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43章

作者:豪圣勇贤

“所以,这次的中央态度很明确,后辈祭拜祖宗是后辈们自己的事情。想什么时候祭拜,就什么时候祭拜,想怎么祭拜,就怎么祭拜,都是我们自己说了算。如果那些祖先能够从坟墓里面跳出来反对,告诉我们不能这样祭拜,那么我们还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

但是有宗族长老,他们自称祖宗立下的规矩,就要按照他们的规矩办事,大家说这些宗族长老说的话像不像我们说的话?我们的地盘听我们的,宗族长老只是虚构了一个祖宗神灵出来,就让我们听祖宗的话。所以以前,我们都活在这些宗族长老的规矩当中,也就是我们活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大家明白了吧?”

听着吴成泽的话,众人都觉得现实却是是太残酷了。自己这些人是觉醒了的人,但是外面还有无数的人依旧活在宗族长老,地主士绅的谎言之下,不知不觉活在他们的统治之下,想想都让人头皮发麻。

其实这个问题不仅现在有,就是前世的张英豪,到了二十一世纪,还出现了所谓的乡贤共治,乡贤文化,乡贤助力等事情。这就是没有明白里面的道理,把自己的阶级统治权力拱手让出了一部分,把自己的话语权拱手让人了。

张英豪语录―一人类财富的根本就是土地,土地能够承受人类创造的所有财富!

第九十一章:

“我们是后辈,但是我们也会有后辈的后辈。也就说将来我们也都是祖先。所以对于我们而言,祖先也仅仅是祖先而已。他们不是盘古开天就出现的,也不是女娲造的第一批人。他们也有祖先,他们的祖先立下了什么规矩呢?如果他们的祖先立下了规矩,那么我们应该是听祖先的还是祖先的祖先的话呢?所以说谁能够代表祖先,那就是扯淡。因为祖先永远有一个祖先,没有人是从石头里面蹦出来的。

从进化论的角度说,我们都是猴子成长过来的,那个时候没有文字,甚至连语言都没有。从神话的角度,我们也是女娲造的,和这些祖先的规矩有什么关系?谁去代表那些祖先呢?那不就是扯淡?我们说我们是炎黄子孙,那么炎帝和黄帝以前呢?炎黄就不是别人的子孙了?所以这些所谓的祖宗规矩都是后人给立的,肯定就是对这些所谓的后人有利。我们现在觉得这些规矩不好了,自然要改一改,这没有丝毫的问题吧?”

吴成泽看完张英豪写给他的东西以后,也彻底把其中的东西给理清了。此时他就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进化论这些东西不说现在,即使是一百年后,依旧存在着争议。但是几万年前的人到底怎么回事,谁又能知道呢?说不清道不明。一旦把这些东西给说清楚了,思想获得了解放,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也让很多的同志身心倍感轻松。

“所以,不管是宗教,宗族,地主阶级还是封建迷信会道门给我们编造的谎言,那些谎言只会对他们有利,对我们却是有害的。他们就是想继续统治我们,继续恐吓我们,继续愚弄我们。他们为了激起同情,不得不装模作样,似乎他们已经不关心自己的利益,他们作出各种各样的预言,说着各种各样代表地主阶级的话语。其中半是挽歌,半是谤文;半是过去的回音,半是未来的恫吓;它有时也能用辛辣、俏皮而尖刻的评论来抨击我们。为了拉拢人民,他们把无产阶级的乞食袋当作旗帜来挥舞,但是每当人民跟着他们走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他们的臀部依然带有旧的封建烙印,于是就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所以我们就要坚决的把他们打倒,不再受他们的恐吓和愚弄。你们看,我们在根据地把他们打得找不着北,杀不杀都由我们决定,也没也见他们拜的那无生老母,大神,大仙出来拯救他们。就是我们吊死的那些洋教士,也没有见他们的上帝或者耶稣来拯救他们。他们在这个世界被我们杀的毫无还手之力,难道我们到了死后世界就会怕他们不成?同志们,怕不怕?”

“不怕。”

他们在重庆是没有多大的感受,但是在根据地,看到那些平时神神秘秘的人,看到那些法力高强的人,看到那些传教士像死狗一样被人拖着,像杀只鸡一样轻松,给根据地的百姓是无比震撼的。

“所以,主席就说,即使是有死后世界,我们也不必怕他们。在现实世界他们都不是我们我们对手,死后世界他们照样不是我们对手。同志们,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还是我们,他们还是他们,为什么现在我们以前我们怕他们,现在他们怕我们呢?”

“因为我们团结起来了。”

“因为我们有武器。”

“同志们说的对,因为我们团结起来了,我们为什么会团结起来?因为我们看清了他们愚弄百姓的秘密,是因为我们觉醒了,是因为我们认清了他们的狰狞面目,要打倒他们。但是他们养着有打手啊,所以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必须拿起武器。我们大家分开就不是这些人的对手,我们怕的不是祠堂,不是宗族势力,而是他们的打手。

一旦我们团结起来,我们有无数的前进党,有英勇善战的革命军,他们就不是我们的对手了。我们这么多人同心协力,就是见了阎王,也要让他滚蛋。他不滚蛋,我们就打倒他。这不是我们任何一个人能够干到的,只有我们前进党团结起来,我们贫苦的百姓团结起来,在哪里我们都能够打出一个新世界...…”

在座的同志几乎都算是老同志了,对于现在的前进党和革命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前进党的奋斗目标自然也是认同的。而革命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败绩,可以说面对地主民团是百战百胜。既然现在能够这样,将来还要建立新世界,那么死后也就没有道理还怕任何人,打不出一个天下。

吴成泽的课讲完以后,接着就是白光亮讲课。而白光亮讲的课对于在座的同志感受就更加的深了,因为白光亮讲的是关于黑帮组织的事情。而在重庆,黑帮组织更是错综复杂,码头,帮会,只要有利益的地方,就肯定有黑帮组织的人,让百姓们苦不堪言。

“同志们,接下来讲的就是关于取缔黑帮组织的事情,现在有那些黑帮呢?目前调查的有:袍哥组织,哥老会,天地会,三合会、三点会,清水会、匕首会、小刀会、致公堂、哥老会、青红帮,还有什么洪门青帮,斧头帮,菜刀队等等。

今天主要讲的是"袍哥“组织。“袍哥”之名,相传得于《诗经》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之句,意指入会者皆是异姓兄弟,同生共死。袍哥又名"汉留",得名于《三国演义》中关羽在曹营留旧袍之故事。间指入会者誓不事清,打奉汉反满之心。

洪门与袍哥之名,因崇奉、凭信、流传区域等略异。洪门崇奉“鸿钧老祖”,袍哥供奉“关帝圣君”;洪门以“布票”为凭证,袍哥以“红片”为凭信;长江中下游一带多自称洪门,西南各省多自称袍哥。共同之处为参加者皆为汉人,间或有少数汉化回人。

各路各保的地方豪强和团体头目,多自行开山设堂,聚集势力,以兵勇团丁、游民地痞为其主要成员。由于袍哥仿效“桃园结义",以“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5种伦理关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组织规法,以义气为重,好打抱不平,为哥兄老弟排忧解难,保护其利益,农民、商人等阶层亦加入以求疵护,成员渐广,三教九流,无所不包。

袍哥组织利用汉族传统的“夷夏之辨"心理,下层社会反抗压迫的愿望,传统江湖游侠的义气,营造出民族、祖宗、君上、复仇、排满的义理,逐步发展成为有组织、有纲领的民间秘密会社。

入会不分贵贱贫富,一律平等相待,遇事出头相助,成为下层民众的代言人及庇护者,故得到广大阶层的拥护和支持,成为汉族聚居区一支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和引人瞩目的社会现象。现在四川多起大规模农民起义和反洋教活动都有袍哥组织背景....…."

张英豪对于黑帮分子没好感,黑帮分子要吃要喝,他们自己不劳动,不种地,偏偏建立一个金字塔结构的组织,底层人民或许在某种程度上会获得黑帮所谓的保护,但是上层人士奢侈的生活就是底层人民的血汗积累而来的。

就听白光亮继续说道:“......他们通过所谓的义气也好,三纲五常也罢,那些组织者没钱他们图什么。他们其实是通过这么一套自上而下的体系进行剥削。所以我们要清楚黑帮分子谎言后面剥削本质,那么劳动人民在有了前进党可以依靠的对象以后就会迅速的抛弃掉黑帮分子。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比如我们现在掌管的这个码头。以前的情况是这样的:船主要装货卸货,就必须找这些黑帮组织,给黑帮组织钱,黑帮组织才会允许这船在这里装货卸货船主还要给搬运工钱,也就是船主出了两份钱,当然还有其它的税没计算在里面。码头的搬运人员要来码头工作,首先就要交钱给黑帮人员,每次装货或者卸货,黑帮还要收取费用。

用简单的话来解释就是这些黑帮阻断了船主和搬运工之间的联系。一方面是船主找不到足够的搬运工,因为搬运工没钱就不能在码头工作,但是来码头工作的又有几个有钱的?另一方就是大量的劳力不能进入码头工作。

我们悄悄的打掉这个码头上的黑帮控制码头以后,船主可以找更多的工人装卸货,速度快了两三倍。搬运工的数量也增加了两三倍,搬运工的收入也相应的增加了不少。也就是说一个码头养活了以前三四倍的人口,多了一倍的家庭生活有了着落。同志们一定要知道里面所包含的含义。

所以我们强行取缔黑帮组织,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些黑帮分子当然也不会心甘情愿的退出历史舞台。这里面涉及到的就是深深的利益问题,我们随时可能面临黑恶势力的反扑,所以我们对于接下来的残酷斗争也是有准备......"

张英豪也只能像鸡婆一样培训同志们,不仅自己讲,派出去的同志也要讲清楚里面的厉害关系。不过什么事情都需要基

层同志才能完成,至于基层同志重视不重视,只有吃过亏以后才会明白过来,才会更加依靠组织的力量。

张英豪在党的纲领中明确表示必须要同和前进党纲领背道而驰的团体和党派断绝一切联系,并不是担心自己的同志变节什么的,而是担心自己的队伍不纯洁,混进大量投机份子,帮派份子,将来要大规模的清洗。

张英豪在打击黑帮组织的同时,还要和他们争夺群众,特别是对于要党员宣讲清楚。张英豪当初给进入重庆的同志的任务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是在工人和苦力当中举办识字班和讲习所,慢慢发展自己的同志。然后把其中优秀的同志单进行单独培训,培训内容就是张英豪在根据地讲的内容。如果有必要可以送到根据地来培训,最后批准其中经过考验的同志入党。

张英豪组建的前进党现在也是越来越正规了,工人数量越来越大,可以说已经开始从农业型的政党开始向半手工业型的政党转化。现在入党可不是当初张英豪那样带领同志们入党那

么简单了,现在入党必须要写入党申请书,所以党员必须识字,才能变成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要两人以上介绍,还要定期写思想报告和工作报告或者工作日记进行考察。考察期满就可以送到根据地进行培训。对于那些身份复杂的,身兼多个身份

的,就要经过更加严格的观察与考验。但是重庆党组织的发展还是非常迅猛的。

自古以来,重庆就是川东地区的商业重镇。到了近代,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从19世纪末年开始,重庆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城市,成了帝国主义侵略四川乃至西南地区的基地。政治和军事的侵略,是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手段,其目的是进行经济掠夺。英国资产阶级是侵略中国的罪魁祸首,也是侵略重庆的罪魁祸首。

第九十二章:

为了打开中国市场,英国不惜发动两次罪恶的鸦片战争,取得了中国沿海通商口岸,并开始伸入长江中下游地区,对华

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但这并没能满足英国资产阶级的侵略野心,反而进—步刺激了他们沿长江夺取中国西部,尤其是四川、云南市场的强烈欲望。因此,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

英国冒险家就积极准备在长江上游地区实现通航和通商,而他们指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重庆。

对于重庆的重视并不只是英国人一家,法国,德国,美国,日本,这些帝国主义狼子野心,已经把势力伸进了重庆甚

至是大西北。而且重庆满清势力,本地势刀包括素常势力和列来的同乡抱团势力。错综复杂的力量构成了密密林林的大网,张英豪现在依靠没收地主店铺,依靠自己的武装在重庆建立起

自己的势力还是非常容易的。

前进党依靠严密的组织,严格的纪律。可以说在这错综复杂的环境中如鱼得水,在这混乱的局势中浑水摸鱼。在重庆展开了一系列的秘密行动,给根据地提供了大量的帮助。

当初张英豪派党员去重庆根本就料想不到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但是当张英豪意识到重庆的重要性以后,立刻就加大了

对重庆工作力度,并且派出工作人员去统合重庆的力量。由于有资金的支持,可以说没用不了多长时间,张英豪的触手就会伸进重庆的每一个角落。张英豪最终是希望在重庆来一场和平演变,看看依靠重庆内部的力量能不能达到占领重庆的目的。

作为现在重庆党委的负责人刘新生同志,就在重庆党员面前传达讲解着张英豪写来的最新文件,现在作为党中央的第一个分支机构,对能力要求和责任要求都很强的人负责。但是最终张英豪选择刘新生来担任这个负责人,就是因为刘新生同志以前就是重庆工作的主持者,也敢于作斗争,学习刻苦认真。

虽然前进党进入重庆以后非常的低调,但是旧社会还是掩盖不住这股新兴势力的万丈光芒。前进党在重庆的发展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各个势力的人都迅速察觉重庆这一股势力快速的崛起。不少利益受损的组织开始有意识的限制前进党的发展,斗争形式越来越复杂。促使张英张豪不得不加强对重庆党组织的领导,加强重庆党组织的量,甚至是秘密派出了一个连队驻扎在重庆郊区,以防又变。

张英豪同时还写了不少的文件传达到重庆,让他们组织同志学习。就听刘新生给同志们读道:“.......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对于重庆同志的工作内容中央不做具体指示,因为中央对于你处情况具体不完全了解。但是同志们必须注意保护自己,只有自己安全了才能够更好的去消灭敌人。

对于和帮派分子、外国势力、地主阶级争夺群众,必须牢牢把握主导权,努力且隐蔽的发动群众的同时避免我们的同志暴露。对于工人同志要大量进行扫盲工作与建立互助组织――工会,对于生活特别困难的工人同志进行救助。但是必须分清劳动的无产阶级和流氓无产者的区别,对于流氓无产者必须进行切割,如无必要,不得拉进我们的工会和队伍。防止其泄露秘密甚至是叛变。

—旦出现叛变,对于叛徒要进行彻底而强有力的打击,必须保持我们队伍的纯洁性和纪律性。对于帮派分子给予教育的同时必须时刻防止意志不坚定者告密和变节给我们造出重大损失,对于已经暴露的同志要及时送回根据地进行保护,不得有侥幸心里....…”"

对于这指示,同志们都读出了浓浓的关切之意,也明白了斗争的残酷性。

而与此同时,交给重庆情报部门的文件就由重庆情报站负责人传达,就听他念道:“...…..情报部门负责收集重庆哥老会等黑帮分子的情报,并且对于我们的党员同志与工会同志进行必要的隐蔽的保护。对于混进我们队伍中的潜藏分子要及时配合刘新生同志进行清除,但是情报部门不得擅自行动。

努力收集外国的一切情报送回根据地。注意,可以不必要找什么机密文件。只要公开的情报,不必冒着生命危险去弄什么绝密情报。比如哪里可以弄到机器设备,洋人需要的产品等情报。并且配合商务部同志对于机器物资采购提供应有的帮助与保护....."

张英豪当然也不会看着自己同志牺牲,所以才会交代重庆的同志一明一暗相互配合。当然下面的不少同志不知道情报部门的事情,情报部门的人自然是隐藏的越深越好。张英豪可不打算弄出来的情报部门根刮民党弄出来的军统或者是中统一样,巴不得满世界嚷嚷,让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们的身份,好让他们利用身份捞取好处。

就在张英豪忙着处理各地发生的事情的时候,陈一伟在美国见到了自己的学长,留美幼童出身的欧阳庚,此时的欧阳庚在旧金山领事馆做总领事。

“兆庭,哈哈,好久不见了,在旧金山可好?”

“一伟,你不是回国了吗?怎么来美国了,是有什么事?““哈哈,确实是来找你帮忙的,我现在在四川工作,来到美国购买机器设备,所以需要你帮忙啊,老同学,你可不能推迟了。”

“什么话,你的事就是我的事,真是他乡遇故知。老乡见老乡,亮眼泪汪汪啊。看到你真是高兴。你是打算买什么机器设备?“

“嗯,挺多的。”

说着,就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张纸递给欧阳庚。欧阳庚接过就看了起来。上面密密麻麻全是名字,拖拉机厂,无线电报机等等,看的欧阳庚惊讶不已。

“买这么多?”

“不多,不过这次肯定买不了这么多了,钱不多了。”

说到钱,陈一伟也不由自主的面露苦笑。机器设备昂贵,花钱如流水啊,有再多的钱,也买不了多少机器,买了一些机器以后,他们身上的钱也不多了。这还是他们把银子存进了上海的美国银行,才能带这么多钱过来,否则带那么多银子的话,人都要累死。

欧阳庚拿着名单想了一下说道:“你要购买那么多的东西,我给你介绍一个人吧。”

“谁啊,还需要你介绍?”

“这可是大人物,致公堂的黄三德先生。”

“行啊,只要有帮助就好。那我就一事不烦二主,麻烦你了。”

“走吧,黄三德先生也在旧金山,我们这就过去,我想他也会很高兴的。”

“这个黄三德先生是个什么样的人?”

"黄三德,宇传镒,广东省台山县四九镇圾潭乡东头村人,清朝同治二年(1863)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清光绪四年(1878),黄三德十五岁到达美国三藩市。初到美国,人生地疏,生活艰难,他什么粗活重活都干,当过矿山工人、洗衣工人、酒吧服务员等。在这期间,他常因年幼力弱而受人欺侮。为了自卫,黄三德决心利用工余时间学习武术。他拜当地一位颇有名气的华人武师为师,虚心求教,刻苦磨砺,经过几个寒暑,终于练就一身好武艺,成为当地华人中一位年青的武林高手。

光绪九年(1883),美国国内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人民不满情绪日高,美国政府当局为了转移国内人民的斗争视线,故意挑起民族矛盾,把经济危机的原因归咎于中国侨氏,胡说“中国人夺了美国人的饭碗”,掀起一股反华排华浪潮,公开虐待和迫害华工。

黄三德耳闻目睹那些在资本家压迫下的华人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义愤填膺。他一方面利用自己平时的一些积蓄扶弱济贫,另方面争取和团结华侨,伺机而动,为侨民抗争。由于他武艺超群,见义勇为,在华侨中渐有声望,受到华侨的敬重和拥戴。

光绪九年(1883)12月,黄三德加人了美洲华侨中最大的组织一一洪门致公堂。1897年,34岁的黄三德,由于他为侨民尽力,为洪门尽力,被推举为三藩市致公堂盟长、兼亚利桑那州埠公堂盟长,稍后又选任为三藩市致公堂总理。

这样,美洲洪门致公堂的权力便集中在黄三德的身上。他为人厚道,与下属和衷共济,在侨胞中享有很高的威望,随时可以一呼百应,侨胞都称他为“洪门大佬"。”

陈一伟听说黄三德这么厉害,当即使又惊又喜,如果有这

么以为大佬帮忙的话,他的工作无疑会轻松很多,完全可以动用洪门在美国的力量帮助自己购买更多的机器和工厂。

如果张英豪知道陈一伟找到了黄三德先生帮忙,肯定会非常的高兴,张英豪知道的海外历史人物不多,但是这个黄三德张英豪还真知道。前世黄三德的历史评价非常的高。

黄三德虚数十年之沧桑,一直清正廉明,不谋功名。他在一篇回亿录中说:“三德数十年之心如一日,不慕名利,不求做官,当孙文得志时,亦无所求,虽数次回国,仍是空手而回”。

孙仲山出任临时大总统时,曾委任黄三德为北京农工商部顾问、粤军总司令部顾问,涉英、美调查委员会委员等职。这

些职衔是没有物质报酬的,但黄三德总是尽心尽力地去做,从不计较个人利益。

他为洪门尽力,亦为国家尽力,数十年如一日,不负众望,被洪门致公堂奖以八角银牌一面、褒状一张,褒状写著。忠义维护,躬行法纪,协助同人,播扬遐迩"的字样。这些奖品,是洪门致公堂最高的荣誉奖励。黄三德当之无愧,但他不恃功自傲,仅以此自勉。

“诚以办国家事、政党事、社会团体事,皆常以躬行法纪为至要。“图他在执掌洪门致公堂的几十年中,除了积极支持孙仲山的革命运动外,为洪门致公堂的创建也付出了不少心血,如占尾架致公堂的建造、集资购买总督街的土地等,黄三德都能排除万难,给予有力支持。他常说:“假今自知法而犯法,则不能服人;当领袖者而不守法,便无以表率大众。”

然而,黄三德对自己的事情却很少去考虑。他曾多次回国,却无法抽空回家一行。1913年,黄三德奇钱回乡建造了一间青砖墙瓦顶房屋,新屋落成"入伙"时,他专程从美国回乡,并带回一张从三藩市买来的长形坤甸卧椅,当途经广州时,孙仲山有事找他商谈,结果又错过了新屋"入伙"时间,只好托人把长椅带回乡(现此椅仍保留在东头村的老家,是他生前留下的仅有遗物)。

他的夫人患上严重的肺结核病,在美国久治不愈,转回广州治疗,当时固忙于为孙仲山筹饷,他极少回广州陪伴夫人;黄三德仅有一个女儿,也因先天性不足过早夭折了,为了照管家乡的房屋,黄三德收了同族亲便子黄守谦为义子。

有欧阳庚的引荐,陈一伟很容易就见到了黄三德这位洪门大佬。黄三德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身上很自然的有着一股不怒而威的气质。不过陈一伟也不怵他,因为陈一伟现在也算是高位人物了。

第九十三章:

陈一伟把自己的情况和黄三德说了一遍说道:“我们想请你发动一下洪门的力量,帮助我们寻找我们需要的工厂和机器。拆除和搬运机器的工作我们都可以交给你们来做,我们照付工钱。”

“钱不钱的就无所谓,你这个忙我们可以帮。”

“多谢黄先生急公好义,我们是感谢的,但是也不能让他们白出力。还有就是我们建立这些工厂,需要大量的技术工人,需要翻译,需要操作工人。所以我们希望黄先生能够动员这类人回国工作。”

“这个嘛,你也知道,有些人来到美国已经住了两三代人了,他们可能并不愿意回国。”

“哈哈,黄先生不必烦恼,有些人不会去也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还是愿意回国的,你看美国也不是乐园,我们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工作,确保他生活没有问题,就是他们全家回国,我们也能够安排。还有那些较高学历的华人华侨,我们可以安排他们做老师等工作,也麻烦您出面组织一下,我们来进行说服工作就可以了。”

黄三德听完,点了点头说道:“这没有问题,不知道你是在哪里工作。“

“哦,我们是在四川工作,现在我们在四川进行新政,所以需要购买大量的机器设备。不过,黄先生,美国毕竟是异国他乡,你们在这里也是饱受欺凌,现在在美国的华人华侨也就几十万人。我们希望能够动员更多的华人华侨归国参与国内建设。他们到美国来也不是自愿的,而是迫不得已,甚至是被卖到美国的。不知黄先生意下如何?“

“当然,只要他们愿意归国,我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如果有需要,我也可以马上回国参与国内建,可是,你也知道,现在国内是什么情况,所以…..…”

“哈哈,好,我明白了。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在中国再见。那么,为了表示感谢,我想请黄先生吃个便饭。”

“哈哈,这怎么可以。来到了旧金山,这里自然是听我的,走,我请你们吃个饭。”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主席,主席,你看,这是我们新制造出来的玻璃瓶,怎么样?还有这是我们制作的压缩饼干,您尝尝。”

张英豪在办公室里处理文件,突然听到张伟强兴奋的喊声。不过在听到内容以后,张英豪心里也是一阵高兴。抬起头,就见到张伟强已经跑进来了。

"哈哈,看把你把兴奋的。给我尝尝压缩饼干。“"好。"

说完,就把手里的压缩饼干递给张英豪,张英豪接过来,撕开外面的油纸包装,闻了一下,有一股花生的味道,还有一股肉味。张英豪用力咬了一口,咸咸的,还挺硬,嚼起来全是粉末状的东西。

“味道不错,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花生,黄豆,面粉,还有瘦肉这些东西。”“瘦肉?”

“是呀,把瘦肉煮熟,烘干。把经过加工的花生,黄豆和肉干食盐等全部磨成粉,加入液体糖浆,油脂等搅拌均匀后在模型中经机械压缩而成。”

“保质期多久?”

“主席,压缩饼干其实是把饼干压缩后制成的,经过高温杀菌,杀毒等工序。压缩饼干质地很紧密,虽然现在还不知道具体能够放多长时间,但是两年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嗯,这一份的量大概多少?”

“主席,四块大概就是半斤重,如果把它煮开的话,那就是一大锅粥了。”

“可以,多做几种口味,有些可以多放糖,有些就多放点盐。有些人对花生过敏,可以多做几种成分的压缩饼干。我看看玻璃瓶。”

“给。”

张英豪接过看了一来,跟前世的老干妈瓶子差不多。但是玻璃的质地不怎好,颜色有点混浊,还有些地方还有一些很小的气泡,不已经无上大雅了。

“如何解决密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