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阿纳托代表路透社起身,然后郑重其事的问道:“据我们所知,苏联内务部对待审查人员会进行……
我想请问哈尼耶夫市长,您在接受审查的过程中是否受到了限制人身自由、私刑……等惩罚?”
哈尼耶夫站起身转了一圈,笑道:“你们觉得我现在活动自如,精神饱满的状态像是受到折磨的样子吗?
你们不要把偶然发生的个人行为拿来衡量整个行业,也许苏联某一个内务部武警存在粗暴执法的行为,但是那是因为苏联太大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并没有体会和见到任何的私刑和惩罚等,我相信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美国,恐怕都不敢也不能保证你们的国家警察局、监狱内就不会出现滥用私刑,惩罚罪犯的现象。。”
这个问题是阿纳托上交的三个问题中的第一个,由于他是乌克兰人,还是比外国记者更得克拉夫丘克等人的信任,因此准备让他询问两个问题。
哈尼耶夫一番话说的滴水不漏,有理有据,契科年夫看克拉夫丘克微不可查的点头后就朗声说道:“路透社是最早进入基辅的西方媒体,一直以来对我们苏联的报道还是公正的,所以你可以多问一个问题。”
阿纳托第一次因为自己是苏联人的身份而感到高兴,他致谢后就轻咳一声,问道:“我想请问哈尼耶夫市长您是否知道在您被隔离审查的期间,咱们基辅热心的市民和我们这些媒体都十分关切您的安危动向。
同时由于苏联政府在信息上哄骗群众在基辅、敖德萨、哈尔科夫等地都引起了群众集结事件,您对这种事情有什么看法?”
其实这个问题里有着好几处坑的,因为刚才克拉夫丘克在解释的时候已经说了,并不是苏联政府欺骗群众,而是公布的辐射量清单不是最新的,哈尼耶夫泄露出去的数据才是最新版本,由于辐射量瞬息万变,加上苏联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都放到了救灾上,所以就疏忽了。
可以说公布虚假信息蒙骗群众在五一继续游行的事情就用这么的理由蒙混过去了。
克拉夫丘克的口气就是“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我反正是信了。”
而阿纳托的问题中还是把虚假信息定性为政府欺瞒群众,哈尼耶夫即使顺着他的问题去回答也要踩坑的。
不过阿纳托和哈尼耶夫是关系最好的同学,这种坑自然是提前就说过的,目的是阿纳托要在英国老板那里好好表现,而哈尼耶夫也能提前有准备的规避开。
关于阿纳托的询问哈尼耶夫当然很清楚出现了什么,因为不管是问问题的人还是自己这个回答问题的都是基辅群众事件的推手。
哈尼耶夫对这种事情也有着非常清晰的看法,但是在作为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并且又是那么敏感的时期,自己还是刚刚审查隔离结束的人员,是不能说什么的。
所以他能做的只有装傻,当即表示对这些事情没有了解,同时大声告诉所有人:苏联的群众有着集会游行的权利,而且每年都有许多活动,所以自己对这个活动的看法就是允许群众集群事件发生就说明乌克兰和苏维埃的领导并不是西方所说的独裁统治,然后就是一切对谢尔比茨基的彩虹屁,最终把这个问题搪塞了过去。
阿纳托坐下后就是美联社的记者和法新社、德新社、合众社,甚至新华社的记者连续的提问。
新华社和德新社的记者提出的问题是之前提交过的问题,哈尼耶夫已经做好了应答的准备,其他记者则是临时提出一些刁钻问题。
哈尼耶夫并不是不懂西方人的套路,他在稍加思索后都给出了比较不错的回答,即使说的不怎么得体,但是并没有踩坑。
等到新闻会结束后,已经是下午将近5点的时间。
目送记者和摄影师们陆续出门后,哈尼耶夫长出一口气瘫坐在椅子上,他感觉这种疲惫感和紧张感是自己在26日凌晨处理核电站爆炸事故时都没有的。
克拉夫丘克笑着走过来跟哈尼夫握了握手,低声说道:“你表现的很好,首长们应该会很高兴。”
诺维科夫不知什么时候也从一个角落走了出来,他的神态比新闻会召开前轻松了许多,伸手解开领口的风纪扣,拍了拍哈尼耶夫的肩膀,微笑道:“你是真的很聪明,而且胆子也大,不过应对的很好,我想如果你的出身好一些,不在基层做官,又没有摊上核电站事故的破事,也许你能去外交部工作也不一定。”
哈尼耶夫虽然身心疲惫,但是不敢托大起身客客气气的陪着克拉夫丘克和诺维科夫说了半天话,两位领导才带着基辅的其他领导离开。
基辅政府和内务部、电视台同时收集了这次新闻会上的第一手影像资料,这些资料会在剪辑以后审查后在乌克兰的电视台、甚至莫斯科的电视台进行播放,但是在剪辑之前的原版却要先交给谢尔比茨基书记进行审阅。
所以这场新闻会上的参会人员都很满意,但是结果是否真的满意,还要等主要领导看过,进行了指示以后才行。
知道要等到确切的消息怎么也得明天来,所以哈尼耶夫在应付完这些领导后,尤其是又跟看好和欣赏自己的契科年夫书记,以及关系莫逆的卡尔托夫都说了会儿话才回到了招待所给自己安排的卧室准备好好休息。
第063章 个人荣辱(10)
回到自己的房间时哈尼耶夫就看到娜塔莎已经再给为自己泡好了茶,面带笑容的展开双臂迎接。
哈尼耶夫抱紧她先是一个深深的亲吻,然后两人就坐到沙发上说着情话。
过了一会儿娜塔莎开始向哈尼耶夫,轻声的汇报着自己的工作。
刚说了没几句,哈尼耶夫就突然制止了她,蹑手蹑脚的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寻找着什么,过了十分钟果然在床下、桌面下和书柜内侧发现了几个窃听器。
哈尼耶夫看到了窃听器后就知道自己还没有取得诺维科夫的信任,或者说谢尔比茨基的信任,即使他们调查不出自己叛国的任何线索,但是因为自己跟境外通讯社合作了,就让他们保持着怀疑,无法完全信任自己。
哈尼耶夫心情十分差,他很快调整好心态,故意大声的说道:“娜塔莎,我不能眼看着我们基辅的上百万人遭受辐射发伤害,这里还有我们的亲人朋友,我想通过体制内的方式改变。
但是我位卑言轻没有办法,我想起来我们的总书记的他放开了西方媒体进入,所以我利用西方媒体也是在他允许的,怎么能不停的审查我呢?
而且他所谓的改革也没少听取他的密友兹德涅克·姆林纳日的意见,兹德涅克·姆林纳日可是彻头彻尾叛变革命,背叛苏维埃的捷克人。
如果说我搭上自己的前途利用外国媒体来挽救百万民众是卖国贼,那咱们的总书记又是什么?”
娜塔莎吓得脸色煞白,她拉起哈尼耶夫,低声道:“你不要命了吗?这话是会被内务部的人听到的。”
哈尼耶夫此时已经知道自己在乌克兰,处理自己的人和决定自己命运的人都是乌克兰的主要领导谢尔比茨基。
谢尔比茨基是不支持戈尔巴乔夫搞什么西化改革的,只不过位置权利的不对等让谢尔比茨基也没办法阻止,所能做的不过是多方掣肘。
但是不管怎么想,怎么做,哈尼耶夫可以确定谢尔比茨基内心是非常瞧不起戈地图的,更恨不得扳倒戈地图。
所以在这个自己已经通过新闻见面会表了态的关键时刻还能发现窃听器,那就说明因为跟路透社的接触,让作为保守派大佬的谢尔比茨基有些担心自己。
为了彻底打消谢尔比茨基的这个担心,哈尼耶夫就准备利用这个窃听装置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对苏联忠诚,对苏联人民有感情的保守派党员,对于戈地图要做的改革嗤之以鼻,甚至对戈地图是否是境外间谍都要进行编排污蔑。
这样的话被谢尔比茨基掌握在手上对哈尼耶夫非常不利,即使这次危机度过了,只要泄露出去,哈尼耶夫有污蔑污辱党和苏维埃的一号首长的言行,被抓起来审查劳改都是基本操作了。
哈尼耶夫在这个关键时刻还是很果断的,他清楚自己不能两边压注,就不说戈地图是否会接纳自己,就算是他愿意收自己当马仔,自己也决不能跟着他去做一个有污点的官员,以免苏联解体后也成为了倒霉的官员。
所以哈尼耶夫作为乌克兰共和国的乌克兰族,只要不傻就要全力押宝在谢尔比茨基的身上。
大骂戈地图和所谓的改革派后,哈尼耶夫又诉了诉苦,之后就坐回到床边,趴在娜塔莎的耳边低声说:“这些窃听器不要碰,你装作不知道,又隐私话题你悄悄的在我耳边说就行了。”
娜塔莎点点头,然后就在哈尼耶夫耳边详细的汇报了4月30日晚上自己离开后如何一步一步实施了哈尼耶夫安排的计划,同时说出了五月一日和五月二日的民意与舆情的变化。
哈尼耶夫深深的知道谢尔比茨基对乌克兰的掌控力度,即使外媒和领事馆都暗地里搞事了,但是基辅作为乌克兰的首都是完全能够很快压下去的,甚至其他地区也能很快进行处理。
但是事实上这些群众事件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最终才会越闹越大,逼得莫斯科方面也不敢再坚持严惩自己了。
哈尼耶夫心里明镜似的,知道谢尔比茨基这个老狐狸一定是顺水推舟,利用自己来把事情闹大,以此摆脱了戈尔巴乔夫对他的控制,没能让戈地图抓住他的尾巴。
想通了这一层关系,哈尼耶夫忽然明白为什么今天早晨谢尔比茨基会让自己去跟他共进早餐了,显然是想看看自己的头脑能力是不是能入他的法眼,如果不行就利用这一次抛弃掉,如果可堪打造,必然会重用自己了。
哈尼耶夫猛然间觉得自己凭借着一腔热血和生涩稚嫩的谋划还是做出了一定的成绩,虽然自己的所作所为在谢尔比茨基的眼中一览无余,但是只要自己保持好这种人设,谢尔比茨基也许会认为他能轻松的把控住自己,到时候自己这个小虾米也真的与可能直接抱上乌克兰第一书记的大粗腿了。
想明白一切,哈尼耶夫就对这次曲线救国事件上自己的得失理清了思绪,对自己个人在此次事件中的得失荣辱也有了清晰地认识,然后就搂着娜塔莎急不可耐的睡下了。
5月2日下午的新闻会内容在当天晚上就成为了欧洲各国和美国、日本甚至天朝的重量级新闻报道。
但是经过审查和调整后,新闻会的内容在晚上10点才登上了苏联的晚间新闻。
等到经过一晚上和早上各个报刊报纸和早上新闻广播节目的报道后,核泄漏事件算是给了乌克兰人民、白俄罗斯人、苏联人民甚至世界人民一个交代。
至于五一当天闹得沸沸扬扬的苏联政府核辐射量造假的事情也按照新闻会的说法承认了,也就是公布的数据并不是最新测量数据,因为个别工作人员的疏忽险些酿成大祸……
处理结果自然是抓了几个职员顶罪了事。
哈尼耶夫也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正面典型人物。
在苏联官方的大小报道中也和谢尔比茨基、克拉夫丘克、瓦列里·勒加索夫院士、弗拉基米尔·皮卡洛夫上将等大小不等的领导干部并列,成为了——“有担当、有能力,果断处理核事故,拯救了数十万民众的优秀苏维埃干部”。
尤其是乌克兰境内的报道更是把哈尼耶夫和谢尔比茨基捆绑在一起,把哈尼耶夫塑造成谢尔比茨基的学生,因为领会了谢尔比茨基书记关于事故处理意见发言的精神才果断的做出了疏散撤离和组织五一游行庆祝活动的两次决定。
至于五一真实辐射量数据泄露的事情也改了口风,成了细心的哈尼耶夫同志发现头天晚上政府公布的辐射信息与最新信息相差千倍,为了在瞬息万变的危机中保证基辅市民的生命安全,哈尼耶夫同志第一时间把最新的辐射量监测数据发给国内外通讯社,希望他们能第一时间报道。
这说明了苏联优秀的政治体制不惧怕西方媒体进行报道,也说明戈尔巴乔夫书记开放西方媒体进入是真开放,而不是空有其名,再要紧的新闻都愿意和西方通讯社一起共享。
同时表现了苏联官员有担当,敢作为的精神,体现了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进行全面改革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已经影响了干部,说明改革初现成效了。
第064章 个人荣辱(11)
在苏联国内外对核事故的一系列事件以及相关人员基本定性后,每天的新闻报道就转变到了防辐射石棺的修筑和后续影响估测上来了。
哈尼耶夫作为一个热点人员,在5月5日的上午才渐渐从每天的新闻报道中彻底消失。
不过这个偶然才能有人想起的好市长在四号以后就被契科年夫放了长假,回到了自己的家中,每天跟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在一起。
因为空气中还有微弱的辐射粉尘,所以不是必要,基辅市这么多天都没有人出门,按照哈尼耶夫提供给克拉夫丘克的名词。
官方说法就是目前的基辅便是进入了“全市静默”的状态,除了基本的物资供应,暂停了一切的娱乐活动和商业活动。
工作单位也进行排班工作,上班人员都要穿上紧急调配的防辐射服和头盔面具等。
可以说目前基辅的高度紧张和严格防护,纯粹是因为有境外的媒体和领事大使们一直关注这件事的影响和处理方式。
上到总书记戈地图,下到基辅市长,为了不影响苏联的形象,各级官员才不得以去让自己做的更好。
如果说没有他们的关注,苏联可以把这个答卷做成60分,现在有了他们的关注就必须要做到100分甚至110分、120分。
因为苏联和美国斗争了半个世纪,在近些年由于阿富汗战争的失利,苏联已经是颓势尽显,戈地图已经完全放弃了对抗,
虽然戈地图在意识形态上的斗争等于是一个投降派,但是目前他还没有独揽大权,不敢完全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总要受到苏联老干部以及乌克兰帮等保守派的掣肘而向他们妥协,所以很多国际事务和国内事务的处理方式仍旧是苏联风格,并没有选择躺平。
所以说在苏联模式认真后,这个庞大的机器稍稍运转就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事件的善后救援等各方面的进行了迅速且不错的处理,对比起美国三里岛事件,苏联政府的作为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可圈可点的。
哈尼耶夫这几天放假在家感觉过的很舒服。
虽然没有对他的监视和监听似乎都停止了,但是他并不敢随便出门,第一是因为空气中还多多少少有着辐射尘粉尘随便出门太危险。
第二的原因就是没有工作安排下自己也没有必要出去了,在这个节骨眼跑出去很大可能被内务部甚至克格勃盯上,当成自己真的另有想法,所以不如乖乖的待在家里。
哈尼耶夫放假了,切尔诺贝利地区的其他的官员也都进行了调休,包括娜塔莎也放假了,所以哈尼耶夫这几天待在家里不是跟娜塔莎通电话排解相思之苦就是每天吃吃喝喝。
除此以外能让哈尼耶夫每天雷打不动的就是收看电视,关注着国内外的新闻动向。
苏联的新闻都是要经过审查和过滤美颜的,所以很多新闻看不出真实情况,哈尼耶夫有心了解一下核电站的清理和封闭的进度,但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和渠道。
如果是给契科年夫或格拉德科夫、卡尔托夫打电话兴许能问出些信息,但是哈尼耶夫担心自己家里的电话现在已经被内务部监听了,所以并没有给他们打电话,唯恐有任何的出格举动让他们认为自己不老实。
哈尼耶夫忽然想起来天朝历史上曾经赋闲在家的王莽、司马懿、曾国藩、袁世凯等人,专门找来了道德经的俄文版进行阅读,之后又看了一大批书籍,例如普希金诗歌集、托尔斯泰全集、高尔基全集等,心境满满平和下来,对于外界的变化也不再关心了。
以不变应万变,等待着一切尘埃落定,然后安心工作就好。
哈尼耶夫忽然想明白了自己级别太低,权力太小,在钢丝绳上跳舞不出事已经是不容易,现在成了乌克兰民众心里的“哈青天”又有了国内外一致的良好风评,已经算是赚大发了,现在确实不适合再想什么,做什么了。
转眼到了5月7日,因为昨天晚上看勃列日涅夫所“写”的三部曲看了久了些,这天清晨都到了八点多哈尼耶夫还在睡觉,门就被敲响好几次他才渐渐有了意识。
“谁啊?”
母亲娜塔莉亚的声音传来:“维克托快起床穿衣服,内务部的人来接你了。”
“啊?”
听到内务部哈尼耶夫猛然惊醒,一边穿着衣服,一边问道:“是谁带队来的,叫什么名字?有什么事?”
父亲弗拉基米尔的声音响起:“是内务部第一部长诺维科夫同志亲自来了,他告诉我说是谢尔比斯基书记要见你,所以让我们都不用担心。”
听到这句话哈尼耶夫松了口气,他知道现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的事件已经板上钉钉了,不仅人员疏散了,后续影响和危害也在自己的参与中降低到了最低的程度,即使苏联的老爷们不知道如果没有哈尼耶夫将会造成何等严重的后果,但是也能明白哈尼耶夫敢于担当拯救了数以百万级的乌克兰人民。
哈尼耶夫很清楚,谢尔比茨基已经进入了戈地图的阳谋火坑里,却被自己给搭救了出来,这位书记一定明白就是小小的哈尼耶夫通过搅和了五一的活动,直接的帮助自己度过了一次危机。
按理说单凭这个帮助之情就足够换一任地区主任甚至地区书记了,所以哈尼耶夫觉得不出太大意外的情况下,谢尔比茨基接见自己也是应有之意。
而且现在核电站事故的危机基本过去,相关人员和地点都按照计划方案有条不紊的进行处理后,防辐射石棺也快要竣工了。
论功行赏和惩罚无能官员是常规操作,现在该处罚的都已经处罚了,可是该奖励的却还没有动静。
单纯只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中地区官员的处理和反应,哈尼耶夫觉得自己一定是最优秀的一位。
作为表现突出的优秀地方官员也该得到谢尔比斯基这位地方第一号首长兼任中央一派大佬的赏识和嘉奖了。
不管诺维科夫来是代表了谢尔比茨基这两层中的哪一层意思,又或者两层都有,但是总归不会是坏事了。
哈尼耶夫心知这次再“进宫面圣”,恐怕就不是简简单单的聊聊了,也许会关乎到自己的前程和未来。
哈尼耶夫略有忐忑,甚至紧张,穿好衣服后急忙又在自己提前打好的“面圣草稿”的本子上看了看,感觉做到了胸有成竹,才抓紧时间洗漱,临出门又换上了一身最好的手工西服,梳了梳头,准备以最好的面貌见到谢尔比茨基书记。
第065章 个人荣辱(12)
坐上了诺维科夫的海鸥汽车,哈尼耶夫摆手告别父母。
可是弗拉基米尔和娜塔莉亚却是看着车子启动,一直目送三辆汽车驶离朱可夫大街,直到什么都看不见了才脸色凝重的回到房中。
轿车的后座上,诺维科夫对哈尼耶夫比邻而坐,真皮的座椅十分舒服,让哈尼耶夫的心情似乎也好了点。
随便寒暄交流了几句哈尼耶夫就明显的感觉到诺维科夫对自己的态度比之前更加和蔼可亲。
哈尼耶夫很清楚诺维科夫的态度有一定程度上其实就代表了谢尔比茨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所以心中的忐忑渐渐消失了。
哈尼耶夫心中暗自想着:“看来谢尔比茨基调查自己以后已经放心了。”
哈尼耶夫知道目前自己已经算是得到了谢尔比茨基这位大佬的信任了,第一自己确实身家清白,搞事情的动机单纯,第二是经过内务部专业人员的细致调查,也绝对查不出自己又任何违规违纪和卖国的行为。
第三则是在上次“面圣”的时候,自己在与谢尔比茨基交谈中应付得体,也让他意识到了自己是他的小迷弟,应该是已经得到了他的赏识。
这几天自己在等着这场大事件的酝酿发酵,谢尔比茨基也是在等事情的酝酿和发酵,十有八九是想看看最终的调查结果,看看自己这位年轻人是否值得他信赖。
现在诺维科夫亲自过来接自己,这就说明谢尔比茨基已经决定把自己收为己用了。
哈尼耶夫心里暗暗下决定一定要抓住这一次机会。
他清楚如果失去了这次机会,恐怕在苏联解体前,自己也不会在政治方面有太大的提升了。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