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68章

作者:豪圣勇贤

刘贡布安顿好部队进来,就又看到一帮子人又在研究地图。咳嗽一声,把几个人的注意了吸引过来,给大家各倒了一碗水,自顾自的咕噜噜喝下去。

“这仗最没意思了,一路过关斩将,满清弱的不行。停下来的话,什么时候打都是敌人说了算,那怎么能行呢?要是崧蕃那些人缩了卵子,不敢来进攻,我们不久在这里白瞎了吗?我看是不是派出小部队去吸引一下清军,看他们敢不敢接招。”

赵大宝接口说道:“那不行,我看你是上次消灭北洋军不在场心里不舒服吧!哈哈。主席他们把你调到我们这里你就必须给我们训练骑兵。等等看清军上不上钩吧,不上钩咱们再用接下来的计划。”

刘贡布在解放了XZ以后就直接和部分伤员一起到了四川,刘贡布是骑兵,张英豪自然就派他来陕西训练骑兵了。

“听说四川的铁路快要修通了,我可是还没有见过火车长啥样呢?”

“得了吧!现在不就在勘测宝鸡到西安的铁路线吗?以后你就看得到了。”

“是啊,这大西北太过广大了,没有铁路是不行的。不管是两条腿还是四条腿,都难啊。”

“不是说会在西安建立装配厂吗?四个轮子很快就有了,我看有这四个轮子就很不错了。”

“这么说还是要修路咯?“

众人听到这句话,都哈哈大笑起来。不管是铁路还是公路,反正是修路就对了。

团政委说道:“你们考虑的修铁路,修公路这些都是大事,而且是必须要做的。不过那不是我们做的了。这一仗结束,我估计我们就要往北,往东进军了。什么时候能来这地方还说不定呢。老布啊,你这次训练的蒙古骑兵感觉怎么样了?”

“哈哈,政委,这些蒙古人真是天生就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早就嗷嗷叫了。”

“好,加快训练进度吧。大家也不要聊天了,赶紧下部队去吧,仔细检查工事,可不能马虎大意。”

政委说完就直接离开了,几个人也尾随而去。

而此时,解放军挥军入甘的消息也传到了在兰州的清廷驻甘肃的一众官员手里。大家立即就知道甘肃将要面临着什么。

此时的整个甘肃人和势力呈现出一个有趣的局面,那就是越是靠近陕西的地方,那么停留在这里的人就越是对前进党和解放军有好感。那些对解放军没有任何好感的人,现在要么早就往兰州方向搬家了,要么从蒙古方向搬走了。毕竟对于陕西有好感的人都不是地主士绅,而是贫民和佃农之类的人,对陕西没有好感的,都是地主士绅,他们也不缺这点搬家的钱。

不管军事行动如何的顺利,11月14日下午3点,张峰在秦州召开作战会议。政委蔡忠和,参谋长赵金山等一干军委领导和后勤部门等单位参加了会议。

总政委蔡忠和站起来首先说道:“同志们,满清在甘肃的清军正规部队满打满算也就四万人,但是甘肃武装力量可是太多了。清廷飞檄甘肃各地,准汉、回、保安各族地主士绅招兵买马,“练士勇以资防卫"。如果能够把甘肃的武装力量全部召集起来的话,甘青两地总兵力可能会有二十万人,就是说有四十万甚至是五十万兵力也可以,因为都是些拿着棍棒,没有火器的民团,我们说穷兵装武一点也不为过。

不过他们真的都是为了反抗防卫我们而组织起来的吗?我看真好反过来,他们更多是为了防备满清横征暴敛而组织起来的。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认为是好事,这说明满清在甘肃地区的人心已经丧失殆尽了。当然,凡是都有两名性,这说明这甘肃民生艰难,民风彪悍,也会给我们的同志带来一定的危险。所以我们现在就立一个原则,只要不武装反抗我们土改的,这些地方武装暂时可以予以保留,但是,凡是组织起来对抗土改的,就要坚决镇压。边镇压,边土改,各武装的性质,属于什么民族,也必须鉴别清楚....…”

蔡忠和讲完,张峰接着说道:“同志们,大家想过一个这样的问题没有?甘肃这么多的地方武装,如果满清把他们组织起来,我们能够这么轻松就攻进甘肃吗?”

张峰也没有让同志们茴答,而是直接说道:“满清不是不想把这些人组织起来,而是根本就不敢把这些人组织起来。如果把这些武装组织起来,他们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推翻满清政府。而且甘肃内乱太多了,茴汉仇杀几百年,民族矛盾非常的严重,他们根本就无法凝聚起统一的力量,所以当我们还处在进攻态势的时候,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甘肃这些地方械斗非常严重,所以我们必须乘着我们大部队进攻的这股大势,把地方的火器全部收缴上来,边收缴,边土改。甘肃现在是地广人稀,所以我们直接进行强制土改....…”

张峰讲完,参谋长赵金山接过话头,直接说道:“西北地区骑兵部队可以说是来去如风,如何彻底的歼灭他们,不让骑兵肆虐地方,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个课题。现在告诉同志们一个好消息,阶州那边来了电报,西北三马之一马福禄的儿子马鸿宾,机缘巧合加入了革命,之前主席高瞻远瞩,派马鸿宾同志茴甘肃工作,现在马鸿宾同志在阶州发动起义,我们的部队已经控制了阶州。”

“现在西北三马除了马福禄在庚子年抗击八国联军的时候壮烈牺牲外,他们的其他两马和他们家人现在都在咱们解放区了吧?他们家族好像被称为良茴吧?”

“对,马福祥和马福寿现在就在我们的俘虏营里面。按照左宗棠的说法,有些是造反起家的茴茴,但是这三马因为是团练起家,目的是保境安民,他们也一直追求茴汉平等,所以被称为良茴。不过不管是造反起家还是团练起家,都是因为满清腐朽统治压迫下做出的无奈选择,只要他们的目的不是分裂国家,我们都可以认为他们是正义的,不论回汉,我们都一视同仁。宗教信仰自由,民族平等。当然,当我们推翻了满清,他们依旧阻挡我们革命的时候,他们就是反动派了,对于反对人民的武装力量,我们自然需要把他们全部消灭...…”

统一了思想,行动才能步调一致,这是前进党的优良作风。

马鸿宾利用靠近陕西与四川的有利地形,在阶州当地顺利的开展工作,解放军现在大举进兵的情况,他在阶州突然发难。在扩军的同时,大力的发动百姓加入革命。阶州因为和四川、陕西接壤,是进步势力最活跃的地方。在张峰还没有进入陕西的时候,甘肃进步势力,百分之九十都在阶州地区活动。所以这次等到准备好了之后,马鸿宾在阶州突然之间发动起义,控制了阶州。

甘肃穷,但甘肃这个地方地处西北,正好卡在去西部的路上。清朝为了稳住西部,因此还是有很多巡防营在这里,他们大部分都驻扎在甘肃。

因为四川与陕西的压力,甘肃的巡防营都不在与川陕的边界上面。而是在内部的城镇里面驻守。马鸿宾有自知之明,甘肃清军现在拥有几万的部队,都是常年在西北打仗的部队。虽然武器装备不怎么样,但都是打过仗,战斗力不错的部队。

要是他们南下,马鸿宾自己的这些人根本就不是对手。因为马鸿宾的部队,除了原来从四川来的同志之外,都是临时扩编的部队。所以他立即发电,请求张峰他们的支援。

“立马给进军成县部队发电报,让他们立即给予支援。同时给主席他们发电报,看能不能从四川派兵进入阶州。”

“好。”

原本准备进攻甘肃而驻扎在略阳的部队早就已经出发,驻扎在汉中的大部队也已经向着勉县出发。收到电报以后,他们立即加快了进军步伐,一路和马鸿宾他们会合,彻底解放阶州地区。一路沿着祁山道继续前进,阶州这些地方根本就不需要防备满清的部队了,因为都变成解放核心地区,四周都是解放区了。清军除非插翅飞进来,否则这些地方就变成了一个个孤岛,任由解放军战士一个个解放了。

团长李富贵带着士兵急行军进入阶州,现在马鸿宾的部队虽然战斗力不行,但也可以吓唬吓唬人。加上一个团的正规军,人数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达到近六千人。稍微—扩军,人数会达到一万多人,短时间在阶州完成土改是绝对不成问题的,而他自己晋升师长也不会需要多长时间了。甚至继续往甘肃腹地活动都没有安全问题,李富贵准备进入阶州以后,就是要把马鸿宾这些部队纳入麾下。

这个比打仗更重要,马鸿宾是信仰绿神教的人,所以没有入党。张英豪主席早就说过,党指挥枪是不可触碰的原则问题,所以李富贵才会如此重视。

李富贵见到马鸿宾以后,直接说道:“子寅同志,我是李富贵,这是政委张涛,我们现在奉命前来驻防阶州地区,你们为革命立了大功了。“

“李富贵同志,张涛同志,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李铁牛同志。”

“李铁牛同志,你好。”

“李团长好,张政委好。”

张涛回答道:“李铁牛同志,你也好。子寅同志,你们在这阶州也工作这么久了,肯定对此非常的熟悉,以后的工作希望你们多多给予支持。”

“同志之间,理当相互支持。”“报告,有党中央电报。”

马鸿宾接过电报,看了一眼,脸色瞬间变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过来。

虽然马鸿宾早就想过,解放军对于甘肃虎视掐掐。这一次解放军进入甘肃,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因为他自己不是党员,虽然也可以在军队里面担任职务,但是天花板非常的明显,为所欲为那是想都不要想。这么多部队涌进来,以后在这阶州地面上,在军队里面估计自己做不了主。所以起义以后立即就发电报让解放军进驻,让自己掌握主动权,没有想到党中央的命令直接在李富贵到来的时候就下达了,效率不是一般的高。

马鸿宾也不含糊,直接就当着众人的面念了起来:“解放甘肃以后,各地暂时成立了军事管制委员会,组织群众支前,恢复生产,肃清满清势力,建立人民政权。经研究决定,阶州改名陇南市,成立陇南市市人民政府,临时市委委员成员有委员长:张涛。副委员长:马鸿宾,李富贵,李铁牛...…”

基本上他们这些起义的领导都没有落下,直接让他们就地组建人民政权。听到命令,李富贵直接立正表态道:“坚决服从命令。”

有了李富贵的表态,所有念到名字的同志也都当场表态,愿意服从命令。在这里李富贵还注意到了以前派往甘肃工作的同志,但是他只是对着他们点了点头,并没有在这里说话,接下来就是部队整编问题,这是现在最大的事情。

“子寅同志,麻烦你带我们到部队训练的地方吧。”“好,这边走。”

—边走,李富贵一边也在观察马鸿宾领导的起义部队,这支部队加起来只有三千多人,实力只能说是一般。但是这一次进入甘肃,他需要这支部队的配合。走了一段,李富贵停了下来。然后指了指正在训练的一支部队,笑着道:“这是谁的部队。”

这是一支训练有素,而且一看就是打过仗的部队。所以李富贵才停下来,问这是谁的部队。从这支部队当中,可以感受到铁血的味道,不过军队缺少枪支,这支部队训练用的是木棒。

马鸿宾很干脆的回答道:“我们解放军的部队。”“这是一个团吧?”

"“对。”

“团长和政委呢?“

“呵呵,李铁牛同志就是团长,政委现在不在军营。”“哈哈,有眼不识泰山。”

听到军队有政委这句话,李富贵心里却是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军队有政委,这是他听到的最好的消息。看来中央早有安排,军队整编合并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了。

“李铁牛团长,现在部队有什么需要的。”

李铁牛没有看马鸿宾,直接回答道:“我们这里的部队严重缺乏武器。”

“缺少武器?”

李富贵看了看马鸿宾。

马鸿宾苦笑道:“甘肃不富裕,部队—直都缺乏武器。就是我们歼灭的满清新编练的甘肃军队也是缺乏武器。不然我们也不可能攻下陇南,这一次扩军,缴获满清的武器根本不够。”

李富贵点点头。

这里的起义军不是正规的解放军,解放军可是拥有兵工厂,而且张峰在陕西也建立了武器修理所,其实也是一个小型的兵工厂,简单修理枪械是没有一点问题,还能够制造炸弹和手榴弹。

但是陕西的解放军在扩军以后也感觉到缺军火,而且四川调集武器到陕西就几乎没有停过,陕西尚且如此,甘肃这边肯定更是缺少军火,之前缴获了北洋那么多的武器,算是应急了。

“我们带了一批军火过来,等下分配下去。那么,叫上所有的相关人员,咱们先开个会吧!商量一下部队整编、土改、减税和撤销厘金等问题吧。”

“好。”

"…"

第三百五十五章:

就在李富贵和张涛忙碌着整编合并陇南起义部队的时候,张峰却正在接见马鸿宾的叔叔马福祥、马福寿两人。解放军对于俘虏的满清官员都会持谨慎态度,一般都是审查清楚以后直接雪藏。不过现在西北也确实需要在西北有名望的人出来安抚一下人心,马福祥这一大家子就是很好的选择。

前进党需要一个稳定的甘肃环境,党员干部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熟悉甘肃的实际情况,一个不慎,甘肃甚至混乱上几年也有可能,甘肃关乎新疆,蒙古边疆的稳定大局,不能乱。而且在西北地区,各族人民几百年的相互仇杀,让此地的民族矛盾很激烈。前进党了解了甘肃的历史之后,明白想要让甘肃安稳就需要稳定茴汉两族。所以像马福祥这样的茴茴就是值得拉拢的,否则张英豪的全盘打算就成了昨日黄花了。

马福祥还有一个准亲家马进祥,马进祥的女儿和马鸿逵早早就订了婚。马进祥曾在南方为官多年,任广西、广东提督,现在是甘州提督,全称为"甘州提督军务",是清朝设于甘肃西部地区的军事长官,隶属于陕甘总督,相当于省级军区司令,官阶从一品。如果马福祥一家选择为新政府效力,那么也有利于做马进祥的工作。

其实,马福祥对于是否投靠前进党的问题,之前已经被马鸿宾做了不少工作了,他自己也想了不少。正是由于马鸿宾的原因,马福祥在崧蕃要求有人在秦州防卫陕西赤匪的时候,他就主动站了出来,也是深思熟虑的结果。他就是要看看赤匪到底有几斤几两,看看前进党的行事风格,能不能成事,没想到一个不慎,直接成了俘虏。

“马总兵,马忠烈的兄弟,你们一家都是满门忠烈啊!之前就听闻马忠烈随从董福祥老将军抗击八国联军的事迹,马福禄先生以身殉国,可歌可泣,为民族争光。虽然我们和满清是敌是对关系,立场不同,但是马忠烈依旧是反侵略的战斗英雄,是我们的民族英雄。真是恨不能亲上战场,和马忠烈一起保家卫国。而且虎父无犬子,马鸿宾是一个非常出色的同志,你儿子马鸿逵也是一表人才啊!”

马福禄在廊坊的大战,被誉为是"庚子之役第一恶战",击溃了英军两千人。之后的京城保卫战,侵略军集中炮火,向城楼猛轰,东便门、东直门、朝阳门等先后失陷,他但仍坚守死战不退。敌军集中炮火向城楼轰击,四层的箭楼削为两层,人员大部伤亡。所部多河湟子弟,此役殉国的还有从弟福恒、福宣、福贵,侄子跃图、兆图及从军亲戚等100余人。这场战争马福祥也参加,只不过他侥幸捡了一条命。对于这些英勇抵抗列强侵略的将领,张峰还是非常佩服,非常尊敬的。

“谬赞了,谬赞了,我们也是尽忠职守而已。用我大哥的一句话说就是:事既决裂,挽回无术,我辈唯有恪遵朝命,以身保国。还有两个孩子都是顽劣小子,千万别赞扬他们。”

马福祥虽然是这么说着,但心中却是非常高兴,连这些革命党都知道自己一家人在京城对抗八国联军的事情。而且听说现在自己那个侄子,不比他这个叔叔官小多少。

“就是你们这个态度,才能无惧生死,为国为民。就是我们前进党主席张英豪同志,对于你们也是佩服有加,我本人每次听说你们马家对抗八国联军的事情,都是热血沸腾。可惜!唉~”

“不知为何叹气啊?“

“可惜啊,满清正是因为有你们这些悍不畏死的忠臣良将,她才得以续命,继续存在下去。但是满清腐朽无能,最终还是辜负了你们这些浴血奋战的英雄,最终没能阻止八国联军进入京城,最后还是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单单赔款就是四万万五千万两白银啊!而满清朝廷也彻底成为了洋人的朝廷。”

听到张峰这么说,马家两兄弟立即就沉默了,确实是这个样子,那些战死的人基本算是白死了。

“马总兵,我想我们前进党的政策这些东西,马鸿宾同志都已经跟你们说过不少了,你们也应该了解我们在陕西施行的方针政策。我今天也不想再说那些东西,我们就是问问马总兵,你是怎么看待满清王朝的?“

马福祥听到张峰的话,心里非常诧异,他原本以为陕西

的赤匪头子见他们也是和满清朝廷那一样,开始玩封官许愿那一套!现在被眼前张峰这么一问,倒是把他给问住了。马

福祥家族是团练起家的,对于满清朝廷自然有着自己看法,张峰这么一问,他们就隐隐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不过作为军人,刚刚还提到自己最终是失败了,所以他心情低落的说道:“我怎么看待满清朝廷?”

“对呀,你们是团练起家,对满清自然会有自己的看法。”

军人就是军人,他反而直接问道:“你们难道就是这样劝降的吗?”

马福祥也是见过世面的人。他跟着董福祥一起南征北战,驻守山海关,后来又保卫京城。可是真刀真枪的和八国联军干过仗,然后带着残兵一路护送慈禧到西安,什么样的人大人物没有见过?从自己侄子过来找自己,他就知道解放军找自己是为了什么,满清怎么样这样的问题?他作为一个俘虏,一个旧臣,自然不好说什么,所以反而直接说出了谈话的最终目的,看看这赤匪头子到底怎么回答。

张峰听了这句反问的话,笑了一笑说道:“我们前进党从来不做封官许愿那一套,我们的理念之一就是靠山山倒,靠河河干。愿意和我们站在一起革命的人,我们欢迎。不愿意革命,但是愿意和我们一起建设国家的人,我们也欢迎。不愿意和我们一起,只要他不捣乱,甚至是骂我们,只要他不影响我们建设国家,我们也允许他们存在。所以起义不起义或者投降不投降都是马总兵你自己的决定。像马总兵一家这样经历过生死的人,既然敢于和八国联军战斗,自然也不是那种我们说几句就改变想法的人。我问马总兵你们怎么看待满清王朝,只是看看能不能请马总兵为这西北或者中国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听完张峰的话,马福祥一家都感觉自己得到了尊重,马福寿却是直接说道:“满清朝廷,成者王侯败者寇而已,这就是我们对满清的看法。”

张峰听到这话就笑了,这就是这个时代军人的思路吗?成王败寇,确实是一点都没错。马福祥家族就是战胜了左宗棠以后,立马选择投靠,从而获得了官身,有了现在的地位,成为了满清的正规军,他们对此自然感受最深。张峰此时还记得张英豪说满清能够入主中原,是大明王朝内忧外患,种种巧合凑在一起的结果。不是满清多么强大,而是时无英雄,令竖子成名而已。每个大一统王朝的末期和初期都会受到北方民族的入侵。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等等,但是最后都是中原王朝先忍气吞声,最后战胜北面民族。历史上无数次北面的入侵,最终统一全国的也仅仅只有那么两三次而已。或许元朝只是异族统治中原的一次预演,满清吸取了元朝灭亡的教训,才能获得统治中原两百多年的时间。

“马标统是觉得胜利者决定话语权吗?我们前进党主席张英豪曾经说过: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历史也不能谴责胜利者。这话和成王败寇还真是异曲同工。”

“胜利者是不应该受到谴责的,历史也不能谴责胜利者....…”

马福寿这些人听了这句话,细细咀嚼,确实是别有一番滋味。

张峰没有给马福祥他们细细思索的时间,直接反问道:“马总兵,成王败寇。那么又是什么东西决定成与败呢?马标统,我们主席给我们讲课的时候说过一个偶然性和必然性的问题。主席说一般人做事情往往会认为做成功一件事情偶然性是最重要的。比如说行军打仗,一支军队打了败仗,他总是有无数的借口觉得自己应该能够避免战败。就像你们在和八国联军打仗一样,我想你们现在也应该有了反思,觉得很多地方改变一下战术,或许就能够战胜洋人,即使不能够战胜,也不至于损失那么惨重....…”

听到张峰说战败,他们还以为张峰要说的是他们俘虏的事情,当即就脸色一黑。不过听张峰说的八国联军的事情,而且听张峰这么说,马福祥和马福寿这些参加了战斗的人都不自觉的点了点头。确实如张峰所说,现在他们再回过头来看当初那场和八国联军的战斗,确实是有非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甚至在某些地方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或许他们就能够扭转战局。有些时候想到那些战死的人,特别是自己的哥哥,他们都是后悔的拍断大腿。

马福祥知道,历史上任何时代的改朝换代,在大厦将倾的时候,主动投降的有,主动起义的有,被动招降的有。自己的侄子希望自己起义,现在自己成为了俘虏,解放军自然是希望自己投降。像马福祥这样能拿自家粮食接济汉藏民众,平素以和睦民族,喜欢亲近汉族上层的人,如果解放军都不团结,那么前进党也就是徒有其表而已。马福祥知道此时这个赤匪头子就是在劝降他们,但是通过讲道理来劝降,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所以,去寻找什么会战败?为什么损失那么惨重?这样的借口就多了,可以找出成千上万个。我们主席说过,事物的变化都是由内因决定的,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让自己少犯错误,让自己变得不可战胜,而不是去找借口。《孙子兵法》上说: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就是这个意思,这个道理能够理解和接受吧?不知道马总兵同不同意这个说法呢?”

马福祥自己亲身经历过和八国联军的战斗,既然是战败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如果真的要找原因的话,那样借口自然就多了。而且他们也确实是千方百计的想获得胜利,但是就是做不到不可胜。

“确实是这个道理,如果自己做到了不可胜的话,自然就不怕洋人的军队。”

张峰知道和马福祥这些封建时代的军人讨论行军打仗还是没有问题的,毕竟任何时候,军队都是最讲纪律性的组织,而马福祥这些打仗打老了的人,这方面是最容易沟通的。

“马先生,你也知道我们前进党和解放军才成立几年时间。对于打仗,我自己觉得不是很在行,这打仗的道理也是我们主席讲给我们听的,所以也只能用课堂上听来的话和马先生聊聊。“

“谦虚了,如果你们不会打仗,我们就不会成为你们的俘虏了。”

马福祥通过他的侄子马鸿宾已经知道这些解放军热衷于办学校,讲的不是四书五经,而是洋人学的东西,但是好歹让孩子上学,同时还组织百姓认字。这也是马福祥觉得这群赤匪与众不同的原因,也算是勉强认可的一点东西。至于说土改这些东西,他马家可是大地主,自然是反对的,但是作为一个看得清时事,掌握着兵权,还在处于上升期的家族,放弃土地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张峰坦然说道:“我们能够战胜你们,这还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问题。我们主席给我们讲《孙子兵法》的时候就说过,我们不能去追求什么上限,而是要确定底线。就像我们开炮一样,不管你炮击的准不准确,前提条件就是你不能让炮弹落到自己的阵地上炸自己人。我们的手榴弹有效杀伤的距离是十米,所有我们丢出去的距离至少要十五米,这就是底线。

《孙子兵法》讲胜可知而不可为,所以就看能不能做到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如何做到不可胜呢?就是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就要按照当时的战争规律办事情,尽可能的少犯错误。自己没有破绽,那么就等待敌人出现破绽的时候,发动致命攻击....…”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听到张峰讲这些东西,马福祥和马福寿都认真听着。不知不觉之间,他们自己听的很多东西都觉得茅塞顿开。他们一个回族通过建立民团起家的旧军官,又没有上过军校,哪里听过这么精妙的描述带兵打仗的内容。以前都是靠自己学习摸索而已。

他忍不住打断张峰的话:“你们主席居然教你们这些东西?你们就不怕敌人也把这些知识也学到了吗?“

张峰却不知道马福祥他们为什么会是这种表情。毕竟他自己从一开始上课,听到的就是这些东西。所以张峰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但是张峰哪里知道旧式军官带兵打仗里面的法门都是不传之密,被当做传家宝一样的东西,家族世袭。他马福祥何德何能学到这种知识?不过不管马福祥为什么会这样,张峰都是很客气的说道:“这是我们主席在培训课上讲授的内容。我们解放军全部人都要学习的内容,至于说敌人能够学到这些东西,呵呵,想要施行这些东西,首先就要有政治立场,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是练不出我们的军队的。”

马福祥不说话了,不管张峰说的是否傲慢。如果解放军人人都能学习到《孙子兵法》里面的内容并且充分理解的话,那么满清哪里还有胜利的道理?《孙子兵法》的真意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够领悟到的,但是领悟不到,却能够学习到里面的真意,那也是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了。

张峰看了一眼马福祥,接着说道:“做事情就必然会犯错,孔子说要不贰过。意思就是犯错以后不要试图去遮掩,而是要去弄明白为什么会犯错,尽量不在同一件事情犯相同的错误。但是如果不管你怎么努力,还是不停的失败的话,那么只能有三个原因。

第一就是自己的原因,那就是确实不想干这个事情,没有用心干。第二就是这是个事情确实不适合自己干或者自己确实干不了。第三就是这个事情本来就是错的,不可能成功的,是逆大势而为的。不管你怎么努力,违背了自然规律,必然是要失败的。”

这话一出,马福祥他们瞬间变了脸色。他们立即想到自己在京城屡战屡败,同时还想到满清屡战屡败的事实。他们的眼睛立即死死的盯着张峰,眼里的震惊之色却再也掩饰不住了。马福祥更是立即站了起来,在张峰的接待室里走来走去,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如果说自己和满清是偶然被打败的话,那是不可能的,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的队伍确实不如那些洋鬼子。如果说要找理由的话,可以有无数的理由,武器不如人,没钱,训练不够,友军不给力等等。

但是事后想来,自己在当时确实是尽了自己的全力了,在当时自己根本没有更多的选择。自己在当时用的就是最佳的办法,但是最后依旧是以失败而告终。

如果按照张峰说的角度来理解的话,要么自己不适合带兵打仗,这个马福祥立即就给否决了,自己从小就开始带兵打仗,自己不适合带兵的话,那么还有谁适合?那么就是抗击八国联军这个事自己干不了,那也不可能,自己杀的洋鬼子也不是一个两个。

那么就只有最后一个原因了,这一整个事情本来就是一个注定会失败的事情。也就是说自己抵抗不抵抗,或者说不管满清谁来抵抗,失败是必然的,不以人的因素为转移。

张峰静静的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甚至说是失态的马福祥。看着他脸上肌肉扭曲,甚至是咬牙切齿。张峰却反而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而此时的马福祥却有点恼羞成怒的感觉了,任谁知道自己走在一条失败的道路上,而在这条错误的道路上失去的是自己的兄弟,是他马家上百人,自然会他感觉到空前的羞愤。

可能是愤怒过了头,突然想到了什么,慢慢的马福祥反而又冷静了下来,用正常的语气说道:“张先生倒是非常的能言善辩啊,在下佩服。”

张峰简单的摇了摇头说道:“马总兵,并不是我能言善辩,说不清,道不明,我这是有理说理。你也知道前些年咱们西北大旱,易子而食的事情发生不少。满清朝廷无力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来解决。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所以我们不管满清朝廷做什么,我们只做我们觉得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前进党每到一个地方就分田分地,让所有的百姓都有地种,然后兴修水利,保证所有的百姓就有饭吃。我们兴办教育,让所有的人都明白道理。这样,天下所有的百姓的都和我们站在一起,满清自然也就灭亡了。满清如果想要来消灭我们,百姓们自然会和满清拼命,所以我们只会越战越强。我们最终的胜利其实早就已经注定了,并不会因为我们的对手是你们领军或者哪个人领军就会改变。我们前进党,我们解放军就是和穷苦百姓站在一起的人,那么马福祥先生,马福寿先生,你们是和谁站在一起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