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今年6月份的时候克拉夫丘克被提拔为乌克兰党中央第二书记。
这位第二书记是乌克兰响应戈尔巴乔夫改革的第一人,也是近些年较为杰出的中年干部,在谢尔比茨基时期他还没有受到多重用,等到古连科上台后就大力提拔乌克兰的改革派,列昂尼德·马卡罗维奇·克拉夫丘克同志因为其激进的改革主张而被古连科发掘重用,并且在今年中旬将他任命为了乌克兰党中央第二书记,重点负责意识形态工作。
因为克拉夫丘克负责意识形态工作,所以对“鲁赫”和人民运动的调查就是由克拉夫丘克牵头进行的,之前因为相关部门的不配合,克拉夫丘克工作推进很困难,但是他还是找到了一个月来席卷了基辅各大高校的人民运动的幕后黑手“鲁赫”,之后才是古连科罢免几位部长,下令抓捕哈尼耶夫和乌克兰人民运动的组织领导的事情。
可以说,最近古连科最信任看重的就是克拉夫丘克,这次事件中他最依赖的也是克拉夫丘克。
作为主抓意识形态的第二书记,列昂尼德·马卡罗维奇·克拉夫丘克同志最近寝食难安,他每天都在分析着这次的“乌克兰人民运动”的前因后果,分析着《人民报》宣传的内容是何居心。
经过分析后,克拉夫丘克和古连科的判断一致,哈尼耶夫作为这次运动的灵魂人物和发起者,他之所以敢这么做,又能做出这么大的事情,其背后一定是有谢尔比茨基的支持的。
不过让克拉夫丘克费解的是,他知道谢尔比茨基是完完全全的保守派,一直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在党内是一直与戈尔巴乔夫对抗的,戈尔巴乔夫也早就一直找机会想扳倒谢尔比茨基。
谢尔比茨基也算倒霉,碰上了切尔诺贝利事件后被戈尔巴乔夫找到突破口打压下去了。
哈尼耶夫如果是谢尔比茨基的人,他怎么会在雅尔塔搞改革,要知道谢尔比茨基就在雅尔塔疗养的,而且哈尼耶夫还靠着经济改革成了政治红人,在两年不到的时间就提拔做了教委第九副主任,解决了副州级。
克拉夫丘克很清楚提拔哈尼耶夫不是古连科的意思,那就一定是谢尔比茨基的意思了,他为什么会容忍哈尼耶夫这个改革派成为保守派的心腹干将?
不过克拉夫丘克虽然没有想明白,但他知道哈尼耶夫组织的这次堪称乌克兰历史上罕见的重大群众事件一定是谢尔比茨基授意的,目的就是反对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了。
作为支持改革的干部,克拉夫丘克对抱残守缺的谢尔比茨基颇为不满,但是在详细了解了“鲁赫”后,作为乌克兰人的克拉夫丘克又对哈尼耶夫的“乌克兰民族发展史”拍案叫绝十分欣赏。
也是这种矛盾的心态让克拉夫丘克没有第一时间向古连科汇报哈尼耶夫和鲁赫的详情,让事情多发酵了几天,以至于抓捕了哈尼耶夫等人以后古连科和乌克兰中央更加的被动了。
今天的事情克拉夫丘克也是第一时间就知道了,各种谣言也让他听的心惊肉跳,早早到了玛莉英斯基宫和内务部、克格勃的两位长官碰面了解真实情况。
在得到了第一书记的召见后,克拉夫丘克就带着两位部长走进了第一书记办公室,见到了脸色铁青的古连科。
古连科冷冷的问道:“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现在基辅各大高校的游行队伍已经集结,朝着玛莉英斯基宫而来了。内务部警察不敢靠近,只能远远的吊在他们后面,书记阁下您放心,我已经调动了周边的警察紧急支援,最多二十分钟,内务部和克格勃就有一万三千人的武装力量到达玛莉英斯基宫,还有基辅的驻军,这些人主要都是学生,真闹大了他们也冲击不了玛莉英斯基宫。
只是现在他们已经有十多万,而且人员还在增加,咱们恐怕不能再用武力镇压了……”
克拉夫丘克作为古连科委以重任的第二书记,站出来进行了汇报。
古连科问道:“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安抚!”
克拉夫丘克沉声道:“他们最多还有一个小时就能到玛莉英斯基宫外了,这些人都是哈尼耶夫和乌克兰人民运动的支持者,他们这次的行动是有组织有预谋的,也一定会有要求。
现在事情已经闹大,解决方案无非就是妥协和硬钢到底……
说着克拉夫丘克兼古连科的脸色难看就转变口风说道:“我们如果不能采取武力镇压的话,只能跟他们商量谈判,向他们妥协一下换取他们的散去……”
古连科闭上了眼睛:“武力肯定是不能用了,总书记刚才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我们三天内解决群众事件,而且决不能把事情闹大,现在路透社和法新社、美联社的记者都在闹事的人群里,他们一直盯着我们呢!
我们只要动用武力就是国际事件,即使最终镇压了闹事的学生,可是事情也得不到解决。
外国媒体也能让我们身败名裂,甚至会给美国人否定改革的理由,所以我们也许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克拉夫丘克问道:“西方的媒体鼻子那么灵敏,他们已经报道了今天的事件了吗?”
“是的,而且他们是在恶意报道,说是我们苏联内务部的警察开枪打死了三个学生。”
古连科咬牙切齿的说道:“你们不是说开枪只是威慑学生吗,没有打伤人吧?”
内务部长头摇的像是拨浪鼓:“当然没有,属下再傻也知道开枪杀民众是什么性质,我已经详细调查了,确定咱们这边开枪只是恐吓,都是空包弹,还没来得及用催泪瓦斯就被这些学生群体冲击了我们的警察队伍,结果您也知道了,学生没有人死,可是我们内务部的警察被他们打死了两个……还有十几个在医院抢救着呢……”
古连科嘿一声:“这么丢人的事情你让我们怎么说?
说出去不得让外国人和民众笑话死我们?
总书记知道了不得骂咱们都是一帮酒囊饭袋吗?”
两位部长耷拉着脑袋一言不发,克拉夫丘克轻咳一声,问道:“古连科书记,您请息怒,现在不是问罪追责的时候,我们应该尽快安抚好民众,让基辅的人民运动尽快消失,这样才能把影响降到最小,您说呢?”
古连科沉声道:“克拉夫丘克同志,等下我们一起出去接见学生代表们……”
第217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3)
在古连科和克拉夫丘克统一思想,决定听从总书记命令取消武力镇压,选择接见气势汹汹的游行集会的学生们后,玛莉英斯基宫内一片寂静,气氛压抑的让人喘不过气了。
古连科和克拉夫丘克都没有这么憋屈的过往,被一帮学生和反对派逼到门口了,如果这事情放在之前任何一个领导人的事情,结果都是铁血镇压,根本不需要顾忌影响。
可是戈尔巴乔夫这些年一直与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交好,甚至与美国签订了缩减核武器的条约,12月份还单方面宣布裁军了,他急切地希望对苏联进行全面改革,在经济上融入西方世界,在政治上接受西方的先进体制改造,在军事上取消北约和华约的冷战对抗,转而拥抱和解。
对于戈尔巴乔夫而言,西方世界的态度和舆论很重要,改革能顺利推进下去很重要,所以对待境外跟踪报道的基辅人民运动事件,戈尔巴乔夫的态度转变很快,已经从一开始的要求严肃处理变成了温和处理。
古连科不敢违背总书记的要求,只能派教委和学校的领导去找游行集会的学生老师们,要求跟他们对话。
为了稳定局势,古连科连下十几道命令,要求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成员们行使权力维系好肌基辅的安定,协调好各部门正常运转。
过了大约四十分钟,国家国民教育委员会第一主任谢尔盖·科维特带着十多个高校的校长书记走了进来。
“古连科书记阁下,学生们已经到玛莉英斯基公园了!”
古连科轻咳一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挥挥手:“好,命令警察和卫兵维持好秩序,我们现在出去接见学生。”
十来分钟后,古连科和克拉夫丘克等十多个领导人走到了玛莉英斯基宫外的广场上。
在玛莉英斯基宫的右侧是乌克兰最高苏维埃的办公楼,可以说这里聚集了决定乌克兰命运的最高领导人们,在玛莉英斯基宫和玛莉英斯基公园中间的大广场上此时已经站满了基辅的学生教师和市民组成的“请愿团”,这些人少数也有十万人,偌大的玛莉英斯基广场和公园此时已经变得水泄不通。
玛莉英斯基宫内数千名警察特警们严阵以待,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枪支,保护着古连科等人。
王宫前已经被特警们拉满了铁丝网,作为阻断学生们冲击玛莉英斯基宫的障碍。
在古连科等人出来前玛莉英斯基公园内乱糟糟的,等到学生们看到古连科等人出现后都激动地大喊大叫,在“鲁赫”的组织下呼喊声渐渐汇聚成了一句话——“苏共侵犯人权,古连科下台!”
王宫外的各个适合摄像拍照的角落都已经被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塔斯社和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的记者们占据了,他们的摄像机不断地记录着玛莉英斯基宫发生的事情。
古连科站在铁丝网前还没张嘴说话就听到了铺天盖地山呼海啸的怒吼——“苏共侵犯人权,古连科下台!”
古连科脸色一白,被声浪和压力震得脚步一晃险些跌倒,幸亏克拉夫丘克眼疾手快托了他一把。
论年龄古连科比克拉夫丘克还要小几个月,今年他才53周岁,可是十万多人齐刷刷的怒吼训斥让他的身心都得到了巨大的压力。
张了张嘴,古连科知道此时的自己已经不适合说任何话了,他两眼一翻就昏了过去。
克拉夫丘克等人急忙抱住他,让人送去了宫里找医生治疗了。
古连科被大家吓得昏死过去了,众多学生都越发的亢奋了,他们的呼喊声越来越洪亮,直到二十分钟后才渐渐停歇。
克拉夫丘克见学生们都累了,急忙下令让人调拨物资送来茶水。
半个小时后学生们喝到了政府提供的茶水咖啡后对抗情绪稍稍缓解,克拉夫丘克不敢等下去,急忙拿起大喇叭,爬到铁栅栏后的一辆装甲车上,挥舞着双手说道:“同志们,同学们好,我是乌克兰党中央第二书记克拉夫丘克,得到了乌克兰党中央的授权前来跟大家对话……”
克拉夫丘克的讲话持续了十来分钟,核心思想就是安抚民众和解释之前被抓捕的哈尼耶夫等人并没有受到苛待,他们只是被邀请进入内务部和国家安全委员会配合调查,等到调查清楚他们没有反革命行为后会把他们全都释放的。
克拉夫丘克的讲话有理有据,是他让中央办公厅提前拟好的稿子,他又进行了修改,他自认为这番讲话十分诚恳,应当可以得到基辅的人民群众和学生们的理解了。
可是等到他的讲话结束后,学生群体中就此起彼伏的说出了一些为哈尼耶夫和“乌克兰人民运动”喊冤的话语,而且这些学生们还搬出了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内容,例如开放报纸,言论自由,允许私人经济体和私人组织的出现等。
“既然你们是真改革,为什么怕别人的质疑,这恰恰说明你们的改革是假的,唯恐被世人知道了真相,所以才会对哈尼耶夫、德拉克、伊万诺夫、贡查尔、马卡尔他们恨之入骨,早早地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他们,还取缔了‘乌克兰人民运动’的合法地位,凭什么!”
“就是,我们不再信任你们了,你们玩弄人心,名义上是走改革之路,让我们苏联民众支持你们,对充满了希望,可是实际上你们的改革只是个名字,《人民报》对你们的批判是完全正确的——
生搬硬套的改革是在自我毁灭!”
在学生头目们七嘴八舌的指责声中,克拉夫丘克也一时哑火了。
学生们说的起兴,在一些哈尼耶夫的崇拜者的带领下,他们开始集体背诵或朗读起了哈尼耶夫的文稿,以讽刺和批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
“我们苏联需要改革,可是如何改革,改革过程中出现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靠什么,要应该怎么做……”
“同志们,我们不要被表象蒙蔽……”
“改革是苏联的唯一解药,可是正因为是药,怎么吃,吃多少计量,让一直有矛盾的西方大夫开药还是结合自身情况吃药,这都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
“无论如何,我们应当觉醒了,不要再迷信全盘西化,也不要抱残守缺,更不能有错不改,知错不认……”
玛莉英斯基宫外的学生教师和人民群众这次的运动比以往的都要猛烈,他们虽然说是愿意与乌克兰党中央进行对话,但是却提出来苏共根本做不到的事情,例如罢免古连科,无条件释放哈尼耶夫等被抓的上千人。
在古连科被气晕后,克拉夫丘克暂时是场上的最高领导人,可是他的身份地位让他根本无权对学生们做出什么像样的承诺,所以玛莉英斯基宫外的参与乌克兰人民运动的不仅没有散去的迹象,反而越积越多。
等到当天下午的时候,这些学生教师们大都在公园内支起了帐篷,准备长期围堵玛莉英斯基宫和最高拉达,显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了。
克拉夫丘克和苏醒过来的古连科以及赶过来的其他中央领导们碰头开了一个多小时的会议,大家悲观的发现,如果不能采取暴力驱逐的话,玛莉英斯基宫外的十多万学生教师和民众将会长期占据着玛莉英斯基公园,封锁乌克兰的最高权力中心。
古连科嘴角急的长了一个水泡,他环视一周,急声问道:“总书记只给了我们三天的时间,如果三天之内不能疏散群众,解决乌克兰人人民运动,我和在座的诸位都逃不掉被处理的下场,你们现在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众人面面相觑,对于闹到今天这个地步的“乌克兰人民运动”而言,这些知识分子和学生们与乌克兰党中央甚至苏共都站到了对立面上,解决方法无非两个,一是出动军队铁血镇压,二是满足学生们的诉求,释放被捕的人,同时处理一批抓捕鲁赫和学生的官员。
作为称职的政客们,古连科和克拉夫丘克等人当然知道学生们的要求是有些过分的,他们也想到了妥协到何等地步能让学生们满意。
不过现在武力镇压疏散已经被总书记否决,向学生们妥协,古连科以后也将在苏共中央抬不起头了,甚至无法再领导乌克兰了。
古连科觉得自己被逼着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他只能寄希望于领导班子成员的智慧了。
可是现在乌克兰中央面临的问题本就十分棘手,他们又受到多方面的掣肘,可以说古连科远比六个月后的那位老人还要艰难。
要知道即便是那位经验丰富的老人,在那个拥有数千年历史和无数政治智慧的国家,在面临与基辅事件一样的情形时也在最终选择了被戈尔巴乔夫否定的方案,实在是因为这就是一场政治斗争,只有前进和后退,再没有其他的选项了。
第218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4)
在古连科发出质问后会议室内一片死寂,所有人都耷拉着脑袋,古连科环顾一周失望的长叹一声。
克拉夫丘克眼神一动,他想到了一个可能。
既然现在基辅的人民运动是保守派的手笔,背后是谢尔比茨基,那古连科想要解决这次影响极大极其恶劣的事件影响,就要看保守派和改革派如何斗法了。
改革派的最大靠山是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只要总书记支持古连科,允许古连科出兵疏散和镇压集会的学生民众,这场席卷了基辅的人民运动就能被扼杀掉。
可是目前看来戈尔巴乔夫是没有帮助古连科的意思,也许是他批准了古连科调动军队的申请后,出了人命或者西方的负面报道就能被冠到总书记的头上。
想要做拥抱和平,锐意改革的大圣人的戈尔巴乔夫不可能为了古连科二背负污点。
那么这次保守派在保守派大本营发动的人民运动应该是占据了极大地优势,古连科得不到戈尔巴乔夫的大力支持,还想要平息这次人民运动,他只能向谢尔比茨基低头认错,重新归顺在谢尔比茨基手下,这样兴许还能让保守派收手。
动了动嘴唇,克拉夫丘克还是没有说话,他觉得古连科即使认识到了这一点也未必能迈出那一步。
毕竟他已经是乌克兰第一书记了,谢尔比茨基不再是之前对他有知遇之恩的老领导,谢尔比茨基作为没有实职的苏联副国级领导,那就是在挡古连科的路,如果不把谢尔比茨基扳倒,古连科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得到他这个职务应得的副国级待遇。
最近一年来古连科已经与谢尔比茨基几乎撕破了脸,先不说谢尔比茨基是否还会原谅接纳古连科,古连科他恐怕也做不到回头了。
12月11日,基辅爆发力十几万人的游行集会的“人民运动”,以学生、教师、知识分子和市民组成的人民运动队伍围堵了乌克兰的最高拉达和党中央所在的玛莉英斯基宫。
这个新闻在当天中午就被路透社、美联社和法新社报道了出来。
苏联内部竟然突然爆发出大规模的学生集会游行和围堵党中央的事情,这不亚于惊天霹雳,震惊了欧亚非大陆。
“苏联改革失败了?”
“苏联高层的所谓改革就是谎言骗局,他们抓捕了大量进步人士,引起了民众的不满……”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中被官媒誉为‘有担当、有能力,果断处理核事故,拯救了数十万民众的优秀苏维埃干部’的哈尼耶夫同志在担任雅尔塔第一书记时期推动经济改革十分成功,被戈尔巴乔夫誉为‘小城市改革学雅尔塔’的改革先进典型,可是就这样一位优秀卓越的苏联干部,却公然指责和批判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之后被抓捕入狱,这其中有什么值得推敲的东西吗……”
“1987年10月份戈尔巴乔夫信赖的改革大将叶利钦公开指责苏联的改革不利,被戈尔巴乔夫免掉莫斯科第一书记、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职务,成为第一个质疑改革并被处理的高级干部。
1988年12月1日,另一个改革先进哈尼耶夫在鲁赫的官媒《人民报》上发表名为《列宁离开我们64年了,我们已经忘记了斗争的本质!》,对戈尔巴乔夫改革进行了十分严厉的抨击和批评,5日哈尼耶夫和其成立的‘乌克兰人民运动’组织成员被苏共当局抓捕入狱……”
“乌克兰人民运动是哈尼耶夫成立的一个民间环保组织,最早是为了维护切尔诺贝利受灾民众利益,呼吁彻底关闭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环保组织,但是随着哈尼耶夫对国家民族的思考和其政治主张的成熟,鲁赫(乌克兰人民运动)已经转变成为了一个宣传乌克兰民族主义和监督苏共执政的政治组织……”
“基辅的人民运动代表了被压抑了80年的苏联民众的心声……”
“美国总统里根劝告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苏联真心想要改革,应当尊重人民的选择!”
……
西方媒体关于基辅人民运动的新闻报道铺天盖地的在欧洲亚洲各国出现,就连远东的契丹也对此进行了简洁客观的报道。
相对契丹的报道,欧洲国家和美国的报道就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他们把哈尼耶夫和乌克兰人民运动抬到了一个非常伟大的地步,甚至把哈尼耶夫、德拉克、马卡尔等人说成了苏联的人民先驱,不畏强权的真理守卫者。
苏联官方对基辅的人民运动则保持着沉默,没有进行丝毫的报报道。
但是毕竟基辅的人民运动牵扯到的人太多了,整个乌克兰人几乎人人知道,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也有许多人已经知道了,或者正在知道。
真相和谣言混在一起不断地在苏联民间发酵传播,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哈尼耶夫等人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基辅人民运动的爆发,苏共的威信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被消磨了不少。
这个现象尤其在乌克兰苏维埃共和国最为突出,因为哈尼耶夫和乌克兰人民运动的政治宣传主要是牵扯到乌克兰的利益,也主要是传播乌克兰民族史观,这对于乌克兰人而言是非常有杀伤力了。
东乌因为俄罗斯人多,乌克兰民族史观的传播不迅猛,目前只在一些大城市散播着,可是在乌克兰人占主流的西部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要知道乌克兰西部史乌克兰民族主义迸发的摇篮,哈尼耶夫确立的“乌克兰民族史观”的完整和政治正确是目前的乌克兰人都无法拒绝的,更何况哈尼耶夫还帮助乌克兰人民找到了乌克兰民族独立的最大公约数。
因此,在12月之前,乌克兰西部就已经开始快速传播着“乌克兰民族发展史”的内容和部分《人民报》了,等到12月份的基辅人民运动爆发后,乌克兰西部的各州各市更是快速发展着“鲁赫”的外围成员,哈尼耶夫的支持者和崇拜者也在几何倍的增长着。
即使苏联和乌克兰方面都要压着消息,但是乌克兰各州各市对人民运动的关心和效仿也在滋生出现。
经历过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乌克兰不同于其他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在1986年5月1日的时候就在全国各大城市爆发过游行集会活动,当时是哈尼耶夫联合路透社和西方势力搞出来的群众事件,当年哈尼耶夫转危为安,因祸得福也是靠着这一手围魏救赵。
哈尼耶夫比任何人都清楚的知道苏联当局十分惧怕西方媒体的负面报道,也会在西方舆论成型后做出适当的妥协、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