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89章

作者:豪圣勇贤

现在再对自己详细描述里面的具体东西,张英豪此时已经比不了很多同志了,里面的很多门道张英豪也已经完全不清楚了。张英豪只是点了点头道:“我们在重庆和湖北确实都需要建设有造船厂。”

张英豪说完,突然想起一件事,顿时又问道:“之前不是说德美两国还有意贷款给我们吗?现在谈的怎么样了?”

“主席,现在还没有谈拢,主要是德美要求太高。”春江水暖鸭先知,此时明眼人都知道前进党在远东这片地方已经扎根了,列强的干涉已经不可能再把前进党和解放军彻底消灭干净了,至少可以割据一方。拥有了如此大的一片解放区,已经是超过清国的大势力了。对于英法,或许他们还想要维持满清的统治,好维护他们的利益。但是对于美德来说,他们其实并不能从满清身上获得多少利益,他们在满清那里获得的利益本来就少,所谓船小好调头,他们随时可以抛弃以前的利益,跟更加符合他们利益的势力合作。前进党积极地接触他们。特别是德国,急于获得原料产地和工业品销售市场,面对合作,德国更是迫不及待,而且到目前为止,双方的不少合作还是非常的愉快。

张英豪思考了一下说道:“我们这次解放战争必然会解放江西,德国不是大量需要钨矿吗?咱们江西就有很多,你们再找德国谈判,要想办法从德国获得足够的贷款,弄到足够的资料,购买足够数量的机器,这些矿石我们可以优先卖给他们,但是要换回我们自己需要的东西。“

”唉,主席,好东西这些国家也不肯卖啊!就像水压机,他们也只肯给我们建千吨级的,五千吨的都不肯给我们建,万吨水压机那是想都不要想了。“

“哼,他们不肯建咱们就自己慢慢研究,科学道理就在那里!咱们中国人就要有这志气,死了张屠夫,咱们也不吃那带毛猪,不过,先慢慢谈吧!”

张英豪的态度就是这样,前世那么困难依旧搞出了两弹一星,万吨水压机也是中国自己搞出来的,只要慢慢研究,张英豪相信迟早肯定能够解决问题。

“资料现在咱们已经弄了不少回来,不过是咱们现在的底子太差了,所以很多东西都没办法实现而已。”

“所以我们除了拼命购买机器设备外,还需要拼命培养人才啊!我们的技术培训学校还是太少了,不过我们解放更多的省份,特别是湖北以后,我相信很快就会好起来了。只要贸易量加大,我们需要的一切,列强都会卖给我们的。”

张英豪知道自己是幸运的,因为这个时候的贸易保护政策还没有成为世界列强的共识,只是少数公司为保护自己利益的单独行为。其实就是前世的所谓全球自由贸易其实是一点都不自由,全球化也只能磕磕绊绊的进行。为什么?就是因为世界各国专利技术的保护,高新科技禁止出口,自由贸易注定就缺失了。

真正的自由贸易不仅仅应该是工业消费品的自由贸易,还应该是科学技术的自由贸易。但是欧美等先发工业国掌握着大量的专利技术,掌握着大量的技术壁垒,后发工业国如果要参与进世界的贸易,就必须遵守列强们制定的规矩,这些规矩必然是对先发国家有利,所以前世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持续昌盛下去,其实就是因为后发国家奶着他们。就像中国的发展,作为世界的制造工厂,但是自己却没有掌握多少核心技术,纯粹沦为打工的角色,每年都被这些国家大量吸血一样。欧洲国家只要能够从中国吸几口血,就能够活的很滋润了。

如果全球真的完全贸易自由,高新科学技术也贸易自由的话,那么,凭借中国人民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再贵的技术也能够买过来,那么可以卡中国脖子的东西就基本没有了,如果世界贸易真的自由,中国早就彻底摆脱列强的束缚,直接一飞冲天了。当然,后来中国也慢慢掌握了一些核心的科技,学着列强—样赚钱了,然后也开始大力鼓吹全球化,自由贸易。至于所谓的自由贸易,嘿嘿!咱们还是自由贸易工业消费品吧!技术那是不行的!

但是在这个时代,国家之间的贸易除了大量的农副产品和工业原料之外,其他的就是大量的机床等工业设备,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工业科学技术存在着大量的贸易与交流,工业消费品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在这个时代,只要你想要买,绝大多数的技术资料都可以买到,而且这个时代,机床设备就是商品之一。当然,依靠列强是不可取的,所以还需要大量培养出本国的人才掌握这些机器设备。

张英豪开完会,当即下达命令,各部门应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把这些机器尽快运输回国,参与到国家的建设当中。这一波解放战争以后,解放了广大的地区,接下来搞建设就更加的逞心如意,得心应手了。

而在此时,从萍乡煤矿出发的起义军已经到了长沙。长沙在清末,就是一座旧城,城墙原本就低矮破旧,再加上几十年前太平天国在长沙祸害了一番,如果武器足够的话,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低矮的城墙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够把长沙给拿下。

185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激战三个月,因为太平天国仅仅只有几千部队,而长沙则前后汇集了四五万清军,最糟糕的是天平军还要面对四面八方赶来增援的清军,这些纷纷向着长沙赶来清军极大地牵制了太平军的军力,最终致使太平军没有能够彻底攻破长沙。

满清自己找死,为了剿灭广西会党起义,抽调了湖南、江西大量的兵力,留在地方的兵力也就勉强维持住当地的治安而已。导致各地的清军要么就被解放军消灭了,要么就是躲在城镇里面不敢出来。此次进攻长沙的情况正好跟太平军进攻长沙时候的情况相反,解放军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打算齐聚长沙,打算攻克这个湖南政治中心。反而是各地清军处于一种孤立无援状态。

为了防止围剿镇压广西会党起义的清军回援湖南,解放军首先从贵州出兵,不仅切断了广西退往湖南的通道,还在湘南的桂阳――郴州发起了另外一场大起义。桂阳和郴州一带有不少的矿区,再加上满清的矿山基本都是“国营",所以满清是十分重视矿区的守备的,特别是太平天国以后,满清对于镇压矿工非常的重视和卖力,就像萍乡煤矿一样,满清对于不服从管教的人,向来都是不手软的。

中国,也就满清这种以杀戮和压迫起家的烂透了的朝代是丝毫不敢发动群众,否则绝对不会如此不堪。中国,只要是在统一的情况下就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国,虽然是弱国,穷国,但是也绝对不是普通国家可以欺辱的。就像二战以后,即使当时的中国再弱、再穷,那也是联合国创世国之一,是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没有中国,他就玩不转。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产铁大国,两千年来中国的铁制品不仅自给自足,还远销欧洲,中央政府更是通过控制盐铁,从而控制草原和边疆地区。中国冶炼业其实非常的发达,全国各地分散冶炼的钢和铁其实总体来说并不算少,否则中国的亿万国民怎么生存下去呢?实际上中国的传统冶炼和近现代钢铁厂的差距其实就是一个温度问题,也就是中国传统的冶炼温度不够高,钢铁里面的杂质清除不了。但是中国各地其实就有大量的冶铁铺子、炼铁炉子和工匠,像山西的长治、晋城,广东的韶关、佛山,江西的赣州、萍乡,湖南的桂阳、林郴州等大量的地区和城市,当地的冶炼史足有上千年,其实只要把当地的这些资源整合起来,只要炼钢技术得到突破,依靠当地丰富的铁匠、工人,就能够成立一个大型的钢铁集团一点也不为过。在中国,依靠全国的庞大市场和人力资源,利用煤铁复合地区的优势,孵化出几个德国鲁尔区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矿工们开矿就必须要有组织,有纪律,而且这个时代的矿工几乎都遭到了非常严重的盘剥。不管是东三省,还是华南地区,一旦身强体壮的矿工们起义,工人们凭借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哪个国家要对付矿工起义都是一件非常难以对付的事情。

前进党同志在桂阳和郴州带领工人们起义以后,攻下了没有多少人防御的嘉禾、桂阳、郴州等城市。缴获了满清用以镇压广西会党起义的大批物资,然后起义部队立即开始征兵,清末有句话叫做无湘不成军不是没有道理的。曾国藩的湘军大部分就是湖南人,而曾国藩他们这些人和太平天国打仗,那是捞的盆满钵满,钱财都是用马车给拉走了,拉到了哪里?当然就是湘军们自己的家里。

所以湖南在镇压太平天国之后,多了无数的地主,而事实上,这些人把抢来的钱就是用来买地当地主了。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湖南的阶级斗争越来越激烈。而有曾国藩、左宗棠这些榜样在,湖南人都知道富贵就需要用命来拼搏,毕竟当初湘军出征的时候,纪律和战力完全比不上太平军,后来请了洋教习才有所改变。从最开始完全打不过太平军,到之后打成平手,最后能够战胜太平军。

这里面从军的人死了一批再来一批,如果认真算起来的话,湘军士兵几乎都换了几茬,用四不存一、五不存一来形容都完全不为过。所以在湖南振臂一呼,无数吃不起饭的人都是响着云集。解放军进入竖起招兵买马的大旗,就有大量的百姓前来投军。

解放军对于这些投军的青壮几乎都是来着不拒,这些人没有武器,但是编成辎重队,预备队还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而且这些人都是最佳的兵源,可以边行军,边教育。很快,前进党打听到宜章的清军也只是两个巡防营和一些绿营兵以后,解放军分出一个团的战士南下攻克宜章,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攻克广东粤北门户坪石和罗家渡,条件允许甚至可以再往南攻克乐昌。

湖南在清末本来就是矛盾最为尖锐的省份,一直以来就是起义不断,所以解放军杀入湖南,这些人自然纷纷前来投军。这些矿工对于机械,炸药都不陌生,他们这些善于爆破,不畏艰险的同志,只需要稍微训练一下,诉几次苦,就会成为非常优秀的战士,这是一笔极大的人力财富。

“上等的人欠我钱,中等的人得觉眠,下等的人跟我去,好过租牛耕瘦田。”

这是广西贵县天地会怡义堂堂主张国梁,早年聚啸山林,干打家劫舍买卖的时候写的一首反诗。不过张国梁也是一个“宋江"式人物,后来他在一仗失利后,就接受了清廷的招安,反过来协助清军镇压天地会同袍兄弟,并追随向荣,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成为太平天国的一世劲敌,最后为满清战死沙场。

此时这首反诗重新燃起了生命,在广西、湖南南部,广东等地重新流行了起来。挑动无数百姓揭竿而起,大量穷苦的老百姓唱着这首在民间流传极广的造反歌前来投奔解放军。

第四百零八章:

来投军的人很多,但是,原则上来说,没有经过训练的士兵是不能把他们派上战场的。而且,就算是不上战场,也必须经过纪律教育和简单训练才行。但是现在解放军缺的的就是时间,而且,作为士兵,只有上过战场才能积累出足够的经验,才会成为放心使用的老兵。

特别是此时进军湖南的解放军,他们一路进攻,甚至只能算是一路武装行军,除了少数隘口和城市的清军会阻挡一下外,根本就没有清军敢于挡在解放军的兵峰前面。

面对清军低下的战斗力,面对广西十数万清军和大量的民间武装力量。张英豪最后还是转变了一直以来的态度,下达了新的命令:解放军把这些投奔过来的人简单训练以后,就由老兵带新兵的模式,带着他们一起作战,快速提高他们的战斗力。采用边行军,边训练,边战斗,边学习的模式对待这些新招募的士兵,将来形势平静下来以后,在集中整训。

这么做短时间虽然会稀释解放军的战斗力,但是广西拥有大量的地方武装力量投奔解放军,这些人本来就有一定的战斗力。而且,满清军队的战斗力也是低的可怜,都是一次性的文盲军队,所以解放军这么做是一点关系也没有。而且解放军的人数在短时间内能够大量增加,也正是因为采用了这种暴兵模式,使进军广西的解放军人数迅速壮大,一举战胜了广西清军,在最短时间内解放了广西。

起义的同志们在湘南站稳了脚跟,当然还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不会忘记,那就是钱粮和子弹的问题,也就是把郴州变成一个后勤基地的问题。到了湘南这种远离解放区的地方,子弹问题可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如果枪支没有了子弹,那就只能和敌人拼刺刀了。不过郴州就有火药库,而且那些矿山也都有黑火药,虽然质量和威力都不怎么样,样但是有总比没有强吧。

郴州,桂阳这些地方,有煤有铁,大炮造不了,小炮也制造不了,简单的制造手榴弹还是没有什么问题吧?中国铁匠铺里面能工巧匠很多,简单制造些步枪零件什么的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利用郴州,桂阳的物资基地,为解放军解放广西、广东、湖南、江西都提供了大量的后勤物资帮助。

此时,进军长沙的解放军正规部队也在拼命地行军,部队征集马匹和驴子,用以驼运辎重。绝大部分的地方,胶轮大车都能够快速的运动起来。解放军起义几年来,经历的行军也是多不胜数了。同志们对于行军也总结出了很多的经验,行进多少距离后需要休息,喝水,吃饭,大家心里都已经有数了。再加上从西往东打,粮食其实也不用带很多,只要在当地的同志接应下,把当地的恶霸地主公审就可以"应粮于敌”了。

但是湘西距离长沙还是太远了,直线距离就超过三百公里,短时间内,进攻长沙的主力只能是从萍乡过来的起义部队。

萍乡煤矿起义的先头部队到达长沙以后,没有急着立即进攻长沙,而是在击退了长沙守军以后,进驻了城南妙高峰,占领了西湖桥和金鸡桥。湘军原本装备不行,人数现在也不多,但是张之洞也把长沙的清军全部更换了快抢,而且,湘人好斗,战斗力颇强。此时长沙清军抵抗的颇为激烈,长沙城里面清军的弓箭手,抬枪兵全都参与战斗。一时之间,果真是枪炮子弹如雨,炮声如雷,声震十里。其实张英豪前世见清军居然使用抬枪赶到悲哀和好笑,但是实际上这也是钢铁质量不合格的无奈选择。子弹射程要比得过洋枪,自然就需要增加火药量。为了不使枪械炸膛,只能增加钢铁厚度,最终生产出来的就是特色抬枪,所以抬枪实际上射程与威力还是不错的,只是用起来不方便而已。

起义大部队也到了长沙,和先天部队汇合在了一起。湖南的两位巡抚张曾扬和庞鸿书此时就站在长沙的城墙上,看着城外隐约出现的密密麻麻的人群,内心也波澜起伏。

此时应该是张曾扬卸任,庞鸿书接任,没有想到这天下的事情就是这么巧,出现了两个巡抚直接被同志们堵在长沙的事情。

“润生,这些就是赤匪?”

张曾扬,字小帆,又字润生,是张之洞的本家人,前世的革命女战士秋瑾就是他捕杀的。

“不是,这是萍乡煤矿的工人造反了,赤匪现在还没有到长沙。"

庞鸿书,对于兵事,号称无不考究。这两个人都不是一般人,都是妥妥的满清高官,反革命分子。

此时,城墙站着的不仅有两个巡抚,还有一干地主士绅也在看着外面的起义同志。由于湘西被前进党解放,现在长沙也汇集了不少的地主士绅,他们都知道湘西已经被解放军占领了,他们这些人对于解放军可是不陌生,知道解放军挫败了多次满清的进攻,打败了太多的清军,所以此时不仅是沉默不语,内心更是慌得可以。

但是长沙城里面还有一群读书的"名士”,他们这些人看到起义工人一个个剃着像和尚的短发,一个个破口大骂。其实骂的也不过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些人无父无母之类的屁话,起义的同志也懒得理会这些人。

“洪杨余孽,此等贼人不灭,天下难安。”

“润生,此时贼人还立足不稳,正是率军冲杀之时。”“正有此意。”

此时解放军的正规部队还没有到达长沙,事先有了一点准备的湖南巡抚张曾扬看到起义部队初来乍到,妄图在萍乡煤矿组建的队伍立足未稳之时主动出击,给予起义同志迎头痛击。

清军的布阵还是老一套,在湖南城东的蔡公坟,小吴门等地布下数个阵势。由于现在起义解放军的枪械并不充足,进攻犹显力量不足,但是制造的手榴弹,炸药包的数量却是十分充足,所以,肯定暂时不能和清军打野战,这样肯定太吃亏了。但是不管怎么说,起义部队人数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故而也不怕清军的进攻。

领导萍乡煤矿起义的蔡绍南等同志也都是在解放区经过军事训练的同志,都是参加过攻打土堡围子的战士,面对清军的进攻也丝毫不见惊慌。有缴获的少许枪支弹药,还有大量的土制手榴弹,炸药包这些武器,防守还是没有多少问题的,当然这也是清军的进攻意识不强而已。现在同志们只是有条不紊的奋力地做些前期的准备工作,挖战壕,挖地道,煤矿出身这些个工人做这些事情都是得心应手,表面上他们就是全力防守而已。

但是到了晚上,解放军除了拼命制造响声,敲锣打鼓,大肆骚扰清军外。也已经开始在挖的地道里面和城墙上安装炸药了。没错,此次蔡绍南等同志的进攻长沙战术,就是解放区最典型,最成熟的攻打土堡围子的战术。

蔡绍南等同志也不愿意在长沙城外等过多的时间,未免夜长梦多,第二天早上四点钟,部队就已经吃好了早饭,前期准备也已经全部做好,就等着蔡绍南的一声总攻命令了。

蔡绍南掏出怀表看了一下时间,然后又环顾一周,当即命令道:“点火。”

“是。”

命令一下,各处的同志们就看到一个烟花突然飞向天空爆炸开来,半边天空都被照亮了起来。他们也不再耽搁,当即对着引线点火。

此时,守卫的清军一夜都没有休息好,即使是外面敌军依旧在大喊,他们也已经哈欠连天了。突然一个烟花在天空中爆炸,这些清军立即精神一阵,有些清军觉得这个烟花非比寻常,有些依旧是没有丝毫的惊醒,继续打着哈欠。但是,到现在依旧在坚持的庞鸿书看到天空的烟花,当即对着清军将领们说道:“敌军马上就要进攻了,全部立即去准备。”

原来,庞鸿书和张曾扬两人商议,最后决定一人负责晚上坚守,一人负责白天坚守,清军也分为两组轮流守城。这样不管敌人什么时候攻城,都有一个人在指挥部。

各清军指挥官刚出去,庞鸿书还没来得及坐下,就听见长沙城墙内外突然传出一阵又一阵的爆炸声,此时准备进攻的同志们也不知道爆炸的最后情况怎么样,当即就喊道:"同志们,推翻吃人的旧社会,建立新中国,跟我冲啊。”

“冲啊。”

上万人的呼喊,喊出了人民心里的不甘,喊出了满腔的愤怒,上万人以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拼命往前冲锋。

此时,守卫的清军虽然对爆炸始料不及,但是各部也算是早有准备,在军官的指挥下慌忙死守缺口,凭借洋枪洋炮疯狂的射击。同志们非常英勇,点燃手榴弹就往清军队伍里面扔,甚至不少同志更是直接抱着炸药包就冲进了清军的队伍里面和清军同归于尽,显得莫名的悲壮。越是进步的同志,越是有觉悟的同志,在艰难时刻就死的越快不是没有道理的,这些敢于抱着炸药包和清军同归于尽的同志,就是此次萍乡煤矿起义精锐核心,但是,为了推翻满清统治,他们毅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但是,在清军强大的火力下,同志们冲了一次又一次,最终都被打退。但是同志们依旧悍不畏死的向清军阵地发起攻击,清军被同志们的气势震慑了,眼看阵脚要乱,防线行将崩溃。庞鸿书急了,当即喊道:“督战队,谁敢后退,就杀谁的头。”

督战队当即砍杀推后的清军,在杀了多个试图逃跑的逃兵后,清军再次稳住了阵脚。

按照张英豪原本预估,应该是解放军的正规部队也能够赶到长沙,然后共同进攻,这样也就不会让这些缺枪少炮的起义工人们冒死进攻长沙,但是事实往往就是如此不如意。

矿工同志们毕竟是没有经历过严酷训练的部队,而且这么多人也施展不开,拿着铁镐,铁|的同志们根本冲不进去。即使不少同志悍不畏死,但是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太大,战场上炮火轰鸣,硝烟弥漫,喊杀之声如雷贯耳,最终依旧被清军守住了城墙缺口,没有攻进去。虽然进攻的时间不长,但是这场血战最后胜负已分。

此时,进攻的战士们情绪低落,看着地上铺着的不少尸体,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整个战场除了伤兵的惨叫,慢慢的陷入了安静当中。

蔡绍南此时面到这种情况,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此时的蔡绍南想的唯一的事情就是必须把长沙给打下来。因为这是他带领起义部队的第一次军事行动,所有同志都在看着他的表现,即使伤亡再大,也要把长沙给打下来。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就是以成败论英雄,如果他带领如此多人连长沙都打不下来,那么对他的以后的事业发展就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他突然灵机一动,当即喊道:“命令,把所有的枪支全部集中起来,看看还有多少枪支弹药。把准备好的手榴弹和炸药包补充完毕,把我们缴获的土炮也清理干净,我们要再进攻一次。”

“是。”

“命令,各部再次进行土工作业,尽可能的靠近城墙。最好只要一个冲锋就能够冲进城里面,政委,立即去再做一次动员。半个小时以后,等下全体战士由我带领一起进攻。”

“是。”

同志们当即又开始进行土工作业,朝着长沙城墙拼命地挖掘战壕,丝毫不理会清军从城墙上射来的子弹。

不长的时间就统计了上来,剩余的枪支里面有滑膛枪,燧发枪,栓动步枪等总共只有四百支,步枪弹平均分配给步枪使用,每条步枪只能分到三发子弹。

蔡绍南听完汇报,皱了皱眉头说道:“我们之前错了,全部枪支这次不再分散使用了,而是全部集中在一起使用。我们只有一次进攻机会了,如果这次攻不进去,那么我们只能立即撤退等待解放军正规部队了。”

“明白。”

蔡绍南看得清楚,刚刚同志们已经攻进去了,清军也已经溃退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回事,最后同志们居然被赶了出来。蔡绍南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长沙的清军这么能打,就是同志们抱着炸药包和他们同归于尽,清军居然也没有崩溃。

蔡绍南此时自然是不知道,长沙城里面,巡抚大人亲自靠前指坐镇挥,不少地主士绅带过来的民团武装也加入了战斗,再加上他们进攻的火力确实是太低了,还有城墙的阻挡,导致清军超常发挥了。如果是正规的解放军来进攻,或许一通炮弹,一个冲锋就能够攻下长沙了。

半个小时一晃而过,蔡绍南此时也来到进攻的地点,望着远处那炸开的缺口和隐隐在填补缺口的清军,冷哼了一声道:“等下拿着炸药包得同志匍匐前进,土炮开炮吸引敌人的第注意力,然后直接用炸药包首先开道,手榴弹也同时丢一轮出去,之后步枪兵立即冲锋,遇到抵抗就集火对着敌人射击,这一次,我们务必从缺口攻进去,和清军展开肉搏,抢夺清军的枪支弹药,展开反攻。”

“明白。”

一声令下,拿着炸药包的同志当即就开始沿着战壕向前运动,然后又匍匐前进。看到同志们到达预定地点以后,土炮开炮了,同志们当即就点燃炸药包丢了出去,瞬间被炸的烟尘四起。

“同志们,跟我冲啊!”

蔡绍南当即大喊一声,这次剩余的同志也都是一声呐喊的冲了出去。这个时候,除了冲锋还有什么办法呢?只能用人命把缺口撕开。也幸好长沙清军没有装备重机枪,否则这些冲出去的同志就是最好的活靶子了。

“杀啊!”

幸好现在还是晚上,幸好同志们不畏牺牲,英勇作战。终于,被清军射了两轮子弹以后,就有一些同志从边边角角的地方摸进了城里面。蔡绍南甚至看到一名战士拿着镐头就对着一个清军的脑袋敲了下去,他甚至看到了那个清军的脑袋直接被开瓢,血水飞溅的样子。

“有同志已经攻进去了,杀啊。”

“杀啊。”

终于,在大军杀入城和清军战在一起以后,同志们缴获的步枪和子弹越来越多了。

但是,看到不少清军依旧在刁钻的位置不停的对着对着同志们射击,不少同志被射杀,有同志当即大喊一声:“草泥马,老子和你们拼了!”

喊完,又有不少的同志点燃了炸药包就选择和清军同归于尽。最终敢战的清军被杀完,残余的清军再也招架不住,直接被缺枪少炮的战士们打得崩溃了。不少长沙的本地清军眼看守不住了,当即把枪支一丢,衣服一脱,猫着腰就消失在了大街小巷之中。

“缴枪不杀。”“缴枪不杀。”

蔡绍南知道此时绝对不能给清军重振旗鼓时间,必须跟着溃败的清军一路杀过去,否则一旦再次和清军形成对峙,自己这边必败无疑。

蔡绍南当即喊来几个同志说道:“没有办法,不能再这么下去了,同志们,你们当即从小巷深入长沙城内部,然后挑几座房屋放火,成败在此一举了。乡亲们烧坏的房子,我们事后给他们重建,烧坏的东西,我们也给赔偿。”

这几名同志也知道事态紧急,此时已经完全打疯了,死了那么多的同志,如果还拿不下长沙,同志们也就白死了,当即回答道:“是。”

就在这几名同志转身往黑暗之处跑的时候,蔡绍南抬头突然看到远处已经有不少地方开始冒出通红的颜色了,不用说,那里肯定是着火了。

蔡绍南当即大喊道:“回来,快回来,不用去了。”

几名同志听到喊声,当即回头,就隐约看到蔡绍南手指指着的方向,众人当即看过去,顿时就明白不用他们去放火了。

第四百零九章:

确实不用自己的同志去纵火制造混乱了,远处此时已经有帮会人员,地痞流氓恶霸和信奉富贵险中求的投机分子开始不安分的出来抢劫了。他们为了制造混乱,自然是纷纷开始放火。此时正是月黑风高夜,杀人放火天。战火照亮了半边天,很快,火光也慢慢照亮了半边天。

城中不少老年的百姓已经想起了几十年前的那场长毛之乱了,心中担忧不已,纷纷躲在家里不敢出来,紧闭门窗,等待着最后的胜利者出现。这就是乱世小民的悲哀,他们只能随波逐流,表面上和他们无关的事情,现在历史却要把他们被迫卷入解放的洪流当中。

此时城内确实陷入了混乱,进攻的同志们自然不会浪费这机会,捡起清军丢弃的武器,紧跟着满清的溃兵,直接往城中深处杀去,四处都是进攻的同志,清军最终坚守不住,然后就直接崩溃了。

蔡绍南当即大喊道:“清军崩溃了,同志们冲啊!”此时风助火势,城中火势越来越大。庞鸿书和张曾扬见后方有人放火作乱,当即命令清军立即弹压。但是,很快又传来前线清军崩溃的消息,对面的敌人也没有丝毫停止进攻的迹象,又见后方因为大火已经大乱,知道长沙已经不可守,当即在一众乱兵的裹挟下退出了长沙。同志们自然是乘胜追击,最终把清军全部赶出了长沙城。

此次长沙大火,虽然没有人为设置引火之物,不似前世历史上的长沙大火烧的那么严重,但是这个时代的大量房子还是木头建设,家里更是柴禾胡乱堆放,大火迅速蔓延,在同志们解决了清军以后再来救火已经稍微有点迟了。长沙大火整整焚烧了一天,在拆毁了大量的房屋形成隔离带以后才把大火彻底控制下来,此次大火总共烧毁和拆除房屋三千余栋,直接经济损失高达数百数万元。也幸好是百姓们因为战斗而全都没有睡觉,大火烧到家门口以后也都纷纷逃离了家门,所以仅仅烧死了数十个来不及逃离或者试图抢救自家财产的百姓,但是,乘乱被乱兵和抢劫犯害死地长沙百姓却是多达数百人,这又是满清留下的一桩罪恶。

这种事最终必然是要满清承担这历史责任的,而这火最终到底是要归咎于满清、帮会、地痞、流氓和恶霸身上的,这也为之后清除这些腐朽势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起义矿工们在长沙一战缴获了大量的武器,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鉴于他们在进攻长沙的时候,有那么多的民团帮助清军,同时也有不少的民团在外围伏击他们,造成了矿工同志们重大的死伤。蔡绍南在稳定了长沙的局势以后,当即展开了疯狂的报复,部队以营连为单位,对参与到长沙战斗中的附近民团武装进行毁灭性的打击。即便地主武装是地头蛇,依旧抵挡不住同志们的愤怒的暴击,在部分当地群众的带路的条件下,将一百公里内的团练武装全部连根拔起,筹备团练的地主杀了个精光,把地主家的土地全部分给了无地少地的贫苦百姓。在如此雷厉风行的行动下,长沙在落入到解放军手里以后,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任何波折。

张英豪接到长沙被解放的电报以后,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淡淡地说了一句:“知道了。”

这就是张英豪全部反应了,因为此时即使是解放省会城市的消息也已经完全不能让张英豪的心绪产生什么波动了。至于矿工起义部队在解放长沙的时候死伤惨重和他们对长沙本地地主民团大开杀戒的消息,张英豪心里更是没有泛起丝毫的情绪,既然参加革命,那就是把脑袋拴在裤腰带上,就要有随时丢掉性命的准备,既然地主阶级要做反革命,就要有被革掉性命的觉悟,所以张英豪听到消息,也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仅此而已。

而就在萍乡的煤矿起义工人攻下长沙的时候,此时从云南进军解放广西的解放军战士们在解放百色以后已经开始顺右江而下到达田州城外休整了。同志们知道只要一路沿右江而下,就可以到达南宁,而利用右江运输物资是目前的最佳的办法,可以大量的节约后勤运输的人力和物力,只要牢牢抓住这条运输线,解放广西的进程也将大大加快了。

此时,到达田州的解放军都觉得清军应该不会出城主动攻击解放军,而是死守城墙,不免就放松了警惕。可是没有想到,在城东驻扎的清军总兵居然有勇气突然对解放军发动了进攻。此时广西拥有大量的清军,此次清军出动上万人,他们疯狂的攻击解放军一个三千人的阵地。同志们—看清军居然有这么多人,自然也立即知道了清军对于云南方向解放军的进攻早就有了防备。

广西的清军跟广西会党武装鏖战了几年时间,总归还是有点战斗力的,在清军人多势众的时候,也是敢冲敢打。可惜,他们攻击的是解放军。在度过最初的慌乱以后,解放当即就和清军对射起来。

清军在广西的镇压会党武装使用的大炮不少还是使用实心弹,根本不能和现在的开花弹的杀伤力相提并论。特别是清军进攻的时候,解放军的迫击炮弹就像下雨一样落到清军的阵营里面。迫击炮虽然杀伤力不大,但是大炮就是大炮,而且迫击炮射速快,一发炮弹下去就有清军出现伤亡。

很快,清军进攻不下阵地想要退走的时候,解放军战士们心里还憋着一股火呢,当即跃出战壕主动出击,双方在城墙附近展开大战,红旗招展,炮声隆隆,战斗异常的激烈。

就在这时,清军的一个骑着滇马的骑兵马队从解放军的侧翼出现,立即展开冲杀,侧翼的一个连抵挡不住,居然溃败下来,马队冲进解放军的阵营大肆砍杀,情况万分危急。连长蔡斌自然不甘心失败,当高声喊道:“同志们,上刺刀,给我反冲锋,一定要挡住,杀啊!”

蔡斌也是个凶猛的人,更是个狠人。当即组织部队反冲锋,用人命堵住了清军马队的冲击,同时向上级汇报清军骑兵的情况。团长此时也看到清军的马队,当即拉上四挺重机枪,形成交叉火力,骑兵像割麦子一样倒下,并派出部队支援,很快全歼了这股冲进阵地的清军骑兵,保住了防御阵地。

战斗的结果就是解放军的部队以胜利收场,清军在战场丢下两千多具尸体仓惶撤退。现在天已大亮,解放军也不再浪费时间,既然现在清军居然敢出城主动进攻解放军,战士们自然也敢跟着清军就杀入了城中。

战士们没有任何的停顿,装上刺刀,部队以班排为单位就开始扩展控制范围,向着两旁的街道就开始往四周进攻。同时,一门门迫击炮被抬入城里,对着满清还在固守的阵地试射,然后对着满清的阵地和街垒猛轰。

这行云流水的战术行动是解放军这几年日积月累一点点总结出来的,经过反复的战斗锤炼和训练,才有今日的优异表现。当然炮兵这么优秀的表现在那些刚整编不久的武装人员眼里,有的只是羡慕与憧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