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某些对枪械非常熟悉,且射击非常精准的神射手同志,就自然成为了部队里面专门的校枪员。校枪员是革命军里面的骨干,要经常下到部队对战士们进行培训。自然,兵工厂里面也需要校枪员对枪械进行测试,同时他们还要根据新武器的性能,研究出新的训练方法,提出新的战术方法供上级部门参考。
“怎么样?松辉,要不要现在试试。”"当然。“
说完,胡松辉检查了一下步枪,确认没有问题。也是一拉枪机,射出了三发子弹。一发脱靶,两发命中目标。
“这枪比以前那种就好多了,为什么要连续扣动扳机呢?如过自动连发不是更好。”
“你想的美,子弹是天上掉下来的?我们的后勤能力根本供应不过来。不过你这个提议确实好,庆鳌同志,你看能不能像马克沁一样,加个机关,这样就可以调整,在紧急时刻可以自动连发。”
“可以,我回去就研究一下。”
张英豪也提起枪,对着靶子连射三枪,然后又看了看枪说道:“好,今天给你们表演一个绝活。”
张英豪语录――道德哪里有什么底线,只是妥协斗争的结果。
第七十七章
张英豪说完,右手持枪不动,用左手取弹匣,用新弹匣将旧弹匣向前顶出,将新弹匣装上,然后将左手伸到右边,拉枪机进行上膛的一套换弹匣的操作。
“看到了吗?使用这种方式换弹匣,右手不用动,枪口继续指向前方,而且换弹匣速度更快。熟练的话,一套动作下来只需2-3秒,有经验的老兵,可以在剩一发子弹时开始换弹匣,这样的话,火力几乎不会中断,这就使得换弹时,枪支的火力空窗期大大减小。”
“主席,这个办法好,大大节约了更换弹匣的时间。”“是啊,有了弹匣,以后后勤部门可以减少提供单发子弹,而是提供弹匣,里面的子弹已经装好了。这样在战争时期,部队的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余庆鳌看到张英豪换弹匣的方式,也走过来说道:“主席,你这方式好是好,就是很容易导致枪支的损坏。而且换的弹匣直接丢地上,容易遗失。”
“哈哈,一针见血。说的对,所以这种换弹匣的方式只能在战况较为激烈的情况下使用。一般情况下,都要给我老老实实的按规矩换弹匣。可以不用,但是不能不知道。”
众人听完,也都点了点头。
“既然子弹都通用,而且也测试过了,那么就开始生产吧。把以前生产步枪的工人同志全部调过来生产新枪。”
“好。”
购买枪支回来已经几天了,自从有了枪以后,张英豪就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前世看沙俄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是平均每三个士兵才有一条枪。为什么沙俄还是能够坚持几年时间呢?直到现在张英豪还是有些想不通,那些士兵为什么明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还不发生叛乱,而是顶着德国人枪炮往上冲?
现在张英豪也只是略有所悟,觉得那就是有组织和无组织区别。张英豪现在是觉得俄罗斯帝国统治阶级面对被统治阶级处于一种有组织的状态。零散的个人或者少数的集体非常难以对抗有组织的国家的力量,即使有零散的对抗,对于大局几乎都是无关紧要的。或者说对于掌握了全国大多数力量的统治阶级来说,只要力量还是在上升阶段,一次两次的失败完全不成问题。
但是恰恰相反的是,对于反抗者来说,他们力量薄弱,失败一次就难以再聚集力量重来一次,特别是人员的损失难以立即得到补充,这也是为什么著名的黄巢起义和李自成最终失败的原因,也是辛亥革命以前那些革命者一次次失败的原因,因辛亥革命的成功,不在于外,而在于内。
没有自己的地盘,屁股就坐不稳,没有自己的基本盘,从古至今就没有获得天下的。所以张英豪现在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稳固好自己现有的地盘并且拼命的以此为基础扩大地盘,尽一切可能掌握更多的资源和让自己掌握的暴力机器的力量更强。
张英豪又想到自己可能面对的围剿力量,他知道现在还不是大混乱的好时机,不是自己浑水摸鱼的时候。如果自己有了一省之地甚至是几省之地,有了一定的工业建设,张英豪肯定二话不说就敢往外打出去。但是现在张英豪还是极力封锁消息,而且张英豪已经打算好了,就算是全国人民都知道自己是反清的,自己也绝对不竖起反清的旗号或者独立的旗号。
张英豪每每想到前世辛亥革命后一个个省都宣布独立,搞什么联省自治那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一套出来。结果是满清倒了,整个国家更加的四分五裂,同时也就给了外国势力乘机进入的借口,最终外蒙就真的独立了出去,失去了收回的机会。
如果不是中国有大一统的传统,如果不是两次世界大战彻底削弱了英法殖民帝国主义的力量,如果不是战后共产党统一全国速度够快够猛,通过妥协施行了省级的地方自治,不然的话,或许还会失去更多的土地。
张英豪不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才能走出穿越后遗症,摆脱现代社会打在身上几十年的烙印,总有一种等待满清倒台自己捡便宜的心理。张英豪知道这是自己的惰性心理在作怪,总想最少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收益,这是绝对不对的,是非常不实事求是的。张英豪还觉得自己现在还是非常不能理解这个时代的人,总是把现在身边的人和自己前世经历过的人进行类比,这是非常有害的。
张英豪想到这些以后,心里又想到满清如果集合全国之力来攻打自己,那么自己就有可能只有钻山沟这么一条路。想到这些,他立刻就醒悟了过来,那就是现在趁着满清最虚弱的时候,必须尽最大的努力扩大地盘,而且要极限爆兵。这些兵不一定都要进入作战部队,也可以进入基建部队。平时稍加训练,加强文化教育,将来如果有需要,再进入作战部队,应该还是应付的过来的。
此时,占领城市的好处张英豪现在也慢慢终于体会到了,不说城市里面人口集中,人力资源丰富。就是那些手工作坊,受过教育的学生,也多了很多,城市里面的基本的素质普遍高于农村,而培训这些工人和学生能够比改造农民节约很大的精力。
最开始的时候张英豪认为农村绐现内物论但检的是基始运营起来就不停的给农村输。仅内纪城内彻检的就是人本的生活物资,比如粮食等。而城市给农村输血,输的就是人
才了。
了解到这些,张英豪立即就把城市当做一个交换机一样的
东西,把一些经过城市熏陶的党员十部调到衣N生国〔F北来根据地培训的党员及预备党员和十部云城内E康园一十搞并且开始在整个广安大兴土木,兴修水利,修哈,连厉,八基础建设。
人多了,供销社的产品供不应求,以至于后来买食盐,粮食都是照着户口本最多购买十天的吃食。慢慢的通货膨胀就开始产生了,现在物质紧缺,如果不加以解决,张英豪担心根据地会崩溃掉,
现在张英豪手底下不种地的人多了,脱产就意味着不能自己生产粮食了。虽然现在打土豪分田地,通过缴获粮食还能坚持,但是地盘不够大的弊端已经显露无疑了。张英豪大肆爆兵招人搞建设的后果就是要养活的人突然多了起来,这些人以前一天吃一顿稀饭,现在一天吃两三顿,消耗变大了。而且现在粮食没有长成,今年又是大旱。去年建了水库水塘的地区或许还可以有点收成,其它不少地方有可能是颗粒无收,自己不是满清,不可能不管人民群众的死活。
所以只能把一些吃粮大户往外面送。第一的就是军队了,军队帮着农民同志播种完也训练了一段时间,大部分军官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短期突击培训。
所以张英豪打算现在再把地盘往外面扩,本来张英豪的第一选择是重庆,只要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下重庆,对于四川就形成了关门打狗的架势。但是在见到两个洋鬼子以后,这种想发立刻破灭了,张英豪立即收起了这不切实际的幻想。
现在的英国有多强?没有人比张英豪更加的清楚。想想20世纪中后期到21世纪的美国,经历两场世界大战后,实力暴涨,就像一个精力过盛的问题少年,经常唧唧歪歪要打这个打那个,而且还叫嚣着美国可以两线开战,打赢两场战争,结果怎么样?
朝鲜战争被解放军赶回了三八线,越南战争把美国弄的没有了脾气,被阿富汗的治安战弄的头大不已,最终狼狈撤退。
但是现在的英国还处在最巅峰的时期,在镇压印度民族大起义的同时对满清进行第二次鸦片战争,在进行第二次布尔战争的时候还在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英国人不声不响之间就不知道完成了几次两面作战,或者说同时打赢两场战争。从这个角度出发,英国人的傲慢是有道理的,美国就差的远了。当然这也进一步说明了一个道理,那
就是工业国对农业国存在着压倒性的优势,是降维打击,但是超级工业国对垃圾工业国的力量对比也十分明显,但是依旧拥
有很强的反抗能力,进一步说明了要打败工业国的只能是工业国,只能是依靠工业才能胜利。
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意外情况,其中包括后勤因素,人的因素。比如满清在朝鲜镇压了朝鲜的甲申政变,挫败了日本的阴谋,镇南关大捷击败了法国。但是总体形势没有变化,那就是工业国绝对不如农业国。
此时张英豪非常相信,如果自己现在敢跳出来。或许暂时英国佬不会怎么样,毕竟他们的主力还在北京,但是想要封锁四川的航道,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全国各地的外国人或许因为八国联军占领京城而欢欣鼓舞,认为征服或者瓜分清国的时间到了。但是在京城的洋人却是非常的明白,清国不是他们现在能够征服或者瓜分的。
经过义和拳运动,英国人也更加明白中国不是印度阿三那种性格,所以他们一定会支持满清继续存在下去。这才完全符合大英帝国在满清的利益。只要自己不跳的太欢,英国或许还不会让满清倾全国之力灭掉自己,自己的存在也符合英国人的利益。有自己在,满清就更加依靠他们这些列强。毕竟上一次灭掉太平天国满清就来了一次同治中兴,满清变强这也不符合大英帝国的利益。
想通这些以后,张英豪就打算现在不去碰英国佬的神经。那么现在打哪里呢?既然已经尝到了攻打城市的甜头,张英豪当然现在是先集中力量打下城市,然后以城市为中心,解放农村的策略。张英豪现在已经知道自己接下来的发展路线了,那就是先打下城市,再以城市为中心对农村进行解放的路线。这是再一次对自己的发展路线进行调整,因为张英豪也已经差不多摆脱了前世对自己的影响,能够实事求是的看待问题,开始全面和这个世界接轨了。
不过如果还要持续的扩张,那么接下来要想继续这么隐瞒自己这一股势力估计是不可能了,是要做好反围剿的准备了。
张英豪先是看上了后世的自贡地区,因为陈一伟说了那里盐奴数量众多。不过看了看广安到自贡的距离和打下以后的管理问题,还是算了。张英豪又看了陕西的方向,现在慈禧应该还在陕西吧,要是她听说有反贼作乱,而且是在靠近陕西的地面,肯定是恼羞成怒而后是满心慌乱,成惊弓之鸟的人什么行为都做得出来,说不定卖国卖的更彻底。
想来想去张英豪还是不愿意放弃,想多占领几个城市当做练兵,锻炼人才,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顺庆、岳池这些地方。
直到此时,张英豪才知道不仅自己闹了乌龙,就是广安州城里面的那些人同样闹了乌龙。或许是历史原因,广安州的最高长官居然叫知府。张英豪也不知道满清的官职是怎么排的,或者是仅仅是叫法叫错了。广安州的最高长官应该叫知州,顺庆府才叫知府,岳池才是知县。
张英豪语录――我就是我,不需要你认可,不需要任何人的认可,我就这个状态活着!
第七十八章
不过都无所谓了,既然决定打下来,那么官大官小有什么区别呢?说做就做,张英豪立即就召集相关人员开会了,开会前肯定是要各部门同志们汇报自己的工作情况,大家也都认真听,有问题就拿出来大家讨论。
张英豪看到心里很是高兴,这才是一个组织该有的样子,也只有这样组织里面的人员才会迅速成长起来。
等到同志们都汇报完手头的工作,张英豪才说到:“大家的工作现在做的卓有成效,我心里也非常的高兴,同志们的成长我们都是相互见证的。不过千万不要骄傲自满,我们中国有句俗话说得好啊: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给大家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同志们的工作日记和学习心得我也是经常看的,同时在工作中碰到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也都总结下来其中的解决办法,并且也给同志们传达了。同志们,我们是同志,我们就
一同进步,谁也不要洛下了就像刚刚白己哪里做的不好啊,而且一定要经常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啊,
别人哪里做的不好,自己有没有相同情况啊?自己看到那些收缴的钱是不是动了歪心思啊!”
听到这里有些同志显然还不知道最近抓了一批人,所以发出一阵笑声。
张英豪听到有人笑了,他也跟着笑了几声,接着说:“这就是要批评与自我批评了,这些就必须克服掉。呵呵,咱们也抓出了一些混进我们党内的腐败份子,他们那些人就是没有做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啊,大家说是不是?”
这下个个都不发一声了,有的同志东张西望像是在看谁腐败?有的同志面脸愤怒,居然有人搞贪污,不可接受。张英豪也不管他们那么多,自顾自的说了下去。
“—个经常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对于自己的任何坏毛病是一定能够克服的,咱们的蜀汉皇帝刘备就说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还有什么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这都在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批评与自我批评必须是时时刻刻进行的,偷针的时候没有自我批评一下,及时收手,那么就是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党和人民在监督,众目睽睽难逃脱。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啊。
我们古代人修自身叫做:不欺于暗室。什么意思呢?其实就是自己一个的时候依旧像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样,保持自我。你在人民面前谦虚谨慎,小心翼翼。那么自己一个人在暗室里面也依旧是谦虚谨慎,小心翼翼。”
“主席,这些人根本就不是我们的同志。”“对,不是我们的同志。”
“抓到了就直接枪毙,看谁还敢贪污。”
张英豪看到群情激奋,心里很是高兴。
“同志们,我们恨不恨那些贪官污吏呢?我看我们是恨的。但是有些人恨的不是贪官污吏,吏而是恨自己为什么不能成为贪官污吏。”
听到张英豪这俏皮话,有些同志绷不住脸,顿时笑出了声。
张英豪也笑道:“刚刚你们说他们不是我们的同志,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嘛!不过他们被抓以后,自然是要开除党籍的,那个时候他们就不是我们的同志了。乱世当用重典,这些同志将来该枪毙就枪毙,该劳动改造就劳动改造,交给法律部门就行了。”
对于现在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张英豪能做的就是把这些人抓出来,该劳改就劳改,该枪毙就枪毙。对于其他人只能靠教育和制度的约束。毕竟管理还是要靠这批人,贪污问题到了二十一世纪都还是那么多。就是朱元璋那种对贪官的杀戮,即使剥皮渲草也不能禁止官员的贪瀛。至于高薪养廉那一套嘛,呵呵,到底好不好?前世张英豪只是一个小人物,不知道。
但是张英豪知道苏联就出现了自己不吃好,住好怎么有力气为人民服务的话语。这句话即使是放在后世,在外国人看来是理所当然,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不可思议了。就像后世澳大利亚发生国家级的大火灾,但是他们的官员依旧可以按照计划出去度假,同样在中国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一样。每个中国人都知道中国的公务员是为人民服务的,他们是人民的公仆,不得不说宣传的厉害,让这个理念深入人心。有些官僚确实很厉害,但是一旦他们暴露在人民面前,依旧还是乖乖束手。
不过道理是相通的,人性的贪婪靠恐吓这些手段只能抑制一时而已。对于高薪养廉以后的比较严酷的惩处手段,肯定会起到一定的做用,但是对于那些依旧贪婪的人,就会采用更加的隐蔽,仅此而已。张英豪也只能鸡婆一样说了一次又一次,效果怎么样嘛,只有大知道了,只安八人o腐就可以了。
想到这里,张英豪转身仕黑似上·-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张英豪写好《六祖坛经》里面神秀的偈以后转身说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是北宗一派的开山祖神秀作的偈,见载于《坛经》,称为《无相偈》。
有原则的区别。神秀强调的pt加对《神秀偈》的彻底
否定,直接把握住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的关键,被称为"顿
悟派"。
困惑的时候?没有无知的时候?没有心灵垃圾的时候呢?“时时勤拂拭"通过不断的研究,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省,不断的
进步来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
知道不少同志肯定能够认识到这个社会的本质,认识到我们前进党的本质,认识到我们前进党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
他就一定能够全心全意,真心实意的为人民服务,那么这就做到了慧能说的《菩提偈》的地步了。”
“主席,慧能的《菩提偈》是什么内容?”
张英豪转身写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偈》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里面的意思就就是明白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和追求,没有丝毫的疑惑,坚信能够做到,那么你就到了“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的地步了。到了这个地步,你就像能够摆脱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一眼万年,眼前不会有迷雾,清楚的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
就像我本人,我坚信中国能够再次强大起来,坚信我们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所以我就全心全意,一心一意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心里没有恐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而丝毫放弃我坚信的东西,慧能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主席,你说我们不为人民服务就是死路一条,能不能解释一下。”
“呵呵,因为我们对百姓的盘剥比地主阶级残酷好几倍。”听到张英豪这么说,与会的同志大多数都立即炸开了锅。纷纷议论了一来,实在是不可思议啊。没有解放的地区现在哀鸿遍野,但是现在根据地是一副欣欣向荣的景象。百姓的日子不说顿顿吃饱,但是暂时没有听说饿死人的事情。百姓们对前进党也是感恩戴德,前进党不少同志对于百姓的感谢也是泰然处之。但是现在张英豪主席在说什么?居然说我们对于百姓的盘剥比地主阶级还要残酷好几倍,这,这实在是让人一时无法接受。
张英豪等会场安静下来,才说道:“哼哼,你们想想我们广安的百姓什么时候向现在一样这么辛苦的劳作的?为了一口饭吃,每天从早干到晚,他们和以前不知道辛苦多少倍。这没错吧?“
张英豪看到众人纷纷点头,接着说道:“我们前进党的理论是劳动创造价值,我们的理论和地主阶级的理论定元军个一t的。地主阶级刮地三尺,百姓就要饿死。而我们是剥削百姓的
劳动力,通过大量的购买廉价劳动力,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资料。我们拿走的比地主阶级多很多,但是对于干活的百姓来说,即使我们多拿走一些,分给他们的就是他们多得的。至于说分田分地,那是我们的解决挨饿问题的政策,不是施舍或者恩惠。”
“主席,我们这么做,地主也这么做,好像受苦的还定白姓。”
“那么庆恩同志,你是不是百姓的一员呢?”“这个,我当然是。”
“那不就对了,我们同百姓一起干活,百姓拿走多少,我们也被拿走多少。而且地主阶级拿走百姓的生活资料是为了消
费,我们拿走这些东西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我以前说过,我们
国家现在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挨饿的问题,一个定扶打的问题。
分田分地就是解决挨饿的问题,而我们拿走百姓辛苦劳作的果实,是为了解决挨打的问题,同时也是为了彻底的解决子孙后代挨打和挨饿的问题。我们分田分地给予了百姓短期的利
益,而我们剥削百姓的劳动力就是牺牲一部分百姓的短期利益,为了以后的长期利益。这就是我们现在能够做到的极限,
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这就是我们正义。”
“主席,这么说的话,什么时候是个头呢?”
“我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谁认为自己是能够不劳而获的?“
看到没有人说话,张英豪接着说道:“没有吧,劳动创造价值,你不劳动,你吃什么?喝什么?指望着天上掉馅饼吗?所以每个人必须劳动,这个能够理解吧?”
“理解。”
"是啊,天上不会掉下来吃的。”
听到这个回答,张英豪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我们要发展生产力,自然要从劳动人民的手里拿出一些资料来发展生
产力,也就是收税。这税收说好听点就是纳税,说不好听就是一种变相的剥削嘛!当然,这种剥削是必要的,是必须存在
的。至于说什么时候是个头,我们解决了挨打的问题以后,就可以全身心的发展经济,把社会上的财富更多的分配给人民。我看时间我们就定个四十年吧。在座的只要命长一点,都能够看到这一天。”
"这么快?“"这么久?“"不是吧?“
- ---
张英豪语录――只有高尚无私的灵魂才能让人真正崇拜!
第七十九章
张英豪用力拍了拍桌子,“静一静,《三国演义》里面有一句话叫做: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是我要说天下大势是打打停停。整个世界的人类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人类和自然作斗争,和猛兽作斗争,人类和人类为了利益作斗争。整个地球从有历史以来,完全没有打仗的时间加起来绝对不超过一年,今天不是这里打,就是那里打。所以我们现在打仗正常不正常?
我告诉大家,很正常,可以说就没有这么正常过。既然世界是打打停停的,那么我们如何解决挨打的问题呢?如何不去打别人呢?那就是发展生产力。大家想想,现在外国人的巨舰大炮,那炮管水盆那么粗。一颗炮弹打下来就是一个方圆十米的大坑,一个操场范围之内的统统死亡。如果这个大炮再继续做大,将来一发炮弹把一座城市给炸平了,那么也就没人愿意打仗了。打仗是为了利益,你什么都炸没了,打仗也就没有了利益,我们就能够彻底摆脱挨打的问题。”
“主席,这么大的大炮,真的做的出来吗?”
“怎么做不出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大炮肯定能够做出来,只是我们现在太落后,我们想都不敢想而已。所以说啊,同志们,我说的四十年只是保守估计,想不打仗,哪里是那么容易的?“
"主席,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呵呵,怎么做?这话问的,我问同志们一个问题,在座的都是党员,那么你们谁带了党章在身上的?”
听到张英豪这么问,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明白什么意思,谁没事把党章带在身上啊。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