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哈尼耶夫为此绞尽脑汁,他为了蒙骗住苏联的反苏高级知识分子们,准备送入教材的都是确实看着能给苏联招黑,为美国鼓吹的文章,但是哈尼耶夫的出发点是“低级红”和“高级黑”,他按照这些文章的内容和文化内核的高低划分,准备一部分编入小学教材,一部分编入中学教材。
为的就是让苏联和乌克兰的儿童和少年先入套,例如第一篇的《朱可夫元帅和艾森豪威尔司令》,这个文章对盟军和盟军司令艾森豪威尔跪舔吹捧,完全符合编辑教材的高级知识分子们和改革派们“舔美”的诉求,同时哈尼耶夫又在课文中加入了苏联红军和红军元帅朱可夫的内容,要知道现在的苏联小学教材中几乎已经把红军和苏军将领的内容全部删除了。
这些老苏奸们对苏共红军十分不满,也不想让孩子们学习一丁点的关于苏联红军的历史。
虽说哈尼耶夫为了凸显盟军把朱可夫和苏联红军的形象不断矮化了,但是苏联和乌克兰的孩子们学了课文终究还是知道了二战是盟军和苏联红军合作打赢的,等到未来这些孩子长大了能接触到更多的知识和信息后,他们就会知道小学学过的《朱可夫元帅和艾森豪威尔司令》一文中的内容有虚假欺骗的成分,有对苏联红军矮化的成分,到那个时候这些孩子们就会恍然大悟,更积极主动的了解苏联的正确历史。
还有第二篇的《斯大林爷爷用石子打落北约卫星》一文,由于小学生太年幼好骗,这个漏洞百出是为了戳破谎言抹黑斯大林的课文只能编入中学课本。
但是实际上哈尼耶夫对这篇课文的期望很高,认为这一篇课文是套中套,当苏联和乌克兰的中学生学了这篇课文后自然是认为当年的小英雄和斯大林都是骗子,把大家当傻子骗,这会让许多中学生更加的反感斯大林,甚至反感苏共。
但是等到他们后来猛然间想明白小学课文中学过的例如《朱可夫元帅和艾森豪威尔司令》的真相后,认为上学时一直在学“毒教材”后,就会对《斯大林爷爷用石子打落北约卫星》等课文进行反思,从而明白这些都是苏奸们为了毒害他们编写的毒教材,而非苏联当局的愚民。
哈尼耶夫编写的文章大致有八篇,都是对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过分吹捧的“低级红”,也有对美国的“高级黑”,那个印刷册里除了八篇重点的文章,还有许多哈尼耶夫专门搜集的美国文章。
这些文章只要被编入苏联教材,头几年自然是能如反苏的高级知识分子们的心愿,让苏联的儿童少年们向望美国,厌恶苏共,但是只要等时间的子弹飞一会儿,最多十年八年以后,这些年轻人就会幡然醒悟,从而激起他们的逆反心理和被耍后的愤慨之心,从向望崇拜美国愤恨苏共的“愤青”变成爱国的理性青年。
所谓低级红就是教条机械甚至庸俗的去吹捧宣传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政策和先进典型,从而让民众对此反感甚至厌恶。
高级黑则是极端化的解读党和国家的政策指令,过度的去施行政策,从而激起民众的厌恶之情。
所谓的“上边的政策是好的,到下边就变样了”就是高级黑,王安石、张居正的改革就毁在了高级黑的手上,后世契丹关于“三年疫情”时许多政府官员对中央政策的理解把握和过度的防护封禁也是某种意义上的“高级黑”。
甚至于伟大领袖发动的那场大运动中也有许多浑水摸鱼之人以低级红和高级黑来改变这场伟大运动的性质和走向。
两世为人的哈尼耶夫很清楚这些套路,而苏联人现在却还对此并无防备和认知,因此哈尼耶夫才能悄无声息的推动“低级红和高级黑”的“毒教材”编辑活动。
在经过一周左右的讨论甚至辩论后,哈尼耶夫一行带来的印刷册子里的文章和小故事、习题等全部被苏联国家教材编辑中心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们认可,并准备收纳入最新的苏联中小学教材之中。
哈尼耶夫对这个结果十分满意,也觉得自己的计划算是成功了一半了。
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不仅让希望进入苏联中小学教材的内容进入了,哈尼耶夫在波塔宁的搭桥牵线下也跟苏联教委的领导们喝了几次酒,十分熟悉了。
在第三次喝酒后,因为波塔宁吸收了教委三个领导的资金入股了,因此哈尼耶夫还争取到了乌克兰教材独立印刷的权益。
所谓的独立印刷算是一个油水颇多的肥肉,乌克兰的中小学教材如果都交给基辅的印刷厂生产,那就是一千多万卢布的大生意,其中的利润最少也有二三百万,这笔钱即使要给乌克兰教委,哈尼耶夫作为实施人过一手也能捞不少油水。
不过哈尼耶夫并不准备靠着独立印刷教材来发财,他争取了乌克兰教委独立印刷教材的根本目的是争取过来对乌克兰教材的印刷权和修改权,为的是想在印刷教材的时候以民族特色为理由再次对中小学教材进行一次微调修改。
哈尼耶夫很清楚苏联的解体已经是无可更改的事实,自己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在解体前掌握更大的权利,成为乌克兰的高官,最好能成为乌克兰独立的国父,带领乌克兰走出一条富强之路,那就真是此生无憾了。
因为已经把乌克兰视为了自己的禁脔私有,哈尼耶夫布局教育领域,尤其是处理毒教材一事时自然也是对乌克兰最为上心。
按照哈尼耶夫的预想,等到苏联最新版的教材定稿后,他带领乌克兰教材编辑中心的官员编辑们回到乌克兰后就要着手商讨出一个既能保留伟大且宝贵的苏联精神内核,又能找到乌克兰民族独立的法理依据的路子,并且把这条路子以教学素材为载体,碎片式的添加进入乌克兰的教材里,潜移默化的为乌克兰的年轻人和下一代们找到一条精神支柱,不至于让苏联解体,独立后的乌克兰成为遗忘先人,否定历史,头脑错乱的国家。
躺在床上揉着宿醉后一阵阵反酸的胃,哈尼耶夫长叹一声,嘟囔起来:“为了乌克兰我容易吗……希望未来的一切都对得起我的努力吧……”
第184章 乌克兰的民族史观(1)
1988年6月份,莫斯科的克林姆林宫内召开了第十九次党代表会议,
会议首先审议苏共27届代表大会各项决议执行情况和深化改革任务的执行情况,总书记戈尔巴乔夫作报告并首次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
在这场会议上叶利钦当着全场5000名党代表的面做出了深刻检讨,乞求换得戈尔巴乔夫等人的谅解并官复原职。
这次大会与以往的党代会和全会都不同,会议上的讲话稿不再提前审定,而是任由代表们自由发挥,似乎是戈尔巴乔夫真的准备大开言路,让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吹进来,为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多党执政铺路。
不过广开言路是否真的能帮助苏联走上一条民主自由的发展之路,历史证明不可能。
这场大会决定了苏联真的踏上了学习美国,改革政体,自废武功的道路,叶利钦的自我检讨和反复无常也注定无法再次得到戈尔巴乔夫的欢心,自此以后就会走上一条激进改革的对抗之路。
在戈尔巴乔夫听取各个委员会对改革工作的意见建议时,哈尼耶夫已经带着乌克兰教材编辑中心的十多人踏上了回程的道路。
经过与国家教材编辑中心的主编副主编和编辑们的交流沟通,哈尼耶夫提供的素材都已经加入了新版的苏联中小学教材之中,他也为乌克兰争取了改编教材的权益,可以说所有目的都达到了,自然是要回去了。
一个来月不在家,回到基辅家中的哈尼耶夫刚见到父母和妻子就得知了一个好消息。
那就是塔季扬娜怀孕了,前几天刚去医院检查确定,已经怀孕五周了。
哈尼耶夫知道那是自己出门前的那几次没有采取措施的行为种下的种子,他已经28岁,也确实该有自己的孩子了。
十分高兴的哈尼耶夫抱着塔季扬娜亲了几口,然后就安安分分在家陪了妻子好几天。
不过乌克兰的新教材的调整定稿和最终的印刷工作都是哈尼耶夫的本职工作,没几天涅夫斯基和加努尔就催他前去指导了。
经过哈尼耶夫带队前往莫斯科国家教材编辑中心的一个来月的时间磨合,现在他已经是乌克兰教材编辑中心的领导和编辑们的主心骨,大家都服气哈尼耶夫的能力和眼光,对他是否能带领大家按照改革新要求做好工作也满怀信心。
在向妻子保证一定早点回家后,哈尼耶夫就开着自己的那辆公车去了教委,在跟教委主任科维特汇报了莫斯科的工作后,他也得到了科维特的赞扬。
之后哈尼耶夫就带着夏娃去了办公楼两公里外的51号院,那里是一个储存教材的仓库,也是乌克兰教材编辑中心的办公地点。
按照哈尼耶夫的要求,秘书处已经派人在打扫这里,夏娃也开始通知乌克兰教材编辑中心的编辑们和国民教育报刊社的编辑领导们前来报到。
当天下午哈尼耶夫在乌克兰教材编辑中心的会议室内为自己分管的各司局各中心以及教材编辑中心的全体编辑开了一个会。
按照哈尼耶夫的会议要求,所有人都要集中精力,把乌克兰中小学教材完善修改,争取在月底前定稿,并交由国民教育报刊社的印刷厂进行印刷,今年9月1日前,也就是下学期开学时一定要让全国的儿童和青少年用上最新的一版教材。
乌克兰的中小学的“俄语与文学”、“数学”、“自然科学”、“艺术”、“乌克兰语”、“民族文化和历史”或“社科”等六七门课程时最基础常规的科目,对于大城市的中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有“计算机”、“英语”等课程,不过现在这些大部分的课程教材都已经定稿了。
哈尼耶夫与巴宁科夫等人在莫斯科定下来最重要的一些科目的教材内容,对于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的科目教材则没有探讨。
这个涉及到民族文化的学科教材在苏联创立之初就由各加盟共和国教委自行编辑,因为立国的思想文化属于当时最先进伟大的苏联从来都是不讲民族国家之别,而只讲阶级斗争,放眼解放全世界全人类的,这样伟大的国家自然是最尊重少数民族文化的国家。
苏联对少数民族的尊重是史无前例的,尊重到了你作为加盟共和国说没有少数民族我们苏共也要给你们生生造出一个民族,并且高度尊重你们的民族文化,例如白俄罗斯共和国的白俄罗斯族。
乌克兰共和国在苏联内部的地位很特殊,基本是仅次于俄罗斯的存在,在历史上的某些时期更是能够和俄罗斯平起平坐,但是相比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终究还是少数民族,自然也能享受苏联的民族政策。
按照苏联的民族政策,乌克兰的学校必然要有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课,这个科目的教材完全可以由本国教委做主。
哈尼耶夫已经能基本掌控乌克兰的国家教材编辑中心,也是乌克兰教育界和文化界的名人教授院士们都佩服的代表文化最先进的领导之一,所以回到了基辅的哈尼耶夫也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在通过会议统一思想后,哈尼耶夫就开始要求在乌克兰的小学教材和中学教材内增加一些乌克兰本土的诗歌文章,这点本就无可厚非,更何况参与编辑教材的乌克兰的教授文人们也都是乌克兰民族独立的代表人物,自然是乐得让乌克兰的孩子们多学一些乌克兰本土文化。
可以说哈尼耶夫的这个决定很受欢迎,这也让他在做出第二项决定的时候没有面临到阻力。
在所有人都同意在中小学教材里再加入一些乌克兰本土诗歌文章后,哈尼耶夫直接对德拉科、马卡尔等编辑们进行了分工,这些人原本也是在做着弘扬本土文化,寻求乌克兰民族独立的事情,对这个任务也都十分欣然的接受了。
见国家教材编辑中心的众人都很配合自己,哈尼耶夫满意的点点头,说道:“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第二个议题,也是本次教材改革中乌克兰方面的最大的议题,也就是《乌克兰语》、《民族文化和历史》、《社科》等几门课的教材书籍。
这些中小学必修的课程都以我们乌克兰语言和文化为主,也或多或少要说一下乌克兰民族的形成和历史,这点以前我们的教材都是避而不谈,或者极其精简,只是说历史上的基辅罗斯和沙俄,表明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从基辅罗斯到沙俄就亲如兄弟,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渊源。
但是这个老说法现在我们乌克兰的学术界都不大认可了,在座的不少人也都是反对这种声音的主流学者,所以我想借助这次教育改革,把我们乌克兰的本土课程的教材敲定下来内容和方向,也算是把从本世纪初期就一直模糊的乌克兰民族历史观给完善了。”
听到哈尼耶夫的这个决定,参会的众多学者编辑们都又惊又喜,他们惊的是哈尼耶夫竟敢承担这项重任,喜的则是终于有一位有地位有能力的勇敢的领袖人物出来树立乌克兰的民族历史观了。
乌克兰作为苏联的最重要的一份子,在历史上也与苏共发生了许多的故事,许多乌克兰历史上知名人物在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观之下都是罪恶滔天的恶人,早就被打入地狱不能翻身了。
可是许多乌克兰的文化人却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历史观不认可,他们不认为只有支持苏共,加入苏共的乌克兰人才是好人,当年没有加入苏共,甚至与苏共斗争的乌克兰的其他革命家和领袖仍旧是乌克兰民族和独立力量的代表,他们仍然是乌克兰反抗沙俄暴政,寻求独立自主的先行者,如果不承认他们,乌克兰就找寻不到完整的独立脉络。
在最近几年里,以伊万诺夫、伊凡·德拉克、贡查尔、马卡尔等知名学者诗人们为代表的乌克兰文化界一直发出乌克兰民族独立的声音,甚至隐约有政治独立的苗头。
谢尔比茨基在位的时候一直在打压乌克兰民族独立势力的形成,封锁和控制乌克兰民族独立言论思潮的形成推广,但是近两年谢尔比茨基下台后,古连科行事做派十分中庸,既要遵循听命中央的改革,又要适当的照顾谢尔比茨基一派,这让乌克兰的民族独立势力已经渐渐有了雏形。
伊万诺夫、伊凡·德拉克、贡查尔、马卡尔等人虽然各自有着各自的主张,但是他们也有统一的地方,那就是关于彻底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要求苏联当局对切尔诺贝利受难的30万民众进行赔偿的这一诉求,这些文化界的首首脑脑们是一致的,也正因为这一点的一致才让乌克兰的“鲁赫(人民运动)”具备了滋生的条件。
除了关闭核电站的环保诉求,伊万诺夫、伊凡·德拉克、贡查尔、马卡尔等人还有一个诉求基本一致,那就是要求完善明确乌克兰民族的独立史观。
第185章 乌克兰民族史观(2)
伊万诺夫、伊凡·德拉科、贡查尔、马卡尔等数十位来自基辅和哈尔科夫等地的知名学者、诗人、院士们都是乌克兰甚至苏联当代最有文化和影响力的人物。
他们有着超出普通民众的见识和学识,也想拥有更自由的地位和更多的财富,因此在了解到了一些美国的文化制度和富裕程度后,他们就一直向往美国,并大力支持戈尔巴乔夫的西化改革。
乌克兰民族独立斗争的源头在17世纪的哥萨克首领鲍格丹·赫梅利尼茨基带领乌克兰人民与宗主波兰斗争并独立的哥萨克酋长国,后来独立的民族思潮在19世纪开始萌芽发展,并且在斯捷潘·班德拉时期发展到一个高潮。
伊凡·德拉科等学者一直都是乌克兰民族独立意识的支持者,可以说所有的没有在苏联体制内当高官的乌克兰高级知识分子都是乌克兰民族独立意识的拥趸。
因为知道的多,他们就一直对打压乌克兰民族独立意识的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不满,也对大苏联阶级史观之下的小乌克兰史观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对真实历史的不尊重和扭曲,他们一直在从各个方面努力,想要把苏共在历史上改变和隐藏的乌克兰独立史解锁宣传,并且明确整理出一个有清晰脉络的和大苏联阶级历史观平起平坐的乌克兰民族独立史。
不过因为苏联数十年以来对乌克兰人强制的意识形态教育,乌克兰民族独立的历史观一直也无法形成,甚至因为多年以来对乌克兰历史上的民族领袖,独立先锋的负片评价,乌克兰人大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民族观,这就让高级知识分子们和广大的乌克兰民众之间在民族史观的认知上产生了巨大的分割。
其实严格意义上讲,因为乌克兰在历史上作为独立国家存在的时间并不算长,语言和文化与周边国家又十分相似,加上大苏联阶级史观对民族史观的打压,即便是伊万诺夫、德拉科、贡查尔、马卡尔等大学者们其实也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民族独立史的认知。
现在哈尼耶夫作为乌克兰教委的领导和主导本次教育教材改革的领导,站出来说要借助教育体制改革的东风把模糊了七十多年的乌克兰民族独立的历史修订明确并进入教材,这就是要确立一套完整的乌克兰民族史观。
其他人也许不懂,但是伊万诺夫、德拉科、贡查尔、马卡尔等乌克兰的大学者们都很清楚哈尼耶夫在做一件对乌克兰民族而言最为重要的大事,是有利于子孙千秋万代的大事。
想到这里,德拉科、贡查尔等人都激动的难以自已,纷纷起身表态愿意全力帮助哈尼耶夫副主任同志编修民族文化教材,把一直没有体系的乌克兰的民族史观给确立下来。
这场会议结束后,许多人都各忙各的去了,但是伊万诺夫、伊凡·德拉科、贡查尔、马卡尔等知识分子们却缠上了哈尼耶夫,他们早就想要做成完善乌克兰民族独立史的伟大事业,但是苦于没有政府的支持,也没有统一的认识,只能靠一些片面的认识教育自己的学生。
现在好不容易哈尼耶夫出现了,他们已经习惯了依靠哈尼耶夫,自然要趁热打铁,围着他询问何时着手修订民族文化教材,乌克兰民族史观的大方向如何把握等等问题。
哈尼耶夫既然敢提出来,那自然是早就深思熟虑想好了,在原历史线中,苏联解体,乌克兰独立后,为了摆脱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控制,为了彻底独立并拥抱西方,乌克兰政府一直试图完善确立乌克兰的民族独立史,借此确立乌克兰的民族史观。
为此乌克兰政府和文化界、历史界的大佬们没少费劲,可是因为经历了苏联解体的巨大思想冲击,苏共领导下的八十年历史似乎都成了灰暗而不值一提的悲惨过往,乌克兰大饥荒也成了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巨大伤痕。
原本苏共批判的白匪领导下的“乌克兰共和国”也摇身一变成了乌克兰民族独立史上的得到承认的国家,其领袖也成了民族英雄。
因为乌克兰有意要分割苏联时期的八十年带来的一切,这让乌克兰的民族史观变得扭曲而不完整,几乎完全朝着右倾反动的方向发展,这让乌克兰所谓的民族史中找不到多少英雄人物和正义凌然,因此也一直不是完全能让人接受。
哈尼耶夫了解乌克兰的扭曲和挣扎,所以就想要趁着现在苏联还在,乌克兰和各加盟共和国的人民思潮萌动的时候,亲自引导确立独属于乌克兰的民族史观。
按照哈尼耶夫亲自制定的方向,乌克兰民族史观源于东斯拉夫,发展于基辅罗斯,壮大于17世纪初期的哥萨克文化,鼎盛于19世纪的独立运动,融合于20世纪的阶级史观。
为了保全苏联领导下的80年历史的完整,为了不让祖辈的努力奋斗和后辈的认知产生分割,为了让乌克兰有一条完整清晰的民族史脉络,哈尼耶夫不准备让乌克兰走全面否定苏联史的老路,而是走“融合”的新路。
苏联的阶级史观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以解放全人类为目标,在阶级史观之下,大家的敌人只有剥削者和压迫者,不分民族,被剥削压迫的人要团结起来,也不分民族,可以说这是一种非常伟大神圣且先进的历史观,在这种历史观的主导下 ,苏联和古巴、契丹等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确实许多年都在无私的帮助其他的国家和民族,为的就是实现解放全人类的伟大目标,这是民族史观远远达不到的大格局。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理想终究没有敌得过现实。
苏联的理想主义者也渐渐被特权官僚们替代,苏联的阶级史观也不再受人的追捧,反而是相对而言自私自利的民族史观更有市场。
美攻苏守的时代下资本主义文化的思潮已经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无孔不入,优先考虑自己的利益也是世界上大多人接受并践行的思想,再这样的环境土壤中,民族史观也是要与国家历史紧密相连,为此即使编瞎话也要编出一个独立于任何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民族史。
乌克兰的民族史观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慢慢诞生的,但是直到哈尼耶夫穿越来之前,乌克兰都没有真正形成一套完善的民族史观。
在听了哈尼耶夫提出的大方向和关于修编乌克兰民族史的意见后,伊万诺夫、德拉科、贡查尔、马卡尔等人面面相觑,继而开展了热烈的讨论。
自古以来思想观念的统一是最难得,人很难打破认知接受新的思想,德拉科、贡查尔、马卡尔等大学者大知识分子们都有着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和对民族史的认知,虽然他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完整的民族史脉络,但是对于哈尼耶夫提出的方向却也有着各自的见解。
见一时之间大家难以统一,反而争执的面红脖子粗,哈尼耶夫急忙制止了众人的争吵,说道:“真理不辩不明,我们要回去多找一找列宁同志当年支持乌克兰民族独立的言论,而后按照他的精神往上反推,这样就能找到民族独立史与阶级斗争史的衔接点,至于我们民族独立史上的各个时期如何评价,我想我们暂时可以不用评价,只阐述事实,等到找到了民族独立史和阶级斗争史的平衡点,把近代史和现代史融合后,一切真理都将浮出水面了……”
在哈尼耶夫的要求下,众人只能暂时搁置争议。
之后乌克兰教材编辑中心的全体编辑们在哈尼耶夫的带领下每天在51号院里翻看历史资料,尤其是重点找寻苏联初期与“乌克兰共和国”时期的资料,按照哈尼耶夫的要求是先找史料,把所有的历史资料找到后进行梳理,最后再讨论。
“用事实找寻真实历史,根据真实历史确立独立史脉络,按照独立史脉络确定民族史观。”
这句话是哈尼耶夫对完善确立乌克兰民族史观,修编乌克兰民族文化教材的要求。
虽然哈尼耶夫不是乌克兰的民族领袖和第一书记,但是在参与教材修编的这群高级知识分子和编辑官员面前,哈尼耶夫早已拥有了不亚于乌克兰第一书记的威信,这得益于他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中的表现,也得益于他带队前往莫斯科主导成功了教材修编的事情,总之就是哈尼耶夫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让自己领导的知识分子们都对他信服甚至崇拜了。
在这样的群众基础下,哈尼耶夫提出的要求自然没有人反对,民族文化教材修编进度也推动的很快。
大概6月27号左右,一套完整的乌克兰民族发源、形成、斗争独立的脉络就清晰了,同时独属于乌克兰民族的服饰、语言、舞蹈、音乐、风俗等民族文化也被大家整理出来了。
第186章 乌克兰民族史观(3)
数十名乌克兰的高级知识分子和教委的官员。工作人员们辛苦了十多天,翻看的书籍材料堆积如山,国家图书馆的珍藏也都被影印一份拿来了,乌克兰的民族史资料也肉眼可见的渐渐形成了。
为了按照哈尼耶夫的要求在月底之前完成,所有人甚至连续两周的周末都没有休息,终于把从基辅罗斯早期到苏联建立后的各种原始资料和苏联对乌克兰的民族政策等材料找齐并初步整理了。
为了体现出领导模范带头作用,哈尼耶夫这两周吃住都在51号院,期间只回家了一次。
6月27号早上哈尼耶夫早早的起床来到了编辑室,按照乌克兰民族形成发展的脉络开始翻看编辑们整理好的资料,并且亲自进行整理。
在哈尼耶夫和德拉科、贡查尔、马卡尔等大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两天时间,十万多字的乌克兰民族发展史就形成了。
因为现在乌克兰还没有独立,乌克兰民族独立史也不能公开宣传,所以哈尼耶夫就为即将成型的乌克兰民族史观套上了“乌克兰民族发展史”的外皮。
28号晚上的会议上,哈尼耶夫翻看着自己整理的笔记,说道:“同志们,经过我们大家的努力和集体的智慧,乌克兰民族发展史已经基本出炉了,这个发展史囊括了公元纪年初期的东斯拉夫文化到5世纪的部落联盟、公元882年的基辅罗斯公国、公元1649年的哥萨克酋长国、公元1917年左右成立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和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以及最后加入苏联,每一个时期的民族特征和文化特点都有详细的介绍了,采纳收集了罗马、乌克兰和苏联历史上的1258本书籍的内容。
这部民族发展史是我们乌克兰民族的第一部完整的历史记录,我们通过这本书可以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斯拉夫人和之后的东斯拉夫人,同时也有日耳曼人的血统,我们是根植于第聂伯河中下游的最古老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建立了东欧最古老的国家,在17世纪又形成了独特的哥萨克民族文化,并且成立了哥萨克盖特曼国,我们的盖特曼政权文化就是继承了基辅罗斯的正统封建政权,后来沙俄于18世纪初期不断扩展时吞并了周边许多国家,乌克兰哥萨克盖特曼国也就被并入了沙俄,自由的哥萨克文化也被沙皇俄国压迫剥削。
直到伟大的十月革命出现,沙俄倒塌了,乌克兰失去了枷锁的同时也出现了混乱,但是伟大的乌克兰人民很快就在混乱之中找到了两条独立之路,第一个路是西部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另一个则是东部的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不过历史证明西部的乌克兰人民共和国虽然也有独立精神,但是他们维护的是封建地主和资本家的利益,制度落后且反动,乌克兰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没有给乌克兰人民带来有尊严和幸福的生活,只有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才是属于全体乌克兰人民的国家。
我们苏联的缔造者,世界上最伟大的无产阶级专政家和社会主义实践的无上导师列宁同志曾说过:‘被压迫民族有自决的权力,不仅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而且有权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务。’
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伟大的列宁也表态:‘我们人民委员会承认乌克兰人民共和国,承认它有权同俄国完全分离或同俄罗斯共和国缔结建立联邦关系或其他类似的相互关系的条约,我们人民委员会现在就无保留无条件的承认有关乌克兰人民的民族权利和民族独立的一切事项。’
伟大的列宁同志看到了受苦受难的乌克兰人民,支持乌克兰独立,也确立了乌克兰的独立地位。
后来是乌克兰人民共和国和彼得留拉无能,让乌克兰成为了碎片式的军阀割据国家,还站在资本家和封建地主的一方剥削欺压广大的乌克兰工农,伟大的列宁同志看到了陷入内战泥潭的乌克兰无法摆脱,看到受苦受难的乌克兰工农还带着枷锁,于是出动红军帮助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统一了整个乌克兰。
我们要不忘历史,感恩我们的伟大苏共领袖列宁同志。
列宁同志说:‘拥护地主和资本家的资产阶级竭力分裂工人,加具民族纠纷和民族仇恨,以削弱工人的力量,巩固资本的权力,资本是一种国际势力,要战胜这种势力需要工人的国际联合和国际友爱。
我们是反对民族纠纷,民族仇恨和民族隔绝的,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力求实现世界各民族工农的紧密团结,力求使他们完全合并成为一个统一的世界苏维埃共和国……
我们主张建立自愿的民族联盟,这种联盟不允许一个民族对另一个民族实行任何暴力,他的基础是充分的信任,对兄弟般团结一致的共同认识,完全的自觉自愿……’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