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穿越三年获得巴掌之力 第91章

作者:张玄一

“不可”

“我能治!”

“神医救我。”

傻柱一怒之下站了起来,又听到宋大夫说能治,腿一软跪了下去。

宋大夫也不恼,正向他说的那样,傻柱这种人,他见得多了,人前嘴硬无比,装的好似正人君子,人后不还是得乖乖地求他治病。也就是现在是新时代,要不放在以前,他多少要让傻柱给他磕几个头。

拿出钢笔,宋大夫熟练地在纸上写下了药方,嘴中说道:“这是第一个疗程的,先吃半个月,这半个月是修养期,不要过度运动。吃完以后,再过来拿第二个疗程的,你这起码要吃上两个月。记住了没?”

“记住了,我记住了。”傻柱连连点头,一字一句重复着,一点都不敢忘。

从宋大夫那拿了药方,傻柱就下去抓药了。一楼的伙计随意看了眼药方就知道这是什么病症,抓什么药,抓多少量。正如那卖油翁的故事一样,无他,熟能生巧而已。

拎着药包,傻柱又蒙上了脸,偷偷摸摸地出去了。

没过多久,雄风堂门口又来了一个蒙着脸的人。

“宋大夫在吗?”

二楼。

“贵姓啊?”

“何,我叫何雨柱。”许大茂坐在宋大夫面前一本正经地说道。

……

许大茂受到了和傻柱不同的待遇,因为宋大夫查出了他曾经在恩师吕大夫手中治过病。这不禁让他来了兴趣,要知道,能让他师傅出手,可不是一般人能打动他的,要么给的钱多,要么这病很棘手。

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就像是对待平常病人一样,该走的流程一样不落,把着脉,他忽地眉头一皱,道:“你以前应该吃过某种功效强大的药物吧?”

“宋大夫高明啊,我确实喝过一种药酒,那劲力……”

许大茂讲解着自己曾经的辉煌战绩。宋大夫眼中透露着好奇的目光,作为一名资深的男科大夫,经他手的相关药物,虽说种类不多,可数量惊人。

可他从医数十年,也从没听说过有这种药酒。要是跟这药酒差不多劲力的东西,他倒是还能找出来那么几种,可那都是爆发性强的,属于用时强如铁,用后似白棉。都是会损耗身体,用的多了还会影响寿命,毕竟是药三分毒。

其他的东西都是慢慢改善身体情况,逐步恢复身体能力,再慢慢增强。而按许大茂说的,他喝的那种似乎没有什么危害。若是真的,那这酒方就是一生财之路啊。不过他还是没有现在提出来,哪有人一见面就跟别人打听这事的,关系慢慢处,反正这人还得来呢。

“来,我给你去抓药。”宋大夫露出真诚的微笑,只让人感觉如沐春风,好像他是一位救济天下的好大夫一般。

许大茂也是感到荣幸之至啊,眼中惊喜藏也藏不住。他没想到这宋大夫居然这样的平易近人,跟传说一点不符。

出了门,许大茂只感叹这宋大夫真是个好人啊,不仅亲自给他抓药,还给他一个泡茶的方子,让他平日里多喝茶,有助于身体健康,增强耐力。

雄风堂,伙计不解为什么宋大夫要亲自抓药,还用的都是珍藏的好药材,问道:“师父,您怎么对这个人这么客气啊?他不也是找您看病的?”

“这不一样,你找人打听打听何雨柱这个人,长着马里脸的那个,应该是某个厂子的工人,我出去一趟。”

宋大夫吩咐好伙计,回去换了衣服。他要去找自己师父吕大夫询问一下,关于药酒的事情。

……

四合院里,傻柱从别人家里借到了药锅。

杨淑芬看着傻柱左手拎着药包右手拿着药锅,关心地问道:“柱子哥,你拿这药锅做什么?哪里不舒服吗?”

傻柱的神色有些不自然,说道:“嗯,我这两天身体不太舒服,找个大夫看了看,抓了几包药,要吃上一段时间。”

杨淑芬主动接过药锅,“柱子哥,我给你熬药吧。以前爹娘生病的时候,都是我熬药的。”

“那行,你来吧。大夫说了,小火慢熬,三碗水剪成一碗水。”傻柱说着注意事项,末了又说道:“那什么,大夫说让我这段时间注意休息,晚上好好睡觉,淑芬啊,咱们晚上就歇歇吧。”

杨淑芬听了脸上带着一丝忧虑,她对傻柱若说有什么感情,她自己怕是也不信。结婚前只不过见了两次面,哪有什么感情基础。只不过是傻柱是城里人,有份厨师的工作,还答应把这手艺教给她弟弟,算是给了他们老杨家一个出路,这是一个很好的结婚对象。

他们之间的婚姻还不如说是一场交易。傻柱这边提供物质基础,而她给傻柱生个孩子,传承香火。所以她挺急迫的,不过她也知道这事要看缘分。缘分到了,可能一次就行,缘分不到,七八年也没动静。

见到杨淑芬点头,傻柱心里的石头才算是落了地。这肉好吃,也不能多吃啊,嚼的腮帮子疼。

第一百五十六章 婚后生活

许大茂回到四合院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来到了姜家。院子里有两个药锅,一个是大家共用的,谁家要用,就自己上门去拿。也不存在占着药锅不给的情况,容易挨打。还有一个就是姜家的,自己用,一般也不外借。

许大茂脸上堆着笑容,“婶子,哄孩子呢?”

“大茂啊,快进来坐,今天怎么没上班啊?”

“这不身体不太舒服,请了假找大夫看了看,刚抓了药回来。”许大茂把药往桌子一放,从兜里掏出几颗奶糖放到朋朋的小手里。

“婶子,我想跟您商量个事?”

“你这话不就生分了,有啥事就说,婶子帮不了你,还有你叔呢。”

“哎呦,婶子您可太能帮我了。”许大茂双手一拍,笑容满面。

“婶子,这几天我不是没有放映任务吗?我妈也不在院子里,小娥她别说熬药了,就是蒸馒头她都不会。所以我这不是想着您家不有个药锅,想麻烦您帮忙给熬一下药。”

“不白让您帮我忙活,我家里还有点奶糖,待会我给您送过来。”

许大茂深知即使他和姜凡关系好,也没有说白白让沈月帮忙的道理。尤其是熬药这种事,要是有忌讳的人家,估计还会骂人。

“你这孩子,还送什么东西啊。熬个药的事,多大点功夫,说一声不就行了。”

“哎呦,我谢谢您嘞,婶子。”许大茂高兴道,接着他又把煎药的注意事项告知沈月。

沈月一一记下,跟许大茂定好了时间,到点过来拿药。

解决了这事,许大茂也高兴地回家了。他要跟娄晓娥说这几天歇一歇的事情。

下班以后。

四合院门口,打这一过,就能闻到一股子药味。

“这谁家有人生病了?”

姜大牛用手扇了扇面前的空气,熬药的味道虽然因药材不同,亦有差别。不过到底没几个人想要闻到药味。

不过在四合院里,大家都是邻里邻居的,就是有人不喜欢这味道也不会说什么。谁也不知道自家啥时候也得熬上那么一锅。

倒是姜凡,从这药味中,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这是枸杞,淫羊藿,嗷嗷叫,桑葚……”

姜凡嘴角微微上扬,好嘛,都是中年男人喜欢的好东西啊。

进了院门,姜凡傻眼了。这药味居然是从自家传出来的。他斜眼看着自家亲爹,心道:果然,男人一到四十岁就有些力不从心,即便是老爹这种雄壮的汉子也不例外啊。

姜凡知道这药是治什么的,其他人可不知道啊。

姜大牛和姜平安一看这中药味是从自家传出来的还以为家里有人出事了,赶紧跑回家去,姜凡也紧跟在后面。

回到家,又经过一番询问,才知道事情的经过,也算是放下心来。家里没人生病就好。

“妈,许大茂说他什么病了没有?咱们要不要去看看他?”姜平安问道。

“倒是没说啥病,就让我帮着熬药。”

“没事,你们不用去,我去看看就行了,正好这药不是好了,我给他送过去。”姜凡摆手,他深知就是许伍德去问许大茂,他也未必会说实话。肾虚这种事情,怎么能说出来呢?

拿着药锅来到后院,姜凡敲响了许家的门。

“小娥嫂子,大茂哥呢?在家不在?他的药好了。”

开门的是娄晓娥,看到来人是姜凡她就让开了路,让他进来。

“他啊,睡着了。也不知道一天天的那这么多觉,早上快八点了才醒,这白天出去看了个病,回来就说医生让他好好休息,倒头就睡,现在还没醒呢。”

娄晓娥接过药锅,找了个碗,把药倒出来,又怕药苦,还加了一勺糖。

“没醒就算了,嫂子我回了,还得回去做饭呢。”

“行,我就不留你了,我也不会做饭。”娄晓娥有些不好意思,她嫁给许大茂也一个月了,这一个月都是许大茂伺候她,给她做饭,洗脚,甚至家里的卫生她都很少打扫。

对这样的生活她也是很满意的,除了四合院的门口的公共厕所。她也在想要不要跟姜家一样也在家里弄个厕所,不过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她的成分毕竟不好,再弄个厕所,多半有些贪图享乐的作风。别人不知道她的成分还好,若是知道了,举报了准跑不了。不过还好,他们一家跟姜家关系不错,去姜家上厕所也方便。

娄晓娥叹了口气,把药碗放在床头柜上。坐在床边,推醒许大茂。

“大茂,起来喝药了。”

……

深夜。

贾家。

这些日子,贾东旭也不好过,许大茂和傻柱相继结婚,让秦淮茹想到了几年前他们刚结婚的日子。

那时候贾东旭二十岁左右,正是精力充沛的时候,秦淮茹的小日子过的美滋滋的,虽然累了一点,可每天都是充实的一天。可随着时间流逝,贾东旭也是一日不如一日,逐渐跟不上秦淮茹的需求。

尤其是近半年来,粮食价格上涨,他每天所摄入的营养更少了。

虽说能够维持工作所需,可要是再让秦淮茹满意,那就太困难了。

这不刚把睡着的棒梗送到贾张氏那里,秦淮茹就主动靠近了贾东旭。

“东旭,我冷。”

“盖好被子。”贾东旭自顾自的抓紧了脖子上的被子。

“东旭,咱俩都好几天……”

秦淮茹还想要挣扎一下,就听见贾东旭打呼噜的声音传来。

“呼~哧~,呼~哧~”

知道事不可为的秦淮茹,一转身,背对着贾东旭生起了闷气。她如今二十六七岁,就已经结婚八年了,平日里打理家务,照顾孩子,都没什么乐趣。

唯一快乐源泉就是贾东旭的陪伴,现在贾东旭也不经常陪她了,这让她一个人可怎么睡的着啊。

次日,一道看着就是女性的背影进入了雄风堂。

“宋大夫,我男人他……”

“这位女同志,我很同情你的遭遇,可我们是医生,在没有见到病人的情况下我们是不可能给你开药的,请你理解。”

第一百五十七章 要过年了

一转眼,半个月的时间就过去了。

又到了轧钢厂关厂的日子,这也意味着马上就要过年了。59年彻底进入尾声,60年的曙光已经近在眼前。

轧钢厂内,今天也只上半天班,说是上班其实也没啥工作要做,大家伙互相帮助,打扫一下车间卫生,聊会天,领完了工资和福利,就可以回家了。(不知道真实情况,就这么来吧。)

技术科人少,五个人,财务那边直接来人过来,签字领钱一分钟搞定。

这也是财务室的传统了,先去人少的科室,把他们的工资发了以后,再通知每个车间的人去领工资。

今年年景不好,除了正常的工资,加班费,补贴之外,厂里给发的福利就是一斤面粉。

轧钢厂万余人,至少也是要一万多斤的面粉,要不是李怀德走通了粮站的关系,这一万斤面粉还真是个事。同时,在年前会议上,李怀德荣升轧钢厂副厂长。

姜凡知道,这还是今年刚开始,明后两年怕是都不会有任何福利,甚至轧钢厂还要清退临时工,减少开支。

正所谓我的工资已到账,我不膨胀谁膨胀。

工资到手,办公室的人就收拾东西准备跑路了,得赶紧去商场,供销社看看,还有没有什么东西要买,马上就过年了,得多备点年货啊。

“你们家里的年货都买齐了吗?粮食够不够啊?”

“年货倒是差不多了,这一次发了票据,再跑一趟就行了。粮食?唉,这年头粮食哪够吃啊。”

丁磊捏着工资单,叹了口气。他们家还好,前几年进行户口变动的时候,全家都改成了城市户口,每个人都有定量。

不过定量虽然有,可也不一定够吃啊。现在的饭菜没什么油水,想要填饱肚子只能多吃,所以现在的人吃的都很多。

不像姜凡那个时候,炒菜放一次油,抵得上这半个月用的。油水足,身体就能得到营养物质,吃得就少。

姜凡也是摇摇头,表示大家都一样,他们家明面上还有三个人的粮食缺口呢。

“姜凡,你还真是好运气啊。要是我也能跟你一样逮住个匪徒就好了。”

说话的是赵文,上次考核工程师失败,没有晋升,依旧是10级技术员。

“好运气?这运气给你,你要不要?”姜凡抄起桌子上的报纸扔了过去。

姜凡跟技术科的人说自己抓住匪徒的消息时,就是实话实说,没有夸大其词。可能是过程确实简单了一些,让大家生出了一种我上我也行的想法。不就是扔个煤块嘛,能抓住人,得到奖励,扔铁块也行啊。

中午,轧钢厂正式结束今年的工作,关上了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