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把报纸和杂志的事情处理完,安排到培训学校学习的同志是又换了一批了。张英豪在教学的闲暇之余,又跑到陈一伟工作的地方去。毕竟这是张英豪最关心的事情,毕竟一个国家想要真正的站起来,作为脊梁的钢铁就是必不可少的。
这一路上,张英豪发现通往钢铁厂的道路已经硬化了。道路上面的胶轮大车应该是专门买回来运输机器的,有些大车需要几头牛来拉才能够拉的动。当然有更多的人是看到这么大的车上拉的东西感到畏惧和不可思议。
张英豪看到这些拉设备用的大车,又看到那几头气喘吁吁的老黄牛,心里只能无声的苦笑。在根据地内部还需要牛车、马车的现在,张英豪也只能这么将就着干着。在别人眼里这么多的机器运过来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其实在张英豪眼里也就一台最简单的拖拉机,一台叉车的问题。
这就是工业国和农业国国力的最直观体现,无数的人力物力消耗在了路途当中。一台大货车不知道节约了多少人力和物力成本?减少了多少消耗?这些都是不能够简单用数字来衡量的。
张英豪在工地上终于见到了陈一伟,现在的陈一伟已经不是以前那个穿西装的样子了。他身上穿着麻布短衫,戴着个简易安全帽,脸上,手臂上晒的黑黑的。脖领子处出现了明显的阳光分界线,后背上析出一层盐渍。
张英豪舀了半瓢水,走过去递给陈一伟。陈一伟转过头来,看到是张英豪,边笑边接过张英豪递过来的水。
“主席,你过来了!”
“先喝水。”
见陈一伟果然低头开始喝水,张英豪也不急,转头四处打量起来。只见四处都在动工,但是很多地方才刚刚开始施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面,感觉很多人是在无所事事。当然了,张英豪也不懂的如何做,所以就静静的等着陈一伟喝完水,接过水瓢。
“咱们这厂子需要多久能够建好?”
“几个月还是要的,安装好了还需要调试等等,快不过来。”
第一百四十八章:
张英豪也知道这些事情快不过来,但是几个月的时间张英豪感觉有点长了。现在到处都缺钢缺铁,不可能等到全部调试好才开始生产。
“尽快吧,搞好一个机器能够先用就用,不必等到全部调试好了才开工,最重要的是要先把工人培训好,咱们宁愿人等机器,千万不要机器等人,那就麻烦了。”
“这些都已经安排好了,培训早就已经开始了。那些附属的设备如果先安装好了就可以先用。有些设备是不行的,开机以后停下来很麻烦。”
“嗯,还有这个安全问题一定要培训好。和钢铁打交道那是放松不得的,和钢水,铁水打交道那就更加要小心谨慎。”
张英豪前世在一个做汽车配件的台车制造厂里干过活,知道和钢铁打交道是很危险。手上,脚上等等裸露的地方磕着碰着就是血流如注。而焊接的人脸上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污点和黑皮,都是高温烫伤留下的,更别说和钢水铁水打交道的人了。
“嗯,这个都知道,会有专门的培训。”
“还有进了工地里面,这安全帽是绝对不能够脱下来的,你这个一定要监督好,再热也不要脱下来。另外像你们喝的水里面记得放点盐,中午的时候煮点凉茶或者弄点酸梅水喝,防止中暑。”
“主席,要不到屋子里面坐坐?”
“不用了,我就是来看看。你看看你后面,已经析出一层盐了。记得多喝点盐水补充一下盐分,咱们再困难,这点盐还是有的。”
“好,主席来这里有什么事情吩咐吗?”
“我啊,就是来给你压担子来了。你看看咱们现在这根据地,能不能再多买点机器回来?”
“主席,我们这次到美国,那些华人华侨可是给我们捐了不少钱,不然我们这一次不可能买来这么多的机器。
现在还有同志在外面买,如果需要什么机器的话,你可以和他们说。但是现在根据地的情况我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一
下。不过我觉得暂时已经差不多了,就算是再买一9来,但是我怕没有那么多的工人。而且吃饭问题也是一个
大问题,种地的人少了,我担心没那么多粮食吃。”
张英豪也不是不知道现在根据地里面的情况,不过张英豪不打算放弃,张英豪更加知道现在多投入一分,将来就是十倍,百倍百的收益。现在咬牙坚持一下,后面的日子就会好过不少。
“一伟,你觉得我们发展工业需要计算成本吗?”
陈一伟听到张英豪这么问,心里很是惊讶,当即回道:“嗯,当然是要计算成本的。”
张英豪听了以后笑了一下说道:“一伟,你错了,我们现在发展工业不计算成本问题。当然也不是说不计算,而是暂时不考虑成本问题。我们现在必须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代价再大,我们都要咬牙搞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你知道我为什么把人们的工钱压的那么低吗?就是为了接下来不计代价发展工业做准备的。”
张英豪前世看过一个例子,说什么给予工人高工资,然后这些工人就有钱消费了。工人消费就带动工厂持续生产,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这个例子表面上看没有问题,实际上却有几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社会财富就那么多,有工厂的地方工人工资高,那么没有工厂的地方怎么办?他们只会越来越贫穷。第二,工
人如果不产生剩余价值,劳动价值全部当做工资发放了,那么工厂如何升级改造?如何可持续发展?在没有足够工业基础的情况下,冒然开启资本的力量,那么所有的钱都将涌向金融,房产等高利润行业,最终的结果就是整个国家没有足够就业岗位,国家依旧陷入贫困之中,贫富差距失控。最后就是积重难返,最后整个因经济危机而崩盘。
所以张英豪看到不少小说巴掌大的地盘的时候就敢放开金融行业,搞什么保税区,经济开发区,认为前世既然成功了,那就是成功的经验,自己直接拿来用就可以了。简直就是自己找死。前世中国沿海经济的发展,那是举全
国之力支持的,最后再进行反哺,才便中国的红江复陆。如果没有全国之力支持,哪里可能有后世的所谓经济
奇迹。
所以一张纸上是不可能建造高楼大厦的,任何忽略基础的做法都是错误的。改革开放前工人的普遍工资只有几十上百块钱,工人们的大量劳动剩余价值被国家拿走,用以发展生产力。没有新中国时期培养的百万技工,没有几十年的积累,没有亿万农民的牺牲,没有亿万农民工的牺牲,就没有足够量的积累,后世也就不可能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技术也就不可能得到突破,让中国也成为一个掌握高新技术的国家。
陈一伟听了张英豪这么说,直接问道:“但是,工人的问题怎么解决?”
“一伟,你知道蚂蚁是怎么把一块巨大的食物搬回巢穴的吗?”
不等陈一伟回答,张英豪直接说道:“那就是每一只蚂蚁都搬运那么一点,用时间来累积,量变产生质变。其实工人不足这个最难克服的困难我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这个问题其实不难解决。”
陈一伟听到张英豪这么说,忙问:“怎么解决?”
张英豪笑道:“—方面我们买的都是那些比较过时的老旧机器,新机器我们难以买到。这些旧机器其实对工人的要求并不高,很多工人培训一下就可以上岗。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大量号召华人华侨回国建设国家,而且西方国家也有失业的工人,我们可以适当的雇佣一些回来,就算是雇一些优秀的技术工人回来当师傅应该不会太困难。
另外,我发明了一种办法,能在一到两年的时间内将一个脑子不笨的文盲培养成熟练的操作工,如果有初中以上的文化基础或者聪明好学一点,更是只需要培训一下就可以直接上岗,这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已经被证明有效。”
张英豪所说的方法正是历史上新中国建立后能在苏援的短短几年时间里面打下根基的关键。当时苏联专家来中
国教学,那些工厂大都是全新的,甚至常常是只有硬件设备,而操作人员的水平则惨不忍睹,别说高级技工了,往往连普通技工都没有一个,中国接受培训的技术工人事实
上没有任何技术,都是才毕业的中学生水平。
正常情况下,苏联专家不培训个几年到十多年这样一个厂是不可能投产的,当年怎么办?国家建厂任务比什么都重,可以用争分夺秒来形容,苏联专家数量和时间都很有限。中国人的解决办法就是――分包!把教学内容彻底分解,一个人的课程派十几个小组来学习,上课的时候每个小组各自只听其中的很小的部分,实习的时候也是这
样,最后基本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面,每个小组就熟练掌握了任务范围内的技能,再把他们组合起来经过短暂的
磨合整个厂就具备的投产所必须的软件要求。
这就是把技术工人的位置交给了普通工人去完成一个道理。就靠这种类似蚁群效应的取巧办法,新中国在几年内就培养出了几百万高级技工,苏联撤走后工业虽有镇痛但是迅速恢复并且全面开花复制。
中国就是人海战术搞工业化,一个高级技工要培养十多年一点也没错,但是具备一个高级技工全部能力的组合技工群只要几年甚至几个月时间。当然这样搞的代价是人力成本暴涨,但是新中国的特点就是不计成本的工业1化,只要有口吃的就行了,钱是唯一不需要考虑的东西!
当然这些技术工人由于没有系统的教育,所以对里面的科学知识一知半解,造成了以后升级困难。但是这样做至少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至于好不好的问题,那就要交给下一代受过系统教育的接班人去完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任务,不能指望前辈把后辈的事给做元了,让口军鹏11功劳簿上睡大觉。
而现在根据地的工业建设的直接目标是为了支援将来的战争,不是服务于经济建设,属于战时经济性质,同样是不计成本的工业化,所以这一绝招立刻就能被张英豪用上,并收到了令人惊叹的效果。仅仅一个服装制造工厂,每个女工就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够生产出大量的成衣。
而且现在才1901年,全球科技水平与50年代有着天与地的差距,对于工人的要求也相对低很多,因此培训的速度自然更快!如果有大量的工厂和机器,张英豪就是在短时间内看办几十上百所技工学校也在所不惜。
学校仅仅设置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初中基础课程以及所需要教授的专业课程,如机械专
科、化工专科、矿冶专科、水利专科等等。
而且对那些优秀的工人,还可以分门别类的进行再培训教育,比如特别技工,知识较深,技术较优的技工,训练期为三年;普工技工,程度较低之一般技工,训练期为二年;速成技工,为专习一种技艺,供急切应用之技工,
训练期为一年。这样就完全可以在短期内把工厂给运营起来,并且可以做到可持续发展。
”主席,这个办法好。但是如果是这样,我们的地盘依旧不够。“
“当然,不过我们新解放了三个府,弄来了一大批金银。这些钱不花出去难道在仓库里面发霉吗?还有,我可
是听说现在美国经济危机,这不正是我们捡漏的好机会吗?”
张英豪开始并不知道此时是经济危机,但是当张英豪的触手伸到外国的时候,张英豪也就了解到了此时正是全
球经济危机。这场经济危机是从1899年俄罗斯开始,然后蔓延到法国,德国,比利时,随后是英国。日本于
1900年发生经济危机,同一年美国开始生产下降,市场信心开始失稳,今年五月的时候股价暴跌。
张英豪对于历次经济危机不可能记得那么清楚,但是张英豪却是知道一战之前全球经济危机持续性不间断的爆发,使各国经济受挫,急需市场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不然也不会有一战的动力。而此时八国联军侵华,也未尝没有列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解决经济危机的需求。所以此时正是捡漏的好机会,自然是能买到什么就买什么,苏联不就是靠着经济危机捡便宜发展起来的嘛!
听到张英豪这么说,陈一伟也知道怎么做了,但是现在自己也确实是忙不过来了。所以说道:“好的主席,我们会马上开会规划好,立即开始采购机器设备和购买工厂。”
张英豪点了点头说道:“我们根据地暂时不需要多少金银,全部都敞开供应,这一次能买多少就买多少,还要到德国去购买,也可以通过洋行去购买。至于说根据地不够大的问题,你觉得满清战败,以满清尿性,会不签订不平等条约吗?”
“主席的意思是?”
“满清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消息传来,就是我们根据地光明正大扩张的开始。”
第一百四十九章:
张英豪从工地上回来的路上,还是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工人的问题。虽然张英豪对陈一伟说的简单,但是张英豪知道农民培训成普通工人容易,但是农民却非常难以培训成技术工人,培育成高级技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普工培训容易,就像后世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几乎没几个人不会干那些活。就像现在张英豪给服装厂设计的一样,一个人就那么几个动作,一条流水线下去,那衣服、裤子就—件件的生产了出来。但是张英豪没有能力设计一条自动化流水线甚至说根据地现在连个像样的电厂都没有。
张英豪想到这里,眼睛突然眼神一狠,张英豪转头往后面挂的地图细细看了起来。张英豪这一次的心很大,打算完成一次蛇吞象的行动,现在就必须好好的筹划。如果自己有了一整个四川的地根据地的话,确实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拥有足够的资源,完全没有掣肘。
此时培训的学员已经有了几批了,部队也已经陆陆续续完成了换装,并且进行了一些适应性训练了。现在要趁着义和拳和红灯教这些邪教还没有导致四川糜烂的时候忽然出击,短短时间就彻底抵定四川的局面,张英豪觉得还是有可能的。
消灭满清在四川的势力容易,但是还有一件让张英豪脑瓜子疼的事情却是非常的难搞。经过这一年时间的了解,张英豪已经明白了满清到底欠下了多少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债务,满清现在就连赫赫有名的都江堰都懒得好好组织百姓休整一下,可想而知满清烂到了什么程度。
张英豪知道在清末,广大的中华大地上面是天灾横行的,主要就是满清欠下的债务太多,几百年的债务已经到了集中爆发的边缘。这种现象不会缓解,而是会一年比一年严重。最重要的是现在出击,就能够狠狠在那些地主身上捞一笔,那些刚刚收入粮仓的粮食和田地里面的粮食就成了革命政府的,收割以后就能够完全解决粮食问题。
张英豪此时也不知道《辛丑条约》签订的具体时间,但是时刻准备准是没错的。的想到就做,张英豪马上开始全面了解军队的情况,有要到后勤部门了解军队的后勤问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是自古不变的道理。由于现在根据地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进行长途奔袭,全省作战的经验,虽然对于整个四川的作战方案都有好几个,但是现在张英豪还是觉得准备不足。
张英豪当然知道对于行军打仗任何时候都会觉得准备不足,这是必然的事情。但是这次张英豪想来一次蛇吞象的行动要的就是行动的突然性,以及行动后的隐蔽性。张英豪不打算和奎俊进行拉锯战,张英豪这次就要进行一次长途奔袭成都,直捣黄龙的战争奇迹。
张英豪已经知道了在行军方案上,参谋以及后勤部门已经准备了多个相关的方案。简单的来说就是比如从广安到成都急行军大概多少天能够到达,路途会遇到那些阻力,大概要用多少弹药,要携带多少粮食和饮用水。在哪些路段能够得到哪些补充,这些前期都是要查清楚,规划好。
《孙子兵法》军争篇里面说:......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群号:七七五一一一八三八
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
张英豪反复阅读这段文章,越是觉得其精妙之所在。现在张英豪马上就要进行军争的行动,现在读起来越是觉得就是应该是这个样子。学以致用,以前自己还亲自讲过这些课程,但是现在自己回过头来再次学习的时候依旧感觉收获满满,真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一年以来,情报部门以及以及相关的部门已经把相关的路线摸的一清二楚了。张英豪把几套军事计划书都看
了几遍,觉得自己水平也就这个样子了,虽然计划书里面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但是中规中矩还是做到了。
就像军争里面讲的是故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这里面的内容是已经弄清楚了。张英豪甚
至觉得就现在张英豪手里的地图资料肯定比满清的地图资料还要详细。想想前世日本对中国的地理调查就比中国人自己对当地都熟悉,甚至已经精细到水井的涌水量和城墙的断面和射击孔。张英豪永远都相信,只要秉持着科学的态度,这些东西是一定能够总结出来的。自己也一定能够
从无到有建立一支强大的革命军。
张英豪可是一直没有忘记那些地主士绅还在练兵要对付自己的事情,所以在看完军事计划书以后,心里也就有底了。然后去到情报处查询这些人练兵的地点,这些都是张英豪早早的就已经吩咐情报部门搜集的信息,不过张英豪相信就算自己不吩咐,情报部门也会搜集这些信息提供给军事部门的。
通过查看这些情报,张英豪虽然已经很高估这些地主士绅的能力了,但是却发现自己依旧还是低估了这些人的号召力以及这些人的财力物力。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这些人就至少聚集了五千人在进行训练。
情报显示这些民团都是这些地主士绅的子弟充当军官,把民团牢牢掌握在手里。再加上参与民团的就是这些地主的家丁护院以及佃农,贫民,如果训练时间足够的话,战斗力还是比较可观的。不过张英豪可不会给这些民团发育的时间,不会给自己找麻烦。
不过幸好现在这些民团还比较分散,聚集最多的一股也就一千人左右。张英豪把所有的军事计划内容以及其它
所有的情报在脑子里面全部过了一遍以后。然后在纸上面写了起来,写完以后轻轻虚了一口气,又静静的思索起
来。
张英豪知道孙子兵法里面有一句话,叫做主不可因怒而兴兵,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张英豪肯定不可能就这么简简单单的说开打就开打,现在张英豪就是要把全部过程在脑袋里面预演几遍,查漏补缺。
张英豪就这样在脑子里推演战局的变化,时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这一些东西。对于张英豪来说,满清不是问题,那些帝国主义才是问题,而贸易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如果自己革命以后,满清直接封锁长江水道怎么办?
列强会对自己采用什么态度?想的事情多了,觉得脑仁都有点疼。拍了拍脑袋,施施然站了起来,带着笔记本回到家里打算躺床上再来慢慢思考。
回到家里就看到雪儿捂着个肚子坐在桌子旁边,张英豪看到雪儿,顿时揉了揉腰,再掐指一算,心里知道雪儿是什么原因肚子痛。
“雪儿,肚子痛吗?”
雪儿乖巧的嗯了一声,张英豪心里一热,只觉得应该是自己前世单身久了,这一世想多吃点“肉"。
张英豪走上去,拉着雪儿的手就往卧室里面走。让雪儿躺在床上后,在她的肚子上面盖了张薄薄的被子说道:“你躺床上休息一下,我去给你煮点红糖水喝。”
张英豪转身出去找到些红糖,切了几片生姜,再切了几颗红枣。把红枣片和生姜片放入水中,然后就是生火把锅里面的水煮开,再打入一个土鸡蛋,加几粒捏碎的枸杞,再把红糖倒进去,水沸几分钟以后灭了火,拿起勺子舀了一勺轻轻的抿了一口,甜甜的,感觉口感还不错。
张英豪端着一碗红糖水进到房间里面,看到雪儿小脸都有点发白。张英豪连忙把雪儿扶起来半坐着,用勺子舀起红糖水再轻轻的吹凉后送到雪儿的嘴里。
差不多喝完的时候张英豪问道:“还要不。”“不要了,不怎么想喝。”
张英豪把碗放到床头的柜子上面,然后对着双手吹气,双手相互摩擦。感觉发热以后把手放到雪儿的小腹上面轻轻的揉了起来,然后摸到雪儿下面垫的居然是纯棉做的一个小布袋,里面装的居然是草木灰,然后张英豪突然后知后觉的发现自己居然忘了这么一个捞钱的发明。
张英豪轻轻的揉着雪儿的小腹,直到雪儿睡着了以后。张英豪才离开卧室,拿起笔记本在上面画了一个白恶魔,张英豪至今还记得这个短短的笑话故事。
曾经有一位天使和一个恶魔。
恶魔对天使说:我不想在做恶魔了,我要做天使,天使说:可以呀!
恶魔说:我要—对翅膀,还要长长的洁白的身体,天使说:可以呀!
恶魔说:我还要吸血,这样可以吗?天使说:也可以呀!
恶魔高兴的笑了,哈哈....我终于可以做天使!于是天使就把这恶魔变成了姨妈巾。
张英豪画好了草图,然后拿到设计院去进行相关的设计定型和生产。后面的工作张英豪就不会参与了,因为张英豪实在没那个心思和时间去考虑这个问题。张英豪只是嘱咐清楚这个东西必须经过严格的消毒并且密封,制造车间必须是无尘车间。
也就在一天之后,张英豪就拿到了一包样品。张英豪拿出一片,看到纯白无暇。低头轻轻闻了一下,只有一股棉花的味道,没有其他任何异味,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
张英豪抬起头问道:“这个你们是怎么消毒的?”“主席,我们采用的是高温酒精蒸汽杀菌消毒的办法,再高温烘干包装的。”
张英豪也不知道后世是采用什么办法消毒的,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只要能够做到高温蒸汽消毒就不容易了。
“你们也知道这个是用在私密部位,所以这个安全问题一定要把好关,千万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主席放心,我们都知道。我们打算全部用女同志生产,她们自己就用,质量关一定把握好。”
“那就可以了,我们生产出来是拿来卖的,你们总要起个名字吧?也就是我们要做个品牌,将来这个还是能够赚钱的。嗯,不是,应该至少生产两款出来用来打擂台。你也知道,只要人类不灭亡,这个东西就会有市场,就能够一直赚钱。”
张英豪突然想起前世很多公司都是这样,像宝洁公司,洗发水就有潘婷,飘柔,海飞丝等等牌子,虽然没有垄断,但是也从而形成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其他洗发水想要进场,就要面对这么多品牌的联手挤压,可以想象宝洁公司是多么厉害的一个公司。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