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歹丸郎
“所以即使这些演员可能在性格中存在一些不好的部分,也不代表他们的行为必然如此。每个人的心中都隐藏着暴力,但我们学做人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让这些隐藏起来的东西永远不会出现。
“总而言之,现在的我认为,演员在电影中的表现,其实就是展露出一部分的自己。然后在导演与其他人的帮助下,倚靠剧情、布景和其他角色的互动,将这个自己伪装成另外一个人。
“那么回过头来,我会不会因为喜欢上电影中的安娜公主、路加修女、荷莉·葛莱特利、伊莱莎·多莉特,然后觉得赫本女士不完全像这些角色,而感到失望?
“当然不会。因为在我眼中,奥黛丽·赫本既是为了握上一个记者的手,好好地做一个道别,所以和所有人握手的公主。
“也是在战争中也不改其天真,更因为战争而成长的娜塔莎·罗斯托娃。更是那个和心怀不轨的歹徒斗智斗勇的苏西·韩德瑞克。
“他是一个人,也是所有人。我甚至能因为近距离看到他,所以认识更多奥黛丽·赫本。作为一个影迷,还有比这更幸运的事情嘛。失望,不存在的。”
其实在亨利长篇大论的时候,餐厅已经开始上菜了。只是两个听众都顾不上吃,光顾着吃惊了。
曾为演员的奥黛丽·赫本,当然对亨利话中关于演技的部分感触最深。
也无法否认纵使自己性格中没有某些负面表现,为了表演,自己也必须去试着理解,然后演出来。
这么一来,即使原本自己的性格中没有这些,也会变得有了。要不就不会有某些人入戏太深,走不出来的说法。
而纪梵希虽然不是演员,但同样身为欣赏奥黛丽·赫本的一员,他觉得亨利说的话再正确不过了。
电影中的奥黛丽·赫本并不是他的全部,那只是为了电影角色服务而表现出来的样子,只是一部分的他。
现实中的奥黛丽更为丰富,总是能在那一颦一笑中,窥见那令自己醉心不已的美好。
纪梵希不由得感慨道:“奥黛丽,我终于知道你为什么会跟我说,这孩子很有趣,值得认识了。亨利,是吧。小子,我也喜欢你。你可以说是把我想的话,用最完整的语言讲述出来了。”
“谢谢您的认同,先生。”亨利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只是两人发觉,赫本女士又是给脸红的自己搧着风,又是把桌上的水、佐餐酒给一口气喝光了,不由得感到好笑。
纪梵希伸手招来侍者,让他们给女士倒满水杯。同时调侃地问道:“现在不是秋天嘛,真有这么热?还是说餐厅里面开了暖气?”
又喝下了一杯水的奥黛丽·赫本,总算心情稍微平复。他白了一眼自己相交数十年的挚友,说道:“你该知道的,我以往都是从报纸上看着影评人的评价。
“也幸亏是从报纸上看到,否则我不是生气到想揍人,就是会害羞到说不出话来。今天这是躲不过去了,才当面听到这些。你们两人也为我这个当事人着想一下,可恶的家伙。”
“哈哈哈。”纪梵希满意地用手肘轻碰了亨利一下,装作低声说道:“大明星的这副模样,可是普通影迷看不到的。一般我也不告诉别人,当他们的朋友能有这样的好处。”
突然纪梵希站起身,举杯说道:“致敬,敬我们黄金时代的美人,文化上的瑰宝,电影中永远的大明星,奥黛丽·赫本女士。”
其实早在赫本女士进餐厅时,就有人认出这位大明星了。毕竟消费得起这种地方的人,多半也是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老家伙。
亨利在高谈阔论的时候,可没刻意压低音量,也不是像演讲一样说给大家听就是了。但是餐厅内的其他顾客,也多半分心听了。
当纪梵希举杯敬酒时,玩心大起的大家,竟也跟亨利一样,同时举杯高呼:“敬永远的奥黛丽·赫本。”
窘得大明星也只能红着脸,站起身,回敬餐厅中的各位。晚餐时间,就在愉快的心情中渡过。
第132章 忙碌的活动行程
当亨利跟随着奥黛丽·赫本,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人员的陪同下,再度参访联合国援建的儿童保护机构。并不限于非洲大陆,南亚、中美、南美等地的贫穷国家都在名单上。
这一回,不论是赫本女士,或是联合国的人,但凡去到有战乱疑虑的地区,都不敢再像上一次一样分开行动。
全程都有维和部队的人陪同保护着,当然也少不了保险公司所提供的私人安保团队。
和布莱恩·米尔斯等人的合作,仅限于那次不成功的索马里参访活动。之后的每一次参访活动,大多是和不同的安保团队合作,并没有固定某支团队。
倒不是不愿固定下来,只是像这种任务式的工作,总要双方的时间能配合得起来,才有可能安排在一起。有些人则是赚了一笔钱后,在挥霍光之前,不会想出来工作。
所以想固定一支安保团队的话,除非跟对方签订长期契约。就是不往非洲活动的日子,也一样会算钱。
考虑到这些团队都是保险公司提供的,这些生意人当然不可能多付冤枉钱。也就只能每一次都跟一支不同的团队磨合。
幸好赫本女士的安保工作都很简单,主要有联合国的人顶在最前头。非洲大陆再乱,这些老黑也不敢轻易招惹带着蓝帽子的维和部队。
到非洲以外的其他地方就更简单了,由当地政府派出警察或军队护卫就行。
像索马里那回的情形,实属例外中的例外。
而且在亨利等人逃离后,那个非洲国家就彻底爆发内战了,各路军阀并起。也就是说赫本女士很倒霉地在内战爆发前夕进入这个国家。
众所皆知,任何大乱的前期,是奇葩最多的时候。等到几轮优胜劣汰,那些脑子不正常的奇葩才会被淘汰掉,或是壮大到正常人知道回避。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挼虎须,趁一个好莱坞大明星脱离联合国保护的机会,试图将其绑架。
一般来说,联合国安排的活动还是很可靠的,特别是安全性的问题上。毕竟赫本女士是他们的一块招牌,要是招牌给人砸了,那就是很严重的面子问题。
假如是联合国内五大流氓拍桌子,该立正站好就立正,没什么好商量的。但是第三世界的一群老黑也敢落联合国面子!当真是孰可忍,孰不可忍。
根据亨利私底下和维和部队的人打交道得知,索马里那件事发生后不久,就有维和部队进入索国南部实弹操练。
听说现在那块区域,是如今陷入内战的索国最为和平的一个地方了。
不过让奥黛丽·赫本如此放心的一大原因,当然是亨利这个小助理的存在。一个会飞,子弹打不穿的特殊人士,在任何时候都会很让人安心。
至于能够托举一架小客机飞行,这背后的含金量有多高,赫本女士并不是很明白。假如他能够跟别人讨论这一点的话,或许会有人告诉他这当中的难度。
尽管亨利没有点名要赫本女士为他保密,但奥黛丽还是尊重自己小助理的意愿,不曾向外人透露过那次经历的事情半分。问,就是对外公式化的公关回答。
至于在撤离过程中所展露的其他能力,诸如在高级感官支持下驾驶技术与枪技,或许引起了细心的布莱恩怀疑。但那还属于正常人的范畴,要不就是运气好的结果,所以没有人注意。
无论如何,有亨利在一旁协助,确实让奥黛丽·赫本的工作轻松不少。
女士也没想过,逼迫亨利去做更重要、更伟大的工作。毕竟他现在做的事情,是协助联合国针对第三世界的儿童施以援助,还能有比这更重要、更伟大的吗?
跳进两军交战的阵地,直接劝说双方停战?奥黛丽·赫本可不认为亨利做得到这样的事情。所以来帮他挺好的,至少比之前在好莱坞当个路人小演员好多了。
又或许是这个小助理实在太好用了,参访活动中大半的琐事都被亨利包办。
奥黛丽·赫本只要到一个地点,和孩子们游戏,照张相。剩下的日常工作就是审阅亨利准备好的初版报告,做适度的修改。
审过几次后,赫本女士干脆也不改了。阅读过一次没问题,就签名作为正式报告递交。
结束参访行程就回到纽约,在联合国上提交报告。平时就参加募款宴会,从有钱人的口袋里忽悠大把的钱出来。
然后再出发……
亨利总算理解,纪梵希先生批评奥黛丽·赫本太过疯狂这句话,究竟是从何而来。
每回第三世界国家、纽约的来回跑,算是完整的一轮,就得花上大半个月的时间。赫本女士可以连续跑两三趟这种行程,才回到瑞士的家小憩一两周,然后又出发。
让人知道赫本女士的行程密度,劳模姐这样的称呼就得早个二三十年出现。
就算待在自己的家里,赫本女士也没闲下来。他热爱园艺和阅读,都是很花时间的活动。尤其是园艺,不只花时间,还花体力。
亨利并没有因为赫本女士回到瑞士的家,就同样能够休息。他当初应征的工作内容,可有一项是担任司机呢。
所以他就在那栋漂亮的别墅里,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小房间。在女士出门时为其开车,平常时候则待在别墅里,做些助理的工作。
别看赫本女士息影了,日常联络他的人可一点也不少。
其中的重头戏,当然就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人了。其他包括女士的产业管理人员,还有资金投资的经理人。
还有空闲时间的话,就帮着女士摆弄那些花花草草。由于每回都隔了一两个月才能回瑞士,整理花圃庭院都得花上不少时间。
这些工作对亨利来说都十分轻松,在一系列氪星人能力的操作下,不说眨眼就能完成,也花不了太多时间。
就是花圃庭院的园艺,本质上要的并非成果,而是那个静心照料的过程。所以亨利并没有越俎代庖,帮赫本女士全部整理完。
反正亨利还能在夜晚挤出一些空闲时间来,他干脆把洛杉矶租屋处——租金仍每月支付,并未退租,——的计算机搬来,琢磨一些程序软件。
附带一提,Linux按照原有的历史,在这一年的八月份出现在新闻组上,并于九月份上传至赫尔辛基工业大学的FTP服务器。
要说变化的话,就是发布的并不是只有核心。而是和小丑BBS上的留名者连手,整合了一部份GNU部件,成为一个可执行的自由操作系统。
这算是进度加快了。而亨利就以CK的用户名,加入了这场开源共享的软件开发盛宴。
不过他可没办法像其他人一样,时时刻刻泡在BBS上跟人交流。就是作为一个神隐的大佬,不时丢一个Linux架构下的套件出去而已。
就在91年的年底,传来了一件震惊商界的大消息。霍华德·史塔克夫妇车祸身亡!
第133章 继承人的困境
虽说奥黛丽·赫本希望在他接下来的时间里,尽可能去支持联合国的公益活动,多帮助一些需要帮助的孩子。
但是他不想休息,难道还能逼迫其他人跟他一样拼命?
对于西方世界来说,每逢年底的圣诞假期与新年可说是一年里的大事。就没多少人愿意跑到非洲大陆跟那群黑哥儿们一起过节的,到其他贫困国家也一样,跟家人过多好啊。
但即使没有参访行程,美国本土的事情可也不少。
临近圣诞节假期,这段时间也是很多人愿意慷慨解囊的时间点。
除了信仰使然,更多是公益捐款可以列入免税额的政策。那些经过会计盘账,还有税额可以减免的有钱人得要赶在新年之前将自己的帐务调整好,才不用白缴大额的冤枉税金。
所以新年前的这段时间,也是募款的丰收季。从88年就开始作为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的赫本女士,当然不会放过这些有钱人。
反正这些人不捐,钱也是被政府收去。不如捐出来做慈善,又得名声,又能节税。
除了公益慈善宴会外,这个时间点也差不多是奥斯卡奖项开始公关的起跑点。
奥黛丽·赫本女士作为美国影艺学院的一员,自然也有些人情世故要往来。只不过他是以纽约为中心活动,不会受邀飞到洛杉矶这个好莱坞的大本营。
然而就在圣诞节的前夕,12月17日,一则新闻震惊了全美各界。史塔克工业的当家人,霍华德·史塔克与其夫人玛丽亚·史塔克发生车祸。
据悉是在16日晚间,夫妇俩驾车回家的时候,于偏僻道路发生刹车意外。17日清晨才被人发现报警,并经司法勘验,确认死亡。
这件事情震动最大的,当然就是以商界为主的有钱人圈子。就是在募款宴会上,大家聊天的主题都不由自主会往史塔克工业靠近。
谁都看得出来,史塔克工业现在面临一个很棘手的局面。那就是掌舵者意外猝逝,继承人是否做好准备?
这里所谓的做好准备,可不是讨论托尼·史塔克有没有资格或能力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更现实的部分,那就是遗产规划。
众所皆知,美国的遗产税高达45%。假如在生前,没有进行合法的避险转移;一旦人死后,继承人得要用将近一半的代价才能继承其遗产。
然后缴税最好只用现金,实物抵税的做法往往都是低估再低估,继承的数额又是包含动产与不动产的估值。这意味着即使把继承产业的现金全部拉出来,都不一定够缴遗产税。
那么继承者只能想办法将手中产业选择部分变现,才能缴得上税。
然而买卖价格的定价,比得就是谁比较急,谁的底气比较足。假如托尼·史塔克急于在缴交遗产税期限前筹钱的话,其他人就有压价的空间了。
再不然拿产业去向银行抵押借钱。但像这种巨额借款即使有抵押品,也必然是多家银行联贷,不够就再引入其他金融机构。这同样是给别人插手史塔克工业的机会。
可以说大家都不是在悼念一个商业巨头、一个天才科学家的死,就只是想在这场意外降临的盛宴中分一杯羹而已。
其实奥黛丽·赫本不是很关心史塔克家的事情,双方可没有多深的交情。但经不住每一个交谈的宾客都会叨嗑上两句,就是再不想关心,也都知道了。
不过奥黛丽·赫本没交情,不代表他的朋友圈子里都这么宁静啊。
某个休息的夜晚,奥黛丽·赫本在饭店接到一通朋友的电话。从对方在电话中那沮丧的声音,他不由得关心问道:“凯瑟琳,你没事情吧。”
电话的另一头,是另一位赫本女士,凯瑟琳·赫本。他和霍华德的交情有几十年,虽然中间也有不愉快,最后也没能走在一起,但却是彼此能倾吐心事的朋友。
凯瑟琳在电话中叹气说道:“人老了就是有这么一个坏处,今天听到谁走了,明天听到谁没了。虽然还是会伤心,但都已经习惯到哭不出来了。”
“请节哀,凯瑟琳。有什么我能帮上忙的吗?”
“当然有。明天是霍华德的葬礼,我会到纽约。可以借你的小司机一天吗?我和他是小托尼介绍的,我想在那样的日子,他过去看一看也好,不论最后能不能说上话。”
奥黛丽回道:“当然可以,我想我也去致意好了。毕竟也受过史塔克先生不少帮助。凯瑟琳,你什么时候到纽约。”好莱坞人没有谁敢说自己跟史塔克绝对没关系的。
“事实上我正准备要去布拉德利机场。可能飞到纽约的时候,已经很晚了。”
“好的,我让亨利去安排。”奥黛丽说道。
“哦,看来我们的小司机很机灵呀。你倒是放心把事情都交给他。”凯瑟琳像是要驱逐伤心的情绪,勉强自己开朗说道。
奥黛丽很配合地说:“是啊,那孩子可真是帮上大忙了。”
虽然很想将话题继续下去,但凯瑟琳可还要赶飞机。所以他在电话中说道:“见面再聊吧。要不然我的飞机航班,只能愈挑愈晚了。”
“嗯,见面聊吧。”
挂上电话,奥黛丽·赫本找到了放在梳妆台上的腕表,朝着某一截金属表带轻轻按压。
没一会儿,房间门就传来敲门声。亨利在外说道:“老板,您找我?”
“门没关,进来吧。”
女士住的房间是有内外间的房型,外间则是一间小客厅。亨利虽然不是穿着正装,但也是穿戴整齐。问道:“老板,有什么事情吗?”
“凯瑟琳晚点会坐飞机到纽约,能不能麻烦你去接机。还有安排住的地方。我们明天一起去参加史塔克先生与夫人的葬礼。”
亨利意外道:“凯瑟琳有收到邀请函吗?”
“有需要吗?”奥黛丽反问道。
“我以为那种场合也会需要邀请函来限制人数。”假如是老家白事怎么办,亨利可以从头七说到四九。但西方怎么玩,他可就不清楚了。
对这种常识性的问题,奥黛丽听了唯有无言。
想了想后,还是解释道:“邀请函只是通知亲近的朋友们,葬礼的时间、地点。但就算是没收到邀请函的人,愿意去致意的,也都能去。”
上一篇:我在崩坏世界正的发邪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