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12章

作者:豪圣勇贤

听到这个消息,李山他们心里顿时就兴奋了起来,政委急忙说道:“哈哈,你说这日本人是不是傻啊,怎么净给我们送肉呢?“

参谋长当即说道:“日本方面现在不知道我们把他们的骑兵给打掉了,现在也还不知道我们有多少兵力,更不知道我们采取的是围点打援的策略,而且沈阳的重要性大家不用想也知道,日本那边肯定是不希望我们占领沈阳,所以才会急匆匆的调兵前来。看来我们此次把进攻沈阳当做第一个军事行动目标,把周边的日军都调动起来了,我感觉沈阳周边很快就会乱成一锅粥了!“

李山此时却没有丝毫的担心,反而点了点头,说道"不错,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越是能调动敌人,就说明这里越是重要。”

“解决完这小日本的骑兵,我们的计划本来就是往辽阳

等方向移动。再打日军援兵的伏击,接下来来的都是步兵,足够时间给我们安排阵地了。“

“埋伏步兵的话,我觉得手榴弹的效果可能更好。”“确实会更好,那就多带上些手榴弹,彻底打好这一场仗。“

李山他们不再耽搁,留下一个营继续打扫战场,自己带着剩余的部队立即向前运动,到达下一个伏击地点埋伏好以后,当即命令开始吃野战干粮补充能量,恢复体力。

前出的侦查员报告发现日军,虽然日军是急行军,但是急行军不可长久。而且,步兵就是步兵,两条腿肯定是跑不过四条腿的,此时已经恢复成正常的行军速度了。

等待是最折磨人的,更何况是这些已被刚才的胜利刺激得嗷嗷叫的战士们,大家都在盼着日军快点来送肉上门,让他们重现刚才的胜利,所以吃完东西以后各个都神清气爽,精神十足的等待着日军的到来.....

第四百八十六章:

此时这个轻装前行的日军步兵联队也已经慢慢出现在了李山的视野里面。也许是前面有两个骑兵联队开路的缘故,这个步兵联队居然连个前哨都没有派出来,大部队直接就在大路上行军。

略微—想,李山也就明白了过来:有着一个联队的士兵,在这日军的“大后方”,谁敢捋他们的虎须呢?找死不成?这些日军就是这么自信,自然是胆气十足,昂首阔步向着沈阳挺进。

李山看到这种情况,当即也就有了确切的判断,刚刚消灭日军骑兵的消息还是个秘密,暂时还没有小鬼子知道。不过想想也是,谁能想到在那么短的时间里面吃掉日军九百多人马,还没有一个鬼子骑兵能够逃跑,这么快能够知道这个消息的话,就真的出鬼啦。

此时,排着四路纵队的小鬼子沿着官道,就像是进行着—场简单的武装游行一般,浩浩荡荡的向着沈阳方向开来。日军此时是行军,兵力众多,还有可怜的几挺重机枪都分散在各个大队里面,并没有集中在一起。

此时的野战军也已经把重机枪火力分散布置在了整个阵地。至于眼前这个伏击阵地,为了把所有的日军全部吃进去,整整延绵了两公里,并且在两头还布置了重兵,就是打算战斗打响以后掐头去尾,彻底留下这股日军。

此时,不少新兵战士还感觉不可思议呢!原来打仗就这么简单啊,现在他们急着等敌人来送死,死再试试自己的身手了;

此时天空依旧太阳高照,众人身上都感觉自己全身暧洋洋的。而随着日军逼近包围圈,吞口水的声音不绝于耳,不少战士却一直抚摸着枪托,如同自己的爱人一般。

对于战士们心里的情绪,李山当然是一清二楚,特别是东北的战士,对于日俄两军都有着刻骨仇恨的同时,还有深深的畏惧。

实际上,此时李山心里是颇为紧张,毕竟他也是第―次独立指挥围歼这么多敌人的战斗,他知道日军的兵员此时多为"农民兵”,其作战意志和顽强程度比俄军都强,如果日军有防备而相互对攻的话,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全歼这几千人。

而且,虽然这些日军算是轻装上阵,但是也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如果论及重机枪这些火力的话,日军因为把重火力都集中在了日俄双方对峙的前线,此时双方也都算是差不多。不过自己有伏击的优势,有人多的优势,所以李山并不是很担心。当然就是担心也不能表现出来,否则就是影响军心了。

李山现在很清楚,自己现在的优势就在于出奇不意,在战斗打响以后,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给日军大量的杀伤,予以重创的话。一旦拖延时间过长让日军缓过劲来,以日军的战斗力和顽强程度,一定会犀利的反击,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就算自己人多,最后的伤亡也不是自己能够承担的起的,当然,对于伤亡四千多人,日军此时就更加承担不起了。

所以一旦伏击战陷入僵持,那么就算自己最后取得了胜利,那么相当于败的还是自己。不过李山也不是没有杀手锏,那就是手榴弹,成千上万颗手榴弹投出去,日军也必须要倒下不少的人吧。

望着渐行渐近的日军部队,李山当即命令道:“通知下去,马上做好战斗准备,没有命令,不得开枪。此战不用节约子弹和炮弹,尽情的招呼日军。冲锋的时候,所有的手榴弹都给投出去,轻重机枪手子弹全往日军身上招呼,神枪手注意射杀清除有价值的目标。重点就是日军的重机枪手,指挥官,最好就是让日军的重机枪全部没有开火射击的机会。”

“是,保证把命令传到每一个战士的耳朵里。”

“这么多手榴弹对付日军,轻重机枪一起开火,就是一块钢铁,也要被打穿,这样都不能给予日本人重创,那就是老天无眼了。”

二十分钟的时间一过,但是,对于战士们的感觉就是度秒如年,但是,耐心的等待终于换来了回报,队形绵延整公里长的日军终于全部进入伏击圈。众人的心此时也都提到了嗓子眼里了,就巴巴的等着开火的信号了。

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或许是战士们过于紧张,或许是子弹确实出了问题,就在李山要发信号弹的时候,突然传来"砰"的一声枪响。

日军和野战军的同志们瞬间愣神,日军不愧是训练有素,他们听到枪声,不少士兵当即就卧倒在地,同时搜寻枪响的位置。李山这时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再不敢有丝毫的等待和耽搁,立即举枪射出了信号弹。但是也正是这声枪响,确实错过了最佳的射击瞬间。

看到信号弹,不少新入伍的日军士兵还傻乎乎抬着头,眼睛跟着信号弹望向了天空,一时不明白这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这个时候有人放烟花。但是也有日军军官和士兵是明白人,当即高声喊道:“八嘎,有埋伏,快卧倒。”

不管日军里面的明白人是什么反应,野战军的同志们可不会管那么多。其实,听到枪声,不少战士就已经准备射击了,看到信号弹,战士们自然不再有丝毫的等待,瞄准日军就扣动了扳机,子弹瞬间射出了枪膛,向着目标飞驰而去。炮弹也瞬间飞出了炮管,飞向预定的位置。

而在队伍中的联队长等军官更是重点照顾目标,在前两轮的攻击中,不少军官哼都没哼一声就已经倒在了地上,生死不知了。而那些重机枪手,在神枪手们的重点照顾之下,几乎也损失殆尽了。

其中一个副联队长却在枪声响起的时候就趴在了地上,运气不错,他又刚好趴到了一个射击死角上面,不过护卫他的士兵都已经去见天照大神了。这时,他已经回过神来,也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他立即悄悄地抬头观察一下战场。这一看不要紧,差点就被吓出心脏病。

此时一眼望过去,尘土和硝烟之中,满是日军的尸体,为什么他确定是尸体呢?因为他看到躺在地上的士兵身边都有了一摊血。而那些还能射击的人,很多也都已经负伤无力再战了。

他当即又偷偷向敌人的方向望去,不知道什么时候,两边山林里伸出了一长溜枪管,还有不少的重机枪,枪口正在向自己的部队喷吐着火舌。听枪声还有不少麦德森轻机枪的声音。

日军以前是没有装备轻机枪的,他能知道这枪还是从缴获露国军械才知道的。此时,一个大大的问号出现在了他的脑袋里面,这是什么部队啊,火力怎么这么强大?

完了,副联队长知道自己完了,之前的骑兵应该也完了,甚至奉天一定也完了。此时,硝烟弥漫,他已经不知道己方还有多少士兵幸存了,他知道自己必须逃出去,把这里的情况告诉总司令阁下,让他早做防备。

此时,副联队长举起"明治26式"手枪就要朝敌人射击,不过,一块弹片飞来,击中了他的手腕,手枪一下就掉到了地上。这副联队长也是硬气,当即抽出指挥刀,收拢了身边的几个残兵,刀尖一指对面,大喊一声"杀叽叽"。

副联队长下达了命令,身边的士兵立即突围,可惜的是,命令出了联队长的口,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因为他听见“噗、噗、噗”的声音在自己周边响起,他知道那是子弹射入人体时的响声。他环顾四下一看,自己周围已经没有一个站着的人了,就"八嘎”—声怪叫,一个箭步向路边的平地跑去。忽然,他一个踉跄突然站定,然后转了个身就仰面倒在了地上,头歪着,透过弥漫的烟尘,他空洞的死鱼眼睛死死地盯着陷入了极度混乱的日军当中,四面八方都有子弹射过来,自己这边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反击。

当然也有一些低级军官打算依仗重机枪为中心进行反击,但是日军士兵们往往刚靠近重机枪,脑袋开花开了。

日军此时在战场上的无能表现,完全出乎了李山他们的意料之外。他们都是亲眼看过日俄之间的战斗的,双方攻防战,伤亡比都是相差不大的,因为日军是进攻的一方,老毛子是防守,所以就算是日军伤亡更大也能够接受,但是,完全也不是自己现在看到的表现啊。而且他们也想不到,失去长官以后,日军就像是没头的苍蝇一样,居然变得这么不堪起来。

不过他们不知道的是,并不是日军不堪,而是任何一支部队面对这种伏击,面对这种各自为战的情况都是差不多的表现,甚至是直接奔溃掉。李山知道满清军队面对此时情况是绝对会直接奔溃掉的,不过此时少数的日军已经不足以挽救败局。

如果日军现在能够组织起来一支突围力量,那么其他士兵看到了就会向这支部队靠拢,或许还有机会,可是现在在这长长的道路上,日军也已经组织不起人进行有效的突围了。

第四百八十七章:

日军在这个时候的还没有想过投降的问题,开玩笑,日俄战争期间投降沙俄,相互抓俘虏或许日军是能够接受的,毕竟在这个白人主导的时代,沙俄是西方白人,是列强之一。但是,如果投降清国军队,这是不可想象的事情,如果投降的话,将来就算是侥幸回国,也必将永远生活在人们的鄙视目光之中,必然是永远的耻辱,永远抬不起头来。

所以,残存的日军也表现出了最后的悍勇,端着步枪就向着战士们的阵地冲了过来,企图打开一条生路,此时他们完全一副悍不畏死的表情,不知道的人还真的会被这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了呢!

野战军的同志们自然是巴不得这些小鬼子赶紧冲出来送死,这些完全暴露了目标的大和勇士们纷纷被攒(cuan)射,最后死在了冲锋的路上,最后肥了中国的土地,也算是求仁得仁,死得其所了。

李山知道仅仅依靠对射是绝对不可完全消灭敌人的,即使火力再密集―倍两倍也是不行。所以,他看到打的差不多了,当即命令道:“司号员,吹冲锋号,送这些小鬼子去东洋见他们的天照大神!”

司号员早就等着这个命令了,当即回了一声“是”,对着军号就滴滴答答的冲锋号吹响了起来。

到了这个时候,又到了刺刀见红,手底下见真章的时候。陆军,只有进攻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各个班排的队长指导员立即喊道:“同志们,上刺刀,准备手榴弹,杀鬼子,跟我冲啊。啊”

喊完话的指挥官当即就冲出了隐蔽的地点,快跑几步猛地丢出了手里的手榴弹。不过,有一部分战士或许是紧张,或许是激动,他们居然在丢手榴弹都忘了拉弦,就这么直接丢了出去,以至于这手榴弹的作用还没有一块砖头那么大。

到了最后阶段,两边的解放军相互来了一个对穿,官道上的鬼子就几乎死的差不多了。

这些日军看到敌人冲了上来,都还是挺有勇气的,当即从隐蔽的地方站了出来打算拼刺刀。也和《亮剑》里面那李云龙的那一套,还想玩单打独斗的武士道那一套。对于这些还不愿意投降,负隅顽抗的日军,战士们之前才吃了不少亏,此时自然毫不客气,纷纷射击,送他们—颗花生米。既然不投降,那就去死算了。对于单打独斗,李山一点兴趣也没有,这不仅是张英豪主席当初千叮咛万嘱咐反派死于话多的结果,还因为这里是战场,生命是用秒计算的,早一秒把敌人杀死,或许就能够变相的拯救一名战士。而且,这里可不是表演台或者武林大会,还玩比武那一套?

李山知道,解决完眼前的敌人,辽阳此时也已经是熟透的果实,只等着解放军战士们去采摘了。

“可惜啊...….”"

李山摇了摇头,想起作战计划书上的内容和接下来给自己布置的命令,不再想其他,专心指挥完这场围剿战斗,然后开始进行下一步计划。

李山想到的古城辽阳,军事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是日俄战争陆上战役的决战战场之一,这里也是解放军必须解放的一个城市。为什么呢?因为辽阳东南两面有群山环绕,北面有太子河做天然屏障,沙俄修筑的中东铁路支线纵贯全境,交通四通八达,辽阳是沈阳的南大门,有"铁打的辽阳"之称,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而且,俄军在1900年9月28日侵占辽阳后,就把辽阳做为重要的战略要地,着手构筑坚固的防御体系和军事设施。沙俄在辽阳外围修筑三道防御阵地,由远及近分别为:第一道防御阵地即前沿阵地,距辽阳城南和东部约30公里左右,由鞍山向东延伸,连接高峰寺、大甸子、弓长岭、八盘岭、寒坡岭、全长75公里;第二道防御阵地距辽阳城15公里左右,南起沙河镇,东连四方台、汤河沿、孙家寨,直至石嘴子山,全长22公里;第三道防御阵地紧靠辽阳约8公里左右,由首山堡向东延伸,经方家屯、孟家房、虎头崖,向北穿越太子河,远至施官屯、黑英台和燕州城一带,全长45公里。

沙俄还在城垣构筑工事,进行周密部署。在距城一、二公里的地方,从西北向南再转向城东,两端与太子河连接,逶迤15余公里,筑起略呈南北椭圆形的阵地,沿线修筑了大量碉堡群,包括眼睛堡、曲线炮台和四角、五角堡垒,每个堡垒厚五、六尺,甚至达到一丈五、六尺。堡垒之间错综相连,内设火炮数门,外挖堑壕。堑壕宽一丈八尺,深一丈二、三尺,壕内遍插木桩或架设铁丝网,或设狼阱,埋设地雷,壕外亦架设大铁网,设无数陷阱。在阵地的背后,修甬道以通炮车,甬道凹而宽广,左右曲折,以防炮弹袭击。

俄军还在太子河右岸东,城南的山上修筑炮台,设置重炮,并挖战壕,四外地内更是打井四眼,以护卫城区各处堡垒。

面对如此完备防御体系,沙俄以辽阳为根据地,决计死守。但是,也是拥有如此完备防御体系,经过辽阳会战,在1904年9月4日凌晨,沙俄军官居然放弃辽阳,渡过太子河,向奉天方向撤退之后,日军满洲军总司令部参谋官福岛等统率日军占领了辽阳。也就是说,拥有完备防御体系的辽阳很危险,如果现在不趁着日军麻痹大意,兵力在前线和沙俄对峙导致辽阳等地兵力空虚的绝佳机会解放辽阳,那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呢?这防御体系一旦被增援而来的日军大部队利用,像一颗钉子一样钉在这里,那么,凭借着日军坚韧,想要再夺回辽阳就困难要大无数倍了,也必将付出巨大的牺牲。

此时,李山虽然有后续行动计划书,但是他此时还不知道镇守辽阳的日军步兵和骑兵联队开出辽阳以后,第五野战军的直属师就得到了消息。日军此时空有一座拥有防御体系城市但一切又形同虚设,趁着日军兵力不足和麻痹大意,在本地同志带领下,直属师的同志们轻轻松松就摸到城门口了。

直属师师长王林担心迟则生变,到达辽阳城外以后,没有任何的耽搁,立即命令战士们准备攻城。

直属师师长王林出生在山东贫穷农家,后闯关东到东北成了一名工人。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沙俄趁机入侵东北,热血沸腾的王林参加了“御俄寇"、复国土的忠义军,在台马沟一带组织工友伏击俄国军队,打响了其抗击沙俄的第一枪。为了保护队伍进而更好地打击俄军,王林把自己的队伍拉进中俄边境密林,活动在中东路沿线,出没于乌苏里江流域,专门截击俄国人火车、船队,以及绑架俄国富商及其家眷,一遇机会还袭击沙俄的护路队、哨所等。为赢得民众拥护,王林与部队约法三章:第一,中国人绝对不准扰害中国人;第二,对敌人只要他口服心服,不准妄加杀害;第三,爱护援助穷苦无告的人。1903年4月,面对帝国主义入侵和清廷的腐败,王林举起"排俄救国、被逼为寇"的大旗,落草为寇,上山当起了“响马"。如此道上赫赫有名,在刘文秀他们到了东三省以后,自然联系了这个英雄人物,仅仅只经过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学习,训练以及实践经验,凭借着过人的天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顺利当上了野战军直属师师长一职,可谓是位高权重,在除旧革新的时代,人生际遇莫过于此了。

第四百八十八章:

“开战即决战,一战定乾坤!出其不意,攻其无备!以正合,以奇胜....…”

王林嘴里默默地不断咀嚼着几句在培训课上学到的军事术语,同时也认真的看着地图。感觉时间差不多了,他就看向了007的参谋。

参谋知道王林看自己是什么意思,当即就点了点头。看到参谋点头以后,又看向其他的同志,听到汇报说同志们都准备好以后,他又抬头看了一眼城墙,当即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王林知道此时辽阳城里面的日军肯定是十分警惕的,但是,王林也知道城里面已经没有多少日军了,就算是留守日军还想要死守城市,兵力也已经捉襟见肘,严重不足了。

其实,按照常理来说,应该是要慢慢试探,相互进攻进行一段时间的拉锯战,把敌人都吸引过来,了解清楚敌人的实际情况之后再进行总攻是最好的。但是时间不等人啊,如果有敌人支援辽阳的话,一旦战事拖延过久,或许是自己腹背受敌,或许是敌人进入城里面依托防御体系死守,都会给自己造成巨大的麻烦。

王林他们一进攻,枪炮声一响,城里面的日军都不是瞎子聋子,自然就知道有敌人攻城来了。驻守辽阳的少佐日野强当即就脸色一白,并不是日野强害怕了,毕竟他也是在日俄战争期间亲身参战的,任职黑木为桢的第1军司令部,10月任第二师团步兵第30联队大队长,他所在的军团参与在辽阳和沙河的两次大会战,他本他人也因战功而受嘉奖,1904年12月晋升少佐军衔,并被授予功四级金绵勋章。他奉命驻守辽阳,自然之知道现在辽阳是什么情况,瞬间他就想到了丢失辽阳的后果,不由得他脸色不发白。

他知道此时辽阳糟糕的情况,在听到枪炮声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此时的情形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了,他也瞬间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与辽阳共存亡。听着远处的枪炮声,大队长日野强不得不把手里最后的士兵全部给派出去,可是命令下达不到二十分钟,一个满脸硝烟,身上还沾有血块的中尉就冲到日野强面前,一脸恐慌的报告道:“大队长,西门失守了,请求支援啊。”

日野强叹了口气,现在哪里还有什么支援呢?他当即反问道:“是什么人在进攻我们。”

这中尉喘了口气,接着说道:“是清国军队,呃........是清国人。而且,这群清国人在炮击中突然进攻,在进攻中开炮,我们坚守的城墙步兵中队当场损失惨重,重机枪几乎损失殆。我们中队长让我前来报告,我们至少需要一个重机枪中队才能夺回城墙继续固守,否则我们挡不住清军了....…”"

“八嘎呀路,你确定这是清军?在进攻中开炮?他们不怕炸到自己人?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是清国军队....…”

日野强很会抓住问题的关键,丝毫不提援兵的事情,他此时感觉自己要疯了,大声斥责起来。如果这军队是按照这中尉所说,那这还是清国人组成的军队吗?大日本帝国陆军也不过如此了。

“大队长阁下,不是露国的军队。这些敌军在炮弹刚过去的时候,步兵就到了面前,我们根本没有办法防御,损失惨重。”

这中尉也是急了,当即有问道:“大队长,前线告急,我们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调动?增援西门?”

“除了我们指挥部的警戒士兵外,已经没有士兵可以调动了。"日野强也是只能一脸无奈的回道。

这中尉此时也是猛然反应过来,是呀,就在不久前,镇守辽阳的步兵骑兵都已经相继离开了,而这指挥部的最后的一个步兵中队也给填到一线去了。

“怎么办?要立即去追吗?如果没有援兵,我们就守不住了。”

突然,这中尉脑瓜子里面灵光一闪的说道:“大队长,还有一支部队,那就是我们看守仓库的中队,留下一个小队就可以了,如果辽阳失守,那就命令他们炸毁辽阳存储的物资....…”

中尉还没说完,日野强就已经发话了。

“哟西,就这么办,你立即去传达命令,让他们去守城,另外,告诉几个中队长,只要再坚持一下,我们的援兵很快就会到了,援兵到了,就是我们反击的时候了。还要告诉他们,人在城在,大日本帝国万岁!”

听到这句话,中尉脑瓜子一个机灵,当即立正鞠躬道:“嗨,大日本帝国万岁。”

日野强到现在为止依旧是看不起清国军队的,毕竟他以步兵中尉的身份参加过日清战争,知道清军是个什么鸟样,一个帝国小队就敢追着清军的大部队跑,哪里可能敢主动进攻大日本帝国的军队?而且此次日露战争,清国选择的是局外中立,也不可能派出军队来进攻自己。

日野强毕竟是在1902年出仕参谋本部,赴中国东北和朝鲜边境收集情报,他突然想起了一些以前忽略的情报。这东北除了日俄双方外,也确实有的第四股甚至是第五股武装力量,也就是东北的响马,胡子和民团。

突然他又记起了曾经有人对他提过有人在收拢土匪组装组建自己的势力,当初自己是把这当做笑话来听的。突然他又想起了那些神不知,鬼不觉消失的日本情报人员,难道.....

一群人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脑袋里面。他果然是想起了那些曾经让露国颜面尽失,丢盔弃甲,损失惨重的那些个民团,如果是这群人的话....

作为情报人员,他感觉自己身在一个巨大的黑暗当中,一个巨大的阴谋笼罩着他。一个不详的预兆在他的心里升了起来,让他突然汗毛倒竖,全身鸡皮疙瘩都出来了,激灵灵的打了个冷战,日野强不敢再耽搁,立即就想着战场而去,他要去弄明白心里这个巨大谜团。

因为辽阳有铁路经过,又有完整的防御工事,而且俄军是主动撤出辽阳的,所以,整个辽阳的建筑除了一些被炮弹摧毁的外,还保存的相对完好。

在日俄奉天会战的时候,辽阳就是一个重要的后勤物资储存基地和物资中转站,所以日军也在辽阳储存了为数不少的物资,这也是王林要尽快攻克辽阳但是依旧在城外拉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没有立即攻入城里的原因一。

攻进城里城里很容易,但是还不能打草惊蛇,他最怕的就是敌人不分三七二十一地炸毁焚烧储存的物资。虽然自己已经布置了后手,但是这种事最怕的就是万一,如果物资被炸,特别是军火库被炸的话,缴获就大打折扣,亏本的买卖不能做啊,而且子弹炮弹殉爆的威力也足够让进攻部队喝上一壶的了。

辽阳的仓库里面以及一些被强占的民房里面都有着堆积如山的物资。这么多的物资一个中队根本看不过来,但是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再说物资在城内,现在还是相对安全的,如果辽阳城破了,这么点人也挡不住敌人的进攻,最后必然也是要牺牲,现在守着这些物资又有什么用了呢?

前线还在坐做着殊死的战斗,前线的日军还在等待着援军,所以日军中尉来到库房守军处,吩咐了留下来的日军小队必要的时候炸毁军火物资,纵火焚城以后里急匆匆的带着其他日军支援前线去了。

不过这中尉和日野强两人想的是挺好,但是却不知他们送的援军也只是送肉上门而已。

不过,在日军中尉带离了一些日军以后,此时,原先王林安排提前潜伏进辽阳的007特战队,终于知道自己的最佳的机会到了。

第四百八十九章:

王林充分了解了战争就是物质力量和智慧的一种比拼较量,讲究的就是以正合,以奇胜。所以,王林早早的就安排了007进去城里面,充当此次夺取辽阳的奇兵。

日俄辽阳会战已经过去不短的时间了,原来逃难的居民现在也有不少已经回到了城里,这对特战队进城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偌大一个辽阳城,虽然日军在主要道路上都有岗哨,但是,特占战队的同志们都经过严格训练,各个都是善于乔装打扮的武林高手,日军此时也还没有特种战的概念,对此防备松懈,让他们潜伏进一座处处防守空虚的城市自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战士们此次进城有三个任务。第一自然就是如果主力部队被拦在了城外阵地攻不进城,他们就要主动进攻,拿下一座城门,然后两面夹击接应主力进城。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日军自高自大,自认为辽阳是大后方,没有威胁他们的敌人了,根本没有在城外布防,所以这个任务几乎就算废了,因为已经完全不用里应外合,主力部队完全能够攻进城来。

第二个任务,也是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夺下城内的物资仓库,缴获日军囤积在辽阳的所有物资,最重要就是武器弹药。他们同时还要预防小鬼子狗急跳墙,炸毁物资,弹药。

第三个任务自然就是攻克日军的指挥部,有指挥部下达命令,全部日军和来到中国的日本人都会做拼死抵抗,但是一是旦没有了上面的命令和指挥,即使残余的日军想要反抗,也只会各自为战,一盘散沙,能够极快的加速日军的败亡。

刘文秀他们在东北两年时间,像辽阳这样的城市地图早就绘制完成了。所以,对于日军存放的物资仓库,从始至终就没有真正离开过东北同志们的视野,他们在来东北的时候可是都听了张英豪讲的一课,知道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没有吃,没有穿,自有那敌人给我们送上前.......这些物资自然早就已经被同志们惦记上了。都说只有千曰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如果小日本知道他们的物资时时刻刻被人惦记着,恐怕都要睡不着觉了。

特战队的战士们此时就监视着城内日军的一举一动,曰军指挥部和仓库兵力空虚自然逃不出监视同志的眼睛。他们也在寻找一个能一举拿下这些物资仓库而不被日军破坏的战机,现在,看守仓库的日军只剩下一个小队了,监视的同志就知道他们的战机终于来了。

日军中尉带着日军离开仓库不到五分钟,距离仓库大约一千米所在的一座大院内,特战队支队长覃牛古就收到了消息。

听到这名字就知道,覃(qin)牛古是地道农家出身的人,覃是姓,置于为什么取名牛古,自然是这两个简单,仅此而已。

覃牛古得到汇报,当即就是眼睛一亮,一脸炙热说道:“你把日军现在在物资仓库的兵力部署情况再说一遍,越详细越好....…”

“是,支队长...….”前来报告的小队长,赶紧回答。“在这片物资储存点周围只还有日军小队。”

说完,对着仓库的平面图说道:“门口护栏这里只有三人,装备有一挺重机枪,后面这里有两人防守仓库另一条通道,其他日军都是以两人为单位,在仓库内外巡逻,每次巡逻—圈就到门口休息这里换下一人接替......”"

这小队长刚说完,一个中队长立即满脸激动地说道:“机会,支队长,我们的机会来了。”

就在这一瞬间,几个中队长以上级别的指挥官同时把目光集中在了覃牛古身上。这么好的战机,覃牛古当然也不会放过。想没想就对几个中队长命令道:“现在的情况比我们

预想的好无数倍,守城的大部队全部被调幽观着全制住厂。第五中队,你们换上日军的军服,拿下日军物资仓库并且守

住它。能不动枪就尽量不要动枪,拿下仓库后,马上对空射出—发信号弹。记住,拿下仓库以后,记得在手臂上扎上一条白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