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48章

作者:豪圣勇贤

第一百零四章

进入明朝,女性对自己身体都是没有自主权了。没有自主权,何来自由?因此,女性失去了自由,社会地位自然就会低了。为何一直以来女性无法获得自主权?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统治阶级的打压,也就是掌握话语权的无良文人的那一套束缚住女性。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束缚,农业社会生产的物资就那么多,女性无法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这就决定了女性没有话语权,必须依靠男性才能生活下去。

最让人痛恨的属于缠足莫属了,缠足开始于北宋后期,兴起于南宋。明清时期缠足进入鼎盛期。缠足之风蔓延至社会各阶层的女子,不论贫富贵贱,都纷纷缠足。这就让女性完全成了男性的附庸,真正触碰到了无良文人心里的痒痒肉,让他们的理想终于变成了现实,也就是女性从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彻底实现了他们金屋藏娇的美梦,专供他一人享受了。

所以说宋代开始男尊女卑搞到了巅峰,宋代皇帝和理学家朱熹等等代表人物都是极端男权,歧视女性、压迫、否定女性,持续到中华民国依旧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宋教仁改组刮民党直接删除男女平等,民国的临时约法也没有男女平等描述。

直到新中国,宋庆龄女士能够当选为国家副主席,太祖一句妇女能顶半边天,横扫了所有的妓院等不良场所,女性才实质上获得了应有的地位。

张英豪回到家里就对自己母亲说了到雪儿家里提亲的事情,母亲听到以后笑的十分开怀。我知道母亲等这一天已经等了很久了,张英豪对接下来怎么搞也不懂,也就听从自己母亲的安排了。他自己也有忙不完的事情,现在这种情形不可能为了娶媳妇而耽误,吃过饭就继续去上课了。

但是张英豪不知道,自己今天的的求婚行动在人们当中宣传开来。虽然现在张英豪还很低调,认识他的人少,但是八卦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快就知道跪地求婚的人是张英豪。以至于在将来评价张英豪这一行动是这个时代不平常的人行不平常的事,同时也被女性同志宣传为最尊重女性的人。这求婚模式搬到了银屏上面,面不知道促成了多少对夫妻恋人。

现在张英豪最关心的就是三个方面,第一是军队的军事行动和军队的建设。现在军队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对外扩张,都是低烈度的战斗,甚至都还没有上升到战役的程度,所以现在军队人员流动最为剧烈,党员干部纷纷下到村庄搞建设。

第二就是土改问题,虽然张英豪已经多次发文讲里面的道

理,张英豪早就指明了,地主是必须抓获的,同时指明那些不从事劳动,专门靠收租子盘剥佃农过日子的人就是地主。对于

地主要审查其罪过,民愤极大大就枪毙,民愤小或者名望不错的就劳动改造。

那些自己也参与劳动,同时有一定数量佃农的就是富农,

对于富农进行审查,如果确实民愤极大的依旧处死,个过处死的比例应该是较少数的。其他的富农同其他人一样分配土地,

应该━视同仁,但是对其家庭人身自由应该加以一定的限制。

对于贫下中农以及佃农,应当按照当地的土地数量予以分配,好坏搭配。同时以自愿为原则组建合作社,集中使用农具,在农忙时节共同完成农业劳作。

但是很多经历过村庄被民团屠杀的战士对于土改都有过左的行为。抓到地主就处死,富农不分地或者分坏地。由于分配实在不公道,导致出现了不少富农和地主勾结的反革命事件。

第三就是工业建设或者叫工厂建设。现在张英豪不管是用机器的工厂,还是手工作坊,只要在能够组织起来的情况下,都把厂子搞起来再说。

到了火器时代,其实差不多到了比拼物质力量决胜负的时候了,想古代的权谋用的越来越少了。也就是拿破仑说的:“打仗第一要有钱,第二要有钱,第三还是要有钱。"太祖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就像朱元璋最开始的时候依靠的是红巾军,也就是贫苦的人民打江山。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这样行不通,所以迅速的向地主阶级靠拢,广积粮,才有了对元朝追亡逐北的物质基础。

那是在元末明初的农业社会必须依靠地主阶级,毕竟那个时候还没有工业革命这一说。但是在现在的清末,英、法、意、俄、日等国家都已经完成或者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德、美更是在进行第二次工业革命,社会财富通过工业生产大大的增加了,已经远远不是农业所能比拟的。一个大地主百年积累的财富可能还比不上一个工厂一年半载所产生的财富。

张英豪知道自己现在完全可以不依靠地主阶级而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决定性因素的就是强有力的组织和一个个建立起来的工厂。通过这些工厂产生的物质财富远远多于农业社会百年积累的财富,而且工业财富的增值速度远远不是农业所能比拟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农业社会一亩地,一年三熟也就相当于定量产生三次财富,一年循环三个周期差不多就是土地的极限了。但是在工业方面就完全打破了用年或者用二十四个节气来计算的周期而必须要用到时、分、秒来计算周期。周期越短,循环速度就越快。同时一间车间能生产一发子弹,那么它就能够源源不断的生产无数发子弹,完全没有农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巨大限制。

这跟做生意是一个道理,有些生意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有些生意是利润率非常的低,但是他周转快,数量大,所以利润也非常的客观。但是农业却是产量和周期都限定死了,所以满清朝廷能够拥有多少力量其实也是有数的。

张英豪通过统购统销控制基础的物价,维持根据地的稳定。而地主阶级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必然是本能的会囤积居奇,这也是秦牛古说地主没有良心的原因。

此时张英豪自信仅仅通过这些最简陋的工厂就有把握推翻满清的原因,这也是能够维持张英豪不断向外扩张的物质基础。通过掠夺地主积累的粮食和财富,充分动员群众进行一轮轮的水利等基础建设,培养和提拔部分能力出众的人才,从而形成一个最简单的良性的低级的内部循环。

当然了,张英豪也不会把眼光死盯着物质财富,精神上的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张英豪看来,现阶段精神上的建设远比物质上的建设难得多而且重要的多。要让全体战士和指战员抱有必胜的信心暂时还不容易,全体战士和指战员是否拥有大无畏的精神,犁庭扫穴和压倒一切苦难的气势,这些想要实现还不容易,现阶段还必须加强政治文化教育,掌握科学道理才能形成。

自己现在地处内陆,长江这条黄金水道随时可能被英国或者满清掐断,四川就变成了一个孤岛。所以张英豪现在最想的得到的其实就是机车制造等技术,然后在四川内部修上两条铁路,那么,张英豪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张英豪身在四川,自然还要为以后考虑。绝对不可只想这眼前而

忽视几年,十几年以后的事情。

从历史的角度看,四川到底是不是建立基业的地方呢?其

实四川在农业社会来说四川根本就不是一个建立基业的好地方,诸葛亮的三分天下其实就是建立在必须联合东吴的情况下

才能成立。而且还必须在四川省外围有一个基本的立足点,否则什么三分天下就是一句空话。

四川一带在先秦时期都是独立于中原文化圈之外的,从商朝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称“蜀国”,最高统治者称“蜀王"。

古代的蜀地是一个中原人不愿意去的蛮荒之地,这里山高林密到处都是毒草毒虫之类危险的动植物,如果是中原人来这个地方,那一般都是犯了重罪被流放到这里的。由于一直独I寸中原文化圈,所以古代的蜀地一直被看作是没有教化的化外之地。

到战国末期,秦国逐渐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大的国

家,秦国所处的关中地区,最早也是独立于中原文化圈的,所以秦国也被认为是没有礼仪的虎狼之国。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司马错率军灭蜀,吞并了蜀国,蜀国从此成了秦国的有一个郡,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秦国占领巴蜀,《史记》中记载:“蜀既属秦,秦以益强,富厚,轻诸侯。"。从此秦国可以从长江上游威胁楚国,楚国成为东方六国之一,大大削弱了其南方霸主的地位。

对于秦国一统天下而言,秦朝也是打下了四川,才有了统一天下的物质基础。司马错灭蜀,堪与商鞅变法相提并论。

秦昭王时期,秦国把蜀郡作为重要基地,准苗例底河理由地的水患。于是派出精通水利的李冰到萄郡仕都寸本d阳的儿子到蜀郡后,开始实地考祭联江泊A四水江N守97年,在最后制定了治理岷江水患的方案。.含冰仕訇列任记可’j任职期间他一手设计并主持了举世闻名的水利上在都小堰。实江堰建成之后,彻底解决了岷江的水患,成都平原很少有水火或旱灾,农田得到灌溉,成都平原成为富庶的产粮基地,李冰

父子修建了都江堰以后才号称“天府之国”。

四川作为天府之国,她作为一个后勤基地定非西内式是'但是就四川盆地来说却不是一个成就伟业的地方,原因就是四

川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四川的发展和扩张。四川就定这么-I地方。论山川险固,巴蜀地区最为易守难攻。巴蜀地区是典型的

盆地,四川盆地西接青藏高原,北部是大巴山,东部是巫山,南部是大娄山,西南是云贵高原,四周均为崇山峻岭,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军事上总是会说一个术语,叫做抢用之分。~心右可以就是对内相互可以援助,对外可以怕三牛的o 称作挠角之势的地方吗?没有。

秦一统天下之后,我国进入帝国时代,在之后的两千年中天下分分合合,而巴蜀之地在每一次分裂中都有割据政权。

刘邦占据关中,拥有蜀地,最后统一天下。

新朝末年,公孙述割据蜀中,最终被刘秀所灭。

东汉末年,刘焉、刘璋父子和刘备相继割据蜀中,最终被

曹魏所灭。

西晋末年,李特割据蜀中,建立成汉,最终被东晋所灭。

隋朝末年,李渊迅速占领蜀地,为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唐朝末年,王建、孟知祥相继割据蜀中,建立前蜀和后蜀,最终被赵匡胤所灭。

元朝在襄阳被碰的头破血流,最终攻占四川,南下灭亡宋朝。

元朝末年,明玉珍在四川建立“大夏"政权,最终被朱元璋所灭。

明朝末年,张献忠在四川建立“大西"政权,最终被清朝所灭。

从这些朝代更迭之中可以看出,以四川为根基的势力最后都被消灭,以四川为后勤基地的势力最后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秦朝,汉朝,代魏的晋朝,唐朝,元朝,他们都是取得了四川以后,才统一的天下。

第一百零五章:

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可以说一句矢志不渝了吧?然后呢?最终都是被一一击回,就是因为诸葛亮在外面没有了自己地盘,添油战术最终就是变成送人头。事实上在关羽大意失荆州以后,蜀国就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资本,在四川没有前出基地,最终就是被困死。而在四川称王称霸的势力,在外来势力控制住几个要点以后,就会迅速败落,

巴蜀地区号称“天府之国”,割据这里的政权大多自给自足,安逸使人不思进取。后世有句话叫做少不入川,就是这个意思,四川整个就一宅男。四川非坐守之地,以四川而争衡天下,上之足以王,次之足以霸,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于亡。

还有就是从四川出兵还有一个不得不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后勤问题。农业时代从四川出兵,必然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源源不断的给前线运送粮草物资,最终必然是把自己给耗死。也就《三国演义》里面为了读者读的爽,搞出了木牛流马这种不讲道理的东西来提供后勤。让读者只想着战斗,至于更加重要的后勤,就不在思考之列了,有木牛流马还需要思考吗?

虽然四川是“天府之国”,但是此时的四川却不是那个水旱从人,不知饥ü的“天府之国”了。人口爆炸性增长达到了容纳的极限,土地过度集中,奸商囤积居奇,再加上天灾,粮食多地歉收,四川现在也是饿浮遍野了。不然也不会出现外地的群众赶无数的路就为了到根据地买到一点便宜的食盐。也不会出

现一个妇女带着一个孩子不远千里跑到广安来讨生活。此时的四川,整个形势越来越严峻了。

现在张英豪只能通过把人们群众组织起来劳动的方式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同时建设工厂,同根据地外面交易来解决物资问题。所以张英豪已经打定了主意,那就是重庆就算自己明面上不去占领,暗地里也要变成自己的天下,通过交易输血给根据地,根据地缺什么,就通过重庆这个窗口获得必要的帮助。

在张英豪最初的理想当中,那是社会上一切一问题自己都应该把握住,所有人都应该和自己一条心。但是很快张英豪就发现,把握一切本来就是不可能的,更加不可能所有人都和自己一条心。

人群当中必定会分为至少三类人,一类是比较进步的,这类人会积极的跟着队伍走。一类是事不关己的,也就是中间派。一类是开倒车的,他们总是脱后腿。前世张英豪见过很多组织,也经历过听过很多的故事。一个公司总是在鼓励那些不积极的人,一个老师的绝大多数注意力总是放在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他们总是期待这些人能够上进。

这是一个绝对错误的办法,一个公司,一个工厂,一个学校,作为一个领导者,应该把百分之八十的精力用于团结那些优秀的人,如果你不团结他们,反而用绝大多数的精力去解决那些不怎么优秀的人,那么你让这些优秀的人如何自处?大家一起比烂吗?而且一个工厂,一个公司,百分之八、九十的利润就是这些优秀员工创造的,不去鼓励他们,这不是本末倒置吗?剩下的百分十二的精力用于拉拢中间分子,百分之八用于教育落后分子,这才是最合理的分配。

但是现实当中很多现象恰恰相反,好像人们总是希望那落后分子能够赶上先进,从而用绝大的精力去改造落后分子,而恰恰这种普遍的方法是最糟糕的方法。就像有些例子,一个老师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终于让一个坏学生变好,好像是做了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当然这件事确实伟大。但是如果他把更多的精力用于那些优秀的学生,可能他们就多考出几个重点学生也不一定,这不比改变一个人更有价值?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就是让人们的习惯在作怪。大家都认为好学生,好员工他们自觉,不需要鼓励和团结也能做的很好。在人们的眼里,好像他们就该做的好一样。

张英豪在穿越后也花大力气去改变这些落后分子,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领导工作,终于发现了这个重要问题。落后分子的改造,如果他们不能够自觉,自我醒悟的话,投入和产出完全不成正比,甚至是成反比,你越是想要他变好,而反而越是抵触。所以现在张英豪就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工作方法,更加重视那些过来培训的优秀人才。高手在民间,在中国,即使是旧社会,也从来就不缺乏各种各样的人才。既然有这么多优秀的人愿意上进,为什么自己还巴巴的去做不讨好的事情呢?

就像张英豪自己前世,因为张英豪自己就是底层社会的人,张英豪更加了解底层社会的人。底层社会的人在新时代只要愿意工作,肯定是不愁吃穿的。但是很多人都不想努力,干一天活休息三天,然后在媒体面前哭诉没有机会,躺着等死。

然后无数的公知跳了出来,指出国家有一大堆这样的人,他们是无产阶级的一员,他们居然沦落到这样的地步,这是社会除了问题,应该再次改造社会。指出gc党不在代表无产阶级,代表里面没有人民代表。在他们眼里,好像这些底层的人才是人民,其他人就不是人民了。好像天底下就他们知道这个道理,其他人都是糊涂蛋。然后这些人就发出这种各样的言论恐吓民众,说出无数假大空的话语。

一些人看到这些假大空的话语,或者叫大而空的话语,毕竟不能说假,觉得非常有道理啊。大家也都列出一大帮的例子和数据,然后所有人都陷入空想的恐惧当中,大家一起呐喊。觉得世界如此黑暗,国家如此黑暗,官僚如此黑暗,社会主义已经没有了希望,无产阶级已经没有了希望。其实他们这些人是绝对不会去拯救这些底层人们的,他们巴不得有更多的这样的人,好让他们功成名就呢。

张英豪看到这些东西一般都是不会再看的,他们这是用理想世界来和现实世界做对比,各个都想进入天堂或者西方极乐世界,或者个个都想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在两千《诗经.大雅.文王》里面就已经讲出了这个道理:永言配命,自求多福。也就是常言说的小富靠勤,靠劳动,大富靠命,靠势,靠能力。在新时代,如果你劳动了没有饭吃,你还可以怪国家,但是一个自暴自弃的人,想要有救世主出现,那只能是自弃者天弃之。如果你想大富大贵,那就是真的要看你是否有那个能力,有那个命了。

言归正传,此时根据地培养的这些人才在张英豪看来是有问题的,而大部分的问题也只是局限在见识问题或者说是历史的局限性。毕竟他们不是穿越者,没有见过后世社会的发达与生产力的恐怖。现在张英豪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带领这些人朝前走,去获得一个有一个的胜利。

这其中就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学习。现在张英豪开设的培训班级基本就是基础教育班和初级培训班,学文化现在依旧摆在最重要的位置。要是跟他们讲一大堆理论知识,张英豪立刻就会被他们的问题问到崩溃。

回到自己的办公地点,看了一会文件的张英豪又开始放飞自我了,他觉得仅仅现在自己在这么一块地方搞革命还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和四川形成挠角之势的地方,如果满清因为自己的出现突然蝴蝶效应的出现一个逆天的人物,或者将来四川的革命一不小心被满清联合列强给扑灭了,也要留下足够的火种,不至于导致革命陷入低潮。

全中国那么大,有必要分出一些人到其他地方开辟革命根据地了。在外面开辟革命根据地也可以和自己这里形成相互援助和依靠的局面。

对于在哪里开辟革命革命根据地,张英豪脑袋里面只想到的一个词语,那就是以前语文课上学的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狭路相逢勇者胜。

大别山区位独特,位于华东地区,靠近南京与湖北重镇武汉,具有独特的战略地位。前世刘邓大军开辟大别山根据地,就严重地威胁了刮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刘邓首长指挥部队酉回穿插浴血鏖战在大别山区,英山曾三次建立辖管10多个边区县的中心县委,被誉为“三十年红旗不倒"和“血染红土三尺深”的英雄土地。

从鄂豫皖这片大别山里走出了共和国的无数党的领导人,将军,革命先烈,爱国人士等。从黄冈林家大湾走出一位元帅,从红安县先后走出了2个国家主席和6个国家副总理,共和国的将军谱里更有200多位来自于这片英雄的土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是前世发生的事情,但是张英豪现在觉得这地方太适合自己现在的发展了。现在的形式完全不是几十年后的形式,几十年后那是真的可能到了亡国灭种的时候,必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为量还不能保证每次都获得胜利。在国内

但是现在全国有革命党吗?在国外或许有,但是在国内

嘛,最多也就一些改良和激进分子。现在除了满清以外的正规武装力量吗?没有!有外国帝国主义的入侵吗?有,但是张英豪完全知道八国联军马上就要收场了。所以张英豪现在完全不用顾忌那些地主士绅,只需要团结底层人民,打土豪,分田地,安安心心搞建设就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想到这些,张英豪就又想起了太祖的对于战争的一句话,叫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是完全可以和那十六字相提并论的话。而张英豪现在想的就是不管外面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当真就是应该像太祖的那首西江月一样: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千万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只有这样的心态,或许才是作为一个领导者该有的想法,那就是专注于自身,而不是期待对手犯错误。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孙子兵法》上说的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就是这个道理了。所以张英豪马上叫通讯员请情报部门负责人天桥同志和组织部部长罗泽林同志过来。

“主席,你找我有什么事吩咐吗?”

“哦,泽林、天桥同志来了。“张英豪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说:“坐下说。”

“天桥,你们情报部门现在有没有收集大别山那边的情报?”

“主席,这个我没注意,最近我们都把精力放在了长江两岸以及南洋和海外地区。对于大别山目前还没有准确的情报,不过,我这里收到资料,我们已经发展了几个那边的同志,如果主席有需要,我可以马上安排他们这几天过来给主席说说,或者叫他们写份报告上来。”

张英豪也是知道现在信息传递速度慢,所以也不指望能够马上获得应有的情报,所以张英豪摆摆手。

“不用了,泽林,我们现在的党员同志有没有大别山那边的?”

“有,但是不多。”“有就行了。”

第一百零六章:

接着张英豪把四川的态势和革命的形式以及可能遇到的敌

人说了一遍以后说道:“我打算组织一支精祝队出u0DwT李通同志任队长,白建勇同志任指导员,再把大别u内2心主部组织起来,去大别山开辟新的革命根据地。这事不宜张扬,

就由你们情报部门会同组织部门负责组织联系和安排,把他们带到大别山去。嗯,我知道有一个叫做英山的地方,可以从英山县开始。”

“是,主席,保证完成任务。“李天桥和罗泽林马上站起来敬礼说道。

“坐坐坐,不要搞的那么严肃,大杯,找明大文l六A过心带着队伍去找你,泽林,你记得把那边的同志的工作交接好,

李通同志可以先去打开局面。净林你组z的旧Pq边听说也是关系。我也没去过那边,不知道具体情oI-水二分很多老百姓也过不上日子了。那些地力炬人上应z说是田,那里的斗争应该向来就很激烈,我们的同态过玄世该说定如鱼得水的。所以啊,咱们安排同志过去应该是大有可为啊。

哈哈,对了,天桥,你说说现在你们情报部门的发展情况吧!“

“是,主席,现在我们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上次主席讲过以后,我们就调整了工作重心,主要负责收集经济情报和军

事情报。对于四川,现在我们已经彻底摸清了四川的驻车情况。对于其它省份,主要工作对象还是长江两岸和沿海省份,

主要是调查经济情报,同时呢就是配合商务采购同志购买机器

设备以及保护我们的同志。现在长江沿岸各大城市几乎都有了我们发展的同志,最重要的武汉,南京和上海我们也是重点发展对象。并且派出了不少的同志进入到那些矿山之中去发展同志。”

“很好,现在重庆的情况怎么样?”

“这个,重庆发展的最为顺利,也发展的最为快速,发展的最好。我们的同志现在已经在重庆办起了培训学校,我们情报部门的同志现在已经轮流安排进去学习。在苦力和工人当中依托我们的商业网络也发展了一部分情报人员。不过我们情报部门现在主要在打通洋人这一关节,不是很顺利。”

“嗯,很好呀,幸好有你们辛苦的工作,我们这里的同志就不是两眼一抹黑了。咱们情报部门的同志一定要主意隐蔽性,就算是被我们自己的其的它部门介绍入党,合作工作,非必要也不要暴露了自己的情报人员身份。所有的情报人员最好就是采取单线的联系,这些你们自己一定要主意。对于那些暴露了身份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的保护起来送到根据地或者安排到其它地方工作。”

“是的,主席,这些同志我们都是经过挑选,进行了相应的培训的。”

“这个我也听说了,张峰还因为你们到新兵里面挑人到我这里打报告呢,哈哈!”

“没办法啊,主席,就像你说的,高素质的人才难找,现在到处都需要人,我也只有打新兵的主意了。”

“哈哈哈哈,你呀你,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现在咱们就这么一个情况,我也都理解。不光是现在我们缺人才,三十年内我们都会需要海量的人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满清欠的债太多了,需要我们努力一点一点补上来。不过啊,几十年以后,咱们国家那也是大学生满地走,那时也就不会像现在这样缺少人才了。咱们这年纪,是一定可以看得到的。对了,我以前叫你成立的情报部门培训学校怎么样了?”

“已经开始培训了,我正打算和主席汇报这个事情,我们是在新兵部队旁边培训的。所有的人员都要接受相关的军事相关的知识,像枪械,格斗等等。我打算让其中的优秀人员到那些精锐部队去接受训练,这个需要主席您的批准。”

“不是我的批准,你打报告给军委的相关人员,只要那些人员政审合格,我想是没有问题的。你这个想法非常不错,你们只要秉承着科学的态度,善于总结经验教训,那么培训出来的学生就会一批比一批完善,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我有时间也去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学习,交流交流。”

“主席您同意就行,我等下回去就打报告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