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虫之语
虽然哈尼耶夫说的并不是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但是不管是他的表情、语气还是这番说辞,在谢尔比茨基和诺维科夫这里都得到了极好的反馈,起码两人是信了八成了。
毕竟谁也不知道苏联只有5年的寿命了,如果别的人知道了说不准要做出比哈尼耶夫疯狂一百倍的事情来。
谢尔比茨基再聪明也想象不到哈尼耶夫知道苏联只有5年的生命,所以他从经验观来看哈尼耶夫这个年轻干部,知道只要他不是一个傻瓜,他做出的这些事情只有这种解释是最合情合理并且能够让人信服的。
谢尔比茨基仔细的打量着哈尼耶夫,看着这个年轻人的善良和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以及蓬勃的活力,他笑了笑,心中想着:我年轻的时候跟他也差不多,可惜被赫鲁晓夫流放了,使得我的阅历不足,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培养人脉,不然以我和勃列日涅夫同志的关系,在四年前就能成为组织的核心领导了。
想起了陈年往事,谢尔比茨基看向哈尼耶夫的眼神更温柔了,他指了指桌上的那壶牛奶说道:“你还年轻,再喝两杯牛奶补充补充营养。”
哈尼耶夫其实已经吃饱喝足了,但是他并不准备拒绝谢尔比茨基的善意,急忙端起锡壶倒了一杯牛奶,一口喝干又倒了半杯,这次只能喝一大半,歉意的笑了笑,才拿起桌布擦嘴角。
谢尔比茨基饶有兴趣的问道:“年轻人你似乎并不担心自己的命运,你就不怕你会因为违反规定,泄露国家机密而被流放吗?”
“怕啊,怎么不怕。”
哈尼耶夫摊手说道:“我在决定泄露真实信息的时候,就已经准备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所以我才补了后手,让我的同学在外国通讯社对我进行报道,想着能把事情闹大,这样您和莫斯科的老爷们都不至于随随便便捏死我。
不过我的内心深处其实还是盼望着您这位英明的领袖能够看出我并非出于恶意,而是不希望咱们苏联的领导人一意孤行的残害百姓,这样也许您能保下我也不一定。”
谢尔比茨基冷笑一声:“你想的倒是挺美。”
“嘿嘿……”
哈尼耶夫傻笑两声:“您让诺维科夫部长带我来跟你一起吃早餐的时候,我心里就安定了三成,见到您后又安定了三成,现在我已经可以十分放心的确定您这位仁慈英明的书记并不打算按照莫斯科的意见严惩我,或者说您是想给我一个机会,我说的对吗?”
问完,哈尼耶夫就眼神忐忑的看着谢尔比茨基。
谢尔比茨基看着这个既聪明,但是小聪明又总瞒不住自己的年轻人,心情十分愉悦,淡淡的说道:“你的胆量实在太大了,虽然我不想告诉你你猜对了,但是事实上你确实猜对了,我现在的主意是不准备动你。
不过你拯救基辅市民是个人品质,但是以你的聪明才智完全可以不用暴露自己就能做到,但是你却挑明了一切,让自己成为了众矢之的,你为什么会拼上前程愿意阻止莫斯科的命令呢?你不应该听命于咱们的总书记吗?”
哈尼耶夫心中猜想,谢尔比茨基的这句话也许是在最后试探自己,他想了想说道:“我即便不从咱们乌克兰的角度出发,只是作为一名苏维埃党员,我确实应该听从总书记的要求,不应该为了保护您和基辅市民而去公布信息。
但是咱们欧洲有一个谚语叫‘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我从参加工作到现在一直没有出过基辅州,我想有生之年即使成为高官也还是在乌克兰做官,因此您才是我真正的最高领导人。
戈尔巴乔夫书记虽然是咱们苏联的一把手,但是他对于我来言太遥远,我希望跟随的领导是你,而不是他,我所能跟随的领导也是你而不是他。
还有就是我崇拜您,希望您不会受到切尔诺贝利事件的严重影响,最后刨除这一条原因,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我是乌克兰人,你也是乌克兰人,虽然我不是乌克兰独立的支持者,但是我绝对希望我们乌克兰能够团结强大,希望我们乌克兰人能够在苏联这个大家庭里拥有独特的地位和不亚于俄罗斯人的权利。
如果您这位主席团成员和乌克兰第一书记有了污点,以后谁还能为咱们乌克兰撑腰说话?维护乌克兰的利益?
这些就是我的真实想法,我并不想随波逐流的活的像一具行尸走肉……”
哈尼耶夫的这番话说的无比符合谢尔比茨基的真实想法,他十分满意哈尼耶夫的态度和为人。
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时期,谢尔比茨基即使执掌乌克兰十来年,但是乌克兰的官员了解他的并不多。
谢尔比茨基并不认为哈尼耶夫能够了解自己和戈尔巴乔夫之间的矛盾,他这么一个年轻人可能连苏联的政治规则以及党派斗争都还不了解,对苏联的政治局成员都有谁也不知道,那他要怎么可能知道自己和戈地图之间的矛盾有多大?
因此即使谢尔比茨基自己心里知道哈尼耶夫拯救了自己在乌克兰的名声和地位,但是他认为哈尼耶夫不知道他做了什么。
所以谢尔比茨基看着哈尼耶夫的言行就觉得这个年轻人的想法非常的朴素,而且真实也证明了他的政治抱负和政治倾向。
一个土生土长的乌克兰人,俄语说得好,乌克兰语也会说,更重要的是有着对乌克兰人民的爱心和做大事的决心,更重要的是忠诚于自己,谢尔比茨基觉得哈尼耶夫让自己十分满意,他觉得自己已经有十多年没有遇到过想哈尼耶夫这样完美的干部了。
谢尔比斯基知道自己已经六十八岁,即使身体暂时不错,但是也干不了多久了,所以早就开始考虑身后事。
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维护乌克兰能稳定局势,谢尔比茨基内心已经准备培养哈尼耶夫作为未来稳定乌克兰,成为乌克兰可用之才的干部,也许是一州之长,也许是中央领导……
谢尔比茨基下意识的认为哈尼耶夫出生的太晚了,不然完全可以培养他进入乌共中央。
发自肺腑的大笑了几声,谢尔比茨基起身点点头。
对诺维克夫说道:“你现在可以送他出去了。把他放了,然后组织一场新闻见面会,帮助他写一些发言稿,让他见一见我们外国的老朋友,告诉乌克兰民众和苏联民众,世界人民,到底发生了什么。”
谢尔比茨基说完就起身离开了,留下哈尼耶夫和诺维科夫两人大眼瞪小眼的呆了半天。
第060章 个人荣辱(7)
在玛莉英斯基宫待了半个小时后哈尼耶夫就被内务部第一部长诺维科夫送回了明斯克区的招待所,这里是切尔诺贝利官员们居住和办公的临时场所。
听到了谢尔比茨基的安排后,哈尼耶夫和诺维科夫都明白这场莫斯科方面授意抓捕哈尼耶夫的事情已经告了一段落了。
诺维科夫很清楚,谢尔比茨基线不仅不打算严惩哈尼耶夫,甚至对这个年轻人很欣赏,要出手保住他,这显然是准备让哈尼耶夫成为自己夹带中的人,只要哈尼耶夫能用,未来在乌克兰内很有可能前途光明。
毕竟从某种意义上讲,哈尼耶夫也算是为领导挡过枪,是能力、胆识、魄力、政治成分背景等都只得重用和信任的人。
只要这场危机能够按照谢尔比茨基的预想度过,哈尼耶夫绝对会被塑造成典型人物得到重用,因为他已经成为了西方关注的人,也是乌克兰民众心中的英雄,重用哈尼耶夫才符合谢尔比茨基在乌克兰经营快二十年的形象,更能稳定住局面。
至于说这场所谓的新闻见面会谢尔比茨基为什么没有专门的嘱咐,两人也都能明白深意。
在面对国内外的新闻媒体采访时,哈尼耶夫应该怎么说,应该说什么,这是谢尔比茨基给哈尼耶夫的机会。
不管是哈尼耶夫和诺维科夫都明白这是谢尔比茨基书记的一场试验历练,如果哈尼耶夫能够揣测出谢尔比茨基的心意,或者说能够明白自己该说什么,那么只要应付得体,在新闻见面会之后,谢尔比茨基应该还会再见哈尼耶夫一面的。
至于说如果说的不好,那么结果不用多说,哈尼耶夫即使不会真的按照某种无端的理由消失,那也会彻底的失去做官的机会,基本上为了顾及影响不会被流放,那也将会孤老于一个基层农场或其他部门。
回到招待所后,诺维科夫和克拉夫丘克、契科年夫等七八个领导一起召开了专项会议。
会议上诺维科夫简单的说了说对哈尼耶夫调查后基本排出了他叛变卖国的可能,但是毕竟因为核电站的事情引出了无数的声音,这需要切尔诺贝利地区的领导班子和哈尼耶夫一起召开新闻见面会进行解释。
诺维科夫重点强调的是一定要阐明事实,不能让乌克兰的民众对谢尔比茨基书记心怀不满。
克拉夫丘克是谢尔比茨基的心腹之人,他早就知道谢尔比茨基和戈地图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更知道戈地图为了打压谢尔比茨基书记做出来什么样的惊世骇俗的决定,所以他看到哈尼耶夫被诺维科夫带回来后就马上明白了,哈尼耶夫因祸得福了,已经成为谢尔比茨基书记欣赏的人。
本来戈地图利用核事故打压谢尔比茨基已经成功了,甚至等到五一庆祝活动结束后,莫斯科方面只要推说游行是谢尔比茨基自己的主意,那乌克兰将会不能再像现在一样稳定坚定的支持谢尔比茨基,那乌克兰帮将会遭受灭顶之灾,完全无力组织戈地图的改革推行,到时候戈地图便能很快大权独揽了。
可是现在哈尼耶夫的横空出世,搅浑了水,也把莫斯科科研院公布的数据造假信息挑明了,这样民众的矛头都冲着莫斯科去了,五一的游行活动也无疾而终了,谢尔比茨基的政治危机无形中被化解的一大半。
虽然戈地图一定恨谢尔比茨基书记更狠了,但是戈地图的如意算盘也确实落空了。
起码说在谢尔比茨基书记的其他把柄被戈地图抓到前,莫斯科方面也并不能奈何谢尔比茨基书记了。
克拉夫丘克也十分高兴,作为一个有抱负的乌克兰高官,克拉夫丘克不可否认自己也想接谢尔比茨基的班,想要进入苏联中央,因此对于能保住乌克兰帮利益的现状十分满意。
此时如何安排媒体,如何准备问题和答案,如何让哈尼耶夫说直接由克拉夫丘克和诺维科夫两人做主和其他领导一起拟定,完全没有哈尼耶夫能做主的地方。
哈尼耶夫也清楚神仙打架,自己参与其中稍有不慎就要被碾死,现在能筹划到如今的局面已经是非常难得了,所以在新闻见面会上自己如何说,如何做,哈尼耶夫也确实没有要做主的意思了,完全准备就当一个提线木偶,争取让谢尔比茨基满意。
很快新闻见面会的相关事宜都安排妥当了,同时乌克兰的电视台和广播也公布了哈尼耶夫在经过调查后释放的消息。
席卷乌克兰各地的群众集结事件也得到了控制。
在哈尼耶夫不断背诵着克拉夫丘克给自己的回答稿的时候,诺维科夫已经再次回到玛莉英斯基宫,见到了谢尔比茨基书记。
“事情安排好了吗?”
“安排好了,哈尼耶夫很配合,咱们之前派出去激化事情的人都召了回来,各地的群众事件也都压下去了。”
谢尔比茨基微微一笑,道:“乌克兰还是我的乌克兰,你做的很好。”
“是书记您领导的好。”
诺维科夫迟疑一下,问道:“克格勃是直属戈尔巴乔夫的,他们会不会调查出这次事件闹大的背后有我们的推动?”
谢尔比茨基微笑道:“不会的,因为戈尔巴乔夫现在不仅受我们乌克兰出身的中央领导们的牵制,还受到老一辈中央领导的掣肘,克格勃的领导是克留奇科夫,而克留奇科夫是安德罗波夫的心腹,也是掣肘的老干部之一,他怎么可能真心听命于戈尔巴乔夫?据我所知他其实也不支持戈地图同志的所谓改革。
所以,克留奇科夫即使调查出什么也不会告诉戈地图,而且不仅我们,这次乌克兰各地的群众事件背后还有西方国家的推手,之所以能闹大主要还是你的内务部作为太慢了,克留奇科夫即便调查又能查出什么?查出内务部慢作为和不作为?这又能影响到谁呢?”
诺维科夫惊叹一声,笑道:“书记您没能直达中枢,实在是苏联的损失。”
谢尔比茨基对诺维科夫的话十分认可,冷笑道:“只可惜运气总是差一些,不过这一次上帝把哈尼耶夫送到我的身边,也许就是好运向我转移的征兆了。”
玛莉英斯基宫内回荡起一阵爽朗的笑声。
通过电视和广播的报道,乌克兰乃至整个苏联都知道引起乌克兰重大群众事件的主角哈尼耶夫已经被释放了,同时回到了切尔诺贝利地区领导官员下榻的招待所,经总指挥克拉夫丘克书记等相关领导的商讨后,定于下午三点召开新闻见面会,向国内外的媒体解释清楚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相关细节和问题,以及哈尼耶夫被抓的前因后果和被放出来的原因。
第061章 个人荣辱(8)
从五一当天开始,西方媒体每天都在不断地报道乌克兰各地越演越烈的群众事件,同时就是核电站事件和哈尼耶夫被抓的后续报道,即使苏联方面封锁消息,但是一来是谢尔比茨基有意放水,进入乌克兰和苏联各个加盟国的西方媒体都不断泄露宣传真实的信息,搅和的苏联民间充斥着种种的声音。
在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哈尼耶夫几乎被塑造成了一个伟人。
几乎所有关注此事的人都知道:哈尼耶夫为了坚持真理,为了保护基辅的上百万市民的生命健康,想尽一切办法阻止五一当天的庆祝活动,最终路透社等西方通讯社生出了援助之手,让苏联政府蒙蔽民众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但是为民请命的哈尼耶夫却被苏联当局抓了起来,不断地折磨他,要把他打成叛国间谍,可是间谍都是悄悄的利用身份职务之便搞破坏,泄露情报,哈尼耶夫如果是间谍,去做这种事情就是典型的傻瓜,所以没有人相信苏联当局抓捕哈尼耶夫的动机是他们说的理由。
所有人都认定哈尼耶夫被抓就是苏联当局的打击报复,一个前途无量的年轻干部只需要安安稳稳的等待,总会走向更高的位置,他做这种事情图什么?
为了保护百万民众牺牲小我,这样的如果是间谍,苏联人民也希望这样的间谍多一些。
哈尼耶夫虽然之前被抓紧了内务部,但是由于他的操作和谢尔比茨基想要顺水推舟,所以内务部的审讯人员一直都没有逼迫哈尼耶夫,也没有使用常规的私刑逼供的手段。
哈尼耶夫原以为是这些内务部的武警知道了自己的事迹,可能是有一点同情和感动,这才手下留情。
可是等到回到明斯克区招待所后,哈尼耶夫复盘自己这两天的经历和见到谢尔比茨基的见闻后,已经可以确定内务部之所以没有对自己用刑,纯粹是因为他们得到了谢尔比茨基的授意,这位乌克兰的掌控者显然是在一开始就想保下自己。
哈尼耶夫很快就想明白了谢尔比茨基的动机,那就是如自己猜测的一样,自己的横空出现搅混了乌克兰的水面,五一游行庆祝被制止,谢尔比茨基的内心一定是放松且高兴的。
哈尼耶夫觉得自己的出现正好挽救了谢尔比茨基在乌克兰的形象,稳固了他的地位,不过乌克兰的民众对苏联和苏维埃党的愤怒以及离心离德那也是必然的。
不过哈尼耶夫管不了许多,他觉得自己赌对了,现在简在帝心,只要通过挟洋自重让戈地图不敢打压自己,谢尔比茨基多半能重用自己了,毕竟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那在谢尔比茨基死前,也许自己就能在苏联解体前的五年光阴里走到乌克兰的中央了。
哈尼耶夫心中浮想联翩,等到回过神来已经是下午一点半。
诺维科夫给哈尼耶夫留了两个内务部的精英武警做保镖,说是非常时期保护哈尼耶夫,但是监视控制也是一个目的。
哈尼耶夫很清楚,在新闻见卖会结束前,自己还不能让谢尔比茨基放心。
所以即使娜塔莎回来了,即使卡尔托夫多次请求见到哈尼耶夫,但是从哈尼耶夫回到招待所却一直不能面见任何人。
时间很快到了下午两点四十分,契科年夫亲自推门进来,他神情复杂的看着哈尼耶夫,沉声说道:“该去会议室见一见电视台和通讯社的人了。”
哈尼耶夫看到跟在契科年夫身后的卡尔托夫和娜塔莎等人,对着大家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尤其冲着娜塔莎和卡尔托夫眨了眨眼。
很快克拉夫丘克书记、切尔诺贝利地区的第一书记契科年夫、普里皮亚季市长哈尼耶夫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站长布吕哈诺夫、总工程师迪亚特洛夫、尼克莱·福明等一行就在招待酒店的会议室端坐。
按理说此次新闻会是莫斯科授意过必须扭转党和苏维埃的形象,解释好核事故的政治任务,勒加索夫院士作为莫斯科派来负责指导处理核事故的专家,完全需要参加会议。
但是勒加索夫院士据说病了,无法前来,所以只能临时派来一个他的助手过来。
此时下面的观众席已经坐了三十多个人,看穿着和胸牌就知道有法新社、路透社、美联社的记者,还有苏联的官媒俄新社和塔斯社,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的记者,除此以外就是国家电视台的记者了。
所有人在哈尼耶夫随着众人走进会场时就瞪着大眼看来。
摄影师们纷纷举起摄像机录像拍照,记录着哈尼耶夫的一举一动。
一个成功的新闻中的影像资料都是素材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所有的记者都想得到最好的照片,所以闪光灯不停的伴随着咔嚓咔嚓的拍照声把会议室变成了戛纳电影节上的红毯。
哈尼耶夫虽然早就做好了心理准备,可是面对着此起彼伏的闪光灯还是眨了眨眼,坐下后才适应过来。
看着时间已经接近三点钟,契科年夫说了几句开场白,然后就是他亲自主持的新闻会开幕。
新闻会都是有着严谨的流程的,什么媒体能够进入,大致的提问问题和发言人的回答稿也都是提前就准备好的,不过突发情况和随机应变也是时常有的事情。
即使排除了有心人的恶意提问和搞事,记者想搞出大新闻名利双收的想法也是新闻会上突发情况不断的一个原因。
不过在苏联这样的国家,国内的官媒也好,私媒也罢,都没人敢不按套路出牌,所以新闻会一开始防备的都是路透社、法新社和美联社。
按照流程是克拉夫丘克代表苏维埃,以总指挥的身份通报一下事故发生、处理、结尾的整个过程,然后解释因为事关国家重大核心工程的核电站,党中央要求内务部对切尔诺贝利地区官员全体审查的决定的正当和合理。
等到流程一一进行下去后,就到了哈尼耶夫亲自出面解释自己被隔离审查一天的情况,之前的流程中基本情况都是苏联官媒报道过多次了,所有每个人听着也感觉不出新意。
随着话筒交到了哈尼耶夫的手上,所有的记者都精神一振,等到哈尼耶夫按照发言稿说了自己只是进入内务部接受了常规的审查后,刚刚放下发言稿,会场中的记者们,几乎每一个人都举起来手,要求询问问题。
哈尼耶夫接受询问也是会议的一项内容,而且点谁的名,问什么问题,怎么回答也都有流程,所以根本不会乱。
第062章 个人荣辱(9)
契科年夫看了眼克拉夫丘克,然后就说道:“下面进入半个小时的提问环节,请这位法新社的朋友先问。”
由于本国的记者问什么都是安排好的,这场新闻见面会重点是为了满足西方媒体,所以契科年夫就按照克拉夫丘克和诺维科夫根据外媒记者上交的提问单钦定的顺序点了法新社的一名女记者。
这是个皮肤白皙,但是脸上有些雀斑的美丽女子,她抬了抬眼睛站起身,接过话筒问道:“哈尼耶夫市长您好,我是法新社的记者罗珊娜,我想请您回答一下您为了拯救您的市民做了那么多的工作,可是苏联政府却还要抓捕您进行审问,您心里是什么感觉?”
哈尼耶夫和契科年夫、克拉夫丘克的眉头都皱了皱,显然罗珊娜提出的问题与她上交的问题清单有些出入,不过总算也不是太敏感。
此时契科年夫和克拉夫丘克都不能说话,两位领导都看着哈尼耶夫。
哈尼耶夫很清晰自己曾经看过一位铁腕领导的发言,于是长叹一声,红着眼圈,满怀深情的说道:“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国家和政府,对比美国政府对三里岛的核泄漏事故的处理,我们苏联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能够迅速反应,挽救了数十万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这是一种成功。
至于我被隔离审查,我觉得祖国就是我的母亲,当妈妈的打了儿子一巴掌,儿子还能嫉恨妈妈吗?”
哈尼耶夫说完就有翻译开始同时翻译成英语和法语。
克拉夫丘克在自己身前的本子上,用钢笔写下一行字:“头脑清晰,应答得体,能力综合而且突出……”
契科年夫也微笑的点头,说道:“请下一位路透社的朋友发问吧。”
上一篇:穿越五次,加入专业团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