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138章

作者:蓝薬

  恐怕之后,要到合欢宗山门去走一趟。

  “算算时间,便是拍卖那合欢宗传人的时候,陈千户你我虽是相识,但还是得按规矩来,价高者得。会上还有一些古董、武学、兵器拍卖,若千户有意,自然也可拍下。对了,有一件事,不得不为千户做提醒。”

  李济生正领着二人出去,想起了什么,忽然转过头道。

  “敢问何事?”

  “传言安南王出了重金,悬赏千户的性命。”

  ……………………………

  锦雅阁一层的大堂内。

  来者尽皆蒙着面纱,坐在茶桌前,而在这栋阁外,来往皆是锦雅阁的持刀护院,其中不乏武功高明之人,堂内共有九桌,陈易一眼望去,便看见了几位值得注意的人物,包括一对一青一黄的侠侣、那日碰到的西域高僧、一位似是景王府的高手。

  大堂内很安静,像是都在耐心等待,陈易却从中嗅到了些许的火药气味,原因无他,无相禅师的法衣,实在太过牵动江湖人的心绪。

  李济生缓缓来到众人面前,而跟在他身后被一并压上来的,是一位衣着朴素,神色萎靡不振的清瘦男子,其是那位被抓住的合欢宗传人薛清盛。

  “想必大家都明白,此人的身份,锦雅阁也不想做什么压轴吊胃口之事,如今便把他带到诸位面前,各位…价高者得。”

第151章 千两黄金买命

  “贫僧兜无金银,唯有佛法,若诸位可将此人让给普翰寺,来日之时,必有报答。”

  “普翰寺的人情再大,都远在西域,抱愧了,实在难让,我出价三千两。”

  “三千六百两,景王府。”

  “我们夫妇出四千两。”

  …………

  大堂内各个出价出得热火朝天,陈易默默观望,似是并不在乎此人的去处。

  在场众人寻这位合欢宗传人,所为的大抵是无相禅师的法衣,而陈易对此并无兴趣,如今比起一开始的想要寻到采补功法,他更想要知道合欢宗被灭门一事的真相。

  而真相,只要人还活着,只要合欢宗的山门遗址还在,迟早有一天都会被发现。

  当然之所以不出价,更重要的是,眼下价钱已经叫到了近万两银子,他买不起。

  能出得起这个价的,即便是在水都比别地肥的京城内,只有寥寥几个非富即贵的上等人家。

  要知道,一万两银子,都相当一座国公府半年的庄租收成。

  出价归不出价,不过陈易还是默默观察着场上的情况,眼下情形,继续叫价的只有三桌,一位出自景王府,观其武功,应在六品;一桌来历不明,但其声音尖利,似是阉人,而能眷养阉人的大概都是王公贵族;最后一桌是一对青黄侠侣,他们并不忌惮,早已报上了姓名来历,男的持剑,名为梁古会,女的名为袁南,自万景剑庄这一天下铸剑名庄而来。

  “一万六千两,还有没有别价的?”

  李济生朗声高喊。

  待厅堂内沉了好一会之后,李济生宣告道:

  “好,此人由景王府拍下。”

  那位景王府高手微微颔首,接着叫人送来纸笔,并命侍女送去楼上的一处厢房。

  侍女带着纸笔,低着头离开了,身影没入楼梯,不一会之后,出现在了殷惟郢等三女的厢房外。

  殷惟郢接纸一看,心中一喜,但面上不露声色。

  虽说一万六千两不是一笔小钱,不过并非不能接受,景王府内府库管理有加,多置上佳田产,更因是皇族,每年庄租进账便十几万两,她可先以父王之名挪用一万六千两,再向父王告知此事,虽不免遭数落,但只此一回,无关大碍,更何况此人关乎无相禅师的法衣,若是能寻到,也足以交代。

  但当务之急还是…

  找到那合欢采补之法,付之一炬。

  她堂堂太华神女,总不能…真像个鼎炉一样,被陈易这样来那样去……

  殷惟郢举目眺望窗外,碧水幽幽,石拱桥上有侍女低头行走,假山露出的细微缝隙里,能瞧见仆役和婢子偷摸谈情,冬日下,灿金的银杏铺开在眼前,如被俯瞰的园林画卷。

  如今她与陈易并非道侣,不过鼎炉,说难听的,便是姘妇,每个休沐就到人家府上献身,还为之守身如玉,殷惟郢有些想不明白,为什么她眼下连点忤逆他的心气都没有?

  殷惟郢不敢去想,她怕一想,就发现自己惧得比自己想象中还要深,她是太华神女又是景王女,若是旁人,她定然不受这许多欺辱,哪怕是被占了身子,也绝无可能如此言听计从,可他不是旁人,而是陈易,她的无明。

  哪怕床榻上激烈到了战栗,她甚至连咬他都不敢,云雨余韵情乱之时,贵为景王女的她连个名分都不敢去提。

  她目光扫过那假山后偷摸谈情说爱的仆役婢子,既不过目既忘,也不放在心上,她只是似有所感,这样的温情事,或许永远不会发生在她跟陈易身上。

  殷惟郢不知眺望了多久,待回过头时,陆英已再度点好了茶水。

  女冠道谢一声,品用茶水,接着侧眸瞧见,那姓东宫的女子,看她的目光既羡又奇。

  殷惟郢只是朝她抿唇一笑,而后敛起眸子,姿仪说不出的自然,冬日照得她那道袍愈发雪白。

  只要陈易不在的时候,她就永远是太华神女。

  东宫若疏眼睛滴溜滴溜地转起来,这些天来,她一直向那叫闵鸣的清倌学着,以确保一举一动形似闵宁,只是今日看见这太华神女,不住有了几分怀疑——那陈易真有龙阳之好?

  一介景王之女,怎会允许其鼎炉有龙阳之好呢,不嫌脏吗?

  东宫若疏有些不太置信,但也没有多少确定。

  不管他有还是没有,能骗到他手里的骊珠,她拔腿就溜、全身而退。

  眼下东宫若疏观摩起女冠的气质,越看她就越是佩服,怪不得太华神女能将这样的男人收作鼎炉,她只希望自己能将之出尘姿态学上一二。

  咚、咚、咚!

  房外传出急促的敲门声。

  守门的侍女推开后,一位侍女便急匆匆地闯了进来,将一张字条递到东宫若疏面前。

  东宫若疏神色剧变道:

  “不好了,下面有贼子杀人见血了!”

  说着,她就急忙忙地站起身。

  “你去哪?”

  陆英连忙跟着。

  “我得去坐场子,敢在勿用楼这里闹事,胆子不小。”

  东宫若疏已经取下了悬在一边的雁翎刀,陆英看在眼里,知道这从小玩到大的姐妹一是心急,二是凑热闹不嫌事大。

  东宫若疏取下刀之后,忽然回过头来,看向了女冠,想到了那陈千户唯她马首是瞻,便请求道:

  “不知殷姑娘可否帮忙助阵?”

  殷惟郢垂眸思索片刻。

  景王府的人就在现场,也不知是否因有人杀人夺宝,这样的话,她就不能不带人出面,而且也不好去冷东宫若疏脸。

  于是,殷惟郢笑道:

  “那贼子在东宫姑娘这边妄自杀人,想来也是天诛地灭之徒,本道自然义不容辞。”

  …………………………

  时间先回到一炷香前。

  陈易带着斗笠黑纱,坐在茶桌上细细品用茶水。

  看见最后拍下薛清盛的是景王府,陈易对这个结果还是满意。

  毕竟,以他和殷惟郢的关系,借走这个人不难。

  如果她想不借的话…

  他还有许多手段都还没用在这个太华神女的身上。

  她滋味委实不错,陈易有时瞧着殷听雪娇小的身板,会想到那莫视凡俗的女冠。

  还记得他在地宫里的时候,若不是殷惟郢足够诱人,他恐怕已被斩却下尸。

  回想起她,陈易想到了些轮廓…

  二八佳人体似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而就在陈易游神之时,场上一连过了好几件拍品。

  直到快后面的时候,拍的不是一件拍品。

  而是一个悬赏。

  随之一同被捧上来的,是一个敞开却盖着黑布的箱子。

  只见那阉人所在的一桌有了动静。

  一桌三位高手中,那阉人缓缓起身,另外两位正襟危坐,而阉人说了一句“不用劳烦李阁主了”,便起身走到了众人面前。

  “相信诸位都值得信,也大有能耐,在下王庆,江湖有过诨名夺魂枪。”

  “今日寻合欢宗传人,不过是次要之事,头等大事还得是在这里头上。”

  话语之间,夺魂枪王庆缓缓揭开黑布,一片灿金顷刻夺目,

  “要见血的事,我说个价:黄金千两。”

  “这千两黄金,就为代王爷买一条人命——原西厂千户陈易的命。”

  明天再加更。好想早点带小狐狸回银台寺。

第152章 女冠:实乃天诛地灭

  陈易愣了一下。

  闵宁也愣了一下。

  她侧过眸,微不可察地瞧了陈易一眼,而陈易则探出头去,像是没听清一般。

  场上九桌神色各异,有的好奇、有的惊惧、有的怀疑……只见其中一位刀客轻敲下桌,问道:

  “敢问是哪位王爷?”

  “安南王。”

  王庆面不改色,如今要买下陈易的性命,若是对来路遮遮掩掩,引人起疑,让人不敢接下此等委托,与其如此,倒不如以安南王之名震慑众人,好让人心安定,明白没有后顾之忧,大胆接手。

  “诸位不必多疑,安南王府与此獠有所私仇,誓诛此獠,先是黄金百两做担保,待事成之后,便是千两黄金,还有南疆美婢良宅,以安南王府的能力,即便事败,也保人一生无忧。”

  王庆慢慢回答,接着将他那一桌的两位武夫指给了众人,

  “这两位仁兄,一位是沙门将,一位是铁无缺,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如今要杀此獠,并非单打独斗,而是通力协作,相信他一人武功再高,都双拳难敌四手。”

  此话一出,场上的惊骇被打消了几分,有几人跃跃欲试,一连问了几个话,王庆一一作答,问及具体计划,只说多位高手联手剿逆,既不透露更多,也足以让人心安,滴水不漏。

  大多人已问过话,而这时,那位西域高僧站了起身。

  “禅师是否有意?”

  西域高僧眉头微皱,道: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贫僧无意,只是想劝一句,杀人本来大忌,买凶杀人更是大忌,何必徒增杀孽?”

  果然是个秃驴,没话插话,王庆心中腹诽,维持平静,摇了摇头道:

  “王爷心意已决,更何况此人两三月前不过徇私舞弊、祸乱朝纲之辈,如今得了圣眷,有所收敛,但不过是面上忠君体国,背地里行禽兽之举,践踏国法,杀了他,也是为社稷除害。

  更何况他多次有害于王爷,王爷誓要取此人性命,于情于理,这样的人存在于世一日,就该杀。”

  “那你只要当他不存在,不就是杀了他吗?”

  高僧如此反问道。

  “你…”王庆一时语塞,面有怒气。

  西域高僧已坐回原位,根本不给反驳机会,摇头道:

  “冤冤相报何时了,贫僧只是劝一句,须知结怨易解怨难,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一个小插曲过去,王庆冷哼一声,重整面色,扫了台下一圈。

  “诸位还有什么疑问,尽管讲。”

  王庆抱拳说道:

  “此行艰险,但需知富贵险中求,错过了今回,可没有下一回了。”

  这时,一位戴斗笠的蒙面黑衣男子慢慢起身。

  “这位义士,可有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