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辅的人民公仆 第62章

作者:夏虫之语

  对于哈尼耶夫而言,自己一路高升的捷径就是傍上谢尔比茨基这位大佬,自然要尽心尽力伺候好这位爷。

  不过哈尼耶夫似乎小看了自己在雅尔塔的威望和基础。

  即使他在这个城市只主政一年多,但是因为雅尔塔的体量只等于契丹的一个镇,治理难度不大,所以一年的时间哈尼耶夫早已把自己的意志贯彻到了雅尔塔的各个角落,加之一年多的时间让雅尔塔变得更加繁华富裕,几万市民们都吃到了红利,市委班子和市苏维埃委员会也都得了好处,每月更有苏联各地的调研团前来学习先进经验,不断强化着哈尼耶夫在雅尔塔的印记,所以这个小城的哈尼耶夫印记目前还是很浓郁的。

  可以说目前整个雅尔塔从上到下都在念哈尼耶夫的好,哈尼耶夫的影响力在这个小城仍旧超越党委的任何领导。

  即使哈尼耶夫让维雪斯基不要宣传,但是不到一天时间,哈尼耶夫书记回到了雅尔塔市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了。

  市委书记克洛斯基和市长彼得罗夫带着党和苏维埃的领导班子来到友谊疗养院看望老书记哈尼耶夫。

  哈尼耶夫不能不给克洛斯基两人面子,于是接见了他们,了解了自己走后雅尔塔班子按照自己制定的发展大纲稳固推进,重点发展保健行业和旅游行业的同时,也积极与摩尔达维亚农业部进行联系,目前已经把新型的两国联合培育的新型葡萄品种的庄园建设好了,只等明年夏天就能收获第一个季节的优质葡萄了。

  哈尼耶夫对克洛斯基领导的新班子进行了高度评价,其实这个领导班子就是哈尼耶夫走之前定好的,目的也就是为了能让雅尔塔继续坚定不移的实行他制定的发展大纲。

  目前看来一切都算理想,哈尼耶夫也十分满意。

  在送走雅尔塔市党委和苏维埃执行委员会的领导班子成员的时候,哈尼耶夫似乎又找回了自己在雅尔塔叱刹风云的感觉。

  市委秘书长亚历山大同志最后一个跟哈尼耶夫握手道别,他向前侧侧身在哈尼耶夫耳边说道:“邦雅在别墅,您要不要抽时间见见她?”

  哈尼耶夫脸色一变,忽然想起塔季扬娜陪着老夫人做盐浴去了,估摸着怎么还得一个小时,于是点头道:“我等下过去,你安排好车。”

  亚历山大低声微笑:“您放心,我亲自在下面等您。”

  在党委政府领导班子走后,哈尼耶夫忙找到便签给塔季扬娜留了言,说是自己要去市政府看看自己亲手推动的项目,然后就换了一身高领风衣,戴上帽子下楼了。

  二十分钟后,哈尼耶夫在熟悉的别墅见到了有些清瘦的邦雅。

  邦雅显然刚洗好澡,秀发湿哒哒的贴在两肩,身上的睡袍被水珠洇湿了好几处,让她的肌肤和身材都若隐若现起来。

  哈尼耶夫这些天几乎每天都跟塔季扬娜亲热,但是他毕竟还年轻,邦雅和塔季扬娜又是各有千秋特点不同的美女,见到邦雅后哈尼耶夫就张开双臂,邦雅则钻到了他的怀里,下一秒两人就舌吻起来。

  作为有着重大的政治抱负的人,哈尼耶夫从来不拘泥于男女之间的小情小爱,所以之前他是已经准备跟邦雅彻底切割的,但是两人毕竟又那么多次肌肤之亲,在亚历山大提出后,哈尼耶夫还是心软决定来见邦雅最后一次。

  这一次哈尼耶夫很卖力气,邦雅也很疯狂,两个半小时后哈尼耶夫才离开别墅。

  亚历山大仍旧在车里等待着,哈尼耶夫上车后,他问道:“回友谊疗养院?”

  “回去。”

  哈尼耶夫说着就躺在后座闭目养神。

  半个小时后哈尼耶夫回到友谊疗养院,在临下车时,哈尼耶夫犹豫再三还是说道:“你要多多照顾邦雅,以后她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你要即使给我说。”

  亚历山大点点头:“知道了,哈尼耶夫书记,她即使不是您的女人也是我的小姨子,我一定会照顾好她的。”

  目送亚历山大的车子离开后,哈尼耶夫又再三闻了闻身上,确定没有沾上邦雅的香水味,这才上楼。

  第二天,早上哈尼耶夫起床后原准备下楼跑步,可是疗养院的工作人员却说楼下已经被雅尔塔的市民围堵住了,人们都争着抢着要给哈尼耶夫书记送礼物表示感谢。

  经过昨天市委政府领导班子看望一事的影响,哈尼耶夫回到雅尔塔的事情也几乎公开了,市民们自然也都知道了。

  哈尼耶夫在雅尔塔的时候,许多市民还没有觉得自己的市委书记有多么优秀,一直到哈尼耶夫调离半个月以后,在听说了州党委和苏维埃想要抢夺雅尔塔的保健公司后,雅尔塔的市民们才后知后觉的意识到了市委第一书记哈尼耶夫同志对当地建设起到了何等重要的作用。

  在听说哈尼耶夫书记故地重游,还是带着新婚燕尔的妻子来的,雅尔塔的市民们都在基层党组织的带领下过来了,他们带着海产、葡萄酒、面包和盐来到了友谊疗养院,要求看望哈尼耶夫书记,并送上大家的心意。

  谢尔比茨基吃过早餐回来,拍了拍哈尼耶夫的肩膀,说道:“我在雅尔塔住一年半了还没有群众来感谢我,维克托你小子干得不错,下去跟群众们说说话去吧。”

  有了谢尔比茨基的话,哈尼耶夫也不再耽搁,叫上塔季扬娜后就下楼了。

  见到哈尼耶夫夫妇出现,友谊疗养院门前的几千名人民群众顿时乱了起来。

  警戒着维持秩序的内务警察们吓得急忙呵斥他们。

  “是哈尼耶夫书记,书记来了!”

  哈尼耶夫走到人群前方,挥挥手:“同志们好,我只是想来看看,不敢惊动太多的人的,没想到还是让大家都知道了,我谢谢您们来看我,大家的心意我都知道了,我和我的夫人向大家表示感谢了!”

  说着哈尼耶夫和塔季扬娜就朝着人群深深鞠躬。

  市民们大喊道:“感谢哈尼耶夫书记!”

  “感谢哈尼耶夫书记!”

  这声音一开始杂乱,但是随着市民们的连续呼喊,渐渐汇成一句清晰而响亮的感谢声。

  哈尼耶夫感动的两眼一红,忍不住落泪了。

  “谢谢你们大家,我值得大伙这么热情的欢迎和感谢吗?”

  保健理疗行业的代表们是这次行动的组织者和领头羊,他们激动地扬起了双手。喊道:“值得!”

  所有的市民也都跟着大喊:“值得!”

  哈尼耶夫擦了擦泪水,侧脸看向塔季扬娜,见妻子的脸上满是崇拜,哈尼耶夫微微一笑,低声道:“跟我一起过去。”

  哈尼耶夫带着妻子走进了人群之中,开始与自己狂热的粉丝们亲切握手,并询问他们的身份名字和年龄,对他们的生活进行着关心。

  所有被哈尼耶夫握到手和关怀到的民众都感觉到浑身暖洋洋,他们一直以来都只能看到苏联官员腐败贪污,欺男霸女,无视民众疾苦,在接触了哈尼耶夫这位为民谋福祉,又爱民如子,没有一丁点儿官架子的领导后,民众们越发的感动了。

  有不少因为哈尼耶夫的政策受惠的理疗师、保健师们在听到哈尼耶夫的关怀后更是忍不住哭了起来。

  这些人哭不仅是因为感谢哈尼耶夫,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担心传言说的州党委会把市里面的保健公司收归州管重新管理调配,到时候大伙的好日子就到头了,他们在哭可能发生的悲惨遭遇,一边哭着一边想哈尼耶夫请求,希望哈尼耶夫能保住保健公司,保住大家现在的美好生活。

  可是哈尼耶夫和更多的民众以及友谊疗养院的警卫人员,大伙都不知道,民众们自然也都跟着呼喊起来。

  友谊疗养院的警卫和楼上默默关注事态发展的谢尔比茨基则都以为哈尼耶夫在雅尔塔的群众基础已经好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程度。

  “好小子,一年的时间竟然能积累出如此深厚的群众感情,看来他真是一个经营地方的好手,如果他能把一个州也能领导好,那十几二十年后的乌克兰就真的要靠他了!”

  从窗前收回探着的身子谢尔比茨基嘿嘿一笑,而后嘟囔着负手转身而去。

  哈尼耶夫还不知道机缘巧合下,自己的能力已经被谢尔比茨基给严重高估了,他也纳闷自己为什么会让雅尔塔的群众感动的泪泪满面,不管无论什么愿意,他都和蔼可亲的与群众们说着话,并不断保证自己无论在哪个地方工作,心都和雅尔塔人民站在一起,也一定会永远维护雅尔塔的利益。

  大约半个小时以后,得到消息的雅尔塔市领导唯恐民众们惊动了谢尔比茨基,彼得罗夫亲自带着内务部警察前来疏散了民众。

  哈尼耶夫夫妇的手都快握秃噜皮了,可是热情的人民群众仍旧依依不舍,直到哈尼耶夫和彼得罗夫都表态一定不会让州党委夺走雅尔塔的保健产业后,群众们才兴高采烈的高呼着“感谢哈尼耶夫书记”,又足足留恋了十多分钟才相继散去。

第167章 格鲁吉亚的独立意识

  原本哈尼耶夫准备在友谊疗养院住一周,多陪一陪谢尔比茨基,同时也让塔季扬娜多体验一些高级干部才能享受的疗养项目,等到这个月中旬再启程去里海周边玩一玩。

  可是雅尔塔市民自发的欢迎活动让哈尼耶夫不好再待下去了,他不想让舆论出现,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戈尔巴乔夫的警惕,因此当即让维雪斯基给自己订了去巴统(格鲁吉亚著名疗养城市)的机票。

  于是在第三天的中午,哈尼耶夫和塔季扬娜就辞别了谢尔比茨基夫妇,也没有给雅尔塔市委打招呼就让维雪斯基派车送他们夫妇去了机场。

  1988年1月4日的中午12点,哈尼耶夫夫妇悄悄地登上了辛菲罗波尔飞往巴统的飞机,等到下午两点左右,雅尔塔再有新的一批市民来友谊疗养院感谢哈尼耶夫的时候,人们才后知后觉的得知老书记已经离开了。

  雅尔塔突然刮起的对哈尼耶夫的欢迎感谢之风也因为哈尼耶夫的突然离去而中止了。

  ……

  抵达巴统机场后,哈尼耶夫和塔季扬娜就直接乘车去了海边,找了一个招待所住下了。

  这个时候正是旅游旺季,许多来自莫斯科和基辅、明斯克等苏联北部大城市的老干部、富二代们都在沙滩上晒着太阳。

  现在的北方城市大都经历着风雪的侵扰,零下几十度是亘古不变的体验,地中海气候的巴统坐落在黑海的东岸,这里四季如春,即使是所谓的冬天,这里的温度依旧十分舒服,晒着太阳还有些炎热。

  “巴统的海与雅尔塔的看着差不多,不多这里似乎更暖和一些。”

  塔季扬娜迫不及待的换上了沙滩裙,拉着哈尼耶夫就去海边长椅上躺着晒日光浴去了。

  在巴统小住了两日后塔季扬娜的新鲜感很快一小时了,这里的条件远不如友谊疗养院,所以她就没了再住下去的耐心。

  哈尼耶夫当即带着她乘车一路往东北,先去了库塔伊西,后到了哥里,最后到了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

  库塔伊西和哥里都是格鲁吉亚的历史名城,代表着古老王国时期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哥里还是慈父斯大林的家乡,到处都有斯大林的铜像,显然这个时候的哥里和格鲁吉亚还在以斯大林的家乡而自豪着,只可惜等到1991年以后,整个格鲁吉亚和哥里都会推倒一切与苏联有关的东西,包括斯大林雕像。

  走在哥里的城市街头,哈尼耶夫有一种错愕感,他拿出相机不停地记录着这个城市的街景和斯大林铜像,几年以后这里就会改变面貌了。

  抵达第比利斯的时候已经是1月9日,作为格鲁吉亚的首都,第比利斯的兼具了繁华和古老,在这里游玩了一天,夫妻两个也品尝了许多当地美食,第二天的下午闲逛时哈尼耶夫看到了一些人在一个类似市政厅的门前集会。

  政治家的敏锐性让哈尼耶夫停下了脚步。

  “怎么了?”

  塔季扬娜好奇的问道。

  “那里似乎有事情要发生。”

  哈尼耶夫说着用下巴往前指了指。

  似乎在印证哈尼耶夫的话,一串格鲁吉亚语在人群中响起,语调慷慨激昂,似乎在痛诉什么。

  在他们的呼喊声中,市政厅内走出来许多的官员,哈尼耶夫为了听清他们在说什么又往前靠了靠。

  在俄语、格鲁吉亚语和其他某种语言的混乱争吵中,哈尼耶夫听得一头雾水,只听到了什么独立和脱离、并入的诸多词语,他心中好似猫挠一般。

  “难不成现在格鲁吉亚已经在闹独立了吗?”

  哈尼耶夫只知道1991年苏联解体前许多加盟共和国都已经有了独立的声音,例如乌克兰,在几年前就已经有不少知识分子在宣传独立,可是现在所谓的独立并没有多少市场,乌克兰人也不敢公然在大街上和市政府门口叫嚣独立,他实在没想到格鲁吉亚竟然远比乌克兰的民族独立势力要成气候。

  看到不远处有一些市民在冷眼旁观,哈尼耶夫凑过去问道:“先生您好,这些人是在做什么,您知道吗?”

  那个老先生打量了哈尼耶夫夫妇几眼,冷哼一声:“莫斯科来的?”

  哈尼耶夫含糊着点点头,那个老先生没好气说道:“这些人是阿布哈兹族的文化人和教师,他们要求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脱离格鲁吉亚以独立共和国的身份加入俄罗斯,都是你们这些俄罗斯搞鬼,我告诉你,我们格鲁吉亚人是绝对不会同意阿布哈兹脱离的!”

  恶狠狠的说着老先生就转身离开了。

  哈尼耶夫却没有在意,第一他不是俄罗斯人,第二他也没工夫理会,此时和哈尼耶夫正在思索着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格鲁吉亚的历史。

  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是格鲁吉亚在黑海东岸靠北的一个疆土,这里的民族语言与格鲁吉亚并不相通,自从苏联初期就不和,只不过因为苏维埃的管理让矛盾被压了下去。

  现在随着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开放了言论思想,也允许私人组织和私企的出现,这就给了民族主义份子可乘之机,他们趁机成立了各种组织在媒体和学校、广场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让民族主义逐渐抬头,民族矛盾也在不断扩大。

  在原历史线中,1990年苏联大厦将倾,已经无力管理各个加盟共和国的时候,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就宣布从格鲁吉亚独立出来,以苏维埃加盟共和国的身份要跟格鲁吉亚分庭抗礼,不过格鲁吉亚没有惯着他们,直接发兵占领了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

  等到1991年格鲁吉亚从苏联独立出来后,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仍旧闹着独立,只不过因为格鲁吉亚独立后一直亲俄,在俄罗斯的支持下不管是闹独立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还是闹独立的南奥塞梯自治州,格鲁吉亚都能通过武力将其镇压。

  一切在21世纪亲俄总统谢瓦尔德纳泽下台后发生了变化,新的领导班子带着格鲁吉亚走上了反俄亲美的道路后,俄国悍然出兵帮助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独立成功,格鲁吉亚也失去了接近五分之一的疆土。

  原来这个时候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的人都已经在公开闹着从格鲁吉亚独立出来了,只不过现在的阿布哈兹人的诉求还只是脱离格鲁吉亚加入俄罗斯。

  哈尼耶夫觉得格鲁吉亚未必能处理好这个民族矛盾,苏联的僵化体制也一定处理不好,加上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不断让形势恶化,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同样闹独立的南奥塞梯自治州会让格鲁吉亚人对俄罗斯和苏联都连带着讨厌起来。

  民心尽失就是苏联晚期的真实写照,恐怕现在就是苏联在格鲁吉亚逐渐失去民心的一个开端。

  意识到自己又接触到了苏联的一个痛点,看到了格鲁吉亚独立的源头,哈尼耶夫有些兴奋,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无法帮助格鲁吉亚解决问题的,况且自己也没有能力和思路解决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自治州闹独立,但是亲眼看到格鲁吉亚的分裂独立过程,哈尼耶夫觉得对自己的帮助一定会很大。

  因为三年后的未来,乌克兰也会独立,苏联的各个加盟共和国以及加盟共和国内部的不安定因素也都会闹独立,真正的,了解了独立的来龙去脉,哈尼耶夫觉得自己将会子啊几年以后更有把握处理乌克兰的独立问题,让乌克兰在苏联解体的巨大风波中保持最小的动乱和变化,确保乌克兰人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会雪崩一样的坍塌,从而沦为北约的经验包和软殖民地。

  哈尼耶夫对游玩没有了兴趣,开始用心观察和打听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和南奥塞梯自治州闹独立的情况,以及格鲁吉亚党中央和苏维埃对两地独立势力的镇压情况,还了解到了格鲁吉亚人对独立势力的强烈反对和对苏联的不满。

  在去年的时候格鲁吉亚还是一片祥和,可是今年新年刚过,第比利斯就开始暗流涌动了。

  在去年年末,也就是哈尼耶夫刚从非洲回国的时候,格鲁吉亚就开始不断涌现出一些豪杰,并组建他们的组织。

  圣伊里亚真理会,领导人为加姆萨胡尔季阿、采列捷利。

  伊里亚o恰夫恰瓦泽自由主义者协会,领导人为奇亥伊泽、马穆利亚、恰夫恰瓦泽。

  格鲁吉亚民族正义联盟,领导人为尚格拉亚。

  在哈尼耶夫漫步于莫斯科街道,与波塔宁喝酒的时候,这些组织还联合起来成立了以尚格拉亚、奇亥伊泽和其他文化活动家为首的人民阵线。

  他们都是在格鲁吉亚很有影响力的知识分子和名人,也与国外多少有一些联系,他们拥有自己的报刊和广播电视,并且在改革口号的掩盖下开始以批判的态度重新评价格鲁吉亚历史,揭露俄罗斯“帝国主义”的政策和苏联对格鲁吉亚人的征服欺辱等等。

第168章 巴库见闻

  在哈尼耶夫通过细心的走访、了解和探查后,他从格鲁吉亚的年轻大学生口中得知了许多一手的信息。

  经过秘密宣传和半公开的宣传,也许是沾了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都在闹独立的光,短短的时间里首都第比利斯的许多大学生都已经成为了“人民阵线”、“圣伊里亚真理会”、“正义联盟”等组织的信徒,不仅开始按照组织的要求宣传对苏联不利的信息,还以更激烈的态度反对着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对独立的诉求。

  即使再迟钝,当过市委书记的哈尼耶夫也知道这些组织的头目和他们建立的组织一定有北约和美国的影子,如果他们没有得到了来自北约的帮助,怎么可能在短短一两月里就能掌握了面向青年人的报刊和电视,迸发出如此巨大的组织能力和宣传能力?

  美国和北约已经对苏联下死手了,可是苏联怕是还没有丝毫的警觉,仍旧在做着改革复兴的美梦了。

  接替谢瓦尔德纳泽坐格鲁吉亚第一书记的是帕季阿什维里,此人为了巩固权利最近一直在以改革为名打击贪腐,似乎完全没有在意格鲁吉亚独立势力已经有组织有规划的在做事了。

  哈尼耶夫觉得今天的格鲁吉亚就是明天的乌克兰,或者自己看不到的地方,乌克兰其实也有这种类似的组织和人物出现了。

  想到这里哈尼耶夫 心中突然升起一阵紧张感,他一直以为自己早就能接受苏联解体的现实,可是现在真的看到苏联的根基出现了裂缝后,作为苏联的官员和苏共的成员,哈尼耶夫的第一感觉还是惋惜不舍。

  如果可以的话,哈尼耶夫当然希望苏联永远存在,因为只有苏联不倒,地球村上才不会让美国独霸天下,只有苏联不倒,社会主义的大旗就不会倒,人类理想主义之光也就仍然照耀着世界。

  可是大厦将倾,积重难返,在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夭折在任上后,拯救苏联的最后一次机会也就没有了。

  回到酒店的哈尼耶夫来不及洗澡,拿出纸笔开始把自己的见闻和感悟详细的记录下来。

  他准备下一步在阿塞拜疆和其他中亚五国旅行时也深入群众生活去了解各国的民族矛盾和独立意向,最终写一个完善的报告给谢尔比茨基看,好让乌克兰的当家人对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民族独立势力和当前的斗争形势有个了解。

  哈尼耶夫不为别的,就想着能让乌克兰党中央提前谋划准备,遏制住乌克兰独立势力和民族势力的抬头,他不求能拉住乌克兰,不让乌克兰在苏联解体前独立,只求能让乌克兰尽量保持着苏联的模式,以图能在解体时多继承一些遗产,减少一些苏联解体后的冲击。