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十九世纪末,随着俄国资本和工业的进入,中亚地区的手工业遭受重大冲击,大批工人失业。土地被俄国殖民当局和移民不断侵占,导致本地居民的怨愤激增。俄国对当地人的统治到后期愈加趋于强硬和暴虐,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矛盾不断积聚,又没有释放的出口,终有爆发的一天。
沙皇政府内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在重大问题上各部之间常争吵不休。时任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评价说:“俄国政策的目的,很难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沙皇就是他自己的大臣,而大臣们又极不中用,致使执行政策都是虎头蛇尾。“
这也直接导致对殖民地管理的混乱。俄国驻土尔克斯坦各地的长官们享受无上权力,几不受任何限制,残酷的统治不时引起当地穆斯林的强烈反抗。
二十世纪初,沙皇政府派出检察官帕伦伯爵前往中亚,去检查那里的吏治情况,伯爵发现了许多骇人听闻的暴行,他发现各级官吏无一不营私舞弊、贪赃枉法、贿赂公行、草菅人命。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中亚各民族的强烈反抗。规模较大的起义有三次:1892年塔什干的“霍乱“起义、1898年的安集延起义。
英国在南非发动布尔战争时,尼古拉二世在写给他姐姐的信中,就清楚地表达了俄国的这一战略思想:
........你知道,我并不是骄傲,但我高兴地获悉,用最后手段改变非洲战争进程时,非我莫属。方法很简单――拍发电报,一声令下,整个土尔克斯坦的陆军动员起来,开赴前线。.....世界最强大的海军舰队不能阻挡我们恰怡在英国最薄弱的一环清算同它的宿怨。“
恩格斯在论述俄国向中亚扩张时写到:“从军事观点看,这些征服地的重大意义就在于,由于它们而为进攻印度提供了作战基地的核心。“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俄国向东南欧的扩张受阻,而南面和远东地区还有广阔的可拓展空间。从地缘战略上来说,占有地缘辽阔的中亚,不仅将俄国的战略防线和战略前沿往南推进了一千多公里。还为俄向波斯、阿富汗和印度、中国新疆和蒙古渗透和扩张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南下印度洋一直是俄国的梦想。1800年,俄国沙皇保罗一世曾写信给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表示了对英国的不满,并愿意同法国联合以结束英国的不公正处置。保罗一世提议:俄国集结35000名俄军,法国亦准备同样数量的军队,两军在里海会合后,由海上向南进发,登陆后同伊朗和阿富汗联合起来,把英国人赶出印度。保罗一世与拿破仑就关于进军印度进行了密切的磋商,并制定了详细的进军计划,其内容提要如下:
......走在军队前头的应是带著文告的大员和带着地图的工程师。工程师们要把行军休息地、渡口、地方的障碍物和清除障碍物的方法,用符号标在地图上。
文告应安抚沿途的统治者,使他们相信,出兵的目的是驱逐英国人,他们′奴役着这些美好的,从前非常驰名的、强大的、富饶的国家......。这些国家的人民如今正痛苦地在—种受压迫、不幸和受奴役的可怕状态中呻吟。此种状态使法国和俄国对他们感到深切的同情。因此两国政府决定联合自己的力量,以便把印度从英国人的暴虐和野蛮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其次,应该许诺不白拿任何东西,尊重宗教、法律、风俗、财产和妇女.......。“
英国政府获悉法俄两国远征印度的计划后极为震惊。不料,1801年3月,保罗一世在一次宫廷政变中被杀,即位的亚历山大一世认为此计划太过冒险,立即召回了已经踏上征途的哥萨克军队,使得该计划流产。
第七百三十七章:第一更!
张英豪是非常感谢左宗棠在兰州开办了机器制造局和兰州织呢局的,这给解放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如果一切从零开始,困难将会大大提升。现在军队对外的各个方向都有了兵工厂等各类工厂,足以支持几场战争了。
张英豪下达命令之后就交给前线的同志们了。张英豪知道自己的穿越会让这个世界变得面目全非起来,张英豪此时也已经看不到未来的具体变化情况了,能利用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所以此次,趁着列强入侵,张英豪倾解放区之力,必须把国内给打扫干净,否则后续的麻烦将源源不断,毕竟中国此时的生产力完全不能和列强比。
“这一次,现在就看谁敢冒头了,谁冒头我们就打谁。不过,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主攻方向只能有一个,其他方向都以防御为主。对了,立即发电报给浙江的同志,让他们立即收回杭州日租界。同时,各地政府立即对外国人设置的在华公共居留地的洋人予以登记,否则予以驱逐。”
张英豪此时就是在等,只要哪个国家敢于冒头,就立即按下去。而且必须清除列强在中国的全部武装,一旦再次撕破了脸皮,那么英国的厦门租界,广州英法租法界等,都必须全部收回。
“好的,主席。”
战争打得是后勤,张英豪知道必须加强解放军的后勤运输能力,所以当即到汽车厂视察。张英豪最关心的是拖拉机这类的载重汽车,所以到了拖拉机厂。
面对迎接的同志,张英豪问道:“我们的柴油拖拉机现在怎么样了?”
张英豪说的柴油拖拉机,其实就是前世张英豪小的时候看到的那种需要用手摇点火的拖拉机,张英豪对于那种拖拉机记忆犹新,因为他自己就亲自去摇过手柄打火,还差点被摇手打到手臂。这些拖拉机的生产,能够极大的解决战争时期的后勤问题。毕竟一辆车就抵得上几十,上百的劳动力。
张英豪问完,就自己都想笑起来,就算是能够生产出来,现在的中国又能生产多少呢?如果不是之前从美国进口了大量的废旧钢铁,中国就是制造汽车的钢铁也不足,自己生产的钢铁还是严重不足啊。不过,张英豪相信,再困难也没什么,不用多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主席,现在已经开始生产了,不过,因为某些钢材要求高,我们只能加厚,加宽,运载力降低了不少。”
张英豪听了,在心里直摇头,前世荷载两吨的车,都敢装载十吨,真是钢材不合格吗?
张英豪视察完汽车厂,心里也完全放松了下来。脑海里时不时浮现出一些想法,很快就醒悟了过来,此时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事情。既然自己已经给列强下了最后的通牒,是否就必须要按照通牒来行事呢?如果等着列强先发制人,庞大舰队发动进攻以后,那么中国的损失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既然列强进攻了,开了第一枪,自己为什么要等呢?难道要等到列强准备充分吗?一定要等到列强主动进攻吗?这不是有病吗?而且,自己也必须把长江彻底变成中国的内水,不然解放区也不敢在长江两岸放心的搞建设啊。
突然,张英豪想到了什么,立即叫来了冯如问道:“现在我们的飞机性能怎么样了?能不能出战?“
“主席,我们的飞机能战。现在我们的双翼战斗机航程已经达到了四百公里,机枪和子弹都经过了改良,安装了射击同步协调器,每分钟可发射七百五十发子弹,战斗力强大。而我们的双翼轰炸机现在的航程已经达到了六百公里了。根据您画的图片,我们用上了众多的新技术,铝合金材料,全封闭的的结构,新型机翼,和纺锤流线造型等。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为130千米/小时,它的载弹量是四枚一百二十五公斤的炸弹和六枚二十公斤的炸弹,安装有四挺机枪,载重可达一吨。”
“125公斤的航弹威力如何?“
“主席,125公斤的航弹相当于陆军同重量的203毫米的炮弹威力还大。”
“好,此次我们对列强的战斗可能要用到咱们的飞机了。现在我们总共生产了多少轰炸机?”
“主席,这种飞机设计出来以后,到现在只制造了三十架。主要是发动机太难制造了,废品率太高了。这还是我们获得了美国和德国的技术和仪器以后才制造出来的。”
“不用解释,这些我都理解,飞机的技术突破确实比较难。不过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发动机好,飞机就不会差,发动机不行,那么飞机其他地方再好依旧是不行的。飞机发动机的研究周期要以年来计算,现在还好从零开始,努力了就会有进步,但一旦技术得到突破以后,周期可能是要十年八年,所以急不得,这些我还是知道的。现在飞机场都建好了没有?”
“都建好了,根据计算以后,现在各地的转运机场也都秘密建好了。我们的飞机可以从广州一路转场加油飞行到兰州,库伦,哈尔滨等地......”
张英豪听了直点头,飞机必须未雨绸缪,不飞则已,一飞必须冲天。
“这些飞机场都是秘密建设,附近现在也已经被封锁了起来,一旦有需要,飞机立即可以秘密进驻。我们还在江苏秘密建立了多个机场,一旦有需要,飞机到场立即可以用以封锁长江口。”
“很好,火车,汽车的发明让人类征服了陆地,钢铁巨舰让人类征服了海洋,飞机必然让人类征服天空。我们中国已经错过了前两次的发展机会,但是,征服天空的机会,我们绝对不能错过,也不允许错过,我们还要引领世界。”
现在飞机在列强的眼里完全就是一个玩具,完全不受重视,列强的资金都用于汽车等产业的发展。此时的张英豪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让飞机正式亮相,也不清楚具体怎么运用这些飞机,而且张英豪心里非常的明白,一旦飞机出现在战场,自己的先发优势就会很快丧失殆尽。所以张英豪宁愿多多使用飞艇,也不愿意用飞机。飞艇虽然缺陷很多,但是现在依旧是空中霸主的存在。
张英豪在心里下定了决心,如果战事不顺,飞艇不能解决问题,再出动飞机不迟。
“飞行员培训的怎么样了?现在有了多少飞行员?”“我们现在建设了一所飞行员培训学校,从部队选择优秀的苗子,开始从零开始系统性的培养飞行员,目前有经验的飞行员有五百多,在校培训的有三百。”
“包括飞艇的飞行员吧。”
“是的主席,包括。”
“要扩大,这点人远远不够。把飞行员培训学校升格为航空航天大学吧,专门教育培训航空航天需要的各类人才,不要局限于飞行员。飞机就是一个工业产品,生产速度—旦得到突破就能够无限量的快速生产,但是各类人才却是不容易培养,我们的飞机飞行员暂定为两千人。如果将来飞机一旦投入战场,可能会需要数千甚至是上万的相关人才。我还是那句话,宁愿人等飞机,也不要飞机等人。”
“好的,主席。”
“如果我们有上千架飞机,哪里还有列强敢在中国放肆撒野?哪里还能有列强的战舰敢来中国耀武扬威啊?“
“主席,是我们做的不够,我们—定继续努力。”
张英豪摆了摆手说道:“不是我们,是满清的罪过,归根结底还是我们生产力不够发达,人才不够。不过,我们可以做一个明确的分工,就像农业—样包产到户,成立多个分厂。制造飞机发动机的,就专门研究制造各类发动机,专门制作发动机;制作机翼的,就专门制造机翼;制造轴承的就专门制造轴承;
我们把飞机分解成几个部分,然后进行标准化生产。分的越细,效率就会越高。而飞机最后做组装的工作就可以完全实现流水线作业。这样我们才能够在短时间之内大大提高飞机制造的数量。不说多吧,我们如果完成这些之后,一年生产几百架飞机其实一点也不多。”
张英豪很清楚工业发展的趋势,那就是分工越来越细,任何一个大型工业的组成,都是好多个工厂组成的,一个工厂是不可能包生产所有的一切。这就是为什么会出来大量配套工厂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工厂不可能完全国有化的原因。如果是私企,没有订单就会破产倒闭,所以必须去拼命找订单,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发展生产力。但是国企靠生产任务,靠分配订单,就算没有订单依旧需要给工人工资,提供各类保障,国家的负担就会太重了,最后反而是限制了生产力的发展。
张英豪从来就不认为国企的竞争力不如私企,但是国企不可能包打天下,不可能什么都抓在手里,都靠自己发展,否则,必然会导致发展的动力不足。缺少鲍鱼,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整个体系死气沉沉,领导干部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工人怨声载道,牢骚满腹,得过却过,形成一个死循环,谁都玩不转,最终的结果就是死路一条。
看到冯如点头,张英豪继续说道:“还有就是油料问题,不过这不是你的工作。内燃发动机,需要的是石油。但是我国是个贫油国,石油的产量并不怎么高。一旦大规模发展飞机,汽车等吃油的机器,那么就需要从国外购买大量的石油。这也会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张英豪知道接下来是一个石油的世纪,所以张英豪知道必须趁着现在石油还非常廉价的时候,大量购买石油,大量储备石油。这是战略资源,是一次性消耗品,储备再多也不嫌多。当然,最好的还是拿下几块石油产地,自给自足才能不受制于人。
就在张英豪做着战争最后准备的时候,朱尔典带领一大票公使团成员回去以后立即就开始了闭门会议。日本公使内田康哉马上疯狂的叫嚣,必须立即出兵要给中国人一点颜色看看。俄国公使璞科第心里也是欣喜万分,因为俄国可以搭乘列强的快车,短时间就有了收复远东地区机会,甚至还有了开疆拓土的机会。
但是朱尔典此时却是眉头紧锁,作为如同黑帮老大一般的存在,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这种挑战他这个老大权威的存在。更为让他担忧的是,如果老大还不能拿出实力狠狠的教训对方,那么底下的小弟就会心生二意了啊。
但是解放区不是满清政府,朱尔典翻看中国的地图无数次,他却拿不出任何一地被他们攻占以后能够强迫解放区认输签订条约的方法。毕竟满清的时候,只要列强占领了京城,那么满清就会乖乖的投降签订条约认输。但是现在呢?打到武汉?如果张英豪跑到四川呢?难道他们还能打到四川?还能打到陕西吗?这完全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朱尔典现在心里也是不住的打鼓,只能默默在心里叹气,此时干涉中国的革命真是太迟了啊。
如果大英帝国不能确保武力干涉的成功,前进党难道会愿意坐下来慢慢的谈吗?
但是除了朱尔典以外,此时的列强国家的代表们却已经开始幻想着胜利了。他们已经开始看着地图对这中国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法国公使吕班更是嘲笑道:“中国人现在就是在不顾一切的空想,还想扮演成破坏世界秩序的角色,他们够格吗?哈哈,你们看了这些愚蠢的中国人发行的报刊吗?他们居然想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
说到这里,好像戳到了吕班的笑点,当即笑的前仰后合,直不起腰来。
法国大革命被视为人类文明的灯塔,因为它标志着封建制度的终结和现代铭主制度的开始。但是,没有人比吕班更能了解其中的困难,连法兰西最后都失败了,中国人想要获得成功,那不是痴人做梦吗?
其实不只是吕班,列强公使团又有哪个认真考虑过前进党的口号和目标呢?哪里正眼看过前进党的主义,思想和政策呢?只能说中国的变化让这些列强公使团完全不适应,还在用老眼光看待而已。
他们对张英豪以及前进党的看法,基本都认为这是一个空想主义者,是一个幻想家。或许解放军的战斗力较为强悍,或许前进党懂得鼓动人心,但也仅此而已了。
就社会改造这个层面来说,前进党的政策难道不是不切实际的空想吗?理想很丰满,很美好,但是完全没有考虑现实好吧。吕班更是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浪费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张英豪的著作,甚至觉得多看一眼都是笑话。
“你们能够想象吗?这群愚蠢的中国人居然想要建立社会主义,他们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吗?中国四亿农民,四亿文盲,哪里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呢?简直就是痴心妄想。社会主义!哈哈,你们能够想象—群原始人给我们讲课吗?那只黄皮猴子居然说你要战,那就战,每次想到那黄皮猴子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一只猴子拿着木棍站在树上拼命挥舞,耀武扬威,色厉内荏的样子。哈哈......”"
确实,要说对暴力革命的了解,确实没有人比得过吕班。不过,暴力革命也不是只有法国发生了,其他国家哪个没有发生过暴力革命呢?但是,要说对中国人的了解,却没人比得过内田康哉。法国佬一口一个黄皮猴子,让内田康哉心里极度不爽。不过,小不忍则乱大谋,日本现在需要列强的帮助,需要列强的金钱,需要列强进攻中国,所以内田康哉只是张了张嘴,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口。
此时列强在南京和上海的军队已经完全做好了准备,就等着朱尔典他们发出的最后进攻的指令了。
张英豪可不知道吕班对他的嘲笑,当然,就算是知道了不会在意,如果吕班当面指着张英豪说他是空想主义者,张英豪还会大方承认,敌人看轻自己不是好事吗?不过,高卢公鸡看起来威武雄壮,但谁不知道他那看起来雄伟霸气的鸡冠其实是一块好吃的肉肉呢?中看好吃但不中用。
张英豪当即命令长江中上游的炮艇们第二天开始顺流而下,驱逐在长江水道上的列强军舰,让他们离开中国,确保长江流域的绝对安全。
今晚的中国不知道多少人睡不着觉,无数人忧心忡忡,看不清中国的未来,无数人只能静静的等待着最后时刻的到来。他们也不知道张英豪所做所为是对是错,大家心里多么希望自己是万事通,能够知道未来的事情啊。
张英豪却是一点都不着急,下达完命令以后,说了一声没有坏消息不要叫我,就去睡觉了。以前读过拿破仑在睡觉的时候会通知手下说“除了来了坏消息,否则不要叫醒我”的话的时候,还觉得拿破仑非常的了不起。但是现在,张英豪也能够理直气壮地说出这句话了。
到了这个时候,张英豪依旧这么淡定的表情,就是对现场工作人员最好的鼓励和表态。如果张英豪此时坐立不安,问东问西,那么这仗就不用打了,军心也就失去了。
作为一个指挥者,就要有一个坚定的态度,钢铁般牢不可破的意志,张英豪此时已经看到了中国彻底摆脱列强套在中国身上枷锁的机会,也做了最充分的准备。所以对于接下来的战争,张英豪其实并没有什么大的感受。
张英豪知道此时的中国就需要一场类似抗美援朝的战争来提升全国人民的士气,打一场立国之战,彻底摆脱“东亚病夫"这个称号,打出一个大国该有的地位,获得世界各国的认可。
所以这一战,必须打,损失再大也要打,只有一次性挣脱了列强套在中国身上的枷锁,那么中国的中央大国的自信心就会瞬间回归。
此时的张英豪一点也不畏惧列强,因为张英豪非常的清楚,现在列强的生产力完全支持不起他们派出大量的军队远渡重洋,并且在中国长期用兵。此次解放区掀桌子破坏规矩,他们的目的或许真的只是想保住利益,打击中国的发展而已。
此时的张英豪就像拿着一把同花顺,列强手里拿着一个对子,在张英豪知道列强是什么牌面的情况下比大小。嬴了是应该的,输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自己主动认输,或者列强耍炸出老千而已。
既然结果已经注定了,那么好消息不是影响自己的睡眠吗?对于张英豪来说,一切准备就绪,或者说张英豪从穿越开始,浓厚的忧患意识,就已经开始为这场列强干涉战争做准备了。此时的解放区会缺少好消息吗?如果好消息来了就叫醒张英豪,那是对生命的一种亵渎,没有休息好,张英豪哪里有那个精力去好好工作呢?
张英豪说完这句话,转身就睡觉去了,在场的同志心里顿时舒了一口气。张英豪在这里的时候,他们心里还有一点紧张,怕犯错,毕竟此次压力太大了,责任太大了,如果张英豪突然问出一个问题他们回答不了,那么这责任可不是他们能够承担的起的.......
第七百三十八章:第二更!
张英豪躺在床上,突然觉得自己是很失败的穿越者。因为张英豪前世看过的小说当中,还没有一部小说经历过穿越者和列强需要再次来一次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那些主角都是翻云覆雨,合纵连横,轻松瓦解列强联盟,在列强各国左右逢源,大捞好处,周旋于列强之间,游刃有余。
“尽力就好!“
张英豪轻轻的叹了口气,安慰了自己一句,然后就闭上眼睛,一会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才微微亮,停泊在马鞍山的“海筹"舰就奉命顺流而下前去驱赶英国的军舰了。很快,“海筹"号巡洋舰就遇到了英国的巡逻军舰,接下来的过程就和演电视剧和电影一样了。
“海筹"号巡洋舰又是打旗语,又是用喇叭喊话,让英国军舰退出长江,并表示长江是中国的内水,任何国家的军舰未经允许都不得进入....
实际上在解放军封锁了长江中上游以后,列强就都知道麻烦大了,列强的军舰总是时不时的想冲卡进入长江中游,都被我英勇的炮兵给及时发现,并且拦截了下来。此时英国的皇家海军"中国舰队"在上海的战舰多达二十艘。至于天津,烟台等地,也都是英国军舰的航行停泊停之地,而英国的战舰更是在长江下游横行无忌。
在1905年英日签订了同盟,这就意味着英国不再需要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保持相当数量的海军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本来英国的战列舰应该是要开回国压制同盟国的,但是由于中国革命,解放军进军东北的原因,英国依旧在中国留下来"光荣"号和"卡诺珀斯"号等战列舰在中国以防万一。
至于说能够进入长江的外国军舰,吃水线不能很深,否则就有触礁的危险。列强专门设立了一种弱化了防护力和火力的浅水炮舰。因为满清的软弱无能,这些炮舰在长江就是为了展现武力的存在,几乎没有什么用处。当然,如果中国人试图侵犯列强的利益,那么这些炮艇就会立即露出凶狠的獠牙。
此时的长江下游除了英国的军舰,还有法国“奥利"号,“大江"号等八艘军舰;有德国"旋风"号和"维特兰"号等五艘炮舰;有美国的"贝米西亚号“巡洋舰等七艘军舰;还有日本富士号与八岛号等十二艘,俄罗斯三艘和奥匈帝国以及意大利两艘军舰等,数量完全超过了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军舰规模。
列强的这些炮艇设计和长江的独特特点有关,长江壮观的水位季节性波动意味着炮艇必须是浅吃水,有螺丝和传动轴保护,以防意外接地,体积小,操纵方便,需要相对强大的发动机,以便迅速摆脱困境,需要强行穿过长江的急流,到达中游。炮艇必须装备精良,必须是机械可靠的,因为它们通常部署在距上海造船厂数百英里的地方。
外国的炮舰在长江横行霸道,积极保护洋人生命和国家利益,而国家利益允许在发生威胁或暴力事件后采取报复措施,例如向一艘炮艇开火或杀害西方商人或传教士、炮艇是西方商业的担保人,保障了洋人的安全,也常常是在中国保护外国飞地。
这些小型战舰在长江流域确实发挥了列强想要的作用,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保护西方平民。这些西方平民大多是在中国做生意,或作为传教士,或在长江上的商船上工作。炮艇护送商船通过已知的热点地区,或者让武装登陆艇靠岸,保护西方企业,从理论上讲,海军军官享有的自由裁量权意味着炮艇完全有权向中国港口开火,或者让登陆部队向中国人开火,而无需对外交细节有任何重大顾虑。
“治外法权“政策也意味着西方人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并从中国的外交豁免权中受益。这意味着这些小型炮艇的指挥官拥有所有他们需要的外交和海军工具来保护他们国家的利益。
之前英舰炮击万县,烧毁民居千余间,最终致使居民死亡人数高达六百零四人。这些行为只会加剧中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紧张关系。
前世1949年8月,解放军向英国紫水晶号军舰开火,把英国紫水晶号军舰赶出了长江,从此长江再也没一艘外国炮舰再敢踏步了,从1900年第━艘真正的炮艇到达长江开始的外国长江炮艇时代终于结束了。
威礼斯中校是英国皇家海军“中国舰队""怒气"号的舰长,现在他也确实充满了怒气。最近几年,长江流域的局面变化的很快,日俄战争期间,解放军发动解放战争,由于英国的错误判断让军舰退出了武汉,他们的军舰就再也没有进入长江中上游了。这件事让英国海军极为不满,现在“中国舰队"不得不加强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巡航。
中国的长江流域是英国人的势力范围,这点上英国人是绝对不会有丝毫马虎的。但是现在,中国人居然发出了最后通牒,说长江是中国的内水,不允许外国军舰进入,还有比这更好笑的笑话吗?而且威礼斯中校出发前,司令部也有指示,要显示大英帝国的武力,但是暂时没有命令不能爆发战争。
“中国舰队"司令长官的训令也很明确,“近期清国叛军对英国的态度很强硬,在这个时期,他们只要显示了武力,封锁住长江的航运,清国叛军就会自动求到大英帝国门上来的。”
对这个训令,威礼斯中校很赞同,不过他更赞同中国人一个字的解释,止戈为武,能打才能和。所以威礼斯也很想见识一下清国叛军到底有什么能耐,居然敢不知死活的挑衅大英帝国。
接到进行巡航的任务之后,威礼斯就非常的兴奋,他不再待在自己舒适的舰长室里面,而是跑到了他不经常出现的指挥岗位上,甚至还爬到望哨上,举着望远镜对着长江两边风景点赞。
他时常感慨:“多么辽阔美丽的土地啊,如果都变成英国的殖民地就好了。”
当"海筹"号巡洋舰出现在对面,并且对他们发出旗语和喊话的时候,威礼斯中校正举着望远镜观察着"海筹”号。至于说舰上的人喊的是什么,旗语表示的是什么内容,他完全不在意。
很快,两艘军舰的距离就越来越近了,“怒气"号没有任何退让的意思,依旧在长江上逆流而上。“海筹”号上的舰长黄钟瑛看到这种情况,喊话声变得更大了,旗语变得更加急促了。
很快,威礼斯中校就回到了自己的指挥岗位上,他很轻松的对着副舰长发布命令。
“对着那艘小灿板开炮!教教那些黄皮猴子如何打仗。”“为什么?“
副舰长几乎是下意识的问道。
“为什么?需要问为什么吗?炮击黄皮猴子还需要问为什么?因为我是舰长。"威礼斯中校给了明确的回答。
副舰长在心里骂着"嘛嘛批"嘴里还是说道:“可我们没有接到任何的命令向中国的军舰开炮,这是战争行为。”
副舰长还是很不解,司令部还没有确定和清国叛军爆发战争的时间,虽然现在中国驱逐列强军舰是敌对行为,但是现在的大英帝国也没有完全做好战争的准备,虽然副舰长也不认为清国叛军有勇气和大英帝国开战。
“副舰长阁下,现在清国叛军已经发出了最后的通牒,现在更是付出了行动,大英帝国对此是绝对不能姑息和退让的,否则我们就会像之前退出武汉一样退出上海,大英帝国的威望将荡然无存,这是绝对不能允许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采取果断措施,让清国叛军知道大英帝国的厉害,明白吗?”
" Yes, sir! ”
威礼斯中校的解释也没错,副舰长觉得自己没有必要违背他的命令,当即副舰长下达了准备开炮指令。很快,“怒气”号上的各个炮位开始迅速进行调整。又过了片刻在副舰长的一声令下,“怒气"号上的主炮喷吐出了火焰。炮弹呼啸着飞向了“海筹”号。此时的英国深得要么不做,要么做绝的精髓。突如其来的炮弹轰击顷刻就打断了解放军喊话和旗语,威礼斯中校在指挥室里看得清楚,炮弹转眼间就以"海筹"号为中心落点附近爆炸。军舰上的主炮副炮炮门全开,射速不快,但每发炮弹都在炮艇附近爆炸。
不过在“怒气"号发出第一发炮弹的瞬间,“海筹"号也早有准备的立即展开了炮击。稍小一些的野战炮每隔几十秒就会发出怒吼,将水杯大小的炮弹射向敌舰;口径巨大的主炮则明显灵活性欠佳,每一发炮弹都需要装填两三分钟,但炮声格外震耳欲聋,连墙壁上的些许灰尘也簌簌落下。
第一声炮响后没过多久,“怒气"号的炮弹开始落在“海筹”号的周围。炮弹扎入水下,溅起高大的水柱,指挥室里都能听见江水被划开的尖锐声音。接着近失弹出现了,它们几乎差点直接命中,在离船舷很近的地方炸开,沉闷的爆炸声充满了船舱,一些铆钉在冲击下弹出钉孔,小股水流沿着舱壁流下。黄钟瑛伸出手,捡起了一枚铆钉,翻来覆去地打量了它两眼。
这个时候,几乎没有指挥官什么事了,都要靠开炮的战士们自己努力了,成与不成除了平时的训练外,还要有那么一点运气。真是希望哪━颗炮弹长眼睛,能够击中敌人的弹药库啊!
大约十分钟后,最令黄钟瑛担心的事还是出现了,军舰被击中了。突如其来的巨大震动让他险些跌到地上。如果说近失弹的爆炸声像闷雷,直击弹则无异于一声炸雷,惨叫声和机械运转的声音被瞬间盖过,在爆炸结束之后留下一段诡异的寂静。数秒钟之后,他的听觉才恢复到原先水平。
黄钟瑛略带不安地站稳后,刚好听到了甲板上金属结构倒塌的声音。走廊里,损管小组来回奔跑,把灭火和维修物资送上甲板,把伤员抬回船舱。接着,又一发炮弹命中了“海筹"号,命中点在舱室正上方,厚重的穹甲发出像钟一样的嗡嗡声。天花板上的灯泡炸开了,几片碎玻璃带着灯丝的余芒落下,接着一切便陷入安静之中。
“快快,汇报损失情况,继续开炮。"
黄钟瑛高声指挥着战斗,迅速了解战舰的情况。穹甲以上的地方,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黄钟瑛看到敌舰的距离已经很近了,甲板上几挺机枪都已经开始扫射了,因为它们的有效射程只有一千米左右。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