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32章

作者:夏虫之语

  波罗申科看着哈尼耶夫侃侃而谈的样子一脸的佩服:“我看大哥您对做生意也十分精通,你的想法我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真是让人佩服,您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说实话,我心里还有些不安呢。”

  “你办事,我放心。”

  哈尼耶夫微微一笑,看向维雪斯基:“尤里你明天给彼得一张十万卢布的支票,作为影像店的起始资金。”

  “维克托大哥,我有钱的。”

  波罗申科忙说道。

  哈尼耶夫挥手制止,说着:“你自己能有多少钱,总不至于给家里开口借钱,这样不好,你放心,这个生意全权交给你负责,挣了钱你有十个点的提成,算是分红。”

  波罗申科眼圈顿时红了,此时还有些单纯性情的“糖果大王”知道自己遇到贵人了,他把自己的胸膛捶的咚咚响,表着忠心说:“大哥放心,我绝对不会让您赔钱……”

  普利斯丁和谢尔盖没好气的说道:“怎么挣钱发财的好生意不想着拉我们一把?”

  哈尼耶夫呵呵一笑:“你们缺钱吗?”

  “缺啊,非常缺。”

  “那就一人也拿些卢布入股吧,让彼得写个股权书,咱们到时候按股分红。”

  有了哈尼耶夫的这句话,既然后欢呼着举起了酒杯。

  又喝了好一会儿,天色渐渐黑了下来。

  基辅的维度偏高,这里的八月份就开始天黑的偏早了,而且早晚的温差也大了不少。

  哈尼耶夫并不想喝多了跟一帮老爷们挤在一起闻臭脚丫味,他拉着弟弟西德罗夫站起身看着手表,说:“已经七点了,我得回家了。”

  维雪斯基也挂念着家中的儿子,跟着起身,在笑骂了几声后,谢尔盖几人留下继续看电影,他们两个则开着谢尔盖的车子离开了。

  虽说现在戈地图的禁酒令还明晃晃的悬在人们的头上,但是执行起来的力度就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了。

  哈尼耶夫和维雪斯基显然不怕禁酒令,一来是谢尔盖的车子上有基辅国立大学的证件,这可以让内务部的警察不会找麻烦,同时现在的乌克兰也没有查酒驾这一说。

  维雪斯基的酒量比哈尼耶夫要好,即使喝了酒他开车的技术还是平平稳稳,很快哈尼耶夫兄弟俩就到了家。

  等到睡醒后已经是第二天早上,今日是周日,在娜塔莉亚的坚持下,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去了教堂做礼拜。

  等到吃了圣餐回到家中,娜塔莉亚哼着歌曲去做饺子,哈尼耶夫几人就在客厅看电视。

  哈尼耶夫家的电视机不算小,但却好似黑白电视,这并不是说苏联没有彩色电视机,在多年以前就有人要送给弗拉基米尔彩电票,可是他没敢要,因为苏联的彩电经常会出现爆炸的事故,这种不安全让许多家庭并不会考虑购买彩电。

  哈尼耶夫看着电视回想起了关于彩电的趣闻,问道:“爸爸,我听人说咱们苏联原本没有彩电,是因为美国和日本瞧不起咱们的电视生产技术,国家才匆匆上马,非要争一口气而研发的,这是真的吗?”

  弗拉基米尔放下遥控器,没好气的冷哼一声:“我们国家非常的强大,但是在民生方面的许多技术就比西方差许多,前两年我听说工业部邀请了索尼的社长来访问,想要引入几条索尼彩电的生产线,结果那位社长没有同意,理由就是我们的技术太过粗糙,完全不能操纵日本的设备。”

  西德罗夫作为安东诺夫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对苏联的工业科技水平了解更多,他想起了最近学习的相关文件,低声说:“咱们的总书记搞改革就有意调整苏联的工业。”

  弗拉基米尔眉头一皱:“你听说什么了?”

  “好像还没有具体的意见,只是说明年总书记会推出企业改革办法,到时候会允许外国企业与咱们的企业合资,总书记也许是想要得到他们的技术吧。”

  西德罗夫说着耸了耸肩。

  弗拉基米尔皱着眉头不说话,哈尼耶夫却冷哼一声:“合资办企业不是坏事,可是千万不要搞到最后公有制改成了私有制,咱们苏联的企业摇身一变成了西方资本站在背后控制的个人买办的私企了,那列宁同志也要气的从水晶棺里爬出来的。”

  西德罗夫不懂经济,只是觉得国家领导人高瞻远瞩,微笑着解释:“应该不会,戈尔巴乔夫和党中央的大人物们又不傻。”

  哈尼耶夫笑着点头:“是啊,他们又不傻。”只是单纯的坏。

第092章 任务完成

  哈尼耶夫回到基辅后只过了两天相对清闲的日子,然后就投入到了忙碌的工作中。

  哈尼耶夫先是通过波罗申科找到了一帮大学生,以自己数月前为民请命的卓越市长的身份对头脑简单,容易激动的大学生们洗了一次脑,之后几天波罗申科按照哈尼耶夫的指示对大学生们不断地说着已退领导谢尔比茨基的好处,同时透露出这位领导身体很不好,现在正在雅尔塔疗养的信息。

  之后基辅的许多大学的大学生就自发的跑到了十月革命广场搞起了怀旧纪念,表面上纪念的七十年代,但内容是却是谢尔比茨基作为乌克兰第一书记以来的功绩。

  很快这场纪念就被内务部警察驱散了,但是阿纳托还是拍到了许多珍惜的照片。

  之后在哈尼耶夫的要求下阿纳托约见了麦克先生,之后又见了法国和美国的记者,在一开始,他们一开始并不愿意花费自家报纸和广播的篇幅时间去报道乌克兰的谢尔比茨基。

  可是等到阿纳托拿出了自己亲手拍到的内务部警察殴打乌克兰大学生的照片后,这些西方记者就像闻到了献血味道的鲨鱼,兴高采烈的答应了。

  很快西方媒体关于基辅大学生纪念谢尔比茨基时代却遭到苏联警察殴打驱散的新闻报道通过报纸、电视和广播在世界上迅速传播。

  在五年前里根当上美国总统后,苏联的负面新闻和笑话总是在国际上层出不穷,原本这个新闻也算不上大新闻。

  可是西方媒体会在新闻中加上一些西方国家的共産党人和社会主义研究学者对谢尔比茨基的评价,以及这次事件的猜测,最终谢尔比茨基作为一名能力卓著,工作务实的老共産党人的形象出现在了国际上,而这么一位老干部被打压,甚至群众怀念他的时代也要遭受苏联当局的殴打驱散,这就说明了苏联的政治制度的落后和腐败,任何有能力的人都不会允许掌握权利了。

  唱衰苏联是里根政府最乐意做也正在做的事情,所以揭露苏联高层的内斗和丑闻就是西方媒体最热爱的行为。

  这些哈尼耶夫和阿纳托就给西方媒体送来了一个很好的素材。

  随着西方的报道大肆发酵,一直心系自由世界的苏联文化人们都开始在各种杂志报纸上对内务部和基辅当局进行了批判,渐渐地谢尔比茨基也在乌克兰人们的心中越发的慈祥和伟岸。

  人们似乎已经忘记了之前还把谢尔比茨基当做顽固不化的保守派头目。

  这种舆论导向让乌克兰的党中央十分被动,就连莫斯科方面也十分震怒,总书记甚至命令宣传部长雅科夫列夫给疗养中的谢尔比茨基打去了电话,询问他对此事的看法,并且带去了党中央的问候。

  这场风波让苏联的名声更臭了一些,但是谢尔比茨基却赚了一波声望,只不过暂时还无法变现。

  熟知苏联解体前上到总书记下到各级政府党委对西方跪舔心态的哈尼耶夫早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好借势而为的法子,只不过他借的暂时只有西方的舆论。

  哈尼耶夫越发的得心应手,他觉得未来自己想要作出更大的成绩,也许可以尝试着卖国,反正苏联解体是大势所趋,既然拯救不了航母沉海,自己趁着航母沉海前敲下来点金属卖钱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拯救了。

  哈尼耶夫做官的时间一场,也渐渐有了一种灵活的道德底线,他觉得只要能有助于自己的政治前途,出卖苏联的国家利益不是坏事,反正最终苏联都要不复存在。

  “与其让别人卖还不如自己卖了。”

  哈尼耶夫嘟囔着,忽然想起来那位阿Q先生,想着后世崽卖爷田不心疼的加盟国们,没好气的骂着:“他们卖的,老子就卖不得吗?”

  想通了这一点后,哈尼耶夫的政治水平似乎又提升了一个层次,他此时回想自己今年的得与失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不管怎么说,哈尼耶夫回基辅帮助谢尔比茨基壮一壮声势,造一下有利舆论的任务算是圆满完成了。

  现在苏联遍地都是苏奸和卖国贼,甚至连总书记都要带头卖国了,哈尼耶夫倒也不担心克格勃会追查到自己,毕竟无论怎么说这件事都不牵扯国家利益,而事实上更没有任何的证据能证明自己参与了这个事情,除非阿纳托回出卖自己。

  在9月13日的晚上,跟尼古拉一起喝了一顿庆功酒的哈尼耶夫美滋滋的回了家,刚准备睡下就看到妹妹维克托利亚推门进来了。

  “哥哥。有你的电话。”

  “是谁?”哈尼耶夫喝完酒就容易犯困,迷迷糊糊中他并不想起床。

  维克托利亚撇着嘴角说:“是个女的,她说她叫娜塔莎。”

  哈尼耶夫的酒瞬间醒了,他爬起身快步走到客厅,拿起电话时心头有些快,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问:“是谁找我?”

  一个熟悉的银铃般的声音响起:“是我,维克托,你回来了为什么不给我联系,你不想我吗?”

  在跟娜塔莎聊了半个小时后,哈尼耶夫才回到房间休息。

  第二天吃了早饭后哈尼耶夫就去了圣索菲亚大教堂。

  坐在教堂的后座等了一会儿,娜塔莎坐在了哈尼耶夫的身边,一股淡淡的香水味让哈尼耶夫的鼻子唤醒了记忆,他扭头看着有些清瘦但似乎更加美丽的娜塔莎。

  “你来了。”

  娜塔莎歪头笑了。

  在教堂坐了一会儿两人就乘坐地铁去吃了牛排,下午又去歌剧院欣赏了音乐会,晚上在公园逛了很久。

  哈尼耶夫和娜塔莎似乎回到了热恋时候的样子,他们心中十分高兴,但是哈尼耶夫知道娜塔莎已经有了未婚夫,看她的样子也似乎没有准备让自己抢婚,于是心里还是很不是滋味。

  从长椅上起身,哈尼耶夫看了看手表,说:“已经九点了,我送你回家吧。”

  娜塔莎没有说话,起身跟在哈尼耶夫身后。

  半个小时后哈尼耶夫站在娜塔莎家楼下,微笑着说:“你上去吧,我欢迎以后你带着你的丈夫和孩子来雅尔塔游玩,我相信你会爱上那里的。”

  娜塔莎眼圈红了,她抱住了哈尼耶夫,在他耳边轻轻说:“今天我爸爸妈妈都不在家,请你送我上去吧。”

  哈尼耶夫心中一暖,小腹和脑子同时一热,等到他清醒时已经光着汗津津的身子抱着娜塔莎那香喷喷软绵绵的身子抽起了事后烟,一边吞云吐雾,大手一边从羊脂玉一样洁白的山峦滑向茂密的丛林。

第093章 在雅尔塔大力发展服务业

  回到家中,哈尼耶夫想起来自己离开娜塔莎家的对话。

  “你真的不能嫁给我吗?”

  “是的,维克托,我的家族支持的是改革派,他们不看好你和谢尔比茨基,也不允许我跟你远去,他们只想让我在基辅,也嫁给一个基辅的官员。”

  “那我们只好做朋友了。”

  “是的,亲爱的,不过我会永远爱你。”

  “永远吗?谢谢……”

  抬起手闻了一下,上面还残留着娜塔莎的香水味,哈尼耶夫自言自语着:“永远,也许吧,不过看来是真的回不去了……”

  哈尼耶夫心中莫名的出现了一股作诗的冲动,他想了半天,还是无厘头的说道:“我以我血荐轩辕。”

  哈尼耶夫不知道这句诗什么意思,是哪位诗人所写也不知道,但是哈尼耶夫能感受到这句诗的气魄。

  他在心中反复的重复着这句诗,也决定就此告别儿女私情,一心从政,只把自己的身心交给国家了。

  哈尼耶夫想通以后感觉十分通透,他知道自己还是犯了前世的毛病,现在的自己可不是一个小老百姓,所处的时代更不是和平稳定的时期,而是一个即将解体的联邦国家,而且解体后的命运也不容乐观。

  于公于私,哈尼耶夫都知道自己要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放到政治上,只有在解体前爬到高位才有机会挽救国家命运,挽救国际共运,挽救苏联的子民。

  哈尼耶夫睡前取出了笔记本和钢笔,用工工整整的正楷写了一句诗:“我以我血荐罗斯!”

  躺下后,哈尼耶夫入睡前迷迷糊糊的想着:我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成绩,要名垂千古!

  斯拉夫民族的前身就是基辅罗斯,哈尼耶夫这句诗就是表明了自己要为了苏联拼死而战的念头。

  似乎是真的开悟了,第二天醒来后哈尼耶夫就开始整理行李,他知道自己是时候为了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了。

  这次回基辅的任务完成的很顺利,按照计划是9月14日晚上回去,这样休息一下不影响周一工作。

  哈尼耶夫在带了大包小包的衣服和香肠腌肉后,也不让家人送酒乘坐了谢尔盖的车子去了机场。

  与兄弟们亲切拥抱后,哈尼耶夫和维雪斯基就进了机场。

  在遍地是高官的基辅,哈尼耶夫只是个普通人,但是回到雅尔塔的哈尼耶夫却是能指挥千军万马的最高领袖。

  雅尔塔经过哈尼耶夫不遗余力的打造,不管是环境还是绿化程度都比以往大提升了,而且名气也大了许多。

  随着基辅和莫斯科逐渐的寒冷,雅尔塔这个温暖的疗养圣地的游客就要越来越多。

  哈尼耶夫为了把雅尔塔打造成苏联冬季旅游的必选,回来后就接连开会,先是班子会,然后就是召集所有部门负责人的分包分点会议。

  哈尼耶夫要求所有单位都要切实负起责任,不仅要保证卫生,还要保证服务。

  “从现在开始,雅尔塔就要从一个疗养城市转型为疗养兼顾旅游的城市,所有部门都要提升服务意识,在做好业务工作之余开发旅游服务产业……”

  在里瓦几亚宫的大会议室内,哈尼耶夫拍着桌子大讲特讲,主席台下的各位局长、书记们忙着记笔记。

  等到哈尼耶夫说的口干舌燥了,才停下喝了一口水,然后结束道:“我最后再说一句话,那就是如果有谁敢不听组织安排,政治站位不高,砸了雅尔塔‘生态宜居和旅游疗养城市’的名片,我哈尼耶夫就一定要砸了你的饭碗,这话我放在这里,绝不是针对哪一位同志,咱们丑话说在前面,你们不想被处分就好好干吧,年终考评的时候如果成绩突出,有亮点,有经验做法的市委会进行表彰和资金奖励,而且列为优先提拔重用的对象……”

  哈尼耶夫这些话一说完,会场上顿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看着所有人都目光炯炯的望着自己,哈尼耶夫心中飘飘然之余,也越发的注意了姿态,即使现在后辈十分刺挠,却也只能强忍着。

  “三天前不是才洗了澡吗,怎么又痒了,是不是要让疗养院的技师给好好搓搓背了?”

  想到了搓背,哈尼耶夫突然想起来后世东方大国那些水会、会所和洗浴中心里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他心想:是不是可以在雅尔塔搞一些绿色的足疗按摩产业,也算是疗养产业链的一支,这样可以解决相当一批人的就业问题……

  洗浴文化在苏联也算根深蒂固,不过搓澡文化就与远东大国的北方差异挺大了,首先收费服务的搓背工不是普遍存在,大多洗浴房都是夫妻家人结伴而去,互相搓背,而且大多时候还会用桦树汁拍打身躯,作用是排毒和清洁。

  哈尼耶夫心想自己完全可以从疗养院抽调人员成立一个部门,让这个部门培养搓澡工和足疗师,按摩工,然后在雅尔塔的街头、海滩开一些理疗店,这也许会成为雅尔塔的另外一个特色服务。

  哈尼耶夫想到的是东南亚那远近驰名的“马杀鸡”,既然东南亚能靠服务出名,那雅尔塔作为苏联国境内气候相对温暖适宜,且早就以疗养文明的城市,把服务业搞起来完全合情合理。

  哈尼耶夫很清楚克里米亚州的俄罗斯族人口占据了六七成,等到未来苏联分裂后,克里米亚就埋着分裂的祸根。

  哈尼耶夫不管是为了让乌克兰保住克里米亚,还是为了自己的政绩,又或者为了把克里米亚变得富裕,都有必要好好打造雅尔塔,如果未来整个克里米亚变成了远东大国的海南岛,那雅尔塔就是三亚了。

  只靠旅游和服务业,兴许就能支撑起繁荣的经济了。

  心中有了想法,哈尼耶夫就没有心思再主持会议,等到散会后他让办公室主任苏娃通知雅尔塔几座疗养院的领导班子下午再在这个参会,想着会议上提出这个想法大家探讨一下。

  等到各部门领导散去后,维雪斯基走了进来,看着坐在休息室的哈尼耶夫一脸疲惫,他从手上纸袋里取出一杯热可可和一个面包。

  “吃点东西吧。”

  “谢谢。”

  哈尼耶夫接过就狼吞虎咽起来。

  维雪斯基有些心疼的拍拍哈尼耶夫的肩膀:“你不要做一个工作狂,得保证休息。”

  哈尼耶夫微笑道:“总书记都要进行改革,苏联什么样子你也知道,我虽然官不大,但现在既然有权利,总也想做出些成绩,既是为了我个人,也是为了雅尔塔的八万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