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哈尼耶夫上次回基辅专程拜访过大家,这次他们来之前也给哈尼耶夫通过电话,所以这些领导同事对于此次的高坡地国营林场之行都十分感兴趣,也知道哈尼耶夫会招待的非常好。
契科年夫对哈尼夫很满意,所以在哈尼耶夫给州里的领导打完招呼后才上前握手。
地区执行委员会的主任皮德洛夫等地区的领导也一一跟哈尼耶夫握手寒暄。
在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跟领导们亲切握手后,哈尼耶夫就笑着说道:“现在我带大家进林场。”
说着哈尼耶夫骑到马背上,然后带着大家走进高坡地国营林场。
进入林场大门后就可以看到整洁的水泥路和两侧修建整齐的草坪和新移栽的鲜花等,看着十分漂亮整洁,让人耳目一新。
这些花都是林场职工移栽的野花,所以倒也花不着钱,但是等到州里领导和地区领导的座驾停在高坡地村的办公楼前时,哈尼耶夫看到卢卡契科夫和契科年夫等人的表情后就知道这个面子工程做对了,第一形象让领导们都很满意。
进入办公大楼,在会议室内入座歇息。
落座后契科年夫就微笑道:“我在前年来过一次,当时林场没有现在干净整洁和漂亮,维克托你做的挺不错。”
哈尼耶夫笑着点头,然后说道:“知道领导们要来调研,这才在卡尔托夫书记的带领下突击准备的,有不到位的地方,领导们请多批评指正。”
契科年夫控制切尔诺贝利十余年,加上资历很老,所以十分强势,看到哈尼耶夫在自己面前的态度相隔小学生反而十分高兴,点头说道:“很好,你先给领导们介绍一下情况吧。”
哈尼耶夫答应后就先是起身给领导们介绍自己的班子成员,然后开始介绍国营林场的基本情况。
由于领导们来之前,哈尼耶夫、卡尔托夫和州林业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地区委员会办公室都协商制定了一套调研流程。
所以按照流程的第一项就是卢卡契科夫他们到达后进行一场简单的欢迎会,由哈尼耶夫主持先介绍国营林场的情况以及今年任务的完成情况。
哈尼耶夫显然很清楚这套流程,因为工作那么多年,虽然自己还是坐办公室的时候多,但是也不是没有跟着领导下去检查过工作,所以他是看过猪跑,也吃过猪肉。
哈尼耶夫吃住都在林场,工作上想不用心都不行,所以对林场的所有情况都可以信手拈来,今年伐木任务第一季度的任务目标也突击完成了,所以他说的很有底气。
卢卡契科夫等州林业委员会的领导们都十分高兴,因为哈尼耶夫就是从州里下来的人,他越有能力也就越能体现出卢卡契科夫的领导能力和州林业委员会对干部的培养能力。
契科年夫和皮德洛夫也很高兴,因为哈尼耶夫工作做得好,体现出他们的领导有方,所以说这场汇报欢迎会上哈尼耶夫只是做了一场报告,但是却在领导们的心中提升了许多印象分,算是赢麻了。
哈尼耶夫讲完卡尔托夫又简单的说了两句,之后则是皮德洛夫主任和契科年夫书记进行重要讲话。
皮德洛夫说的都是一些场面话,但是契科年夫本人的性格就比较简单直接,加上又和卢卡契科夫有些交情,比较熟悉,所以说话就十分轻松,没有官腔。
最后在切尔诺贝利领导班子以及林场林业委员会领导班子集体的欢迎下,卢卡契科夫作为下来调研的班长就简单的说了几句,并且用一句话高度评价了哈尼耶夫卡尔托夫在林业工作中的突出贡献,同时对契科年夫和皮德洛夫的领导力做出了极高的评价。
“哈尼耶夫是我们林业系统最杰出的年轻干部,这样的干部有机会一定要重用……”
在卢卡契科夫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很简单的一场欢迎会就这么轻松的进行到了尾声。
卢卡契科夫来高坡地林场是为了什么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没有人会愿意无缘无故的打压得罪一个前程似锦的年轻干部,雪中送炭可能很少有人去做,但是锦上添花对于大多数官僚来言都是必然会做的选择。
所以每一个有资格发言的人都对哈尼耶夫高度评价,大加褒奖,捎带着卡尔托夫也被夸成了一朵花。
哈尼耶夫很会做人,说话做事滴水不漏,在其乐融融的欢迎会结束后他就安排领导们先到宿舍休息,等到吃过午饭后再去林场一线慰问一下一线工人们,同时看看伐木的工作场景。
由于有着详细严谨的工作流程,调研流程这几天内的计划项目是非常严谨的,不管是再大的领导也不会无缘无故的推倒重来,所以卢卡契科夫和契科年夫等人都在林场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在高坡地村最新的同时也是最好的几个小别墅木屋住下了。
办公大楼后方一英里的小花园里有三栋木屋别墅,这是柯察金副场长留给哈尼耶夫的“遗产”,是他在执掌林场10余年的期间里为了与上级部门处好关系,同时也是为了自己享受而利用公款修建的三栋木屋别墅。
这些别墅每一栋在外面看着都很普通,但是进入里面就能看到精美墙纸、橡木家具和意大利进口的皮沙发、装饰等,虽然整体算不上很豪华,但是对于一个基层单位而言也算是十分奢华难得了。
起码用卡尔托夫的话说那就是整个切尔诺贝利地区里算是独一号了。
这么好的地方自然要利用起来,不能因为柯察金被处分了就把别墅拆除或者闲置了。
因此在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的安排下,最大的一栋木屋专门给卢卡契科夫等州林业委员会的领导居住。
第二栋留给契科年夫等地区的领导居住,最后一栋则是给州林业委员会各办公室的主任副主任等人准备的。
第035章 提拔
对于一个行政工作者而言,其实无论能力大小,想要让领导有一个好印象,或者说想要凸显出一定的工作能力,基本上都绕不开花钱,第一是要舍得花钱,第二则是会花钱和敢花钱。
如果这两条都具备,及时在私人的“表示”不够到位时,但也能有机会提拔和重用。
哈尼耶夫显然是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同时他在个人的表示中也是毫不吝啬,所以才能引动卢卡契科夫亲自前来为哈尼耶夫撑腰站队。
不过哈尼耶夫并不认为卢卡契科夫来了就万事俱备了,他还是提前做了更多的准备工作,并且毫不吝惜经费,花去了林场上万卢布的经费。
不过钱花了总是有效果的,在短短的3天的调研结束后,不只是卢卡契科夫了,其余的所有领导,包括契科年夫和皮德洛夫等,都对哈尼耶夫十分的满意并且在谈论到哈尼耶夫时不吝惜夸奖的语言。
所以在调研结束后,每一个前来调研的人员都带着一罐野蜂蜜作为纪念品满意的离开了。
至于卢卡契科夫等州林业委员会的领导则还有一人两三张的松鼠皮、灰鼠皮等,这些皮毛质地不错,不过小一些,只能制作手套,价值也就不算高,只能算是个稀罕物,算不得奢侈品,自然也构不成行贿受贿的性质,也是因此哈尼耶夫才敢给领导公然赠送。
既然州里的领导都有,那地区领导作为直属领导,哈尼耶夫更加不会小气。
每位领导也都有一分简单的礼品,价值不算高,但绝对是除了林场就难以买到的物品。
在出门后临上车前,契科年夫拍着哈尼耶夫的肩膀笑道:“维克托,你这样的年轻干部已经不多了,我会尽快给你研究一个好的位置的。”
苏联干部不如相邻的某大国干部那样懂得中庸之道,在国营林场的三天里契科年夫得到了哈尼耶夫极好的招待,加上卢卡契科夫也跟契科年夫详谈了数次,两位领导甚至同时与哈尼耶夫谈心两次,因此契科年夫对哈尼耶夫这个有关系,有能力,有手腕的“三有干部”十分看好,已经决定要重用。
事情确实如契科年夫走之前说的那样,等到送别了领导的第三天哈尼耶夫就接到了卡尔托夫打来的电话。
在哈尼耶夫和卡尔托夫畅谈了二十分钟的电话后,哈尼耶夫的脸上就洋溢着欢快轻松的微笑了。
原来卡尔托夫他打电话的目的就是转告哈尼耶夫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今天上午9点到11点的两个小时里,在切尔诺贝利的市政大楼召开了地区常委工作会议。
会上研究了很多问题也通过了很多提议。
其他的东西卡尔托夫不感兴趣,哈尼耶夫也不感兴趣,所以卡尔托夫只告诉了哈尼耶夫两件事。
第1个是常委会上全票通过了提拔哈尼耶夫同志为地区林业委员会第二书记的任命,这是地区第一书记契科年夫亲自提议,自然是无人唱反调。
第2个则是训斥了普里皮亚季市的党委书记泽农·雅科夫列维奇,同时把调查柯察金的小组重新成立,要去普里皮亚季市和核电站进行调查,尤其是将抓安全生产的普里皮亚季市副书记谢尔盖·希曼斯基列为重点核查对象。
哈尼耶夫早已经预见自己肯定会被提拔,他在和契科年夫以及卢卡契克夫交谈时也表示过,如果可以的话愿意去普里皮亚季市做副市长,也就是说在哈尼耶夫的意思中第一选项是提拔为副市长。
第二选项才是在林业委员会担任领导职务,虽然两者级别一样,但是哈尼耶夫想要在切尔诺贝利事故中做出成绩,搏得政治资本,自然是要去普里皮亚季市做领导最好了。
现在会议结果已经以文件形式下达各部门,显然是只达成了哈尼耶夫的第2个目的。
不过,卡尔托夫悄悄告诉哈尼耶夫的第二个消息却也蕴含着一些别的意思,因为契科年夫还特地破例把哈尼耶夫吸收入了地区委员会成为列席成员。
所谓列席就是只有参加会议的权利,而没有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不过委员会成员都是各部门的一把手,哈尼耶夫级别上还差着一步,但却已经能进入委员会做成员,这也是一种补偿了。
哈尼耶夫对于卡尔托夫说契科年夫吸收自己进入委员会和要核查普里皮亚季市有关,哈尼耶夫完全不懂。
卡尔托夫在电话里笑了几声,然后才低声解释道:“我听说是因为路透社昨天写了一篇关于美国三里岛核泄漏事故的报道,同时报道了普里皮亚季市领导班子都是农场和内务部出身的干部,对核电站的安全隐患不了解。
尤其是主抓安全生产和内务部工作的副书记谢尔盖·希曼斯基对本职工作根本不重视,年前在基辅开会时更是每晚都喝的酩酊大醉。
所以路透社认定切尔诺贝利的领导班子没有一个人懂得如何配合核电站做好安全生产和维护,以及应急事故发生后保护民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流程,这个新闻算是软钉子,指责了咱们苏联对核电站危害了解不够,重视不够。
我听说谢尔比茨基书记都知道了,并且要求相关人员对切尔诺贝利的主政班子座谈一下,所以契科年夫书记很愤怒,就想要拿普里皮亚季市开开刀,动动手。
我想普里皮亚季市的领导班子十有八九要背个处分了,这个节骨眼上他当然不能提拔你去抗雷了。”
哈尼耶夫听了嘴角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挂断了电话后又给老同学阿纳托的办公室拨了一个电话。
半晌后阿纳托接通电话,哈尼耶夫笑着说道:“新闻效果不错,地区党委要对普里皮亚季市领导班子开刀动手了。”
阿纳托则笑着回应:“不是你提醒,我怎么知道去打听谢尔盖·希曼斯基的事情?因为这个新闻有一定的影响力,麦克先生很满意,已经给我提前转正了,我还要多谢你提醒的新闻素材。”
哈尼耶夫眯了眯眼睛,说道:“想谢我等我回去请喝酒吧。”
“那是一定,我下个月发了薪水就有钱了。”阿纳托似乎很高兴。
哈尼耶夫则吩咐道:“做事情要有始有终,你告诉麦克先生,就说为了凸显西方自由世界对三里岛核泄漏事故的重视,应该把如何应对事故,以及当地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储配那些物资等的成熟的方案报道一下,以此提醒苏联方面把落后的意识提高一下。”
阿纳托轻笑一声,说道:“没问题,僵化的苏联正需要接收一下自由世界的先进管理制度和应急方案来改造一下他们腐朽的大脑,我这就跟麦克先生申请借调这一类的资料论文,然后编纂后后天或者下周一登报吧。”
第036章 第二书记兼林场书记
1986年3月21日,切尔诺贝利地区常委会任命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哈尼耶夫担任地区林业委员会第二书记。
本来国营林场的书记就是正镇级领导干部,在苏联的基层干部中属于领导岗位,而地区林业委员会第二书记则是县市一级的副职,在地区里也算是中层领导了,自然等于是提了一级。
下次再提拔就是地区副职了,到地区副职的提拔任用就要州党委的过问了。
虽然看似提了一级还是基层领导,但是如果不是关系过硬的情况下,正常的提拔应该是成为林业委员会主任或者是副书记,想要成为第二书记,还要熬上个好几年,之后通过资历的提升将排名往上提一下。
哈尼耶夫毕竟有卢卡契科夫的关系,加上能力不错,被契科年夫看中,所以还是直接被任命做了第二书记,从实际意义上讲就节省了政途五年的奋斗光阴。
被提拔以后,哈尼耶夫率先想到的是去向契科年夫书记表示感谢。
虽然哈尼耶夫的提拔大多数都是他自己的运营得到,但是不管怎么样领导提拔了自己,自己必须要有所表示,不能让人家领导寒心。
所以哈尼耶夫在提拔后并没有着急跑去林业委员会找存在,而是到切尔诺贝利办公楼面求见了契科年夫书记,并向他表示感谢。
契科年夫在客气了几句后就说道:“你和伊凡(卡尔托夫)勇斗黑熊的事情已经在咱们地区和州里传的沸沸扬扬,我听卢卡契科夫说你们俩已经作为林业部门的英勇典型报到了乌克兰林业委员会,今年咱们地区可以推荐你获得‘优秀工作者’的荣誉,州五一劳动奖章你们也一定能得到了,剩下就看运气了,如果你们两个的运气足够好,也许你们可以得到乌克兰共和国的五一劳动奖。”
哈尼耶夫满脸笑容的躬身道:“多谢您的照顾,如果不是我的运气好,能跟着您,怎么可能提拔重用……”
哈尼耶夫的话语说的滴水不漏,契科年夫笑着点头道:“不用客气了,我听伊凡说,高坡地林场暂时没有合适的人员能接手,所以暂时由你兼任,怎么样?能干得下来吗?”
哈尼耶夫兼任林场书记也是和卡尔托夫商量好的结果,这是哈尼耶夫想要让自己权力最大化的决定,所以也就拍着胸脯说道:“一定不会辜负卡尔托夫书记的信任,一定会把工作兼顾好,请契科年夫书记放心。”
契科年夫微笑点头,道:“你听说谢尔比茨基书记要跟我谈话的事情了吗?”
哈尼耶夫心头一紧,忙点头,暗自说道:不仅知道,始作俑者还是我。
契科年夫继续追问:“地区党委要对普里皮亚季市领导班子审查的消息你也听说了吧?”
哈尼耶夫继续点头,契科年夫微笑道:“那你明白我为什么没有提拔你去做普里皮亚季副市长的事情了吧?”
“我知道是书记您在照顾我,不想我牵扯进是非,影响了自己的仕途。”
哈尼耶夫十分郑重的表示感谢,契科年夫点头道:“我就是喜欢你的聪明和敏锐,你放心,我这个年纪还能执掌切尔诺贝利几年?我很看好你,皮德洛夫是俄罗斯族,我虽然没办法阻止最终把切尔诺贝利交给他,但是我不希望一直由他控制,所以你好好做,在我退休后去黑海吹风的之前会吸收你进入地区领导班子的。”
所谓的“黑海吹风”其实就是去海边的疗养院休息,算是对退休老干部的一种优待政策,这是苏联几十年的惯例,虽然戈尔巴乔夫从去年就开始改革,例如缩减经费,降低干部待遇,但是老干部的疗养还是不敢动,以契科年夫的身份和资历,退休以后去疗养院住着养老问题不大。
哈尼耶夫毕竟是在某大国历练过的人,他听出了契科年夫说的“黑海吹风”虽然会是数年以后的事实,但是他现在来说不仅是拉拢自己,也是变相的炫耀,炫耀他能够登上黑海疗养的名单。
哈尼耶夫急忙说道:“切尔诺贝利就是您一手打造的辉煌,您如果离开,咱们地区三十四万职工群众都不舍得,也不愿意,我也需要好好跟您学习怎么治理政务的……”
“维克托你不愧是白教堂国立农业大学的高材生,说话比我这个大老粗好听多了,你放心,等到我把普里皮亚季的班子整理好以后会重新把你派去的,希望你到时候不要让我失望。”
契科年夫在决定提拔哈尼耶夫的时候就已经将他视为了自己的接班人,不仅是因为欣赏哈尼耶夫的能力,也知道以哈尼耶夫的关系和协调能力即使自己不帮他也完全能走向更高的位置,而这样一个根正苗红的基辅老革命家庭出身的孩子,又有着不俗的手腕和眼力,契科年夫正巧有不想把位子给皮德洛夫,所以才视哈尼耶夫为自己的心腹了。
事实上在常委会上哈尼耶夫被提拔以后,他的身上已经打上了契科年夫的烙印,哈尼耶夫也只能选择跟契科年夫保持更亲近的关系。
在哈尼耶夫和契科年夫深入交谈了二十多分钟以后,他也明白了契科年夫对待自己是真的用心了,这位老书记似乎是打算把普里皮亚季市的领导班子接机调换整顿一下,然后等到空出来位子把哈尼耶夫调过去。
哈尼耶夫作为首都生活的官二代,虽然家里也不算大院出身,但是也见过听过很多坐火箭升官的事情,那些二代的关系非同小可,每次提拔都是按照他们的标准指定考核和提拔的标准线,然后刷下去别的干部,提上去他们,如此一年半年一小提,三年五年一大提,四十岁之前就能做到乌克兰共和国某部的副部长或者某州的副州长了。
对比起那些高干子弟,哈尼耶夫的父亲弗拉基米尔如果没有下放到农场工作,他去年其实就能够提拔为正主任,然后熬个几年再下放到某地区的林业委员会担任第一书记。
不过虽然接不上父亲的光,哈尼耶夫靠自己的运筹帷幄还是向前迈了一大步,而且走通了卢卡契科夫和契科年夫的关系路子,只要一切顺利,三五年内再进一步成为地区副职问题不大。
第037章 人微言轻
哈尼耶夫明白了契科年夫的一片苦心后就再次表示感谢,然后一边思索着契科年夫最得意的事情,一边装作小学生请教大闹样子向他询问,表达出恳切的希望跟契科年夫老师学习从政技巧的诉求。
契科年夫果然心痒难耐,当即扔下纸笔,推开茶杯,拿下老花镜,唾沫横飞的给哈尼耶夫讲起来他如何参加的二战,又是如何抓的钢厂生产,又是如何在苏联党中央准备在基辅州建立核电站后临危受命前来主政一方,为核电站的建设、运营做出贡献等等一系列的事情。
在哈尼耶夫有意掏耳朵的前提下,契科年夫说起往事的辉煌时刻很痛快,一个小时以后才意犹未尽的停下口,喝了喝茶水,然后满意的点头道:“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你现在已经是咱们地区委员会的列席成员了,以后地区有会都得参加,多学学如何管理一个地区。
我也教不了你几年了,就看你自己有没有悟性,够不够聪明。”
契科年夫虽然已经六十多岁了,但他显然不懂得“谦虚”这个中华美德,反而有些得意的跟哈尼耶夫交代着。
哈尼耶夫在乌克兰生活里二十多年,也早已习惯乌克兰人的德行,顺着契科年夫的话就答应下来。
由于哈尼耶夫刻意逢迎让契科年夫十分高兴,所以契科年夫越看哈尼耶夫也就越满意。
又聊了一会儿,哈尼耶夫看着契合尼尔夫喜笑颜开的样子,忙见缝扎针的提醒道:“书记先生,既然路透社的报道让谢尔比茨基书记都注意到了,可能咱们地区真得对核电站重视一些,也许您应该重视一下路透社关于核电站的相关报道。”
契科年夫是一个典型的传统老官僚,非常的顽固,他的最大爱好是喝酒,其次则是掌控切尔诺贝利。
很显然契科年夫对于路透社的报道并不感兴趣,闻言摇摇头,冷哼道:“路透社都是英国佬和美国佬的走狗耳目,他们能有什么好心?都是一帮混账东西,一定是故意唱衰污蔑咱们伟大的苏联,不用管他,你等我把普里皮亚季市的班子整顿好,不用说学习什么西方的先进经验,有你在内的新班子就是核电站最坚实的后盾。
谢尔盖·希曼斯基这个家伙太丢人了,让路透社报道了他的丑闻,影响了咱们地区党委的形象,我一定要好好收拾他……”
契科年夫对苏联的力量有着盲目的自信,他并不准备采纳哈尼耶夫的提议,哈尼耶夫也知道自己人微言轻,能提醒一下已经是做出来最大的努力了。
既然契科年夫不准备按照路透社的相关报道去让核电站进行学习和改进,那4月26日凌晨的暴炸多半难以规避了,自己改做的努力都尽到了,既然地区最高领导不重视,那自己只能考虑着事故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了。
所以转了一圈,哈尼耶夫还是回到了一开始的起点,也就是准备在核电站暴炸事故发生后以一个为民请命,爱民如子,敢于担当的干部形象出来挽救民众的生命安全,以后自然能成为一个人民爱戴支持的民粹代表。
有了民意加身,再加上路透社的报道,自己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未来不管是戈地图用不用自己,最差等到苏联解体,自己也能去竞选民选总统,总之是不能放过这个政治豪赌的机会。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