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49章

作者:豪圣勇贤

“不是我同意就行,只要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我们的解放事业,我就支持啊。”

张英豪转头对罗泽林说道:“泽林,既然情报部门发展的这么快,那么你们组织部的工作也要跟上,哪里有我们的党员同志,哪里就应该有我们的党组织不能让我们的党员同志脱离党组织,你们组织部的工作就要跟到哪里。”

“主席,我们也都是按照党章里面写的,像有五名党员以上党员的地方成立委员会,我们都是这么做的。”

张英豪点了点头说道:“党员的家庭情况你们组织部一定要弄清楚,他的家庭到底是什么成分。党员的过去经历最好也能够了解清楚,避免混入不良人员进入我们的队伍。”

“好。”

张英豪突然想到现在北方大旱啊,那里也绝对是最好友展组织的地方,于是接着说道:“对了,找1门-.个险去就是当现那边也是大旱,人民的生活苦啊。咱秒有北个回心上年 时我们从那边带过来的。将来我们的队伍也定要玄群胶大四北的,现在咱们没那个力量,但是相应的工作现在就可以做「。我打算让007的赵亮同志带队,他本来就是我们从陕四常凹米的,让他先去汉中地区发展我们的力量,你们组织部门也把那些西北地区的同志组织起来吧,和之前去大别山的同志一起及出通知。情报组织部门也把收集到的北万俏报绐必元一w吧。”

“好的,主席。还有什么要吩咐的吗?”

“呵呵,确实是还有一件事情。你们当初为什么跟我进山,大多数都是家里被欺负了。既然现在我们有了力量,你们也该回家乡去看看了。”

“哈哈,主席,这事啊,当初打地主的时候,该回云的千就回去过了,早就有怨报怨,有仇报仇了。”

“好,那么我的承诺也算是兑现了。明天咱们这里的委员们我打算召集起来开个会,大概是早上十点钟,你到时候记得过来参加就可以。去大别山和汉中的同志可能有些需要一些时间做工作交接和组织完成工作调动,那些同志可能会晚些时候才

会去找你,你安排他们学习一下。”

“好的主席,那我现在就去抽调人员了。”“嗯,辛苦了。”

“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那行,你们回去以后,就立刻做这个工作,让同志们做好准备就出发吧。”

说着张英豪就站起来同罗泽林和李天桥握了一下手,他们转身就回去了。其实张英豪安排人去汉中地区也是临时起意,算是下了一步闲棋,至于将来到底有没有作用,张英豪觉得应该会有作用,毕竟四川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她的出路就那么几条,现在布局一下也没有什么坏处。

第二天早上,在州城里面的人员都到了会场以后,张英豪就把自己决定派两支小部队分别去大别山以及汉中的决定说了一下。

“主席,现在分兵是不是削弱了我们这里的力量啊?我们现在已经觉得人手不够了。”

“是啊,我们现在本来就人手不够。”

“大家说的困难我都理解,我也没有打算分出大量的人手出去,也就是派出两支队伍,二三十人的武装力量,加上召集咱们的当地同志一起回去。损失的人手我们组织部想办法补上。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的根据地算是比较大的作战也就是剿灭土匪了,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阵仗。更加重要的是,在未来几十年内,我们会一直却人手,我们缺乏海量的人才,这是必然的事情。所以我们不会是现在觉得人手不够,而是我们未来几十年都会觉得人才不够。”

“主席,为什么要选择这两个地方呢?”

“这个问题就问道了点上面了,咱们这里有几个同志是去过陕西的,去年那边大旱,路有饿残,易子而食。现在那边矛盾非常的尖锐,所以非常适合咱们的同志去那里发展,建立根据地。大家要明白一个道理,哪里的斗争越激烈,哪里就越是适合咱们发展,哪里的群众最困难,哪里就应该出现我们前进党人。我们去领导他们斗争,领导他们过上好日子。”

“大别山地区也是一样吗?”

“我不清楚大别山地区现在是不是有旱灾,但是大家看看我们四川,号称“天府之国"都这个鸟样子了,而那大别山地区号称七山二水一分田。根本就没有多少可以耕种的土地,都是在山春完里面刨食吃,所以那里的贫困是可以想像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咱们南方地区,包括咱们四川,如果不是严重的天灾人祸,只要有点田地就不会饿死人。但是大家要明白,陕西以及更北的地区,就算有田地,只要天气稍微有点异常,那些地方就必然出现灾荒。所以这两个地方就是我们现在可以安排少量同志去建立根据地的最佳地方。当然,我相信我们的同志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能够做出好成绩,大家想想,其实我们将来只面临三个出路。”

“哪三个?”

“第一,北上。曹操说过一个成语,叫做得陇望蜀。其实反过来也是一样的,得蜀望陇,所以汉中就是我们必须的得到的前进基地。”

说完,张英豪又把四川的地理位置以及面临的形式说了一遍,再给同志们普及了一遍不能仅仅只占据四川的危害然后说道:“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前进基地。第二个出路就是顺长江而出,但是这条线路是最危险的,因为随时可能遭到外国人的干涉,满清也随时可以利用战船阻挡住我们。

第三,云贵地区,这些地方的交通怎样就不用我说了吧?咱们在重庆的同志足够努力,已经有大量云贵地区逃难到重庆的人加入到我们中间了,同志们都可以去和他们交流交流,就知道云贵地区是个什么样子了。

所以,我们现在必须尽早布局中原和西北地区。一旦将来我们完全发力,就必须搅动整个天下的局势,我们越是早一天统一天下,黎明百姓就少受一天满清的压迫,地主的剥削。如果不是我们这里确实是非常缺人,各位委员都走不开,我是打算派委员级别的同志同行的。但是暂时没办法,所以只能派小部队去打好前站,时机稍微成熟,就要安排委员级别的干部过去领导革命。

另外呢,昨天我在街上遇到一个妇女同志,她在干嘛呢?她跪在地上卖自己的女儿。我想不光是就这州城里面有这种情况,全中国都有这种情况。我没有怪罪大家的意思,我们要想个办法,就是不能让这些无家可归的人没有一个落脚的地方吧。特别是那些小孩子,他们才是我们国家的未来,我们民族的未来。我们有义务让他们接受教育,让他们能够好好学习。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额,主席,还是你说,这讨论来讨论去有点懵啊!”

第一百零七章:

听到这话,大家都笑了起来,当然很多同志是善意的笑声,有些同志就是起起哄了就,张英豪也是无奈的笑了笑。

“脑袋发懵?就知道偷懒吧,好吧我就把我的打算说一下,大家再讨论讨论。我是这么打算的,咱们的组织讲究的就一个,那就是不劳动,不得食。所以对于这些人,如果有劳动能力的,愿意种地的,咱们想想办法分点田地给他们,再组织他们加入合作社,就可以让他们自力更生了。”

“嗯嗯,这个办法好..…..….”

咳咳,张英豪加重了语气说道:“但是啊但是,这个办法我是不提倡大家用的,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啊我们现在大量建立工厂,将来还是会不停的建立工厂,那么这工厂的工人哪里来?就是从农村来嘛。所以这些人我们给他们介绍一些工作,像昨天的那位妇女我就介绍到了纺织厂,她的女儿也就可以在附近读书了。当地如果确实没有工厂工作介绍的,如果是男同志,那就那排他们修桥铺路也可以,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化教育,但是必须给他们一口饭吃,在咱们根据地内部,只要是劳动者就不应该出现饿死人的现象。

如果是妇女同志,愿意新组建家庭的,咱们这里的同志,特别是妇联的同志,李桂红同志一定要负起这个责来,可以给她们介绍给当地的单身同志嘛,特别是咱们那些受伤的复原战士。对于这些战士,只要他们愿意的情况下,咱们还是可以帮他们组建家庭的。

如果这些妇女同志暂时不愿意组建家庭的,就给她们介绍个工作,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我在这里再强调一遍,那就是不管是谁,只要跟着咱们走的人,就是咱们的同志或者朋友,那么我们就有必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文化教育。

最后呢,我打算成立一个教育救国基金,用于妇女以及孩子的安置。暂时从我们打地主缴获的资金中拿出一部分,专门为这些妇女和孩子服务。大家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吗?”

“主席,这个事个情交给谁负责呢?“

“这个人选肯定要大家举手表决嘛!至于人选,咱们这些委员都可以提名,只要合适就好了。当然了,这人选必须要会一点数学和一定的文化,不然就算记账都会出问题。大家有什么人选吗?”

这时候大家也都面面相髻,人很多,但是真正合适的人选确实没有几个。这个时候完全没有论资排辈的问题,因为合适的人只能算是矮子里面挑高个而已。

等了一会都没人提名,张英豪也不愿意就这么一直浪费时间,所以就说:“我昨天是和陈雪儿同志一起处理的这个事情,当时是想让陈雪儿同志负责这个事情,现在呢,我就提名陈雪儿同志吧,大家如果有提名的话也提出来,大家议一议吧!”

既然张英豪都这么说了,也就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毕竟大家也都不熟悉这基金会具体是个什么东西。最主要的是现在有干不完的活,也没有精力再去挑一担子。所以投票也就简单的通过了这个决议。

“既然大家都同意陈雪儿同志做这个事情,那么等下组织部们再给她安排几个副手吧,把这个事情尽快做起来,或许就能多救助几个人。”

安排副手现在这是常规事情,现在个个地方都有大量的副手,这都是为扩张而培养人才,大家也都没有什么异议。

一个会议就这么开完了,张英豪现在也算是久经会场,他越来越看重会议这个工具。前世的时候张英豪没有什么机会单

独主持大型的会议。但是参加的会议却是不少,现在自己组织开会那么多次以后,才算是明白会议的重要性。

前世有一句话叫做:刮民党的税多,gc党的会多。但是会议到底是要干什么?张英豪觉得至少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人都不明确知道这个答案。前世的张英豪参加了那么多次的会议,在张英豪的记忆里面可以说没有几次是成功的会议。

在张英豪的知道会议的重要性后,认真回想了一遍,觉得真正成功的会议还是小学时候放学前的几次全校解散会议。因为张英豪是农村人,读的小学是在本镇的希望小学,附近的存在都在这个学校读书,没有很远住的很远的人,学校没有学生住宿。每天放学后都会在操场上面统一按一个村子一队的模式集合排队。

其实放学后排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就是希望同村的孩子能够一起回家,这样相互有个照应,比较安全。所以一般都是集合好以后老师讲上几句主意安全啊,不要去游泳啊,路上不要贪玩什么的。

但是为什么张英豪对小学的这个解散会议印象那么深刻呢?就是因为除了说上面的这几点外,一般那上面的老师不会再有什么废话,要么立即解散大家回家,要么就是把需要说的事情说一遍,比如打预防针,开家长会,需要带什么东西来学校呀!

站在上面的老师也知道学生急着回家,而且小学生也没有心思记那么多东西,如果啰里啰嗦的讲一大堆,可能讲到后面,前面说的重点就被学生给忘记了。所以张英豪现在还对小学时候那言简意赅的会议记忆犹新。

后来渐渐长大的,张英豪参加的会议也渐渐多了,但是这些会议要么就是某个领导在在上面唧唧歪歪说一通,好像不说它几个小时体现不出水平。有的领导说我就讲两句,结果一讲就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结束以后都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或者是在会上大搞批评等等,几乎就没有几次会议是真正找到开会的目的的。

开会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开会就一个目的,那就是解决问题。不管是长会还是短会,不管是务虚会还是务实会,不管是晨会还是午会,其实开会的目的就是一个,为了解决问题。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开会在浪费时间?就是因为主持会议的人不懂开会是为了什么,开会的时候没有切中要害,所有人一听开会就觉得不耐烦。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他们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开会,最可怕的是为了开会而开会,根本不明白为什么要开会。

很多会议是提出问题但是他提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抓不住主要的矛盾,顾左右而言他,这种会议开起来就会死气沉沉。有些会议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但是却不总结经验教训和不提供教训的案例,更加没有解决办法,反而是在那里大搞批评。有些会议是为了统一思想,但是却没有提出共同的目标和共同的利益,也没有行动的步骤,怎么统一思想呢?

一个组织是否成熟?一个组织是否有战斗力?一个组织是否有凝聚力?只需要看看他们开会的内容和开会的气氛就可以了。

一个组织遇到一个问题,如果需要开会解决,那么,如果会议一拖再拖或者还没有提出解决问题就散会,那么这个组织就没有战斗力,凝聚力,就是不成熟的表现。

真正有战斗力,凝聚力的组织,那就是一个问题不解决就不散会,一个会议连着开三天,如果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十天,还不能解决问题就开半个月,知道解决问题为止。如果问题暂时确实解决不了,也一定会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步骤。

会议这种形式,古今中外到处都是。中国古代从有历史记录以来就有开会的内容。夏、商周就已经有了固定形式的朝会,而中国历朝历代都有早朝这种会议形式,外国也是一样。

同样的,很多会议开的好坏就决定了当时的命运。比如公元前81年,大将军霍光以昭帝名义,命令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60余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政策讨论会。

这次会议,是要“总论政治得失”,就汉武帝时期的各项政策,特别是以盐铁专卖政策为主,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辩论,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盐铁会议"。

汉武帝在位时期,重用大理财家桑弘羊,实行盐铁专卖,收回铸钱大权,设立“平淮”、“均输"制度,加上“告缗”、“算缗"办法,使朝廷增加了巨大收入,削弱和打击了大工商业主和封国诸候的经济势力,加强了中央政权的经济基础,汉武帝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内削诸候王,北击匈奴,西通西域,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而到了近现代著名的会议数不甚数,比如1927年八七会议,1929年古田会议,1935瓦窑堡会议,遵义会议。1947年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1953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会议,1959庐山会议,1962七千人大会,1978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每五年一次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国际上有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这些会议之所以那么著名,就是因为这些会议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所以说,一个组织会议开的好坏就决定了这个组织的前途。个人能力再强没有组织的帮衬也就是个小打小闹而已。所以说身为领导者,就要久经会场,要坐的住,而且必须懂得如何开会,知道开会的目的。

张英豪现在对于会议是非常看中的,每次会议都必须要有会议记录,也就是会上必然会有一个书记员。而且在张英豪的设计里面,既然要施行民主集中制,那么会议记录就是必不可少的东西。

这也是为什么张英豪一般在开会的时候,只要时间允许,都会要求同志们轮流发言。这就是民主的一环,民主过后就是表决或者投票进行集中的问题了。所以作为会议的主持者,张英豪要达到什么目的必须要明确,否则会议的召集者必然会陷入被动之中。

讨论的结果张英豪是不能完全确定的,但是讨论的内容就是张英豪的这个会议召集者的权力了。从知道会议的重要性以后,张英豪召集的每一次会议,讨论的结果都没有超出张英豪的预料,所以现在根据地的很多事情都能够照着张英豪的预料在走。

张英豪现在完全不担心封建领导者担心的事情,如手下造反,不听话,阳奉阴违等问题。为什么呢?就是靠公开这一利器。也就是自己的政策公开,不搞秘密会议,会议必须要有记录,搞阳谋不搞阴谋等。只要坦荡的团结自己身边的同志,代表着这些人的利益,张英豪就完全不担心这些东西。

很多东西只要公开谈,或者在公开会议上说,很多人就不会有自己的小九九,一般为自己打算的都是私下的小团体。为什么说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就是因为小团体的利益不可能同时容纳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些人不能够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当然或许能够短时间欺骗人民群众,长时间欺骗部分人民群众,但是最终必然被人民群众所抛弃。

张英豪现在要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的在自己的根据地推行文化教育,同时宣传和学习自己的思想内容,并且暂时不允许推广其他人的思想。如果现在出现其他人的思想,张英豪肯定会一棍子把这人打死。

第一百零八章:

张英豪并不是对自己宣传的内容不自信,因为暂时来说就没有比张英豪提出的东西更加先进的内容了。宣传的思想必须一脉相承,不能割裂。而且现在国家积贫积弱,张英豪也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辩驳哪种思想更好,当然张英豪也有自知之明,搞辩论他肯定比不过这个时代的很多读书人。

最重要的就是现在自己的这些同志文化水平太低,要弄懂张英豪现在讲的内容就已经非常的吃力了,如果还有其他人来宣传其他思想,那就是自己地里必然会长出别人的庄稼,这个张英豪暂时是忍受不了的。

张英豪也知道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正确性。所以张英豪将来肯定是要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但是现在张英豪非常的清楚,中国是自主的选择马克思主义,而不是自发的出现马克思主义。

所以对于马克思主义必须实现中国化。只有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才能出现真正的,复合实际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在前世,张英豪也算是小小的研究了一下党史。毛泽东思想――中国共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不只是在和国内国外各种

敌人进行革命斗争中,同时又是在和党内各种错误的机会王义思想――陈独秀主义,李立三路线,以及后来的左倾路线,右

倾路线,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等进行原则性的斗争中,成长

和发展起来的。

也就是在前世的时候,毛泽东思想是在把所有的错误路线都走过以后才最终选择的唯一的正确路线。这其中的苦难也就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感受的出来。

为什么说宣传的思想必须一脉相承呢?就是因为一旦割裂,意识形态问题就会造成思想混乱。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

旦指导思想出现混乱,那么其他一切皆休。这也是高示的尖吧之处,不管文化大革命造成什么样的事头,1但定他开给定了性。

最重要的就是知道思想没有出现问题,马列玉义,毛准书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

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东西。反观苏联,赫鲁晓夫一个秘密报告,全盘否定了斯大林以后就再也没有平反过来了,赫鲁晓夫自己又没有能力弄出一套思想体系出来,也就是思想出现了断层,人事都在到了这个地步,国家不出问题才有鬼呢。

你从哪里来?你要到哪里去?在这整个行程当中,时间应该是不间断的,所以必然是一脉相承的。苏联全面否定了斯大林,这就是没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赫鲁晓夫又不是一个元全的起点,也没有能力完全另起炉灶。所以苏联的很多问题包括

解体在赫鲁晓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开完会之后,张英豪叫通讯员把雪儿叫过来,同时通知妇联等部门的同志也一同过来商量事情。张英豪对于这个基金还

是很上心的,,毕竟这关乎这很多核于的教肓问题,--人-这些孩子的未来。

雪儿和陈桂英等同志到了之后,张英豪让她们坐下,给他们一人倒了一杯水,然后说:"这个基金我们已经表决同意了,我说一下,这个基金的成立目的就是为了那些无家可归的妇女儿童成立的,所以你们的责任就是多多救助那些家破人亡的妇女儿童。”

“好的,主席。”

“具体怎么做你们自己去商量着来,我就不做干预了。但是咱们从牙缝里面挤出来的这些资金大家必须要用好,所有的支出必须要有账单,方便人民群众的监督。”

“主席,这个资金有多少?”

“现在我们也没有多少钱,所以前期你们要去调查所需要的开支,大概需要救助多少人,花多少钱,写个报告上来,我们这里也好提前准备。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你们要知道我们这个基金不是福利,只是给了你们一个名头去帮助那些人。所以为了增加里面的效率,你们必须要尽快和公会,农会这些机构取得联系,及时把救助的人送到工厂或者学校,不能让她们赖在救助站吃白食。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负责对那些愿意组建新家庭的妇女同志介绍我们男同志的问题,这个也不能够耽误。所以你们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这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合作,相互配合,及时消化那些即将到来的受助人员。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主席,那么这个办公地点是哪里?“

“嗯.....这个基金就挂靠在妇联名下吧,你们的办公位置去和妇联的同志协商一下,具体怎么做我不做具体干涉。我看暂时先支给你们两千块钱作为启动资金,花了多少钱你们去雪儿这里报账就可以了。你们回去尽快调查,做出救助报告和方案

来,我这里来批准。好了,没事就先这样吧,相关的人员组织部门会配合你们,希望你们尽快干出成绩来。”

“好的主席,那我们先回去了!”

“嗯!”

处理完了这件事情,张英豪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气。对于二十一世纪来的人,来到这社会不可避免的会有悲天悯人的感觉,张英豪也只能是能救一个救一个,根据地外面自己现在也无能为力。

张英豪喝了两口茶,看了一会下面的同志写上来的报告。突然想起往外扩张的事情,所以忙叫通讯员叫赵亮和李通过来。

赵亮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同志,而且是张英豪去莫高窟的时

候从陕西带回来的同志。可以说全程参与了张尖蒙的纪大部万行动,陕西出刀客,赵亮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一身好力法。多人意外病故,加上赵亮年纪小,所以张英豪才算是拉了个便宜。不过也因为年纪不大,所以学习能力比较强,现在也是张

英豪非常看中的同志之一了。

去开拓新的根据地,出去了就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回来的,而且责任重大。他们的出去也算是为最开始分出去建山头的人,所以张英豪也是特别的重视。到底是能成功打开局面还是灰溜溜的回来,这两个带头的人至关重要。

对现在的张英豪来说,只要他们能够站稳脚跟,就算是满足了张英豪的最低意图。当然了,如果能够适机进取,那就再好不过了,所以张英豪对他们两个寄予厚望。

“报告!”

“进来。”

“哦,是李通同志和赵亮同志来了。”

这时李通和赵亮同时敬礼:“主席,李通(赵亮)前来报告。”

“嗯,不错不错,有了点军人的气质了,手放下,来,坐吧,我们坐下说。”

“是。”

见两人腰板挺直的坐下以后,张英豪满意的点了点头,确实有了点后世解放军的样子了。

“两位同志喝茶还是和开水?”“茶。”

“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