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213章

作者:豪圣勇贤

因为张英豪不想在前进党在东北过早的暴露人前,所以军队没有采用常规的班排称呼,而是采用了纵队的编制以示区别。不过,虽然称呼不一样,但是基本编制还是基本没有区别的。

“六中队,你们看到信号弹以后,立即攻击日军指挥部,瘫痪日军指挥中枢。”

“七中队,负责清除城内的各处日军武装,维持秩序,防止有人趁机作乱,烧杀抢掠。狙击手占据高处,自由猎杀,最好以仓库为中心,不得让不明身份的任何人靠近仓库。记住是任何不明身份的企图靠近仓库的人,还有那些放火的人,可以统统射杀。要是仓库爆炸了,咱们的任务就算是失败了,我们的小命也可能丢在这里。”

“是!”

“记住,一定要等到第五中队完成任务后的信号弹为攻击时间,对自己攻击的目标发动进攻。看到信号弹,城外的大部队也会加大进攻力度,内外互相配合,一举消灭辽阳城内残余的日军.....”"

为了避免日军狗急跳墙,摧毁仓库物资。第五中队拿下仓库的最好办法就是不动枪,在其他日军反应过来前,无声无息之间结束战斗。

第五中队中队长张大田眼珠子一转就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当即换上日军军服,带着同志们假装罗圈腿,迈着八字步,大摇大摆向日军仓库走去,此时城外开战,整个辽阳城的街上都已经没有了行人。所以张大田他们丝毫不惧对面用枪对着他们的日军,当然也不是张大田不怕死,而是张大田知道狙击手已经瞄准这些日军,这些日军只要开枪,他们必然提前去见他们的天照大神。

张大田一边对着守卫仓库的日军高喊"方一F”(换防),一边进入驻防点。

既然是来东北抗日抗俄,军队的战士们不说能不能学会日语和俄语,但是,两国一些简单地话语,特别是军事术语还是必须要学习培训一下的,这不,此时就派上用场了。这也是为什么要派第五中队来解决驻守仓库日军的原因之一,因为第五中队的中队长张大田同志语言天赋最高,日语说的最好。

防守的日军根本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摸营情况,没有特种战的概念,不疑有他,甚至休息室里面的一个小鬼子队长还专门跑出来迎接。张大田他们很顺利的就进到了护栏里面跟日军说话,其他战士也迅速站到了有利的攻击位置,隐隐把全部日军包围了起来。就在要动手的时候,一队民夫拉着马车从仓库里面被日军压了出来,车上装满了支援前线军火。张大田不等其他日军说话,当即用日语对那个准备交接的小队长说道:“你们先去放行,完了再来交接。”

出现了意外情况,特战队的同志们虽惊不乱,在张大田隐蔽的做了几个指挥手势以后,趁着日军的注意力被马车吸引过去抬护栏的机会,战士们立即更新了自己的站位。张大田看着马车上的军火,他自然不会让这些军火离开军火库,就见他立即四面看了一遍,做出警戒的模样,判断没有其他意外情况出现了,当即就动手了,连大喊一声"动手"都没有,因为喊出来就会暴露了。就见他直接用手弯突然套住眼前小鬼子的脖子,固定住小鬼子的脑袋,然后用力一转。

“咔嚓!”

那些拉着马匹的民夫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听见"咔嚓"声不断,这还是他们第一次听见扭断脖子的声音,必然会被他们记住一辈子。

等他们回头定睛一看,就见所有的日军都歪着脑袋就要被放倒在地上,原来这些日军全都被拧断了脖子。最让他们心惊肉跳的是其中一个日军或许是有了防备,在一个战士要拧断他脖子的时候居然不乖乖去死还要反抗。这战士丝毫不慌,只见他一个右摆拳打到了这个小日本的耳朵上,这小日本顿时就天旋地转起来,脑袋更是嗡嗡作响。然后就见这战士上前一步,一个肘击刚好击在了这小日本的喉咙处,就听见咔嚓一声,然后就见这小日本向后飞起,口吐鲜血,两眼翻白的直接摔倒在了地上,嘴巴无声的张了几下,然后又抽搐几下就没有动静了,完全就是一副死不瞑目的表情。

这些民夫哪里见过这么凶残的杀人手法,这杀人居然比杀只鸡还容易?当即有人就吓得要拔腿就跑,也有民夫想要放声大叫。张大田阴恻恻地说道:“都不要动,谁叫杀谁。”

顿时,这些民夫就像被掐住脖子一样鸡患子一样,大气都不敢喘一下了。当然,眼前这一幕杀人的场景之后也被张大田他们下了封口令,绝大多数民夫也对此讳莫如深,没有透露出一句。不过,后来有一两个民夫为了炫耀而述说了这件事,也被不明真相的人认为是胡言乱语,杀人哪里可能那么容易呢?就算是他们赌咒发誓也没人信。

当然,特战队现在依旧是一个秘密,在曝光以前,这支部队也一直被传的神乎其神,也是军中最神秘的武装力量之一,执行了无数的任务,获得了无数的荣誉。

张大田震慑住了这些民夫,当即开始布置任务:“五小队直接穿过军火库去后们解决防守的日军,六小队立即开始巡逻,负责解决巡逻的日军!”

“是!”

看到两个小队离开,张大田又点了几个战士的名字,让他们到仓库里面看看具体情况,搜寻可能隐藏的敌人。

就这样,第五中队马上一分为四,在短短时间内,干掉仓库周围的所有日军。完了后,两支完全由特战队扮成的巡逻队,继续巡逻,整片物资仓库地区就这么无声无息之间落到了战士们的手里,也由此再次体现了特战的强大之处。

第四百九十章:

张大田得到消灭了全部守卫仓库日军,成功控制仓库的汇报以后,也来不及去查看此战的战果了。他知道时间紧迫,当即就向天空打了一发信号弹,一颗闪亮的星星直直升向天空,照耀出明亮的光彩,给人以无限的希望,指引着同志们行动的动力和方向。

城内潜伏进来战士看到信号弹以后,没有再做丝毫的等待,当即就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发起了突袭,霎时间,好像整个辽阳城都热闹了起来,一时枪声四起。

而在此时的辽阳城西门外,一个营的野战军正在机枪大炮的掩护下慢慢的借助地形向着城门发动进攻。亲自指挥西门战斗的王林,一双眼睛则紧紧盯着战场,轮流让各部队到战场上去感受战争的氛围,去和日军对射,并且随时给进攻部队下达撤退命令,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就在这时,他就看到一发信号弹的忽然升空,一下子就打乱了他原本地练兵计划。不过王林也没有丝毫的懊恼情绪,反而是眼睛一亮。他看到信号弹以后,不管这些日军知道仓库被夺以后会不会去试图夺回军火库,王林都不打算给他们返回的机会了,当然,王林也不会去赌特战队的同志必然能够守住仓库,或者去相信绝对没有意外情况致使军火库被炸,所以,王林知道,攻城的最后决战终于要打响了。

不去管同志们看到信号弹的反应,当即说道:“很好,后患终于解决了,终于可以放手进攻了。辽阳辽,哼哼,我们终于可以拿下来了,不必再装模作样了。”

说完后,也不等同志们有没有反应过来,直接就命令道:“同志们,城内的同志现在已经控制住了军火库,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这是我们杀入辽阳的最好机会。我命令,不必再留手,全军全部出动,加入战斗。还没有加入战斗的重机枪和大炮也全部架上去。我要用最猛烈的火力,最强大的攻势,杀入辽阳,用最短的时间控制住辽阳局势。”

王林—声令下,炮火轰鸣,机枪不断扫射,如此猛烈而密集的进攻火力,一下子就把日军单薄的阻击火力给压了下去,对面敌人忽如其来的变化让城头日军大吃一惊。

但是,他们也知道一旦这些敌人杀入辽阳,他们也绝不可能活下去的。所以,为了活命,防守城墙的日军也疯了,不要命的日军仍然冒着炮火,不断地找机会对城外开枪,完全就是一副悍不畏死的架势。

—些日军士兵蹲在城跺后面,端着已经子弹上膛的步枪。只要一有机会,就从城跺后面站起来,向城外射出一颗颗致命子弹。

不愧是训练有素,经历过日俄战争的军队,在他们不要命的反击下,野战军进攻部队不时有人被打倒在地。但是,日军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在城墙上防守就是对现代战争的不了解,这完全就是和送死没有什么区别。城墙上无遮无拦就是炮弹破片最好的靶场,城墙上的日军不时就被炮火掀翻在地,被弹片击中身亡,甚至是被炮弹的爆炸气浪高高抛起摔下城墙而死。这些日军更是在野战军轻重机枪火力压制下,只能被动挨打,根本不敢冒头。在一发炮弹击毁城门,大部队蜂拥进城以后,辽阳城的解放已经成了定局。

不管城内各处战斗和城外的攻城,看到信号弹的覃牛古知道此次行动的最重要的一个任务已经完成了,当即心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也不愿在临时指挥部等待了,吩咐了政委一句,当即向着仓库走去。当覃牛古来到仓库门口时,就看到战士们正指挥着几个民夫把日军尸体整齐的摆在了地上,这些尸体现在也都已经发僵变硬挺得笔直了。覃牛古仅仅扫了一眼,看到日军致死的原因就已经把战斗过程明白了个大概了。他对次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抬腿跨过尸体直接向张大田的位置走去。

至于尸体为什么要摆在门口?第一自然是耀武扬威,震慑一切可能出现的敌人。第二自然以防万一,如果出现了敌人的进攻,战士们随时能够用这些尸体推成掩体御敌,简单又方便。

“支队长好!“

正和几个战士以及民夫把马车上的军火搬运下来用于抵御可能出现的敌人进攻的张大田。看到覃牛古,他立即就要习惯性地敬礼问好,不过他看到覃牛古的眼神,突然又想起在培训了着重强调的战场上,不得对上级敬礼的规矩,当即只是立正问候了一声。

覃牛古点了点头以示回应,然后问道:“可还一切顺利?”

“一切顺利,无一伤亡。”“这些武器是.….…"

“运气好,刚刚到来就碰到了日军运往前线地军火,我们自然拦截了下来,呵呵,现在也不知道前线地日军手里还有没有子弹炮弹了。”

“呵,最好是没有了,这样或许我们就会少牺牲一些战士,哨兵都布置好了吗?“

“都已经布置好了。”

覃牛古是个稳重的人,他默默的想了一下培训课上讲的内容,又四周张望了一阵,看到明哨暗哨等都按照规矩布置好了,确认没有什么疏漏,才扫了一眼仓库方向,立即说道:“我们先进仓库看一下吧,如果有的话,最好再弄几挺重机枪出来。既然这些物资已经落入我们之手,那就不能让日军再夺回去,还是要再加强一下我们的火力,防止出现意外。”

“好,我叫那几个民夫带路。这些民夫都是被日军强抓来干活的,刚刚询问了一下,身份没有问题。”

覃牛古他们没有立即去搬运军火的仓库,而是说话间就来到一个最近的仓库门口,推开仓库大门,首先进入覃牛古视野的就是成堆的袋子,密密麻麻,堆得比人还要高,一眼望不到边。对于这些,覃牛古暂时还不怎么在乎。作为一个老行伍,覃牛古不猜就知道,这些袋子里装得大概率就是缴获俄军的军粮,用堆积如山来形容真的是毫不为过。他知道当初沙俄主动退出辽阳,虽然俄军烧毁了大批的物资,但是日军依旧缴获了海量的物资。

绕过这个仓库后,一大片空地就出现在覃牛古面前。放眼望去,一门门大炮摆在空地上,还有大口径榴弹炮,山炮,非常整齐摆在这片空地上。虽然不清楚这些大炮的具体数目,但眼前看到的就已经非常惊人了。不过,很快覃牛古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因为这些大炮不少都损坏了,而且这些大炮没有炮弹啊!有炮弹的大炮应该早就被日军带到前线参加奉天会战等后续的战役了。

不过,覃牛古还是非常高兴的,对于现在的野战军来说,破铜烂铁也不能嫌弃啊。而且东北还有一个兵工厂呢,把这些缴获拉到兵工厂去,或许就修好了呢?

“发财了,支队长,我们发财了.......这么多火炮,如果全部装备我们野战军,我们野战军的火力和战斗力,至少要提高两筹吧!。“

看到身后几个部下因为震惊,都是一脸楞楞得看着面前数量庞大的重武器,确实非常的惊喜,后来覃牛古才通过审问俘虏的日军得知,辽阳会战,奉天会战等缴获的俄军物资,或者损坏的枪械,为了节约火车运力,暂时不能使用的就搬到辽阳这里储存起来,而从安奉铁路和中东铁路运输的物资就储存在奉天,以便及时补给战争前线。

覃牛古虽然心里也很高兴,不听经过这么一说,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此次缴获或许会不如人意了,因为他已经想到了,像重机枪这些军火,如果能用的话,日军肯定带到了前线装备军队了,留下来的或许真的大部分都是破铜烂铁了。

但是,覃牛古也没有把自己想到的东西说出来打击同志们的士气,而是没有忘记出声提点道:“同志们,这里等下解放大部队进城以后就交给后勤部门处理吧,战斗还没有结束呢,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这里啊。”

说着就转头对带路民夫说道:“快,立即带我们去你们刚刚搬运军火的仓库,日本人不来这里,那是最好了。如果日本人来了,那我们必须要有足够的枪支弹药御敌....…”

第四百九十一章:

在刘文秀等人接到王林解放辽阳,李山解决了增援而来的日军的战报的时候,他们带领的部队此时也早就已经像决堤洪水—样,迅速涌进了沈阳。现在,整个沈阳只有零星的一些日军反抗了。

看着破败的城墙和街道,可想而知昨夜战况的惨烈。虽然经历了炮击,但是,所有的日军都知道沈阳的重要性。在野战军攻城的时候,城里面的不少日军军官开始的时候还是迷之自信,依旧简直狂的没边,明明兵力不足,还组织了军队多次进行悍不畏死的反冲锋,企图把进城的战士们去赶出去。而且,日军确实也凭借着精准的射击,甚至一度给进攻的野战军的战士们造成了不少的麻烦。

当然,日俄战争期间,日军总共动员了百万大军,但是实际上每次会战都不可能把所有的军队派上去。此时的日军占领了整个南满地区,而且,日军主力此时还在前线和俄军对峙,眼下驻守沈阳的这些个日军的垂死挣扎也根本改变不了他们败亡的命运。

野战军的同志们此次准备充分,多次模拟了巷战,所以,每到这个时候就用迫击炮和手榴弹招呼他们,给与小鬼子重大的杀伤,立下了赫赫战功。

不过这些负隅顽抗在小川石三郎和九井的指挥部不出丝毫意外的被特战队攻克了下来以后发生了变化,毕竟驻扎沈阳的部队大部分是后勤辎重兵,这些人在军官的威逼之下或许还能爆发一下战斗力,没有人组织和威逼的话,这些后勤辎勤重兵自然很快就崩溃了。

此战最凶险刺激的莫过于夺取沈阳军火库的战斗了,特战队的同志解决完一个日军巡逻队,当即是穿着日军军服,慢慢向仓库门口靠过去,装作一副巡逻的架势从仓库前经过。

守在仓库门口的日军很是警惕,超过一半鬼子兵蹲在阵地里面,手里握着武器,一脸警惕地看着周围可能出现的一切风吹草动。但是,这些鬼子充满警惕的目光都放在仓库正对面的街道,巡逻队间隔一段时间就经过一次,自然很少有人会去关注门口两侧正常渐渐接近他们的巡逻队。

而且,原本的巡逻队被特战队的战士们伏击解决的时候,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开一枪。自然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小队十来个装备精良的日军士兵会在悄无声息中被干掉,并且换上敌人的服装接替了他们的工作。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会相信这是真的呢?要知道那是十几个精锐士兵,而不是任人摆布的十几个稻草人啊!

所以,就算仓库外面的日军把目光转移到巡逻队身上,那也是一扫而过,不会多看一眼。两支巡逻队二十多个特战队员,走到距离日军还有最后十来米时。这些特战队员迅速拔出自己插在后背的手枪,手指一动就打开了保险,对着近在咫尺的日军就扣动了扳机。

看到特战队拔枪一直到枪声响起,守在门口的日军才反应过来。知道这些穿着同样军装的军人不是自己战友,是敌人。就在他们下意识做出反应,准备进行反击时。

二十把毛瑟手枪射出的密集子弹已经向他们飞过来了,密密麻麻,连躲避的地方都没有。

“八嘎呀路,他们是敌人,马上反击,消灭他们,呃....…带队日军中队长,满脸狰狞又带着满脸错愕和震惊,刚刚发出一声惊呼,他的胸口就被打出三四各血洞。

而后,就见他带着满脸的绝望和不甘心,眼看着倒在地上马上就要变成尸体了,依旧在不甘心抽搐着。这时他突然觉得世界为之安静了,但是,他突然又想起了自己的使命,沈阳堆积如山的物资啊!他终于想起,这些物资守不住就应该把它们全部炸掉也不能资敌啊!可是这也已经来不及了,现在的他只能含恨死不瞑目了,两眼流出了两行泪水。

不仅仅日军中队长,仓库门口超过二十个鬼子兵,因为都是站着,毫无意外成为特战队员的首选攻击目标。短短几秒钟时间,这二十多个日军就全部被打成马蜂窝。

残存的几个日军,虽然侥幸活了下来,但是也都各个带伤了,他们还是下意识端起步枪,甚至试图调转重机枪枪口,准备进行反击。但是,他们速度快,特战队员的速度更快。一二十米距离,对于特战队员来说,也就三四秒时间。速度快的,甚至三秒都不用,不过特战队的同志们自然不会去赌这几秒钟是否会有日军能够反击成功。

所以,就在日军准备进行反击时,几名特战队手里就出现了几把飞刀,就见他们用了一甩,又有几名日军胸口等处插上了一把飞刀,飞刀尾部绑着的布条还在缓缓的飘动。剩下残存日军正试图躲避飞刀的袭击的时候,特战队员们已经冲到他们面前了。而这个时候,他们握在手里的毛瑟手枪已经变成一把把匕首。就见他们从地面猛得跳起,扑进藏了日军的掩体之中,手起刀落之间,这些守卫仓库的日军就被消灭了。然后他们分出队员继续进入仓库搜寻敌人,还分出战士守卫和巡逻,战士们的任务此时也就变成了守卫仓库,等着主力部队的到来了。

野战军攻进了沈阳,终于开始了最后解放沈阳的战斗。在占领了城墙和城门以后。接下来的自然就是残酷的巷战。

到了现在,日军还认为依靠着“坚固"的院墙依旧可以抵抗到底,等待着援军到来。可他们却不知道"未来"的历史上有过斯大林格勒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有着巷战的应对办法,那就是穿墙战术,这也是张英豪讲的专门培训对付巷战内容之一,同志们对此自然是熟悉无比。

当日军重点防御院门偷偷从里面开枪射杀进攻战士的时候,战士们就在围墙上用简易支架上固定住一个炸药包,伴随着一声巨响,被日军认为“坚固"侧面的院墙顷刻就被炸开一个缺口,从缺口中立马飞进来的是手榴弹,一通爆炸之后,野战军从缺口中一拥而入,步枪快速射击之后就是刺刀战。

野战军的包围圈最开始是围三缺—,目的就是把日军往城外赶,但是在野战军占领了物资仓库以后,这个计划也就相应的出现了变动,同志们自然不再想让这些鬼子逃跑了。

这个时候,军队—心就是往物资仓库冲,一路爆破过去。在接应到物资仓库的物资以后。部队开始不急不缓的层层收缩,进攻到现在可以放慢速度从容不迫了,战斗人数的天差地别的距离使得野战军有机会实现战役目的。一处处的歼灭敌人,不让一个敌人有机会逃走,野战军军的包围圈越收越紧,兵力密度也越来越高,优势越来越明显了。

第四百九十二章:

刘文秀等一众指挥官此时就站在总指挥部的地图和沙盘之间,细细的研究着地图和局势的发展,同时也把最新的兵力态势用沙盘呈现出来,此时,就见参谋人员把代表日军的膏药旗从沈阳和辽阳两城拔除,换上一面红色的小旗。

胡松辉此时则在旁边再次陈述着张英豪主席对于日俄战争的局势,日俄两国以及各国战前战后局势的判断。

现在,日俄战争的的发展和张英豪主席之前的预测可以说是几乎是一模一样,这让他们感到佩服的同时,更加深信他们只要按照张英豪主席的办法去做,此战必然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

“主席说过,日俄双方海战结束后的结果就决定了他们陆战的结果。日军如果海军失败,那么日本就一切介休,甚至还要从朝鲜退出去。现在日本海军获得了胜利,那么,根据主席的判断和我们现在对日军情况的了解,日俄战争也确实快要结束了,毕竟日军后勤都已经差不多供应不上了,现在战斗的最后基本都只能选择和俄军拼刺刀,俄军也一样了,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们双方都打不下去了。

此时看来,日俄战争的结果虽然看上去是日军获得了胜利,但是,实际上现在日军也是穷的要当裤子了。俄国佬在远东就损失了一点人,日本却是赌上了国运,所以日军在战场必须拼命,我们看到的日军战斗力应该就是目前他们的最高战斗力斗了。

现在,日本海军胜利了,又眼看日俄双方都打不下去了,当然,即使打的下去,英美列强也不会让他们继续打下去了,所以,美英等国必然会赶紧调停。

现在的情况就是日本绝对打不起长期战争,而俄国佬现在国内也在闹革命,无暇它顾,这就是我们现在最佳的战机。但是实际上俄国佬的战争潜力远比日本人要厉害很多,所以我们先打日本,主席给我们的最低要求就是把战争拖下去,拖到日本经济崩溃是最好的选择。

主席的意思是我们没有海军,日本占领的旅顺我们或许没有办法短时间内拿回来,但是我们可以把旅顺给困死。至于其他地方,绝对不允许日本进驻。特别是日本急需的矿产资源,不得让他们在东北开矿,接下来咱们就是要和日本佬耗下去,耗干日本的所有战争潜力,让日本流干精血,那么他们到时候自然就会退兵。

只要让日军在东北得不到应该拥有的利益,不能获得生产原料和生活资料,那么我们就是胜利的一方。他们想控制俄国佬留下来的铁路矿山,那都要问过我们才行。不过这些具体怎么做就看我们东北的同志发展的怎么样,依据实际情况决定。”

“主任说的意思是日本国打不起仗了?“

“可以这么说吧,这些都是主席推测的。主席说帝国主义要人打仗,就要有钱,要有收益,现代化战争是很烧钱的,你们看那钢铁,子弹,炮弹,煤炭粮食,哪样不需要花钱呢?日本缺铁少煤,煤铁都需要购买,还有日本打仗都是靠借钱,钢铁需要需要从列强那里购买,你们想想一旦东北再次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还有人会借钱给日本吗?日本没钱了,他们国内的民众还会跟着他们吗?”

“为了拉拢人民,贵族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做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都会发现他们的臀部带有旧的封建纹章,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哈哈,就是这个意思,日本贵族想要穷困的人民给他们卖命,那么他们只能通过许诺好处才能让这些被欺骗的人踏上战场。但是当这场战争得不到好处的时候,这些贵族立即就会抛弃无产阶级的乞食袋。而这些踏上战场的人到了这里,他们立即就会知道自己被骗了,所以只要我们在这里持续的做斗争,不管是日本的贵族,还是他们的无产阶级,都不能从我们这里获得好处,那么他们只能偃旗息鼓了。“

”呵呵,这么看来,战争开始以后,日本的百姓日子可是不好过。”

“哈哈,何止是不好过。唉,这个不能比,或许他们的百姓确实不好过,但是,可能再不好过也应该比在满清强得多吧。“

“还真不一定,算了,不管日本人怎么样,他们来东北掠夺资源就是不行。”

“主席的意思也是这样,让东北的同志放开了打,如果确实战事不利。可以采用十六自字决拖住敌人,允许我们把战争延长,我们可以在运动战中发展自己,同时还要消灭敌人,主席还让我们放手发动群众,赶走了日本鬼就再赶走老毛子。“

“好。”

就在这时,几个沈阳来报信的骑兵一路风驰电掣的冲到了总指挥部不到五十米的位置,顺势跳下了战马,还没有来得及喘上一口气就对着指挥部激动的叫道:“捷报,捷报,六兵团李虎司令发来捷报,成功拿下沈阳,消灭了日本守军五千多人,缴获无数,里面有..."

刘文秀接过单子看了起来,接着把单子递给了胡松辉等人传看,自己赶紧在地图上继续研究起来。胡松辉看完之后,笑了起来,接着说道:“这一次缴获,我想日本人都要哭了吧?”

“哈哈哈哈,日军被我们剃了光头,肯定会疯狂的。日俄奉天会战以后,俄军退守四平街,日俄两军代表在四平街会面,商订休战条约后有关双方撤兵的具体步骤。双方停止战斗,进行整补。此前我们利用日俄互不信任,高度紧张局势,把日俄双方在昌图――四平一线这段时间积蓄的力量都给他们释放了出来。此前,日军又担心沙俄反攻,把绝大部分的物资都囤积在了沈阳等地,现在,辽阳,沈阳都被我们解放,日军储存的物资都被我军缴获,现在在东北的日军就是砧板上的鱼肉了吧。哈哈,按照我们之前的判断,如果日本人真的没钱打仗了了的话,那么这些东西不少就应该是俄军撤退的时候来不及运走的,你看看,光粮食这一项,就够我们野战军全体吃上大半年了吧!还有就是日军的不少军火等辎重也放在了沈阳,来不及运走的,结果被我们一锅端了。日本人丢了这些东西,不疯掉才怪了。”

“那么,我们接下来怎么行动?按照原定计划撤离沈阳吗?”

“那肯定是来不及的,搬运那么多的辎重,还需要有兵力去牵制一下日军。”

”今天早上干掉了两个联队的骑兵,又干掉了一个联队的步兵,你觉得现在日军总部知道这些消息了吗?“

"这个不能肯定。”

“日军在铁岭应该是两三个师团的兵力,如果他们出了城的话,就是和他们打攻防战,甚至干掉他们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现在这北面铁岭等地日军的辎重其实算是在我们手里了,而且,沈阳以北的日军现在已经变成了孤军深入,腹背受敌了,接下来就看日军方面的选择了,不过不管日军怎么选择,日军必然还会出兵试图夺回辽阳的物资,所以我们和日军必然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我总感觉我们赢得太轻松了,日军对战俄国那么厉害,怎么感觉被我们偷袭了一下就要完蛋了一样?”

“我们是出其不意,攻其无备,是羚羊挂角,四两拨千斤了。此时日军必然是已经精疲力尽,无力再战了,而日本的国力也已达到了极限。或许,我们就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根稻草了吧!“

第四百九十三章:

此时获悉前线的同志们获得了大胜,胜利来的比想象中的简单快速,刘文秀他们此时的心情自然愉悦舒畅。也因为胜利的有点轻松了,所以后续的计划就必须要适当的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变了。

刘文秀他们的手里有着张英豪制定的完整军事行动计划书,有着张英豪对日俄战争的全盘考虑,有着对国际列强态度的预测,他们又亲历了日俄战争,可以说此时的刘文秀他们,比日俄双方更具有高瞻远瞩的看法。

此次在东北的日俄战争固然对东北人民伤害巨大,但是,日俄战争也彻底教会了刘文秀他们这些战争小白如何进行战争,如何去战斗。更为重要的是,日俄战争确实带给了东北百姓巨大的伤害,但是,也可以说给了东北百姓一个脱离任何幻想,认清残酷现实的机会,也让他们知道了在面对国家暴力机器面前,个人的无能为力......

不过,日俄战争毕竟也给了东北百姓一个亲身学习战争的机会,人人亲身经历战争,都清楚明白了战争是怎么一回事,究竟应该如何作战。战争不再是传说或者想象的东西,因为战争就在他们身边,时刻伴随着。

当然,如果这些东北的百姓没有被组织起来,没有被发动起来,依旧是一盘散沙,只知道逃命,只知道苟延残喘,只知道听天由命,那么他们对日俄战争,对眼前的机会,对现实不公的一切自然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当人当民被组织起来,被武装起来,当人民知道了自己能够凭借手里的武装力量为自己命运而拼搏甚至是彻底掌握住自己的命运的时候,他们将会抗争到底。一旦无数的信念形成了合力以后,还有什么势力能够让百姓回到以前软弱无力,朝不保夕的生活之中呢?还有什么势力能够阻挡住这股滚滚向前的洪流呢?

赵勇看完捷报说道:“总司令员,李虎这仗打的漂亮啊,作为进攻的一方,以损失不到日军的一半就攻下了沈阳。感觉日军的战斗力也就那样,真不知道当初的甲午中日战争,满清怎么会输的那么彻底。”

刘文秀听了,当即笑道:“参谋长,你看看他打了多少炮弹就知道了,要不是缴获这么多,他敢立马就过来这里哭穷了。至于说清军为什么输的那么彻底,呵呵,看看我们打清军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态,感觉有多么轻松就知道了。日军攻打清军的时候必然只会比我们更加地轻松啊!清军在我们的心里是个什么形象,在日军心里肯定更是不堪,面对清军,即使武器不如人的情况下,日军在气势上,在心理优势上就呈现压倒性的优势,日军有着必胜的心理,日军知道为什么而战,他们知道自己只要敢拼命,最后必然会获得胜利。”

“这心理优势哪里来的?“

“呵呵,举个例子,我们训练新兵的时候首先就要让他们学习科学,我们的新兵知道了瞄准方法和子弹的飞行轨迹,只需要让他们对准靶子打上几枪,然后让他们自己观察自己的射击靶面,确定自己射击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如此反复几次以后,这个战士就能够基本掌握如何射击了。同样的道理,幕府时代的日本就跟满清一模一样,日本推倒了幕府统治,接着在明治维新以后彻底开眼看世界,解放了思想。他们因为经历过,对此有着深刻地了解,所以他们完全了解了曾经闭关锁国,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幕府的腐朽与无能,经过总结经验教训,他们更是知道了战胜和推翻幕府的方法,满清和幕府都是一样的封建统治,都是腐朽无能,自然,日本也就知道了战胜满清的方法。”

如果张英豪听到了这些言论,肯定会感慨这些同志进步的速度。实际上,日本方面通过推翻幕府的统治然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反思一下,不仅轻易知道了战胜满清的方法,更是知道了推翻满清和如何搞乱中国的办法。这些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经历过的事情,轻车熟路而已。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时代的日本人看不起清国人也是有道理的,因为整个清国确实也还呈现蒙昧状态,不知工业,不知科学技术为何物,整个国家形势的发展也都如同透明一般,都被日本的精英们看的明明白白,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都感觉就在这些日本人的玩弄之中,被日本玩弄于股掌之间。

“那我们现在战胜日军是因为..…”"

“没错,我们此时也掌握了战胜和推翻满清的方法,看清了满清的真面目,我们也开始开眼看世界,也开始学习科学技术了。所以,我们现在其实和日本已经在同一条跑道上了,只是日军比我们多跑了几步,仅此而已,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奋起直追比我们想的肯定要快很多。就像我们的新兵进军营就必须学习文化知识,就比如子弹发射出去以后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抛物线,射击的时候还要计算子弹的下降距离或者提前量等,清军懂得这些吗?他们的教官会讲这些科学道理吗?一个没有摸过枪的人,如果不学习,又怎么可能打得准呢?所以很多清军端着步枪朝天开枪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根本就没人教他们怎么具体去瞄准射击。或许只有满清新编练的北洋新军请了洋人教官情况会好一点而已。当然,按照主席的说法,我们将来必然应该比日军更加地厉害,因为我们的制度是有史以来最先进的了,日本自然比不过。不过,我们现在需要更多的时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