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34章

作者:夏虫之语

  只要全国的厅司级能提高政治站位,团结在戈尔巴乔夫的身边,他想要的改革当然能够不打折扣的贯彻下去。

  许多领导都对党校教授的党课学的津津有味,但是哈尼耶夫却知道不少人都只是装样子,例如他和尤先科。

  哈尼耶夫有时候就想幸亏有尤先科跟自己在一起,不然自己每天听着教授们翻来覆去的说着戈尔巴乔夫的所谓执政观念和改革措施,早就受不了了。

  第一周的周末哈尼耶夫邀请尤先科去了自己家吃饭喝酒,等到第二周尤先科就回请哈尼耶夫去了他的宿舍,两人又是喝的酩酊大醉,不过哈尼耶夫也认识了尤先科的妻子和住在他家,在基辅上大学的小姨子。

  尤先科长得很英俊,工作又好,找的老婆自然也是非常的美丽动人,他的小姨子显得更加娇嫩。

  旱了许久的哈尼耶夫并不想做个禁欲的圣人,在他的主动下很快与这个大学生就熟悉了。

  等到第三周的时候哈尼耶夫再次前往尤先科的家中,在他强烈主动的攻势下一般的女性都招架不了,毕竟哈尼耶夫外形条件不差,身份又非同寻常,更难得的是他是个单身。

  所以不过认识了没几天,哈尼耶夫就跟尤先科的小姨子,这个名叫塔季扬娜的女孩交往了。

  尤先科比哈尼耶夫大六岁,但是两人相处的却没有代沟。

  知道哈尼耶夫没有成家的尤先科一直就支持哈尼耶夫成为自己的连襟。

  很快第四周到了,这次哈尼耶夫没有去尤先科的家,而是将塔季扬娜约了出来。

  两人做了一切情侣们改做的事情,包括逛街、看电影、跳舞以及睡觉。

  塔季扬娜比哈尼耶夫小了四岁,而且她学过芭蕾舞,柔软又青春的身躯让哈尼耶夫沉醉,周六的晚上到周日的下午,哈尼耶夫一直和塔季扬娜带着招待所的房间里。

  等到晚上的时候哈尼耶夫才把塔季扬娜送回了家,并且约定了自己学习结束再来看她、

  哈尼耶夫只能在基辅学习一个月,现在时间已经到了,所以他马上就要赶赴敖德萨高级党校继续学习。

  回到家中与父母弟弟、妹妹道别后,哈尼耶夫在第二天的上午又跑到基辅高级党校找到了尤先科一起吃了一顿午餐,之后就乘坐飞机前往了敖德萨,准备再从敖德萨高级党校认识一些新朋友。

第097章 敖德萨和沃罗宁

  敖德萨,乌克兰南部城市,是乌克兰第二大城市,敖德萨州的首府。

  同时敖德萨市还是黑海沿岸最大的港口城市和重要工业、科学、交通、文化教育及旅游中心,是苏联为数不多的不冻港之一,承载着苏联55%的进出口贸易货物的运输任务。

  敖德萨还是敖德萨军区的指挥中心,是黑海舰队的重要军港之一,其重要性质不言而喻。

  哈尼耶夫到了敖德萨后也被这个海港城市的魅力折服了。

  对于哈尼耶夫而言,虽然敖德萨和基辅同样有着许多工业大厂,但是不管是空气质量还是环境,敖德萨都远比基辅强得多。

  虽然已经进入了冬季,但是这里的温度还算适宜,与雅尔塔十分相似,所以这里同样是苏联的著名疗养圣地之一。

  不过满大街的东正教教堂和中世纪风格的建筑让哈尼耶夫意识到了雅尔塔想要发展旅游业远不如敖德萨基础好,这里的人文景观和历史底蕴远胜雅尔塔,经济繁荣且配套齐全,便利度也远胜雅尔塔,雅尔塔有的这里都有,雅尔塔没有的这里还有。

  即使端坐在敖德萨高级党校的大教室内听着教授们讲着戈尔巴乔夫的重要讲话,哈尼耶夫的心思却早就飞到了雅尔塔。

  哈尼耶夫不断对比着两个城市的差距,在魔怔了两天后才忽然意识到雅尔塔发展旅游是不能跟敖德萨比的,因为两地的基础不同,定位也不同。

  既然敖德萨市有深厚的历史底蕴,那雅尔塔就只能走近代和现代路线,近代是大力宣传二战的雅尔塔会议遗址,到时候开发三巨头参会的表演,一定可以名声大噪。

  现代则是在超现实主义的友谊疗养院的基础上再发展一些现代化的人文景观,搞一些街头涂鸦,树立一些有别于苏联传统雕塑的卡通雕塑,这样一定会让雅尔塔的风格有别于苏联的任何疗养城市、旅游城市,成为独具风格的网红城市。

  哈尼耶夫越想越深入,这让他在上课的时候也根据自己的思路开始不断的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想法,以及实施的计划方案。

  培训学习进行了半个月,哈尼耶夫才心满意足的收起来自己已经写满的本子,然后把心思放到了交朋友的上面。

  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哈尼耶夫就结识了一大帮朋友,这些人里一些是乌克兰人,一些是俄罗斯人,还有几个摩尔达维亚人,也就是未来的摩尔多瓦人。

  虽然民族不同,但是所有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哈尼耶夫的同学们大都是乌克兰南部市区的一把手,少量的摩尔达维亚人则是摩尔达维亚共和国的市区一把手。

  因为未来的摩尔多瓦只有三万多平方公里,两百多万人口,经济也十分落后,在苏联的分工中以种植水果、玉米、向日葵和甜菜等经济作物为主。

  在苏联这个大家庭中属于微不足道的小透明。

  因此摩尔多瓦的高级干部需要经过党的教育培训时只能到敖德萨高级党校进行学习。

  哈尼耶夫对这些摩尔达维亚同学的印象就是他们十分低调,与乌克兰人和俄罗斯族的同学有些格格不入。

  不过经过哈尼耶夫热情的交流后,他和这些摩尔达维亚的市委书记们还是成了朋友。

  这些摩尔达维亚的同学里,哈尼耶夫最重视的时一名比自己大上十九岁的老同志,他名叫弗拉迪米尔·沃罗宁,是摩尔达维亚中组部的副部长兼森杰雷市的第一书记,他的行政级别比哈尼耶夫要高一些,但是他是以市委第一书记的身份参加的培训,在敖德萨高级党校也十分低调。

  哈尼耶夫还不到27岁,这个年龄让他在基辅高级党校里成为了一小撮年轻的市委第一书记。

  来到了敖德萨后,哈尼耶夫才发觉整个敖德萨高级党校的同学里,跟自己年龄相仿的同学还不足五人,而且大多的同学都是跟沃罗宁一样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

  哈尼耶夫这才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同龄人的前头。

  苏联官员老龄化严重是因为权利高层们贪恋位置导致的,但是对于基层的更新换代还是很及时的。

  四十多岁的市委第一书记并不是年纪太大,这个年龄的干部得到过各种岗位的锻炼,不论是政治手腕还是政治思路都已经十分成熟了。

  哈尼耶夫与这些老大哥们打成一片后,很快也从他们的身上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不过更多的确是看到了苏联干部的无数陋习。

  沃罗宁话语不多,但是十分洁身自好,饮酒也不多,更不赌博玩女人。

  哈尼耶夫在这位摩尔达维亚老大哥的身上看到了一个真正共産党人该有的素质,所以对他十分有好感。

  哈尼耶夫除了喝酒之外也没有太多的陋习,加上为人活跃,待人亲和,沃罗宁也十分乐得与哈尼耶夫交朋友。

  这个时候的哈尼耶夫还不知道,沃罗宁其实就是未来摩尔达维亚独立后改名摩尔多瓦的第二任总统,毕竟摩尔达维亚实在是太名不见经传了,哈尼耶夫根本不会记得摩尔多瓦的总统是谁。

  所以说哈尼耶夫与沃罗宁成为朋友完全是因为两人在许多地方上的志同道合。

  只不过关于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政策,沃罗宁与哈尼耶夫的看法就大不相同了。

  对于大多数的市委第一书记而言,经济改革显然都不是大家希望做的事情,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没有人愿意去尝试,都担心自己成了出头鸟,栽了跟头影响仕途。

  不过沃罗宁和相当一部分的同学却觉得苏联已经进入了发展的死胡同,戈尔巴乔夫总书记的改革就是在拯救苏联,因为现在的欧洲除了苏联似乎大多的国家都发展的很好,这种不均衡让这些人也急切的想要模仿英法和西德,让苏联也能焕发第二春。

  不过哈尼耶夫很清楚,这些人的想法只是一厢情愿,事实上苏联全面西化,搞资本主义的那一套只能是自寻死路,不过现在整个苏联除了哈尼耶夫似乎没有一个人察觉到危险,即使是保守派们反对戈尔巴乔夫也主要因为权利,而不是意识到了戈氏改革的危害。

第098章 1987年的春风

  作为一个学混子,哈尼耶夫在敖德萨高级党校的学习生涯中,全部的精力都放到了结交朋友上面。

  不管教授们讲的是是列宁、斯大林思想,还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哈尼耶夫都只是敷衍了事。

  很快培训班进入了尾声,同时世界也即将迎来了1987年的新年。

  西历新年是东方文化圈和伊斯兰文化圈以外各国都十分重视的大节日,苏联也不例外。

  元旦党校也会放假一周,哈尼耶夫早早地买好了机票,在放假后就回基辅过年了。

  虽然苏联并没有远东大国那个节前送礼的习惯,但是哈尼耶夫还是收到了许多老部下和新部下的礼物,有的是邮寄到家的,有的则是维雪斯基从雅尔塔带回来的。

  哈尼耶夫虽然不喜欢迎来送往,但也并不是不会做人,他从敖德萨回来也是带来许多的特产。

  他把特产分成了好几份,份额最多的,加上一些其他的礼物打包给尼古拉送去了,代表了自己对尼古拉和谢尔比茨基的关系感谢。

  其他的礼物特产就给好朋友亲戚以及老领导们送去了。

  1986年对于苏联和哈尼耶夫个人而言都是一个足以改变命运的不寻常的一年。

  哈尼耶夫陪着家人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后略带醉意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他回顾着今年一年的经过,从主动请缨到高坡地国营林场做书记,再到斗倒柯察金、接连提拔做切尔诺贝利地区林业委员会第二书记、普里皮亚季市长……

  还有运筹帷幄得体的处置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拯救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安全,抱住了谢尔比茨基的大腿。

  然后就是提拔做了雅尔塔的市委第一书记,最后年前的党校学习。

  哈尼耶夫想起自己童年、中学到大学和工作的二十六年经历加在一起,似乎都没有今年一年精彩和充实,自己进入了时代大事件,也把握住了机遇,一年时间政治级别三连跳,对于苏联基层的大多干部而言,这三级就是他们的一生,甚至一生也远远达不到。

  可是哈尼耶夫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就走了基层干部一生也走不到的位置,这不能不说是时事造就了英雄。

  哈尼耶夫心潮澎湃,自言自语道:“明年就是1987年,美日广场协议已经签订了两年,估计也到了该发力的时候了,小日子应该已经开始炒房子了,东欧剧变也在加速酝酿着,我现在的职位还是太低了,如果能做一个部长兴许还有机会拯救一下苏联,不过今年爬的太快,暂时恐怕没有机会再进一步了……”

  不断地想着1987年即将发生的事情,哈尼耶夫的脑子渐渐迟钝了,不知什么时候就睡着了。

  新年假期过后,哈尼耶夫就再次前往了敖德萨。

  按照敖德萨高级党校的安排,年后最多再上八九节课就要进行结业考试和结业典礼。

  哈尼耶夫把行李放好后就去了一个茶馆,见到了彼得·波罗申科。

  波罗申科是敖德萨州博尔赫拉德市的人,不过他在长大后就搬到了敖德萨市生活了。

  哈尼耶夫比波罗申科开学要早,所以两人就约在了敖德萨商讨开办影像店的生意事宜。

  波罗申科的祖上是在乌克兰站稳了脚跟的犹太人,不管是基因还是家传,他自然是个天生做生意的材料。

  有哈尼耶夫之前的点拨,再加上数月的沉淀,他早已经明白了哈尼耶夫要做的是什么生意,也把进货渠道都打通了。

  “这是物资单,这是投资清单,这是我放假前在基辅选好的几处商铺,进货和销售宣传不用维克托大哥您操心,我有办法,您让尤里大哥给我的那十万卢布也够用。

  只是,基辅的商铺所有权都是苏维埃的,现在中央还没有开放私人租赁社会主义资产的口子,还得您帮忙想办法……”

  波罗申科仔细的把手中一沓文件递给哈尼耶夫,一一讲解,最后更是微笑着说出了困难。

  哈尼耶夫看完后,长叹一声。

  “你可真是个人才,毕业以后如果想要从政可以跟着我做个秘书,我在雅尔塔如果有个你这样的人才帮忙,也不至于整天累的睡也睡不好了。”

  波罗申科微笑道:“太谢谢大哥您了。

  从小我的祖父和父亲就教育我,‘只有钱财而没有权利,钱财不可持久’,我不会欺骗您,我亲爱的大哥,我确实对从政十分感兴趣……

  不过我的祖父也说过‘没有金钱支撑的权利没人敬畏’,所以我还是准备先挣钱,毕竟我们的总书记阁下不是要进行大改革吗,我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我把生意做大了,不管是支持您,还是自己再去投身政治,都会非常的便利,您认为呢?”

  哈尼耶夫很清楚波罗申科在苏联解体后就成为了乌克兰的“糖果大王”,跻身为寡头行列,之后还竞选做了乌克兰的总统,所以对他的经济头脑十分看好,至于说政治能力和政治倾向就不很信任了。

  这不仅仅是因为波罗申科犹太血统的缘故,更重要的是波罗申科和那位演员总统一样是美国的马前卒,他们从内心就没有好好治理乌克兰,带领乌克兰人民走出一条独特道路的心,有的只是一心做买办。

  所以哈尼耶夫并不真心的信任波罗申科,但是却也确实看好他的能力。

  对波罗申科的想法随口称赞了几句,哈尼耶夫就把文件递还给波罗申科,道:“你什么时候回基辅?”

  “下周三。”

  “好,你到了基辅先去玛莉英斯基宫拜访尼古拉,我会给他提前安排好,你到了给他做好汇报,他会帮你的。”

  说着哈尼耶夫从桌子的便签上写下了一串号码,正是尼古拉办公室的电话。

  接过电话便签,波罗申科激动地深鞠一躬,道:“有玛莉英斯基宫的领导帮忙,我们的生意一定能办成!”

  两人闲聊了几句,两盘牛排和罗宋汤、煎鱼、土豆沙拉等菜肴就被端了上来。

  等到饱餐后,哈尼耶夫拒绝了波罗申科邀请到家中做客的请求,独自走在敖德萨的大街上,准备步行回高级党校。

  敖德萨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在乌克兰等同于上海,虽然如今还是冬季,但是白天的温度却只有三四度,相比零下十度左右的基辅,这里的气候算得上温暖。

  作为苏联和乌克兰最重要的港口城市之一,敖德萨不仅承载着苏联一多半的海运贸易,还是黑海周边的城市中经济最发达的中心。

  所以即便没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受外来海风的影响,敖德萨的街头巷尾总是能看到不少兜售进口商品的商人,这些人大都是敖德萨州的群众,也有是港口的水手和渔民。

  在去年戈尔巴乔夫允许人民群众自主经营后,敖德萨的商业氛围更浓郁了。

  新年刚过,哈尼耶夫走在敖德萨的街头就能看到许多商店挂着各种装饰和彩灯。

  许多人身穿大衣,迎面走来,见到哈尼耶夫也不再像以往一样的东张西望,而是直接展开大衣,露出衣服里挂着的各种进口巧克力、糖果、零食和玩具、手表。

  “先生,您看看又什么需要的吗?”

  哈尼耶夫目光从男人大衣里的各色商品上扫试了一圈,欠欠身,道:“好像没有什么需要的。”

  那人合上衣服就转身离去了。

  走了三公里的路,哈尼耶夫遇到的商人有二十多个,其中大多是销售走私物品的人,还有一些推着小车子的妇女则是在兜售自己亲手制作的香肠、萨洛肉、腌菜、腌鱼等。

  有些妇女的摊子前生意不错,有些则十分冷清,这显然取决于她们的手艺和沟通方式了。

  哈尼耶夫看出了敖德萨的开放,也明白这样的一个对外的窗口城市,注定是必须走在改革的前沿的。

  走到党校附近的大公园,哈尼耶夫感觉两腿发酸,有些气喘发热,就坐在一个长椅上休息着。

  目光掠过街道上的行人车辆,掠过美丽的花花草草,哈尼耶夫看不到敖德萨东方的大海,但是却能看到东方海湾之上堆积如山的云海。

  那些白云仿佛是阿尔卑斯山一样高大绵延,与哈尼耶夫在雅尔塔海边所看到的略有不同,但是同样的气势恢宏。

  一阵阵潮湿的凉风裹杂着淡淡的海腥味扑面而来,哈尼耶夫解开大衣的口子,顿时感觉一阵凉爽。

  “1987年的春风已经到了,今年一定会更好的,包括我,包括乌克兰,也包括苏联……”

  呢喃的说着,哈尼耶夫缓缓起身,踏着坚定的步伐走向了高级党校,他直到自己即将迎来党校培训班的结束,也会在今年的春天重新回到雅尔塔。

  虽然在党校的日子可以结实很多朋友,其中不乏与自己志同道合,对苏联和社会主义富有感情的伙伴,但是哈尼耶夫更希望回到自己熟悉的工作岗位上去,因为主导雅尔塔的发展,站上指挥千军万马的舞台,才能更加的海阔天空。

第099章 保健公司

  直到两个月后的毕业考试,哈尼耶夫也是靠着作弊和抄袭才勉强结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