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之英雄时代 第66章

作者:豪圣勇贤

“哈哈,欢迎回家,欢迎回家,我可是想死你了。”张英豪说完,用力一拉,就把陈一伟半拥抱住,用力抱了一下,放开陈一伟说道:“走,走,走。到里面喝杯茶,说说话。哦,对了,你回家没有?”

张英豪边说边就打算伸手提起陈一伟的行李包往门卫那里走去,不过张英豪还没有拿到行李包,就被警卫员给抢先了。

“还没有呢,等一下再回去吧。”

“这个就随便你了,不过啊,这都出去大半年了,要多陪陪嫂子。”

张英豪和陈一伟聊着天,就到了门卫处。“主席,你的名字签在这里。”

“好,辛苦你了。”

张英豪在陈一伟填写的信息后面签上自己的姓名,然

后边走边说:“现在在进行新一期的高级培训班,你回米的刚好,这么久在外面也辛苦了,到培训班里学习学习,

放松一下,就当给你放个假了。”

“哈哈,主席,你这可是太狡猾了,放假就放假,学习就学习,也就你会给弄到一起去。”

“哎,小孩子才会把学习和放假分开。我们大人嘛,能够静下心来好好的字>已红延个"得什么时候能够安排的过来?”

“主席,这短时间内可能是不行了。刚刚买了个钢铁厂回来,我要跟着这个工作,不然我也放心不下。”

张英豪想了一下说道:“1吧说11你这里√买了二钢铁厂已经在做最后的调试了。很好,你这里又买了一

个。我们现在确实缺少这些东西,更加缺少人才。那你尽快和相关的同志联系好,这人啊,物啊都找他。这些买回来的机器要尽快运行起来,不然就是一堆废铁都不如的东西,毕竟废铁还可以回收利用,这些东西却不能够简单回收。”

“好的,我也是这样想的,这次我可是把整个钢铁厂都给打包带回来了,那些资料是一点都没放过。”

“好好,就网以之什。是要尽快翻译出来啊。”

张英豪和陈一伟边疋丛说中,里面。

“坐吧,我给你倒杯茶。”

自己现在可不敢喝茶,干脆给自己倒了一杯白开水,再拿出糖来放了一点进去。

“谢谢。”

“客气了。”

“对了,主席,这次给你买的书。”

陈一伟拿起警卫员放在旁边的行李放到地上,然后把里面的一摞书籍给拿出来放到张英豪的桌面上。张英豪拿起翻了一翻,里面都是不认识英文或者是其它文字。

“这里还有几本是我到了美国以后,立刻就请人翻译的书,名字叫做《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先生写的书。”

“哦,拿过来我看看。”

陈一伟又从行李的底部拿出了两本,一本就是刚刚说的《共产党宣言》,另一本是讲剩余价值的,应该是《资本论》的节选。不过这些对于张英豪都不重要,不管是什么书,只要和《资本论》、《共产党宣言》扯上关系就可以了。其实内容都在张英豪的脑袋里面,看不看这书都差不多。

但是思想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思想是有其来源的。唯物主义者认为思想不可以脱离物质而独立存在。如果张英豪这些书看都没看过,就在那里大讲特讲《资本论》里面的东西,不出鬼才是怪事。

“好啊,你有心了,真是太谢谢你了。这书我看完会去印刷出来,这些书图书馆里面都放一些,大家都看看,到时候直接送你一本,这本就先放我这里了。你不知道,我以前就看过这马先生的书籍,不过一时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了,里面的内容非常的精彩,真是让我朝思暮想啊。”

一边说,一边接过陈一伟递过来的书籍,立马翻开第一页看了起来。

“有一个怪物,在欧洲徘徊着,这个怪物就是共产主义。”

张英豪看到这句话微微一愣,这个和自己前世看到的有点不一样啊,前世的是: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

灵在欧洲上空徘徊,旧的欧洲一切势力都为驱逐这个幽灭而结成了神圣的同盟。

不过张英豪微微一想也就明白了,翻译的内容或许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后世张英豪看到的版本可是经过无数人千锤百炼才弄出来的,肯定比自己看到的这二流翻译的要好无数倍。

不过张英豪完全不在意,只要这本书到手就可以了,至于翻译的好坏,不是张英豪这个四级都考不过的人能够决定的。合上书,把两本书放整齐摆在右上用。军糖水吹了一口气,微微抿了一口,甜丝丝的。

“前段时间四川总督奎俊有异动,所以我才对同志们进行这次突击培训。现在那边又有消息传过来,四川总督奎俊委任了一批地主士绅组建民团用来对付我们。我虽然看不起这些地主士绅和他们组建的武装力量,但是我们也不得不防,这些资料你看一下。”

说着就把那些收集的资料递给陈一伟,陈一1什按过术就看了起来。

“你的任务很简单,但是也非常的艰巨。那就是把那

些买回来的机器尽快组装运行起来,早一天生产,我们的物质就早一天充分一点。对于这些人,我们不能够等着他们来打我们,我们要尽快主动出击,不给这些地主士绅训

练民团的机会。”

“主席,什么时候出击呢?“

“现在军队正在加紧训练,很快就会开始行动了。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我相信,我们困难,敌人肯定更加困难,我们必须克服一切困难。“

"主席,你这说法我是完全赞同的。这满清现在已经差不多人心尽失了,现在洋鬼子还在北京城里呆着呢,南方省份居然还搞出东南互保的协议,这就是亡国的征兆啊。”

“呵呵,这不是很正常吗?大宋怎么亡的?战国时期其它六国怎么亡的?还不是割地赔款弄的骨头的软了。你说历史上哪个朝代如满清这般?把我中华祸害成这个样子的?现在啊,整个世界都知道满清朝廷就是软骨头,满清也从此成了洋人的朝廷,满清这破房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突然塌了,咱们就拭目以待吧,或许咱们就是满清的掘墓人呢!”

“哈哈,那感情好,也不知道满清还能撑多久?”“这个还要看我们的工作做的好不好咯,笤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没有人去努力,满清也是不会下台的。”

交谈了一阵,张英豪拿出怀表来看了看时间,说道:“吃饭的时间快到了,我们一起去食堂吃个饭吧,你急急忙忙赶回来,嫂子也应该还不知道吧?家里可能没准备你吃的东西,吃完饭赶紧回家看看,接下来你的工作可是不轻哟。”

“行,我就吃完饭再回去。”

张英豪一口喝完了杯子里面的糖水,站起来就带着陈一伟往外走。

“这培训的地方是新建的,我们的干部培训,党员培训现在都在这里上课了。不过这里我们也住不长久,很快就会搬走了。”

第一百四十四、五两章合一:

陈一伟也是个伶俐人,一听就知道张英豪说搬走是搬到其它城市里甚至是成都里面。所以他说:“建好了以后可以留给需要的人,也挺好的。”

一会时间,两人就到了食堂,这时突然响起了下课的钟声。张英豪立刻快走两步,边走边递给陈一伟饭票边说:"我过去给你买饭票,你拿着我的饭票先去打饭菜。”

陈一伟不明所以的说道:“我和你一起去吧。”

“不用了,你打好饭菜等一会我就到了,不然的话,排队要排很久的,那学生一会就到了。”

说话间,不远处已经有了学生的身影。陈一伟也没有再啰嗦,过去打了两份饭菜在那里等着,一会时间,张英豪就回来了,把饭票递给打饭阿姨端着饭菜就离开了。

这时学生也成群结队的过来吃饭了,短短的距离。这些学生喊"老师好"的声音就没有停过,张英豪也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

“主席,现在这培训学校人数有多少?“

“六百多人,这一批都相当于是紧急通知过来培训的。这些人差不多算是我们现在根据地的精华所在了。”

“他们培训多久了?”

“时间不长,主要是培训时间也不相同。有些人只需要培训一个星期,有些人培训三个月。不过看样子这些人

很快就要提前毕业了,,实在定根据地参人>s奴丹白学安安静静在这里学习了,希望他们回去以后自己努力自字吧。”

“主席,自学可不是一句话啊,我很多时候就静不下心来学习。如果忙起来的时候,停下来就想睡觉,自己学习也不容易。”

“所以啊,就算是培训一个星期,我都是希望把他们集中起来一起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的氛围,效率才高啊。啊”

吃完饭,送别了陈一伟之后,张英豪感觉确实有点腰酸腿软。知道自己可能是晚上操劳过度了,确实是只有类

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地。自己现在要补充营养,想想有时间应该回家炖只鸡吃。不过最后张英豪还是再次回到办

公室开始处理没有做完的工作,没办法,现在自己要处理的工作明显变多了。不过陈一伟回来了,自己的部分工作就可以分担一些给这个年轻人了。

现在是学校休息时间,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学生回到宿舍休息,最多就是在课室里面打个盹儿。白明亮就是这一批学员里面的培训学生,现在就在图书馆里面看书。白明亮作为根据地的老人,但是实际上加入根据地也就八个月左右。

白明亮是作为村长培训班里面的优秀人员提拔上来的,他知道自己的利益完全和根据地绑在了一起。自己当初竞选村长,然后参加培训,现在已经几个月过去了。在这几个月里面,白明亮完全就像换了一个人。

当初白明亮之所以能够竞选成为村长,完全就是村民们对他能力的一种认同。白明亮自小聪明好学,虽然不曾上过学,但是他通过自己小时候偷听和找那些上过学的人学习,却是认识了不少字。参加村长培训的时候学习了汉语拼音和大部分简体字,现在看文言文可能还不行,但是一般的白话文还是没有多大问题了。

作为一个快三十岁的农民,如果照道理来说是不可能能够安心下来学习的。但是白明亮却是个例外,他深深的知道自己现在读书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通过村长培训和干部培训在白明亮眼前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白明亮现在或许不知道这个世界未来到底是怎样的,但是却隐隐知道这是改变他命运的最好机会。

现在白明亮就在图书馆里面如饥似渴的阅读着张英豪写的文章。根据地建立一年了,,张英豪写的文章也已经整理出版了。虽然现在还没有人提出把张英豪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但是现在根据地里面的党员干部都知道,想要在根据地里面工作,学习张英豪写的文章就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

白明亮知道每次培训的结业考试里面必然就有张英豪的写作内容,有些人考试过不了关或者过关以后还留在学校学习而没有安排工作的人,白明亮现在虽然不知道具体原因,但是肯定和没有读好张英豪主席写的文章有关。

不过白明亮自己也不能够完全肯定,因为也有些人说张英豪主席的好话说的很溜,但是这些人也依旧没有毕业,所以也就让白明亮有点摸不着头脑。不过白明亮作为祖辈都是农民的人,他是真的深深理解了张英豪主席讲的很多课程,比如算账,比如地主阶级反动派等等。但是有些课他也不是很理解,比如什么无产阶级,人民民主专政,这些东西白明亮就不是很明白,也就脑袋里面有点子概念而已。

作为一个前进党党员,白明亮在自己上党课的时候就知道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白明亮更加知道自己其实并不是一个完全合格的党员干部,因为他是真的很多党课里面讲的东西都不理解。所以白明亮才会非常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如饥似渴的学习,有问题积极向老师同学请教。

现在很多人都在传张英豪主席是文曲星下凡来的,也有人说他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对于这些传言,白明亮是深以为然的,但是他更加知道师傅请进门,修行在个人的道理。而且白明亮更加喜欢的还是中国革命歌里面唱的,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白明亮听课的时候就完全觉得这个答案是完全正确的,而且张英豪主席也是这么说的。特别是这次培训把道理讲的更加明白了,根据地的一切都是人民群众创造出来了,必须要依靠群众才能办成事情,脱离了群众就必然是要跌跤子的。

但是白明亮觉得自己有点怕张英豪主席这个小年轻,每次看到张英豪都觉得对方深不可测,白明亮完全不知道张英豪主席脑袋里面在想的是什么。白明亮自己对于身边的同事觉得还是比较了解的,同他们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就能够知道对方是个什么人。但是白明亮完全不能够了解到张英豪主席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感觉张英豪就像一团迷雾,自己完全琢磨的感觉。

白明亮现在心里面也是很有紧迫感,他这一年来学了

新文化以后,自己在图书馆里也去看了一些书,他已经知道自己这些人是在干什么。但是他现在却觉得自己能力不

够,脑袋不够用,因为他感觉很多同志比自己更加有能力,有些同志明明文化水平没有自己高,但是处理问题的能力超强。有些同志很多东西居然一学就会,特别是一些要背诵的内容,读几遍就能够背下来,但是这些人依旧非常的努力。白明亮现在仅仅是刚刚能够过关而已,感觉特别的吃力。

现在白明亮就在读这张英豪主席最新写的文章《农村调查》∶

一、情况是逐渐了解的,需要继续不断的努力。

认识世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马克思,恩格斯终生努力,作了许多调查工作,才完成了科学的共产主义。

中国革命也需要.....

二、方法。

1、对立统一,矛盾斗争,是我们办事的两个出发

点。第一步观察只能看到事物大大体轮廓,形成一个概念。

2、详细的占有资料,抓住要点。

张英豪穿越而来,有着这个时代里的人不曾有过的知识与见识,抄出来的文章一般都是精选文章。张英豪来到这世界指导革命以后,才知道前世太祖的能力有多强。他就像一个循循善诱的智者,教导着人民如何做人做事,如

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张英豪现在想来,任何仔细读过太祖思想选集书籍的人,都会为他那里面的智慧而深深折

服。

张英豪知道自己是永远达不到他那个地步的,只能抄写他给予自己的正确答案。就张英豪看来,自己抄写正确

答案也未必就比得过太祖思想,毕竟那些都是太祖自己通过矛盾斗争,唯物辩证的方法分析出来的,而自己永远可

能抓不到里面真正的精髓。

不过自己是知道后世是什么样,而这个时代里的人对

于未来几乎是做梦都想不到的美好。自己这种情况和太祖相比,这里面的好坏不知道怎么比较,但是只要最终目的

是相同的,张英豪觉得自己还是可以接受的。

张英豪写出《农村调查》这文章也是讲课过程里同志们说不知道怎么调查后写的一个例子。但是张英豪在文章

里面写马克思,恩格斯这些人的名字就给根据地里面的同志提个醒,让他们心里面多少有点概念。不要到时候讲起

课来,什么都不知道。

张英豪拿到《共产党宣言》就马上照着自己的印象重新整理了一遍,然后就拿到印刷处去了。这书对于根据地的同志是非常陌生的,印刷出来就是用来讲课用的。张英豪完全不担心通过这本书给根据地带来不好的影响,因为现在还没有苏联这个模板,张英豪自己的解释就是官方的唯一的,统一的解释。

后世革命的时候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争论?其实就是很多人先入为主,跳不出模板的框框架架,不想自己去艰难的研究和探索,只想着照抄模板。但是在这一世,张英豪是要牢牢抓住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并且导入到自己的文章里面,牢牢抓住话语权。

其实对于后世老蒋说的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政府,一支军队这些话,张英豪是完全赞同的。当然,这些话张英豪赞同,但是刮民党的做法嘛,张英豪就完全不赞同了。张英豪已经打定主意了,自己前世没有任何成就,自己肯定是有问题的,所以这一世张英豪就抄正确答案,如果还有问题,那就是自己活该了。

张英豪知道资本主义是靠剥削剩余价值获得利润的,但是张英豪现在生产的产品都可以说是简单劣质的工业品和一些手工加工品,利润率实在不能算高。最主要的是现在根据地的工厂还是太少了,根据地没有办法制造复杂的机器,设计制造出来的机器精密度都没有进口的机器出色。

所以张英豪现在根本就不能够通过这些工厂获得多少

利润,只能够多多少少的养活一些工人同志而已。所以张英豪结合根据地的实际,想尽一切办法增加就业,让每一

个人都尽可能的参与劳动,从而增加根据地的财富。

这也是张英豪在上课的时候同前进党党员们讲的:“现在我们是一穷二白,我们根据地穷,我们现在有什么呢?汽车?火车?我们都没有。每天可能还有大量的群众饿着肚子在干农活。肉食可能一年才吃那么一次两次。度过冬天靠的不是暖和的衣服裤子,而是靠发抖度过。

我们根据地是一片白地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根据地什么基础都没有,我们现在能造什么呢?桌子,凳子没问题,镰刀斧头也还可以。高科技一点的东西咱们就可能造不了。也就是我们根据地一切都从头再来,怎么个从头再来法?现在外国工业革命一百四十多年了,我们要学习西方,就要从外国的最基础学起,也就是从外国一百多年前开始学起。

这里面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直接学习外国已经成熟的科学技术,没有失败与曲折。我们根据地在工业上是一片白地,我们想怎么设计就怎么设计。坏处就是我们根据地学外国的这些东西学费可是不便宜,而且真正的好东西也不一定能够学到。满清的洋务运动其实就是学到了点表面的东西,内里的东西没有学到多少。”

陈一伟由于工作关系,暂时离不开岗位,所以只能翻看着张英豪第一期培训班里面讲的内容。作为根据地里面的高层,陈一伟如果有必要,可以了解根据地里面绝大多数的东西,所以拿到一份最新的培训内容一点都不困难。

陈一伟作为美国留学生,对于张英豪所讲的内容某些方面是不怎么认可的。虽然现在美国还完全没有表现后世超级大国的形象。但是作为没有历史包袱的国家,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面,确实是拥有无以伦比的优势。这个时代的留学生,没有不羡慕美国人提倡的所谓的“自由"。

而且西方国家的分权理念在美国这个国家得到了较彻底的实践,所以大多数留学生的脑子里面对于这个时代的政治制度最好的就是美国的三权分立了。陈一伟之前在培训的时候就知道张英豪要建立的是叫"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但是对于陈一伟来说,这里面就本能的感到厌恶。有专政就意味着强迫,意味着一批人压迫另外一批人。而且既然是人民民主,又何来专政一说呢?不过张英豪说这些的时候根据地里面几乎没有人能够完全听懂,也就陈一伟这个留学生对于这些会比较关注。

陈一伟对此最终还是没有说什么,因为后来张英豪也专门对里面的内容作了解释。虽然陈一伟觉得不可能实现,但是他还是觉得自己保留意见比较好。毕竟自己是一个技术人员,自己的工作都做不完,再去操心这些也没有必要。但是也是从这以后,他也非常关注张英豪的每一次培训。只要是张英豪主讲的内容,他都会抽时间找到内容去看,了解里面讲的是什么。

不过从这次出差去了一趟美国,不是以一个学生的身份去的,而是以一个商人的身份的去。这次给陈一伟的感受又和以前完全不同了。现在回过头来,再读一次张英豪写的文章,给陈一伟的感觉也非常不一样了。

特别是这次陈一伟也通读了《共产党宣言》以后,感觉以前很多迷雾都在眼前消散了。作为一个高学历分子,又在武汉钢铁厂里面遭受过生活qj的人,比一般人更懂得这个时代,更懂得这个社会。但是在读了《共产党宣言》和张英豪的文章以后,才算是彻底弄明白了一些问题,这也是陈一伟现在非常赞同推翻满清的原因。

陈一伟回到家和老婆团聚以后,晚上抽出时间又和张英豪深谈了一次。张英豪对于陈一伟的成长感到由衷地高兴。在张英豪看来,陈一伟是这个时代真正见过世面的人,接受新事物也比一般人快,能够成为真正的战友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只是个技术工作人员,政治上还不成熟的话,张英豪实在是不敢委以重任。

不过,陈一伟可不是白明亮这些土包子可以比的,经过差不多一年的根据地工作和学习,已经变成了有知识,有文化的革命者,是真正能够独当一面的人物了。而白明亮这些人,虽然成长空间很大,但是这些人的局限性确实不可忽略的,需要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需要更多。

张英豪对于自己同志的成长是很高兴的,不过张英豪的作风就是把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培养那些值得培养的人。对于那些不跟着自己队伍走,或者拖后腿的人,张英豪也只是告诉他们,天助自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