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190章

作者:豪圣勇贤

田州城内的清军极为顽固,其实在中国有一个奇特的说法,如果有人去总结一下,好像这里面有一个人很大的问题啊!比如广西出狼兵,广西自然是民风彪悍;西南环境恶劣,自然也是民风彪悍;陕甘自古出强兵,然后大西北自然也是民风彪悍;然后是四川民风也彪悍;东北那嘎达不用说,民风不可谓不彪悍;然后苏北和浙南也是民风彪悍;中原自古匪患丛生,民风也是彪悍;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难道民风就不彪悍了?湖南都有一句无湘不成军,难道民风就不彪悍了?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广东自然也是民风彪悍。如果这么算起来,特么的,全国也就那么几个地方民风不彪悍了,全国处处都是刁民啊!其实从如此之多的彪悍之地也可以看出,中国就是世界上最佳的兵源之地,在中国,暴兵千万都没有丝毫问题。

闲话不多述,在解放军攻进城里面以后,清军依旧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居然四处纵火,点燃民房,一来可以用火来阻止解放军的进攻,二来可以放冷枪打死救火的解放军。也可以烧出一片空地,有了这片空地,清军就可以躲在对面,用来射击进攻的解放军。

解放军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这么顽固的清军了,虽然遇到放火的敌人不在少数,但是解放军对此也没有什么好办法。所以清军放火还是起到了作用的,为了尽量减少解放军的伤亡,对这些着火的房屋,解放军选择动用炮兵使用直接用大炮摧毁。解放军不想用大炮摧毁那些完好的民宅,所以组织部队再次进攻。没想到清军在对面的墙上开了不少射击,他们从这些射击孔里面突然对着解放军偷袭射击,解放军战士们猝不及防,居然造成了十几人的伤亡。几个射击孔,就能压制街道上几十个解放军士兵轻易动弹不得。

站在城墙上的指挥官看着清军负隅顽抗,咬了咬牙,说道:“命令炮兵,把那些墙给我轰了。”

进攻的部队很快带着伤员撤了下来,此时炮兵立即抬着大炮上前,对着对面的房屋就开始开炮。

这种炮弹是解放军特制的炮弹,专门用来进攻城墙,它的头部经过切削,弹头可以射穿墙壁,在墙后面爆炸。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总算是摧毁了清军精心准备的防线,步兵们继续进攻。

可是,这个时候,满清的军队依旧没有崩溃,他们依旧在顽强的抵抗。甚至一些清军躲在民众的房子里,然后突然杀出,对着解放军用冷兵器厮杀起来,广西的民风彪悍,可见一斑。虽然每一次都以解放军的胜利告终,但是遭到袭击,伤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幸好解放军总人数高达好几万人,就是用人堆,也能把田州给拿下来。这些受伤的战士源源不断的送到解放军野战医院,不长的时间里面,就已经送到了数百的轻重伤员。解放军都付出如此的代价,清军自然是付出的代价就是数千人了,总的来说这对解放军来说也是比较少见的伤亡了。不过在这些敢死战的清军战死以后,接下来清军就组织不起什么有效的进攻了。

这个时候,任何的指挥官都知道再加把劲,清军就会崩溃掉。此时田州的城墙有三面都已经被解放军攻占了,清军此时都躲在城内的房屋当中和占据一面城墙负隅顽抗。如果此时,解放军不计成本的用炮轰的话,清军覆灭只在顷刻之间。

但是现实不允许浪费炮弹,解放军现在的任务是拿下南宁,现在的炮弹极为珍贵和重要。以现在的运输能力,万里迢迢的从四川运过来的话,完全就是不现实的事情。后勤现在承担的压力非常大,所以现在只有靠步兵来解决问题。

田州不愧是清军经营了一段时间的老巢,内部的防御体系做的很完备。或许这些防御体系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四周都用结实的砖石挡住了街口。这时,有同志当即提出穿墙法,就是用炸药把砖墙炸塌,那么,这些清军的工事也就没有什么用处了。

其实穿墙进攻法就是军校必讲的课程之一,有人提了出来,自然是说到就做,对于解放军同志来说,爆破也是经常的事情,所以连续爆破几堵城墙后,解放军就进入了清军的核心地域。此时大量解放军从缺口涌入,从后面开始射杀负隅顽抗的清军。这下,清军总算是是彻底崩溃了。

田州之战,最后解放军用炸药爆破墙壁,杀入防御的核心地带。清军当即崩溃。外面的士兵当即给予清军最后一击,清军再也坚守不住,当即从最后一面没有被攻占的城墙夺命而逃。

跑步?解放军最不怕的就是跑步。这下解放军也不急了,就这样慢悠悠地跟在清军的后面。清军一边跑,一边把身上的所有影响逃命的物件全都往地上丢。在跑了几公里以后,迎头就撞进了预先埋伏在这里的解放军包围圈里面。清军此时两手已经空空如也,面对埋伏的解放军,最后彻底崩溃,只能四散开始奔逃。

逃命的这四千清军,打死六百多,除了少数逃脱外,全部在追击战里面当了俘虏。解放军对广西围剿会党武装的清军评价就是一句话:他们不是正规的军队,只是一些经过训练的民团武装。

接到广西发过来的捷报,张英豪也没有为解放军在广西消灭上万清军而高兴,因为此时张英豪的办公室里面站满了人,而张英豪正在办公室里面看着桌面上放着的三份文件,第一份是法国驻重庆领事馆总领事安迪转发过来到外交部的一份来自大英帝国的通牒,里面表示大英帝国在长江流域有重大的利益,警告解放区政府不得损害大英帝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并且表示大英帝国将派出军舰在长江上巡逻,用以维护大英帝国在长江流域的利益。

第二份文件是前线观察哨发来关于列强军舰逆长江而上的电报,电报里面表示列强的军舰组成编队,此时已经快要到达荆门山和虎牙山处。第三份文件是前线炮兵部队发电报来请示:部队是否开火阻拦列强军舰继续逆流而上。

张英豪看着眼前的三份文件,眉头渐渐皱了起来,自己最担心的事情还是要发生了,真是见鬼的墨菲定律!

第四百一十章:

原来,经过几天的酝酿,英国军舰“山鸡“号、“山莺"号、“怒气"号和法国军舰“奥利"号、“大江"号、“阿纳利"号等炮舰组成舰队,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企图利用他们的巨舰大炮对解放军再次进行威逼恐吓。

张英豪知道,像“山莺”号、“山鸡"号这种排水量只有150吨,载员只有25人的小型军舰,在没有现在没有见识的普通中国人看来是庞然大物,但是在张英豪看来,其实真的没有什么好恐惧的。这种以舰炮为主要装备,主要战斗任务是巡逻内河或沿海、轰击敌人沿岸目标、掩护部队登陆;也可以布水雷或以深水炸弹攻击敌方潜艇等的小炮艇,在长江这种地方,在没有步兵的配合下,实在是发挥不出多少威力,也实在是没有多少恐吓的效果,当然,恐吓满清这种腐朽朝廷除外。

因为前进党当初带领革命军及时解放了重庆,导致这一世法国的军舰“奥利"号虽然也驶进了重庆,但是前进党自然不可能让法国佬在弹子石码头下面江边岸畔修筑法国水师营,最终法国军舰只能无奈退出重庆,日本更是没有了在重庆开设租界的机会。

至于列强跟满清签订的关于四川、云南等解放区的全部不平等条约,比如:1896年,法国驻渝领事哈士勾结川商钟毓灵等在重庆、泸州、叙府等地勘采煤炭、石油。还掠得巴县、綦江、合川等8县的煤矿开采权;1898年美国人获得的在真武山、老君山一带的煤矿开采权;1899年英国金融家摩根勾结李鸿章签订《四川矿产草约》夺取的四川全省煤、铁、石油等矿50年的开采等特权,这些特权和不平等条约,解放区自然也是全部不予承认,直接单方面废除了。

在革命军进军XZ抵抗英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时候,英国炮舰偷偷通过三峡,驶入重庆段长江,炮轰万县制造了万县惨案,最终被我英勇的炮兵部队击退,至此,重庆段长江水面再也没有任何一国军舰行驶了。

按照国家外交惯例,本着平等相互尊重的原则,一个国家没有权力在另一个主权国家驻扎军队,停泊军舰。但是由于满清签订众多不平等条约的原因,英、法、美、俄、德等列强在中国长期拥有驻军,沿海、沿河港口内驻内扎着大量外国军舰,解放区政府自然坚决不承认列强的这些在华特权。

所以在五月六日,进行此次解放战争的第二天,解放区政府就已经发出了公告:中国的领土主权,中国人民自己保卫!绝对不允许外国政府侵犯。中国人民解放军要求英国、法国、美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在长江、淮河和在中国其他各处的军舰、军队等项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土、领水,领海,不要帮助人民的敌人满清朝廷。凡是没有和解放区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和地区,中国人民不会承认他们在中国的特殊权益!并且公告还规定长江流域为战区,各国军舰和武装力量如果发生任何意外,解放区概不负责.......

解放军发布了一系列公告后,美国,意大利等国的军舰都相继驶离了长江流域,特别是美国,本来由于美国的《排华法案》就激怒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而在去年年底因为《中美会订限制来美华工保护寓美华人条款》这不平等条约美国蛮横无理地要求续约,由此激发起抵制美货运动,这场运动从上海租界迅速蔓延到全国,美国商品大量滞销,到现在仅仅小半年时间,美国对华出口贸易额就下降了近五成,美国人在中国的形象更是变得十分恶劣。为了挽回不利影响,美国此时也不敢再次恶了中国现在这个民族主义正在疯狂复苏的国家,乖乖开着军舰顺流而下,离开了长江。

但是英、法等国的军舰不仅不愿意离开,反而还试图继续扩大他们的在华利益。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中国人比张英豪更加知道列强在华利益有多少。自1840年以来,英国就不断扩大在华利益,十分重视中国市场。现在,远东跟长江流域每年能够向大英帝国贡献几千万英镑的巨额收益,几乎相当于是中国为大英帝国供养着一支无敌舰队。而且,英国的在华利益还在飞速的发展,导致英国根本不愿意放弃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和如此庞大的利益。

沙俄经过几个世纪的对外扩张,特别是从中国汲取了太多的养分,更是获得了几百万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日本人更是吃着中国的大块血肉,踩着满清的残躯成长为世界列强之一。可以说中国养活了一个日本,三分之一个沙俄,四分之一个英国,还有德美等国也在华同样拥有巨额利益,不通过战争,中国绝对不可能收回这些列强割走霸占的在华利益。

说中国是半殖民地,但是满清朝廷此时是洋人的朝廷,更是帮助列强镇压本国人民,其实就是殖民地也一点不为过,甚至可以说更惨,因为中国人民需要供养的豺狼虎豹更多了。前世历史书上说这个时候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实这着重表明的意思是中国人民受到双重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而不是各占一半意思,但是这半殖民半封建的说法反而淡化了很多的意思,给人—种中国人民受到的压迫和剥削减少了的错觉。

对于英国人驾驶军舰横行无忌的情况,张英豪早有预料,否则也不会在解放成都之时就开始总是命令炮兵封锁江面,严防列强军舰进入解放军控制的长江段流域了。

望着眼前的三份文件,张英豪知道,此时又到了自己一个决定改变中国乃至世界走向的时候了。

看到张英豪有点皱眉发呆神思的意思,此时前线还在等着电报回复呢!情况万分紧急,刘琦当即打断了张英豪的思考,立即问道:“主席,前线还等着回复呢!”

张英豪回过神来,眼中厉色一闪而逝,当即说道:“给各部队发报,凡是进入我军战区,妨碍我军作战的军舰,我军先警告,如敌舰不听,均可炮击,不必再过多请示!补充一句,飞艇部队暂时依旧不动,如果列强军舰面对我炮兵部队依旧强硬反击,不退反进,再命令飞艇部队轰炸列强军舰。”

“是!”

张英豪没说警告是用旗语喊话警告还是炮击警告,这些都是第一线部队根据具体情况自己做出选择,张英豪知道自己只需要给他们可以开炮的命令就可以了。至于现在依旧命令飞艇禁止轰炸列强军舰,实在是张英豪现在不想过早的解放列强那自我感觉良好的封闭思想。

或许在一些人看来张英豪现在就和列强的关系搞得那么恶劣是政治不成熟的表现,毕竟政治就是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就像沙俄布尔什维克党强制推行的一切资源收归国有,否认沙俄时期全部债务的不成熟外交策略惹怒了协约国,致使列强干预革命一样。或者有人会说张英豪此时应该忍耐,耐心等到将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再把全部丢失的权益收回来,毕竟张英豪前世看过的无数YY争霸小说就是这么一个套路。

但是张英豪更加认同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张英豪始终认为前进党既然是革命党,那么现在坚持的反帝反封建等政治理念比这些一时的经济利益得失更加重要,自己的革命道理正确与否关乎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千百年走向。现在坚持自己的政治理念对抗列强,自己最多就是损失一些经济利益,在解放全国的时候多损耗一些人命而已。

就像苏俄推行的法令致使内战总共死亡一千多万人,但是最后苏俄不是很快就变得更加强大了吗?只有完全丢弃了列强套在身上的枷锁才可以轻装上阵,而且,如此有骨气的反抗行为也能够极大地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和斗志,让所有的中国人一瞬间就可以昂首挺胸的做人,不需要在卑躬屈膝,委曲求全了。至于经济利益的些许损失,就像wG一样却是损失了很多经济利益,但是却完全可以通过建设快速的得到弥补。至于人口的损失,呵呵,在战争面前,人只是一个消耗品而已,只要最后获得了胜利,一切都是值得。

而且,古今中外,哪个国家,哪个时代改朝换代不是损失大量的人口?汉族都几次差点灭族了!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在十几上百年以后,人口也照样可以弥补回来。只要不是被完全灭族或同化,特别是在医疗飞速发展的现代,损失的人口只需要极短的时间就能够补充回来。印第安人如果不是被美国人长久的压制,人口照样很快就会恢复。

但是,政治理念一旦出了问题,轻则像苏联一样解体,重则改朝换代,亡国灭种或者人民还会一次又一次受苦而已。

张英豪知道自己现在绝对不能软,解放军也绝对不能软,前进党更加绝对不能软,否则前进党之前宣传的一切都会前功尽弃。

也许是张英豪允许前线开炮的命令下达,不少同志心里发虚,当即有同志鼓起勇气说道:“主席,1860年满清同样在大沽口炮台炮击英军,那一次我们中国人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呀!不仅首都北京被他们占了,而且有“万园之园"之称的圆明园,也被英法联军给烧了!八国联军侵华大沽口炮台依旧是没有挡住列强的脚步,最后签订了丧权辱国《辛丑条约》。”

张英豪听了,自然知道这话的意思是说岸防炮打不过敌人的军舰大炮,于是笑道:“我们前进党不是腐朽的满清,敌人的军舰也开不到岸上,这次,我们一定要让以英国人为代表的列强明白,解放区政府已经不是腐朽的满清政府!中国人也不是好欺负的!我倒是真的想看看列强会不会出兵直接干预我们的解放战争!”

“如果列强真的直接出兵干预我们革命呢?“

张英豪斩钉截铁的说道:“从各地反抗洋人传教士,从各边疆之地人民自主的反侵略就可以看出,中国人民其实从来就不畏惧任何帝国主义的挑衅!畏惧帝国主义的只是腐朽的满清朝廷,或者说是那些满清皇族。就算帝国主义帮助满清赤胳膊亲自下场参战,我们只要坚定的和人民站在一起就毫无惧怕,他们敢来,那么就连着帝国主义和满清一起收拾了!”

这时也商务部的同志提出说道:“如果我们全面和英法对抗甚至是战争,战争必定是旷日持久的。即使我们最后获得了胜利,就算是我们就是解放了全国也要面临列强的封锁,这样的话,我们需要的机器就买不到了。”

不少同志听了也是直点头,不少同志现在也都已经尝到了被封锁的苦果,张英豪只能是说道:“英法还进行了百年战争呢!德国统一也依靠战斗,美国独立也是依靠战争,中国历次改朝换代也需要战争。如果我们解放全国需要战争,那就让战争来的更加猛烈—点吧!我相信,最终获胜的一定是不畏强暴的中国人民!”

—番话说的一众同志们热血沸腾,张英豪顿了一顿,接着说道:“如果列强愿意封锁,就让他们封锁吧!封锁个十年八年,所有的问题我们自己就解决了,我向来就坚信,我们中国人丝毫不比列强差多少,只要我们苦干十年八年,我们就什么都有了,什么问题都解决了。”

这时,外交部的同志也说道:“主席,至少我们现在还是要注意一下国际影响,毕竟现在还没到最糟糕的情况,国际影响对我们还是很重要的!”

张英豪直接一挥手说道:“不必考虑什么国际影响,这个时代要解决我们中国的问题只能依靠铁和血,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这是现在通用的国际标准。我们要拿出战胜一切的气势,不畏惧一切的姿态,帝国主义都是纸老虎,表面上看着凶猛异常,实际上—戳就穿,所以不必对帝国主义列强客气什么!弱国无外交,拳头才是硬道理,地位是打出来的,想要和列强坐着平等对话,最后必定需要一场和列强的战争,只有把帝国主义列强打痛了,他们才会尊重我们...…”

张英豪说的慷慨激扬,但是张英豪此时其实自己心里非常明白,此次解放战争进展如此迅速,帝国主义列强也根本不可能从欧洲立即派出大军来干涉中国革命,即使帝国主义列强现在从欧洲派兵到中国,没有三个月根本就不可能。而且,真正有能力对中国投放大量精锐兵力的国家其实只有日本和沙俄,但是,现在日俄正在东北杀的尸山血海呢!目前也抽不出兵力来干涉中国的革命。张英豪真正担心就是欧美列强出钱,日俄两国出力来侵略中国,这样的话才是真正的危险,有全中国完全拼命的大仗要打,不过这样资助日俄来打中国对欧美列强又有什么好处呢?至于欧美的英、法、德、美等国,他们根本就不可能派出多少本土军队来进攻中国,至于殖民地的仆从军队,解放军会怕吗?

所以张英豪现在敢论断,此次英法派出军舰逆流而上,或许他们受到了本国的指派,但是这绝对是帝国主义列强对解放区军事实力和态度的一次试探和讹诈,解放战争还未完全结束,英国为了维护其在华的切实利益,想要先下手为强!如果解放军表现出丝毫的软弱可欺,那么列强必定得寸进尺。所以此次冲突,解放军一步也不能退,列强要战,那就战,就算是打上几年,打烂沿海地区也在所不惜。

至于封锁和威胁?如果是一两年前,列强联手的话,张英豪或许会选择让步,就像面对列强的租界和海关全都维持现状—样。当然,如果那时列强真的联手封锁了解放区,张英豪虽然毫无办法,但是也真的是无所谓,满清闭关锁国两百多年,全国人民还不是照样能够生活下去?如果真被列强联手封锁了,那么张英豪就先带着全国人民从建设铁路开始,自己从零摸索工业化道路。张英豪当然知道这很困难,但是,即使再困难,也是要去做啊!张英豪也绝对相信中国人民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靠勤劳的双手,聪明的头脑,共同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至于列强现在封锁解放区的事情,张英豪真的是丝毫不怕,甚至可以说有恃无恐,因为张英豪坚信列强的军队打不进四川。

此时,四川凭借自己的力量修筑了成渝铁路,根据科技树建设了大量的工厂,其中不仅建设了钢铁厂、水泥厂、炼油厂,还建设了上游的铁矿、煤矿、油井,建设了矿山到钢铁厂的铁路和港口,建设有下游的机械厂,钢铁制品一系列产业,如小五金等,还有一个解放区最庞大的销售渠道―—供销社,当然,为了解决垄断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增加人员的竞争和活力,在比较繁华的地区,张英豪搞了一个百货连锁店,专门和供销社形成竞争关系。

解放区还建立了三座兵工厂满足推翻满清的战争所需,一座在重庆,一座在成都,还有一座在东北,至于枪械修理厂,陕西、甘肃、云南各有一座。现在还有了自己的发动机/电动机研究所、材料研究所、机器研究制造所等科研机构,还有科工委和科学技术调查管理委员会,还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教育体系......

第四百一十一章:感谢书友打赏加更!

虽然这些东西还很脆弱,是—棵棵稚嫩的小幼苗,但是幼苗终将会长成参天大树,而这其实这也是张英豪不停打仗的原因之一。“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战争确实会消耗大量的财富,但是同样也会产生海量的需求,扩大的解放区变成庞大的市场和工业原料供应地,战争还有丰厚的缴获,以战养战。

有了需求才能不停的生产和改进,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求,这种需求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技术推向前进。

要完成工业化必须要有三个要素:资本,资源和市场,但是解放区现在面对列强的联合封锁,没有国际资本,资源和市场也几乎全靠自产自销,这就让解放区不得不走上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道路。对内剥削人民群众的劳动力,对外在解放区大肆对地主掠夺,战争,就是张英豪选择的必由之路,也是转移解放区人民矛盾最好的办法。

但是张英豪相信,这些都是短暂的。列强必然需要的中国庞大的市场,需要中国提供工业原材料,特别是一些中国特有的工业原料,所以列强绝对不可能长时间完全封锁中国。就像前世苏联刚成立时和列强的关系有多么糟糕,但是列宁施行新经济政策以后,还不是大量的商人涌入前去苏联淘金?

而且接下全世界经济危机不断,列强也绝对不会愿意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即使英国佬想要联合列强封锁解放区,张英豪也相信不会用多长时间,德美就会为了市场而打破封锁,张英豪对此还是有自信的。

现在的英国依旧是世界第一强国,全世界百分之六十的贸易都是由英国主导。此时,英国的货币英镑就是世界货币。虽然世界上最早实行金本位的国家就是英国,但是真正维持英镑地位的不是黄金,而是英国的全球舰队和全球的军队投送能力。

其实这个时候列强特别是英国,到亚非拉地区淘金的人非常多。因为这个时候的欧洲普通民众平均收益与中国大多数民众还没有拉开多少距离,列强国家也有大量的无产赤贫阶级,除了美国之外,各国人国们的生活水平其实也没有多大的差距,大量的民众依旧为着家庭的三餐而拼命的工作,这也是《共产党宣言》横空出世的原动力之一。

所以资产阶级向本国的人们灌输这样的一种观点,英国贫穷的伦敦工人当然应该自信地挺起胸膛为大英帝国骄傲,因为大英帝国的大炮和刺刀让可以他这个最可怜的穷人有了欺压其他民族的权力。英国穷人只要愿意闯闯,到了另一个地方比如某些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那就是太上皇和爷爷。到了某些文化经济落后的国家,英国的马车夫都可以当老师。

实际上欧洲国家的民众财富第一次快速增长的年代要到一战以后才会到来,第二次就要到二战以后了。因为一战以后,苏联的成立,致使资本家不得不开始花点钱收买无产阶级,提高劳动者的收入;而且,电力,内燃机的广泛使用,使欧洲普通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广泛而极大的提高,从而极大地拉开了工业国和非工业国之间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

列强的海军军舰积极保护本国的利益,而保护国家利益就允许在发生威胁或暴力事件后采取报复措施。国家利益自然需要本国公民去获取,他们或做生意,或作为传教士,或在当地工作等等,他们共同维护着国家利益,所以军舰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本国公民的生命安全和权益。

列强同腐朽的满清签订了大量的不平等条约,其中之一就是在中国有“治外法权”,也就意味着列强国家不受中国法律的约束,并在中国有外交豁免权。这意味着这些军舰的指挥官可以使用他们所有需要的任何外交手段和海军工具来保护他们国家的利益。当列强海军军官认为国家利益受损时,他们更是享有自由裁量权,这意味着他们的军舰完全有权向中国港口开火,或者让武装登陆艇靠岸,或者让登陆部队向中国人开火,而无需对外交细节有任何重大顾虑。

就在张英豪统一高层思想的时候,沈蓐突然跑进来,急促地说道:“主席,法国佬再次发来了电报,表示解放军不得进攻广西,我们必须立即退出广西,并且.......并且还要我们的军队退出云贵,承认广西和云贵是法国的势力范围,承认法国在广西和云贵的特殊利益。如果解放军不退出广西和云贵,一切后果将有我们负责.....…"”

沈蓐话还没有说完,办公室里面的听着他说话的内容,场面鸦雀无声,落针可闻。所有人都用眼睛盯着沈蓐,认真地听他讲述消息,不少留学归来的同志脸上甚至渐渐露出了惊恐之色。

如果解放区同时得罪英国和法国,在他们看来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张英豪在听着沈蓐陈述的时候,嘴角带笑,眼角也在观察着办公室里面的同志。很快就发现那些越是了解列强,知道列强强大的同志,就越是惊恐,越是惶惑不安,本土成长的同志或许是因为完全不知道列强的强大,反而是一副不知者不畏的样子。

其实现在法国佬也是急眼了,中法战争,法国最终不胜而胜,在谈判桌上意外的得到了安南。但是殖民者都是贪婪的,他们自然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得到安南,英国有长江流域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法国佬就把广西和云贵看成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但是前进党带领解放军突然进军云贵,把列强在云贵的特权剥夺一空,法国佬的损失尤为惨重,英法两国虽然直接派兵干涉,但是最后依旧没有起到任何的作用。虽然最后解放军释放了俘虏的全部法军,但是两方的梁子算是彻底结下了。一直以来,不只是英国佬在往缅甸和印藏边境调兵,法国也从来没有停止往越南调兵。如果说前进党解放云南让法国吃了一个大亏的话,那么法国就绝对不会允许解放军再进军广西,威胁法国的利益。

等到沈蓐说完,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张英豪,等着张英豪做最后的决断。

张英豪看到所有的同志都看着自己,笑着说道:“这英国佬的电报明明是法国佬转发过来的,但是法国佬自己的电报居然隔了这么久才发过来,看来法国下这个决定也是深思熟虑的呀!”

张英豪对于法国佬发过来的通牒嗤之以鼻,虽然张英豪知道法国在欧洲很强大,但是从欧洲运兵到亚洲可不是容易的事情,法国的军队投送能力严重不足。而且,一个连满清都战胜不了的国家,张英豪实在是低看法国一眼。

张英豪还知道在二战后,法国派出"强大"的远征军进攻河内等地,中国在抗美援朝的同时开始援越抗法,甚至中国都没有直接派出大军进入越南,仅仅是派出军事顾问团指挥越军就解决了法军,迫使法国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越南获得解放.....

“主席,我们这.......到底要怎么做啊?”

张英豪想都没想就开始下达一系列的命令,就听他说道:“阻挡列强军舰逆流而上的命令不变;命令进入广西的军队放慢进攻的速度,加大整编俘虏的广西各种武装的力度,命令在广西各地的党员同志们继续发展壮大,在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先期施行土改;命令解放湖北的各部队加快进军速度,尽快拿下武汉,我们需要汉阳钢铁厂;命令兵工厂、钢铁厂、国资委等部门的派出的同志立即赶赴山西,全力建设太原兵工厂......”"

就在张英豪下达各项命令的时候,正在逆长江而上的领航的“山莺"号的舰长沃克.卡文迪许中校和副舰长史密斯此时都在瞭望塔上手里端着望远镜对着长江两岸观察。了解英国贵族的人都知道,卡文迪许这个姓氏在英国意味着什么。没错,沃克.卡文迪许的舰长之位就是买来的。对于战无不胜的英国来说,愚昧落后的远东就是他们这些贵族子弟最好的镀金场所。只要副舰长能干就可以,舰长的责任就是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所以他们需要更加懂得各种为国家和家族获利的手段。

此次清国的四川叛匪再次发动战争,现在大英帝国已经得到了消息,清国在山西的北洋新军完全抵挡不住叛匪的兵锋。更加严重的是清国叛军还攻进了长江流域,而且也是一路势如破竹。长江流域是大英帝国的势力范围,此次战争严重威胁到了大英帝国的在华利益。英国远东舰队不得不出动舰队,展示大英帝国的力量,警告清国叛军,不得侵害大英帝国的在华利益。

沃克.卡文迪许当然不知道张英豪来自后世,自然知道北洋军的强大,所以解放军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北洋军的关注,可以说对北洋军的研究已经非常的特彻了,甚至可以说解放军比北洋军自己更加了解北洋军。特别是北洋军的作战风格,解放军对北洋军的评价是:这是一支军械、训练都处于中国军队较高水平的部队,拥有较强的战斗力。但是北洋军的缺点也同样足够的明显,他们不擅长运动战,更加不擅长逆势下的运动反击战,简单来说就是北洋军被列强教官训练的刻板了,过份强调上下级的尊卑关系,战术上—板一眼,擅长硬马硬桥的正面阵地战、攻防战,但是缺乏机动灵活变通的能力。

副舰长放下手里的望远镜,抬起手指指着长江岸边,对着沃克.卡文迪许感叹道:“中校阁下,你看,多么壮观的景色,多么肥沃的土地。但是这个国家守着最好的领土却没有丝毫的上进心,上亿的人口居然被一个不足百万的民族野蛮征服,并且统治到现在,当真是不可思议。”

沃克.卡文迪许当即回道:“史密斯,正是因为这个国家的腐朽统治,我们的军舰才能够在这扬子江上横行,维护大英帝国的利益。你看看沙俄从这个国家身上割下一块块肥肉,那可不是一个香港岛能够比拟的,而是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相当于整个欧洲大陆的面积,可是这个国家真是腐朽透了,抗议都不敢,更加不敢反抗。但是,我的副舰长大人,你要知道,这个国家的人民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反抗!而且,我十分讨厌这些可恶的叛乱者,因为他们使用暴力反抗会损害大英帝国的利益....…”"

沃克.卡文迪许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史密斯打断了,“中校,你看那边,好像有人在打旗语。”

史密斯说完,立即就端着望远镜看了起来,沃克.卡文迪许也停住了嘴巴,端起望远镜看向了岸边。

原来,前线的炮兵部队在焦急的等待中,终于收到了张英豪主席的回复电报。有了张英豪主席的电报打底,下面的各级军官在面对英国军舰挑衅的时候心里都有了底,那就是坚决打击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

位于前线的炮兵部队指挥官罗大忠看着远处列强的军舰,当即拿着电报大声喊道:“我早就说过主席既然命令炮兵在这里保护长江航道,必然允许我们开炮。旗语兵,立即发旗语警告帝国主义列强的军舰,让他们开着军舰立即退回去,否则造成的一切后果由他们自己负责。”

解放区现在没有海军,但是解放区大学校长严复却是先后毕业于福建船政学堂和英国皇家海军学院,先后在"建威”、“扬武"两舰实习5年。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后升为北洋水师学堂总办,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所以解放军封锁江面的部队专门请教了严复校长关于军舰的知识内容,还专门培训设置了旗语兵,为的就是防备现在这样的情况发生。

得到命令,旗语兵当即挥舞旗帜发出旗语:“警告!警告!你方已经进入我交战区,请立刻离开!否则后果自负!”

如果说沃克.卡文迪许是饭桶的话,那么副舰长史密斯对于解放军挥舞的旗帜要表达的内容就一目了然了,就听他当即说道:“舰长!中方发出警告!“山莺"号是否继续前进?”

沃克.卡文迪许此时也看到了解放军旗语兵挥舞的旗帜,再听了史密斯的话以后,当即想起司令部在他们出发前给的指示:暂时不要介入到清国的内战之中,但是必须表现出大英帝国捍卫在华利益的决心。

对于这个指示,沃克.卡文迪许还是非常赞同的,不过面对清国叛军,他也有自己的看法。特别是清国叛军在Xz和云南击败了帝国军队,俘虏了大量帝国的士兵,极大的丢了大英帝国的面子以后,他早就想要给这些清国叛军一点教训了。

沃克.卡文迪许当即说道:"不必理会,下令全速前行!他们绝对不敢开炮!给我开足马力!”

“再次警告,请立刻离开!否则后果自负!”

“舰长!我感觉对面的清国叛军不像开玩笑的!我们是否返航?”

沃克.卡文迪许好像也感觉我军不是在开玩笑,当即命令道:“掀开炮衣,填装炮弹,听我命令,准备开炮。”

“什么?”

副舰长史密斯有点不敢相信的反问了一句,要知道他也是知道上面的指示的,上面明确的指示大英帝国暂时不得直接参与到清国的内战当中,原因不用说,他都知道帝国还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

"“准备开炮。听明白了?”“为什么?”

“我是舰长,副舰长阁下。”“但是,上面的命令.....”

“大英帝国从来没有选择退让和委屈求全,皇家海军不允许任何的挑衅,尤其是在这个国度,明白吗?”

这话史密斯自然明白,在亚洲,大英帝国想向谁开炮就可以向谁开炮,需要理由和解释吗?

第四百一十二章:

沃克.卡文迪许作为英国国内的贵族后裔,了解的信息自然非常的多,他此时已经非常的明白,现在的大英帝国因为打了一场持续三年才结束的第二次布尔战争,陆军高达数万人的死亡引起的国内反战之声不断。英国政治家们此时也已经知道近代化战争高昂的代价,在发动战争的同时还要保卫大英帝国海外领地和英国本土的做法,在经济上和战略上都已经不可行。

但是沃克.卡文迪许更加知道大英帝国在远东这个国度绝对不能退让,因为一旦他们退让的结果必然就是军舰最终全部退出长江甚至最终退出中国,大英帝国在长江流域的影响力将急剧下降,最终就是大英帝国丧失长江流域这个传统势力范围,丧失这里的利益,丧失大英帝国几十年来获取的权益,这对于大英帝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事情。

沃克.卡文迪许的判断是自然是非常准确的,但是他并不知道,第二次布尔战争标志着英国的海外扩张史的终结。战争结束之后,英国便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战略收缩,甚至还会将部分海外势力范围转托给加、澳、新等白人自治领或者统治区,英国本身的战略重点则转回欧洲,现在的他只是觉得国内对远东的支持慢慢变少了而已。

沃克.卡文迪许也不知道,英国虽然通过布尔战争夺取了兰德金矿,从此成了世界黄金市场上的霸主。但是英国为此先后动员了四、五十万军队,直接支付了近两亿两千万英镑的军费,一场战争几乎打空了大英帝国的国库。此战宣告了英国的全面衰落,而这种衰落是大英帝国根本国力的衰落,是多层次的衰落。

沃克.卡文迪许更不知道,现在的英国已经不是顾及面子的时代了。英国陆军在第二次布尔战争中的糟糕表现,已经让欧洲国家看到了英国陆军实力的衰弱,但是欧美国家又担心英国通过控制世界黄金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在这种矛盾的心态中,纷纷开始试探和挑战英国的国际地位,想要把英国从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拉下来,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的想法自然是顺理成章。

副舰长史密斯见沃克.卡文迪许态度坚决,他也就当即下达了准备开炮的命令。至于开炮的正确与否,其实史密斯也并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错。世界上国家和地区之间哪里有利益争端,哪里就有大英大帝国的身影,即使没有利益纠纷,当地一片和谐,大英帝国为了本国的利益,也要见缝插针进去搅合一番,获取利益,更何况现在清国叛军还严重损害了帝国的利益呢?他只是觉得开炮以后不好向上级交代,仅此而已。

此时,罗大忠也端着望远镜在观察着领航的“山莺"号军舰,就见军舰丝毫没有减速掉头的意思,反而是看见英国官兵掀开了炮衣,黑黝黝的火炮在甲板上清晰可见,一看就是临时搬上甲板的大炮,用以增强火力,一干官兵更是在火炮后面不停地忙碌着装填炮弹。

此时,旗语兵也在打着最后一轮旗语:“最后一次警告!请英国军舰立刻离开我国水域,否则我军将会展开攻击!”

就在这时,炮兵测距官兵当即向罗大忠汇报道:“报告炮队,英国领航军舰进入我军射程范围。”

罗大忠当即说道:“我军已经先后多次打旗语要求列强军舰马上离开,列强军舰不仅不听警告继续前行,更是将舰炮口对准我军,这是侵略,必须坚决还击。”

然后就听罗大忠直接大声喊道:“命令各部炮兵准备,等候命令开炮;一号炮位向长江水面发射炮弹,最后一次警告列强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