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19章

作者:豪圣勇贤

接到张峰的第二封电报说:潼关被北洋军攻击的时候。张英豪还紧张了一下,不过张英豪也不怕,厉不厉害只有打了才知道,直接回到: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然而没过两小时,就接到了张峰的第三封电报:敌人已撤。张英豪想不通北洋为什么撤兵,连回复都懒得回复。

看到这条线,张英豪算是知道了一点什么。张英豪觉得如果自己是满清朝廷,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的话,晚上都会睡不着觉啊。这条铁路就像一条勾魂锁一样,随时能够把满清给吊死。

张英豪可是知道这东三省就跟欧洲的巴尔干一样。日俄矛盾最为突出,里面还有德国,美国,英国,法国甚至是满清在里面。如果战争不是发生在东三省这样的椅角杳晃的话,而且里面只涉及到了清日俄三国的核心利益,就算是来一场世界大战也不为过。

这场战役中主角虽然只有俄、日两国,但是列强也都参与了进来。英美因为不满沙俄垄断东北的利益,站在了日本这边,给日本进行援助。法、德虽然不和,但倒是都选择与沙俄结盟,暗中支持沙俄。所以也不能仅仅定义是两国之战,他们各自的后面都有列强给他们支持,所以这场战争也确实被誉为第零次世界大战。

张英豪也知道这次日俄战争的惨烈,这是因为窥觊我们土地的可不止日本,晚清背面的沙皇俄国攫取的中华领土,本来就是列强里最多的。欧洲列强要的是市场和原材料,日本要的是自己生存的土地,俄国要的是土地和不冻港。

虽然日军在甲午战争中攻下了整个辽东半岛,且驻扎了军队。俄国对旅顺这个优良的不冻港窥觊已久,所以甲午战争之后,俄国拉拢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在毛熊的压力下只能撤军,放弃这片土地。

清国畏惧日本再次侵略,于是开始拉拢俄国。毕竟在当时看来,俄国要的似乎只是一个旅顺,日本却有吞掉半个中华的架势,两害相权取其轻。

1896年,大清和俄国签订了一个平等条约《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也叫《中俄密约》。大体内容就是旅顺租借给俄国,允许俄国修建从本国到旅顺的铁路,铁路沿线,俄国与清国,共享主权。但如果日本进攻清国,俄国要派兵抵抗,两国形成军事同盟。

俄国从此拥有了在远东的据点,并在旅顺修建了永久工事堡垒以及岸防大炮。成立了太平洋舰队驻扎旅顺港。这一着力点上,沙俄可以继续满足扩张势力范围。

看到这条铁路,张英豪知道接下来的日俄战争是免不了的了,不过这却是张英豪染指东三省的最佳机会,时间也还来得及。

张英豪正想仔细观察一下地图,这时秘书就拿着一份电报进来了。

“主席,急电。”

张英豪接过来电报就看了起来,看完以后,张英豪就笑了起来,莫非这就是天意?上面的内容很简单,上海开展拒俄运动。至于详细情报,后面会有人给张英豪送来。张英豪不知道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个拒俄运动,但是这正是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布局东三省。

张英豪是不知道,在1903年4月,上海开展拒俄运动。原因就是1902年4月满清朝廷与沙俄订约,规定在镇压义和团时强占东北的沙俄军队分期全部撒走。1903年俄军拒绝接纳撤退,竟还提出7项无理要求,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慨。

同年4月27日上海人民召开了拒俄大会,抗议沙俄的侵略行径。北京、武昌等地的学生也纷纷集会抗议。清朝却以"名为拒俄,实则革命",勾结帝国主义进行镇压。

第二百五十八章:

张英豪把电报递给其他同志传看,自己再次看向了东三省的位置。这个时代的东三省行政划分和后世的不一样,黑龙江不是一个帽子形状,吉林的边界也一直靠着乌苏里江延伸到最北端。

张英豪知道日俄两个国家都没有预料到日俄战争的惨

烈,更是知道日本干了俄国这一票后,安静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攻占青岛才算是再次动了一下兵,日俄战争之后,

日本连满州打下来都没有能力去占领,整个国家都给打穷,差点垮了。两个典型的比喻就是一个天天花天酒地的暴发户突然欠了一屁股债,必须老实一段时间。一个精力过剩的小孩与一个大人干了一架,遍体鳞伤的同时还累的要死,必须要缓缓。

如果张英豪现在面对日本或者俄国这样正面对抗的话,那是必输无疑。但是现在却是张英豪的一个绝佳机会,他知道张作霖就是靠日俄战争发的家。所以张英豪也不会错过这趟公共汽车,既然无法阻止,那就去战斗吧。

张英豪当即叫人拿出以前搜集的东三省以及日本和俄国的资料给大家看。其实资料分好类以后,里面的矛盾就

一清二楚,而且之前丁鸿臣也早就预测过日俄要开战。张英豪分析了里面的矛盾不可调和,非战争不能解决之后就说道:“同志们,东三省现在就是一个火药桶,东三省的同志回去发展队伍还不够,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彩虹难逢的机会,要派出最精干的队伍去那边发展。你们觉得呢?“

“如果真的爆发了战争,那么这确实是一个火中取栗的好机会。”

“那我们派多少人去合适?”

“总数五百人就差不多了,人太多目标就就大了。”

“我看五百人再分为十个支队,把这十个文以分敢仕白山黑水之间,肯定有那么几个队伍脱颖而出。集合在一

起,目标还是太大了。”

“—百人还是太多了,五六人一个小队就可以了,灭活机动。”

“我看可以,分散开来虽然力量小了,但是目标也小了。”

“指导员和政委这个名字要改一上吧没'战4者是的部队有这个名字的,要是有熟有悉的人,一听就知道是

咱们的队伍。”

“对要改,就用党代表吧,还是不行,我看就用代表这个称呼吧?”

“可以,就用代表这个称呼。”

“这个事情暂时必须保密,不得有任何外传。”

就这样,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就把事情给决定了下来。其实说道最精锐的部队,与会的同志都知道是什么部队,也都不用再所说什么。

散会以后,张英豪马上叫人把胡松辉叫过来,跟他说完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后然后说道:“你亲自去挑选人手,要五百四十人,六人一组分九十组。里面必须要有一个医护人员,一个反间人员,要挑选那些机灵好学的同志,这次去东三省至少要在那边待几年时间,这个事情要说清楚,不要搞强迫。选好人以后来告诉我一声,我给他们做一个简单的培训,然后让他们去东北发展根据地。“

“主席,这些同志放出去以后怎么联系和指挥?”“短期内我们不必联系他们,等他们发展一段时间,有了根据地,我们再送电台过去。不用多长时间,我们的势力就能够发展到那边。他们提前过去如果能站稳脚跟,那么他们就会知道自己怎么做。将来,战争的残酷无情会教育好我们英勇的战士的,你去挑人吧。”

张英豪把部队分这么多组,其实也是一个优选和制衡的考虑。一旦日俄开战,有口吃的就能够爆兵,那是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而且虽然去东三省确实会有危险,但是这也是一个一步登天的机会,改变这些同志命运的绝佳机会。如果这些同志发展的好,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够壮大自己的力量,他们的职位也会飞速的提高。

军队做事从来没有拖沓一说,虽然张英豪说去东三省要自愿为原则,可能还要待上几年时间,但是在革命军不缺兵员的现在,党组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把同志们给挑好了。

张英豪也拿起自己准备的资料给同志们做一个简单的培训。张英豪走进讲课的地方一看,军委的领导几乎都在。张英豪想想也就明白了,眼前这些离开的同志将来肯定会出现大人物,大家过来混个脸熟。第二嘛,也是听张英豪讲课的机会越来越难得了,特别是讲军队打仗的事情,一般张英豪都已经不讲了,现在有机会,自然也来听听张英豪讲的东西。

就听张英豪开口说道:“这次召集同志们过来的目的,我想同志们应该都知道了,我就不多讲了。我先说一下为什么是六个人一个小组,把同志们分为九十个小组进去东三省。有些同志可能会觉得几百人在一起人多力量大,这确实是事实。

但是东北现在是什么地方?是一个被俄国人占领的地方。如果突然一个地方出现了几百人,满清和列强他们就立即会联合起来剿灭我们,就像河北的景廷宾他们起义一样。为了前期不引起满清和列强的注意,我们还需要在东三省偷偷的发展一段时间,扎下根以后,满清和列强也就再也赶不走我们了。

为什么我们是六个人一组?很简单,因为我们规定有五个以上党员的地方都要建立党委会。六个人是因为东三省危险,我给同志们预留一个牺牲的名单。这不是说不吉利的话,而是我希望同志们能够明白东三省斗争的残酷性。现在就送给同志们一句话:保存自己,消灭敌人。这句话是同志必须时时刻刻记在心里的话。

只有保存了自己的力量,才有可能消灭敌人。同志们在东北还会遇到很多惨绝人寰的事情,见到很多和以前一样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同志们要做好心理准备。同志们要不要救这些百姓呢?如何在保存自己,消灭敌人的情况帮助这些百姓,这是每个同志都要思考的问题。

同志们都知道我们进行的人民革命,所以我们不是打下一两个城市就算了,我们真正的目的是让人民觉醒,所以我们必须走一条最艰苦的道路,到广大的人民当中去发动人民,组织人民。我们前进党和革命军就要像种子一样,在任何一个有群众的地方生根发芽。我们前进党和革命军即是战斗队,也是宣传队,工作队,这才是把同志们分散到东北大地的真正原因。

东三省的资料也给同志们看过了,沙俄和日本两个国家必然会在东三省进行一场战争,现在战争的胜负我们谁也不知道。但是我们我们把这两个国家比喻成两个黑帮火并,黑帮老大都只有一千块钱。每死一个帮会成员就要赔一百块钱。

同志们想想当黑帮老大赔光了手里的一千块钱以后,他们还打的下去么?他们必然是打不持久的。而且他们还会在一千块钱用完以前,拼命的试图杀死对方的人,好让对方退出战争。所以这次战争必然是一场对于同志们来说是异常残酷的战争,所有的同志必须要有心理准备。

接下来我再说一下同志们应该怎么做,你们到了东三省应该怎么开局呢?我以前就说过,农村受到压迫最深的是佃农,城市受到压迫最深的工人和苦力,矿区受到压迫最深的是矿工,而东三省的矿工在帝国主义的矿场里面工作,受到的压迫尤为深重。

所以你们到了东三省,可以根据你们的具体情况解放不同受到压迫的人,当然,打地主分田地这些根据地的政策我就不说了,同志们应该都知道怎么做。

我在这里还有一点要强调,你们到了东三省,就把自

己当做东三省的人。你可以打旦本人,也可以打满消也可以打俄国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组织群众,I团群o发展我们的同志。日本人来拉拢你你可以表面上投靠日S人,满清来拉拢你们,你们也可以表面上投量两消战国人来拉拢你们,你们依旧可以表面上投靠俄国人。为的是

什么?为的就是通过他们壮大我们的力量。

这次曰俄战争,既是曰本和俄国的人Z问的战声化是同志们的练兵场。投靠日本人的同志,你们就和俄国人

好好打一打,投靠了俄国人,你们就可以和日本人好好的打一打。同时好好观摩学习一下日本和沙俄是怎么打仗的,你们必须要利用这个机会练出一支支能征善战的部队,等待党和人民的召唤。

还有一点就是,在东北,你们发展党员同志必须谨慎,必须至少要查他们的三代,来路不明的人暂时不得让他入党。因为很多日本人已经东北居住了两三代人,咱们根本就分不清他到底是日本人还是我们中国人。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小心隔墙有耳,去到东三省的同志,到了以后不得再提四川的任何事情。要把自己当做地地道道的东北人,做好几年不回家甚至战死在东三省的准备。所以不得暴露前进党的身份,这也是给同志们配备一个反间人员的原因之一。

最后一点,同志们知道现代战争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只要能够抓住敌人的这个弱点,袭击敌人的这个弱点,那么获得胜利就是必然的事情。这个弱点是什么?这个弱点就是后勤,现代军队的致命弱点就是后勤。只要同志们想法设法打掉了敌人的后勤,那么敌人就是一只没有牙齿的老虎。步枪没有子弹,用起来还没有烧火棍好用,同志们必须记住这个事情。同志们有什么问题吗?”

“主席,日俄战争大概什么时候会爆发?”

“根据丁鸿臣老师的预测,应该会在两年内爆发。所以,全部同志秘密前往,不得公开身份。就算是战争结束以后,也不得亮明身份,就在当地发展。那些在东北遇到了爱情的同志,经过组织批准直接在东北安家落户,结婚生子也没有问题。”

“主席,这场战争谁会获胜?”

“两个黑帮最后必然损失惨重,无力再战。从这个角度说,他们没有胜利者。如果同志们在东北利用战争团结和组织好了百姓,发展壮大了起来,那么胜利者就是我们。”

“主席,我们算怎么一个上下级关系?”

“什么上下级关系?你们这些小兔患子记好了,在党指挥枪的前提下,我们前进党和革命军从来就不嫌弃兵多将广。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能耐。被人比下去了不要哭鼻子就可以了。”

听到张英豪这句话,听懂了的同志都是一阵骚动,这是完全给他们放权了啊。胡松辉听完算是彻底明白了什么意思,这是要这些同志在东三省放开手搞起来。胡松辉自己都有点羡慕了,这样的机会抓住了,以后这些同志里面必然会出一大堆的领导干部。

“主席,您的意思是招募起一个团就当团长,招募了一个师就当师长吗?”

“你要是带出来的是一帮熊包,还让你当熊掌。”

听到张英豪这么说,同志们都笑了起来,张英豪这话虽然没有肯定和否定,但是意思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主席,武器弹药怎么解决?”

第二百五十九章:

“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同志们,东北有不少的金矿、银矿、煤矿、铁矿。金矿、银矿开采出来就可以去列强那里买武器弹药。同志们要记住,沙俄也和满清一样,腐朽了。只要钱给到位,机枪大炮照样能够买到,你们也可以去旅顺那里找德国等列强购买。日本人为了拉拢你们,你们要是肯假意投靠的话,他们也肯定会给予你们不少的支持。如果你们能够建立起根据地,那么就可以炼钢炼铁,自己制造武器,机器设备也可以找列强购买,不过那个时候四川也应该可以支援你们一部分了。”

“主席,到了东北还要屯垦吗?”

“不屯垦你吃啥?同志们知道东北是个什么地方吗?黑土地,那土地用力捏一把都能攒出油来。而且东北现在是地

广人稀,咱们四川分地是亩,东北分地是珂,一蛔地定十专亩,所以同志们到了东北以后,如果在东北安家落户,大家

就都是地主了。”

“主席,东北那么多的土地,那里的百姓怎么不开垦呢?”

“这位同志问的好,你说咱们四川那些山都是地主的,打柴都不给百姓上山去打,会让百姓去开荒种地吗?咱们打掉地主以后现在开垦了多少土地?所以哪里都一样,你们到了东北就知道,那里的地主才叫真正的大地主,放眼望过去几片山都是地主家的土地。至于说百姓开荒?开荒需要工具,现在的百姓哪里来的农具呢?而且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开荒出来的土地就有人来抢,如果没有保障,谁愿意花力气去开荒呢?“

张英豪这是手把手的教同志们在东北如何革命了,就差他自己带着队伍去东北,如果他们还是干不好,那么张英豪也没有办法了。其实张英豪自己带队伍去东北或许还真不一定有同志干的好。如果是这个时代的人,有了四川和陕西两省,必然还会不停的扩张,因为在他们看来,推翻满清是第一位的。但是张英豪没有继续扩张,依旧在不停的修内功,因为在张英豪看来,修内功才是第一位。没有说哪种方式更好,只有历史才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同志们,这次的任务光荣而艰巨,巨你们能不能完成党和人民交给你们的任务!”

“保证完成任务。”

全体战士立即起身,异口同声的答道。

张英豪张了张嘴,想要说些什么,但是终归只是说道:“好,预祝同志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将来再为同志们表功,胡松辉同志留一下,各队带回。”

“是。"

张英豪在靠门的边上站着,第一队走过来的时候,小队长喊了一声,“敬礼!“

张英豪举起手给他们还礼,然后手就没有放下,目送第一队离开以后,转头看向第二队。

“敬礼。”

各队战士依次对着张英豪敬礼,直到所有的小队离开以后,张英豪才礼毕。

这时胡松辉走了过来,张英豪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去东北?”

“主席,我打算让他们走陕西这条路线,翻越长城以后就到了广阔的大草原,再转道去东三省。”

“可以,出发的时候,提前通知一声,我去给同志们送行。”

“是。”

说完就向张英豪敬礼,张英豪回礼以后说道:“去安排吧。尽早到东北,也好给同志们更长的适应时间。”

看着胡松辉离开的背影,张英豪突然莫名的伤感起来。虽然派出去这些同志能够大展拳脚,但是那是有一个前提的,就是还活着。他们这些派出去的人这次真的算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了,富贵险中求,能不能求到,全看他们自己了。

在张英豪看来,这即是送他们立功的机会,也是送他们上前线,送他们去最危险的地方,甚至可以说是送他们去地狱走一遭。但是日俄战争是张英豪必须要参与进去的,除了解放东北的需要之外,真的就是练兵,而且必须要利用这次机会开阔同志们的视野,练出一支真正经过战火淬炼的野战军。

这批战士的思想觉悟是比较好的,不是党员就是入党积极分子,张英豪对他们也比较放心。张英豪对这批同志直接特事特办,把入党积极分子全部同意入党。不少同志看到张英豪亲自给他们领读入党誓词,不少同志眼圈都都红了。

特种兵的速度是很快的,做事效率也是很高的,不长时间就把人给组织好了,张英豪立即召开最后的动员大会,誓师出征:“同志们,这次的任务不同以往,你们将在没有后勤保障,没有支援的情况下独立作战。你们可能面对四周都是敌人的局面,可能面对一眼望不到人烟的森林,甚至情况会比我说的更加的糟糕。

你们都是咱们训练出来的兵王,但是也仅仅是刚训练出来的而已。战争的残酷可不是咱们打满清这种弱鸡这么简单。

你们可能要面对的是机枪大炮,血腥无比的战斗,是真正意义上的残酷的厮杀。你们到了东三省,可能面对的就是两个国家之间钢铁与意志的碰撞。

你们将是亲身的经历者,你们将参与其中,发展自己,消灭敌人。战斗将极为残酷,你们中不少人就会牺牲在白山黑水之间。

我要说的是,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不管有再大的牺牲,这都是我们必须承受的代价。因为我们是军人,我们肩负着守土抗敌的使命与责任。

—旦战争开始了,不管是俄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急需东北人民的帮助。你们杀俄国人或者日本人,都随便你们。而你们如果不幸被捕了,他们拷问你们的时候,就算死也要坚持住。因为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解放东北,我们不会丢弃任何任何一个同志。

如果他们希望你为他们卖命,那么你们也都可以答应他们,趁机借助帝国主义的力量,发展我们自己。我们这一次不会把大家当做叛徒或者间谍,你们到了东三省分为九十组独立行动,相互之间多联系,相互之间多帮助,也可以相互配合。

同志们,你们到了东三省,要的是发展自己,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然后才是消灭敌人。

同志们,如果东三省真的发生了战争,那么,你们将会看到无数的人间悲剧。这是你们的一场危机,即是危险,也是机遇。是龙是虫,就看大家能不能把我住机会。是一飞冲天还是埋骨他乡,就看你的能力。

最后,再送同志们一句话:就算是敌众我寡,就算是实力悬殊,但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要勇,要猛,打出你们的气势和威风。”

说完张英豪立即敬礼,手放下后。端起旁边的一碗酒说道:“同志们,来,干了手上这碗酒。”

说完,张英豪一饮而尽。然后把碗轻轻的放在地上。同志们喝完以后,也纷纷把碗放在地上。至于说电视上面用力摔碗的情况,在革命军里面是绝对不会发生的。这些都是人民的财产,革命军自然是没有权力破坏。而且现在摔碗也没用,他们是去东北建立根据地的,不是表达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如果是让同志们立即做决死的冲锋,摔碗才情有可原。

喝完酒,一个队长把军旗左右摇动起来,红旗招展吸引了全体同志的注意,就听他大喊一声:“出发。”

这时外面送别的文艺兵突然唱起了响亮的歌声,这是这两天同志们刚刚学会的一首歌:《革命军军魂》,同志们心有所感,也跟着大声唱了起来。

如果祖国遭受到侵犯,热血男儿当自强。喝干这碗家乡的酒,壮士一去不复返。滚滚黄河,滔滔长江。给我生命,给我力量。就让鲜血染红最美的花,洒在我的胸膛上。红旗飘飘,军号响。剑已出鞘,雷鸣电闪。从来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向前进,革命军军魂

唱完这一首,文艺兵不停,接下来又唱了一首《战友之歌》∶

昨曰顶起风,今日扛起雨。并肩作战的日子,豪气冲云天。

有苦同担当,有福同分享。咱们一起练就出,一身钢铁墙。

战友~战友,战友~我亲爱的兄弟。

军营的岁月,成就友谊情。不怕沧海变桑田,不怕流血汗。

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男儿有志在四方,卫国坦荡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