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92章

作者:豪圣勇贤

但是张英豪还是要试图挽救一些同志,所以说道:“你这是书生意气的想法,觉得地主阶级是不会变的。真实情况是地主绅士不会主动退出历史舞台,他们也会进化,没有土改作为基础,那么我们就是给了地主士绅机会,让他们依旧维持当地的统治。在人民还不理解他们的生活为什么会变好的情况下,地主阶级施行的那套几千年的规矩就会持续起主导作用,没有几十年我们根本不可能清除掉,外有列强虎视掐眈,如果内部还不净,我们必死无疑。所以几十年的时间,我们等不起,对于我们的工作是相当有害。

同志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暴烈的行动,你们现在居然有人想革命像绘画绣花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简直就是痴心妄想,痴人说梦。没有完成土改的地区,我们首要的任务就是把旧的秩序给砸碎,不能给旧势力丝毫的机会。谁是我们的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是我们面对的最现实的一个问题,我们的首要问题就是革命,而不是妥协。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你们想要以妥协求和平,最终的结果只会自食恶果.…...”

张英豪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老鼠屎是小事,张英豪要的是想法设法把那只老鼠给找出来,然后捏死。张英豪当即就开始调查这件事情。事情果然和张英豪想的一样,一些外来的人在四川得不到他们想要的东西以后,就立即和落后势力结合在了一起,开始对前进党的政策进行批判,说是批判,其实就是攻击。

里面有道理,没道理的东西一大堆,但是归结起来就一句话:前进党的政策过于暴烈和激进。当然张英豪没有说过左倾右倾这类词,也没有说过什么冒险主义,机会主义,张英豪只讲实事求是而已。

这些能够来到四川的人,都是这个时代的英雄人物,优秀人物。而根据地的不少同志都是泥腿子出生,心理上

有自卑感,和这些人比,先天条件差的太多,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结果前进党的不少同志看

到这些人批左,觉得很有道理,不少同志立即就右倾了。知道了原因,张英豪心里直骂麻麻批。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也知道党的内部出了问题,张英豪自然需要马上解决。接下来的几天,张英豪不断的找相关的同志谈话,通过了组建一个新部门的决定。然后张英豪从之前成立的肃清反革命及怠工非常委员会与情报局里面抽调一批得力干将,组建了这个部门,部门的名字就叫:政治保卫局。

张英豪给他们的目的就是保卫党机关,保卫作战部队,肃清内部奸细。张英豪又花费时间亲自对这些同志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下设侦查科,执行部,总务处,政治保卫大队,革命军工作部,白区工作部等。

政治保卫局在根据地内部执行侦查,压制和消灭政治上,经济上一切反革命的组织活动、侦探及盗匪工作。

张英豪也知道根据地里面的几个单位的工作内容不可避免的会发生重叠的现象,但是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相互竞争一下也没有什么不好的。反正现在人力成本那么低,也不是养不起他们。

对于那些在根据地胡咧咧的人,张英豪也不能杀了他们,只能上了前进党的黑名单以后把他们送出根据地。对于部分右倾的党员,张英豪只能对他们再次进行培训教育,毕竟平时多整风,总好过肃反大杀一通。

虽然真理越变越明,但是此时前进党党员们普遍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张英豪没有心思和闲暇同这些人进行辩论,此时的根据地除了宣传张英豪一个人的思想外,现在还不需要其它的思想,也不需要什么三权分立,联省自治那些东西打乱党员们思维。

自从消灭了满清的第一次围剿以后,满清现在也是憋着劲呢。张英豪知道慈禧其实并不反对新政,她只是反对自己失去权柄的新政而已。其实很多满清大臣也知道要实施新政,但是他们更加知道满清实施新政宜缓不宜急。但是各个大臣都这么想就要完蛋了,你拖一下,他拖一下,所谓的新政就变成无期限的延长了。

事实上在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绪皇帝的名义颁布上谕,命督抚以上大臣就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制财政等问题详细议奏。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2月6日《申报》一版《本馆接奉电音》:“....世有万祀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

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命可知有后云机大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难议更张。有车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抗,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通限两个月,祥悉奏议以闻....…”"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4月21日,慈禧太后又下令成立了以庆亲王奕团为首的“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任李鸿章、荣禄、昆冈、王文韶、鹿传霖为督办政务大臣,刘坤一、张之洞(后又增加袁世凯)为参予政务大臣,总揽一切新政事宜。

张刘二人联名三次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定出改革方向,学习日本,推行君主立宪制,8月20日,即西太后与光绪皇帝离开西安“回銮"前四天,以慈禧太后的名

义再发文告,表示清政府立意"变法”的决心:“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唯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

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

张英豪知道之前三路围剿自己是慈禧想快刀斩乱麻的平叛用以威慑肖小,所以才会迫不及待的下达命令,三路进击,企图一举将四川平定下来。但是在失败以后,满清只能默默的舔伤口,最重要的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满清就已经注定不再平静了,这才给了张英豪这么多的时间。

张英豪知道在下次面对满清的时候,可能就是满清与外国帝国主义勾结的时候了。不出手则已,一出手肯定是对自己进行致命的打击。不过满清少了四川这个提款机,也就每年少了百万两银子的收入,所以满清必定比后世同时期更加的困难。

兜兜转转一个多月,农历的新年就快来到了。工厂里面,政府部门等机构都收到了新年的礼品,其中就包括同时印有阴历和阳历的喜庆挂历,鞋子,衣裤,米面,女性同志还有两包女性卫生用品。其他人可以放假,不过前进党的领导可不会放假。张英豪带着一个文艺队到与xizang的边境去慰问革命军战士了。

而前进党的干部此时也都做好了下基层慰问的准备,

有了去年的经验,大家也都知道怎么做了。未柱E新中国,这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越是过年过节,领导

同志就越是要到那些工作在第一线的工人,战士那里送温暖。

而现在革命根据地有了一个省的范围,这个送温暖活动就更加有必要了。张英豪本来还想带着雪儿一起的,但是雪儿也有自己的工作,走不开,另外就是那些战士大多都是单身狗,张英豪带着老婆算是什么事?最后就没有带

雪儿。

文艺队的男女同志都穿着厚厚的棉衣,特别是女孩

子,小脸上依旧冻的红扑扑的。张英豪一路到康正三前这里还是叫打箭炉,在行政区划的时候,这里被张英豪

直接改名为康定了。张英豪前世就知道打前出及主出过个是因为《康定情歌》的缘故,才专门到网上搜系康年S上地方,缴获了满清地图才知道在这个时代,这里叫打箭

炉。

古为羌地,三国蜀汉称“打箭炉",汉隶沈黎郡,隋为嘉良地,唐县境东北部为中川、会野等羁縻州,属雅州,属吐蕃。元置宣抚司,宋明继之,崇祯十二年(1639),固始汗在木雅设置营官。

第一百九十九章:感谢烈火剑侠加更!

清康熙四十二年(1701),清军平定木雅营官昌侧集烈之乱后,复设明正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简称"明正土司"),清雍正七年(一七二九年)置打箭炉厅;雍正十一年(1733)置打箭炉厅,设同知。现在被张英豪直接设市。

康定市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

康定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是川藏咽喉、茶马古道重镇、藏汉交汇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康巴藏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是以藏族为主,汉、回、彝、羌等多民族聚居的城市。

张英豪一路行来,发现这里情况确实比自己想的要好很多。张英豪可是知道,这里革命军没有到来之前,很多地方都是施行土司制度。土司制度是元、明、清三代在我

国西南、西北各省少数民族地区,分封少效氏族身头.容官职以统治当地人民的一种制度。土司制度的特点是:一

是土著,二是世袭。土司制度的扩张性和割据性,妨碍了中央集权的统治,因此有必要改变这种状况。

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统治。1726年,根据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在云贵等省大力推行"改土归流”,即将世袭的土司制度改为由中央任命并随时调换的流官,使这些地区的地方官职同内地趋于一致。

“改土归流"触动了土司的利益,因而经常出现反复,除湖广外,西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依旧还有大量的土司制度。革命军到来以后,开始以强硬的手段把当地的武装力量花了大力气消灭。

之后革命军在这片地区大肆征兵,那些土司家族当然不会派出自己的子弟来当兵,派出的都是那些困难家庭,弱势家庭的子女。革命军对于这里的子弟兵来着不拒,全部招收以后带走进行秘密训练。

由于很多人讲的是少数民族的语言,很多时候都是鸡同鸭讲。讲为此,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不少部队临时还要加个翻译这个奇葩的职位。虽然是实事求是的需要这么做,但是张英豪依旧有一种滑稽的感觉,同一个国家内部,同化了几千年了,语言还是完全不通,可想而知古代对于基层掌握的是多么的无力。

不过军队和其它组织不同的就在于他的纪律性,如果是训练的话,就那么简单的几个口令就可以了。把这些新兵带走训练和学习了一段时间以后,就都派到了其它的地方观察学习土改。如果被那些土司知道了革命军这么做的话,估计马上就和革命军拼命了。

实事上土司吃的人绝对比地主多多了,毕竟土司占据的这些地方相对贫瘠,哪能能够养活那么多的人呢?所以这些地方的斗争是很残酷的,不大的事情,破家灭门都是经常的事情。这些土司自视雄长,独断专行,权力欲膨胀,土司之间更是经常发生武装斗争,相互残杀的事件屡见不鲜。

然而,也就几个月的时间,当那些当兵的青年回到当地以后,就彻彻底底的在当地掀起了土改的高潮。这些经过诉苦改造的士兵,内心对于土司以及地主充满了阶级仇恨,革命军在这些当地青年的带领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土司以及地主。

不过也有不少的土司以及地主跑到了云南,缅甸甚至是xizang等地。把革命军的暴政大肆的宣扬了一番,为此,xizang那些达赖喇嘛把革命军宣传为赤魔,他们异常恐惧革命军,此时革命军和藏兵已经在川藏边境交手了多

次。这也是张英豪来这边的原因之一。而云南那边的土司现在恐惧四川就像防备吃人老虎一样,也在当地大肆宣传四川革命军的罪恶行径。

缅甸是英国人的殖民地,这些土司跑到缅甸就少不了

和英国人打交道。可惜这时代通信实在不便利,革命军屠杀土司的事情也就在缅甸不了了之了。不过英国人本质上也不欢迎这些土司,不过英国人却想把缅甸往北方扩大一些,所以也就接纳了这些人,以后可以用这个为借口出

兵。

张英豪到来的时候,这里的军队师长李强已经在等待了,李强当=看到张英豪到来,当即向前迎接。

“哈哈,主席,新年好啊!”

“主席好。”

“主席好。”

.--

“同志们好,大家新年好。李强同志啊,不必那么麻烦,有通讯员带路就可以了。”

“不麻烦,主席,外面冷,咱们里面说话。”

“你先把这文艺队的几个同志安排一下,我不着急。来,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咱们第九师的师长现在兼任代理康定市市长李强李同志。”

“李师长好。”

“李市长好。”

“好,大家都好。乔连长,这几位同志就交给你了,你把这几位同志带到给她们安排的宿舍里去。”

“是。”

看着这个乔连长带着姑娘们离开,张英豪边走边说:“咱们这里土改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已经差不多了,那些小伙子很努力,我们把土司扫除以后,有他们这些当地人配合,很快就要完成了。”

“那就好,土改是我们的重中之重,一点也马虎不得,各地的行政人员都下去了吧?”

“早就下去了,和当地的那群小伙子一起就到当地去了。”

“嗯,那就好,现在川藏边境上怎么样?”

“不太平,时不时就发生战斗,根据情报,xizang那边知道我们进行土改,到处抹黑我们。对那些信徒说我们是赤魔,他们对我们汉人杀戮不少。主席,要我说呀,咱们直接打进去算了。xizang居然还是奴隶制度,里面的那些农奴,实在是太惨了。”

“哦,打进去?我们到底是以征服者的姿态打进去啊,还是以解放者的姿态打进去呢?”

“额,当然是解放者。”

“哦,那么那些农奴拿起刀来杀咱们的时候,咱们要不要反抗呢?”

“额,当然是要反抗的,不过我们教育他们啊。。"“呵呵,语言不通怎么教育?我总是说,革命不是我们前进党创造的,而是人民需要革命。革命本来就孕育在了人民之中,咱们这样打进去,咱们又语言不通,那些农奴会认为我们是解放者吗?你知道他们需要革命,我也知道,但是现在是那些农奴他自己不知道啊!”

“主席的意思是加大宣传?”

“宣传是要加大的,但是藏语你听的懂,说的出来吗?反正我是没有这个本事。而且这xizang的话语权全部集中在那些活佛和达赖喇嘛身上。咱们进不去,根本就不知道要怎么做。”

“主席,你就直接说怎么做吧,我对于这些事,想的太多,脑仁都疼。”

“哈哈,张磊,你这政委这么说就不合格啦。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啊!说的不对的地方你们也给我批评一下,毕竟我的资料也都是经过你们这些人转给我的。这xizang啊。”

说着话,张英豪来到地图前面指着中英边界说道:“喜马拉雅山就是一道天堑,就现在xizang的交通状况,英国和xizang之间的贸易会很大吗?基本不是很大。xizang现在丑化我们,那么他们就不能从我们这里得到贸易补充了。你们说这样一来,xizang变成了什么?”

“囚笼?”

“对,青海就是个穷省,对xizang没什么帮助。而xizang与新疆接壤的地方有大片的无人区,交通问题就是一个天大的问题,用九死一生也不为过。这些高海拔地区还有高原反应,说句不好听的,在那些高海拔的地区,呼吸之间都是要命的。

所以xizang就相当于处于半封锁状态,我常说革命和反革命就是一对矛盾,既然我们坚信自己是革命的,坚信xizang是反革命,那他们内部的矛盾自然就会激化。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大量征召藏族士兵,将来我们进军xizang的时候,也不至于一抹黑呀!”

“主席,你觉得xizang矛盾什么时候会激化呢?“

“不用管它什么时候会激化,只要我们做足了准备,就算条件不成熟,我们也照样能够把条件给催熟。你们要关心的是我们发展了多少藏族的党员,培养了多少藏族的士兵,培养了多少藏族的干部。在进军以后,他们这些人能不能把当地的群众给发动起来。没有xizang当地群众的配合,咱们进去几万人也没用。”

“主席还有什么吩咐。”

“什么吩咐?我就是来慰问咱们的战士的,咱们这里就是聊聊天而已。”

“是,是,是。”

“嘿,我还要到巴塘去慰问,你们明晚就把战士们集中一下。我带来了一个文艺队,过年了嗯,让她们给咱们的战士唱唱歌,跳跳舞乐呵乐呵,你们明天都代替战士们去执勤去。”

“是。”

“好了,我也不打扰你们工作了。给我派个向导,我要到咱们当地的百姓那里去看看。”

“主席,这不太好吧,不安全。”

“有什么不太好,不安全的。这里除了少数人,谁还认得我吗?”

“是。”

就见张磊转身喊道:“巴桑,进来一下。”

张英豪就看到一个典型的藏族小伙子走了进来,向着众人敬礼后说道:“政委,巴桑报告。”

“这位是党中央刚刚过来的张同志,你带着他到老乡家里坐坐。”

“是,张同志,请。”

“巴桑同志,麻烦你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张英豪向张磊和李强挥了挥手,就跟着巴桑走了出去,边走边说:“巴桑,你的汉语是跟谁学的?”

“哦,这个啊,很简单的啊,我们这里很多人都会几种语言,这语言我练了一段时间会会了。”

张英豪听到他这么说,心里很是无语。张英豪感觉自

己没有语言天赋,前世在广州呆了多生,巴没月子-y语。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习英语,考H没-火石少T的。张英豪知道英语不知道毁了多少人的里示罗汇R名的英语好的话,一般其它科目也不会差到哪里六,但季月的学生其它科目都很厉害,但是就是英语拉跨的人是大有人

在,这些人本来可以考重点的,但是英语抛了平均分,只能上个普通本科而已。

张英豪也打算英语作为中国的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但是不会像前世一样把英语分数和数学,语文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反而是物理,化学的学科只有一白分,个那么受到重视了。如果数学,语文也一白五十分的话,张英豪就打算英语也只能到一百分。这样就有大重的子生用来背英语单词的时间用来学习其它科目了,那些愿意学习

英语的同学也耽误不了多少。

第二百零一二三章合一中秋送爽!

不过巴桑说这里不少人懂得两种以上语言,张英豪想了一下也就明白了。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会一两种语言也不奇怪。不过这对于张英豪来说确实一件很好的事情,克服了语言障碍以后,将来进军xizang就简单多了。

“巴桑,这次分田地你家里分到几亩地啊?”

“我们这里按照之前学的话说,叫地广人稀,但是适合耕种的土地却是不多,我们村里面平均每人也就二田地。”

“哦,各地其实都差不多的,都是按照当地的情况米分的,但是最多不能超过一人十亩地。最少就没的数了,

不过大部分至少也有一亩地左右。”

“是这么个情况,土地肥沃的话,地少点,好好种地,吃饭还是没问题的。”

“你家里分地多久了?”

“没多长时间,我是第一批当兵的,打我们那里的地主还是我带的路,所以分地的时候也算是比较靠前了,但也是去年十一月份才分的地。”

“没事,分地以后,今年的日子应该就好过多了。”“是呀,听说当兵了还能少交点税,如果天气好的话,确实差不多。你这是要去哪里?”

“没事,就是随便逛逛。咱们这里如果再征兵的话,你觉得当兵的人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