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27章

作者:夏虫之语

  散会后雅尔塔市的整体绿化美化亮化的“三化行动”也就吹响了号角。

  物资局和林业局作为寻找和提供花卉草皮以及果树的唯二部门,顿时成了最忙碌的单位,无数的电话打到了两个单位的各级领导那里,无数的申请出现到了两个局长的办公桌前。

  看着日历上今天已经是7月6日,谢尔比茨基书记驾临的日子越来越近,只剩下不到5天了。

  哈尼耶夫显得略为紧张,他并不是紧张看到谢尔比茨基,而是紧张自己的“三化工作”下面执行的不到位,不能让谢尔比茨基书记来到雅尔塔后眼前一亮。

  早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哈尼耶夫就体现了一个共産党员的担当和一位能臣干将的素质,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得到谢尔比茨基的赏识。

  不过现在乌克兰和苏联都进入了僵化的死胡同,随着谢尔比茨基的“疗养”,戈地图领导的改革派已经占据了上风,即将大刀阔斧的进行经济改革,这是苏联的任何人也无法阻止和改变的事情。

  哈尼耶夫并不是思想顽固的保守派,他心知苏联没几年就要寿终正寝了,所以他想要借助改革的东风做一些实事,既是造福一方百姓,也是摸索改革经验,为自己以后做州长、州书记等积累领导经验,为未来苏联解体时掌握更大的权利,做更大的事情积累经验。

  至于说自己响应改革,甚至把工作做到了戈地图的前头是否会成为出头鸟,哈尼耶夫并不在意,自己在选择来到雅尔塔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是谢尔比茨基的人,只要自己不反对谢尔比茨基,不去支持苏维埃解散、苏联解体的大逆之道,谢尔比茨基就会保护自己支持自己的。

  哈尼耶夫很清楚即使是保守派也不是完全反对改革的,只要这个改革不会触犯到他们的利益,他们反而会乐见其成,毕竟改革是为了苏联好。

  只有苏联这艘大船长久的行驶在蓝星大海上,保守派们的利益才能长久享受,甚至子孙后代一样世袭罔替的享受着。

  对于谢尔比茨基而言,只要不触犯乌克兰和他个人的利益,改革但凡能解决苏联的困境,缓解里里外外的矛盾,他绝对是会全力支持的。

  基辅安全委员会和内务部的特工人员在进驻友谊疗养院后就开始对所有服务、后勤、医疗等人员的祖孙三代进行详细的政审,以确保能接触到谢尔比茨基的人员必须是安全的。

  哈尼耶夫在督促“三化”工作的同时也会每天前往友谊疗养院,以表现自己重视的态度。

  在7月6日的下午,雅尔塔的部分街道就已经开始了动工,从克里米亚州其他的种植园拉来的果树和草皮一车一车的停在街口,几十名工人和几辆小型工程车忙着将果树草皮卸下来。

  这次“三化”工作又急又重,雅尔塔和相邻城市的工程车都被调配了过来,各个单位的职工也无偿的来到街头工作,为雅尔塔市苏维埃省去了一大笔雇工费用。

  刚从友谊疗养院视察结束的哈尼耶夫坐在车上,在车辆进入市中心附近的时候哈尼耶夫就看到了热烈的施工现场。

  哈尼耶夫惊叹于市民们为雅尔塔的明天流汗工作的热情,低声让维雪斯基放慢车速。

  “慢一点。”

  看了眼副驾驶的彼得罗夫,哈尼耶夫道:“彼得罗夫同志,你还在愣什么,你的相机没有交卷了吗?

  作为手拿相机的人民公仆,你要敏锐一些,抓住劳动者的闪光的一刻,把他们的英姿雄风都拍摄留存,我们要让市报社和州报,甚至国家报社、电视台都来宣传这些劳动模范的!”

  彼得罗夫身为市党委办公室主任,跟随哈尼耶夫出行时自然是一直随身携带着照相机,听出了哈尼耶夫书记的不满,他忙道着歉取出相机,先是拍摄两张路边工作场景的照片,而后就开始寻找着可以作为典型报道的工人。

  维雪斯基则很贴心的放缓了车速,让车子以一档的速度缓缓滑动,以方便哈尼耶夫和彼得罗夫二人观看施工。

  哈尼耶夫看着热火朝天的工作场景,心中感慨万千,动情的说道:“这就体现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我们的制度是世界上最优越的。

  你们看,不管是党员还是职工,都为了集体的荣誉而抛洒着汗水,世界上也只有我们无产阶级拥有高尚的情操,只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家的主人可以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小我了。”

第078章 万事俱备

  在“三化”行动声势浩荡开始的第二天中午,雅尔塔市物资局的亚历山大局长就兴冲冲的打通了哈尼耶夫办公室的电话。

  “哈尼耶夫书记,我找到了彩灯生产商,这是一家灯泡厂,因为莫斯科的需求,前些年也增加了几条彩灯生产线,我已经打电话问过了,他们完全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只需要一个月的生产时间就可以。”

  哈尼耶夫问道:“工厂在哪?”

  亚历山大的声音随机传来:“工厂在利沃夫,您要亲自去看看吗?”

  哈尼耶夫微微思索,道:“你来市委,等下跟我去州苏维埃向弗兰格尔书记汇报。”

  雅尔塔是一个人口不多的小城市,但是在谢尔比茨基决定来这里疗养的时候,雅尔塔领导班子就成为了保证谢尔比茨基住的安全,住得舒服的后勤队。

  哈尼耶夫是谢尔比茨基选定的市苏维埃第一书记,为了给哈尼耶夫铺路,在哈尼耶夫到任前,在基辅的授意下,雅尔塔的市长就被调往其他地方升任书记了。

  所以在哈尼耶夫到任后,领导班子里一直缺少市长,这也让他更够更加放开手脚的去展开工作。

  经过了扫黑除恶和三化运动,雅尔塔的领导班子和各个单位负责人都成了完全贯彻执行哈尼耶夫精神的人,因此在亚历山大面见了哈尼耶夫后,哈尼耶夫也不召开市委会议,直接就安排彼得罗夫、亚历山大跟随自己,由维雪斯基开车前往了州府市委。

  在跟州党委的弗兰格尔书记汇报情况后,弗兰格尔当即拍板组成一个调研小组,由州苏维埃第二书记尼古拉耶夫带队,州财政局长、物资局长和雅尔塔市委秘书、副市长、物资局长等多人组队前往利沃夫的彩灯厂。

  按照弗兰格尔的指示,那就是只要该厂能够满足雅尔塔的需求,当即就能够签订采购合同。

  本来弗兰格尔是让哈尼耶夫以副队长的身份一同前去,但是谢尔比茨基没几天就到了,雅尔塔又如火如荼的展开“三化”行动,哈尼耶夫自然是不敢离开,万一耽搁了赶不回来可就是政治事件了。

  前往利沃夫的事情定下后,当天尼古拉斯书记就带队乘车前往机场,准备乘坐下午的飞机前往基辅转机去利沃夫彩灯厂。

  哈尼耶夫很会做人的前往机场送行,直到把尼古拉斯一行送进了机场的贵宾候机室后哈尼耶夫才告辞回了雅尔塔。

  虽然才时隔一天,但是雅尔塔的大街小巷上的工人、车辆却多了数倍,各种郁金香花、金盏花、风铃草、玫瑰花和苜蓿草、龙舌兰、葡萄树、柠檬树、杏树、桃树等花卉绿植和果树都被工人小心翼翼的从车上卸下,种在街旁、楼前和屋前屋后。

  这种劳动的场景在雅尔塔随处可见,但是最热闹的当属主街道。

  哈尼耶夫看了片刻,十分满意的点点头:“看这个样子,谢尔比茨基来的路上应该能看到满街的五彩缤纷,闻到花香了。”

  维雪斯基看了眼倒车镜,说道:“是啊,就是有些浪费了,现在是夏天,就怕这些果树花卉移栽后活不了。”

  哈尼耶夫微笑道:“死了也不怕,再种一轮就是了,为了苏维埃的事业浪费一些牺牲一些也是应该的,只要能让雅尔塔成为‘花都果城’,它必然会成为苏联在黑海的一颗明珠,到时候只依靠旅游就能让雅尔塔挣够种十轮百轮花果的卢布了。”

  维雪斯基点点头不再说话,对于他而言,哈尼耶夫做什么自己只需要支持他帮助他就好,自己只是个公交司机出身,自然是不可能比他想的还周到了。

  回到市委办公室哈尼耶夫屁股下的沙发还没坐热,市国家安全委员会主任卡尔曼和内务部长扎戈耶夫就特来求见。

  在两人汇报了今天各单位的工作情况后,扎戈耶夫拿出来对落后部门“渔业管理委员会”的通报,哈尼耶夫在文件上签了字,明天就能以市苏维埃的名义向全市各部门通报批评渔业管理委员会了。

  收起文件,卡尔曼察觉到扎戈耶夫似乎有话要说,起身就要退出去,哈尼耶夫则叫住了他,道:“坐下歇歇吧,你是诺维科夫部长安排的人,是值得信任的。”

  扎戈耶夫轻咳一声,低声说道:“书记同志,上次扫黑除恶抓捕审查的大多人都缴纳了罚款放了,一部分经查实有罪的人这两天也有州苏维埃和委员会的领导打招呼,您看要放吗?”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道:“真有十恶不赦的就交给州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来办,我看卡尔曼你可以去看看,只要没有背叛党和国家的都能大事化小,毕竟都是自己人,不能让州里的领导太难堪不是?”

  扎戈耶夫和卡尔曼互看一眼,都点了点头。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问道:“罚款收了多少?”

  扎戈耶夫讪讪笑道:“还没统计,不过怎么也有二三十万卢布吧。”

  “放心吧,我不是不顾下属的人。”

  哈尼耶夫呵呵一笑,道:“你留下十万给你们内务部用,剩下的交到市财政上就行。”

  扎戈耶夫欣喜不已,一边鞠躬一边说道:“谢谢您,亲爱的维克托·弗拉基米尔维奇·哈尼耶夫。”

  ……

  因为谢尔比茨基没几天就要雅尔塔疗养了,按照州和市两级苏维埃的要求,“三化”行动是第一工作,所以前往利沃夫的调研小组爆发了超越百分之九十苏联干部的工作热情,本着速事速办的原则,在第二天的下午就考察结束,且定下了30千米彩灯带,定价80万卢布的大订单。

  作为雅尔塔市前去的最高领导,彼得罗夫主任在尼古拉斯书记跟彩灯厂签订合同并由州财政局长支付了定金后,随即就给哈尼耶夫拨打电话进行了汇报。

  据彼得罗夫所说,彩灯厂只有五六千米彩灯的库存量,而且颜色也十分驳杂,其他的即使加班加点生产也要半个月才能出货了。

  考虑到谢尔比茨基书记还有三天就要前往雅尔塔,尼古拉斯书记拿出了老干部的担当和决断,当即命令州财政局长包机把库存的彩灯先送回雅尔塔。

  于是在第二天的清晨,光荣完成了任务的尼古拉斯书记带着调研组乘坐载满了彩灯的飞机抵达了辛菲罗波尔。

第079章 苏联第一宜居的城市

  为了迎接调研小组们回归哈尼耶夫一大早就来到机场迎接。

  弗兰格尔书记去基辅参加共和国苏维埃关于经济改革最新方向的会议,来迎接调研团的是州委员会的主任和副主任等要员。

  在寒暄几句后哈尼耶夫就站在了诸位领导的身后,默默等待着。

  维雪斯基把哈尼耶夫送到候机室后就忙着协调车辆,等着把飞机上带回来的第一批高价彩灯带先运回雅尔塔去。

  随着机舱门打开,伴随着掌声尼古拉斯书记一行陆续下机,简单的欢迎仪式后,众人回到了州苏维埃的办公楼,州党委和苏维埃委员会领导班子参加,哈尼耶夫列席,大家齐聚大会议室,由尼古拉斯书记亲自主持会议,为大家通报了此次调研的情况。

  最后尼古拉斯等州领导都客客气气的嘱咐哈尼耶夫要做好对接,抓好落实,搞好服务,七八个老头子依次讲话,说的还都是换汤不换药的老掉牙虚词,哈尼耶夫却不厌其烦的洗耳恭听,等到大会结束后已经是中午十二点了。

  为了欢迎调研团回归,州苏维埃自然是要有一场欢迎宴会的,哈尼耶夫也随同参加,一顿没有酒的大餐很快结束了。

  哈尼耶夫辞别了州领导后就带着本市的几位人员回了雅尔塔。

  回到雅尔塔时已经是下午四点多了,不过考虑到还有两天就是谢尔比茨基抵达的时间,哈尼耶夫还是召开了市委会议,所有市苏维埃书记和市委员会主任都参加大会。

  会议由哈尼耶夫亲自主持,先是由扎戈耶夫通报执行“三化”运动不积极,进度落后的各个部门,然后再由彼得罗夫汇报此次调研的情况。

  最后是哈尼耶夫总结发言,并要求全市党员干部提高站位,利用最后两天的时间,以一个苏维埃党员的高标准要求自己,利用“白加黑”的工作方法突击完成各自的“三化”任务。

  在讲话的最后,哈尼耶夫更是慷慨激昂的为大家画饼道:“我会建议市委和苏维埃,在这次轰轰烈烈的‘三化’运动中选拔出表现突出的干部进行提拔重用,对进度持续靠后,甚至到期不能达标者一律进行严肃处理。

  同志们,党和苏维埃不会让一个好干部失望,也不会让一个偷奸耍滑之辈逃脱审判……”

  在大会结束后,所有干部都忙着去督促分包的“三化”项目去了,哈尼耶夫一直没有看到维雪斯基,在询问了市委办公室后才知道他在早上把运载彩灯的车辆带回雅尔塔后就一直在一线分派彩灯,督促领取灯带的部门抓紧安装,现在还没有回来。

  哈尼耶夫高度赞扬了维雪斯基的为人和工作态度,并提醒彼得罗夫,让苏维埃抓紧时间拿出一个对优秀干部的表彰奖励意见。

  彼得罗夫只是党委办公室主任,按照党和苏维埃的权利运行制度,他在雅尔塔的体系内虽然是领导班子成员,但是排名不靠前,分工上负责的工作范围并不大。

  但是对于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市级单位而言,市委第一书记就是规则,即便是党和苏维埃的某些规则也可以为书记的权利让步。

  哈尼耶夫南下而来背后本就有靠山,他身为过山虎,过江龙,来的第一个目的是服务好谢尔比茨基,第二个目的就是为了作出工作成绩,把自己的智慧和记忆中的东西拿到这个时代和这片土地上用一用。

  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哈尼耶夫自然是有着年轻人不怕一切的气魄,反而比许多市委书记更加专权,在他来到雅尔塔市搞了“扫黑除恶”专项行动后,独属于哈尼耶夫的“一言堂”就已经立在了雅尔塔市所有领导的心目中,而且是不可动摇的。

  有这个基础,加上办工作时最便捷的是任人唯亲,哈尼耶夫如今安排工作时也就不以分工职位为重,而是大多核心工作安排给了最信任的司机,维雪斯基同志,其次则是党委办公室主任彼得罗夫。

  所以即使从权利上来说,研究干部的表彰处理本不是彼得罗夫能插手的,但是在哈尼耶夫把这项工作交给他以后,即便是市长的意见也要屈居彼得罗夫之下,况且雅尔塔如今并没有师长。

  因此说在某种程度上讲,不管是连档案都没转过来的临时工身份的维雪斯基还是党委办公室主任彼得罗夫,都等于是雅尔塔市的市长了。

  哈尼耶夫让办公室派了两个秘书给自己开车随行,在雅尔塔各处转了一圈。

  看着已经初见规模的“花都果城”,哈尼耶夫心情十分舒畅,他忍不住开始畅想起谢尔比茨基书记来到雅尔塔的时候,看到雅尔塔大街小巷花团锦簇,空气中弥漫着花香果香时惊喜的样子。

  等到入夜后,里瓦几亚宫、马桑德拉宫、沃龙佐夫官邸、燕子堡、友谊疗养院等地标性建筑上悬挂的彩灯亮起后装点着雅尔塔的夜色,璀璨的灯光下的夜色也一定会让谢尔比茨基十分满意和欢喜的。

  哈尼耶夫很清楚自己搞得“三化”运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形式主义,甚至浪费了许多党和苏维埃的财富,但是如今苏联的干部根本就没有清廉为民的,就算是资历甚老的谢尔比茨基也早已成了一个好大喜功,贪恋权势,任人唯亲,大搞特权和腐败的人。

  这种人即使原本是个有能力有党性觉悟的人,但是长久的权势侵蚀下也早就改变了面貌。

  哈尼耶夫确信谢尔比茨基会喜欢自己搞的“面子工程”,同时哈尼耶夫也确信,只要自己通过这次大费周章和巨资打造的“面子工程”完工了,雅尔塔必将在乌克兰和苏联内名声大噪,“花都果城”的概念只要跟雅尔塔绑定,自己就能凭此来打造“苏联第一的宜居城市”这一概念。

  到时候雅尔塔凭借旅游就能吃的盆满钵满,以后经济改革后期放开了各种行业的限制后,自己还可以在雅尔塔搞一搞房地产开发,申请个贸易港,即使不能把雅尔塔的房价地价炒上天价,但是复制个海南模式总是没问题的。

  到时候自己把盘子做大,把经济搞活,树立出一个能臣干将的形象,未必做不得苏联政府和人民心目中的大救星,戈地图的救命稻草,只要我能在91年之前挤进苏联的中枢,或者左右到戈地图的思想政策,未必就没办法挽救一下苏联的命运。

  哈尼耶夫觉得即使苏联这艘破船百分之百要沉底,但是自己只要能想办法让她沉的慢一点就是利国利民,造福千万家庭,亿万人口的盛举了。

第080章 共和国新书记

  转眼又是一天,人在忙碌中总是对时间没有任何概念,等到哈尼耶夫在友谊疗养院再次检查了一遍,回到市政大楼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了。

  明天下午就是谢尔比茨基书记抵达雅尔塔的日子,哈尼耶夫为了确保让老书记满意,入夜前还亲自开着汽车在雅尔塔的大街小巷转了一圈,又去友谊疗养院检查了一下。

  在回市政中心的时候哈尼耶夫看着主干道两侧果树和市政中心都挂着璀璨的彩灯,显得美不胜收的市区,他兴奋异常,知道只需要再等一个月,整个雅尔塔就要颜值大提升了,到时候这里就是苏联最好的名片。

  回到办公室还没喝一口热茶,哈尼耶夫就看到刚从工地回来的满身尘土的维雪斯基带着一名三四十岁的女秘书走进来。

  “哈尼耶夫书记,苏娃她说刚才基辅方面打来了电话。”

  哈尼耶夫问道:“谁打的,有什么事儿?”

  苏娃是雅尔塔本地人,在市政府工作近二十年了,在哈尼耶夫来后也能做好服务,今天正好是她值班。

  苏娃拿出记事本说道:“是共和国中央委员会办公室的电话,是找您的,对方说他叫尼古拉,他让您回来后给你回电话。”

  哈尼耶夫看了眼维雪斯基,维雪斯基作为哈尼耶夫的挚友,自然也知道不少事情,心知这位尼古拉多半就是谢尔比茨基的孙子了。

  哈尼耶夫快步而出,边朝电话室走边说道:“快拨回去,他已经有大事跟我说的。”

  在等待着电话接线的时候,哈尼耶夫慢慢思索着,心想:尼古拉是谢尔比茨基的孙子,他明天会不会跟老爷子一起来,专程给我打电话绝对不是为了问我迎接老爷子的准备工作,难不成是老爷子有什么新的指示?

  在焦急的等待中电话那头终于接通了。

  “这里是中央委员会办公室。”

  尼古拉爽朗的声音从话筒中响起。

  “尼古拉吗,我是哈尼耶夫。”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道。

  电话那头的尼古拉语气轻松的说道:“维克托你总算是给我打电话了,再晚一会儿我就下班回家了。”

  见哈尼耶夫与尼古拉聊上了,维雪斯基看了眼哈尼耶夫的表情就识趣的带着苏娃退了出去。

  随着一声沉闷的关门声,橘黄色的灯泡撒下的光芒照亮了偌大的房间,房间里只有哈尼耶夫一人抱着个电话,电话机一旁则是一杯冒着热气的水杯。

  “维克托,你准备的怎么样了?”

  尼古拉问道。

  哈尼耶夫嘿嘿一笑,说道:“当然是没问题,我保证老爷子看到雅尔塔和友谊疗养院后会眼前一亮,非常满意的,也许他老人家住习惯了以后还会不舍得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