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李天桥自然不会多说什么,这里人多眼杂的,不可能细说。他之前和张英豪谈过话以后,知道了自己的工作目标。现在他通过重庆这个窗口,武汉、上海等地都有了情报局的工作人员,不然这次的军火交易就不可能会有了。
张英豪语录-―成长必然会丢脸,丢脸才会成长!
第七十五章
张英豪了解完了刘新生他们在重庆的情况以后,刘新生就带着张英豪他们来到了长江边上等待军火交易的船到来。现在重庆的码头被英国人控制,军火交易自然不能放到码头进行,否则,英国佬的怒火,德国佬现在还受不起。
“这个码头怎么回事?“
“主席,这是我们的临时码头,避开英国人的海关,相当于走私了。上次我们的驳壳枪交易,还有那些纺织机都是通过这里上岸的。”
“没有被洋人发现?”
“暂时没有,而且海关里面也有了我们的人,洋人就那么几个,让他们管也管不过来。”
“嗯,海关是很重要的一个机构,你派专人把海关里面的弯弯绕给弄清楚,将来我们把洋人给赶走了,海关还是要我们来管理的。不要到时候洋人走了,海关我们自己不知道怎么管
理,那就完蛋了。而且你们现在多了解一下走私,将来海关到了我们的手里,可是不允许走私了,而是要严厉打击走私。”
“好的,主席,我会让专人负责这件事,一定把海关里面的情况给弄清楚。主席船来了。”
张英豪抬眼望去,就见到一艘船上在闪着灯。
“那闪灯就是信号?”
“对。主席,我们过去吧。“”好。走。”
其实,在来重庆的时候,张英豪还问过李天桥,德国人愿意不愿意把军火运到广安,这样张英豪就求之不得了。不过李天桥说他们已经问过德国人了,现在军火本来就禁运,而且中国的海关都掌握在英国人的手里,长江流域是英国人势力范围,德国人现在也不敢轻捋虎须。走私必须要张英豪他们配合,而且做完这一单就不会再做这个军火生意了。
张英豪—想也是理解了,德国佬在远东的势力实弱了点,不过不做军火生意就不做了,其他生意依旧可以做。
“主席,这位是汉斯先生,汉斯先生,这是我们的主席主席张英豪。”
汉斯看上去并不是很彪悍,相反,他还戴看一副眼镜。张英豪没有伸出手去和德国佬握手,因为这德国佬一有就威1变儿比,没有一丝握手的意思。
“汉斯先生,你好,欢迎你来到重庆。”“就是你要买这批军火?”
“不是我,是我们知府大人要买。四川义和团TJ心来,到处都是乱民,我们知府大人买武器来剿灭乱民。”
汉斯点了点头,这算是一个理由,毕莫八国联车进这尔业的时候,义和团阻挡洋人那也是悍不畏死的,现在已经喊出
了“扫清灭洋”的口号。只是汉斯不是的四川的义和团到底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所以我们听说汉斯先生手里有一批军火,我们就立即联系到你了。你知道,现在你们这些国家对清国实施武器禁运,你这批军火不赶紧出手,很快就要放到仓库里面吃灰了。对你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损失。”
听到张英豪说武器禁运,这德国佬的神色果然变了一下,不过顷刻间就恢复了过来,由于距离近,还是让张英豪给捕捉到了。
“汉斯先生,我们四川有你们国家需要的桐油,茶叶,猪鬃等特产物资。你看看,这是样品。”
说完,张英豪拿出了自己早就准备好的样品放到汉斯面前。
“你看,这猪鬃是经过我们处理的,非常的结实耐用。你看这桐油,我们四川的特产。还有.…..…”
张英豪把自己带来的东西全部介绍一遍,说道:“我们不需要你给现金给我们,我们要到你们国家购买机器。购买机器的钱就用我们卖给你的物资抵扣,也就是说你这一来一回,两头都赚钱。当然,你的这批武器如果你同意,我们也可以这样交易。”
“你们先看看这批武器吧。”“可以,走吧。”
其实张英豪说的这些他已经听过一次了,正是因为心动了,所以才来到重重庆的。他这一批武器是早早的就运到了远东,但是恰逢他们侵华战争,他当时也不敢乱卖,否则就有资敌的危险,所以一时没有卖出去。
对于他来说,这一笔生意就是一笔大生意了。如果再上海,或许只有到了几十万两的生意才是大生意,但是在四川,绝对是一个大单子。四川深入内地,他也不用担心北方的战争问题。而且这是委员会步枪,不是德国最新的G98步枪。也就中国人不识货,才会认为这枪很好。
张英豪当然不知道现在这枪已经停产了,而且德国军队镇压义和团运动就是用的德国最新步枪,这枪是汉斯带过来试卖的。不过这也说明汉斯在德国也是很有地位的人,不然也不能弄到军火,而且还有马克沁重机枪和加特林机枪。
“我这批军火是德国原产的,非常的先进,长枪配有两百发子弹,手枪配有五百发子弹。”
说着话,张英豪他们撬开一个箱子,一股刺鼻的枪油味就扑面而来。张英豪浑不在意,提起一支枪就拉动枪栓,观察了起来。余庆鳌也走过来,拿起一支枪就看了起来。
“这不是新枪,用过的,也就八成新。还是以前的那种老式枪,故障率非常高。”
“汉斯先生,你听到了,你这枪有问题啊,是处理货吧?”
“这,确实是军队淘汰下来的枪,但是我可以保证,这枪绝对没有任何问题。”
虽然张英豪不清楚枪的具体问题,但是张英豪比汉斯更加了解德国。张英豪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这枪故障率太高了,你们国家的人不可能还用这种步枪。这个价格你可不能给的太高,不然我就不要了。我们来看看马克沁和加特林吧。”
汉斯点了点头,掀开厚厚的雨布,一挺重机枪就暴露在张英豪的面前。粗大的枪管威风凛凛,一看就知道是杀人利器。“
汉斯把马克沁的的各项数据和性能全部介绍了一遍,讲完以后,威廉并没有说出枪的价格,而是问道:“张先生,你觉得这枪怎么样?”
张英豪表现出一副不感兴趣的样子说道:“汉斯先生,这枪一分钟射出六百发子弹,太耗子弹了,我们用不起啊。”
马克沁重机枪就是一个吃子弹的坑货,在中国,子弹都靠买的话,哪里养的起几挺重机枪?这就是现实,当初李鸿章也是这么说的,吃子弹大户,伤不起啊。张英豪作为一个后来人,自然非常清楚重机枪强大威力的背后是巨大的消耗。
而且张英豪还知道的是,这些洋鬼子就是通过销售子弹赚钱的。一挺机枪能赚几个钱?子弹才是交易的大头。一发子弹赚不了多少钱,但是几千发子弹,一场小小的战斗都坚持不了就会消耗干净,每分钟六百发的子弹,发射出去的就不再是子弹,而是钱了。
诚然马克沁重机枪可以根据战争情况调解为慢射速,也可以调解单发和连发射击。但是一场战争下来,消耗的子弹也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张英豪之所以买,是因为面对满清朝廷的军队,用到它的机会很少,但是张英豪必须用马克沁预防满清的骑兵冲锋。
“再来看看加特林吧。”
加特林机枪看上去比马克沁更加的恐怖,那么多根枪管,每分钟可以高达九百发子弹,简直就是子弹风暴。搞笑的是加特林发明出来的目的就是要一人对战一百个人,目的减少人员的伤亡。但是奇葩的逻辑与现实格格不入,速射武器的出现使战场上的伤亡成倍增加。
张英豪听完汉斯的介绍,只想说一句:抗日神剧害死人。土共是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土共要是用的起加特林机枪,哪里容得小日本放肆?小日本也只敢用他们那垃圾歪把子,马克沁他们都用不起多少。
“你这马克沁多少钱一挺?”
“张先生,马克沁重机枪六千两白银一挺,加特林机枪三千两白银一挺....…”
汉斯还没有说完,张英豪直接打断,“不可能,你这太贵了,我就是买的起,我拿回去也用不起,只能想你一样,拿回去放仓库吃灰。不仅我们用不起,就是朝廷军队也用不起这种枪。你给个实在价格,你这里的军火我包圆了。”
“马克沁五千五百两,加特林两千五百两…..…"
“还是太贵了,马克沁我只能出三千五百两,加特林我出一千两,这是我能够接受的最高价格。而且,你还要送我至少三千发子弹。”
“上帝,这不可能,我们成本加上运费都不止这么一点。“"汉斯先生,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嘛,你们军火的利润率远远超过其他的商品,只要做成了这笔买卖,你们至少可以赚一万多两,如果你们带回我们的猪鬃桐油去销售的话,来回就是几万两,没有丝毫的风险,全都是收益。而且,后续的机器,还需要汉斯你帮忙呢。而且,我们还要通过你购买弹药,不然我们这武器拿回去也是废铁。”
经过讨价还价,马克最终三千八百两成交,加特林一千二百两成交,张英豪买下汉斯带来的全部子弹,机枪,步枪和手枪子弹,用了六千两。从周为仁家里抄出来的钱就用于购买这批军火了。
张英豪只能感慨一句,军火生意真的是暴利行业,对于采购方来说,这完全是消耗财富的一笔买卖。如果一个国家的武器弹药供给掌握在其他国家的手里,简直不堪设想。国家再富裕,一场战争就会变成穷光蛋。
接着,张英豪又和汉斯商量购买猪鬃等产品的事情,对于这些物资,张英豪一点都不想出口原材料,张英豪想的是出口初级加工产品,这样至少产品的附加值增加了不少,还能给根据地创造就业的机会。
张英豪此时在汉斯眼里也算是一个大客户了,既然同意交易,汉斯也变得爽快了起来,为了拉住张英豪这个客户,为了以后更多的合作,汉斯这次全部不要现银,而是全部用于采购物资。对此,张英豪自然是求之不得,张英豪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汉斯需要的物资给凑齐了。
“汉斯先生,我们现在需要在广安建立一个小型的钢铁厂,麻烦你回去以后,整理资料给我们一个报价,如果可以接受,那么我们就继续合作下去.......”
最终,双方皆大欢喜。此次交易的成功,汉斯成功的打开了四川的市场。张英豪也非常高兴,成功的和德国搭上了关系。以后和德国佬交易就不用再由张英豪出面了,其他的同志就能够胜任。
张英豪带着武器返回广安,此时陈一伟也开始在美国购买机器设备运回来,同来的还有大量的资料,以及不少的技术人员。
张英豪现在也算是兵强马壮了,自己感觉翅膀硬了。张英豪现在对于枪械也懂了一些,最开始自己缴获土匪的枪汉阳造,就是仿照德国毛瑟步枪。不过不能连射让张英豪很蛋疼,打一发子弹以后,还要退弹壳,再重新推弹上膛,浪费时间不说,还非常的不方便。
张英豪是打过92式手枪,就是驳壳枪也是能够连发。其实道理很简单,弹夹里面有弹簧,击针后面也有一根弹簧。子弹的火药在被激发后所产生的气体动力非常地强大,把后面的击针往后撞退,弹壳抛出。弹匣里面的子弹在弹簧的推力作用下顶入弹仓,后面的击针在弹簧作用下重新撞击子弹,发射药燃烧,新的一次子弹激发,一直这么循环下去,从而形成自动连续射击的效果。
张英豪语录――—个人刚开始工作工资三千元,十年二十年以后还是三四千元,这真不能怪国家!
第七十六章
张英豪带着武器一路回到广安,整个队伍现在已经从购买武器的兴奋中平静了下来,此时的气氛反而颇为压抑。同志们也都知道这样买军火不是个办法,必须彻底解决自制的问题。这么一挺机枪就几千两银子,这需要多少物资才能换回来?以前的他们哪里敢去想象这些事情?
但是张英豪却知道想要国产化不容易,如果说现在的英国、德国美国是工业化制造的话,那么日本现在就是半工业化,而张英豪现在的就是彻底的手工业,还是非常原始的那种。张英豪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就算是把美国的机器全都买过来,自己也营运不过来。
“余厂长,加特林机枪和马克沁机枪我都给你一挺,你们负责研究,看看能不能制造出来。如果现在制造不出来,你们也要把里面的原理给弄清楚,将来有条件了,我们再进行制造。如果我们一直这么购买武器的话,我们国家的财富就全部都被列强拿走了。”
张英豪是小看了余庆鳌,小看了这个时代的技术天才了。自己这里虽然不能批量制造这些武器,质量也没有列强的那么好,但是如果是慢慢的打磨制造,用时间来堆积,余庆鳌还是能够制造出来的。
“我知道了主席,回去以后我们就立即研究,争取早日生产出来。”
“嗯,还有你需要什么机器,你就和商务部的同志提要求,现在陈一伟同志已经在美国了,可以让他替你购买回来。”
“主席,我们现在已经利用弹壳后退的动能制造出能够连续击发的步枪了,你这边什么时候有时间去看看?“
“哦,你说说看?”
“这枪经过试验,现在已经可以连发了,改变了原来弹夹上弹的方式,变成了弹匣装弹,一次性装填六发子弹,也就是少了那个推弹上膛的动作。现在可以连续不断的扣扳机,子弹连续发射六发。”
“好,你们现在这个改进解决我们战士们的痛点啊。不过我们的步枪不能是自动连发的,必须要扣动一下扳机才能击发一发子弹。如果自动连发的话,我们的子弹就完全供应不上了,后勤压力太大了。哦,对了,我们的无烟火药研究的怎么样了?”
“主席,我们是根据你说的硝化纤维和硝化甘油实验,这硝化甘油十分不稳定,我们在做实验时,为此炸死了四名工作人员。不过现在已经差不多研究出来了,很快就能开始量产。”
“他们的牺牲是每个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他们的牺牲是值得,是有价值的。他们是烈士,应该要安葬在我们我战士的陵园里面,供后人凭吊,让后人知道先辈是多么的不容易。”
张英豪当然不知道,自己的一个小小提醒解决了余庆鳌他们多大的问题。硝化纤维本来就是研究人员无意之中发现大,燃烧起来没有浓烟。而硝化甘油的研究,在世界上不知道炸死多少人。诺贝尔的弟弟和他的四个助手被炸死,老诺贝尔因此中风,诺贝尔他自己也多次面临死亡。所以根据地如过仅仅被炸死四人就研究出来了,那么已经不知道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情。
听到张英豪这么说,余庆鳌是非常感动的,他以前在满清朝廷那边干活,满清何时重视过他们这些研究人员?而在张英豪这里,只要能够提供的条件,他们研究人员都是最好的。现在还让这些炸死的工作人员葬如战士陵园,这已经是莫大的荣誉了。
“好,好啊。我相信他们在天之灵也可以瞑目了。”
“还是我们做的不够好。不过我们的子弹你们还是要想办法生产更多出来。没有子弹,枪械就是一根烧火棍,甚至还没有
烧火棍好用。走吧,先把枪先送到仓库,我们去试枪,看看你们改造设计的新枪到底好不好用。哦,对了,通讯员,马上同志胡松辉同志到兵工厂汇合。”
“是。”
通讯员回答完,立即转身就跑走了。
张英豪把枪送到仓库以后,带着给余庆鳌研究的一挺马克沁和加特林往兵工厂走去。
到了兵工厂,张英豪突然对余庆鳌说道:“于厂长,我这里想到一种炮,不看看行不行,不看看能不能制造出来。”
说完,张英豪来到办公室,就用笔在一张空白纸上画了起来。张英豪画的是迫击炮,而且画的非常的细致,里面的弹等构造都画出来了,余庆鳌一看就能够看明白其中的原理。
这种炮可以说非常适合在现在的中国使用。它没有地形的限制,步兵能够到达的地方,炮兵就能够到达。轻快便捷,一
个人扛着就能走,来去自由,是非常理想的支援步兵进攻的一种武器。
迫击炮结构简单,张英豪相信,只要能够潜心研究一段时间,一定能够生产制造出来。最重要的是,自己需要什么机
器,还可以去外国购买,不像前世的土共,就是有钱也没地力购买需要的机器。
这个时代的满清军队如果面对子弹,他们或许还会抵抗一
阵,但是如果面对的是炮弹,那么张尖蒙相信,消牛仕枫z间内就会崩溃。现在迫击炮还没有问世,自己喝了这头峻汤;在敌人想象不到的地方出现炮弹,一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不可能出现炮击的地方出现炮弹的袭击,没有几个敌人
能够不自乱阵脚。
“主席,你设计的这炮简单,主要还是这炮弹问题,不过我看这炮管和钢丝弹簧还需要向列强购买。”
张英豪手一挥说道:“那就买,刚好一伟同志就在美国。我们买枪都花了那么多钱,难道还不舍花钱造炮吗?”
张英豪现在算是财大气粗,把广安的地王全部抢J-声遍。而且整个广安明面上禁止金、银、铜我的流理,J以O-接就把所有的广安人变成了穷光蛋。需要购头物贫,而女t一劳动赚取纸币或者拿着金银铜钱到信用社兑换成纸巾。现在这么多的灾民,只要张英豪保证食盐和粮食的价格稳定,那么张英豪就能够保证纸币的购买力。
“好,我等下就开始对这种炮进行研究,主席,你觉得这种炮射程远不远?”
“我们不需要多远,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两三千米甚至就是几百米都可以,总比我们的土制手榴弹好吧!威力小不说,丢的也就几十米而已。”
听到张英豪这么说,余庆鳌心里就有数了。因为以他对大炮的了解,张英豪画的这种炮射程肯定不远。如果制造出来射程太短,张英豪又不理解,那就造成误会了。
“主席,胡松辉同志来了。”
“哦,走吧,我们去试枪。”
说完,带头走了出去。而余庆鳌却是小心的把张英豪刚刚画的图纸收藏起来,才快步的离开办公室。张英豪看到这一幕,点了点头,心里还是很满意的。要是这点保密意识都没有,那么以后兵工厂里面就不会有秘密了。
“主席,找我有什么好事?”
“你怎么知道是好事?”
“哈哈,我当然知道是好事,不然来兵工厂做什么。”胡松辉可是记得清清楚楚,张英豪说过,兵工厂的新式武器优先给他们试用。既然来到兵工厂,自然是有好事,不然他来干嘛?
“哈哈,确实是好事。你看,这条枪有哪里不同?”
胡松辉接过细细看了起来。很快就发现了不同。以前的枪是弹仓供弹,打一枪要拉一下枪栓,而且子弹不打完,里面的那个弹夹拿不出来。现在这条枪是用弹匣供弹,也就没有了以前的那些麻烦事。
“主席,换了供弹方式。”
“哈哈,不止如此,校枪员同志,你先打一个弹匣的子弹试试。“
“是。“
答完,校枪员提起一条枪,一拉枪机,立即半跪在地上,对着对面的靶子就连续扣动了三次扳机。三发子弹瞬间射出枪管,射向了靶子,枪枪命中。
张英豪对于部队是比较偏爱的,格外重视基本的射击技术训练,比如端枪姿势,行进间射击等等,那可是要在枪口吊砖
头的,一次举枪姿势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迩玉史长er到了后世,网上说这种训练方式不科学,端枪娄分云艾形5时英豪只想说:枪都没摸过,靠拍脑袋来评论可不科学就是不对
的。
张英豪即使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也给革命军战士实弹射击训练的机会。要知道,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战士平均每场战斗只有五发子弹。但是八路军在抗战中进行了无数次的班排连级别的战斗,每个战士实战射击次数可不只有这么几次。那些打仗打得多的部队,一年大几百发子弹并不多。所以解放军里面不仅有大批的精锐射手,也让步兵班排战术走向了成熟。
现在的革命军并不是野战部队,大多数战士在训练之余,还要从事繁重的劳动工作。即使是这样,这些士兵也进行了多次的实弹射击训练。而且,革命军到现在为止,打地主士绅的土堡城寨没有以一千也有五百了,即使每次都没有多少次射击机会,但是加起来,每个革命军射击的子弹也不在少数了。
本着科学的态度,革命军里面有专门的校枪和射击课程,里面专门讲枪械的构造,击发原理,子弹弹道等。革命军对于新兵的要求就是一条枪拆散,他能够迅速的组装起来。挑挑捡捡,革命军里面也出了不少的神枪手,特别是猎户出身的同志,进步非常的大。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