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44章

作者:豪圣勇贤

“我们打算用蜡密封。”

张英豪听完,点了点头。不过一会又摇了摇头说道:“用蜡密封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已经打算从南洋购买橡胶,到时候加一个胶圈密封,暂时就用蜡密封吧。这个我们是做罐头的,什么水果罐头,肉罐头,辣椒酱,蔬菜罐头。既然玻璃瓶的问题解决了,那么我们马上就开始生产罐头吧。”

张英豪其实最想做出来的就是前世老干妈辣椒酱,如果这个时代把老干妈辣椒酱用作军队的供需品的话。一瓶辣椒酱就可以解决一个战士十天半个月的吃菜问题。如果是野战的话,带上几块压缩饼干,一瓶辣椒酱,他们就可以出现在任何敌人想象不到的地方。可以说能够大大的缓解后勤的压力。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在吃苦耐劳方面,完全不是后世那些安逸环境出生的人能够比拟的。家里一条咸鱼都要吃半个月,因为人民吃的不是那咸鱼,而是咸鱼身上那点盐味,真的是用筷子抹一下,一粒豆豉都要分两餐吃。

张英豪在再次扩张以后突然觉得有点海阔天空的感觉,心里一个大石头好像落了地。张英豪知道这是自己有了安全感了,来到清末一年多了,对于张英豪来说现在最多就是相当于一个市长,当然他这个市长可不是满清那样的权力不下县,而是实打实的将权力触手伸进了一个个村庄里面。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张英豪知道他的统治基础就会越来越强。而随着一些地主被消灭,没有解放的地区和那些交界地区的地主已经开始人人自危了,同时还偶尔出现的就是地主反攻倒算对于人民群众的疯狂屠杀。地主和地区官吏勾结起来,企图阻止革命军的进入,阻止前进党的分田分地行动,在没有能力阻止以后,他们就选择保留力量,当即撤离。他们离开会放下无数的狠话恐吓当地的百姓,不少地区的百姓甚至不敢去领取自己分到的土地,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或者说是战争,张英豪绝对不会有丝毫的妥协。

李志强现在就在一个刚刚被经过屠杀的村庄里面,作为一个新晋的排长,他是经过了多次考试的,但是现在他还是无法完全理解这些地主民团对于人民群众的杀戮,或者说的知道会出这样的事情,但是他的心里十分不愿意出这样的事情。而这里,已经是他来到的第三个屠杀现场了。

李志强之所以晋升的比较快,就是因为他以前读过书,由于他教授大家识字同时作战也很勇敢,所以被迅速晋升为了排长。现在这种情况是他在以前的书里面从来没有看过的。这让他有些茫然,这种毫不留情的杀戮到底要到什么时候呢?就没有和平的解决办法吗?这是一直萦绕在他心里的两句话。

但是对于那些普通战士而言,就没有读书人的悲秋怀春,他们现在心里面是充满了怒火。看到这满地的尸体,有男有女,有老有小,甚至连婴儿都不放过。这是一种怎样的暴行?这是多么的惨绝人寰?

很多同志看到眼前的场景,已经开始想起张英豪主席近期写的文章了:地主阶级和我们贫苦老百姓之间表面上是一种雇佣关系,我们租地主家的田地种植,给地主交租子,好像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实际上,在生产力不发达的今天,地主阶级和我们之间却是你死我活的关系。大家都知道我们一亩地只能生产这么多粮食,我们吃的多了,地主吃的就少了,而地主吃的多了,我们就要饿死了。

地主阶级通过一年年逼迫杀死一些贫苦农民从而获得更多的粮食。一旦贫苦人民要求获得更多,地主阶级就会立刻暴露出他们吃人的正真面目。他们是必然不允许底层人民过好日子,他们必然想回到以前轻松吃人的好日子,他绝对不会允许有人反抗他们吃人,对于任何想反抗或者正在反抗的人都是他们的生死仇敌,必然想除之而后快。

所以贫苦的人民必须团结起来,对抗这些吃人的野兽,与他们作最坚决的斗争。他们要吃人,害怕别人知道他们吃人,又害怕被人吃,所以总是保持着怀疑的眼神观察人民,用满口仁义道德的谎言欺骗人民......

对于张英豪来说,这些民团只要不是大规模的聚集起来集中出现,张英豪就不会大动干戈。而这些零星的杀戮是不可避免的,这是革命道路上必然的惨痛损失,这是革命的牺牲,献祭给了革命。张英豪对于这些零星的屠杀完全没有能力阻止,因为谁也不知道地主会在哪里突然进行杀戮,当然,这些屠杀就是教育同志的最好养分。

对于那些屠杀人民群众的地主民团,张英豪是坚决镇压,不管是下达命令的人,还是参与屠杀的人,除非有某个人被当地的村民指出不杀的理由,其他几乎都在被屠杀的村子里面公审后砍头处死,不死不足以平民愤,当然这里面的仇恨也是越来越深,这些现在已经不是张英豪能够控制的了。

张峰现在就带领着队伍在外作战,亲自看到地主阶级的凶残以后,张峰心里恨不得把所有的地主杀光才能解恨。不过党委的决定必须遵守,只是审判那些对民众举起过屠刀的人,不过他们的俘虏越来越少了,很多都在战斗中“被打死"了,至于怎么被打死的报告里面没说。

对此张英豪也没说什么,这种基于政治立场根本对立的屠杀最终只能通过发展生产力来解决,现在没办法解决只能让他们去死。如果张英豪有能够瞬间提高生产力的办法,能够完全养活全国的人,那么对于这些地主自然可以非常的温和。既然没有办法,张英豪也不会去做什么圣母,说什么不要杀,让百姓原谅他的傻话。

现在张英豪有种感觉,那就是这些地主民团在自己现在以及将来都可能是最大的敌人。如果要全部解决这些民团地主,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没有几百万军队确实是不可能的。而要养活几百万军队没有工业那是不敢想象的,现在整个国家的粮食生产总量如果平均分配的话,可能也就勉强不饿死人,吃饱都不可能。

张英豪想到现在就是对外扩张和向内部挖潜力都刻不容缓。必须把所有的劳动力尽量都动员起来,全部投入到基础建设和工农业生产当中。生产出的产品通过重庆这个关口卖出对根据地进行输血。只要有了足够的物质基础,特别是粮食,那么自己在这个时代就立于不败之地,不然自己这边如果粮食一旦出现问题,那是非常难受的事情。

手里有了粮食,心里就不会慌乱,而且只要有了粮食,自己这里的政权就不会有任何的动摇。就算出现任何其他问题,即使是满清和列强同时攻打自己,自己的政权也不会崩溃。粮食在任何时代都是战略资源,皇帝还不差饿兵呢,吃饱穿暖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第九十四章:

张英豪在给自己这边的同志培训之余,心里面也是有点着急。张英豪现在不知道这种种田式的发展到底对不对,现在到底是努力增加地盘呢还是努力加大建设。现在还不见满清的反扑已经让张英豪非常的吃惊了,可以说现在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张英豪实在是难以置信四川的满清政权居然已经烂到了这个地步。

张英豪唯一可以对自己的解释就是自己保持了根据地的良好秩序,并且没有打出造反的旗号。他当然不放心现在的诡异局势,立马同情报部门商量安排人手到成都去打探消息。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打探,成都那边居然真的没有任何的行动,张英豪也明白现实往往比小说还离奇。常听人说无巧不成书,但实际上可能你今天出门先迈左脚出门还是右脚出门可能就完全改变了你的命运,而这才是现实。

张英豪不知道的是,现在的情报部门已经不是自己最开始看到的样子了。由于不用再去—心刺探什么机密情报,同时他们常常总结经验教训,工作很快就步入了正轨,部门发展异常迅速。再加上很多当地发展的党员变相加入情报部们的外围组织,所以组织扩张速度极快,现在的情报部门已经顺着长江一路发展,向下已经发展到了上海,向上已经到了成都,就是青岛,京城都已经有了前进党的情报组织。而随着陈一伟同志的出国,情报部门也会迅速在海外组建。

《中国革命歌》的传唱,在经过教育的工人,进步青年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上海,武汉的租借报社里已经印出了相关的文章发表。无数人都在寻找这首歌的出处,只是现在张英豪以及他组建的前进党暂时名声不显,组织控制严密,所以还没有大白于天下。

张英豪从上次和洋人谈生意以后,就知道自己任重而道远的教育工作还远远没有结束。这不,他现在就在同工业部门和商业部门的同志做培训,就听他说道:“同志们,咱们搞工业建设,进行贸易,就一定要搞成本核算。我在这里问大家一个问题,我们花了五十万两买来的纺织设备,一匹布成本一两,人工一钱银子,那么我们生产一匹布的成本是多少?”

同志们纷纷举手回答:“一两”

“不对”

“一两一钱”

听到这些回答,张英豪有多么的无奈可想而知了。

张英豪说:“不对,大家再想想?我们一匹布的成本是一两....…”

这时看到看一个女同志举手张英豪说:“蔡晓芬同志请回答。”

蔡晓芬站起来红着脸用不自信的语气说道:"五十万零一两一钱银子!?”

有些同志马上就笑了,,觉得这不可能。有些就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张英豪也笑了笑说:“你怎么算出来的?”

蔡晓芬说:“因为我觉得布匹肯定是生产越多成本越便宜,这些机器应该都要算在成本里面进行平摊。”

张英豪满意的点点头说:“回答的很好,完全正确,坐下。”

这时很多同志都看向蔡晓芬,眼里有羡慕的神色,到了现在,能够在张英豪主席面前表现也是非常难得的机会,看到这么多同志看自己,蔡晓芬的脸就更红了。

在哪一个时代,都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任何时代都有大量的人才在民间得不到相应的位置,简单的例子就是汉朝建立的时候沛县一大批高官,明朝建立的时候有一大批淮西子弟。太平天国建立的时候有一大帮广西老兄弟。这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先发的优势,机会就那么多,别人上位了也就没你的份了。

就像在前世改革开放以后,出现了一大批的富豪,他们占据着社会的大量资源。后来者如何突破这些人的资源限制发展起来呢?只会是越来越难。而到了新世纪以后,大学生已经是满地走,你是千里马都没用的,你必须跑到伯乐面前谦恭告诉他你是千里马,请他试骑一下,否则你的机会就稍纵即逝了。

有人说什么八、九十年代的大学生厉害,后来的大学生就不值钱了,但是这也仅仅是物以稀为贵的原理而已。八、九十年代,一个大学生出来就是当领导干部,他们在一群文盲和半文盲之间当然是鹤立鸡群。如果说比学识什么的,后来的大学生并不比他们差多少,只是他们命好,先出生,占据了社会的资源而已,后来者缺失了机会。

而这些先出生的人,他们占据着资源,他们自然也提携自己的后辈。根据一朝天子—朝臣的理论,一个领导肯定代表着一群人的利益。就算是一个空降的领导,他也必须最快的建立自己的班底,谁先靠上去,自然就是先提拔谁。

说句不好听的,我提拔你对我没伺丝p对,一个人没提拔你?两个人面对提拔的机会,一公右兰系,会有,一个人会送礼,一个人没有,肯定是提拔那个有关系,会

送礼的人。毕竟这个工作谁都做的了,别人凭什么提拔一个没有丝毫好处人呢?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你一个人社云大系i社关才d到冯定做不出什么事业。除非是吃技木饭的人1化P的&N教个社会有人能够替代,否则哪里都要面临一样的同。份以—件版众内卷越来越严重,很多人觉得不公平,但是其实这是一件必然

的事情,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看不透这一点,看不开这一点,某些人必然是活在痛苦之中。

张英豪接着说:“蔡晓芬同志说的很对啊。如养找三在价么多的机器设备,只生产一些布;,那么运5第B旧六a所以要五十万零一两一钱银子把它卖捍,我1才早体5g,两一钱。如果我们生产两匹布,那么我们的成本就是二十五万零一两一钱。之后就是以此类推卜云。的术玩上年优在那么我多,我们的成本就会越低,如果我们生产五十万匹布,那么我

们的平均成本就是每匹布二两一钱。”

看到很多同志再次发出“哦”的恍然大恰的严曰和国路不的声色,张英豪也不知道定个定母个人j哩可能一直这么等全部的同志跟上再往下讲课。

张英豪继续说道:“所以我们工业部们的同志必须主动去努力生产,用以降低我们的成本。但是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必须卖出去,卖不出去囤积在仓库我们就会亏死,产品卖不出去我们的工人就没有工钱发,他们就没办法养家糊口,那是要死人的。所以我们的同志必须和商业部门,销售部门合作,把我们生产出来的商品给卖出去。

我们把商品到货币之间的这次交易称为惊险的一跳,跳过去了,那么就能回笼资金,跳不过去我们的商品就砸在了手里。

大家想想如果我们生产了几十万两银子的布匹卖不出去,就相当于几十万两银子花出去收不回来,我们购买原材料要钱,人工也要钱,这布匹是会朽坏的。如果布匹坏了,那么相当于我们就平白丢了几百万块钱。

所以我们的商业部门不能等着客户上门来买,而是要走出去主动推销我们的产品。我们可不是大爷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等着客户上门,而是要主动出击,去联系客户,去推销产品,把我们生产的产品卖出去。咱们卖的越多、越快,那么咱们才能生产的越多,我们根据地的同志才能有工作。如果卖不出去,那么我们的工业部门也不敢生产太多,大家不搞生产就没工作可以做,难道大家都喝西北风吗?

大家都要相互配合好,我们就是要大量的生产降低我们的成本,这样我们老百姓才能有工作,有了工作才能有工钱,才能穿的起衣服裤子。如果我们生产的少,成本就高,那么最终就是谁都用不起我们的产品。这就是我们服务老百姓的态度,这也是我们唯一的态度。我们就是要让老百姓穿上我们生产的便宜的衣服裤子,用上我们生产的便宜农具。我们要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我们的商品价格,用以服务我们根据地的人民。”

张英豪看过一个小故事,说是两个犹太人卖面包的故事。

书上用中国人来做反例,中国人卖包子是相互竞争,结果就是包子卖的越来越便宜,包子卖的多了,钱没有多赚到多少。犹太人卖面包是相互提升价格,最后面包价格越来越高,然后引入新的商家来接盘,而店铺只要有人来消费就赚到了。小故事最后说这就是犹太人的金钱观念。

这个犹太人的故事常常会让人思考,谁是赚钱的一方,谁

又是亏钱的一方。眼睛看到的往往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所以犹太人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度相信自己的眼睛,学会对事情进行分析思考。就像是"卖烧饼"的故

事,在那个复杂的环境下,谁亏钱谁赚钱了呢?

在犹太人看来,关于“卖烧饼“这件事没有人亏钱,赚钱的是那些卖光的人。就在烧饼的这个市场里面,因为它是被认为有价值的资产,价格也在涨,所以不存在亏本的问题。而对于将资本转换成现金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赢家。其实这个故事就像我们的股票市场,炒股,炒股,关键不是股,而是炒。什么东西都可以炒起来,但是最终受到伤害的一定是最后接盘的人和终端消费者。

对于这个故事,张英豪前世觉得非常有道理,只要自己不

是最后接盘者,大家都把包子提高一下及格,不都赚到了吗?但是穿越过来这么这么久了,张英豪慢慢的发现了一些问题,

觉得这个故事垃圾不如。

对于这么炒作烧饼,张英豪就觉得这个例子不怎么好,或者说只要炒作我们人类的刚需产品,那么就不好。就像某某炒房团,炒房就偏离了房子本来的用途。如果连粮食都开始炒了,粮食价格高涨,那么就要有人挨饿,甚至是饿死。如果棉花等物品开始炒了,它们的价格高涨,那么就要有人受冻,甚至是冻死,什么蒜你狠,姜你军,不都是炒作吗?百姓对此可是苦不堪言,这就都不是一种服务人民的态度。

对于现在的张英豪来说,这个故事如果用于炒翡翠玉石,炒古董字画,股票什么的都没问题。但是如果炒粮食布匹等生活刚需产品,对于张英豪来说就是不可接受的。张英豪现在通过扭曲价格,扭曲供需才能让自己的根据地稳定和发展,不可能让这些生活必需品获利过多,甚至在某些时候还要倒贴钱进去。就是要稳定根据地的物价以及人心。

张英豪觉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他都必须努力压制人民的消费欲望,并且努力搞建设,把满清欠下的几百年的基础建设给搞好了,才能慢慢放开一些消费的限制。现在在根据地内部如果出现炒作价格的事情,张英豪是绝对不会允许的。

第九十五章:

张英豪接着说:“我们工业部门要联系采购的同志尽量采购我们最需要的机器设备。大家都已经去看过工业的力量了,那冷冰冰的机器生产效率就是那最灵巧,最有力的双手是完全没办法比的。那么我们要怎么个采购法呢?同志们看看我发给大家的科技树计划。这个计划现在绝对保密,不得对外公布,只有我们内部的核心人员才能知道,还有很多材料也都是我们内部的教材,大家上保密课的时候应该都说过了,我在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我们从这科技树上就能够看明白,我们现在采购要从最基础的两方面入手,第一是农业方面,大家看主干的第一条枝桠,大家都知道我们人活着就是要吃饭,农业可以说暂时就是我们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实际上我们现在的工作大部分都是围绕着农业方面来开展的,兴修水利,分田分地,组建合作社,建立农村信用社....….等等。

农业往上就是轻工业,大家看到了咱们的纺织厂,制衣厂等等都是轻工业。大家发现没有,我们的主干却不是上面说的这些,我们的主干包括挖矿,冶炼,汽车制造等等,这是重工业。我们现在要走的路其实就一条路两条腿。这条路就是工业化,两条腿就是重工业和轻工业。

农业很重要,因为它是基础,不管是发展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农业都是基础。但是我们只要完成了土改以后,接下来很长的时间重点就不再是农业,而是拼命发展工业。而且很长时间内,我们都需要从农村获得大量的原材料,只能依靠工业反哺农业的法子进行剪刀差交易。

大家也都上过了基础化学课了,三酸两碱大家都知道吧。我们现在采购机器就从这些方面入手。炼钢厂,化工厂,挖矿设备。制造设备的机床,也就是工业母机,水压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购买的机器设备。但是我们购买这些设备要钱,钱从哪里来?就是从你们卖掉的产品中来的。

可以说你们的任务最重,要学习的东西多的数不清,你们也是我们前进党千挑百选出来的精英分子,我对你们的期望很高啊。你们做的越好,我们解放全国的时间就越快,我们的人民受的苦就越少。你们现在可以说控制着我们解放全国全的速度,你们卖的产品越多,买的机器越多,我们就能够越快解放全国,解放出更多的人民,知道吧。”

张英豪也不等同志们回答,继续说道:“大家也看到满清也建了一些工厂,但是他们的工厂全部都是买的,这个同志们知道意味着什么吗?意味着这些厂子的脖子捏在了外国人手里。同志们都知道机器设备是会坏的吧?咱们中国人做什么工具都喜欢传给后代,比如说做桌子,做的厚实耐用,几代人都用不坏。但是机器它不一样,机器不可能十年百年的用下去。坏了怎么办?能修就修,修不好就换新的。满清能够做到自造机器设备吗?做不到啊。他们还是靠买,最后钱都流到了外国人的口袋里面。

同志们,对于这些大家一定要去了解清楚,我们是一定要做到的,我们买回来的机器设备最好是要带全部图纸以及相关配方的。你比如说发动机图纸,发电机图纸,特种钢配方,特殊染料配方。

对我们来说这些图纸和配方比那些机器设备有价值多了。这也是为什么我多次强调最好整厂购买。我们把它一个厂都给买下来,那些研究资料就必须全部打包带走,交给我们的翻译部门以及科技部研究。我们不能买回一个厂子简单能够运行起来就可以了,还要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也就是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机器坏了我们要能够维修,能够自己设计出更加先进的机器。

我们买回来一个厂子,知道了里面的原理,我们必须能够复制出无数个厂子出来,我们还要能够升级我们的工厂。还有就是我们一旦解放了整个四川甚至整个国家,我们肯定是要在全国修铁路,修公路。那么这其中的机车生产,轨道生产这些咱们是不是可以提前布局呢?我们在坐的有些同志火车都没有见过,虽然有点难为大家,但是现在只能给同志们压担子了。

大家看看科技树的最下面,挖矿,采矿设备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每个人都有一张科技树图。大家现在就是从最基础的开始购买和学习研究,那些空白的地方大家要通过学习主动把它填满了,我们要让我们的这棵科技树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高.......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

“老师,什么是工业反哺农业?“

“嗯,怎么说呢?要了解工业反哺农业,就要知道为什么要工业反哺农业,就要知道工农业之间的剪刀差。剪刀差就是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的价值存在一个价格变动的差距,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剪刀差。这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

从工农业产品交换的实物形态变化看(即从同等数量的农产品可换得工业品的数量看),如果结合工农业产品价值的变化来考察,工业产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的状况仍然存在,而且这种差额有时缩小,有时还有所扩大。这种差额是由于工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快慢程度不同形成的,它不同于过去的剪刀差,所以,应称为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这种差价也反映不等量价值交换,差额过大则不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协调发展。

如果把一定时期(比如一年)内工农业产品价格变动的情况用统计图表表示出来,那么,工业品价格呈上升趋势,而农产品价格呈下降趋势,二者犹如张开的剪刀的形状一样,因此称为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因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

在工业化进程中,工业品和农产品之间的这种价格差距有日益扩大的趋势,它的具体表现是:当一般物价上涨时,虽然农产品价格也同时上涨,但它上涨的幅度往往低于工业品价格上涨的幅度。而当一般物价下跌时,虽然工业品的价格也同时下跌,但它下跌的幅度往往低于农产品价格下跌的幅度。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价交换。如果价格背离价值的差额越来越大,叫扩大剪刀差;反之,叫缩小剪刀差。”

说完张英豪就在黑板上价格变动的图出来,然后简单解释了一下之后接着说:“我们现在连续出台一系列刺激粮食生产的政策后,从生产环节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这些政策产生了积极效果,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我们土改以后所有的田地能种粮食的都种上了粮食,还大力鼓励农民同志种植棉花。

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我们的粮食是定价体制,采取统购统销与市场供求相结合的方。粮食价格的调整并没有与农业生产资料等工业品相适应,粮食价格的上涨幅度落后于农业生产资料等工业品价格的上涨幅度。

那么伴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要素的市场化配置造成农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流向更具比较优势的工业、服务

业等领域。概括的说就是:粮价形成机制的不完全市场化,与农业生产资料、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相对市场化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粮食生产“剪刀差"现象的产生与发展的主导因素。

但是我们的粮食采取的是定价政策,就是为了让所有的劳动群众都能够吃的上饭,价格将会长期处于低价位运行,也就是粮食价格不会上涨很多或者持续上涨。而且种粮要面临的自然灾害、市场风险等因素影响相比,咱们农民同志出来打工收益明显高于种粮收入。

剪刀差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占有先进生产技术的工业资本家在与生产技术落后的农民交换工农业产品时,必然抬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利用剪刀差来剥削农民。

我们的工农业产品交换中存在的剪刀差,也有历史形成的原因。大家都知道在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国民经济以农业为

主,手工业只是农业的附庸。农产品和手工业品基本上按照它们的价值进行交换。

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用武力夺取了对华贸易的各种特权,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主要是工业消费品)的市场和掠夺原料(主要是农产品)的基地。剪刀差还反映着帝国主义的经济掠夺,外国资本主义

和中国国内剥削阶级利用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优势地1,不断地提高工业品销售价格,降低农产品收购价格,用扩大剪

刀差的办法剥削我们的农民同志。

咱们中国现在就是外国人压低我们的农业品价格收购,同时提高他们的工业品价格,这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大家对比看看咱们的鸡蛋,猪鬃桐油等的价格再对比那些小苏打,汽油,煤油的价格就知道了。

剪刀差是工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一种重要交换手段之一。它是先发工业国家利用垄断地位控制后发工业国家的对外贸易,一方面压低后发工业国家生产的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另一方面又提高先发工业国家生产的工业制成品的世界市场的价格。如果把这一现象用图表示出来就象一把张开的剪刀。先发工业国家通过这种交换手段可以赢得高额利润。

我们现在为加快积累工业化资金,人为地压低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得部分农民收入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转入政府支持发展的工业部门,这会使的农业和农民丧失一部分财富,我们称这部分收入称为"贡税"或“超额税”。我们的工业和商业部门又再次提高工业品价格,使本来已被政府强制压低的农产品的相对价格水平又大大降低。

我们的农民同志在交换中吃亏很多。因此我就采用“剪刀差"这个词来形容工农产品比价扩大的现状,我们依靠人为扩大工农产品比价来积累工业化资金从而指使工农产品比价的会较长期处于不合理的状态。

剪刀差在其实是一直存在的问题,只是现在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日益扩大,发展成为我国工农业之间以及工人和农民之间的一个重大政治经济问题这个以后再详细讲。

下面关于我们从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我们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手里会一直获取相应的资金,从中可以看出农民所承受的这种剪刀差隐性负担是很沉重的。

所以我们就要进行工业反哺农业,工业反哺农业是指工业通过各种形式给予农村、农业发展以支持和保护,促进其从落后的、传统的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化农业转变。

这是一个仿生学概念,其提出是基于农业必然为我们的工业发展做出巨大的牺牲,而当我们一面要大力发展工业,使我们国家工业化,一面是我们农业落后的状况,所以工业有义务对其进行反哺。同时是为了表明工业在长期接受农业哺育的同时,全力发展工业,通过工业的红利长期回报农业。“

第九十六章:

张英豪接着说道:“我们也不能让咱们农民同志吃亏,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可以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还有利于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民的人居环境向现代化转变,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那么工业如何有效反哺农业呢?工业反哺农业具体表现:

1、努力发展农业生产,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的规模。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将进一步加大补贴力度。我们的财政继续增加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设立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不断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使单位农产品的价值量不断下降,从而使工农业产品交换价值量的比例差距逐步缩小,愈来愈接近等价交换。这是缩小差价的根本办法。

2、通过价格杠杆来调整工农业产品价格。当农产品的价格低于其价值较多时,应逐步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当工业品,尤其是农用工业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较多时,应尽量降低其销售价格,使工农业产品交换差价逐渐缩小。

但是,提高农副产品的收购价格需要与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工业产品的价格统筹考虑,综合平衡,以免引起轮番提价。同时,工农业产品价格的调整,必须考虑到市场商品供应量和社会购买力之间的平衡,特别是农村工业品供应量和农民购买力之间的平衡。不仅要求商品供应总额和社会购买力之间平衡,而且要求主要商品的供应量尽可能适合消费者的需要,特别是适合农民的需要。

3、通过办农工商联合企业,以及采取农产品加工利润部分返回农业的办法,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政策性金融支农力度,增加支持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长期贷款。大幅度增加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投入。新增教育、卫生、文化、计划生育等事业经费。另外,以后会慢慢放开农产品价格,积极开展农产品议购议销业务,继续开放集市贸易,也是缩小工农业产品交换差换价的重要方面。

所以我们在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对某些不合理的价格作了一些调整,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和稳定了农村工业品零售价格,逐步缩小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过大的工农业产品交换剪刀差。

工业反哺农业是发展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要求: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产业。我们国家现在4万万人,现在生产的粮食全部平均分配也就是不饿死而已,所以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不断增强我们根据地内部的农业生产能力。

工业反哺农业是提高我们农产品竞争力的要求:为了克服农业经营规模超小型的不利因素,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就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公益性服务,全面提高农产品竞争力。

工业反哺农业是提高社会公平的要求:实行工业反哺农业,既是减缓乃至扭转工农业的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的要求,是按贡献取酬和提高社会公平的要求,也是稳定社会的要求。“

张英豪知道自己现在眼前的这批人还是理解不了这些东西,以前这些东西他们听都没听过。所以张英豪说:“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来说让所有人都能获得廉价产品,意思就是我们固定粮食在低价运行,压低价格收购农民生产的粮食等产品。同时努力生产工业产品压低价格销售给农民同志,包括廉价的锄头、镶刀、铁犁等等,让所有的根据地同志用上铁农具。大家都是下地干过农活的,大家想想那些用木头农具的农户,他们不是不想用铁农具,而是用不起呀!用铁农具下地,不单单是咱们男同志可以下地干活了,而是可以男女老少齐上阵,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效率都大大增加了,大家明白了吧?”

张英豪废话了一大通,也就让所有人使用廉价的农具大家都听懂了。

“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那就是修路了。现在咱们没有可能全部路面铺上水泥,也没有那个必要。但是把道路拓宽,铺平还是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方便乡亲们出行,同时也方便我们的军队在根据地内部快速的行军到任何一处。所以咱们的同志每到一地,都要想办法组织当地村民把道路修好。”

张英豪知道一句话,那就是要想富,先修路。现在张英豪没有火车可用,没有汽车可用,水泥路都难以修多少,也没那个必要。但是张英豪现在必须提供大量的劳动机会,工业不行就基础建设补。所以张英豪提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口号,那就是村村通马路,没有水泥路就先修条土路,总好过走小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