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仇敌成了我的道侣 第272章

作者:蓝薬

  “…不可能!”

  她一字一句地说着,面对陈易描述的画面,话语间多了分火气。

  陈易平淡一笑,接着把手轻轻探到她腹部。

  八尺之躯滞涩了起来,她眸里绝望,像是被点穴一般一动不动。

  正在她等候着一番羞辱之时,陈易反而温柔道:

  “饿了?”

  “什么?”她不明就里。

  “有些咕噜咕噜的响,”陈易体贴地说道:“闹到这么晚了,也该吃些东西了。”

  秦青洛低垂着英武而颓丧的眉眼,不去看他,只是腹部确实传来细微的“咕噜”声,她脸颊并未泛红,更没有太多的表情。

  但陈易双脚一屈,便撑起了身子,匆匆换上衣服轻笑道:

  “给你做些吃食。”

  高大女子没有回应,像失去知觉般动也不动。

  陈易快步离开,像是怕她饿太久。

  过了好一会后,陈易便以更快的步伐走了进来,其中一只手掌心紧闭,夜色里难以注意。

  秦青洛看都没看,仍旧躺在地上的床垫里。

  陈易把吃食放到桌上,走了过去,蹑手蹑脚地把她搀扶起来,她也不反抗,被他推到了桌椅之前。

  当她垂下眸,看到那是什么时,眼睛稍稍瞪大了些。

  那是桂花糕。

  小的时候,祝莪便常常给她做桂花糕吃,而长大以后,祝莪就不怎么做了,她也没好意思去要。

  陈易把食盘的桂花糕推了一推,轻声道:

  “从祝姨处打听到的,所以…就从她那里拿了糖渍桂花做好,带了过来。

  本来算是饯别礼,但现在吃了也无妨。”

  说着,他用一只手把筷子放到了秦青洛的手心,而他的另一只手放在桌下。

  秦青洛停滞了好一会,在陈易的目光下,还是缓缓动了筷子。

  她轻轻夹起一块桂花糕,放到嘴边,面容在灯火下晦明交错。

  做桂花糕的陈易知道那是怎样的甜味,但不知秦青洛尝到的是什么滋味,于是便想仔细去看,可正要看见时,不凑巧,灯火燃尽熄灭了。

  陈易看不见她的神色,所以没有说话,默默陪着她吃一块块的桂花糕。

  秦青洛吃得很安静,也吃得很慢,这在素来气度威严的安南王身上极为少见,也不知她是在品味祝莪的糖渍桂花,还是在品味陈易的手艺。

  待她慢慢吃完,陈易拿起帕子为她擦了擦嘴,而后叹了口气道:

  “你何必急于求成,以至于走火入魔,可能没这件事,也没后来那些事了。”

  秦青洛想起了什么,抬眸紧盯着他。

  陈易不明就里,继续说道:“我原以为你会适可而止,想不到你竟会如此,你其实应该猜得到,那琉璃光里有鬼,但你不怕,只因琉璃光本身就会让你永生不死,永不遭劫。权衡之下,你毅然决然地强行突破。要不你跟我说说,走火入魔时你见到了什么?”

  秦青洛垂眉许久,终究还是道:

  “一朵白花,仅此而已。”

  陈易见她不愿多谈,也不追究她是不是在撒谎,便继续道:

  “那个时候,我说我不想这样对你,这话并没有骗你,可谁让你非要杀我呢?”

  秦青洛默然无语,她的眉间并无后悔可言。

  陈易像是自言自语般道:

  “但其实,你想杀我的时候,我很庆幸。”

  “为什么?”她兀然主动问话。

  陈易把一只手轻轻递了过去,探到了她面前。

  “因为我说过,你不杀我,我没理由来见你。”

  他手掌阖拢着,掌心不知藏着什么,

  “此次一别后,我会很想见你。”

  掌心随话音摊开,一朵白色的野山菊,无风摇曳着。

  只是夜色如麻,

  她看不到,也不愿看到。

第298章 终归有实无名

  清晨时分,陈易去和祝莪告别过后,便把闵宁和李文虎都叫醒了。

  老头子自安葬徒弟之后,去到营帐,倒头就睡了一整天,此时一早醒来,眼里没有多少悲伤哀恸,像是个没事人一样。

  闵宁则有一些疲惫,深深地看了陈易好几眼,心中五味杂陈,疑惑、鄙夷、恨铁不成钢皆有。

  一行人出示腰牌,直接沿路要离开军营,陈易一路上见许多人在收拾东西,准备拆走帐篷。

  他意识到,秦青洛真的要离开了。

  对于这怀上自己孩子的女人,二人不可谓没有深仇大恨,只是没来由地,陈易心里有许多不舍。

  昨夜的后半段,他与她谈起了很多事、很多人,大多时候,都是他在说,她在听,她很少有回应,但也还是有些回应,有些地方,其实他听出她有些好奇,只是碍于恩怨,终究没有问下去。

  陈易既不强逼她回应,也不过分温柔。

  毕竟是孩子她娘,他不由生起柔情,又克制在心。

  陈易也不知二人间的关系要如何来说,虽然他救过她一命,传授过她炼神还虚,还止住了她走火入魔,可笼统一想,终究是怨多恩少。

  一行人牵着马走在下山路上,陈易垂眸思索着东西。

  而这时,耳畔边兀然传来话音,

  “小子,再想昨天的比试?”李文虎兴致盎然地问道。

  陈易还没来得及回答,便听到他一句:

  “可惜啊,无论你学不学,都不传了。”

  陈易给整无语了。

  终于下到了山麓,闵宁说要去那村子里打听些近况,一行人不急着回去,也就进入到了村子里。

  闵宁是闵宁,她仍然记得那给她递水的妇人。

  她四处问了一会,便见到了那没了娘的孩子。

  这座村子今年丰收,家家户户多了余粮,人人帮一点,那孩子跟父亲,父子二人过得也还算好,只是家里终究是落魄。

  见到闵千户,孩子的眼睛微微亮起,接着又想到了娘,哇地一声哭了出来。

  闵宁不知道怎么哄,只好站一旁瞪大眼睛看着小孩哭。

  这时是人家父亲走了过来,把孩子的手握住,在耳边教训了一顿之后,那小孩才终于收拾好了眼泪。

  “闵千户,我以后也能练武吗?”小孩有些哽咽地问道。

  “你要的话就到京城去,那里有很多武馆,有很多师傅。”闵宁轻声回答,顿了一顿道:“到时候…练成一个大英雄,比我还厉害的那种。”

  说完这些话后,闵宁不知该如何安慰,只好从怀里掏出了些碎银子,放到了桌子上。

  孩子把那些银子攥到手心,好像以后就要靠这些银子,去到京城练武,他抬起头去看时,便见到闵千户的背影,逐渐消失在了阳光里。

  一个少侠,在一个孩子的心里留下了足迹。

  了却小心事后,闵宁便翻身上了陈易的马,坐在他后背。

  一行人就这样朝着京城去了。

  一走就走了两三个时辰,马蹄响彻在林间,走到宽阔而平缓的路上,驿马跑累了,三人不得不下马,牵着马鼻走,让它们稍微歇脚。

  路的中间生着杂草,两侧树木枝繁叶茂,若不是寒风吹拂,真的全然看不出眼下是冬日。

  陈易忽然觉得身后有什么。

  他停下了脚步,回过头看,便见一独臂的身影立在远处。

  陈易笑了一下,而后回头对闵宁道:

  “我突然想起了一些事,你带着李老先生回去。”

  说着,便把缰绳递给了闵宁。

  闵宁思索了一会,终究还是接过了缰绳,又信他一次。

  陈易回过身,朝后方的道路走去。

  不知走了多久,便见道路的一侧,周依棠独自屹立着,在这清寒的早晨,山间氤氲着雾气,陈易后背湿了些。

  陈易走近过去,柔声道:

  “谢了。”

  独臂女子瞥了一眼,没有跟他客气。

  她转过身,踏入到密林之中。

  陈易快步跟上,与她在树林掩映之间并肩而行。

  过了好一会,他开口道:

  “其实我以为你这一会不会帮我。”

  “一句谶语而已。”

  “我知道不止一句。”

  陈易意味深长地说着。

  周依棠既没有否定,也没有肯定。

  他们一路在林间走了许久,跨过小溪,越过树桩,陈易也不知道周依棠要走去哪,也没有多问,就只是默默跟着。

  走到了好一会后,来到一个山洞边上,她停了下来。

  周依棠问道:“你怅然吗?”

  “有一些,怎么了吗?”陈易疑惑不解。

  只见独臂女子微微抬起手,陈易两步走入山洞中,抬头看去,便见一具道士的躯体,像是坐化一般垂着头,已经死去多时。

  陈易错愕道:“那是…谁?”

  “蓬莱岛的人。”周依棠云淡风轻道:“按理来说,他该出现在路上,然后给你算一卦。”

  陈易意识到了什么,眯起了眼眸,而后道:

  “他想为仙佛度化我?”

  以他心中的惆怅,顺势而为地进行一场度化,这从来都是那些超脱红尘之人最喜欢也最擅长做的事。

  “不错。”她给予了肯定的回答。

  陈易想到了什么,继续说道:“他没有成功,也就是说…你为我遮蔽了许多天机。”

  周依棠没有说话。

  但这个时候陈易再不主动点,再没点表示,就真是个傻子了。

  陈易两步踏前,温柔搂住了她,轻声道:

  “谢了…著雨。我…说实话,我想给你做些事,但又不知道做什么……”

  周依棠波澜不惊道:

  “那你欠着。”

  陈易默然了。

  他知道,自己一定会还给自己这师尊,或许以后无论怎么样,二人的关系,都不会再像前世一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