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豪圣勇贤
再具体的话,像炮火饱和攻击这些战术,张英豪自然也是都讲过的。但是解放区毕竟还穷啊,生产力不足,没有那么多炮弹,甚至子弹都不充足,所以部队打仗必须抠抠索索,看菜吃饭,量体裁衣。而且,此时中国的道路交通情况和生产力水平都不足以让同志们尽情的挥霍,在制定战略战术上自然也不能够尽情的发挥。
从战争中学习战争,没有经历过战败的将军不是一个真正的将军,胜不骄,败不馁,抛弃所有不必要的幻想,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面对战争,这就是张英豪在东北练兵的原因。只有同志们都认识到了战争,能够学会战争,能够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才能在对战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此次进攻沈阳,虽然刘文秀大致采用的是步兵集团冲锋的模式,打算用优势兵力击垮日军。但是,作为张英豪带出来的精锐战士,在007训练期间,自然听过张英豪关于“暴风突击队"这种战术的运用。
为了减少敌方机枪,大炮战壕等对防御的优势,这种抵近进攻,由多兵种配合的突击组将能有效的攻克要塞、碉堡和火力点,并且准许部队突入敌军纵深地带,从而在各个位置上对敌人造成混乱。“暴风突击队"在应对敌人的机枪大炮战壕火力点等都具有显著的作用,他也是闪电战的前身。一战期间,像法国建设的那样的防线,机枪大炮碉堡火力点如此密集,德国组建的“暴风突击队"依旧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屡建奇功。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这种战术自然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张英豪对此自然也是格外重视,并且是重点教授的内容。
解放军的精锐小部队快速的靠近沈阳,,到达指定地点以后纷纷隐蔽起来。但是,此次最先上阵的还是炮兵部队,此时,刘文秀他们也都已经深刻的知道,大炮是战争之神,只要炮兵部队运用得当,就能大量杀伤敌人的同时自然还能减少己方极大的伤亡......
炮兵部队此时就已经根据数据开始按部就班的架起了大炮,对准沈阳调整好各项射击诸元准备发射了。
盲射,没错,此次炮兵部队对沈阳城里面的日军采用的就是盲射作业。刘文秀他们此时到东北已经两年多了,这两年可不是仅仅在发展部队,其他什么都不干了,恰恰相反,他们需要干的事情反而更多.....
做—件事情要讲究有始有终,而获得胜利只是一件事情的结果,如何获得胜利?胜利之前都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只有完成了前面的所有事情,胜利自然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至于最后到底能不能胜利?只能用诸葛亮那句话来说了︰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能是不懈努力,辉煌人生了!
《孙子兵法》上说,先为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胜可知而不可为也。《孙子·计篇》里面也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刘文秀他们在东北侦查敌情,绘制地图都只是其中最为简单但也是最为重要的几项前期工作。此时日军在沈阳的位置早就摸得清清楚楚了,同志们依靠地图作业,炮兵部队盲射,在视距之外就打算解决敌人了。炮兵远距离射击,好处是不言而喻的,可以隐蔽炮兵运输的各种惊扰,达成包围奇袭消灭敌人效果。
由此可见,同志们在东北期间的进步不可谓不大。
第四百七十四章:
五月的东北夜晚,万籁俱寂,不时有隐蔽在草丛里面的虫儿鸣叫。东北的夜晚来得比南方更晚一些,凉风习习,舒适的温度,让人说不出的舒服,说不出的惬意.......
但是,前线进攻的一支支小部队小心地潜伏着,他们此时却没有感到丝毫的惬意,不少同志额头和手心更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面色潮红。紧张,激动,兴奋,担心,害怕等情绪纷纷出现,不一而足!但是神色也颇为坚定,同志们都在等待着进攻的那关键的一声令下。
一直到李虎同志他们带来的炮兵部队接到命令开始开炮,听到那尖锐的炮弹划破空气的声音,同志们一切额外地情绪仿佛突然之间烟消云散了,没有了任何的犹豫徘徊等杂念,所有的同志都感觉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反而都放松了心情。
同志们听到这炮声,当即也就认清了现实,不再心存任何的幻想了。战争,真的开始了!既然一切已经无可避免了,那就去战斗吧!死与伤已经不重要了,倾尽全力,剩下的就只有交给天意了.....
刺耳的炮弹破空声、呼啸声自然也传到每一个日军的耳朵里面。绝大多数日军听到炮弹呼啸声还在茫然失措,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在日军的心目中,沈阳此时是绝对的安全场所,除了必要的岗哨之外,日军根本就没有做任何的战斗准备。
直到从各处传来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这些已经躺在床上休息的日军才如梦初醒,接着是惊慌失措,知道这是这遭到了敌人可耻地偷袭,日军即使训练有素,当即也是一阵鸡飞狗跳,不少日军光着膀子,仅仅穿了个兜裆布就跑出来,不少日军被炮火炸懵了,四处乱窜,场面陷入了极度的混乱当中......
不过,日军此时根本就不认为这是中国的军队在进攻,反而认为是一只远道而来的俄军在偷袭他们......
炮弹在小鬼子们的身边爆炸,每一发炮弹都带着几条小鬼子的生命,炙热的弹片乱飞,收割着一条又一条的生命。面对如此猛烈的炮击,不只让沈阳里面的小鬼子惊慌失措,解放军的不少干部战士一下子惊呆了。
同志们开始还担心暴露,都只是侧耳认真倾听而已,不少战士干脆仰躺在地上,看着一个个黑点划破夜空,一闪而逝,落入到沈阳城里面,发出一声声巨大的爆炸声。每一发炮弹飞过,同志们甚至都感觉―阵阵狂风从头顶呼呼吹过。
榴弹炮、加农炮的炮弹如冰雹━般落入沈阳城中,炮弹爆炸,巨大的爆炸声远比迫击炮发出的声音厉害得多。距离七八里,都能感到大地的震动,不少同志听到这些爆炸声都心跳加速,一些老旧的房屋甚至开始摇晃坍塌!
爆炸声响了一会儿,同志们再也按捺不住,纷纷开始寻找有利位置观察起来。不少同志更是爬上房顶和寨墙观察,看着远处夜幕下闪烁的可怕橘红色火光......
一簇簇橘红色火光亮起,不断明灭,随之而来的是如同一片片巨大地雷声不断轰鸣。不少同志看到这种情况都脸色发白,看着日军的军营隐隐被淹没在炮火之中,设身处地的感受一下,更是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如果自己也面对如此炮火的打击,最终能够有多少人能够幸免于难呢?这是每个同志必须都要深思的问题,或许因为此次教训能够避免同志们日后更大的损失......
李虎此时也端着望远镜在观察,虽然李虎已经不是第一次看到如此规模的炮击了,但是,面对视距外的炮击,李虎此时想到的唯一—句话就是张英豪主席说过的关于现代化战争的一句话:“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武器的威力会越来越大,射程会越来越远。战争将再也没有前线后卫的区别,任何一处都要面对着敌人的进攻,面对着敌人远距离发射过来的杀伤性武器.......[所以,任何时候都要做好充足的战斗准备,军队只有战争和准备战争两种状态.......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因为到了那个时候已经防不胜防了....…"
如果张英豪看到这些炮击,虽然也会很震撼,但是更多的还是会有点持之以鼻。也就李虎他们现在见识不足,完全没有见过法德一战之时惨烈的炮战,不然同志们的感慨就更深了。
当然,欧洲战争如此惨烈有其特殊的因素,两个比邻的强大工业国家,国土面积只有如同中国的一个省份大小,因为双方那么近的距离,屁大点的地盘没有战略迂回这些说法,攻克几个战略要地就亡国了,所以都是枪对枪、炮对炮,拼尽全力,没有退路可言,战败就意味着割地赔款,打起仗来自然惨烈无比。在中国,即使有大规模的战争,因为有大量的战略回旋余地,再加上地形的因素,基本也不会出现如此惨烈的炮战。
所以,说实话,解放军此时的炮火其实并不怎么猛烈和密集,但是在这个时代的战士们的眼里,这已经就是强大的炮火了。而且,此时的军火生产能力还不足,炮弹打完了只能慢慢补充,此次的炮弹也是积攒了很久的结果。因为进攻沈阳是首战,意义重大,还需要有偷袭的效果,所以才会舍得拿出大量炮弹来开路,不然的话,步兵早就进攻了。当然,有舍才有得,此次炮兵打出来的效果也是巨大地,日军损失惨重。总的来说,此次炮兵部队打了日本鬼子一个措手不及,战果是非常理想的。
第四百七十五章:
大炮在持续的发出怒吼,炮弹无情地收割着一个又一个的生命。就在这时,随着"轰隆隆"的几声巨响,埋在城墙下面的炸药也被点燃爆炸了,沈阳的城墙被炸出了几个巨大地豁口,城门也被炸开了......
一切计划顺利进行,此时的沈阳可以说变成了一座不设防的城市了。
李虎知道大炮的厉害,不过他没有想过与日军展开炮战,也没有想过仅凭炮兵就能够把沈阳城内外军营里面的日军全部炸死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现在炮弹落入几乎没有任何防备的日军军营里面,把日军炸的人仰马翻,已经让他非常满意了。
李虎不会完全把胜利寄托在炮兵身上,自然要做多手准备。而且,他知道要解决敌人,获得最终的胜利,最后还是要靠步兵的进攻。炸城墙,炸城门,一直都是解放军的拿手好戏了,也是进攻城池必须要做的事情。
看到城墙和城门被炸开,炸瘫,为了不给日军任何喘息之机和反应时间,又在炮击了几轮之后。李虎看着夜幕笼罩下的沈阳城,眯了眯眼睛,果断地下达了步兵进攻的命令。
“发信号,全军出击!“
命令进攻的信号也很简单,就是往天上发射了一枚烟花而已。
听到城墙和城门位置的爆炸声,战士们此时也都知道很快就要进攻了。当看到那在天空爆炸的烟花,那烟花显得五颜六色,绚丽多彩极为醒目,异常的漂亮。同志们经过培训都知道那是烟花里面放了不同的金属等物质才会如此。如果是平时,同志们自然是驻足观望欣赏这美丽的烟火,火但是此时的同志们没有丝毫欣赏这美丽烟花的心情,他们都知道这是进攻的信号。
果不其然,烟花的余光还没有散尽,各队的队长指导员就已经下达了“跟我冲"的命令。现在是黑夜时分,同志们都只能以小队为单位进行进攻,大部队的进攻当时在此时完全没用,同志们借着黑色夜幕的掩护,端着枪快速的前进,如浪潮一般从缺口涌进了沈阳城里面......
与此同时,隐蔽在沈阳城里面的特战队员也冒出头来,不用动员,因为该说的也都已经说过了,道理大家都已经完全明白了。也不用集合,—队队的战士没有丝毫的混乱,井然有序地向着自己预定的目标奔跑前进。他们要做的就是第一时间拿下几个仓库等要地,破坏日军的指挥系统,将进攻部队的损失降到最低......
虽然日军面对突如其来的炮击出现了较为惨重的损失,但是,此时的日军毕竟是经历过日俄战争,经历过战火的军队。面对炮火的突然袭击,他们经过了最初的混乱以后,也迅速反应了过来,良好的而系统地训练此时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即使天色已经黑了,日本军队依旧快速的占据了有利位置,准备迎战即将到来的敌人了。
防守沈阳的日军步兵大队大队长小川石三郎和辎重联队长九井毫无疑问是此时沈阳日军的最高指挥官。不过他们都不在军营里面,而是各自搂着一个抓获的女人,耕耘完此时正做着美梦呢!突然听到如此剧烈的爆炸声,他们在半梦半醒之间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奉天绝对但是接着他们又不可能被攻击。但是,他们又立即意识到了自己确实受到的攻击,两眼一睁,瞬间就清醒了。
不愧是训练有素,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当即一个牯辘就翻身滚到了床底下,而那个可怜的女人此时受到了惊吓,放声尖叫一声,然后躲到—角瑟瑟发抖去了,可以看到这女人两颊的泪渍依旧清晰可见......
在床底下躲了一会,很快,他们就感觉到了不对劲了,因为他们发现炮弹没有落到他们的头顶,而是在远处的军营方向的时候,他们立即就意识到了什么,当即脸色就—阵阵发白。没有丝毫的犹豫,他们立即从床底下爬了出来,边狼狈地穿裤子,边喊卫兵进来,由于太急了,裤腿穿不进去,差点就摔倒在地变成了滚地葫芦.....
时间紧迫,小川和九井都仅仅套上裤子,边走边系腰带,想要尽快的知道部队的损失情况和进攻敌人的情况。
刚走出房门,披上军衣急匆匆走进指挥室时,解放军的炮火已经肆虐好一阵了,步兵也都已经展开进攻了。
他们刚刚走进指挥部,就有军官一脸凝重的报告道:"联队长阁下,已经查到,有大量地军队正在进攻奉天,数量没有办法记数,到至少发现了两万军队,还有装备了很多打大炮,至少有百门,包括加农炮和榴弹炮。此时,我们防守三面城墙的部队已经损失过半了,急需增援....…”"
他的话还没说要,九井就打断了问道:“哪里来的敌人?”
“报告,目前来看,是清国的军队....”"
小川石三郎也没有听完,当即高声叫道:“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清国人敢打大日本帝国军队?绝对不可能.....…”
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果还是原来的世界,这样的事情确实是不可能发生的。谁能想到?一向懦弱的清国人敢去捋大日本帝国的胡须呢?不止小川石三郎和九井难以置信,任何一个大日本帝国的军人都不会相信。在他们的心里,他们知道即使清国有人敢反抗大日本帝国,那也只是少部分土匪武装,这些组装力量完全不成气候。他们知道,满清皇族和朝廷是绝对不敢跟大日本帝国叫板的,因为大日本帝国的军人都自信,他们已经把清国军队收拾的服服帖帖了,至于满清皇族,已经被他们按在地上反复摩擦几遍了.....
但是,由不得他们相信与不相信,事实就在眼前,现在他们已经被攻击了。小川石三郎和九井也是经历过战火考验的人,冷静下来以后,他们马上就想到了一些东西。
就听九井说道:“不出意外的话,这支攻击我们的部队一定是看上了我们囤积在沈阳的物资和武器弹药了。要不然的话,这支部队绝对不会出动这么多的军队,奔波那么远前来攻击我们....…"
九井之所以说攻击他们军队奔波那么远,是因为他们知道这支部队不可能是附近的,肯定是从远距离运动过来的,不然的话,不管是日本的主力部队还是之前的俄国部队,都不会允许这支部队存在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不管九井和小川石三郎分析的如何正确,也改变不了他们兵力不足,沈阳将被攻克的事实。剧烈的炮弹爆炸声就在耳边响起,所有日本人都觉得自己身在梦中,一向胆小怕事的清国军队居然敢进攻大日本帝国的军队了?面对如此炮击,一度让错觉身在梦中的九井和小川石三郎觉得是不是俄国老毛子毛又杀过来了?
此时的九井和小川石三郎都知道情况不妙,而且是大大的不妙。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清国军队有这么多的人并不奇怪,但是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攻击大日本帝国军队呢?他们又怎么装备那么多的火炮呢?一个个问题在他们的脑袋里面转动起来。
面对再多的问题,也没有时间给他们一个个去慢慢的解决。九井和小川石三郎都是第一时间相信了从各处汇报的情况,做出了应有的判断,这也是军队必须的素质之一,就听小川石三郎大声问道:“我们现在损失如何?“
“报告,我们现在各部队各自为战,目前还没有统计伤亡情况。”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现在黑灯瞎火的,怎么统计伤亡呢?而且这个时代信息技术才刚刚开始发展,小日本各部队又没有配备电台,联系非常不方便,哪里能够快速统计出具体数据呢?
不过这些其实都无所谓,因为大日本皇军面对的是清国的军队,所以就听到:“八嘎,命令各部队坚决反击,消灭所有进攻的清国军队....….”"
“海。”手下军官大声回答道。
“辎重联队下辖的各大队也要全部拿枪战斗,直到把清国军队消灭干净为止。”
“嗨!”
...…….
即使面对解放军的如此进攻,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小日本惯有的狂妄自大的性格还是一丝不改,暴露无遗。一则他们觉得自己依旧可以战胜清国军队,如果被清国军队打败,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二则如果他们战败,要承担战败的责任,丢失奉天,也肯定会把他们送上军事法庭。所以,对于这些军官来说,最多唯有一死而已。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现在就算是立即求援也没用,毕竟前线战事也不容丝毫的懈怠,现在只能依靠自己,选择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办法。
“联队长阁下,现在清军势大,我们要不要请求增援?“”八嘎,清国军队,打仗的不行,很快就能消灭他们,暂时不用叫援军。”
日本军队都是听着前辈讲述日清战争长大的,他们进队伍的时候就已经被告知清国军队的懦弱与无能,他们自然也希望进行一次一个小队,一个中队追杀着—大群中国军队的光辉事迹。
”嗨。“
日本的这些军官肯定不知道渴望解放的中国人究竟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这也是张英豪让刘文秀他们分散在东北大地,隐姓埋名,默默发展的好处之一。如果前进党出东北闹得人尽皆知的话,那么前进党所能获得的好处至少都要减半,甚至能不能在东北这么快站稳脚跟还真是个未知数。所有的敌对势力绝对不会愿意前进党和解放军在东北扎下根,他们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阻止。张英豪知道,肯定是能够在东北扎下根的,但是损失也肯定不会小,敌人联合起来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现在刘文秀他们把分散的力量全部整合了起来,所爆发出来的战斗力是超出所有敌人想象的。同志们对进攻沈阳已经准备了这么多,现在仅凭驻守沈阳的那么一点日军兵力,怎么可能阻挡得了解放军的大军呢?任何的抵抗在解放军前进的道路上,在这倾力一击之下,都将土崩瓦解,灰飞烟灭。
按照墨菲定律来说,往往最担心,最害怕发生的事情,它往往就是会发生,也就是说,事实与理想往往都是背道而驰。奉天的日军妄想战胜解放军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解放军的前锋部队冲进城与日军接敌以后,天空中就发射上去了数枚照明弹。这是为减少伤亡必须要做的事情,否则黑灯瞎火的攻城,对进攻一方实在是太不利了,而对防守的一方却是非常的有利。
面对刺眼的照明弹,解放军的同志们对此是非常有经验的,在照明弹突然亮起前的时候就闭上了眼睛,避免强光耀眼。但是日军不知道啊,他们依旧拼命地睁大眼睛寻找敌人,对着前面射击,照明弹强烈地白光突然亮起,他们的眼睛被这强烈的白光闪到,立即就致盲了,什么也看不见了。趁着这么一个时间点,解放军抓住机会突然杀上去,难道日军还能反抗吗?
这就是战争,抓住任何一个有利的机会杀伤对手,积小胜为大胜,最终获得最后的胜利。当然,这少量的日军面对的是潮水—般涌进沈阳的军队,他们的抵抗最终也是徒劳。
整个沈阳城慢慢的到处都出现了解放军的"杀啊”、“冲呀"等的呼喊声,在解放军消灭了沈阳内部驻守的几个中队以后,小日本的军官们总算有人认清了形势,再次建议道:“联队长阁下,现在这股清军好像和以前的不一样,他们的大炮犀利,就算是我们全部玉碎了,按照现在的情形,我们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奉天是战略要地,事关重大,所以我们应该要向总司令求援,争取坚持到增援部队的到来....…”
小川石三郎和九井这个时候也醒悟了过来,他们自然知道沈阳的重要性,如果沈阳被占领,那么在前线战斗的大日本帝国军队以及铁岭等地的部队就要吃土,用烧火棍战斗了,所以他们对视了一眼,当即决定立即向上级求援。
可惜,一切都太迟了!
第四百七十七章:
张英豪一直以来对军队的教育就是军队只存在于两种状态,即战争状态和准战争状态。《孙子兵法》上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说人死不能复生!
因为战争就意味着大量的死伤,现实不会给这些准备不充分的死伤人员进行二次选择机会,战败死亡是军队所要面对的东西。为了避免战败和死亡,为了减少损失,军队只有时刻准备着战争,才能够最大可能的避免战争,即使发生了战争,也能够更好的保存自己,从而消灭敌人。
在这个残酷的时代,张英豪根本就不敢想能够好好的和平发展。因为在这个时代,好战不是错,对于工业国来说,只要战而胜之就可以获得足够廉价的工业原料,战胜国可以向战败国索要无尽地好处和利益,所以在限度之内只会越战越强。而忘战就要受人欺负剥削压迫,甚至是亡国灭种。
显而易见的,在沈阳的九井和小川石三郎就没有时刻准备着战争,或许他们觉得位于沈阳已经足够安全了,所以,面对解放军突然的进攻,他们立即就显得惊慌失措,很显然,解放军的进攻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而后,一系列应对失措最终的后果就是给自己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又给解放军解放沈阳和后续的一系列行动赢得了充足的时间。
就在九井和小川石三郎想要向上级求援的时候,外面突然就响起了一阵激烈的枪声,而且枪声还在迅速逼近指挥部。
听到枪声,九井下意识的喊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他此时还真不觉得进攻沈阳的军队军已经到了他们指挥部了!还是真正经历过战争的小川石三郎反应迅速,当即就说道:“完了,芭比Q了,有敌人潜伏在城内,他们已经进攻到我们指挥部了,丢失奉天,我们将是大日本帝国的罪人.…”"
小川石三郎喊完,当即也不停歇,拔出指挥刀就往外冲,要去和敌人拼命.......
进攻日军奉天指挥部的确实不是从城外进来的部队,而是位于城内的特战队员到了。斩首行动是特战队的主要训练科目之一,张英豪看电视电影关于特战队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实施斩首行动,这是决定胜负的关键,这些也都是张英豪重点讲课内容。既然知道日军的指挥系统在哪里,特战队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实践和立功机会,在突袭的情况下,几支手枪就能创造战场奇迹。
其实不用九井和小川石三郎去向日军总司令部汇报,日军和俄军都知道在东北有一支武装力量,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刘文秀他们之前还和老毛子打生打死了一阵,现在位于远东的老毛子要说最痛恨谁?刘文秀他们这支土匪组装肯定是榜上有名。而刘文秀他们自始至终也没有打出前进党和解放军的旗号,甚至他们还和满清势力眉来眼去,为的就是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争取足够的时间发展自己。
此次日俄战争之前,日本在派出大量间谍拉拢各地土匪武装和老毛子干仗的时候,刘文秀他们是重点拉拢的对象。当然,在小日本他们的眼里,他们收买刘文秀他们的武器弹药和金钱,都只是暂时存在刘文秀他们手里而已,只要他们腾出手来,在精锐的大日本帝国军队攻击之下,挥挥手的功夫,就能够把刘文秀他们给灭掉!因为不管刘文秀他们这支武装是隶属于满清还是他们自己组织起来的武装,在国家力量面前,这支武装力量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是不堪一击的。所以,他们也并不认为刘文秀他们敢于攻击大日本帝国。
不过,刘文秀他们这支武装力量自然也是日本和沙俄的关注对象之一,如果不是日俄战争让他们自顾不暇,让日俄都反应迟钝,根本就不可能给刘文秀他们提供这么充足的整编时间。此次这么多人的军事行动,小日本那些眼线也不是瞎子。
消息源源不断汇总,此时,日军总司令部也已经通过各个渠道收到了有清国军队大举调动的消息,这也是刘文秀他们一直和满清保持不清不楚关系的原因之一,让敌人误会他们隶属于满清更方便以后的军事行动。
谁能想到前进党还在四川时候的就已经开始把手伸到了东北,布局日俄战争了呢?几乎所有人都默认为这支武装力量是隶属于满清或者仅仅是一支土匪势力。因为满清也没有对刘文秀他们进行什么打压,当然也没有招安,毕竟刘文秀他们的敌对势力是沙俄,给满清吃几个熊心豹子胆也不敢招安这支组装力量呀!
所以,日本的军官也不太在意,现在关内成什么样了?日本人也是非常的清楚明白的。日本也是经历过倒幕战争的,自然知道此时的清国内战绝对不可能那么容易平息,直到一方倒下为止。他们可以肯定,这个时候的清国绝对不敢挑起战端攻击大日本帝国的军队。
日军总司令部,虽然他们在之前就知道了刘文秀他们的调动,但是他们依旧有自信,刘文秀他们不会也不敢进攻大日本帝国的军队。大山岩和参谋长都非常坚决的判断,因为根据资料,他们都认为刘文秀他们是一群非常理智的人,不可能做出这么不智的行动。
但是在过去没多长时间,情况彻底发生了巨变。这支武装力量居然真的攻击了奉天,让大山岩第一反应就是难以置信,第二反应就是震惊,第三反应那就是恼羞成怒了......
卖麻批,清国这是想捡大日本帝国的便宜呀,看来日清战争没有把清国彻底地打服。不过,仅仅过了一会的时间,大山岩又开始担忧了起来.......
第四百七十八章:
大山岩等人的忧虑是很正常的,也是很正确的。原因就是奉天对于现在的大日本帝国来说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了。失去了奉天,那么他们这次的日露战争所获得的战果就直接被掠夺,一场赌国运的战争几乎算是白打了。
而且失去了沈阳,那些现在和老毛子作战的帝国勇士怎么办?他们将变得万分危急,有前后被攻击的危险,甚至随时都可能全军覆没...
这绝对不是危言耸听的事情,现在帝国运来的物资基本都要经过奉天,是一个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后勤基地。现代战争打的就是后勤,一旦奉天这个运输节点被截断,前线将立刻面临后勤物资短缺的局面,粮食等物资或许还可以在东北就地补给,但是枪支弹药呢?只能从本土运输过来,没有了奉天,这个运输通道被截断,难道让帝国的勇士端着刺刀去对抗露国的机枪大炮吗?战争不用再打就基本已经算是输了。
更何况现在不少的物资直接囤积在奉天,缴获沙俄的物资大多也还在奉天。大日本帝国要多久才能囤积这么多的物资?如果这些物质被用来资敌了,必然会给大日本帝国培养一个强悍的敌人。
此时,不只是大山岩充满了忧虑,凡是明白局势,知道奉天被偷袭的日本高层都知道此时形势危急。日本高层也都知道虽然在他们和露国战争相继取得了辽阳会战、黄海海战、旅顺攻坚战、奉天会战、对马海战等一系列大战的胜利。但是,日本的高层也早就知道大日本帝国的国力已经无力再战了。
早在3月份的奉天会战结束以后,山县有朋就警告过日本的高层:日本兵力有限,损失的军官也不能补充,充如果继续作战,以往战果就有可能化为泡影......
而到了4月,首相桂太郎又指示:“如今要继续战斗的话.......则酿成前门拒狼,后门被虎咬之愚。”
到了5月初期,日本高层就秘密达成一致,媾和才是最佳出路,如果―意孤行,成果也不会比现在更好。但是俄国的欧洲部分实力不损,又派出了远征舰队,日本则后备兵力不足,在东北无法战胜俄国军队,战争由此陷入僵局,媾和条件一直不成熟。而破局就是战胜俄国的远征海军,所以,临战前,东乡才会对全舰队发出信号:“皇国兴废,在此一战,诸位尤须奋发努力。”
所以原本的历史才会有日本在对马海战战胜了沙俄不远万里来到的海军以后,立马就接受了美英的调停,在朴茨茅斯商定最后签订了“不平等"的《朴茨茅斯和约》。
日本再此和约上算是没有占到俄国什么便宜,只是和沙俄分享了从满清身上割下的肉而已。至于日本人民心心念念的让白人鬼子赔款的愿望,那是痴心妄想,也根本没有实现。要知道日俄战争日本动员了110万人,伤亡达20万人,军费开支18亿日元,是当年日本财政收入的8倍!支出是收入的8倍,要是没有资金补充,日本国内经济必将持续低迷,事关人民生计,所以日本国民对战争赔款一事格外重视。而之前有甲午中日战争的事例在先,战胜满清都获得了两亿两白银,按照常理来说,战胜强悍的露国自然能够赔偿更多,日本人民对此抱有无限的期待。可惜,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沙俄一口咬定不赔款,日本也没有丝毫的办法。因为日本根本就威胁不到沙俄的欧洲核心统治区,自然是有持无恐。沙俄放弃些许利益或许可以接受,让他们战罢赔款是绝对不可能的。而因为拿不到赔款,日本国民最终还闹出了暴动.......
言归正传,在特战队攻克日军位于沈阳的指挥部,击毙小川石三郎,俘虏九井以后,被炮击摧残从而一盘散沙的日军各部更是只能各自为战了。在解放军有计划,有目标的攻击面前,就变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负隅顽抗已经失去了意义,解放军攻克沈阳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再加上解放军每次攻击前都会优先破坏敌人的通讯设施,所以,没有用多长的时间,日本的高层就彻底失去了奉天的消息。
怎么办?日军满洲总司令大山岩确实很厉害,他是明治时代日本陆军最出色的战将和日俄战争中的头号名将。他把德国战略战术和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对日本迈入世界强国之列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对于任何一个军官来说,行军打仗必须要知道的四个字就是知己知彼,不了解敌人就贸然去进攻是愚蠢的行为,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不把奉天夺回来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大山岩立即就做了两手准备,他立即就向国内汇报了现在所面临的具体情况,要求立即调查清楚这股进攻奉天的部队来自哪里?这支部队的人数?装备情况等等?
其实,不用大山岩催促,在收到沈阳被攻击消息的第一时间,日本国内反应非常迅速,不仅给大量的间谍下达了不惜一切代价调查刘文秀他们这股军事力量的命令,也已经要求驻华公使松井庆四郎立即去问责满清了。
同时,大山岩也不管这支部队为什么会进攻奉天,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支部队现在有多强的战斗力,毕竟这支部队他听都没听过,战斗经验必然缺乏,战斗力自然不会很强。但是他知道不能给这支部队太多的时间武装自己,从而让这支部队在奉天扎下根。所以,他下意识就准备从沈阳周边调兵,包围这支武装力量,甚至彻底的消灭这股敌对势力......
第四百七十九章:
可是,大山岩张嘴就要下达命令的,话语都到了嘴边的时候,他立即又反应了过来,现在的大日本帝国两线作战是不现实的。前线同老毛子发生的乱战依旧没有停息的迹象,并且前线对峙的部队也发来了报告:沙俄的部队已经多次向前线发动了炮击,有随时向自己这边反攻的架势.......如果此时再开一个战场,那么大日本帝国就是自取灭亡了。
大山岩自然不知道策划这一切事情的背后有张英豪这个开了挂的人物,张英豪自己能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他仅仅是利用自己熟知的历史的发展,尽最大可能的给自己谋好处而已。所以,每件事情的背后,巧合多的数不清,让张英豪从一个胜利走到另一个胜利,甚至张颖豪自己都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对于别人来说是偶然的事情,但是对于张英豪来说就是必然的事情了。
上一篇:人在崩铁,每月一个概念级能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