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三年获得巴掌之力 第6章

作者:张玄一

中午,姜母和二婶在做饭,大雷在帮忙。小玉跟姜阳,姜岳出去玩了。

“二叔,家里现在有什么种子没有?什么小麦的玉米的,蔬菜瓜果啥的,什么种子都行。”

“种子啊,家里还有点玉米种子,没用完,小麦种也有一些,蔬菜种子也就白菜,萝卜,黄瓜,冬瓜了,你要的话我给你去准备点。”

“行,谢谢二叔,不用太多,有一点就行。”

“嗐,你客气什么,你找二叔办事,二叔高兴还来不及呢,等着。”

姜凡没有让二叔帮忙找鸡鸭鹅这种家禽的幼苗,早上签到的时候,系统给了两对鸡苗,十斤饲料,他不着急。

第九章 废品站

时间流逝,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上次从二叔家里拿到一些种子,让农场空间初步有了绿意浮现。

一周的签到让姜凡获得不少东西,现金五十,工业票据三张,通用饲料一吨,还有若干水果,以及机械维修工具一套。现在好了,水果种子也有了。

农场空间时间比例1:5,现在农场空间已经过去了35天,种植的事根本不用姜凡操心,一个念头,挥挥手就行了。

这一周他就天天上图书馆看书,主要书籍也从维修增加了中药,想要多学点中药知识,说不定哪天碰到了好的药材呢。

这一周他也没上山。山上陷阱,就留给有缘人吧。他已经不需要这些了。若是有需要,直接进山进货就行。

“这日子还真是惬意啊。上次回来,自己也提醒过二叔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二叔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不明白也没事,自己总归能养活这一大家子。唉,真想现在就躺平啊。”

姜凡漫步走出图书馆,只觉得未来一片光明。

“正好今日闲来无事,去废品站看看,说不定能捡点好东西。”

打定主意,姜凡就朝着南锣鼓巷附近的废品收购站走去。

收购站前的大树下的树荫处,有个穿着白色背心的老大爷在那乘凉。

姜凡过去熟练的从兜里掏出一包大前门,给大爷散了一根烟。

“大爷,歇着呢?”

“嗯。有事啊,小伙子?”

大爷接过烟,瞅了一眼,也不点,反手夹在耳朵上。

“嗐,来这看看收购价格,顺便看看废品站里的物件,看看有没有我能用上的东西。”

姜凡又抽出一支烟给大爷,拿出火柴给大爷点上,自己也点了一根。

“捡漏啊?去吧,进去第三间房子,找李大江,让他带你去找,找好了,让他给你开票。”

大爷摆摆手,让姜凡进去。像姜凡这类人他见的多了,不过大多都是些四五十岁,甚至年岁更大的人来,年轻人倒是少见。

“谢谢啊大爷。”

姜凡道了声谢,过了大门,径直朝着第三间房子走去。

“扣,扣扣”

“请进。”

推开门,一个三十多岁身穿灰色军装的中年人坐在办公桌前,看样子正在办公。

“你好同志,我来找李大江同志。”

“我就是李大江,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李同志,你好,我是姜凡。我来废品站看看收购价格,顺便看看有没有什么东西,门卫大爷让我来找您。”

熟练地散烟,点火,顺手放了包烟在报纸下面,一气呵成。

“曹大爷啊。收购价格表就在这,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动,你可以抄录一份。买废品的话,想要点什么类型的。”

李大江抽了口烟,在桌子上找出一张表递给姜凡。

姜凡接过来看了一眼,大致了解了一下。开口说道:“咱们这收的废品有损坏的自行车吗?”

这是他来的主要目的,一来希望能够再整出来一辆自行车,二来也是熟悉一下自己的维修手段。

“自行车啊,有,跟我来吧。不过我要先跟你说清楚,能到废品站的自行车,多半修了又修,直至车子报废的,你要是想整个好的,可不现实啊,我的建议是不如去信托商店整个二手的还不要票。”

“先看看再说吧。”

李大江也没多说什么,自行车收来以后,收购站的人也打过维修翻新的主意。不过没什么用就是了。

走了两分钟,两人来到一个破旧的仓库前。

“小姜,到了,像是自行车,三轮车,黄包车收音机,风扇之类的废品,我们都放在这,你进去找吧,选好了拿出来找我,交钱开条子。

提醒你一下,自行车上系蓝色绳子的还没登记,你不要动,明白吗?”

“明白,李叔您忙,我自己进去看看就行。”

一包烟,3毛7,这好处不就来了。什么叫没登记,没登记就是这两辆车什么样,他李大江说了算。

姜凡进去逛了一圈,东西还真不少。报废的自行车,除了那两辆以外,还有七辆。掏出工具,姜凡就开始了工作。

“真的是报废的不成样子啊,这轮胎,车圈没一个能用的。这个链条倒是挺新的,能用,这个杠有点弯啊,没事,掰直了就行。中轴,飞轮,刹车……”

挑选了十来分钟,姜凡把能用的零件全都集中两辆车上。这凑了一圈,下来,再买两个轮胎,两个脚蹬,几个小部件就行了。

想了想,姜凡又把目光盯向了,收音机。再过两个星期,就开学了,到时候家里就只剩下母亲一个人了。整台收音机回去给母亲解闷。

说干就干,拆开几台收音机,凑齐了一台收音机的要用的零件,然后又凑了一个重要零件都在的收音机。

齐活。

自行车,收音机一样两个。要不是要掩人耳目,也不用多花冤枉钱。

找完这些,姜凡又在废品站四处转了转,看看有没有什么好东西在等着自己。转了一圈,没有什么黄花梨,紫檀木家具。至于古董,他不懂,也认不出来。

没找到什么好东西,姜凡也不在意,运气这玩意谁也说不准。

扛着自己挑选的自行车和收音机,姜凡找到了李大江。

“李叔,您看,就这些了。”

“行,我给你开条子。自行车这两个25,收音机两个你拿12,37块钱。”(改了一下,原来的贵了)

“好,李叔,你点点。”

姜凡掏出钱,数出来37块钱。

“不用,等着,我给你开条子。”

很快,李大江拿着盖了章的批条过来,“小姜啊,你要是能修好自行车呢,就拿着这条子去附近的公安,让他们给你戳钢印。要是修不好,就拿回来。”

“知道了,李叔,谢谢李叔。”

“用不用我给你叫个窝脖,送你回去?”

“不用了李叔,我家就在附近,我走两步就回去了。”

出了废品收购站,跟大爷打个招呼,姜凡扛着东西就往家走。

“这小子,倒是有把子力气,不去当兵可惜了。”

曹大爷眼中有些震惊,他倒是没想到姜凡这么大力气。同样震惊的还有送姜凡出来的李大江。

二八大杠20公斤,两辆车就是80斤,哪怕损坏的,也有六七十斤,那两台收音机也不轻,加起来也有四五十斤。

一百多斤的重量,姜凡扛着跟没事人一样,走的还挺快。

“这小子,我总感觉他会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

“小李,你觉得他能修好那破烂?”

“不一定,这谁说得准呢。”

“你也是傻,翻新的自行车也是要戳钢印的。”

“明白了,你请好吧。”

第十章 败家子

姜凡扛着一堆废品回家,十分的引人注目,路过的人都会下意识的看两眼,有的还跟着姜凡走了一段路。

在这个娱乐谈资匮乏的年代,姜凡的事迹够人们谈论三天。

回到四合院,阎埠贵依然在那里浇花。

看到姜凡扛着东西回来,下意识的就上前想要占点便宜,刚抬起脚要迈出去,像是又想起来什么来着,站在了原地。

“姜凡,这是干什么,怎么弄回来这么多自行车还有收音机啊?”

“三大爷,戴着眼镜怎么还说胡话呢。这不都是废品嘛。”

“那你弄废品干什么?”

“卖给废品收购站,三大爷,不跟你说了,怪沉的,回了。”

姜凡走进家门,姜母沈月和姜玉在屋里,姜玉正在学习缝制衣服,目前进度沙包。

“凡子,怎么弄这么些废品回来?”

“我中专学的不是机械维修吗,我就整点简单的试试手,先熟悉一下。

都是废品收购站弄回来的,整不好还能再卖回去,一买一卖也费不了几个钱。”

“行,要不妈帮你搬到你大哥那耳房,那边也方便些,隔这屋里还是太占地方。”

沈月不在意这东西哪弄回来的,花了多少钱,自己的二儿子有本事,挣的钱是他自己的,只要不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就行。

“也行,把自行车搬过去就行了,收音机先放着吧。”

姜凡一手拎着一辆车,走了两步去了耳房。

这时候前院聚集了不少人,都是没有工作在家的妇女和老人,还有没工作只能去扛大包的年轻人。

四合院这地方藏不住事,消息传播的非常快,更别说现在没有娱乐信息,有点乐子,大家能说好几天,哪怕过去了很长时间,说不定看到什么东西,又给想起来了。

“三大爷,你在前院肯定都看见了,说说这是怎么个事啊?”

“是啊,三大爷,这姜凡想要干啥啊,弄两辆自行车回来。”

“你瞎啊,那是自行车吗?那不是废品吗?估计也是从那废品收购站寻摸的,以为自己考上了中专,就觉得自己多厉害了。

想翻新一辆自行车,这两辆车估计没少花钱,我看那算是白花了。”

说这话的阎解成,此时的他一脸的幸灾乐祸。四合院里没工作的年轻人也都是笑出了声。

没办法,他们听到阎解成说的话都觉得很有道理,认为姜凡这次算是白花钱了。要说姜凡跟他们有什么大的矛盾,还真没有。

可谁让姜凡他能耐大呢?

本来大家都好好的,学习一般,也没啥出彩的地方,可偏偏你姜凡你偷着学习了,不仅会钓鱼,打猎,还考上了中专。

因为这事,院里哪个大小伙子没挨过打,没上过山。

这尼玛谁能受得了。虽然大家都是一块长起来的,兄弟希望你能过得好,可你不能真过的好啊!

现在姜凡要吃亏,他们当然高兴了。你小子也有今天啊!

姜凡不知道他们的想法,知道了也不在意,前世干保安,夜里无聊除了看烧鸟直播,他就乐意看点仙尊语录和年轻人清醒视频。

正所谓不过些许风霜罢了,更何况,他们的嘲讽连风霜都算不上。

晚上吃饭的时候,姜父对姜凡的行为表示支持,更是表示缺钱了找他要。

姜平安也是一样,他的工资除了在成为一级工后,每个月给家里交十块钱养老钱,其他的钱都是他自己存着的,他也有不少存款。

姜玉也表示可以把零花钱拿出来支持哥哥。

姜凡很是感动,从姜玉手中坑出来五块钱。

两天后。

得益于阎解成几人的宣传,姜凡自不量力想要翻新自行车的事也传遍了附近。

一时之间,姜凡败家子,自不量力的名声也传了出来。

大家对姜凡这个高材生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姜凡是准中专生,还会打猎钓鱼,是个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