冤种系统和战狂的我 第863章

作者:黑暗浮士德

“今年春天。”

“癫逆必然北犯!”

“癫逆麾下皆是草木成精,完全不会理会春耕。”

“且入阵以来,不管是什么季节,都在发动进攻-

“奴才斗胆猜测,只要江南稍安,百万草寇必然渡过长江,犯我疆土。

“形势危急,望皇上早做决断!”

康乾帝明白,图海说得没错。

几场恶战下来,他们也算是对植物大军有了更多的了解。

知道舒义潮用不了多久,就会带着那恐怖的植物大军,气势汹汹地杀向京师。

而现在康乾帝手中可以倚仗,勉强可以打野战的部队,就剩下了两支

一支是陕甘绿营。

他们在过去的一年间浴血奋战,替康乾帝在西北挡住了李来亨,告诉了世人谁才是帝国脊梁。

一支是八旗前锋营。

这是康乾帝精心挑选出来的,八旗最后的精锐了,无论是装备,还是战斗力,都相当有保障。

但是靠两支部队,真的就能击败舒义潮了吗?

要知道,这两支军队加起来也就不到十万啊。

可舒义潮一直吹嘘的百万大军,却好像是实数。

一旦开战,胜算几何?

康乾帝心里一点底都没有。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现在供不起这两支部队的粮饷了

驻扎还好,一旦开战,人吃马嚼,运输损耗,上下贪墨…

只剩下一个残破北方的锖廷,哪里还扛得住?

而且,康乾帝也不敢让他们轻易上阵了。

别说是败仗,就算是损失稍微大点,他的皇位也坐不稳。

届时或许不等舒义潮杀入京师,他就自己先被“自己人”干掉了。

“唉。”康乾帝沉思了一番,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只好…”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康乾帝默默地念叨着。

“拟旨,朕—”

很快,在这个春天,一则消息宛若滋润万物的春雨一般,温暖了整个北方士绅的心灵。

“圣..君啊!”

一众光溜溜的脑袋背后,拖着老鼠尾巴似的小辫子的士子们,热泪盈眶,仰天长啸。

“我华夏大地,又出圣..君了啊!”

令这群士绅欢欣鼓舞的原因,是康乾帝刚刚降下的一条圣旨。

旨意很复杂,但大体的意思还是很明白的。

康乾帝准备在河南、江淮、山东一带实行“新政”,其实就是换了张皮的包税制。

什么是包税制?

嗯,书面上的说法,是朝廷将一定时期的某些捐税,以一定数额交由私人包征包解的制度。

说白了就是找个人,“代替”朝廷在某地征收赋税。

只要你能收到朝廷需要的数目,那朝廷就懒得管你私底下,到底收了多少。

哪怕朝廷只要一两,你转头就管下头的苦哈哈们要一千两也没问题-

毕竟,这都是合法的嘛。

当元朝完蛋的时候,为什么有一大批中原士大夫怀念大元?

甚至吹嘘什么“元朝自世祖统一之后,天下太平达六七十年,刑罚宽松赋税微薄,极少动用兵戈;生者得以供养,逝者得以安葬;出行万里,投宿如同在家,实可谓昌盛之极”。

就连“元贞大德呈乾元之象,宏文启,寰世宽……唐虞之时贺元贞……元贞大德显华夷之秀,至大皇庆荣社稷,延祐至治处承平之世。育人才著传奇,一时风气云聚”这种肉麻话都讲得出来?

就是因为元朝统治水平实在是太差了,基层管理基本是弃疗状态,只好丢给士绅们自行处理,任凭士绅们随意操弄地方。

士大夫真的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土地想兼并就兼并,产业想抢夺就抢夺,哪怕将底下的户口,天天当猪仔卖也没关系…

都不用像其他朝代那样遮遮掩掩,因为这特么都是合法的!!

交够皇帝的,留足总督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朱重八说的“元失之于宽”,可不是宽仁,而是宽纵!

指的就是这帮毒瘤,几乎将整个天下祸害了个干净!

但不管如何,包税制,士大夫们绝对是举起双手欢迎。

“仁政啊!”

“真是古今难见的仁政啊!”

“此政一出,天下定当海清河晏,四海升平。”

士绅们激动地说道。

“仅此一项,陛下就足称得上是千古..一帝,虽秦皇汉武也不能及其万一,功德就堪比尧舜啊!”

“我等誓死保卫大锖江山!

“对!!”

“扶锖灭妖!”

“人..妖殊途,天地纲常,岂可乱了次第?”

“那妖魔危害世间,荼毒天下,令万千百姓血泪嚎哭不止。”

“我等饱读诗书之辈,正该追随圣人之言,剪除妖邪,凭胸中这一腔正气,还世道一个朗朗乾坤。

就这样,“新政”推行得极快,几乎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落到了实处。

“哼,一群狗东西。”收到各种肉麻夸张奏章的康乾帝,冷笑着丢下手中的折子。

“我看,这帮家伙就跟看见了肉骨头的狗没什么两样。”

康乾帝一边说着,一边批了一张。

“这个家伙妖言惑众,革职查办,满门抄斩!’

丫的,拍马屁都不会拍?

妖?

你骂谁是妖呢?

一说到妖怪,就想到錯妖,继而想到僵尸,再想到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华·

康乾帝的想象力,唯有在这一层如此跃进。

“不过,粮饷好歹是够了。”

新政的推行,让康乾帝快速凑到了足够的粮饷。

至于这其中沾染了多少鲜血和哀鸣,那少年皇帝就懒得去想了。

当然,作为这条仁政的交换,康乾帝还赋予了地方豪强组建乡勇团练,抗击草寇的权力和义务。

放以往,康乾帝是决计不敢这么做的。

天知道这群家伙拿到兵权后,会不会造反?

单靠绿营和八旗仿佛花椒面似的,这里撒一点,那里撒一点的兵力,要维持住帝国现有的疆域就十分困难了。

哪里还有空应付这种地方豪强势力?

但现在嘛…

攻守之势异也!

这些都是舒义潮要考虑的问题了。

为了自己的权力、富贵、土地、以及性命,这些士绅一定会和草寇拼到底的!

而不管哪边打赢了,消耗的都不是自己的实力。

自己需要付出的,也不过就是黄河以南的实际统治权而已

左右也守不住,不如丢给士绅们去充当缓冲区,和草寇狗咬狗,就算全打烂了也不心疼。

指不定他们会两败俱伤,自己还能趁着这个机会,出兵收割呢。

毕竟舒义潮在江南能耽搁这么久,可不就是因为被士绅们绊住了脚步么。

康乾帝在心里如此嘀咕。

“该选一个统帅了。

解决了兵员和粮饷问题,康乾帝接下来要考虑的,就是大蜻仅剩的两支部队,该交给谁统领了。

图海?

不,虽然图海年富力强,但因为川东的败仗,一定会引来诸多不满。

喇布?

逃跑将军一个,被康乾帝亲自下令抓了起来,要不是因为地位太高,且大锖的铁帽子王跟韭菜似的,被舒义潮割了一茬又一茬………

康乾帝早就下令处斩这个混蛋了。

挑来挑去。

康乾帝惊讶地发现,剩下的八旗军官里,要么是资历不够,要么是战绩不行。

要找一个既能服众,又能带兵的将领……

竟然是如此地困难。

毕竟这种人的脑袋,基本变成了南边舒义潮垒京观的材料。

就在康乾帝冥思苦想,却始终不得要领的时候,老态龙钟的孝庄太后出现了。

“你忘了一个人了吗?”

“谁?”康乾帝好奇地问道。

“鳌拜。”孝庄太后言简意赅。

...…啊?”康乾帝张大了自己的嘴。

但很快他就反应过来-

确实!

好像可行啊。

鳌拜可是当初建州的第一巴图鲁,入关后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

要资历有资历,要战绩有战绩。

虽然因为骄横跋扈,以及其弟送掉了建州大批精锐,而被康乾帝趁机发作,革职籍没,囚禁了起来。

不得不说,这家伙是真的有两把刷子。

“可是,老祖宗,他会不会……”康乾帝吞吞吐吐地问道。

其实鳌拜犯的那点事,根本就不值得康乾帝大动干戈。

毕竟他也就是有事没事圈圈地,害害民,整整两白旗………

但康乾帝为了要收两白旗的心,那就只好拿鳌拜开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