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316章

作者:豪圣勇贤

“达哒哒哒哒....”

如同撕开破布的声音响起,最快的一队北洋军距离上面的守军还有不足三十米的距离时,山上的守军终于开枪了。

“啊阿...…."

“救命....…”

“我的天......”"

几乎只是一瞬间,已经冲击到了伏兵阵地前的北洋军倒下了大半,这一波出乎曹银等将领意料之外的突然反击,已经爬上了山的北洋军瞬间就倒下了上百人,密集的火力网宛若来自阴曹地府的性命收割器一般,不断地收割着反动军队的性命!

“不好!“

密集的机枪声响起的一瞬间,曹银等就发现了不对。难怪了,难怪了他心中一直感觉山上的伏军反应并不强烈,原来重火力隐藏着,不叫他们怀疑,好引诱他们上去送死!

一阵风吹过,曹银的身子不自禁的打了个寒颤,能够想出这计谋的赤匪当真可怕,尤其是将他们的反应跟心理猜了个七八!

尤其更令他恐惧的还是,这么凶猛的火力,甚至比之北洋军最精锐的第一镇都要凶猛的多。

“我们的炮兵在哪里?在哪里?快,给我对着山上的敌人轰,一定要彻底打掉山上的火力点!”

“大帅,咱们的火炮在方才的袭击中被摧毁了不少,尤其是炮兵损失惨重,如今能够用上的火炮还有十余门!“

“有几门就用几门,快,快些标测对方阵地,给我轰掉山上的机枪阵地!”

“是!”

传令兵得了曹银的命令之后,快速的下去吩咐残存的炮营准备。

很快的,来自谷中的反动军队炮营终于响起了炮声,来自反动军队的炮营终于开始反击了!

“咻.......轰!”

“休.......轰!”

敌人的炮兵终于完成测量,几颗炮弹在解放军的阵地里面落了下来。巨大的爆炸声震的所有人耳聋瞬时失聪。炸起的石块直接贯穿了一个躲避不及的机枪手的脑门,其余几处虽然士兵们的反应极快,但还是有十几名战士在北洋军的炮击中受到损伤。

—发发炮弹落在山上伏兵阵地附近,然而伏兵阵地火力却丝毫没有因此降低。

“轰......"

—发发炮弹再一次落在机枪附近,经过了校准以后,开炮准度好了许多。打得正欢的机枪手身子一振,闷哼了—声,原来爆裂的弹片猛地击中了他的腰部,手上的机枪的火舌因为他的受伤微微一停。

可是,很快就见他死死的咬紧牙关,满脸都是豆大的汗珠还是坚持着继续扫射。

“是血.......班长,你受伤了!让我来吧!班长!”副射手看到班长受伤,立即出声道。

可是机枪手—双眼睛通红,耳朵早就被炸得听不见声音了。他的眼睛只有那些已经陷入癫狂状态嘶吼着往前冲地北洋士兵,力气却随着血液的不断流出而流逝!

“不好,班长晕过去了,担架队,快抬下去!”

只见两名担架手迅速抬走倒下的班长,副机枪手迅速填补空缺,抬起机枪,按下扳机继续扫射。

随着反动军队炮火的猛烈反击,山上附近的伤亡人数也在逐渐的增多。所幸依托着山石简单搭建的防势,大多数乱飞的子弹跟飞溅炸弹弹片都被挡住。

“炮队.......炮队还没找到北洋的炮兵吗?命令炮兵立即开火,集中射击,必须把北洋残存的大炮摧毁。炮弹不要停下,机枪待命,等炮火一歇,立即对前方阵地发动猛攻!”

北洋的兵力超过解放军,一旦被北洋完全反应过来,就是一场苦战了。赵正阳抖去头上震落的树叶,就立刻下达命炮队反击的命令。面对大炮,步兵只能被动挨打,这哪里能行呢?虽然坚持下去不成问题,但都是自己手下的兵,这其中很多人还都是二十岁左右的年轻小伙,让他们在这里丢了性命,他如何对得起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是!”

第七百六十二章!

随着北洋的进攻,整个中国瞬间风起云涌,战云密布,大片地区都陷入动荡不安之中,无数人纷纷往乡下跑,试图躲避即将到来的战争。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全国人民也都迫切渴望和平,此时又面对列强的侵略,有着瓜分之祸,亡国灭种之危。社会各届爱国人士都万分焦急,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反内战,反侵略团体,不断发出和平的呼声,主张解放区和袁皇帝和平谈判,和列强和平谈判,恢复中国的和平状态。

张英豪对于社会上这样以妥协求和平的言论嗤之以鼻,在中国这块土地上,自古以来,在分裂时期,短暂的和平时间越久,积聚的能量就越大,就越会有更多的人最后因此而丧生。

至于说解放区挑起内战或者如圣母指责不应该打内战的问题,张英豪想都没有想过。长痛不如短痛,迅速统一全国对中国和中华民族才是最有利的做法。

“砰砰砰”—连串的枪响,打开了新的一天,扫清了黑幕。武汉,九江,芜湖,南京等地的江边人潮聚集,解放区拉出了一批贩卖鸦片鸦,黑帮,杀害工农群众,破坏生产,出卖情报的罪犯。

此时,这些罪犯齐齐站成一排,枪声响起,数人栽倒在地。围观的群众窃窃私语,有些人为解放区的铁血手段所震慑,心有余悸。有些人则高举双手,热烈欢迎解放区对社会的整治。

由于满清的统治,到了近代,中华大地遍地腥膻,罪恶横行。张英豪自然对现在的社会情况很是不满,不清洗一些罪恶,如何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如何让民众知道前进党是和百姓站在一起的呢?

张英豪知道自己革命的代价是非常大的,解放区从自己带领革命以后,到现在为止至少杀死了上百万人,这在哪个国家都是残暴不仁的事情。不过,张英豪并不在乎。

张英豪更是适时写了《宁要吉伦特派,不要波旁王朝》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张英豪先是介绍了一下法国大革命以后,然后在文章中指出:“......中国两千年前就喊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中国在历史上的绝大多数时期都是人类文明的灯塔...…”

即便是非常嫉妒,张英豪也不得不承认法兰西大革命的伟大,不得不承认启蒙运动的伟大。但是,张英豪说这些东西的思想也不单纯。即便是曾经经历过那样辉煌的法兰西,一直以来不照样成了镇压革命的走狗么?不照样被反动派屡屡复辟吗?

而且,法兰西要是用铁血手段镇压革命者,好歹也能算是货真价实的屠夫刽子手,但是,法兰西最终居然堕落到连一群鼓吹改变土地制度的嘴炮社会主义者都不放过的地步..…....联想到一战、二战的表现,联想到将来这些“文明"国家的损失,张英豪心里面真的爽快的很。

而且,《法国大革命》彻底失败之后,欧洲就再次落入了贵族上层手里,底层人民基本没有了跨越阶级的可能。

当世的人自然不知道以后的“历史”,下层出身的普通人想成为国家统治者,那都要到小胡子时代了,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战争,如果不是德国发动了二战被抹黑,小胡子的“革命"已经很成功了。

距离《法国大革命》过去了一百二十年,在1907年,下层民众想通过正常通道真正混到上层,在欧洲大概只有德国军队和英国的工程师等极少数机会。采用了参谋总部制度后,德国好歹有了面对平民的军校,以及考察能力为主,出身为次的参谋总部选拔制度,平民们出生入死得到战功,最终成为上层。或者有卓越的科研表现,在工业化水平最高的英国,得到了科学界的认同之后最终被女王授勋。至于女性,基本没有出头之日,即使是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学霸级的天才人物,获得了诺贝尔奖,在男权时代的欧洲依旧没有得到重视......

文章上继续写着:“.....《法国大革命》期间,在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法国大革命》期间,对于贵族和教士的屠戮是那是极为凶狠的,大有赶尽杀绝的意思...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哲的教士和逃亡贵族。更是在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解放区经过审判处决了大批的屠杀人民的反革命份子。解放区政府实施严格的土地国有化,所有愿意种地的农民都分到了土地,虽然土地是相当于从政府那里租用到的........解放区政府不接受任何外国传教请求.......”"

张英豪用《法国大革命》和自己领导的《辛丑革命》作对此,详细的阐述了一遍解放区施行的政策和前进党的理念。张英豪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十年。在人民群众里面隐藏的英雄们肯定不会臣服于自己,但是他们必定会追随理念,张英豪对自己提出的理念是绝对自信的,因为这些都是经过了前世的检验的。

张英豪在文章里面继续写道:“解放区不需要任何的贵族和特权,也致力于消灭任何形式的贵族和特权。比如我们火车只有硬座、硬卧、软卧三种,这只是根据出行购买者自己的需要和乘坐时间来决定谁能乘坐不同的车厢。软卧软座比较舒适,但是价格较高,乘坐硬卧和硬座价格低,但是,所有人都只能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劳动者......

《辛丑革命》应该要比《法国大革命》更加彻底,因为我们前进党致力于人民革命,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建设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人欺负人的新世界,再多的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必须将革命进行到底!”

对于西方,前世张英豪都经常会被网上的报道恶心到,双标实在是太严重了。西方大力宣扬的铭主和平等,但是英国新任首相需要恭恭敬敬的跪在世袭国王面前聆听来自国王的教诲;宣传泰国下跪是落后的,是封建的,而向英王下跪就是文明的.....都是来搞笑的。

对于张英豪写的这些东西,识字的人都能够看懂,如果真的能够实现张英豪所表述的东西,付出牺牲又有何不可呢?张英豪相信,中国人为了理想,只要有人带头,付出再多的牺牲民众也是会支持的。只要有希望,付出再多的牺牲人民也是愿意的,也是前赴后继的。

张英豪想到了现在的欧洲革命者已经完全没有了1848年欧洲大革命时代的气魄。那时候,诗人裴多菲可是在战场上与欧洲宪兵俄国人血战到死,更是写出了著名箴言诗《自由与爱情》︰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首名作,此后百年间一直是激励世界进步青年的动人诗句。

不过,现在的自称革命者,共产主义者的欧洲佬居然选择了议会斗争,和平请愿,连一众警察都斗不过了,资产阶级只要出动警察就能被带走,这还革个屁的命啊!欧洲的那些革命者尚且如此,那帮欧洲的普通民众大概也只能做顺民了,只能是成为战争炮灰的命了。

张英豪在发布了《宁要吉伦特,不要波旁王朝》的文章以后,立即签署了向北洋反动统治区进攻的命令,然后又发表了题为《对北洋反动集团和帝国主义侵略者最后一战》的公开声明:要求各部对北洋反动军队和帝国主义侵略军队展开受降工作并坚决消灭一切顽抗拒降之敌......中国人民的一切正义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在一切可能条件下,对于一切不愿投降的侵略者及其走狗实行广泛的进攻,歼灭这些敌人的所有力量,夺取其武器和资财,猛烈地扩大解放区......

张英豪更在声明中指出,中华民族的解放战争和反侵略战争的新阶段已经到来了,全国人民应该加强团结,为夺取最后的胜利而斗争.......

虽然张英豪的声明顺带上了列强侵略军,但是真正的敌人还是北洋,此次主攻的也是北洋。秉持着张英豪指导的大打,快打,把北洋调出来打的原则。参谋部采用了奇正结合的战略方针,在北洋军主力驻扎的张家口,石家庄,洛阳,承德等城市正面牵制,其他部队解放众多的中小型城市和广大的农村地区。同时,发动所有力量,展开强大的政治攻势,争取更多的北洋集团的人站在正义的人民一边,削弱北洋集团的力量,加快北洋集团的瓦解。

命令下达,战斗立即在四处展开。解放军和北洋军全面战斗了起来就没有了停下来的道理,只能直到一方倒下为止。

在解放军开始进攻以后,北洋军的求援电报很快就到了袁皇帝的桌面上,而且一直都没有停过。袁皇帝只能是急得团团转了,油胖的脸上冒出无数的汗珠,只能用手绢不停的擦拭,很快,手绢就可以拧出水来了。

北洋军的爆发力不错,但是持续能力太弱了。因为北洋继承了满清的赔款和债务,穷的要死,而且军队军饷不是一般的高,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北洋又养得起多少军队呢?北洋和解放区三面接壤,被包围,哪里有足够多的守备部队呢?面对一封封求援电报,四处告急,北洋哪里有那么多的军队派去增援呢?

面对解放军这样的打法,全面的进攻,袁皇帝根本想都没有想过,居然会发生一场他完全不能理解的战争,解放军这样完全没有章法的打法,也是袁皇帝想都没有想过的,他完全看不懂解放区的目的是什么,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类似形式的战争。

怎么办?

解放军开始全面进攻,北洋军只能占据一个个城市据点被动的防守。随着战争的继续,随着广大的农村被解放军解放,随着—条条道路被切断,一个个孤立的城市据点守着有何意义?北洋军开始试图集合队伍,然后以兵力的优势准备和解放军展开决战。

北洋军开始准备放弃一个个城市据点,但是,北洋还是低估了百姓,低估了解放军的真正实力。他们或许忘了,或者他们根本就想不到,突围后撤的部队,没有了城墙的保护,面对无处不在的攻击,在各地部队的打击之下,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呢?

北洋各个县城据点的指挥官在接到命令以后,没有犹豫,马上就在第一时间集合了队伍准备突围,然后向距离自己最近的较大城市赶去集合。不过,就在北洋军放弃大量的辎重弹药仓惶撤出自己固守的城市据点以后,他们就完全陷入了解放军和民兵给他们准备的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一支支北洋军刚刚离开自己守卫的城市据点就陷入了解放军和民兵部队甚至是当地老百姓的包围之中。在袁皇帝夺权过程中,北洋各部不少军队都出现了军纪败坏,烧杀掳掠的现象,使当地民众对北洋军恨之入骨。

在北洋军的周围,时不时的响起枪炮声,被悄悄的埋在地上的地雷的爆炸声,挖毁的道路等,让所有的北洋军都提心吊胆,战战兢兢,所有的一切,全部针对北洋着一支支后撤部队。

此时此刻,一支上千人北洋军在周围各种袭击困扰一下艰难的行军,这支部队从泰安出发,准备到济南汇合。此时已经行军了一天,但是这一天内,因为不停的遭受冷枪冷炮的袭击,甚至还有大量土地雷的袭击,一天的行军不到二十公里。

最为严重的是,泰安到济南需要经过泰山,需要经过无数的山岭荒地,隐蔽的敌人有无数的机会袭击他们,一天的时间派出去的三个队已经被敌人围歼,全军覆没。同时,有将近一百的士兵在今天一天的不断的袭击中阵亡或者受伤,那些重伤失去战斗力甚至失去行动力的伤病,更是大大拖累军队的行军速度和大大地影响士气。但是,却不能把这些伤员丢下不管,否则真的有人朝他这个指挥官打黑枪了。

但是,仅仅一天的行军就失去了十分之一的兵力,如果按照这个速度损失下去,不用等到济南就全军覆没了,就算是坚持到济南,剩下的残军还有战斗力吗?

第七百六十三章:更更!

没有人比张英豪更加了解人民战争的厉害,但是,没有人比深受其害的北洋军更加了解冷枪冷炮的恐怖。张英豪知道,当北洋统治区的人民群众都想要解放的时候,有解放军在,那就谁也不能阻挡他们获得解放了。

张英豪现在需要的就是上下—盘棋,在重要的地方,有必要的地方,就是全部战士牺牲都要进攻或者防守,其他地方只需要贯彻十六字方针即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在十六字方针之下,原本被北洋军认为安全的地方却射出了致命的子弹,是人都受不了啊,这让所有的北洋军都疑神疑鬼,草木皆兵了起来,一个草丛发生响动,草木发生摇动都让北洋军感到了惊惧。

随着夜幕的降临,提心吊胆的北洋军开始准备安营扎寨,可是,北洋军统带看着摆在自己面前的一具具尸体,听着一个个发出痛苦哀嚎的重伤员,忍不住紧握住手里的指挥刀,此刻的心情,真的是可以用糟糕透顶来形容,因为真的没有打过真的窝囊的仗啊!看着看夜幕的到来,统带就觉得一头巨兽潜伏在身边,让他浑身不自在。

就在北洋军安营扎寨半个小时,问题接踵而来。当统带为接下来的行军,为伤亡而忧心的时候,一名参谋跑到了他的面前汇报道:“报告李统带,各队炊事班报告,他们在周围都寻找了,没有发现可以饮用的水源。”

“什么意思?没有水源?怎么会这样?还等着干什么?那就立即挖井,务必保证水源的充足。”

北洋军现在转移被阻,找不到水源,只能连夜挖井。累了一天的北洋大爷自然是不肯自己挖的,只能把运输物资的苦力集中起来,逼迫他们苦苦挖井。

可是,挖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白天挖井都未必能够成功,更别说晚上黑灯瞎火了。当然,只要挖的够深,有点水比较简单,但是供应一千多人就不容易了。而且,北洋军又没有准备专门的挖井工具,没有专业的打井队伍,想要挖出一口好井可真的要看天意。

果然,经过大半夜的折腾,还是没有打出井水。统带只能下命令道:“让士兵们把所有的水全部集中起来,让炊事班先做饭,不管怎么样,吃饭要放在第一位,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今晚不吃,明天就没有力气战斗了。”

就这样,一千多的北洋军因为缺水的原因,不得不吃一顿夹生饭。更加重要的是,这一顿饭过后,他们水壶里可是没有半点饮用水可以食用了。

不过,夹生饭和缺水只是今晚的开胃菜而已。就在北洋军吃完夹生饭,刚刚在一堆堆篝火旁边休息,昏昏欲睡,补充一天的行军消耗的体力的时候。一阵枪声传来,所有的北洋军立即惊慌失措站起来,端起枪就准备战斗。

不过,就在他们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搜寻袭击者的时候,稀稀疏疏的枪声仅仅二十秒就停了下来然后销声匿迹了。

最终都结果是三支巡逻队过半损失,至于袭击者,在消灭巡逻队以后,已经隐没了身形,消失在漆黑的夜色之中,不辨东西南北,根本没有办法追击。

北洋军只能是满心的抱怨,对着游击队一阵痛骂以宣泄心中的恐惧和愤懑。过不了多久,北洋军也不得不收起自己的武器,准备继续休息。

然而,过不了半个小时,一阵爆炸声响起,北洋军再次重复着之前的动作。当然,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游击队也不会真的每次都冒险接近射击,许多时候,用铁桶放一挂鞭炮也能起到—样骚扰的效果。北洋难道敢不做好战斗准备吗?解放军可以试探无数次,但是只要有一次是真的,北洋就是要死人的。

每一次枪声响起,刚刚闭上眼睛的北洋军就不得不强打精神,握紧钢枪,再一次趴在地上,做好了战斗准备。

这—队游击队是没有大炮,如果有一门迫击炮的话,轻松可以玩死这一队北洋军。在接下来的时间内,仍然时不时发生一次子弹射击声,让北洋军始终不得安稳。

就这样,一夜的时间,营地周围随时都会响起一阵爆豆般的枪声,有些还会带走几个,十几个北洋军的性命。更加重要的是。经过一夜的骚扰,一千多北洋军没有一个是休息敢的,全都打着哈欠,昏昏欲睡。

终于,北洋军期待的太阳终于出来了,周围的枪声也暂时停止了。一晚上的损失情况也汇报到了统带这里:“什么,一晚上又损失了三十八人,受伤上百人?”

“是的,大人。”

“混蛋,巡逻队是干什么吃的?居然屡屡被游击队偷袭得手。”

“大人,损失最多的就是巡逻队,赤匪游击队熟悉这里的情况,他们神出鬼没,我们防不胜防。”

“草特马,早知如此,我们还不如坚守泰安,在城内,我们至少还有城墙可以做掩护,吃香的喝辣的,足够我们坚守很长一段时间。”

“大人,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昨晚吃了夹生饭,不少士兵开始拉肚子,铁汉也搁不住三泡稀啊,现在这些战士腿脚酸软,今天是没有办法带着伤员和病号继续行军的。”

统带听了也是直咬牙,恨声道:“不能停下,皇帝陛下命令我们到济南,我们就必须到济南。我们现在唯一的出路,也只有继续前进。命令军队立即集合,马上出发,把重伤员和病号留下,阻挡游击队对我们的进攻。”

统带可谓是壮士断腕了,一千多没有多少精力的北洋军带着武器,在各级军官的吆喝声中再次踏上了征程。

张英豪发布全军进攻的命令以后,战争的进程和参谋部预计的大差不差,面对无处不在的进攻,北洋军果然开始舍小保大,集合零散的兵力,总是试图与解放军进行一场场大规模的攻防战来一举决定战争的胜负。

毕竟北洋军在编制上完全效仿德国,完全是一种重装化的步兵师编制,以中国此时的道路交通情况,北洋军离开了铁路运输是很难作战的。

虽然北洋军是清政府为了现代化而组建的,但其军事制度和思想仍然比较陈旧和落后,军队管理混乱、纪律不严、训练不足等问题都影响了其士兵的战斗力,而且北洋军内部缺乏现代化的装备和战术思维,也没办法顺应现代战争的需求和挑战,子弹炮弹和枪械都不能自给自足,用一点少一点,这也导致北洋军在面对英日俄等列强国家的军队时处于明显的劣势。最重要的是,北洋政府不代表民众根本利益,难以融入当地民众。

北洋军与民众存在着很大的隔阂和矛盾,这使得北洋军难以获取当地民众的支持和协助,在战争中也失去了重要的后勤和情报来源。而且,北洋军经过的是日德教官的训练,北洋从诞生之日起,学习的就是落后的战术。前世徐树铮在收复蒙古时,军队进攻用的居然还是燧发枪时代的“线列阵型"。虽然和解放军对战以后,哪怕是做出了一定的改进,依旧是积重难返,进攻的时候仍然没有脱离"线列阵型"的范畴。只是在这基础上加以改进,变成了“散线列"的队形,仍然还是一排士兵举着步枪,边走边射击这样的打法。

而解放军此时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纵深设防和散兵战术等各种战术。以班兵班为例,在进攻战斗中,根据不同的敌情和地形,采取左梯次、右梯次、前三角、后三角、楔形等进攻队形,单兵和班组采取交替掩护,分段跃进的方式向敌方防御阵地进行攻击。对比起北洋军的战术,简直是降维打击。

如果打大规模呆板的阵地战,北洋军或许能够占据不少的优势,但是比起战士指挥官的主观能动性,此时战术的灵活性,北洋军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北洋越是想集中兵力和解放军展开大规模的决战,一战而胜,解放军就越是应该拖着他们,等北洋军哆嗦一下射出以后,也就没有任何的战斗力了。

张英豪这么想着,突然感觉此时北洋其实和法国还挺像的,初期气势如虹,爆发力强,但是难以持久。

张英豪在办公室里面研究着地图,就有通讯员跑过来,交给张英豪一张电报纸。河北定州的北洋军队里面有前进党党员爬到了指挥官的位置,现在已经控制住了军队,此时他们发来电报,简单的介绍了一下这次的起义的经过和结果,请求给予下一步的指示。

张英豪看到这电报虽然不知道是谁负责的这次定州起义事件,但是现在既然来了请示电报,那么张英豪也不能放任不管。如果知道里面有前进党的参与,而这些起义军却有被北洋反动军队消灭了的话,那么对于党和国家也是不小的损失。

张英豪当即指示道:“从后面进攻石家庄,解北洋进攻娘子关之急。如果被北洋军进攻,可以试机退入山西。各部全军进攻,不留后路....…”

张英豪刚刚处理完收到的电报,就又接到了一份加急电报。

“隶属河南商丘和安徽的边界地区发生了反抗北洋统治的农民起义,他们正在向安徽毫州的边界靠近,要求加入解放区...…”

商丘这个起义的地方处安徽,山东,河南,淮海省的交界地,近乎于天不管地不管安徽,山东,淮海,河南也不管的六不管地带,没有北洋朝廷的机构,也没有解放区的政策,有的只是宗族传统,有的只是人们自发形成的宗族监管和议事制度。

徐淮地区原本也算得上是富庶之地,但黄河多次夺泗入淮,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

黄河长达六百多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两淮地区土地退化,农业文明衰落,形成大片黄泛区,农民无法依靠土地养活自己,自然会沦为流民,流民又极容易演变为土匪。

自从宋代黄河改道以来,这条伴随着时光和岁月,日渐变得汹涌澎湃又充满危机感的中华民族母亲河,就以其南流的姿态,不断侵占淮河旧有的河道,给两淮大地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黄河是母亲河,黄河流域因水利而兴起,也伴随着黄河的失控,把曾经少壮的民族,推到了今日老大年迈的地步。

近千年前,曾经富甲天下之地,经过几百年来黄河南流的泛滥,到咸丰五年的铜瓦厢决口而抵达一个最后的高峰。

年久失修的悬河河工,河堤掘堤时彻底崩溃,倾泻而出的滚滚浊流,一经放纵,倾泄而下,把无数原本就在生命线上哀嚎呻吟的饥民、灾民推向了混乱、黑暗和死亡的深渊。

黄河的多次泛滥,自然导致商丘地区经历了大量的泥沙淤积,粮食产量不足,灾民、饥民从来没有断绝。起义不断,土匪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