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联荣光永存 第113章

作者:号角余音

但不论如何,我会继续写下去的,作为一个新人作者,第一本书就能破百万大关,我觉得我做的很好,为此骄傲,我觉得我该得个奖。

我也是以完本为目标来做的。

所以,我会按我的节奏,我所想的来写,各位觉得如何呢?

第八十二章·山雨欲来

“相比起人类,beta有三大优势。”

苏军士兵们在欢呼,他们在山顶上挥舞着旗帜,向山下的卫军们致敬。战场遍布硝烟,密集的炮火打击过后防线前的地表被重炮和火箭弹炸成了月球表面,泥土混合了beta的血肉变成怪异的蓝紫色,而那些还没被炮弹一波带走的beta还顽强地聚拢起来向防线爬行着。

它们就是生物机器,无惧也无畏,但它们的敌人又何尝不是?

镰刀机甲的传感器就位于其炮管的两侧,有类于昆虫复眼的镜头倒映出其目标的轨迹。距离,风速,目标分配都已经做好,于是两米高的四足机甲迈开了步子走出了固定防线。无人机部队同样是没有感情的杀戮机器,两种没有感情的怪物相互厮杀,是钢铁和血肉的比拼。

人联与苏联双方的联军在前线站稳了脚跟,并且损伤微小,这一消息曝出让世界震动——beta出动史上屈指可数的大规模集群发起攻击已经不是秘密,就算只剩挡下了前锋也足以令人赞叹。全球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堪察加半岛,政要人物和军事将领纷纷向苏联传来讯息,急切地希望能获取这场防御战的有关战略战术。

但苏联对此讳莫如深,虽然迫于国际联盟协议他们已经允许了联军前来支援,但安排的战区止于海军能控制的沿岸区域,一点不希望他们深入内陆。

相关的扯皮由本地人来做,李还在分析战争的局势——不是现在,而是将来。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相对数量的优势,却又完全地统一指挥,这是地球人类所不能比的。”

严格意义上说,在人力这一点,地球现存的20亿人口恐怕不比beta更低,可是人类能转化多少人力成为战士?

20亿人,青壮年能占据百分之四十,而文明决定了人类必须将大部分有效劳动人口投入粮食,工业品的生产当中,婴幼儿与孩童尚且不说,无技术力的老人几乎是绝对的累赘,那么排除必需劳动力和非劳动人口,能把多少人转为为兵源?

这些都还只是看得见的基础,工业文明最依赖的是有效管理——这一看不见的标准令人联理事会的议员们已经无数次吐槽过当地人了。虽然有明面的国联协调,但三十年来各国基本各自为战,将对人的思维代入了对异族的战争中。每个国家都化身为了深海守护者,保护我的敌人,痛击我的队友,二十亿人口根本无法发挥其力量,一盘散沙,他们急需有效的领dao。

可是当人联的议员们把视线移到地球的世界地图上时,上百个国家密密麻麻分布的景象令他们怒火中烧——妨碍,全都是妨碍!统合这个星球的第一步就是彻底摧毁这些旧的秩序,如同战后的锡拉一般,从废墟上浴火重生一个全新的文明,统一,理性,进步的文明!

“那就是我们未来要做的事。”

穿过虫洞的过程,需要在绝对密封的环境里进行。这样的经历对于这些从锡拉赶来的工程师们来说是一种别样的体验——仿佛身体被还原成基本粒子,然后在这边又重组了一般。可是所有的检测仪器都否认这一点,尽管人联有建立虫洞的数理模型,可是来自思金科技的技术姑且只能算是摸到了门道。

但此时没人在乎这点,这些被精挑细选出来的军事工程师们直到现在才明白,为什么当初议会会要求他们设计一些低技术的武器装备,毫无疑问这些都不是给人联自己准备的。

苏联既然是人联在MUV地球的东道主与盟友,那么他们的军队便可以算作人联的辅助力量,帮助他们提升战斗力便是工程师们的工作之一。随着海德拉防线上的苏军被李并入了卫军的指挥体系,领袖连名字都想好了,以后统一叫行星戍卫部队。

工程师们需要给这些戍卫军改造他们的装备,于是,在勘察加的大地上很快又建立起了一批新的工厂,这些工厂可就没那个福气享用自动化生产线。由内务部所驻守,一大批技艺熟练的工人被带到这里,苏联的工程师们围坐在一起对着那些设计蓝图啧啧称奇。

人联给他们基础,然后用他们自己的原材料和工艺来生产。尽管十分关键的能源和电子设备依然由虫洞的另一头提供,他们只是做个外壳和装配,但这也足够令人惊奇——人联提供的图纸都是十分成熟的设计,于是当这场仗才刚刚开打不久,从海港处登陆的国联部队就可以看到了一些令他们十分匪夷所思的景象。

“这就是...苏联在远东最大的军事基地吗?”

罗巴普洛斯夫克港口,从北美集结赶来的国联部队依靠距离的优势先一步抵达苏联的国土,大量的运输船在调度人员指引下就近停泊在港口,而一些更重型,也更重要的装备搭乘的是美国制造的万吨运输船被特别引导到吃水较深的码头,那里的龙门吊才能装卸那些过于宝贵的战斗力。

和以往的表面功夫不同,这一次掌握全球海运优势的白头鹰大方地通过了对苏联的援助草案,汇集起一只总数达到3万的多国联合部队迅速到来,并且美军第七舰队已经从日本北上,效率之高很令人在意它究竟渴求的是什么。

所以,眼下港口已经成了人声鼎沸的海洋——各种穿着不同的迷彩,不同的人种和不同的语言交织成令前来引导的苏联部队头皮发麻的景象。说是国联部队,但各国的武装几乎是各自抱团,划地为营进行集结,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蓝色的钢盔与UN的符号,若非军官的交流都用着统一的英语,不然任何工作都不可能进行得下去。

乌合之众...

不仅是苏联人如此想到,在另一艘刚刚下锚的船上,一名金发军官皱起了眉头。克劳斯·哈特维格——前德意志联邦上校,而今育空基地“日珥”项目的负责人面露不满,但也只是一瞬间便消失无踪。

而在他身侧的一众男女则似乎没有大战前的紧张感,他们兴奋地指点着港口外高耸森严的要塞,一名皮肤较黑,矮个的女孩“诶”一声:

“说是最前线,倒是挺规整的嘛。”

“啊,媒体一直在说苏联已经崩溃了,我看不像这么一回事...好冷!”

旁边的长发男子双手紧抱胸前,皮肤冻得发红还不住打了几个喷嚏,引来旁边金发女子的嬉笑。不过除去建筑,他们还能从望远镜里看到港口戒严的苏军,和乱哄哄的国联部队比起来,荷枪实弹目光警惕的卫兵显现出完全不同的气质。

总算看到一点大战前的紧张感了,卫军在巡逻,交通管制,负责运送国联部队的卡车有序地排队出入港口,偶尔还能看到一队套着铁架子,呼哧呼哧背着一人高的装备伴随着车辆前进。

“咦,那是外骨骼?也太简陋了吧!”

长发男惊异道,引来了更多的关注——作为卫士他们对外骨骼可不陌生,事实上战术机的驾驶舱就是一个外骨骼,用于紧急脱离后给予卫士最后保护的措施。人类对外骨骼的运用从月面战争前便开始了,重的成了战术机,轻的...

毕竟要装一台柴油机上去,个头太大,只能用于地勤。

“还不少呐,虽然简陋了一点,但如果每个士兵都有这么一身,能背着这么重的装备那岂不是...”

“我看未必,搞不好他们背的那一大块就是电池呢?”

长发男风趣的话逗笑了几人,但随着队长的到来他们马上肃然立正,敬礼,但眼珠子都瞅着易卜拉欣队长身后那位身形修长,穿着深色制服踩着长靴的东方女子身上。

后者此时正也向他们敬礼,但那例行公事的面无表情,一如这北境的寒风,令人不敢轻薄。

女子并不多言,打了个照面后离去,令长发男子不由得怅然若失:“啊呀,真是个冰美人呢,很难搞定啊。”

“可惜了,看她的眼神。”金发女子略微摇头,颇有深意地暗示男子道,“是见过场面的人呢。”

“不要嘀嘀咕咕!”

易卜拉欣中尉严厉道:“我们来这里可不是旅游,各位作为‘日珥’计划的成员要把此处难得的实战用以最大限度发挥你们机体的性能,以整合数据。上校,以及我对你们都有很高的期望,明白吗?”

“明白”但是——“既然是实战,那我们也要上前线吧?”

“你们平时不都一直抱怨模拟训练吗,面对战场,害怕了?”队长训斥道,“我们已经与苏联前线的最高指挥官取得了联络,战区已经划分,你们将与苏军的卫士共同作战。”

“虽然我们是实验部队,但是远东防线亦关乎全人类存亡。我知道篁唯依少尉刚来阿尔戈斯小队,但作为战友就是能托付性命的,明白?”

简短的报告就此结束,但长发男子意犹未尽:“得想个办法和这位冰公主亲近亲近。”

“我记得苏联这边不是也有计划候选人吗?”金发女子思索着,突然想起,“对了,有看到报告,合众国那边也要加入‘日珥’计划,那又会是个怎样的人呢?”

矮个女孩哼哼道:“美国人都是群没上过战场的软蛋!我...哇,快看,有闪光!”

突然,随着女孩的手指,一道炫光突然从更北方的群山中亮起,然后又消失不见。

“圣母玛利亚啊。”长发男子双手抓着栏杆倒吸一口冷气,“这是核爆的光辐射!”

PS:MUV的外骨骼....过不了审核的,你们想想战锤的赎罪修女版本弱化百倍即可。铁包肉还只包一半,露的那一半是哪一半不用我说吧。

但这些都不是重点,今天是没灵感不知道写什么,东拼西凑,大家姑且看看吧。

还在想战术机的使用方式。

刚刚看到,感谢大家的支持,我只是略微沮丧,抱怨,给大家的周末带来负能量本该是我的错,但大家却纷纷不吝支持,让我惭愧不已。

别的我不敢打包票,更新,是一定的,我有耐心,大家对我有耐心,我们就能走的更远。

第八十三章·风满楼

半个小时前——

“这里是红海军太平洋舰队,通告9527地面防御力量,舰队已经进入了射击位置,请引导炮击范围。”

汹涌的海面翻滚着永不停息的波涛,利刃般的舰首劈开海浪,钢铁巨舰雄伟的身姿逐渐展现在人联战士的面前,那昂扬的406炮管,排水量高达万吨的舰体,无不彰显着战列舰的无上威严,就连卫军的战士都不由得要称赞一句——

“哇,是水面战舰!”

在无人机战线后方,卫军的营地与苏军是截然不同的,“清算者II”型高速悬浮载具放下支撑架成了一台大功率雷达车,自动化武力的配属让常规步兵不用冲杀到第一线,并且能化整为零,一个连就能部署一大块区域。化身为技术兵种的卫军战士们在这清扫beta前锋残余的间隙从装甲车里冒出头来,兴奋地对战列舰指指点点。

对于亚度尼斯这样的士兵来说,成长于人联时代的他还是第一次看见这种旧时代的强悍兵器,那黑灰色的钢铁躯壳比起人联装备来说多了许多工业的粗犷之美,原始的暴力美学在战列舰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它就像一座海上的要塞,浑身上下密密麻麻都是炮管。

这场面令人嫉妒,毕竟男人都喜欢大玩具:“什么时候我们的战舰也能过来呢?”

“呜——”

汽笛长鸣,舰队排成一条直线在略有薄雾的海岸线附近抛锚,宽阔的船体惯性下进行了一次接近90度的转向,激起十几米高的巨浪。整整两艘战列舰,五艘巡洋舰和七艘驱逐舰大大小小上百门火炮共同瞄准防线远方的地平线——

“主炮,发射预备!”

联盟号旗舰首尾四门两联装406重炮仰角45度预备进行最大射程打击,不仅是海军,就在这条防线的后方,苏军调集了他们所能集中起来的全部炮兵,平均每公里120门各型重炮,如此浩大的动作不为其他,正是为了随着侦察黑域的不断扩大而出现的beta大规模集群。

“地震波反应,beta大规模集群已经运动到30公里外。”

“数量?”

“卫星图像分析...总数约为十万,突击级预计十分钟后抵达,而我们才刚刚扫清前锋,没有太多时间做新的战场布置了!”

马拉申科上校的表情有些难看,就在卫军战线的后方,运输机编队还在源源不断地为这里输送更多的机甲坦克,不过十公里宽的防区居然已经密密麻麻塞下了五千架各型单位,从天空看来这些以磁轨炮为主的无人机甲已经布下了一个口袋阵,有了刚才的经验,很多人,不管是卫军还是苏军的战士们都有些盲目的乐观——

即将到来的beta数量是刚才的十倍,然而己方的力量也扩充了十倍,那么不就是再一次复制先前的战斗吗?有什么难的。

如果指挥官也陷入了盲目乐观,那么这支军队离毁灭也不远了——马拉申科不是傻瓜,战争中的量变是会引发质变的,问题就在于是哪一边的质变。而他所担忧的,正是之前的少量前锋中那没有出现的类型...

突然,一条讯息传达到他眼前——

“领袖?额...您的意思是?”

短暂的沉默后,马拉申科重重点头:“是,我马上安排!”

一切都才刚刚开始,一切也都远远不会结束,很快,这场战争就会显露出它狰狞的獠牙。

而对于苏军的指挥官们来说,战争就要进入他们熟悉的节奏了。

时间正在一秒一秒地过去,近卫军炮兵团指挥官看着怀表上跳跃的指针,做着射击前的倒计时。这是个需要专注的时刻,而他还是情不自禁把目光瞄向了他们阵地旁边,那些造型怪异的火炮。

幽魂——是叫这个名字,他记得,也同样记得有一个同行的炮团是怎样被这种火炮在几分钟内消灭的。这些他们都没忘,可是不久前的敌人如今却成了你不可缺少的盟友,如此憋屈的心情令不少苏军将士都感到不满,可是没有办法。

毕竟如今他们可都受着那位9527长官的指挥呢,前线的战斗也证明这些无人装备的强悍,没了它们beta将一鼓作气推平整个勘察加。所以他们越想越气,总感觉那些站在幽魂炮兵阵地上的卫军战士在嘲笑他们。

“倒计时七分钟,距离19公里...”

突然,伴随着震天的巨响,他们旁边阵地上的幽魂火炮开始齐声轰鸣!整整多达60台火炮抬起它们203口径的线圈炮台一发接一发地开火,自动装弹机从弹药车流水线般吞吃着圆锥形的炮弹。幽魂口径虽大,但电磁发射也不需要药包,在长长的弹药车接力下射速达到了惊人的4秒一发!

“你们在干什么!”

苏军炮团指挥官大惊失色,他几乎是做着吉普冲到还在调校射击诸元的卫军面前,跳下车破口大骂道:“你们有没有打过仗?见过光线级吗!要是不集中起我们所有的炮火只会被全部拦下,这是存心浪费弹药吗?”

“...”

卫军军官有些疑惑地看着这位团长,不知道该怎么和他解释。不怪他们做不好协调沟通,因为一些偏见的原因,这名团长根本就没来和卫军沟通过。但这也是前线的一个常态——以摩步化行动的苏军跟不上调动过快的卫军,他们又缺少电台,李对两边的指挥都是分开进行的。

但这不妨碍前线战士看见如此的一幕——从后方源源不断响起的轰鸣带来了呼啸从天边飞过的炮弹,它们以极快的速度跨越十几公里的距离,翻越了战线前方作为阻碍光线级视线屏障的山脉,然后——

“轰轰轰——!”

这些炮弹根本没有落地的可能性,一道道无形的闪光从未知的远方出现,这六十发电磁增程炮弹当场殉爆,无一例外。

可是还没完,炮弹一发又一发排着队冲向这条被拦截的不归路,其殉爆的火光几乎染红了半个天空,但就算这样幽魂们还在持续不断地炮击着,似乎是要用气势压倒光线级似的。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火力侦察吗?”联盟号舰长握着望远镜,疑惑中,他突然看到——炮击数量未曾增加,可是同一时间在做拦截工作的光线级数量却变多了!

卫军们在干什么?这又回到一个数学问题上:

问题一:已知眼下beta集群数量达到10万,光线级数量占比为百分之一,数量几何?

问题二:60门幽魂火炮,4秒一发,普通光线级冷却时间为12秒,一台幽魂能牵制几头光线级?

那么,如何尽可能让每一门火炮都牵制住更多的光线级呢?

战舰上的光学观测器可比陆军的好多了,联盟号舰长仔细研究了一下殉爆的场面,倒吸一口冷气:“集束炸弹...全是集束炸弹!”

是的,和苏军以及一切把火炮当成“战术机扫清光线级”后决胜战场的武器来看的本地人不一样,卫军们吸取了月面战争的经验,火炮的作用从来不会吃瓜看戏,光线级不除绝不开工的所谓“王牌”。

幽魂的203口径火炮打出的炮弹采用的耐热材料在被照射的一瞬间会立刻解体,内核中包裹的二十枚眼球大的散弹会在内爆推动下呈扇面继续向前飞行,并且转换为触爆状态——

一开始,beta并没有打算拦截这些小球,因为巢穴有一切和人类作战的经验,过去并不是没有过类似的武器,只是那些威力太小根本无法给beta造成困扰,索性不管。

可是,卫军在这些球里装的可是反应速度为梯恩梯20倍的液态泰伯利亚...光线级拦截,可以啊!不拦也没关系,至少我还能继续轰炸你。

集束泰核炸弹的连锁爆炸无法为阵地这一头的人们所看见,但毫无疑问它们奏效了,因为在接连十几轮炮弹的侵攻下,越来越多的光线出现在了拦截队列当中,刚才算出了数学题的小伙伴们肯定也能算出这支幽魂炮团牵制了多少只光线级,为多少常规炮弹打开了一条通道。

防线,有希望稳的下来。

“但防御不是重点。”

在指挥室里,马拉申科在全息地图上画出了一条红线:“领袖命令,为了让局势对我方更有利,我们将依托海岸阻挡大部分beta,必要时用上一切武器,但我们只需要守住眼下这条防线保证后方海德拉要塞间补给线的安全即可。”

“但要让苏联从此处在人联的控制下,我们要做的不是为他们包揽全部的工作...”

马拉申科上校此时的声音显得有些低沉,很快,一条紧急的讯号传遍了指挥室——

“警告!海峡对岸发现beta集群入水,它们开始绕过我们的防线,直接进攻内陆了!”

PS:请允许我酝酿一下,这场防御战不会没完没了的,我要等一个爆点。

节奏慢的原因根本在于我每天更新只有一章,如果是两章的话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了。

我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但大家放心,就算做不到,至少我还是能每天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