这个落脚点,他们就不可能随意再从海上对我们产生威胁了。”

张英豪再次摇了摇回答道:“没有多少好处,在我们没有制约英国军舰,打破对英国对欧洲航线的封锁,那么坏处是真的有一大堆。如果我们收复香港,那就是动了英国的殖民体系,动了英国的根本利益,英国绝不会妥协,就是和英国彻底决裂。只要英国封锁马六甲海峡,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再从欧洲获得德奥土等国的什么帮助了。美国现在经济是巨人,但军队却是侏儒,英国一句话就可能让我们和美国的合作破裂。我们必须和英国斗而不破,我们可以偷偷摸摸割英国的肉,但绝对不能和英国产生无脑的冲突。

至于说英国没有香港就会怎么怎么样的言论,这就是典型的大陆思维,大陆的军人们不上军舰还真不太容易理解来自海洋的思维,我们当初从四川打入陕西,也就是陆军打出去几百里地就是很了不得的作战了,人困马乏,后勤补给困难,但是,几百里在海军看来是再稀疏平常不过的距离了。—艘船的运载量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海军轻轻松松跑出去几百里,很可能连单程的一半都没有走完呢。所以,即使我们收复了香港,如果我们没有守护沿海的能力,给予敌人的军舰重创,那么英国的军舰对我们国土也是近在咫尺,沿海没有安全可言。”

“主席,我们明白了。”

看同志们都露出一副明白的表情,张英豪再次说道:“给广州的同志发电报,如果军队要进入九龙和香港救灾,务必联系英国香港当局,获得同意再进入救灾。进入香港九龙救灾不得带武器,不要穿军装,务求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麻烦,一切以救助灾民为主,尽可能的救助灾民的生命,减少民众的损失,并且帮助灾民进行灾后重建工作。”

既然解放军进入广东是打着救灾的名义行动的,自然要把救灾的事情做好。解放军从成立开始就开始救灾,同志们现在也都已经了解,救灾能够让解放军和前进党快速融入当地。而且,现在党的工作也慢慢积累了经验,特别是在无灾无难的地区,不再第一时间强制打土豪,分田地,而是联合民众先进行减租减息和反霸斗争。一方面是让同志们融入当地,获得当地民众的信任。另一方面是因为民众认识到自己的力量,联合起来,最终在民众不满减租减息的时候推出土改政策。发动群众斗地主,发动群众斗群众,循序渐进,逐步深入,最终也能得到最终的改革效果。

进入广州的部队接到命令,让他们立即展开救灾行动让不少指战员都牢骚满腹。其实想想也就知道什么原因了,救灾是又苦又累,而军队只有在打仗的时候才能轻松捞到无数的军功,面对清军这样的弱旅,此时不争取机会,自己手底下的同志都会有意见啊。南面的同志们哪个不羡慕北方的同志开疆拓土,横扫万里,气吞如虎的气势?北面的军队现在可以说各方面完全压南方一头,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打仗的机会,哪里能够放过啊!如果张英豪看到这一幕,肯定会想起后世那些卖保健品的人一手扶腰一手高举大喊:我腰好,我腰好。

不过,这些指战员也只是敢几人私下里抱怨一下,甚至这些言论都不敢让指导员知道,毕竟军队进入广东时对部队士兵的宣传就是救灾。所以这些指战员明面上依旧是乖乖放下枪,抬起袖子加入到抗洪抢险救灾的行动之中。

张英豪把进入广州的部队留在广州救灾,也是给其他部队立功的机会。毕竟攻下广州的功劳就已经够大了,如果这些部队还去抢占解放其他地方的功劳,那么就会有同志有意见了。如果跑一趟广东一点功劳都没有,那是会让下面的战士看不起的。所以,攻下广州城以后,矛盾已经转化,军队的任务也立即转变为赈灾,而不在是以军事为主。

对于解放军进军广东的行动,最紧张的莫过于英法这两个国家了。毕竟英国租界香港等地,法国租界了广州湾都在解放军的兵锋之下了。对于张英豪来说,这是中国的内政问题,自然不需要英法等国置喙。但是,对于英法两国来说,解放军进军广东,那是严重损害了英法两国的利益。所以很快,张英豪就接到了英法两国的外交照会,不过张英豪也不做过多的理会,交给对外办公室去处理,慢慢拖延时间。

就在这时,张之洞走进来却是突然问道:“张主席,两广总督岑春煊怎么处理呢?“

对于这个问题,张英豪想都没想就说道:“嗯?“官屠"岑春煊啊!哈哈,和张先生的""钱屠",袁世凯的"民屠"齐名呀!都是大人物。”

张之洞尴尬一笑,当即说道:“张主席过誉了,本人确实花钱不少,但事情却没有做多少。”

张英豪却是说道:“先生过于谦虚了,您创办武汉钢铁厂,说您是我们国家的重工业之父也不为过。您还建立了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湖北工艺学堂,女子师范学院等,为国家培养了人才。说真的,您的贡献不是几句话可以说完的,总之啊,您的所作所为可谓是功德无量,名垂青史啊!”

听了张英豪的话,张之洞很是高兴,作为满清重臣,却能够得到叛军头子如此之重的评价,那么自己的历史评价就不会低了,自己就绝对不可能遭到清算了。

张之洞面带笑容的说道:“哈哈。过誉了。张主席,您还没有说怎么处理岑春煊呢。”

张英豪也是笑道:“说真的,对于岑春煊怎么处理都无所谓,就是杀了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岑春煊当初镇压广西会党起义可是杀了不少人。不过,这也只是立场不同而已,现在杀他对我们也没有什么好处。”

张之洞立即接口说道:“主席,岑春煊也是支持维新变法的人,更是不遗余力地在广东推行新政,他开展军事改革,他以常备军、续备军、巡警、州县士勇来代替绿营,分别执行作战守备、缉捕清乡、维持治安、护解饷犯的任务。他也大办了军事学堂,成立了广东将弁学堂、军医学堂、陆军中小学堂、警备学堂等。同时,他还兴建新式学堂,在广州设立了“学务处"专管教育,创办广东法政学堂、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两广方言学堂以及测绘、蚕业、农林等专业学校,并改两广师范学堂为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又选派士子去日本留学,为两广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卓越的贡南献....…”

张英豪听着张之洞的话,自然知道张之洞是在为岑春煊求情。等张之洞说完,张英豪才挥了挥手,一位同志当即跟张之洞说道:“张先生,对于岑春煊的功过是非,我们自然会调查清楚的。岑春煊在两广大力惩办贪官污吏,我们也是知道的。另外,岑春煊他创设两广学务处,作为最高教育管理机构。先后开办了两广实业学堂、广东法政学堂、蚕业学堂、农村学堂、两广方言学堂、测绘专业学校、两广高等工业学堂。令各州府设立中学堂、各县设立小学堂,我们也是知道的。我们知道岑春煊还重视师范教育,先后创立两广师范馆、译学馆、广东女子师范、广西速成师范科,尚德女子师范,两广游学预备科馆等。在前年他还指示成立两广练习所,将全省各县劝学所所长和县立小学校长集中到省里培训等,这些都将成为岑春煊最终评价的依据。”

张英豪也对张之洞说道:“我们前进党对于满清官员自有一套处理对待的办法,对于确实有能力的官员,我们自然也是需要的。我们前进党的政治理念之一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果满清那些有能力的官员,愿意接受学习改造,愿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前进党也是给政策,给出路的。”

张之洞听到张英豪这么说,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是叹了一口气,无数的人,张之洞都一眼没够看透,但是,对于眼前这个党主席,他是完全看不明白,想不透。

张之洞转而放下了岑春煊的事情,转而问道︰“张主席,《司马法》中的仁本第一上说:故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现在你们没有和日本签订停战条约,也没有和沙俄签订停战条约,虽然确实战胜了日俄,也确实振奋人心,但是依旧后患无穷啊!”

张英豪自然也知道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一句话,如果列强不欺负中国,愿意把土地还给中国,把侵占的利益吐出来,特权交还给中国,自己又哪里愿意打仗呢?

不过这些不是张之洞个人的错,没有道理埋怨他,张英豪自然也不会无品的在张之洞面前抱怨什么,所以张英豪回答道:“先生,您说我们担心战争,但是,反过来想,我们这次胜利了,难道日俄真的就不怕战争吗?“

张之洞听了一愣,好像是这个道理啊,自己担心,难道敌人就不担心吗?这就是《孙子兵法》里面说的:知己不知彼吧!

看到张之洞无言以对,张英豪继续说道:“现在的时代已经变了,在这个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以前抱残守缺的东西都该放一放了,要实事求是了。在这个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的时代,在这个弱肉强食,落后就要挨打,赢者通吃的时代,忘战必亡,甚至是被亡国灭种。非洲黑人被当作牲畜一样被贩卖,美洲印第安人被如同牲畜一样被屠杀,圈养,殖民地民众被肆意杀戮剥削,就是我们中国人被当作“猪仔"贩卖的人也不在少数。所以,孝达先生(字),这个时代是忘战必亡啊。至于好战必亡,你看看列强国家,美国以三个州起家,因为好战,现在成为了一个横跨太平洋,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国家。英国因为好战,征服了一片又一片土地,成为现在的世界霸主,日不落帝国。俄国因为好战,成为了横跨亚欧大陆,三面都有了他们渴望的出海口。日本好战,割走了弯弯,朝鲜,让满清赔了多少钱啊?其他列强国家都是如此,因为好战而强盛,这途中被灭亡了多少不好战的国家?孝达先生,止戈为武,羔美为羹啊!“

张之洞或许是第一次听到这些言论,当即就愣住了,他从来没有从这些角度看待问题,但是,圣人之言难道也会错吗?

张之洞想了好一阵才说道:“我们应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样就能赶走侵略者,保国保民了。像洋人这样,于禽兽何异?”

“于禽兽何异?多好的一句话啊!“

张英豪心里想着,看了一眼张之洞,知道张之洞这是想要宣传他的政治主张了,不过,在张英豪这个穿越者面前,那是一点作用都没有的。其实这也就是张英豪利用张之洞的名声和威望稳住地方,千金买马骨而已,在某些具体事情上,张英豪也愿意询问张之洞,毕竟张之洞确实有能力和经验。但是如果张之洞倚老卖老,甚至想要改变前进党的政治理念,那就是张英豪所不能容忍的了。

张英豪笑着说道:“满清居然连洋人都战胜不了,更是惧怕洋人,这是不是离兽不如呢?”

听着张英豪刻薄的话,张之洞顿时感到老脸通红,嘴巴讷讷说不出反驳的话,张英豪却是好像没有看到,继续说道:“欧美列强之所以强,是因为他们的那一套资本主义制度,并不仅仅是他们的技术。就算是他们现在技术突然消失了,不久这些技术就会重新出现。但是中国却是不行,洋务运动几十年,人亡政息啊,难道这还不能说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说法已经破产了吗?就算是依靠西学赶走了侵略者,那么之后呢?列强国家技术不断的进步,我们只会永远落后于人,始终受欺负,这样的结果前进党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觉得孝达先生在知道结果以后,肯定也不会接受吧。”

张之洞连忙说道:“主席说的对,我这是错了,是不能接受。但是,如果一直不停止战争,那不也是消耗国力吗?战争需要那么多钱,国家只会越打越穷,应该休养生息!“

张英豪听完笑道:“孝达先生说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这个时代还是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的,没有什么可以求全责备的,只是我们前进党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国家,全新的体制,所以不需要这样的观点而已。至于您说的花钱问题,我以前在党课的时候讲过,满清在击败准噶尔停止扩张的那一刻,就必然走上逐渐衰败,走上中国治乱循环的老道路了。”

张英豪接着有些自得的继续说道:“只要领土不停的扩张,只要国内人民的平均财富在不断地增加,那么整个国家就没有多少问题。农业国的扩张做不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对于农业国来说,劳动力才是最贵重的财富,一旦人口消耗过多,财富消耗完全大于产出,自然就是国家越打越穷,最终要么是打不下去被迫停战了,然后休养生息,要么是直接改朝换代了。”

张英豪看着如同小学生听课一样安静听讲的张之洞,又看了在旁边记录的同志一眼,接着继续说道:“工业国和农业国是完全不同的,自工业革命以来的一百年,所创造的财富就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的总和。只要我们每一场战争都有相应的收益,只要发动战争的消耗总体低于增加财富的数量,那么国家就不会出严重问题。而且,现在不仅人所创造出来的财富数量不可和以前同日而语,壮年劳动力的价值也大大降低了,能够消耗的人口也变得更多了,人均财富的数额反而变得更高了,到了这个时候,只要在一定的限度内,打仗越多反而对社会发展越有促进作用。”

听着这些惊世骇俗的话语,张之洞顿时浑身都起了一层鸡皮疙瘩,而他也注意到记录员更是拿笔的手都颤抖了起来,写字都不利索了。这样离经叛道的话语,古往今来,有几个说过?反正他张之洞是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相关语句,甚至连想都不敢这么想啊!

张英豪却是嘴角噙着笑继续说道:“当然,这里面有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那就是因为打仗而花费的钱不能被少数人所独占,不能让少数人发了战争财,而广大的百姓却是越来越穷,还要贫民卖命,这样就会出大问题了。只要广大的老百姓靠出卖劳动力给国家创造财富的同时赚到了钱,我们国家就只会因为战争越来越富有。”

张英豪语气轻快的看着张之洞最后说道:“当然,不仅群众创造财富得到钱,还有就是战争获取的土地、产出、赔款等能够不断地反馈到工业建设之中,扩大工业的产能和容量。只要形成正循环,那么战争是越打对国家越是有利,越是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样又能解放更多的劳动力,创造更多的财富....…”"

张之洞不愧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晚清重臣、后期洋务派代表人物,他只是略微思索就找到了其中的关键,当即就脱口而出道:“世界上哪里有这么好的事情,肯定有其中的制约,不然列强某国早就统一全球了。”

张英豪真是忍不住想给张之洞竖起两个大拇指,当即回答道:“这个是当然,生产力的提高速度,国家人口的数量与素质等都是制约的因素。比如英国之所以能够称霸全球,形成一个日不落帝国,就是因为其生产力。英国率先发起工业革命,以压倒性的优势夺取了如此之多的殖民地。但是,英国不想再多夺取一些殖民地吗?不想中国变成其殖民地吗?不是英国不想,而是英国本土只有几千万人口制约了英国的扩张,其他列强国家也都有相应的制约,列强和列强又相互制约。工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原材料和消费市场的过程。所以我们国家只要能够抓住现在的机会,那么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就是最好的时代,我们应该捉住时代的尾巴,充分利用四亿五千万人口红利,抓住工业快速发展的契机,努力提高生产力的同时,夺取更多的土地,让整个工业化建设和发展进入正循环,让国家迅速摆脱挨打和挨饿的局面,成为一个真正富强独立的国家!”

.………-

第六百九十三章:第二更!

张英豪送张之洞离开以后,又和同志们商量起了后续的事情,解放广州的部队也在向珠三角扩散,随着解放的范围越来越大,防御圈也是越来越大,兵力也越来越稀疏,这就给了之前那些民团机会,侦查部队很快就和这些民团给对上了。

由于民团是地头蛇,所以有几支不知道哪里来的民团武装汇合在了一起,袭击了部队的侦查人员。听到这个消息,同志们立即就炸锅了。没有丝毫的感到担心和害怕,众人只是觉得诧异,不知道谁在这个时候吃了雄心豹子胆,居然敢在这个时候武装对抗解放军,这可真是厕所打灯笼――找死啊。

面对这些敢于武装反抗的民团武装,解放军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客气。由于道路不畅,信息不通,这些民团现在还不知道解放军已经快速攻下了广州城。对于前进党来说,这些攻击解放军的敌人组织起来了,其实也是有好处的,这就给了解放军一个一网打尽的机会。

解放军战士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现在又处在广东这么一个陌生的环境里面,自然是万分的团结和警惕。得知有民团聚集的消息以后,部队在短短的时间里面就聚集了起来,步兵6团和骑兵5连接到命令负责扫清敌人。这个反应速度对于解放军放来说是正常现象,但是对于民团来说,那就是不可思议了。

当这些民团还在争论如何支援广州城的时候,部队就已经把这些民团给包围了起来。见到几千的敌人,指战员自然不会迂腐到先喊话,再进攻,肯定是先开枪,控制住局面以后,再劝降问话,敌人的性命自然是没有自己同志的性命那么重要的。

迫击炮作为方便携带的重火力系统的一员,自然是最先开火。部队面对民团具有非常明显的心理优势,见民团内部一阵混乱,战士们立即发动了进攻,一时间顿时枪声大作,炮声轰鸣。这些团练杀杀没有组织的革命党或许进步人士还算是组织强大,但是面对有组织,经过严格训练的正规军,他们顿时就不行了,一时间被杀的人仰马翻,随即就崩溃了。

这些民团承受不住解放军进攻所带来的压力,立即开始四处逃散,然而解放军又怎么可能让这些民团继续祸害地方呢,所以两翼就出现了骑兵部队包抄了过去。南方地区确实是不太适合骑兵大规模作战,骑兵部队遇到稻田和石板路就更加的麻烦。不过同志们并不着急,民团没有经过严格而残酷的专门训练,他们跑起来看似很迅速,但是肯定跑不到十分钟就气喘吁吁,“丢盔弃甲"了。跑不到十五分钟,除非有跑步的天赋,否则就是想继续战斗也没有力气了。如果想要逃命,他们的武器就必须丢掉了。

这是一场完全不对称的战斗,很快,水渠都被染红了,尸体倒伏在田硬上,在稻田里,在水渠边。地上,水里都是血,空气里面也有浓浓的血腥味。

这些民团以前屠戮进步人士的时候可是没有一次手软的,所以在他们榆木疙瘩的脑袋里,投降什么的根本就没有出现在他们脑海里面。解放军风卷残云般的把这些民团给消灭掉,确实是立威了。不过也由于杀戮过重,操之过急的原因,导致不少地方的民团继续进行了反抗,不少地方也出现了软性抵抗的问题。

张英豪听到广州城外居然发生了这么一场战斗,心里哭笑不得的同时,也想到了这些地头蛇的问题。按照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分析一下就知道,广东的地主豪强自然是解放军的敌人,但是出于维护统一战线的考虑,自然不能把所有的豪强地主都推到对立面去。有必要拉一派,孤立一派,打一派,否则,一旦激发起了地方豪强的全面反抗,那么,军队再多的人也没有人民那么多,解放军还对当地不了解,最后必然要付出不小的代价,甚至双方会杀的血流成河。地主豪强的数量是有限的,解放军虽然不会屠戮百姓,也不会与百姓为敌,但是一旦大规模的杀戮,死伤众多的还是那些充当炮灰的普通百姓。

张英豪想了一会说道:“先用邀请广州以及附近的头面人物到广州城,在这些人的亲眼目睹之下,把满清的一些罪大恶极的官员以及该处以死刑的罪犯当众处决,杀鸡儆猴,让这些人亲眼看到反抗解放的下场以后。想来那广东的地头蛇会有所触动,分化起来就简单多了。”

解放军快速解放广州,一战打死打伤两千多民团的消息迅速传播开来。而其他的军队也迅速夺取广东的各个城市,殷朝宗接到命令之后也立即转进,奇袭夺取了汾水关,守住这里就几乎切断了福建和广东的交通要道。

其实张英豪并不担心福建的清军会来袭击解放军,其实把把满清当地的军队调离当地反而更好被消灭。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清军南下,搞乱了地方,给了列强借口,反而不好。而且,死人是不可能复活的,对待敌人必须要小心驶得万年船。

解放军分出一部分部队进行赈灾以及灾后重建,其他各个部队进入江门,佛山等地,消灭满清残余势力,主要还是在广州周边进行了一场武装游行。土改委员会,财政部等部门的同志一面翻阅资料,确定广东当地的土地情况,没收官地;一面开始建立新的税收制度,开始宣传减租减息。

当然,解放军在广州周围的行动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震慑香港的英国人。解放军此时真正的敌人是地主士绅及其代表的满清势力,所以解放军必须要防止这些人和英法等国家相勾结,从事反革命活动。

广东除了地主民团以外,还有天地会这些准黑帮组织。对于这些组织,解放军一直以来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山不容二虎,解放军猛龙过江迅速占领广州,自然不会再允许任何的武装力量和解放军分庭抗礼。

很快,广东的相关信息就汇总到了张英豪的桌面上,张英豪看着这—摞摞的资料,心里还是挺高兴的,毕竟这都是证明自己的同志在不停的成长。张英豪看了一会里面的文件,大致的意思也就清楚了。

此时的中国,除了西北,东北等地以外,几乎都是人多地少的局面,而两广地区这样的现象及其的严重。资料上面说的很明白,要是不能分田分地,若是不能公平的分地,两广地区定然也是天天要饿死人。所以历史上不管是土客矛盾,还是天地会等造反,其实总结起来也就是是一句话,日子过不下了,还不争不抢,静静地等死,这样的乖宝宝坟头早就长满草了。

既然知道了分田分地的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所以张英豪直接批示道:不用管那些上层,我们只需要拿出让老百姓安居乐业的办法来就可以了,按部就班,最后分田分地以后,那些跟着天地会和那些民团成员肯定是要回家的,只要没有人跟着这些头头脑脑,那么新政府想要把他们捏成圆,他们就是圆,想要把他们捏成方的,他们就是方。

张英豪知道土地有限,土地兼并不可避免,所以土地国有是必须要坚持的,作为二十一世纪而来的人,自然知道想赚钱,靠的是工业,土地这种不可再生的资源是必须掌握在国家的手里的。任何人得到的都只能是土地的使用权,而不是土地的所有权。将来搞资本营运,卖出土地的使用权,这些钱除了用于政府开支之外,还可以用来搞基础建设,用于发展生产。

前世的历史已经给证明了,搞工业的基础是土改,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成为产业工人。英国的羊吃人,法国大革命大杀封建大地主,美国就更加不用说了,西进运动,耕地保护法等等,甚至连俄国也已经出现了土地的集中化经营,并且往西伯利亚地区大肆的移民......

不同的国家完成土改的方式或许不同,但是无一例外的是,他们都在努力粉碎封建地主经济和小农经济,把土地作为生产资料,作为社会化大生产的一部分而存在。而中国的土地情况就更加的特殊,错综复杂,到了不快刀斩乱麻无法解决的地步,部分地区人多地少,绝大部分人无地的情况就是其中的一个必须要解决的矛盾。

要发展工业,还有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必须要有足够的农副产品养活脱产的人,没有足够的粮食,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建设的小学,授课老师不能完全脱产,军队也要开荒屯垦的原因,解放区必须减少基层脱产人员的数量。像村长,村书记,村委会的许多干部,都只是领取一份微薄的生活津贴,这份津贴不足以让他们养家糊口,必须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参与农耕生产,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过上正常的生活。

所以不管是哪里,想要发展的一个核心要点就是土改。国家可以通过土改控制农副产品及其价格,通过土改解放劳动力,也就变相的把农村纳入到工业化的道路上面。其实不管是广东地区还是其他的地区,搞了土改也就是让百姓有口饭吃而已,也就是张英豪之前说的,解决挨饿的问题,或者说仅仅是解决了不饿死人的问题。

张英豪最近也看过另外一段关于反对土改话:要实现社会主义,在土地政策上必须实行彻底的土地国有化,而非小农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下的土地公有化,土改就是朝此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它不仅不是社会主义措施,而且切断了通向这种措施的道路,它为按社会主义精神改造土地关系制造了一大堆不可克服的困难).....

其实张英豪自己也非常清楚,在经济发展缓慢,没有足够就业岗位的时候。得到土地的农民,就会成为最保守的小资产所有者,他们安土重迁,他们保守顽固,他们对社会主义革命的抵抗,可就比数量上非常少的大土地所有者的抵抗危险得多,顽强得多。

但是,在经济得到长足的发展,有了足够多的就业岗位

以后,农民们反而又会迅速放弃手里的几亩土地转而进入城市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资本的力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