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40章

作者:夏虫之语

  外交部的部长是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他是格鲁吉亚人,在担任外交部长前也是格鲁吉亚的第一书记。

  像格鲁吉亚、波罗的海三国、摩尔达维亚等小国而言,他们的第一书记地位就等于苏联的一个部长而已。

  爱德华·谢瓦尔德纳泽之前的外交部长是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葛罗米柯,葛罗米柯几乎与戈尔巴乔夫同时成为了苏联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当时戈尔巴乔夫是一把手的总书记,葛罗米柯则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也是实质上的二把手,他们两人与部长会议主席雷日科夫就是苏联的前三把交椅,如果谢尔比茨基不倒,他也能稳坐第四把交椅的。

  因为葛罗米柯的缘故,外交部并不是改革派的活跃部门,加上现任部长是格鲁吉亚人,显然这个部门最适合哈尼耶夫去混资历。

  不过谢尔比茨基不知道的是哈尼耶夫选择去外交部还想要借助苏联的庞大外交平台了解一下现在的国际形势,最好是能与未来注定崛起的一些国家政要认识一下,为未来独立的乌克兰做一些铺垫准备工作。

第113章 回家

  在跟谢尔比茨基确定了去外交部的决定后,没几天哈尼耶夫就发现乌克兰中央对“雅尔塔经验”的推行又加大了力度。

  不仅新闻媒体和报纸不断报道雅尔塔经验,就连莫斯科方面也再次推动了学习改革先锋的新浪潮。

  究其原因是9月1日戈尔巴乔夫在莫斯科市场调研的时候提出了“大城改革学莫斯科,小城改革学雅尔塔”的口号,因此苏联从上到下再次掀起了改革运动的新高潮。

  从9月份开始,“大城市改革学莫斯科,小城市改革学雅尔塔”的标语条幅在苏联的各个城市粉刷悬挂,叶利钦和哈尼耶夫也一跃成为了改革明星。

  电视台和报社也都向雅尔塔市邀约,邀请哈尼耶夫接受访谈。

  哈尼耶夫很清楚自己能出名主要是戈尔巴乔夫和谢尔比茨基想要利用自己,自己又正巧在雅尔塔搞得不错,戈尔巴乔夫虽然抬举了自己,但是他真正想要塑造的还是“叶利钦”。

  只不过真个苏联除了哈尼耶夫,任谁也不知道戈地图一路提拔重用的叶利钦却是埋葬苏联的掘墓人,也是让戈地图失去一切权力地位甚至尊严的第一嫌疑人。

  有自知之明的哈尼耶夫最清楚自己在莫斯科的大佬眼中尴尬的地位,毕竟当年切尔诺贝利事件是自己亲自捅到国际上的,让苏联十分被动,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毕竟有背叛党和国家的嫌疑,如果不是当时自己裹挟了民心,早就得到了严肃的处理甚至丢了性命了,怎么可能还会升官发财?

  不愿意再出风头担心引来不必要麻烦的哈尼耶夫以工作繁忙为由婉拒了一切新闻媒体的邀约,即便是有过合作的路透社等外媒也不例外。

  9月9日,苏联中组部直接下发的调令传达到了克里米亚州,哈尼耶夫被中央组织部任命为非洲司三处的党组书记。

  按照行政级别换算,乌克兰的市委第一书记与苏联外交部某司某处的党组书记基本平级,但是地位就相差甚远了。

  一个是天子脚下的六部九卿的中层领导,一个是偏远之地的知县,二者的地位自然是天差地别了。

  如果哈尼耶夫不是有谢尔比茨基的帮助,一个乌克兰官员是绝对没可能调入苏联外交部任职的。

  即使抛去一切的背景,单纯的一个部委某处的党组书记,只要愿意外放,起步就是州领导班子成员,如果能混到某司领导,外放必然是州主要领导了。

  哈尼耶夫荣升中央外交部二处的负责人,这是个人的事情,但也是雅尔塔市和克里米亚州的事情。

  因此在接到调令后,州党委就派出专人慰问了哈尼耶夫。

  阿克肖诺夫与哈尼耶夫是老相识,在寒暄了几句后他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你大概有半个月的准备时间,把手头上的工作安排一下,然后回家看看就可以去莫斯科赴任了,组织上派我来跟你谈话,是来帮你解决问题的,你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说,不管是工作上的还是生活上的,有什么需要组织帮忙解决吗?”

  哈尼耶夫哈哈一笑,说道:“我要求克洛斯基市长接替我的位置,提拔彼得罗夫同志做市长,提拔卫社委的亚历山大为市委秘书长,维雪斯基同志为卫生和社会赡养委员会第一书记兼任主任,同时保留他保健公司负责人的位置……”

  “你倒是不客气,十几个人的提拔任用,我恐怕做不了主,要跟书记汇报的。”

  “没关系,书记会同意的。”

  哈尼耶夫与阿克肖诺夫十分熟悉了,也不掩饰自己的态度,阿克肖诺夫微微一笑,道:“也是,有那位老人家,州党委不可能不同意。”

  “哈尼耶夫你去了莫斯科,咱们再见面时恐怕你已经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了呢,可要想着照顾照顾咱们这帮老伙计?”

  “那你放心吧,什么时候我也忘不了阿克肖诺夫同志您对我的帮助,忘不了雅尔塔和克里米亚。”

  送走了阿克肖诺夫后,哈尼耶夫就开始为自己走后雅尔塔市能持续发展做着工作,他相信州党委会尊重自己的意见做出合理的人事安排,同时为了给邦雅一个交代,哈尼耶夫还专门以“招干”的形式组织了一场选拔,把邦雅合理合法的变成了雅尔塔市卫生和社会赡养委员会的财务科科长。

  这是哈尼耶夫自从当官以来的第一次“以权谋私”,他之前的一切努力都可以毫无愧疚的说是为了苏维埃的事业,为了乌克兰,但是这一次安排邦雅确实是源于私心。

  毕竟邦雅做了自己的情人,自己马上就要离开雅尔塔,走之前总要给她一个交代的。

  邦雅摇身一变从保健公司员工成为了体制内的正科级干部,如果不是哈尼耶夫,即便有他姐夫帮助恐怕也要十年光景的。

  心中感激的邦雅晚上用处了浑身的解数来报答哈尼耶夫,两人一晚上足足攀登了好几次快乐的巅峰。

  转眼到了9月15日,利用六天的时间哈尼耶夫总算是把所有事情都安排好了,雅尔塔市的人事任命也得到了州党委的通过。

  在友谊疗养院辞别了谢尔比茨基夫妇后,哈尼耶夫就在市委班子的陪同下去了机场。

  临登机前哈尼耶夫握着维雪斯基的手说道:“以后雅尔塔的产业就交给你了,你要盯紧点,我去莫斯科无法带你同去你可不要生气。”

  维雪斯基嘿嘿一笑:“放心吧,在雅尔塔当官可比给你当司机舒服多了,你到了莫斯科要是需要钱就给我打电话,可不能苦了你…咱们保健公司的钱又不上缴财政有的是钱…”

  哈尼耶夫笑着与维雪斯基亲切拥抱,然后又跟雅尔塔市的领导班子们一一拥抱,最后深深看了一眼泪眼婆娑的邦雅就毅然转身上了飞机。

  飞机在基辅茹良尼机场降落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提前得到消息的哈尼耶夫一家和尤先科一家、普利斯丁、谢尔盖等哈尼耶夫的亲朋好友都在飞机前等候着。

  哈尼耶夫虽然在雅尔塔市是说一不二的政治强人,但是他的行政级别还是太低,乘坐的飞机也是与许多游客一起,因此在他下机后得到众人欢迎的时候引来了许多同行乘客的侧目。

  “是什么影视明星吗?”

  “看着排场可真不小……”

  “他看着可真眼熟……”

  “哦,是雅尔塔市的第一书记维克托·弗拉基米尔·哈尼耶夫阁下!”

  “原来是他,他可是个像样的党员干部……”

  ……

  一行人里有哈尼耶夫的父母弟妹,有他的好同学,还有在敖基辅高级党校学习时结识的挚友尤先科以及尤先科的妻儿和小姨子塔季扬娜。

  在哈尼耶夫的基辅亲友的认知中,去年哈尼耶夫学习结束后就跟塔季扬娜处起了朋友,只不过两人一个在基辅国立大学上大四,另一个在雅尔塔当官,很少有机会见面。

  塔季扬娜已经有半年没有将哈尼耶夫了,在他跟家人朋友都见过面后才靠了上去。

  哈尼耶夫两臂一收就紧紧抱住了塔季扬娜柔弱的身躯,闻着她秀发的香味,看着她蓝宝石一样的大眼睛,哈尼耶夫微微一笑:“亲爱的,我回来了!”

  塔季扬娜两眼微红的扎进哈尼耶夫的胸口,低声道:“我想你,维克托!”

  弗拉基米尔和娜塔莉亚夫妇相视一眼就示意大家先出去,给小两口留够独处的空间。

  在哈尼耶夫和塔季扬娜温存许久后两人才相拥出了机场,然后大家就去了市中心新开的一家高档的法餐厅。

  坐在富丽堂皇的餐厅内,看着服务人员年轻靓丽的身影,哈尼耶夫低声问道:“这个餐厅很不错,谁开的?”

  众人里以尤先科的消息最为灵通,他抿了抿嘴唇,说道:“是一个管道公司的老板,叫维克托·平丘克,他的岳父是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州卫生和社会赡养委员会的副主任,颇有能量,所以很多达官贵人都愿意来这里吃饭。”

  普利斯丁点点头:“我们医院的领导经常来这里消费,据说基辅的很多医院领导都是这里的老客,肯定是老板的那位岳父拉的生意的。”

  几人听后都不在意,叫来服务员开始点餐,可是哈尼耶夫也出神了一下。

  直到塔季扬娜轻轻摸向他的手臂,哈尼耶夫才回过神来。

  “怎么了,亲爱的,您太累了吗?”

  “没事,我只是刚才想起了一位朋友。”

  其他人不知道,可是哈尼耶夫却清楚的知道维克托·平丘克是未来的乌克兰寡头之一,他一路靠着岳父混的风生水起,第一任妻子的父亲是个官员,权钱的结合让他成为了成功商人,但是真正崛起成为大寡头还是考虑第二任婚姻,因为他的第二个岳父是乌克兰独立后的第二任总统库奇马,靠着总统岳父的帮助,平丘克在短短的几年里就成了乌克兰首屈一指的富豪,也成为了垄断国有资产的大寡头之一。

  “没想到平丘克这么早就做生意成功了,还在基辅投资了一个餐馆,这个餐馆挣钱未必是目的,用来跟基辅的官员联络甚至行贿才是真实作用吧……乌克兰的寡头们可都是大蛀虫啊……”

  哈尼耶夫思绪一动,继而轻轻摇头。

  “平丘克的崛起依靠的是库奇马,有我在,库奇马是当不上未来的乌克兰总统的,那平丘克也未必能成为寡头了,倒也不用在意他了……”

第114章 快乐的哈尼耶夫一家

  哈尼耶夫他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现在的身份地位和前途早就超越了乌克兰原历史线中的未来寡头们,不过他也知道自己确实不需要担心平丘克,因此也就不再在意了。

  这顿饭吃完以后哈尼耶夫与自己的两位挚友约定了明天喝酒,又跟尤先科打了招呼就跟着家人回家了。

  弗拉基米尔在今年春天的时候就从农场回到了州委官复原职了,西德罗夫也在5月份的时候晋升了中级工程师的职务,哈尼耶夫和弗拉基米尔父子俩都清楚,就是因为谢尔比茨基的赏识,哈尼耶夫一家才会迎来好运。

  在客厅喝着咖啡闲聊了一个多小时,哈尼耶夫也对自己父亲母亲和弟弟、妹妹的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现在的哈尼耶夫家族已经有了两个乌克兰内的厅局级领导,完全算得上是像样的官宦之家了。

  得益于家族的权利,西德罗夫在安东诺夫设计局里也是颇受领导看重,也许等上几年晋升了高级工程师以后就能转到领导岗位了。

  妹妹维克托利亚还是高中生,但是她明年就要上大学了,有父亲弗拉基米尔和大哥哈尼耶夫在,想必她即使成绩不好也能去基辅国立大学上学的。

  到时候只要听从老父亲的安排,不管是当医生还是做院士又或是进入体制内,都能有一个好的起点和道路。

  权利的最大妙处是能够调动庞大的资源来达到某个目的,这是个人完全做不到的事情。

  因此睿智的政治家们都会想方设法给权利套上枷锁,那位东方的伟人为了粉碎特权更是不惜粉身碎骨,可是掌权的官员却十分排斥这一点。

  先富带后富,在先富富起来之前他们都认可,可是富起来以后却唯恐有人也能站上自己的阶级平台。

  从某种意义上讲,受到苏联的最高领导人表扬,背靠副国级领导人,有乌克兰中央办公厅副主任和各部级领导关系的哈尼耶夫即使只是个厅级干部,其政治地位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个乌克兰的州部级领导了,甚至犹有过之。

  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政治背景,哈尼耶夫一家是快乐的。

  因为近年来家里越来越顺,以至于女主人娜塔莉亚都比去年吃胖了十多斤。

  家中的储物间也早就被逢年过节看望的客人带来的礼物塞满了,如果不是娜塔莉亚给自己娘家人分了一些,连客厅都要堆满原切尔诺贝利的哈尼耶夫的老部下送来的蜂蜜、皮毛和野味。

  听到母亲说起了自己老部下老朋友们送来的礼物,哈尼耶夫问道:“原切尔诺贝利的人员和部门都是都被妥善安置了吗,他们还有分配到下面林场的吗,怎么还能搞到大森林里独有的特产?”

  哈尼耶夫自从去了雅尔塔后就回过基辅两次,而且待的时间也极短暂,这个时候可没有私人手机,一般联系只有通过固定电话和写信、发电报三种方式,由于身份地位的变化和距离的拉大,不知不觉间哈尼耶夫跟切尔诺贝利的老朋友们早就疏于联系了。

  据哈尼耶夫的了解,切尔诺贝利的所有人都搬迁到了基辅附近,官员也都按照级别进行了分配。

  “卡尔托夫和格拉德科夫进了基辅市第一造纸厂和第三酒精厂做了副职,算是提前养老了,你用心培养的格里戈里倒是不愿意在基辅,去了日托米尔市的一个林场当第一书记去了,他也是沾了你的光,不然最多当个场长……”

  哈尼耶夫不在家,所有来家中看望的客人都是由弗拉基米尔亲自接待,所以他对哈尼耶夫的老部下老战友们最为了解。

  听了父亲的一一介绍后,哈尼耶夫点点头,说道:“看来切尔诺贝利地区不复存在了,所有人也就成了后娘养的,给随便安排个位置就算了……我原来也了解一下,没想到情况比我知道的还要严重……”

  “政治就是这样,领导们总是有顾眼前的,切尔诺贝利退回来那么多干部,都安排好位置,其他人怎么办?”

  弗拉基米尔摸了摸唇上的胡须,说道:“这就不错了,不过我听说跟你搭班子的那位书记倒是高升了,他父亲级别够高,没少给他使劲……”

  “你是说尼古拉斯?”

  哈尼耶夫脸色一变,问道:“他现在在哪?”

  “他是苏梅市的副书记,年后跟娜塔莎结婚了,苏梅市的市委书记有好几个老家伙,估计一两年内要退下了,他很大可能能接市委书记甚至市委第一书记。”

  弗拉基米尔说着还若有所指的看看哈尼耶夫。

  哈尼耶夫和娜塔莎之前是情侣关系,他的家人都知道,不过在知道娜塔莎抛弃了南下雅尔塔的哈尼耶夫后,弗拉基米尔就十分生气。

  娜塔莉亚嗔怪的瞪了丈夫一眼,说道:“孩子你不要在意,我看塔季扬娜比娜塔莎强多了,不管是学历还是家庭出身,塔季扬娜都胜过娜塔莎一头的,你跟塔季扬娜才是最般配的一对!”

  哈尼耶夫轻笑道:“我早就释怀了,爸爸,妈妈,说句实在话,现在咱们苏维埃内忧外患十分严重,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前些年石三伢子去世后契丹不知怎么到了希圣的手上,他主导的改革开放虽然有很多问题但也让契丹的经济增长了,戈地图也是希望迈出改革的步子,但是苏联的国情很复杂,如何改革可不是一拍脑子就能决定的……

  说实话我不看好戈尔巴乔夫和他的改革,但是苏联现在的发展已经陷入了僵化,确实需要改革,我希望拯救我们乌克兰和苏联,儿女情长早就不在意了,我现在只想追求权利!”

  “好!”

  弗拉基米尔眉眼带笑的鼓了鼓掌,亲手为大儿子倒了一杯咖啡。

  “你有这个心态就对了。

  当年我要是有你这个条件,能被副国级领导欣赏,现在最少也是个乌克兰中央书记,你比你老爹我的条件好,运气好,你在雅尔塔干的也好,只要把心思都放到工作上,不出十年一定能进入中央,五十岁左右成为咱们乌克兰的国家领导人绝对没问题,所以,孩子,你这样想就对了!”

  哈尼耶夫点点头,娜塔莉亚跟丈夫不一样,她更关心自己孩子的身体,问道:“你已经27岁了,塔季扬娜明年就会大学毕业了,要不你们尽快结婚吧,成家以后你也有人照顾了,总比一个人在外边做官好啊。”

  弗拉基米尔没有插嘴,哈尼耶夫思索片刻,说道:“塔季扬娜的父亲虽然已经亡故,但是她毕竟是官宦之家的出身,她的姐夫又是国家银行的副司长,她本人也十分优秀,我觉得她确实是一个合适的结婚对象。”

  弗拉基米尔的嘴唇动了动,最后还是没有说话。

  娜塔莉亚哈哈一笑:“我这就去着手准备你们订婚的东西,你不在家的时候塔季扬娜经常来帮我干活,她是个懂事善良的好姑娘,你去莫斯科前你们先订婚,等到你下次放假回来的时候再结婚,然后赶紧给我们生个孙子。”

  哈尼耶夫点点头,然后就回房间休息了。

  等到三个孩子都散去后,娜塔莉亚轻轻打了弗拉基米尔一下。

  “老头子,你怎么了,塔季扬娜给咱们当儿媳妇还不满意吗?”

  “这个姑娘是个好孩子,样貌学识和人品都很好,可是她嫁给维克托,她的家庭并不能帮到维克托……”

  “嗯?”

  娜塔莉亚眉头一皱,冷哼道:“你怎么那么功利,当年你追求我是不是因为我的姨夫是基辅内务部部长?”

  “当然不是。”

  弗拉基米尔矢口否认,然后解释道:“维克托的前途你也能看到,有谢尔比茨基给他保驾护航,还有戈尔巴乔夫的赏识,只要咱们儿子不发傻,一定是党和国家的领导人的好苗子,我们能看到的也有其他能看得出,所以我想即便是部长家也愿意把女儿嫁给维克托的,如果维克托成了部长的女婿,未来的仕途会更顺利的,不是吗?”

  “可是咱们的家庭不如部长家,万一维克托的岳父家太过强势,咱们以后会不会等于给那位部长养了个儿子?”

  听了娜塔莉亚的担心,弗拉基米尔陷入了沉思,点点头:“你说的没错,维克托的婚事我们还是不要过问了,看他的意思吧,他走到今天每一个决定都是靠的自己,当年我下放农场,是他自己决定去了切尔诺贝利,一步一步拯救咱们这个家,他的能力和见识早已超过了我。

  我们可能并没有他考虑的周全,还是不要乱做决定影响他吧。”

  回到基辅家里的哈尼耶夫也没有想到自己比之前还要受欢迎,只休息了一天就被自己的朋友同学和故交、同事邀请出来吃饭喝酒,有些他推辞了,但是有一些确实无法推辞。

  就这样接连大醉了三天,以至于最后他自己都不太清楚自己喝了多少酒,说了那些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